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歐洲貨幣如何流通
⑴ 【金融】詳述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
貨幣制度的演變過程: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一、銀本位制
規定一以白銀為貨幣金屬,享有無限法償能力;規定白銀鑄幣的重量、成色、形狀及貨幣單位;銀幣可以自由鑄造和熔化,銀行券可以自由兌換成銀幣。
國際間白銀和銀幣可以自由輸出入。流通中的紙幣可以與銀幣自由兌換。
二、金銀復本位制
金鑄幣和銀鑄幣同時作為本位幣的貨幣制度,17世紀中期始於英國,隨後流行於歐洲。根據金幣和銀幣在流通中的作用,可以分為平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和雙本位制。
金銀兩本位制的內容是:金銀兩種金屬均為幣材,以金銀鑄幣為本位貨幣。金銀貨幣具無限法償能力。金銀幣可以自由鑄造和熔化,金銀和金銀鑄幣在國際間能自由輸出入。紙幣和其他貨幣可以自由兌換金銀幣。
三、金本位制
典型的金本位制的產生從貨幣制度演變的角度而言,是由於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發生作用,同時也與 19 世紀以後黃金產量的增加使幣材增加有關。
金本位制的最典型的特點是:規定金鑄幣為本位貨幣,黃金可以自由鑄造和自由熔化。流通中的其他貨幣可以自由兌換為金幣,黃金在國際間可以自由輸出入。由於黃金的價值相對比較穩定,促進了各國商品經濟合國際貿易的發展。黃金由於產量有限儲備有限,不能夠完全滿足不斷擴大的商品流通對流通手段的要求。
不兌換的信用貨幣制度以紙幣為本位幣,且紙幣不能兌換黃金。它突破了因幣材不足造成的對生產力發展的限制,並節約了貴金屬。
(1)古代歐洲貨幣如何流通擴展閱讀:
貨幣制度又稱幣制,是一國政府以法律形式確定的貨幣流通結構和組織形式。典型的貨幣制度包括貨幣材料與貨幣單位;通貨的鑄造、發行與流通;貨幣發行的准備制度等內容。
貨幣制度也指國際貨幣體系,即國際間貨幣流通的組織形式。各國為了解決在國際貿易、國際結算中國際支付手段、國際儲備資產等國際貨幣問題的需要,對於涉及國際貨幣流通各個方面,包括貨幣的兌換與匯率制定、國際收支調節、國際結算制度、國際儲備體系、國際貨幣關系、國際金融市場等,在國際范圍內自發地或經過協商談判調節確定的一整套系統的原則、規制、辦法、機構,形成國際貨幣體系。
最初的國際貨幣體系國際金本位貨幣制度於19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適應當時國際經濟關系的需要和各國國內貨幣制度的現實情況自發形成。
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特別是20世紀30年代世界性經濟危機時,逐漸瓦解,分裂為若干貨幣集團。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西方國家中形成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到70年代後由於美元地位的削弱而逐漸瓦解。改革國際貨幣制度,建立起一套新的合理的國際貨幣制度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問題。
⑵ 歐洲貨幣發展
一、銀行產生和發展的主要過程及現代銀行體系建立的途徑
銀行是在商品生產和市場交易逐步發展的過程中產生與發展起來的,因而是經濟發展的產物。
在金屬貨幣出現以後,就出現了早期的金銀兌換、保管和匯兌業務,形成了早期的貨幣兌換商和錢在銀號等機構。如在歐洲的古希臘與古羅馬時期,就有了大量的金銀保管兌換與放貸的記載。但一直至漫長的中世紀結束前,這種錢庄業務一直停留在傳統的形式上。
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與工業革命,是傳統的貨幣經營業向現代金融業轉變的主要動力。到16世紀中葉,地中海沿岸各國的工商業與貿易有了較大的發展,為了適應經濟的發展與存款。貸款的要求,出現了最早的商人銀行,這些商人銀行既辦理存款與貸款,也從事轉帳結算業務。但他們的貸款往往帶有高利貸性質,使一般工場手工業主和商人很難獲得貸款,即使獲得也會因高額利息而無利可圖。這顯然不能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必須建立資本主義的銀行。
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發展的推動下,真正現代意義上的銀行在17世紀末至明世紀中逐步發展起來了。現代銀行體系的建立並取代傳統的貨幣經營業、高利貸商,是通過兩條途徑實現的:一是舊式的高利貸銀行在新的經濟條件下,調整放款原則而逐漸轉變為現代的銀行,主要特徵是較大規模地吸收社會資金,同時以較低的利率發放貸款;二是按照資本主義原則組織的股份制銀;行,其一開始就具有現代商業銀行的性質,並從事大規模的融資與貸款活動,股份制的商業銀行因其資本雄厚、融資能力強,貸款利率低,所以逐步成為現代信用領域的主導形式,銀行成為整個社會信用的中心。1694年,英格蘭成立了第一個現代銀行——英格蘭銀行,其建立標志著高利貸在信用領域的壟斷地位被打破。從此以後,現代銀行在歐洲就廣泛地發展起來了。
二、銀行是一種特殊的企業,如何理解?
銀行是一種金融機構,也是一種企業。說它是企業,是因為它與一般的工商企業有共同之處。企業的共同特徵是:從事直接的經營活動,具有一定的資金,獨立核算,並通過經營活動獲取利潤。銀行具有企業部門的一切特徵,它是實現資本循環周轉的一個必要環節。
與其他企業相比,銀行又具有一般企業所不具備的特殊性,這些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銀行的特殊利益。銀行的特殊利益大致可概括為兩個:①從行業特點得到的好處,即不需投入很多的自有資本即可進行經營活動,並可賺取可觀的收益。②從國家的干預以及與國家政權的密切關系中得到的好處。
2.銀行的特殊風險。銀行作為經營貨幣信用的特殊企業,它與客戶之間並非是一般的商品買賣關系,而是一種以借貸為核心的信用關系。這種關系在經營活動中表現為以信用為基礎,以還本付息為條件的借貸,即銀行以存款方式向公眾負債、以貸款方式為企業融資。銀行經營活動的這種特殊性,在激烈的競爭中產生特殊的風險:①信用風險,即借款人不能或不願意按期償還貸款而使銀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②來自資產與負債失衡的風險。③來自公眾信任的風險。④競爭的風險。
3.銀行的特殊作用。銀行的特殊作用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對經濟發展在資金上的支配性作用。銀行經營的對象不是一般商品,而是一種特殊商品——貨幣資金。銀行的業務活動對貨幣資金在經濟部門之間的流動具有重要影響,進而影響國民經濟中各部門的發展。哪個部門能從銀行得到大量資金支持,哪個部門就有了發展優勢,反之,在競爭中就會處於不利境地。二是在國家對經濟的干預中發揮重要作用。國家通過銀行影響貨幣供給量、利率。貸款額度等經濟指標,進而實施對經濟的干預。
可見,現代銀行作為「特殊的企業」在經濟生活中佔有特殊的地位,並具有影響和調節社會經濟生活的特殊作用。
三、現代市場經濟國家金融體系的基本構成
與市場經濟制度相適應,現代市場經濟國家一般都擁有一個規模龐大、分工精細、種類繁多的金融機構體系,包括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兩大類。其中,銀行性金融機構居支配地位。
銀行性金融機構按照其各自在經濟中的功能可劃分為商業銀行、中央銀行、專業銀行三種類型的銀行。它們所構成的銀行體系通常被稱為現代銀行制度。商業銀行是辦理各種存款、放款和匯兌業務的銀行,且是唯一能接受活期存款的銀行。中央銀行是在商業銀行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是一國的金融管理機構,被稱為「發行的銀行」、「國家的銀行」、「銀行的銀行」。專業銀行是集中經營指定范圍業務並提供專門性金融服務的銀行,包括:投資銀行、不動產抵押銀行、開發銀行、儲蓄銀行、進出口銀行等。現代銀行制度中,中央銀行處於核心地位,商業銀行居主導地位,其他專業銀行仍然有存在和發展的餘地。
非銀行金融機構是整個金融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是衡量一國金融體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之一。非銀行金融機構木以吸收存款作為其主要資金來源,卻以某種特殊方式吸收資金,並以某種特殊方式運用其資金,且從中獲取利潤。這類金融機構包括:保險公司、信用合作社、消費信用機構、證券公司、財務公司、信託公司。租賃公司等。
金融體系的分工與組成是在不斷變化的。長期以來大多數國家的金融機構體系中,商業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有較明確的業務分工,如美國、英國等國30年代後採用的分業經營模式,就是以長短期信用業務分離,一般銀行業與信託業務分離,與證券業務分離為特點。80年代以來,金融機構的分業經營模式逐漸被打破,各種金融機構的業務不斷交叉,各種金融機構原有的差異日趨縮小,綜合性經營與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
四、金融機構體系中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異同及相互關系
一國的金融機構體系由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構成,其中銀行性金融機構占支配地位。
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共同點表現在兩者都是以某種方式吸收資金,又以某種方式運用資金的金融企業,都具備金融企業的基本特點,表現在:都以盈利為經營目的;主要從事與貨幣資金運動有關的各項業務活動;在經濟運行中都發揮著融通資金的作用。
銀行金融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也有著明顯的區別,主要表現在:①吸收資金的方式不同。銀行金融機構主要以吸收存款的方式吸收資金,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則以其他方式吸收資金;③業務方式不同。銀行金融機構的主要業務方式是存款和貸款,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業務方式則呈現出多樣化,如保險公司主要從事保險業務,信託公司從事信託業務,租賃公司主要從事租賃業務,證券公司則主要從事投資業務等;③在業務中所處的地位不同。銀行在其業務中,一方面是作為債務人的集中,另一方面是作為債權人的集中,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則比較復雜,如保險公司主要是作為保險人,信託公司則主要充當受託人,證券公司則多作為代理人和經紀人;④在金融領域中發揮的具體職能不同。銀行性金融機構主要發揮信用中介職能,而非銀行金融機構則根據其業務不同而發揮不同職能,如保險公司主要發揮社會保障職能,信託公司則主要發揮財產事務管理職能等等。
銀行性金融機構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都是一國金融機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共同為社會提供全面完善的金融服務。銀行性金融機構在整個金融機構體系中居主導地位,而非銀行性金融機構的存在則豐富了金融業務,充分滿足現代經濟對金融的多樣化需要,因此,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發展程度是一國金融機構體系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
五、本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呈現的趨勢
本世紀70年代以來,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首先,銀行在業務上不斷創新,並向綜合化方向發展。金融機構、金融業務、金融工具等領域的創新更好地滿足顧客的需要;同時,商業銀行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的結合促進銀行發展為;全能性商業銀行。其次,跨國銀行的建立使銀行的發展更趨國際化。各國銀行紛紛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成立跨國銀行,並從事國際銀行業務及開拓境外金融業務。第三,按照《巴塞爾協議》的要求,重組資本結構和經營結構。國際清算銀行提出的這套國際金融市場主體的行為規范,為絕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的銀行所遵守。第四,兼並成為現代商業銀行調整的一個有效手段。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西方銀行業內部更是不斷重組,以期適應形勢的變化與要求。第五,銀行性金融機構與非銀行性金融機構正不斷融合,形成更為龐大的大型復合型金融機構。傳統的分業經營模式逐漸被打破,各種金融機構的業務不斷交叉,各種金融機構原有的差異日趨縮小,形成多元化、綜合性經營的趨勢。
正確認識和把握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還應分析這一趨勢的歷史背景與內在原因。
首先,70年代以來,經濟領域中,經濟自由主義在與國家干預主義的交戰中佔了上風。以美國、英國為代表的各國政府為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更好地發揮市場對經濟的作用,開始放鬆金融管制。這使得金融機構之間的競爭日益加劇。激烈的競爭促使了許多新事物的產生:銀行不斷進行金融創新,並提供全方位服務吸引客戶;銀行業通過兼並帶來優勢互補,拓展業務領域,爭取廣泛客戶;分業經營向多元化、綜合性經營過渡。第二,新技術的出現,特別是電子通訊、信息處理、計算機廣泛應用於金融業,為金融創新以及跨國銀行的跨地區經營提供了支持。第三,隨著各國金融市場聯系日趨密切,各國銀行業運作規則的接軌、銀行業經營的監管、國際金融市場風險的防範問題也逐步提到議事日程。因此,產生了巴塞爾委員會等國際金融組織進行國際間協調與管理。
可見,上述發展趨勢有其客觀必然性。它促進了世界金融業的融合與發展,促進了國際間資金的流動,利於銀行提高經營效率,但同時也對金融風險的防範、國際銀行業的有效監管提出了新的課題。我國作為國際金融市場的參與者,應借鑒西方國家金融機構的發展趨勢,深化金融機構改革,提高銀行業競爭實力,推動我國金融國際化的進程。
六、我國的金融體系經歷了哪些調整與改革?從其演變過程中,如何理解社會經濟條件對金融機構體系形成的影響?
我國目前的金融體系是以中央銀行為核心、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格局。這一體系的形成,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
1.改革開放前的「大一統」模式下的金融體系。這是一種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辦法為主的單一的國家銀行體系。其特點是:①在銀行設置上,全國只有中國人民銀行一家辦理全部銀行業務,下設眾多分支機構,遍布全國,統攬一切銀行信用。②人民銀行集貨幣發行和信貸業務於一身,既執行中央銀行職能,又兼辦普通銀行的信貸業務。
2.1979一1982年的金融機構體系。打破長期存在的人民銀行~家金融機構的格局,恢復和建立了獨立經營的專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人民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與人民銀行一起構成了多元化銀行體系。
3.1983~1993年的金融機構體系。1983年起在金融機構方面進行了如下改革:決定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專設中國工商銀行,承辦原來人民銀行負責的信貸及城鎮儲蓄業務;增設交通銀行等綜合性銀行,廣東發展銀行等區域性銀行;設立一些非銀行金融機構,如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國際金融機構在加強國際合作,發展世界經濟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表現在:①提供短期資金,緩解國際收支逆差,這在定程度上緩和了國際支付危機。③提供長期建設資金,促進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③調節國際清償能力,應付世界經濟發展的需要。④穩定匯率,促進世界貿易增長。
當然,目前的國際性金融機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貸款條件比較嚴格,貸款利率不斷提高,加重發展中國家的支付困難。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在發放貸款時附加條件,干預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政策和發展規劃。
隨著國際性金融機構的不斷改革與完善,它們在國際經濟和國際金融領域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⑶ 國家之間的錢幣是怎麼流通的
金銀儲備不是破銀,金銀幾千年來一直是世界最寶貴的財富,黃金儲備是一個國家最大的財富
⑷ 中世紀歐洲的通用貨幣是什麼
銅幣、銀幣、金幣。
17世紀初期法國的貨幣一般由銅幣,銀幣,金幣組成,在國王的名義下也可以開支票來支付大面額交易,但這是王宮工作人員和領主貴族的特權。
貨幣的基礎是銅幣,100個銅幣相當一個一法郎銀幣,叫做「利佛爾」,價值為一磅白銀。3法郎面額的大銀幣「艾居」和10法郎面額的金幣皮司拖爾是常用的貨幣。其中,也有「雙艾居」,「半皮司拖爾」,「雙皮司拖爾」的貨幣存在。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名稱雖然不同,但面額相當,可以流通。
(4)古代歐洲貨幣如何流通擴展閱讀:
中世紀時的經濟主要是封建制的庄園式自然經濟。出現了一批商業城市:巴黎、里昂、都爾奈、馬賽、科隆、特里爾、斯特拉斯堡、漢堡、威尼斯、熱那亞等等,形成了一個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貿易區。
16世紀以後,興起了工場手工業,最初是佛羅倫薩,隨後是佛蘭德爾,而圈地運動使英國迅速發展。這種經濟模式加速了貿易,從而有了地理大發現,發現了美洲新大陸。
工場手工業也使進行戰爭的武器產生了飛躍,火炮和燧發槍逐漸代替了騎士的刀劍,也使舊式的城堡喪失了防禦能力。而工場手工業催生了資本主義經濟。到17中世紀中後期,各種手工行業由個別經營,漸漸演變為成立工會,「專業」這個概念在這時期萌生。
⑸ 歐洲古代貨幣
馬克。
馬克是古代歐洲的貨幣計量單位,符號位£,最初相當於8金衡盎司(249克)純銀,後來演變為半磅。 「馬克」作為古代貨幣單位名稱,曾通用於古代的歐洲西部地區,包括英格蘭。1192年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在德意志被俘後,就是向神聖羅馬帝國支付了15萬馬克贖金後才被釋放。
隨著時間演變,馬克的重量在各個地區發生變化,其中一些代表地區的馬克摺合為現代重量單位換算如下∶科隆馬克(漢薩同盟)∶233.856克,維也納馬克∶280.66克,紐倫堡馬克∶237.52克,埃爾富特馬克∶235.40克。
(5)古代歐洲貨幣如何流通擴展閱讀:
1992年9月下旬,歐洲外匯市場彌漫著一種惡戰的氣氛,一方是以德國中央銀行為首的歐洲貨幣體系成員國的中央銀行,立志要保護馬克兌英鎊、義大利里拉等的匯率,不斷在外匯市場拋馬克買英鎊和里拉。
另一方是外匯市場的投機勢力,似乎聯合著要與中央銀行對著干,拋英鎊和里拉買馬克。在外匯市場的激烈廝殺中,中央銀行先後拋出200多億美元的馬克,全部被市場投機者吃進。
最後,這場較量以歐洲中央銀行無力維持馬克與英鎊、里拉的固定匯率范圍而敗北、英鎊和里拉被迫脫離歐洲貨幣體系而告終。許多大的風險資本投資集團都在這一個月賺了數千萬美元,最多的賺了近十億美元。其實,歐洲貨幣體系的這場危機的種子是從歐洲貨幣體系產生的這一天起就埋下的。
⑹ 歐洲以前用什麼貨幣
問題一:義大利使用什麼貨幣 歐元
補充:
歐元(EURO)是歐洲貨幣聯盟(EMU)國家單一貨幣的名稱,是EMU國家的統一法定貨幣。歐元(;代碼EUR)是歐盟中十六個國家的貨幣、這十六個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芬蘭、法國、德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斯洛維尼亞,西班牙,馬爾他,塞普勒斯和斯洛伐克,他們合稱為歐元區(Eurozone)埂歐元在香港一般稱為歐羅。
問題二:計劃去歐洲旅遊,換什麼貨幣好 英國當然是英鎊啊,其他全部用歐元
瑞士比較特殊的,當地很多商家也接受歐元,大的商家會按照匯率給你算,小的商家尤其是小攤什麼的都是大概給你估一個值,當然匯率要比銀行要相對貴一些,還有些商人會直接要求一歐元代替一瑞士法郎。還是提前換一部分瑞士法郎比較好,方便不說,還更劃算
問題三:歐洲使用最多的貨幣是什麼 歐元
歐元是歐盟中17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7會員國是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負責管理。總部坐落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有獨立制定貨幣政策的權力,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參與歐元紙幣和歐元硬幣的印刷、鑄造與發行,並負責歐元區支付系統的運作。
問題四:准備去歐洲玩,現在德國和瑞士用什麼貨幣 英國當然是英鎊啊敗蘆,其他全部用歐元
瑞士比較特殊的,當地很多商家也接亮盯受歐元,大的商家會按照匯率給你算,小的商家尤其是小攤什麼的都是大概給你估一個值,當然匯率要比銀行要相對貴一些,還有些商人會直接要求一歐元代替一瑞士法郎。還是提前換一部分瑞士法郎比較好,方便不說,還更劃算
問題五:荷蘭用什麼貨幣? 荷蘭使用的貨幣是歐元。
歐元(euro)是歐盟中19個國家的貨幣。歐元的19會員國是愛爾蘭、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芬蘭、荷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希臘、義大利、斯洛維尼亞、塞普勒斯、馬爾他、斯洛伐克、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 。
1弧99年1月1日在實行歐元的歐盟國家中實行統一貨幣政策(Single Monetary Act),2002年7月歐元成為歐元區唯一合法貨幣。歐元由歐洲中央銀行(European Central Bank,ECB)和各歐元區國家的中央銀行組成的歐洲中央銀行系統(European System of Central Banks,ESCB)負責管理。另外歐元也是非歐盟中6個國家的貨幣,他們分別是:摩納哥、聖馬利諾、梵蒂岡、黑山、科索沃和安道爾
歐元,外文名euro,標准代碼EUR,貨幣前身歐洲貨幣單位(ECU),貨幣符號,貨幣進制 1 歐元=100 歐分(cent),中央銀行歐洲央行。
問題六:古代歐洲用什麼錢 ? 1、歐洲中世紀時的貨幣種類
一般由銅幣,銀幣,金幣組成。在國王的名義下也可以開支票來支付大面額交易,但這是王宮工作人員和領主貴族的特權。貨幣的基礎是銅幣,100個銅幣相當一個一法郎銀幣,叫做「利佛爾」,價值為一磅白銀。3法郎面額的大銀幣「艾居」和10法郎面額的金幣皮司拖爾是常用的貨幣。其中,也有「雙艾居」,「半皮司拖爾」,「雙皮司拖爾」的貨幣存在。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名稱雖然不同,但面額相當,可以流通。
2、馬克是古代歐洲的貨幣計量單位,最初相當於8金衡盎司(249克)純銀,後來演變為半磅。 「馬克」作為古代貨幣單位名稱,曾通用於古代的歐洲西部地區,包括英格蘭。1192年英格蘭國王獅心王理查在德意志被俘後,就是向神聖羅馬帝國支付了15萬馬克贖金後才被釋放。
3、19世紀時兌換率,1金幣= 1-2英鎊敬枯和,1英鎊=1鎊白銀。
4、所謂的金幣,並非純金,成色並不足,甚至用銀金合金鑄造。
5、長什麼樣子就不好說了,可網路搜索圖片查看,有條件飛歐洲到博物館觀賞實物亦可。
問題七:中世紀歐洲的通用貨幣是什麼? 貨幣的基礎是銅幣,100個銅幣相當一個一法郎銀幣,叫做「利佛爾」,價值為一磅白銀。3法郎面額的大銀幣「艾居」和10法郎面額的金幣皮司拖爾是常用的貨幣。其中,也有「雙艾居」,「半皮司拖爾」,「雙皮司拖爾」的貨幣存在。而其他國家的貨幣名稱雖然不同,但面額相當,可以流通。
這是法國的貨幣,不同的國家貨訂也不同,但價格來看大致相同
但中世紀人大都用馬匹,酒等物品做交換,只有貴族間大量用貨幣
如果你要想知道各國貨幣,你可以追問
問題八:請問歐洲有哪些國家不使用歐元,有自己的貨幣?謝謝! 以下國家至今尚未使用歐元:
瑞典、丹麥、挪威、英國、瑞士、列支敦斯登、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捷克、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保加利亞、烏克蘭、白俄羅斯、阿爾巴尼亞、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立陶宛、土耳其、摩爾多瓦、馬其頓等國。
望以上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⑺ 歐洲中世紀貨幣發展史是怎樣的
971年,英國對其英鎊貨幣體制進行了一次改革。改革前,英國基本的貨幣單位英鎊(pound)、先令(shilling) 和便士(penny)的換算關系為:1英鎊=20先令=240便士,改革後,先令單位被取消,英鎊和便士的換算關系也變成了1:100。可能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次改革終結了一個通行了上千年的古老經濟傳統。正像今天承載著呼嘯的列車的鐵軌軌距或許來源於2000年前艾米利亞大道上的馬車車轍,這個看似平常的貨幣兌換等式直接把舊世界同新世界聯系起來,涵蓋了多樣的歐洲歷史。
⑻ 歐元開始發行的時候,各國的初始歐元是怎麼來的具體是怎麼流通到各國公民手中的
歐元(EURO)是歐洲貨幣聯盟(EMU)國家單一貨幣的名稱,是EMU國家的統一法定貨幣。1999年1月1日起在奧地利、比利時、法國、德國、芬蘭、荷蘭、盧森堡、愛爾蘭、義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11個國家(以下稱為「歐元區內國家」)開始正式使用。希臘於2000年加入歐元區,成為歐元區第12個成員國,並於2002年1月1日取代上述12國的貨幣。歐元的國家標准代碼為EUR。
歐元是怎樣定值的?自1999年1月1日起,ECU按照1:1的比例自動轉換為歐元後不復存在。由於ECU是一籃子貨幣,由12種貨幣按照不同的份額構成,其中包括匯率可浮動的英鎊、丹麥克郎和希臘德拉馬克(相應份額分別為13.4%、2.6%及0.4%),因而ECU與各加入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直到1998年12月31日都處於波動之中。1998年12月31日歐洲時間11點30分,有關各國央行以電話會議的方式,提供各自貨幣對美元的匯率,從而最終確定ECU對美元匯率。
由於1998年5月1日--3日,歐盟首腦會議已經鎖定了歐元區內各國貨幣間的交叉匯率,因此在ECU對美元匯率確定以後,歐元對各EMU參加國貨幣的匯率也將確定。此匯率在1999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且在歐幣停止流通以前保持不變。歐元區12國各國貨幣與歐元的固定折算率如下:
貨幣名稱國№通用代碼歐元固定折算率奧地利先令ATS13.7603比利時法郎BEF40.3399德國馬克DEM1.95583法國法郎FRF 6.55957芬蘭馬克 FIM5.94573義大利里拉ITL1936.27荷蘭盾NLG2.20371葡萄牙埃斯庫多 PTE200.482西班牙比薩斜塔ESP166.386愛爾蘭鎊 IEP0.787564希臘德拉克馬 GRD340.750盧森堡法郎 LUF 40.3399
原歐元存款怎麼辦?根據有關規定,在過渡期內,客戶可以自己決定其原有的歐元區國家原有貨幣存款是否轉換、何時轉換為歐元存款。如果沒同客戶協商並取得客戶的許可,怠行不會主動將客戶的歐元區國家原有貨幣存款轉換為歐元存款。 過渡期結束以後,從2002年1月1日起,所有的歐元區國家原有貨幣存款將按照固定折算匯率自動轉換為歐元存款。這種轉換是沒有任何費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