股市怎麼形成底部
1.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長期大底分別代表著什麼如何才能尋找到個股大底
股市中的中期大底和長期大底都是代表著市場底部。影響市場運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歸納起來主要有三個:一是資金因素,二是估值因素,三是政策因素。我們判斷市場底部的主要依據也是這三個因素。不過有些因素是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有些因素是不可以進行量化分析的。比如估值因素、資金因素都是可以進行具體量化分析的,而政策因素是不能進行量化分析的。
下面,我主要從量化分析的角度解析一下判斷市場底部的四種方法。
一、根據估值判斷市場底部
從經濟規律上講,市場運行就是以估值為中樞上下波動的,當估值過高時就會出現泡沫,市場存在調整的需求。當估值過低時就會出現價值窪地,市場存在價值回歸的需求,這個經濟規律在全球資本市場都是通行的。當市盈率小於20%分位值時基本可以判定市場已經處於底部區間。注意:市場底部不是某一個點,而是一個區間。
四、根據技術指標判斷市場底部
通過技術指標背離判斷市場底部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判斷市場底部時我們通常採用周線級別的走勢,這樣技術信號的穩定性會更強。例如上漲指數的周線走勢,歷史三次底部均出現了明顯的RSI指標底背離。
2. 股市中的底部形態是什麼
股票的大幅上揚都是從底部開始的,所謂底部應當有一個築底進程,築底意圖便是調整均線或是清洗籌碼,只有該股拋盤在市場上到達極微程度或由於音訊導致市場人士對股市失望,而有新生力量介入時底部才有可能構成。
實戰中底部形狀有七種,依據形狀區分,不論任何形狀都需和均線體系、成交量合作,均線處於粘合或許短期均線在中長期均線下方可謂底部,而成交量沒有一個遞減縮小的進程或許沒有一個放量急劇跌落的進程就談不上底部,底部打破往往是由音訊引起的,但它是經過時刻和形狀結構出來的,下面就分頭來論說底部的七大形狀:1、渠道底;2、海底月;3、陽夾陰;4、均線星;5、三紅兵;6、探底線;7、長尾線。
底部是由形狀結構的,但成交量起了一個關鍵性的效果,不管是縮量也好、放量也好,都必須要有個規則,比如說逐波縮量、溫文放量這都是一種向好質變進程,但假如說有放量不規則、或許說上去的時分成交量很大但沒有漲多少,不管任何形狀都有成為跌落換檔的可能。
3. 什麼是股票底部形態呢
所謂股價波動的底部形態是指股價由下跌轉為上升的轉折點,這種轉折可以是一個急速的過程,也可以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底部股價可能是急劇振盪的,也可能是平緩波動的,由此形成了從平緩的潛底到陡峭的V型底的各種不同的底部形態。
不管任何形態都需和均線系統、成交量配合,均線處於粘合或短期均線在中長期均線下方可謂底部,而成交量沒有一個遞減縮小的過程或者沒有一個放量急劇下跌的過程就談不上底部,底部突破往往是由消息引起的,但它是通過時間和形態構造出來的。
股票大幅上揚都是從底部開始的,所謂底部當有一個築底過程,築底的目的是調整均線或者叫清洗籌碼,只有當市場上對該股的拋盤達到了極微的程度,或者因為消息導致市場人士對股市絕望逃命,而又有新生力量介入的時候底部才有可能形成,因此從圖表看,一種形態為窄幅縮量,另一種形態則是巨量下跌,底部形成放可產生強大的上升行情。更具體的話建議去今日英才聽下有關的課 ,用知識武裝自己
4. 股市裡地量之後是地價是什麼意思
地量(成交量很少)說明賣的人少了,賣的人少了就容易漲,形成底部是因為沒有人再賣形成的,而不是因為有人買。
在股市大跌下,賣出股票的人越來越少,成交量減少產生地量,而大多數股民判斷股市還要下跌,所以買的人也越來越少,成交量減少產生地價。
地量是相對於大盤處於高位的天量而言,通過統計歷史上股指處於高位、低位的成交量數據,可以發現,地量的標准有跡可循。衡量中級下跌行情是否見底的標準是:底部成交量要縮至頂部最高成交量的20%以內。
(4)股市怎麼形成底部擴展閱讀:
周四是國慶之前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在經過前兩天的大幅調整,周四滬深股市雙雙走出縮量反彈的走勢,當日滬深股市微幅低開,略作沖高後受指標股下跌影響快速下探,上證綜指再度考驗5300的支撐,其後隨著指標股反彈,兩市股指止跌回升。
其中滬綜指全日漲70點,再次回到5400之上,以5409點報收,深成指同樣收復18000點,漲288點報收。只是兩市成交1500億,再次創出近期地量。
盤面上,中國船舶繼續上漲,煤炭、航空、鋼鐵股盤中出現反彈,建設銀行今日出現上漲,剛上市的建設銀行由於定位較低,宜得到資金的青睞,今日大幅上漲8.5%,銀行板塊受其帶動出現幅度不同上漲。
今日帶動大盤強勁反彈的依然是前期調整到位的煤炭和有色金屬,但地產股對於政府調控房地產行業的預期更趨強烈,仍延續跌勢,在跌幅榜上地產股占據多數,投資者短期應該規避這類政策性敏感的板塊。
今日滬深股市整體延續近期震盪走勢,考驗20日均線支撐,從量能看,今日大盤再創地量,顯示做空動能大幅萎縮,特別是在節前最後幾天。從技術角度分析,滬深指數今日小幅高開,盤中波動劇烈,5日均線勾頭向下。
5. 股市中常見的底部形態有哪些
股市中最常見的五種經典底部形態分別是:圓弧底、V形底、雙底、潛伏底、頭肩底。它們的具體形態分析如下:
圓弧底
圓弧底是指股價位於低價區時,K線的均價連線呈圓弧形的底部形態。這種形態的形成原因,是由於有部分做多資金正在少量的逐級溫和建倉造成,顯示股價已經探明階段性底部的支撐。它的理論上漲幅度通常是最低價到頸線位的漲幅的一倍。
V形底
俗稱尖底,形態走勢像V形。其形成時間最短,是研判最困難,參與風險最大的一種形態。但是這種形態的爆發力最強,把握得好,可以在短期內贏取暴利。它的形成原因是由於市場受利空打擊或其它意外情況影響造成的恐慌性拋售,引起股價超跌,從而產生報復性反轉行情。
雙底
股價走勢像W字母,又稱W形底。是一種較為可靠的反轉形態,如:今年的1300多點的底部就是雙底形態。對這種形態的研判重點是股價在走右邊的底部時,技術指標是否會出現背離特徵,如果,技術指標不產生背離,W形底就可能向其它形態轉化,如:多重底。即使W形底最終成立,其上攻動能也會較弱。
潛伏底
股價在一個極狹窄的范圍內橫向移動或緩慢陰跌,每日股價的高低波幅較小,且成交量亦十分稀疏,彷彿像冬眠時潛伏在底部的蛇,這種型態就是潛伏底。通常潛伏底的時間比較長,但是,其突破後產生的成交量激增和股價的暴漲也是驚人的。所以說:潛伏底是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頭肩底
其形狀呈現三個明顯的低谷,其中位於中間的一個低谷比其他兩個低谷的低位更底。對頭肩底的研判重點是成交量和頸線,成交量要處於溫和放大狀態,右肩的量要明顯大於左肩的量。當在有量配合的基礎上,股價成功突破頸線,則是該形態的最佳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