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黃牛市值多少
⑴ 格力,沒有未來
格力在資本市場堪稱偉光正的典範。
根據WIND數據顯示,格力自1996年上市後,累計實現凈利潤1750.5億元,累計現金分紅616.11億元,分紅率高達35.2%。
在鐵公雞扎堆的資本市場,實屬難能可貴。
有一位堪稱正道之光的董事長,建議提高個稅起征點,承諾給8萬員工買房,高呼企業的底線是良知,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剛公布的業績快報,同樣體現出格力的擔當,一番騰挪把年報搞得漂漂亮亮,更不用說剛推出的超大規模員工持股計劃。
這將建立和完善勞動者與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機制,提高職工的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促進公司長期穩定 健康 發展……
這樣的格力誰不愛?
沒成想,格力卻混成了重度ED患者。
喪失成長性的格力,已高位橫盤整整兩年,反觀曾經的小老弟們,美的絕塵而去,海爾也在蒙頭狂追,把曾經的老大哥按在地方反復摩擦。
這一切,都是因為格力在多元化上的慘敗。
甭管質量多NB,消費者多認可,沒增長潛力就是最大的原罪。
那麼問題來了,格力多元化無法突圍,這鍋該誰背?
先說觀點,2021年的格力並不會差。
2020年的格力,君臨傾向於用2015年作對比。
受熱夏誘惑,2014年空調市場零售額增長了13%,空調企業們信心爆棚,內銷出貨量同比增幅高達27%,導致庫存高企,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000萬台。
高庫存必然帶來價格戰,坐擁全行業半數庫存的格力,自然亞歷山大,特別是2015年經濟增速放緩疊加房地產下行,這誰受得了?
為去庫存,格力率先發動了價格戰。
美的、海爾、志高等紛紛響應,「萬人空巷搶空調」活動整得風生水起,連發改委都受不了這群鐵憨憨趕緊制止。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空調全行業撲街。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15年國內家用空調產量10385萬台,同比下降12%,累計銷售10660萬台,同比下降8.6%。
董阿姨傻眼了,年初還堅稱「全年增長200億目標不變」,6月已經只能口嗨「年底或許會有驚喜」。
這驚喜的確夠大,格力罕見地業績暴跌。
但董阿姨不愧是營銷大王,喪事喜辦玩得賊溜,把2015年業績做低後,放出豪言「三年再造一個格力」。
好傢伙,居然真的被她做到了。
我董阿姨威武。
董阿姨玩的就是壓庫存那套,畢竟格力的經銷商都是董阿姨帶起來的,削峰填谷,均衡產能自然不在話下。
2018年,果然達到2000億元,就是這么精準。
可這玩的就是數字 游戲 ,銷售數據已經失真。
如果以2014年為基準數,格力從2014年到2019年的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為7.45%,凈利潤復合增長率也只有11.77%,增速並沒有想像的高。
格力死命壓庫存就是在透支增長潛力,均衡產能反而把業績搞得跌宕起伏,賊刺激。
格力那兩年的輝煌,就是以壓庫存為代價。
根據產業在線數據,2019年6月,空調行業總庫存4823萬台,其中格力佔到2247萬台,接近50%。
能咋辦呢?
價格戰繼續走起。
2019年11月27日,格力再掀「百億大讓利」活動,三級能耗的「優質」空調瘋狂讓利消費者,成功實現雙贏。
2020年的疫情和2015年的空調寒冬何其相似,再次成為空調企業們去庫存的良機,得以輕裝上陣。
千萬別扯格力的新零售轉型,那就是在欺負老實人。
格力線上渠道的建設秉持著當年自建分銷渠道的思路,即必須掌握渠道的自主權。
正如董阿姨所說:
「格力有3萬家門店,關乎上百萬人的就業問題。如果說我們直接走線上,把線下拋棄掉,就會造成上百萬人失業,這是絕對不能選擇的。
我希望通過直播『喚醒』經銷商,改變過去的思維,跟上這個時代,真正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
格力雖然在國美、天貓有自營平台,與京東、蘇寧也採取「平台買斷」的方式合作,但格力商城的建設仍是重中之重。
原來格力的銷售渠道為格力電器總部—各地銷售分公司—格力代理商—格力專賣店。
格力新零售模式就是格力董明珠店以工廠總代的角色,直面消費者和零售商。
為打造格力董明珠店,格力商城運營主體已全面向其傾斜,點擊格力商城網址時,直接就移步至格力董明珠店。
董阿姨搞直播帶貨也是以格力董明珠店為主體,並取得13場直播476億元直播金額的驕人戰績,佔到格力銷售額的1/4。
但驕人戰績的背後,仍是在去庫存。
董明珠店的運營模式有兩種:
一種是消費者通過觀看直播,進入「格力董明珠店」直接下單:後台將訂單直接分發至消費者所對應區域的經銷商,由經銷商進行發貨與安裝。
一種是經銷商線下引流至格力董明珠店:格力三萬家門店同步直播,經銷商讓線下門店購買的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引流至董明珠店上購買,系統會識別出二維碼所對應的經銷商。
這能叫直播帶貨?
再說兜過來轉過去,還不是經銷商發貨。
如果拋開直播帶貨的加成,格力董明珠店作為微信小程序,有那樣的流量支撐格力新零售渠道建設?
帶著這樣的疑問,君臨好奇進入格力董明珠店的秒殺專場,看到這款悅風-II銷量高達91304件,頗感震驚,貌似很不錯啊。
但再細看,全是在凌晨刷出的好評,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
水軍,我勸你善良!
拋開董阿姨「刷臉」的業績,格力董明珠店的真實銷售情況仍「有待觀察」。
大概率,格力的改革只是革了個寂寞。
格力秉持「高質量、高定價」的原則,與茅台層層加碼的經銷商制度類似,和不讓中間商賺差價的電商天然尿不到一個壺里。
格力必須掌控渠道自主權的打法,也與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格格不入。
格力再牛,還能強過阿里、京東不成?
缺乏互聯網思維的格力,終究難以線上稱雄。
格力的經銷商制度和專賣店體系確立了線下強無敵的優勢,可以和蘇寧、國美的家電連鎖渠道相抗衡。
可時代變了,蘇寧都爆雷了,別躺在功勞薄上吃老本了。
2020年,空調線上市場累計銷量佔比為53%,首次超過線下,如果不是空調需要安裝,線上佔比只會更高。
要知道在2015年,線上佔比只有16%。
在這樣的背景下,美的雙殺格力毫不稀奇。
不止如此,格力最引以為傲的是賺錢效率,常年保持在30%+的ROE碾壓全行業。
可在2019年,這最後的驕傲也被美的擊碎,ROE被美的超越,2020年更是沒眼看,去庫存下的格力就是這樣辣眼睛。
在空調天花板隱現的大背景下,玩銷售返利的格力活活把自己玩成了周期股。
而2021年,則是復甦期的到來。
2016年,格力營業收入只增長了9.5%,凈利潤卻增長了23.39%。
主要原因就是去庫存後的格力,不需要再打價格戰,依託低成本優勢和品牌溢價,凈利率快速回升。
畢竟格力在產業鏈的利潤佔比遠非其他企業可比,零售端稍有回暖,就能吃喝不愁。
如果遇到2017年那種零售端銷量爆表的年景,經銷商們瘋狂補庫存,格力還能肥一波。
在這輪去庫存中,格力搞「百億補貼」等價格戰,凈利率從2019年Q3的14.33%迅速下降至2020年Q1的7.74%。
同時根據艾肯家電網數據,2020年國內空調市場出貨量僅為8300萬套,同比降幅超過10%,格力自然業績涼涼。
好在2020年Q3以來,空調行業消化完庫存,轉向補庫存周期,線上零售均價已開始回升。
對格力來講,顯然又到了一輪景氣期的起點。
加上2021年的宏觀經濟,遠比2016年要好,行業景氣度不會差,格力量價齊升是大概率事件,業績非常有保障。
這也是君臨短期空翻多的原因所在。
可格力的長遠發展仍然堪憂。
先說空調行業,2018年後已趨於飽和,進入緩慢增長時代,再吹空調賽道多優秀都是枉然。
相比城鎮家庭142台/百戶的空調保有量,農村65台/百戶顯然更值得期待,這從拼多多的崛起就可看出。
到四五線城市去,到廣大農村去,那裡的市場大有可為。
特別是當年如火如荼的家電下鄉帶來的高增長,接下來正是置換的高峰期。
可這波下沉紅利,註定只能是進入美的碗里。
畢竟高質高價的格力,早已退出低端市場的競爭,要不然也不會有奧克斯的異軍突起。
白電技術迭代慢的特點,也註定了掌握核心 科技 的格力,護城河並沒有想像中那麼深,要不然也不會被美的雙殺,總不能說消費者都眼瞎吧。
而拋開空調外,格力再沒拿得出手的。
這樣說,可能很多人不服,要拿格力的智能製造說事,畢竟格力的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等黑 科技 逼格滿滿。
董阿姨也非常自豪,在不同場合宣稱:
「靠金錢買不來核心 科技 ,靠市場也換不來核心技術!智能裝備製造的發展要堅持走自主創造的道路。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這是應對未來國際競爭繞不過去的環節。」
這話絕對沒錯,從美國卡我們脖子就可看出核心 科技 自主可控的重要性。
可如此NB的黑 科技 ,你得支棱起來啊。
從格力的主營業務構成看,空調+其他(補充)+其他的營收佔比超過96%。
其他類,全是配套空調的產業鏈企業:
凌達壓縮機,新元電子(電容)、格力電工(漆包線/電子線)、勵高精工(閥件)、蕪湖格力精密(鑄件)……
單吊空調痴心未改。
智能裝備呢?
2018年,營收31.09億元,營收佔比1.57%;
2019年,營收21.41億元,營收佔比1.08%;
2020年H1,營收2.09億元,營收佔比0.3%。
就這?成長性何在?能指望?
就算是全產業鏈閉環,黑 科技 主要用於賦能其他業務,可空調業務也沒高歌猛進啊。
華為的5G、晶元、光模塊等業務牛吧,也是靠終端業務撐起來啊,通信業務撐不起就換手機,手機被制裁就換 汽車 。
IDM的三星同樣如此。
智能製造不能光靠嘴說吧,這如何撐得起董阿姨的6000億小目標。
指望多元化?洗洗睡吧!!!!
2018年,生活電器營收37.94億,佔比1.92%;
2019年,營收55.76億元,佔比2.81%;
2020年H1,營收22.19元,佔比3.19%。
沒救了,徹底宣告失敗。
最令人費解的地方就在這里,為啥美的多元化能成,海爾多元化能成,掌握核心 科技 的格力反而幹不成?
原因很多:
起步較晚,產品線混亂,品牌定位不清晰,對年輕消費群體和新流量不夠重視……
可這都是在扯淡,就是管理和人唄。
看看華為,通信設備做到全球最強後,要生產手機就把手機做到能與蘋果三星相抗衡,要設計晶元就很快沖到全球前十,要布局 汽車 市場就快速推出智能 汽車 ……
還都是跨行業,華為如何能做到?
IBM幫華為打造的現代管理體系;
全員持股模式,所有員工共享企業發展紅利。
美的能成功,就是因為學華為學得最像。
現代化的企業管理制度。
以方洪波為首的職業經理人團隊執掌美的後,搭建了現代化的管理體系,做到人盡其才。
以美的事業部制為例,靈活度和獨立性非常高,當公司想發展哪些領域時,就會單獨設事業部,新部長帶頭沖鋒,頗有華為集中力量對同一個「城牆口」沖鋒的味道。
勝則重賞,敗則換人。
其次,美的實行了「常態化」的員工持股制。
美的從1999年開始實施,至今已形成涵蓋各級人員的激勵體系。
僅上市後,美的就進行了20次激勵計劃。
針對核心管理層的股權綁定計劃,直接送出11.3%的股份,其中方洪波佔比2.13%;黃健佔比1.78%;袁利群佔比1.42%……
針對研發人員和中低層骨乾的股票期權激勵計劃,累計拿出8.98%的股份搞了七期,激勵對象高達7740人次。
光這兩項就是超20%的股份,按現有股價值1200億元。
這就是拿上千億砸人,砸到核心管理層身上,砸到各級管理人員身上,砸到業務技術骨幹身上。
更別提美的還在推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合夥人計劃,變著法激勵。
宗旨就是砸到你服氣。
高管和骨幹們與公司利益高度綁定,當家作主熱情高漲,戰鬥力自然嗷嗷地。
美的收購式多元化常被詬病,可在這群戰狼帶領下,美的收購了就能消化,消化了還能更進一步,這才是美的最NB的地方。
ROE已超過格力,還不能說明問題?
現代管理體系和壕無人性的員工持股制,才是美的實現多元化發展的關鍵。
格力如何做的呢?
普通員工,別提了。
從格力2019年年報看,人工工資49.43億元,占營業成本的4.86%,對應的生產人員67113人,人均年薪7.36萬元。
美的人工工資97.12億元,占營業成本的6.2%,生產人員110568人,人均年薪8.78萬元。
同樣在流水線流汗,憑啥工資少20%?
別嚷啊,要給8萬員工分房呢。
兩年過去,據說首批3000套人才公寓已經快完工了……
還是格力員工的評論經典,應該是兩套,說一套,做一套。
但格力員工也別太灰心,至少格力加班時想著你們,銷售手機時想著你們,直播導流時想著你們……
對比研發費用。
格力58.91億元,技術人員14251人,人均研發費用41.34萬元;
美的96.38億元,研發人員13727人,人均研發費用70.21萬元。
格力員工真是老黃牛的典範。
再看股權激勵,戳眼吧。
格力只搞過一次,還是搞股權分置改革的2006年,609人分享整整570.6萬股。
美的數百上千億砸下來,能比?
光有大棒沒胡蘿卜,還多元化,還指望在格力誕生余承東、何庭波……
打工人,盡好自己的本分吧。
鼓吹員工是企業最大的財富?
不要看一個人說了什麼,要看她做了什麼。
在格力的發展過程中,誰最受益呢?
以京海擔保為首的經銷商們。
在格力層層加碼的經銷商體系,經銷商們賺得盆滿缽滿。
可在線上渠道為王後,格力的經銷商體系已淪為負資產,是格力擴展線上渠道的最大障礙,敢動渠道就死(減持)給你看。
更別說經銷商們組成的京海擔保,在2006年的股權分置改革中得到格力10%的股份,分紅拿到手軟。
但這事全靠董阿姨推動,京海擔保自然要投桃報李,雙方利益深度捆綁。
2017年,董阿姨組團投資珠海銀隆,以10億自有資金加上北京燕趙匯金轉讓合計持有珠海銀隆17.46%的股份。
如果以董阿姨0.74%的格力股份,從2008年至2015年分紅額為2.08億元,薪酬也只有3702萬元,哪來的錢?
董阿姨自稱是「舉債」投資,燕趙匯金點了個贊。
2019年,高瓴以417億元受讓格力15%的股份,成功入主格力,協議內容也很有意思。
格力管理層組成的格臻投資以13.94億元認繳珠海明駿6.3794%的出資額,同時以10.32億元受讓珠海博韜持有的珠海明駿4.7236%出資額,即合計以24.26億元持有珠海明駿11.1%的出資額,間接持有上市公司1.665%的股份。
按當時的股價,對應的市值高達57億元,這33億的差價就是給管理層的大紅包。
同時格臻投資還以430.5萬元享有珠海明駿41%的GP份額,不僅能繼續掌控格力,還能獲得相應的收益分成和基金管理費。
而在格臻投資中,董阿姨持有95.48%的股份,這所謂的管理層全被董阿姨代表了,暫且不論出資額來自哪裡,董阿姨已經成為最大的贏家。
格力的控制權遠也比想像的值錢。
而就在最近,董阿姨還這樣說道:
「我們是創造平台,能不能成為接班人不是我說了算。
曾經有幾個人比較有希望,但是權力一旦釋放給他以後出現了問題,第一他自己沒有掌控能力;
第二是沒有精神,他按照普通人的要求來要求自己;
第三是有權力了以後,卻把權力做成自己的平台。
這對企業來說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所以這就是董阿姨想方設法搞「去朱江洪化」,通過格力手機、格力董明珠店等方式深度捆綁格力的原因?
餘子碌碌,唯董阿姨乃明主矣!
連望靖東和黃輝都先後離職,誰還能阻擋董阿姨的步伐?
高瓴盡好美男子的本分吧,董阿姨守成還是沒問題滴。
但格力的未來,真的還未來。
⑵ 片仔癀一度逼近跌停,市值半日蒸發144億!為何不香了
片仔癀一度逼近跌停,市值半日蒸發144億!不香了是因為其營銷熱度過去了,所以市場就對其熱情不高了。
個人感覺片仔癀未來要想混的好,那麼就少不了專心致志。可以看到片仔癀作為中葯龍頭公司,但這些年因為爆紅很顯然沒法像雲南白葯那樣專注,而是選擇跨界了化妝等領域。這就導致了中葯研發一直止步不前。不過確實以它現在的情況就算躺平也沒什麼,但是從長遠來看很顯然這是不靠譜的。中葯市場這幾年發展迅猛,片仔癀不可能一直穩坐龍頭的,只有不斷創新不斷研發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