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如何解決物物交換的困難
① 商品交換的矛盾是什麼,它是如何解決的
商品換中的基本矛盾是商品交換中賣者所需要的商品價值與買者所需要的使用價值之間的矛盾。而一般等價物的出現解決了商品交換的基本矛盾。
貨幣是在長期交換過程中形成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或商品交換,以貨幣為媒介。
貨幣的產生,使商品世界分化成了兩極,一極是具體商品,代表的是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極是貨幣,代表的是商品的價值。這樣商品內在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就轉化成了外在的商品和貨幣的矛盾。貨幣的產生,有利於解決商品交換的困難。
商品交換的作用:
1、從價值上看,商品交換是一個商品的價值用另一個商品表現出來,並在同後者進行等量價值的交換中得到實現;從使用價值上看,是商品所有者讓渡自己不需要的使用價值換回自己需要的使用價值的過程。通過交換,勞動產品進入消費過程,以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
2、使用價值可能用於交換的第一步,就是它超過生產者的直接需要而存在。當交換廣泛發展時,有一部分產品專門為交換而生產出來,投入交換的商品數量和種類也增多了。
3、從商品界分離出一個第三種商品,它起著一般等價物的作用。最後,一切商品交換都以貨幣作為媒介來進行,商品交換採取了商品流通的形式,分成「商品—貨幣」的出賣階段和「貨幣—商品」的購買階段。
② 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
貨幣在兩種商品交換關系中起著媒介物的作用,執行著流通手段的職能。
流通手段就是指貨幣在商品流通中充當交換媒介的職能。在貨幣出現之前,商品交換是物物直接交換,即商品-商品。貨幣出現後,商品交換就通過貨幣作為媒介來進行,即商品-貨幣-商品。
作為價值尺度,可以是觀念上的貨幣。作為流通手段,則必須是現實的貨幣,但不一定是足值的貨幣。這是因為,貨幣在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時,每次都只是轉瞬即逝的事情,人們關心的是它是否能起到交換媒介的作用,而並不關心它的實足價值是多少。只要社會公認它能代表一定數量的貨幣,代表一定的價值就行。這就產生了不足值貨幣代替足值貨幣,以及紙幣代替鑄幣作為流通手段的可能性。相對地說,紙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只是按照它所代表的金或銀的價值,即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貨幣作為流通手段,一方面克服了物物交換中搜尋的困難,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商品經濟的內在矛盾。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使交換分成了買和賣兩個獨立的行為。二者在時間、空間上的脫節包含了危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