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的貨幣是怎麼劃分的
❶ 各國的貨幣單位是什麼
1、中國貨幣(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
2、韓國貨幣(韓元)
韓幣的基本單位是韓元。韓國的貨幣單位為"원",漢字寫作「圓」或「元」,拼音以「WON」表示(₩)。有時候亦沿用舊稱「円」(원,Won)。國際標准化組織ISO4217訂定其標准代號為KRW。
3、日本貨幣(日元)
日本貨幣的發行銀行是日本的中央銀行——日本銀行。日本銀行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00、5,000、1,000日元等面額,另有500、100、50、10、5、1日元鑄幣。1日元等於100分。其中,面額為2,000日元的紙幣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較少,在絕大多數自動販賣機中不被識別。
4、泰國貨幣(泰銖)
泰銖(ISO4217碼:THB)是泰國官方貨幣,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1銖等於100薩當(satang)。自第9序列至第16序列泰銖每種紙幣、鑄幣的正面均印有、鑄有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頭像。自2018年4月6日起,發行第17序列泰銖,紙幣、硬幣均改為泰王拉瑪十世瑪哈模山斗.哇集拉隆功頭像。
5、俄羅斯貨幣(盧布)
盧布,符號:₽(原符號Rbs.Rbl)。貨幣代碼:RUB。使用地區:俄羅斯以及自行宣布獨立的阿布哈茲及南奧塞梯。通脹率:7%,俄羅斯盧布(Рублевка)是俄羅斯的本位貨幣單位。輔幣是戈比(Копейка)。1盧布=100戈比。
6、英國貨幣(英鎊)
英鎊是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國際標准化組織為英鎊取的ISO4217貨幣代碼為GBP(GreatBritainPound)。除了英國,英國海外領地的貨幣也以鎊作為單位,與英鎊的匯率固定為1:1。
7、美國貨幣(美元唯拍)
美元(UnitedStatesdollar貨幣縮寫:USD;ISO4217貨幣代碼:USD;符號:USA$)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版鈔票。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
8、波蘭貨幣(茲羅提)
茲羅提在波蘭語中為「黃金」之意,復數稱złote或złotych。在1990年年代初波蘭經歷了惡性通貨膨脹後,舊有的茲羅提貶值一萬倍。直至在1995年,波蘭政府發行新的茲羅提,把舊有的10,000茲羅提兌換成旦磨新的1茲羅提,才開始穩定了通貨膨脹。
經中國央行授權,自2016年12月12日起銀行間外匯市場開展人民幣對匈牙利福林、丹麥克朗、波蘭茲羅提、墨西哥比索、瑞典克朗、土耳其里拉、挪威克朗直接交易。
9、紐西蘭貨幣(紐西蘭元)
紐西蘭元(貨幣代碼:NZD,貨幣符號:NZ$),由紐西蘭中央銀行——紐西蘭儲備銀行發行,是紐西蘭、庫克群島、紐埃、托克勞及皮特凱恩群島的法定貨幣。
於1967年起使用。通常簡稱為$、NZ$或紐幣。1紐西蘭元等於100分(Cents),現流通的有5、10、20、50、100元等面額的紙幣,另有1、2、5、10、20、50分及1元,2元鑄幣。紐幣這一名稱的使用范圍更廣一些,海外華人普遍使用紐幣一詞。
10、澳大利亞貨幣(澳大利亞元)
澳大利亞元(英語:AustralianDollar,簡寫A$或AUD)是澳大利亞的貨幣單位。澳大利亞元在外匯市場上,目前為交易量世界第五大的流通貨幣:居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之後,占總交易量的6%。2010年,澳大利亞元正式取代瑞士法郎的國際地位,成為全球第五大流通貨幣。
❷ 貨幣層次如何劃分
貨幣層次劃分的標准和意義
貨幣層次劃分的標准關於貨幣層次劃分,各國有各自的劃分標准,而且就是同一國家在不同時期的貨幣層次劃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別。
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貨幣的流動性來劃分的。
1、西方國家貨幣層次的劃分及其依據
貨幣的流動性在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眼裡實質上就是貨幣的變現能力。根據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對貨幣層次的歸納,貨幣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一下幾個層次:
M1=現金+活期存款;
M2=M1+在銀行的儲蓄存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
M3=M2+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
M4=M3+金融機構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
2、美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
目前,美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大致如下: M1=通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貨幣市場存款賬戶+貨幣市場基金份額(非機構所有)+隔日回購協議+隔日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M3=M2+大面額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份額(機構所有)+定期回購協議定期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L=M3+短期財政部證券+商業票據+儲蓄債券+銀行承兌票據。
3、我國的貨幣劃分依據
在我國關於貨幣量層次的劃分,目前學術界也不統一 , 有主張以貨幣周轉速度劃分的 , 有主張以貨幣變現率高低劃分的 , 也有按貨幣流動性劃分的。若是按流動性劃分,其依據是:
(1)相對能更准確櫻棗地把握在流通領域中貨幣各種具體形態的流通特性或活躍程度上的區別;
(2)在掌握變現能力的基礎上,把握其變現成本、自身價格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
(3)央行在分析經濟動態變化的基礎上,加強對某一層次貨幣的控制能力。
中國人民銀行於1994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確定並按季公布貨幣供應量指標,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貨幣層次的劃分具體如下: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在我國,M1是通常所說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2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3是為金融創新而增設的。 回到流動性這個劃分標准,我國貨幣層次劃分的流動性標準是局限於該金融資產的國內流動性為基礎的。
貨幣層次劃分的意義 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控制貨幣市場,實現對經濟的干預。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會影響利率,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貨幣供應量的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從而影響貨幣需求並使其與貨幣供給相一致,以進一步影響宏觀經濟活動水平的經濟政策
一是有利於宏觀經濟運行的監測;
二是有利於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執行;
三是客觀上促進金融機構的金融創新。
貨幣分層的我國貨幣層次的劃分及依據
在我國關於貨幣量層次的劃分,目前學術界也不統一 , 有主張以貨幣周轉速度劃分的 , 有主張以貨幣變現率高低劃分的 , 也有按貨幣流動性劃分的。若是按流動性劃分,其依據是:(一)、相對能更准確地把握在流通領域中貨幣各種具體形態的流通特性或活躍程度上的區別;(二)、在掌握變現能力的基礎上,把握其變現成本、自身價格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三)、央行在分析經濟動態變化的基礎上,加強對某一層次貨幣的控制能力。中國人民銀行於1994年第三季度開始,正式確定並按季公布貨幣供應量指標,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貨幣層次的劃分具體如下:M0=流通中的現金;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在我國,M1是通常所說的狹義貨幣供應量,M2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3是為金融創新而增設的。 回到流動性這個劃分標准,不難看出,我國貨幣層次劃分的流動性標準是局限於該金融資產的國內流物塵動性為基礎的。關於中美之間貨幣分層的一些區別中美兩國的M系統,若M1數值相同,則美國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就是M1,而中國有實際經濟意義的現鈔則要罩頌禪遠遠小於M1。這個差別使中國經濟單位沒有足夠的流通貨幣,而美國相對於中國則有充裕的貨幣。造成這個差別的原因在於,中國的支票不能直接兌換成現鈔,盡管它是貨幣。再比如在M2項目下,若M2相同,則中國的儲蓄額很大,但流通的、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卻很少,因為中國的M2被高額儲蓄佔掉了,而美國卻幾乎全部是M1(美國儲蓄率很低)實際也就是全是M0,即決大部分是現鈔,市場有經濟意義的貨幣充足。而中國卻是市場嚴重缺少有實際經濟意義的貨幣。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一直傾向於使用M2來調控貨幣的原因。因此,同樣的M2、M1、M0水準,美國的M體系有較為充足的的且具有實際經濟學意義的貨幣。此外,我國把流通中的現金單獨列為一個層次的原因是: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的信用制度還不夠發達,現金在狹義貨幣供應量M1中佔30%以上,流通中現金的數量對我國消費品市場和零售物價的影響很大,現金的過度發行會造成物價上漲。如果中國金融改革僅僅改變這個M系統,則中國實際有經濟學意義的貨幣就將增加十萬億以上(儲蓄轉成支票,支票可自由兌換現鈔),而貨幣總量卻不需要任何改變。
什麼是貨幣量層次劃分?我國劃分的標准和內容如何
通常情況下,各個國家按貨幣的流動性程度將貨幣劃分為不同的貨幣層次,作為其對貨幣的度量和管理的依據。因為不同層次的貨幣對各國經濟產生影響的程度不同;一個國家的貨幣供給總量影響著商品價格、就業和經濟活動水平,以及貨幣本身的價值。貨幣供給的變化是由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行為引起的。一般來說,貨幣是由中央銀行發行的,中央銀行壟斷了貨幣發行權,它發行的貨幣具有無限清償能力,在一切交易中可以無限制地使用。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占貨幣供給的絕大部分,它包括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原始存款是居民個人和企業在商業銀行的現金存款,它只是將現金變為活期存款,不會引起貨幣供給總量的變化。派生存款是商業銀行通過發放貸款、投資等資產業務創造的存款,派生存款增加著貨幣供給總量。中央銀行通過對存款准備率的規定來影響存款貨幣的創造。貨幣供給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貨幣理論問題,也是一個涉及貨幣控制和管理政策的重大實踐問題,世界各國對貨幣供給都給予高度的重視。貨幣供給從定義上來說,可以分為狹義及廣義兩種。狹義的貨幣供給是指民間所持有的現金加上可以開支票的存款,通常這類定義范圍的貨幣供給稱為M1;廣義的貨幣供給是指M1加上定期儲蓄存款,即常見的M2。
◆我國貨幣層次3個口徑的劃分. ◎M0=流通中現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貨幣(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其他存款)
貨幣供應量的層次劃分
中央銀行一般根據宏觀監測和宏觀調控的需要,根據流動性的大小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不同的層次。我國現行貨幣統計制度將貨幣供應量劃分為三個層次:1、流通中現金(M0),指單位庫存現金和居民手持現金之和,其中「單位」指銀行體系以外的企業、機關、團體、部隊、學校等單位。2、狹義貨幣供應量(M1),指M0加上單位在銀行的可開支票進行支付的活期存款。3、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指M1加上單位在銀行的定期存款和城鄉居民個人在銀行的各項儲蓄存款以及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其中,中國人民銀行從2001年7月起,將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計入廣義貨幣供應量M2。按流動性標准劃分貨幣供應量的層次,對中央銀行而言,有兩個方面的意義:一方面提供貨幣供應結構圖,這種貨幣供應層次的劃分,有利於為中央銀行的宏觀金融決策提供一個清晰的貨幣供應結構圖,有助於掌握不同的貨幣運行態勢,並據此採取不同的措施進行調控。另一方面,分析經濟的動態變化,這種貨幣層次劃分方法,有助於中央銀行分析整個經濟的動態變化,每一層次的貨幣供應量,都有特定的經濟活動和商品運動與之對應,通過對各層次貨幣供應量變動的觀察,中央銀行可以掌握經濟活動的狀況,並分析預測其變化的趨勢。
我國的貨幣層次劃分
我國中央銀行從1994年開始對貨幣量劃分層次,目前我國貨幣劃分為三個層次,即M0、M1、M2。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可開支票的活期存款
M2:M1+企業單位定期存款+城鄉居民儲蓄存款+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存款+其他存款
貨幣流通量=貨幣供應量×貨幣流通速度
貨幣分層的西方國家貨幣層次的劃分及其依據
貨幣的流動性在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眼裡實質上就是貨幣的變現能力。根據大部分西方經濟學家對貨幣層次的歸納,貨幣一般情況下可分為以下幾個層次:M1=現金+活期存款;M2=M1+在銀行的儲蓄存款+在銀行的定期存款;M3=M2+各種非銀行金融機構的存款;M4=M3+金融機構以外的所有短期金融工具以上只是一般情況,具體到每個國家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例如有些國家只是很簡單地劃分為M1(狹義貨幣量)和M2(廣義貨幣量)。但某些大經濟體,如美國、歐盟和日本等,對貨幣的劃分卻復雜很多。 目前,美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大致如下:M1=通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M2=M1+小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貨幣市場存款賬戶+貨幣市場基金份額(非機構所有)+隔日回購協議+隔日歐洲美元+合並調整;M3=M2+大面額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份額(機構所有)+定期回購協議定期歐洲美元+合並調整;L=M3+短期財政部證券+商業票據+儲蓄債券+銀行承兌票據。 歐盟在貨幣層次劃分方面,相對於美國有很大的差別。歐洲中央銀行將貨幣分為狹義貨幣、中間貨幣和廣義貨幣三個層次,具體劃分如下:狹義貨幣:M1=流通中現金+隔夜存款;中間貨幣:M2=M1+期限為兩年以下的定期存款+通知期限三個月以內的通知存款;廣義貨幣:M3=M2+回購協議+貨幣市場基金(MMF)+貨幣市場票據+期限為兩年以內的債券。 日本現行的貨幣層次劃分為:M1=現金+活期存款;M2+CD=M1+准貨幣+可轉讓存單;M3+CD=M2+CD+郵政、農協、漁協、信用合作和勞動金庫的存款以及貨幣信託和貸方信託存款。此外還有廣義流動性等於「 M3+CD 」加回購協議債 券、金融債券、國家債券、投資信託和外國債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貨幣劃分M0=流通與銀行體系外的現金通貨M1=M0+商業銀行活期存款+郵政匯劃資金+國庫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儲蓄存款+定期存款+ *** 短期債券
劃分貨幣層次的意義是什麼
在1994年12月28日頒布的《中國人民銀行貨幣供應量統計和公布暫行辦法》中,根據當時的實際情況,將我國貨幣供應量劃分為M0、M1、M2以及M3等幾個層次,各層次所涵蓋的內容如下: M0=流通中的現金 M1=M0+單位活期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存款 M2=M1+居民儲蓄存款(包括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單位定期存款+其它存款 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等 發達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劃分貨幣層次。當時劃分貨幣層次主要是為了便於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或減少貨幣供應量控制貨幣市場,實現對經濟的干預。貨幣供應量的變動會影響利率,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對貨幣供應量的管理來調節信貸供給和利率,從而影響貨幣需求並使其與貨幣供給相一致,以進一步影響宏觀經濟活動水平的經濟政策
❸ 世界各國的貨幣名稱
世界各國的貨幣名稱舉例如下:
1、美元(Dollar)
Dollar是世界上最常用的貨幣,用於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斐濟、紐西蘭、新加坡和其他地方。標准符號USD,輔幣進位制為:1USD=100 cent(分)。
2、英鎊(Pound)
英國國家貨幣和貨幣單位名稱。英鎊主要由英格蘭銀行發行,但亦有其他發行機構。最常用於表示英鎊的符號是£;£。標准符號GBP,輔幣進位制為:1GBP=100 new pence(新便士)。
3.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退出馬來西亞聯邦宣告獨立,12月22日成立共和國,但仍使用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1967年,英鎊貶值,原「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貨幣委員會」停止發行馬來亞與英屬婆㑩洲元,新加坡於同一年開始發行自己的鈔票「新加坡元」,至今共發行四套鈔票。
4.泰銖(ISO 4217碼:THB)
泰國官方貨幣,由泰中央銀行泰國銀行發行,1銖等於100薩當(satang)。自第9序列至第16序列泰銖每種紙幣、鑄幣的正面均印有、鑄有泰王拉瑪九世普密蓬.阿杜德頭像。自2018年4月6日起,發行第17序列泰銖,紙幣、硬幣均改為泰王拉瑪十世瑪哈.哇集拉隆功頭像。
目前泰國流通貨幣的有20、50、100、500及1000銖等五種面額的紙幣和25、50薩當及1、2、5、10銖六種鑄幣。1銖等於100薩當。
5.汶萊林吉特
汶萊林吉特由汶萊政府發行,原為英國貨幣,與被並入馬來西亞的沙撈越和沙巴(北婆羅州)一起,通稱北加里曼丹。1959年實行「內部自治」。1963年英國曾策劃將汶萊納入「馬來西亞」。
汶萊原使用由馬來亞、新加坡、砂拉越、沙巴合組的貨幣局發行的馬來亞元。1963年新加坡退出後,該貨幣局不再發行馬來亞元。1967年6月12日文菜發行自己的貨幣汶萊元。第一次發行的紙幣面額有100、 50、20、10、5和1林吉特。
6.馬爾地夫盧比
馬爾地夫盧非亞(Maldives Rufiyaa原符號:M.R.R;標准符號:MVR)輔幣為拉里(Laaree)。馬爾地夫羅非亞由馬爾地夫貨幣局發行。
馬爾地夫的流通貨幣是盧非亞(rufiya,縮寫為Rf),每盧非亞可兌換為100拉里(laree)。紙幣面額為500、100、50、20、10、5和2盧非亞,後兩者不常見。硬幣面額為1 和2 盧非亞,還有50、25和10拉里。盧非亞兌換美元的匯率是固定的。大多數旅館和旅行賬單會以美元計算。
❹ 各國貨幣層次劃分有哪些特點
1、美國:
M1=通貨+活期存款+其他支票存款;
M2=M1+小額定期存款+儲蓄存款+貨幣市場存款賬戶+貨幣市場基金份額(非機構所有)+隔日回購協議+隔日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M3=M2+大面額定期存款+貨幣市場基金份額(機構所有)+定期回購協議定期歐洲美元+合並調整;
L=M3+短期財政部證券+商業票據+儲蓄債券+銀行承兌票據。
2、歐盟:
狹義貨幣:M1=流通中現金+隔夜存款;
中間貨幣:M2=M1+期限為兩年以下的定期存款+通知期限三個月以內的通知存款;
廣義貨幣:M3=M2+回購協議+貨幣市場基金(MMF)+貨幣市場票據+期限為兩年以內的債券。
3、日本:
M1=現金+活期存款;
M2+CD=M1+准貨幣+可轉讓存單;
M3+CD=M2+CD+郵政、農協、漁協、信用合作和勞動金庫的存款以及貨幣信託和貸方信託存款。此外還有廣義流動性等於「 M3+CD 」加回購協議債 券、金融債券、國家債券、投資信託和外國債券。
貨幣層次的劃分不是從來都有的。
部分發達國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才劃分貨幣層次。而劃分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便於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而且在劃分的標準的問題上,各國經濟學者都有不同的見解和說法。
要討論貨幣層次的問題,首先必須弄明白的是貨幣的范圍。在很多國家的貨幣統計指標中,貨幣的范疇不僅囊括了流通中的紙幣和輔幣,並且包括銀行存款,甚至包括有價證券和電子貨幣等。
一般情況下,銀行存款、有價證券等,與貨幣定義頗為相似但又被排除在貨幣定義之外,均稱為准貨幣,而通貨又只是貨幣的一部分。可見貨幣包含的范圍很大很廣,因此貨幣可以劃分為許多層次。
關於貨幣層次劃分,各國有各自的劃分標准,而且就是同一國家在不同時期的貨幣層次劃分方法也有可能有差別。基本的思路是按照貨幣的流動性來劃分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貨幣分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