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商品貨幣的跳躍
A. 怎樣理解馬克思把商品轉化成貨幣叫做「驚險的跳躍」這一思想對你有什麼啟示
「從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麼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這句話來自馬克思的《資本論》。
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的目的是「為買而賣」,即為實現「貨幣--商品」(買)的目的必須首先實現「商品--貨幣」的跳躍(賣出自己的商品)。否則,不能賣出自己的商品換得貨幣,購買自己所需商品的生產目的就難以實現。所以,如果「商品--貨幣」的跳躍不成功,著急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生產(所有)者。
花錢容易賺錢難。首先購買權在買家那裡,買家可以通過貨比三家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就形成了一種競爭,當你商品質量不過關,跳躍不成功,賣不出去,那你就虧本了,也就是摔壞了你自己。也就是說,消費者把風險轉移給了銷售者。所以,這對銷售者來說是一次「驚險的跳躍」。
啟示: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更大的降價空間
(1)什麼是商品貨幣的跳躍擴展閱讀:
《資本論》是德國思想家卡爾·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
《資本論》對後世的影響:
在馬克思主義以前。已經有了政治經濟學,不過那是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把「國民財富」作為研究對象,只講物與物的關系,不講人與人的特殊社會關系,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看成自古有之,永恆存在的東西。馬克思通過創作《資本論》,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根本革命,為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資本論》明確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作為研究對象,並以唯物辯證法作指導,運用科學抽象法進行研究,從而第一次科學地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
《資本論》在批判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價值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分析了勞動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從而為政治經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B. 為什麼說在「商品——貨幣——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商品——貨幣」的變化是「驚險的跳躍」,如果這個跳
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的目的是「為買而賣」,即為實現「貨幣——商品」(買)的目的必須首先實現「商品——貨幣」的跳躍(賣出自己的商品)。否則,不能賣出自己的商品換得貨幣,購買自己所需商品的生產目的就難以實現。所以,如果「商品——貨幣」的跳躍不成功,著急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生產(所有)者。
C. 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的過程 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的過程稱為商品的驚險跳躍。在以貨幣為媒介交換的過程中,商品生產者只有順利實現商品到貨幣的跳躍,把商品換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貨幣,商品生產者才能生存下去。即通過商品交換,使用價值才能轉化為價值,具體勞動才能轉化為抽象勞動,私人勞動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