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央行怎麼看的
Ⅰ 在哪裡可以查到央行貨幣供應量
1.在央行官方網站可以查到:如圖
Ⅱ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鑒別原理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就是人民幣,鑒別原理是根據真假幣的不同來鑒別。
1.鑒別時主要就是看水印和變色油墨。一般假幣的水印都是印刷上去的,迎光透視的時候,水印是平面的,沒有立體感,而真幣的水印特別有立體感。人民幣在製造的時候採用的凹版印刷,所以摸毛主席頭像、手感線、盲文的時候,會有很強的凹凸感。一般假幣都是普通的平板印刷,摸起來比較光滑。真幣採用的是特殊的鈔紙,當你輕輕抖動它的時候,它的聲音特別清脆。假幣一般採用的是市面上普通的商業用紙,你抖動的時候聲音會發燜。
2.鑒別人民幣時可以看水印,就是在左下角空白的地方,只要對著光線就可以很清晰的看見一個頭像,如果我們手上沾有水的話,在頭像的下方抹上一些水,還可以看見一個清晰的「100」字樣。
拓展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發行人民幣以來,歷時71年,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以及人民生活的需要而逐步完善和提高,至今已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
2.假幣包括偽造幣和變造幣。偽造幣是指仿照真幣的圖案、形狀、色彩等,採用各種手段製作的假幣。變造幣是指在真幣的基礎上,利用挖補、揭層、塗改、拼湊、移位、重印等多種方法製作,改變真幣原形態的假幣。
Ⅲ 央行: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你怎麼看
上半年天量信貸讓央行貨幣政策的未來走向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目前經濟走勢尚存變數通脹預期雖已存在但並未真正到來的情況下,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還需繼續堅持,但在實際操作中應把握好「適度」原則。
政策作用顯現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從去年四季度的6.8%回升到今年上半年的7.1%,其中,二季度增幅回升到7.9%。在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不斷蔓延和深化的背景下,上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如此大的成績確實來之不易。在中央政策的作用下,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國頂住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巨大沖擊,遏制住了經濟增長下滑態勢。這充分說明中央確定的方針政策是完全正確和及時有效的。貨幣政策在我國經濟企穩回暖中所發揮的作用也是毋庸置疑的。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提供的數據,上半年,金融機構各項人民幣存款增加9.99萬億元,同比多增5.02萬億元;各項人民幣貸款增加7.37萬億元,同比多增4.92萬億元。6月末,M2(廣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28.46%,創下1996年5月份以來新高,而M1(狹義貨幣供應量)同比增長24.79%,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同期,國家外匯儲備余額為21316億美元,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
經濟的回暖,寬松的貨幣政策功不可沒。從貨幣增長幅度看,目前貨幣增長明顯高於以往年度的增幅。但是,2009年中國經濟面臨的情況完全不同於以往,超預期釋放貨幣供應量有利於提振經濟復甦信心,為擴內需、保增長添柴加薪,可以說是「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貨幣供應量和人民幣貸款快速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需要,金融對經濟發展支持不可或缺。
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是一項十分慎重的決策。半年多來,在「雙政策」保駕護航下,政府迅速推出保增長的一攬子計劃,對於遏制經濟下滑、防止通貨緊縮、提振市場信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經濟運行出現積極變化,總體形勢企穩向好,財政貨幣「雙政策」功不可沒。
未來還需堅持
在市場經濟中,經濟主要是由市場經濟來調節。但歷史已經無數次證明市場機制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僅僅由市場機制調節經濟必然出現繁榮與衰退的周期性波動,因此政府的宏觀調控是必不可少的。宏觀調控要想達到預期的效果就要准確判斷經濟走勢。由於宏觀調控的政策效應往往有滯後性,因此正確判斷經濟狀況不僅在於了解現在的狀況,還要判斷未來的經濟走勢。
那麼我國未來的經濟狀況如何,是不是就可以說我國已經完全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又進入一個快速發展的通道呢?答案並不是那麼盡如人意,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
首先,世界經濟並沒有擺脫低迷狀態。世界經濟體的復甦還需要一個較長過程,我國進出口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目前看來,雖然我國出口下降的幅度在收窄,但我國經濟的外需局面依然處在嚴峻的狀態中。盡管之前出台了很多措施,類似提高出口退稅等等,但難度仍舊較大。外需萎縮導致出口大幅下降已成拖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其次,上半年經濟數據表明,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已經從外需拉動型轉入投資拉動型,這種增長會不會帶來下一輪的產能過剩問題,這種增長方式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持續還有待觀察。
再次,消費不振仍然是困擾我國經濟長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問題。上半年國家擴大消費政策力度繼續增強,對消費穩定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失業人數增加、消費信心不足以及農民收入增速放緩增收難度加大等都將抑制消費擴大。
種種跡象表明,我國經濟出現向好勢頭,並不意味著困難時期已經過去。如果「見好就收」、輕率地改變那些實踐證明對應對危機有效、對保增長有利的宏觀經濟政策,可能會導致「不進則退」的局面。
而且從貨幣政策本身來說,貨幣政策大幅調整的前提是,經濟增速達到並超過潛在增長,由此導致通脹壓力再度上升,經濟出現過熱苗頭。而現實是目前經濟增速仍然相對較低經濟仍處在偏冷的階段,如果在這個時候貿然對貨幣政策作出大幅調整很難預料經濟會不會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因此就保增長大計而言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應繼續堅持下去。
在「適度」上做文章
宏觀調控是一把雙刃劍,它既可以穩定經濟,也可以使經濟更加不穩定,尤其是在當前這樣一個關鍵時期,政府進行宏觀調控時更須謹慎從事。
上半年創歷史紀錄的信貸增速既成為經濟增長的有力保障,又為市場注入了過多的流動性。即使在2007年,此輪經濟偏「熱」的年份,當時的信貸投放也不足現在的一半。2007年年底安排2008年全年人民幣貸款增量為3.87萬億元,這在當時是歷史最高水平。這個最高,在今年一季度就被輕松突破。從年度數據看,自1978年以來,最高的人民幣貸款增速為1986年的27.25%,其次為1995年的26.37%。此次高速放貸,在自3月份越過歷史高點達到29.78%後,一直持續在29%以上增長。
天量信貸數據加之資產價格在最近一段時間的持續暴漲,使人們擔憂是否有大量貸款流入股市、樓市是否會導致資產泡沫,而市場上充裕的流動性也使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加深。
貨幣政策的目標是貨幣政策制定者——中央銀行的最高行為准則。而貨幣政策的目標一般可概括為:穩定物價、充分就業、經濟增長、國際收支平衡。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關系十分復雜,常常是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也存在矛盾。要刺激經濟增長,就應促進信貸和貨幣發行的擴張,就有可能會帶來物價上漲;而為了防止通貨膨脹,就要採取信用收縮的措施,這又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中央銀行只有根據具體的社會經濟條件,尋求貨幣政策目標之間的契合點。目前央行要在穩定物價與經濟增長這對矛盾綜合體中找到平衡點就必須在「適度」上做文章。厲以寧近日也指出,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近期不能改,但在適度上要把握好分寸。
事實上央行對目前的情況早已有所警覺並已經「出手」。
早在2008年第四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就作過如下表述:「當前不少經濟體及其央行的大規模注資和金融救援計劃,都會導致貨幣增發和財政赤字增長,從中長期看有可能轉化為通貨膨脹壓力,對此也要給予關注。」央行在今年初闡述如何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時,也明確表示要「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這一表述本身就含有適時適度的內涵。央行還表示,「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變化,結合宏觀調控需要,適度運用利率、存款准備金率等多種工具,引導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滿足經濟發展對銀行信貸的合理需求。引導金融機構在積極支持經濟增長的同時,繼續主動做好均衡合理放款工作。」可見央行已早有預見。
在目前央行的實際調控中,盡管未啟動「存款准備率、存貸款利率」三率極端的調控手段,但是,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和窗口指導,看不見的手已經出手,停了7個月之久的央票再度發行,市場人士認為,時隔兩年,央行重啟具有懲罰意圖的定向央票,大力調整流動性的意圖已非常明顯。此前,央行曾在2006年至2007年的通脹周期下頻繁發行定向央票。根據央行公開資料顯示,最近一次發行定向央票為2007年10月份。
Ⅳ 央行對大有雲鈔數字貨幣怎麼看法
央行對大有雲鈔數字貨幣的看法如下:
1、法定貨幣形態的歷史演進受技術和需求驅動,從實物形態逐步向數字形態過渡。價值尺度、價值貯藏、交換媒介是法定貨幣的基本職能,可計量、可確認、可轉移是實現貨幣職能的枝返豎重要因素。在各歷史時期,生產力的發展催生新需求,而技術迭代推動貨幣從實物、金屬、紙幣等向電子和數字形態演變,以提高世宴貨幣流通效率、改善消費者福利。
2、貨幣是從人類社會發展早期的物物交換中衍生出來的,一些稀有珍貴且便於保存攜帶的物品如貝殼等成為一般等價物。隨著冶煉等技術進步,開始出現銅、鐵、金、銀等金屬貨幣。社會進入分工精細化、生產規模化階段後,對貨幣需求量不斷增加,金屬貨幣因攜帶和分割不便,難以滿足商品經濟和生產發展需要,基於商業信用的紙質形態銀行券隨後出現。其後以國家信用為支撐、中央銀行中心化發行的法定貨幣逐漸取代銀行券,完成了金屬貨幣到紙鈔和硬幣形態的法定貨幣演化。
3、堅持數字人民幣發行的中心化管理具有重要意義。一是維護法定貨幣地位和貨幣發行權。數字人民幣中心化管理有利於抵禦加密資產和全球性穩定幣侵蝕,防止數字經濟時代的貨幣發行權旁落,確保貨幣發行始終服務於國家發展改革大局,保證數字人民幣的幣值穩定和安全性、法償性等特徵。二是提高支付體系效率,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數字人民幣中心化管理能實現支付即結算,可以提高商戶資金周轉效率,有助猛大於解決中小企業流動性問題,提升貨幣流通速度和貨幣政策執行效率。同時,有利於打破零售支付壁壘和市場分割,避免市場扭曲,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促進普惠金融。三是維護金融穩定。數字人民幣採取可控匿名機制,人民銀行掌握全量信息,可以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分析交易數據和資金流向,防範打擊洗錢、恐怖融資和逃稅等違法犯罪行為,有效維護金融穩定。
Ⅳ 中央銀行是怎樣知道我國貨幣流通多少的我國貨幣流通量是多少中央銀行根據什麼來決定發行多少貨幣
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需要多少貨幣,主要取決於:
①商品交換規模。也就是一個時期內進行交換的商品價格總額,它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即商品的數量和各種商品價格的乘積。假如價格已定,流通的商品量愈大,需要的貨幣量也愈大。如果投入流通的商品量是已定的,那末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取決於商品的價格水平。價格愈高,所需要的貨幣量也就愈多。所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也就是同商品數量和商品價格這兩個因素的變化成正比。
②貨幣流通速度,也就是同一貨幣在一定時期內轉手的次數。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貨幣的流通速度成反比例:即貨幣的流通次數增加,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就會減少;貨幣的流通次數減少,貨幣量就會增加。正是由於貨幣流通速度這一因素的作用,流通中實際所需要的貨幣量總是小於商品的價格總額。
因此,商品流通中的貨幣量與商品價格總額、貨幣流通速度之間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商品價格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次數=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