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為什麼要編制貨幣概覽

為什麼要編制貨幣概覽

發布時間: 2024-01-13 05:20:30

⑴ 什麼叫」一籃子貨幣政策」

一籃子貨幣是指將多個主要貿易國的貨幣,依照往來貿易比重,編製成一綜合的貨幣指數,即俗稱的一籃子貨幣(basket)。例如新加坡幣的匯率便是與新加坡貿易夥伴國的一籃子貨幣掛鉤,亞洲金融風暴發生前的泰國和以色列,過去匯率也都是盯住一籃子貨幣。

一般來說,將貨幣盯住一籃子貨幣或某一特定貨幣(如美元),都是屬於可調整盯住匯率制度的一種。如果該國是屬於對單一國家貿易比重極高(像中國過去對外貿易九成是與美國),就適合採取盯住單一貨幣;反之,往來貿易對手國多的國家,可盯住一籃子貨幣。

採取可盯住匯率制度的國家,必須定期檢討經濟金融情勢變化,重新制定固定匯率目標。
希望採納

⑵ 貨幣如何流入市場

問題一:紙幣是怎樣流入市場的? 紙幣印好後,交歲指沖由中央銀行,然後再納入國庫,因為國家有公務員,需要支付薪水,還有軍費開支揣就這樣流入他們手中。然後公務員、軍人要買東西,必然要經過市場,就這樣流入市場。
上面的情況不管社會主義國家還是資本主義國家都是這樣。因為現在不是兩千年前的西漢初年(那時各王國有鑄幣權)。
中央銀行都是國立銀行,自然印鈔廠是國家開的。因此直接納入國庫。國家收入還有稅收。

問題二:新印的鈔票是怎麼流入市場的 樓主的問題很好,一個人的錢是從別人手裡賺來的,商人這個職業性質本身是不創造經濟價值的,因為只是搗賣,並沒有創造GDP,而如果賣給外國人那就是創造了經濟價值了。商人也只是中國經濟的一小部分,比較大的群體是生產商,這是創造GDP的群體。生產多少商品,央行就通過市場評估來印出相應價值的人民幣,而這些人民幣也大都通過銀行信貸,城市建設,單位撥款等等方式來流入市場的。

問題三:國家新發行的貨幣是怎麼樣流入市場的 國家擴大貨幣發行,可以採用擴大 *** 投資,公開市場操作買回債券,向商業銀行增加存款等,向社會體系注入資金。但是也不能亂發貨幣,就像你說的發貨幣解決地方債務,貨幣發多了會引起通貨膨脹,也就是錢多了,就不值錢了,購買力下降,物價大幅上漲,這樣受罪的還是人民,因為大家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福這樣就會引起社會動盪,其次就是外國市場持有的人民幣資產大幅波動的話,別人就不再放心的持有人民幣資產,不放心中國,會影響中國的 *** 信用,對於中國的國家信用來說也是不利的。

問題四:貨幣最初是如何流入市場的? 有分別的,當初的糧票,勞動所得, *** 官員,國家補貼。正式貨幣發行後,中國做生意的人還是很少的,建國時期,貨幣還掌握在農民手中。後來下海經商興起,貨幣在慢慢從勞動者手中流走!!!

問題五:中央銀行是如何發行貨幣的?貨幣是如何流入到市場中? 新發行的貨幣主要通過三條途徑流入社會:1.央行回購國債礎央行票據,以及償付外債(財政緊缺難以周逗大轉時才會使用);2.央行從商業銀行手中購進外幣,形成央行的外匯儲備(並不是所有購進的外幣都使用新印的貨幣,經常乎殲使用的是央行的存量貨幣資產);3.成為 *** 的收入,並經過 *** 支出進入流通領域( *** 財政緊缺時使用)以上方法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通貨膨脹,但只要是輕微的物價上漲就無關大礙,畢竟物價上漲是一個大趨勢。另外,有人會提到央行將新印的鈔票存放到商業銀行(具體是從央行的發行庫存放到商行的業務庫),直接增加基礎貨幣,然後通過信貸方式流入社會,這也是對的,但信貸投放是貨幣供應的另一種方式,換句話說因為是貸出去的紙幣,那些錢最終還是要回籠的,這只是 *** 調控經濟,控制貨幣供應的一種方式,樓主並沒有特指是出於調控目的而增發的人民幣,因此主要的途徑就是上面所說的三條。

問題六:銀行發行的錢是怎麼流入市場的? 第一、調整存款准備金率 如果放鬆的話 那麼商業銀行存在央行的錢就少了 持有的貨幣多了 就可以放更多的貸款 貸款放給貸款企業 企業付利息 不存在不公平 企業拿錢去市場購材料 生產 盈利 付薪資給工人 工人去市場消費流通 或者存到銀行 就這么個過程 你覺得哪兒不公平 呵呵
第二、公開市場操作 在債券市場進行買賣 可以將流通市場上的錢回收變成自己發行的債券 或者將市場上的債券變成錢 反正錢和券對於投資人來說都是一樣 但是對市場來說 貨幣的總量是變化的
第三、調節貸款基準利率 與調整存款准備金率的操作方法類似 。就不解釋了。 *** 投資和消費的。
此外 對於貨幣發行者來說 合理控制就是公平的 惡意通過發行貨幣剝削民眾 讓貨幣貶值 肯定是對持有貨幣的人的一種剝削 。因為發行貨幣的權利不是貨幣持有者,而且目前的貨幣只是紙幣 理論上是一文不值的廢紙 不是定物貨幣,不對應黃金儲備量來發行肯定是不公平的。

問題七:一元硬幣怎麼流入市場。 造幣廠通過保密運輸渠道運送到各行金庫(地點保密),各行將硬幣送至各分行,再送至各龔點。
當企業或個人取現金時就部分配硬幣,或根據需要(例如商場、客運公司等)領取。通過薪水或者找零就到達了個人手中。

問題八:國家增發貨幣是怎樣流入市場的? 國家增發貨幣一般是通過信用擴張進入流通領域的;舊幣種銷毀是由中央銀行負責回收訂毀的。這是兩個問題,在外延上不等同級問題。

問題九:央行印製貨幣後通過什麼渠道流入市場? 隨著經濟規模的發展和增長,貨幣發行量的規模必然要與之配套,要不然就會出現,沒有貨幣支付的情況。
經濟學中的貨幣,狹義地講,是用作交換商品的標准物品;廣義地講,是用作交換媒介、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價值儲藏的物品。具體地講,貨幣具有交換媒介、價值標准、延期支付標准、價值儲藏、世界貨閥等職能。
通過 *** 支出:搞工程項目,公民福利, *** 采購,公務員工資等等。
發行的錢幣數量是以當年預估的GDP為基準,結合貨幣乘數效應等等公式確定的.
當 *** 發行貨幣大於需求時,或者經濟過熱就會調整貨幣政策,例如調整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就是銀行一部分錢必須要放到央行的比例),減少貨幣的流通。貨幣流他是一個鏈,是不能銷毀的。

問題十:人民幣生產出來怎樣流入市場的? 一、人民幣的印製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核準的貨幣發行計劃,結合損傷貨幣銷毀和發行基金庫存變動等因素,制訂貨幣需要量計劃,由貨幣印製管理部門根據貨幣需要計劃,編制貨幣印製計劃並組織實施。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原計劃時,必須報經批准後才能組織實施。貨幣印製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要求嚴格組織貨幣的生產,各種券別的印製數量也必須控制在貨幣印製計劃允許的范圍以內。貨幣印製單位按計劃完成的所有合格貨幣,必須按規定全數解繳總行指定的發行庫。二、人民幣的發行人民幣發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發行是指人民銀行代表國家發行、投放、回籠、調撥、銷毀、保管以及調節各地人民幣流通等業務活動的總稱。狹義的發行是指人民銀行向流通領域投放人民幣現金的行為。具體說,就是人民銀行通過發行庫把發行基金投入業務庫,使一部分貨幣進入流通領域。人民幣發行是流通中貨幣的源頭。人民幣的投放與回籠與穩定幣值有直接聯系,而正常的貨幣流通是國民經濟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因此,人民幣的發行直接關繫到人民幣幣值的穩定,關繫到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必須加強對人民幣發行的管理。

⑶ 我國貨幣政策的內容,目標和影響!

上面那個是達人~~確實強大

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也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為促進經濟穩定發展服務的。它是指中央銀行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利率、匯率、信貸、貨幣發行、外匯管理等工具,調節有關變數,最終影響整個國民經濟活動的一種政策手段。與財政政策一樣,貨幣政策也體現了政府對國民經濟財力的管理,但是這部分財力主要是指由銀行信貸所代表的財力。另外貨幣政策並不像財政政策那樣體現國家對一部分社會產品的分配管理。因此,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①貨幣政策目標。貨幣政策目標也稱作政策的最終目標,是指貨幣政策調節最終要達到的目的。貨幣政策目標的形成歷經了很長的時間,由最初的穩定物價發展到今天為世界各國所普遍認同的四大目標:穩定物價、充分就業、適度經濟增長與國際收支平衡。如前所述,這四大目標也是財政政策目標的主要內容。前面已對其作過解釋,這里就不再重復。
②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貨幣政策對經濟運行的調控是一種間接調控,它不能直接作用於實際經濟活動,而必須經由一定的中間目標才能實現其最終目標。因此,必須選取一定的中間目標作為貨幣政策的直接調節目的,同時還可將這些中間變數作為反映貨幣政策操作效果的指示器。中間目標在整個貨幣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傳導環節。
選取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即一個合適的中間目標必須與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國民收入穩定密切聯系,又能為中央銀行所控制,且能很快地起到宣示貨幣政策意向的作用。目前,各國提出的較有影響的中間目標有利率、貨幣供給量、貸款總額、貨幣基數、股票價格等,但是,能夠被普遍認可的只有利率、貨幣供給量、貸款總額等三項。這三項指標能較好地體現上述原則,且與經濟體制與金融體制有較好的適應性,因而被廣泛運用於貨幣政策的操作中。關於利率的有關知識將在下一節中介紹,這里扼要談談貨幣供應量與貸款總額。
第一,貨幣供應量。貨幣政策最根本的目標可以歸結為為一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貨幣環境。在現代信用本位條件下,貨幣供應量的變化對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以及二者的平衡都會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影響整個宏觀經濟的運行。因此,要使貨幣的供應不成為重大經濟波動的根源並不破壞整個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轉,必須根據社會總供求狀況制訂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維持適度的貨幣供應,不能因為貨幣過多或不足而造成經濟的過度繁榮或長期衰退。
所謂適度的貨幣供應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質的要求,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在社會總需求不足情況下。此時整個社會經濟處於衰退或蕭條狀況,資源大量閑置,企業開工不足,社會經濟發展停滯。這時,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應該是擴張性的,即要增加貨幣供應量以刺激總需求增加,從而促進生產的恢復與發展,促使社會總供求趨於平衡。
二是在社會總需求過多情況下。此時宏觀經濟處於過熱狀態,生產迅速發展,投資劇增,市場供給不足,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物價上漲。這時央行的貨幣政策應是緊縮性的,即縮減貨幣供應量,抑制社會總需求,促使經濟適度而穩定增長,促使社會總供求平衡。
三是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構成不相適應的情況下。此時宏觀經濟處於這樣的狀況:一些部門需求不足,商品相對過剩,生產停滯不前;另一些部門則需求過度,商品供不應求,價格上漲,生產發展很快。其結果將是整體經濟比例失調,畸形發展。此時貨幣政策應有緊有松,松緊結合,通過調整貨幣供給的構成和流向,改變社會總需求構成與總供給構成不相適應的狀況,促使總供求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結構上都平衡,保證國民經濟協調發展。
第二,貸款總規模與信貸政策。貸款總規模及貸款總額,是一定時期內銀行以信用方式向社會貸款的資金總量。它與經濟發展速度有著客觀的數量關系。適度的貸款總量既能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又有利於貨幣的穩定。因此,控制貸款總規模歷來是中央銀行執行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
對貸款總規模的調控主要有兩種做法:其一是規定貸款最高限額,直接控制貸款總規模。在計劃體制下這一做法較為常用,即根據國家經濟增長對貨幣的需求情況,由中央銀行統一編制信貸計劃,再下達給各專業銀行。全國貸款總規模及專業銀行貸款限額是指令性計劃,須嚴格執行不得突破。對貸款的限額控制,可以最迅速、最廣泛地進行信貸緊縮和擴張,但管得過死,不夠靈活。
其二是中央銀行再貸款影響整個銀行系統產生派生存款的能力,間接地實現總量控制目標。中央銀行運用基礎貨幣對各金融機構的再貸款是其調控貸款總量的重要手段,它會影響到各金融機構運作中形成的貸款規模的大小。
與貸款總規模緊密相連的還有另外一個概念,即信貸總規模。信貸總規模的范圍比貸款總規模略有擴大,它包括銀行貸款、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貸款以及社會直接融資等。對信貸總規模的控制主要通過國家制訂的信貸政策來完成。
信貸政策是貨幣政策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一方面它體現了國家貨幣政策的根本意圖,即通過對信貸總規模的調節與控制以尋求一個有利於經濟穩定、迅速增長的貨幣環境;另一方面,信貸政策與一般的貨幣政策又有所不同,它可以實行結構性傾斜來實現改善結構的目的,而一般的貨幣政策其主要職能就是調節貨幣供應量,使貨幣供應的增長既滿足經濟增長的合理需要,又不致於經濟增長過熱而助長通貨膨脹。因此,信貸政策的主要任務一是控制調節信貸總規模,使之符合貨幣政策目標的要求;二是通過對貸款期限、利率、規模在不同部門中按不同比例配置,調節信貸結構,以支持或限制某地區、某部門的發展。一般而言,信貸政策支持優先發展的產業,主要有基礎產業、先導產業與支柱產業等。通過對這些產業部門的政策性傾斜,從而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綜合平衡,保障供給,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提高國內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不僅謀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而且還要力爭強化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後勁。
③貨幣政策工具。為了實現貨幣政策的中間目標,並最終實現貨幣政策的終極目標,中央銀行必須採取適當的貨幣政策工具來實施貨幣政策。所謂貨幣政策工具就是指為達到直接調節目標所採取的工具和手段。通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一般性的數量型間接控制工具,包括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和法定準備金比率,它們通過銀行系統管制整個經濟的總信貸水平;另一類是選擇性的質量型直接控制工具,包括改變法定保證金、消費信貸等,主要用以對特殊信貸領域和證券市場進行控制。這兩種類型的劃分並非絕對,它們都是通過改變貨幣供給、貨幣成本和信貸可獲得性而影響總需求水平。
再貼現是指一般銀行在缺少資金時,以其對顧客貼現而持有的票據請求中央銀行給予再貼現,以取得資金。而再貼現率是中央銀行對一般銀行的再貼現收取的利率。當出現通貨膨脹壓力的時候,中央銀行就提高再貼現率,這使商業銀行因借貸成本提高而縮小准備金和放款規模,從而使價格得以穩定或者回落;反之,中央銀行也可以降低再貼現率,而使商業銀行以至工商企業增加借貸,增加總需求。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在貨幣市場上的證券(特別是短期國庫券)買賣活動。當整個市場價格水平上升,需要加以抑制的時候,中央銀行就賣出證券,使得商業銀行的准備金下降,貸款規模縮小,從而使投資以及物價總水平的上升得到控制或逆轉。當經濟呈現蕭條跡象時,中央銀行就買進證券,使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增加,信貸規模擴大,從而使投資需求和收入水平上升。由於中央銀行通過這種辦法控制銀行准備金非常准確、有效,所以公開市場業務在西方國家中被當作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法定準備金比率是銀行存放在中央銀行或金庫中的准備金佔全部存款的法定比率。中央銀行通過提高這個比率,使貨幣乘數變化,從而通過影響貨幣存量而對整個經濟產生作用。
選擇性信貸控制除上述兩類工具外,中央銀行還可運用自己在金融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過對各金融機構實施"道義勸告"(或"窗口指導"),來影響它們的放款數量和投資方向,以達到控制信用的目的。同時,依照法令,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信貸活動實施直接干預和控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種選擇工具

現在我國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由「從緊」轉為「適度寬松」,這是貨幣政策性質和貨幣政策調控方向的重大轉變。這種轉變,是應對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對我國經濟沖擊的明智之舉,是有效提振內需、充分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作用的重要舉措,是防止經濟大幅下滑、確保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的有力保證。

在我看來,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至少包括三重含義:其一,這是「適度擴張」而非「完全擴張」的貨幣政策。兩種政策的區別不僅在於擴張程度的差異,還在於其各自運用時所面對的宏觀經濟態勢的不同。完全擴張型貨幣政策通常在經濟發生危機或經濟蕭條時採用。作為一種「反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其實施目的在於縮短經濟危機或經濟蕭條的時間過程,拉動經濟復甦;適度擴張型貨幣政策則適用於經濟顯著減速或即將進入下降周期的經濟環境,實施目的在於維護經濟增長的動力,遏制經濟下滑,確保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很顯然,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選擇,與我國現實的宏觀經濟態勢是吻合的。

其二,這種政策無論是在質的規定上,還是在「量」的變化上,都有別於從緊的貨幣政策。質的規定自不待言,「量」的變化也是如此。盡管沒有一個可以用來衡量「適度」的、公認的、統一的標准,但體現貨幣政策能量和實施程度的一些宏觀金融變數指標,如貸款增量、貸款增長率、貨幣供應量增長率等的總體水平,應明顯高於從緊貨幣政策的實施時期。

其三,貨幣政策的組成部分,如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匯率政策以及存款准備金比率一類的貨幣政策工具都應該是放鬆的,盡管它們在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作用程度會有差別。以擴張信貸規模和降息為主基調的信貸政策與利率政策,在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實施過程中承擔著主要角色,而匯率政策的作用也不應低估。面對我國出口下滑導致外部需求明顯萎縮的情況,應改變人民幣單邊升值的預期,加大人民幣匯率向下浮動的幅度。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旨在拉動內需,確保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從投資需求看,實施這種政策一方面有利於增加企業投資資金的可得性,擴大投資資金來源,增強企業的投資能力;另一方面,會調低利率總水平,降低企業的投資成本。這兩方面歸結到一起,是有利於刺激企業及其他經濟主體的投資熱情,擴大投資需求。但在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要提高投資效率,使投資更好地發揮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必須通過政府的政策引導,使投資資金更多地流向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如「三農」、節能環保、保障性住房、自主創新高科技等行業。應改善投資環境,消除行業和市場壁壘,給民營資本以「國民待遇」,使其能夠在依法合規的前提下公平參與金融、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投資。對某些總量型的貨幣政策措施,應賦予其結構調控功能。僅以央行作為經常性政策調控工具的存款准備金比率為例。應改變「一刀切」的存款准備金比率,實行差別存款准備金制度,對主要的商品糧基地所在地區、金融資源相對貧乏的經濟落後地區,可實行相對較低的存款准備金比率。這樣做,既可以增強政策調控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也有利於促進地區間經濟的協調發展,落實科學發展觀。

消費主要受勞動者收入制約,因而貨幣政策刺激消費需求的作用有限。在擴大消費需求方面,貨幣政策作用的支點,應是強化對中小企業的信貸、結算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促進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以拉動消費。同時,貨幣政策應和產業政策、收入政策、財政政策等宏觀政策密切協調配合,形成拉動消費需求的合力。

熱點內容
股權變動怎麼交稅 發布:2025-01-21 09:21:17 瀏覽:888
股票內盤大雨外盤而漲停 發布:2025-01-21 09:14:09 瀏覽:688
基金最多會跌到多少 發布:2025-01-21 09:12:08 瀏覽:231
生益市值多少 發布:2025-01-21 09:05:28 瀏覽:395
雛鷹農牧市值最多是多少 發布:2025-01-21 09:03:52 瀏覽:392
股票並購基金成功漲停 發布:2025-01-21 08:57:32 瀏覽:705
金融哪個賺錢多 發布:2025-01-21 08:56:02 瀏覽:953
滴滴金融怎麼看還欠多少 發布:2025-01-21 08:55:59 瀏覽:618
數字貨幣挖礦怎麼舉報 發布:2025-01-21 08:54:34 瀏覽:645
地產股市值有什麼用 發布:2025-01-21 08:53:58 瀏覽: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