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發展完善的貨幣市場幾點建議

如何發展完善的貨幣市場幾點建議

發布時間: 2023-09-11 22:49:24

⑴ 我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情況和存在問題,應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我國廣義貨幣市場存量居世界前列,而狹義貨幣市場發育相對落後,佔GDP比例僅為17.97%,處於七個國家最末位。而狹義貨幣子市場主要集中在前兩部分,銀行承兌票據和債券回購共佔到80%左右市場份額,其他子市場發育不足,尤其是短期債券市場和同業拆借市場。總體來看,我國貨幣市場在總量上並不落後,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說是貨幣體系過分依賴間接融資。但是貨幣市場內部子市場之間發育很不均衡,尤其是銀行貸款、銀行承兌票據等市場化不強的工具在貨幣市場中占據97%以上份額,風險集中,急待向市場化更強的貨幣子市場和資本市場分流和轉化。 我國資本市場/GDP比例為64.86%,低於發展中三國157.68%水平93個百分點,資本市場存量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發育均滯後,債券市場發育比股票市場還落後,公司債和資產證券化債券落後於發展中國家,就資本市場而論,在總量上不僅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而且落後於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直接融資發展遠遠不夠,需要從間接融資的貨幣市場引進資金。資本市場中不僅股票市場需要貨幣市場資金支持,而且債券市場也更重要,兩者不可重此輕彼。 綜上所述,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兩個市場的連通,積極推進債券市場的統一,建立金融市場連通的基礎,大力發展債券市場,促進貨幣市場資金向資本市場的流動,大力發展跨市場產品,推動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連通,擴大投資主體的連通程度,賦予其跨市場投資的權利,拓寬兩個市場的融資渠道,實現資金合規流動等。

⑵ 我國發展金融市場的步驟

1.首先,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法律法規發展完善金融市場,包括環境保障、制度保障、服務保障、質量保障、法律保障等,從根本上提供一個良好的金融市場,以不斷提高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 其次,企業要本著誠信的原則參與金融市場的活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杜絕投機倒把的行為;另外,企業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斷壯大自己,為金融市場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最後,就個人而言,更要誠實守信,不可違法國家法令進行投機的行為。 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還需要積極參與到國際金融市場上,通過不斷的接觸、合作,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發展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 根據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新形勢分析,近期以及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金融改革與發展工作,要加強和改善金融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高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增強中國金融業競爭能力。建立和發展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建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促進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大環境建設,維護金融穩定。
3. 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努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經濟決定金融,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金融穩定的重要前提。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對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和調控作用,金融穩定是經濟穩定的基礎。因此,2006年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穩鍵」調控方式,並根據經濟形勢的具體變化,注重增加靈活性和針對性。
拓展資料
中央銀行在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政策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注意加強預調和微調,充分發揮金融宏觀調控作用,適時適度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

⑶ 我國貨幣市場發展中的主要問題及其完善措施

中國貨幣市場自改革開放以來,有了一定的發育。目前貨幣市場家族中,已經有了同業拆借市場、短期借貸市場(實質上是短期信用放款)、票據市場和存單市場四種。但是從總體上說,與資本市場的發展速度相比,特別是比起中央銀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和再貼現政策操作所要求的貨幣市場工具、貨幣市場運行機制和紀律來,中國貨幣市場的發展仍嫌緩慢,人們對發展貨幣市場的認識和熱情遠不及發展資本市場。因此,正確認識貨幣市場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中國貨幣市場運行的現狀和問題,探討如何通過政策促進其快速、健康發展,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我國貨幣市場的現狀和問題
中國貨幣市場孕育的最初動因是為了調劑由於臨時性、區域性因素引起的貨幣資金的餘缺,以抵消條塊形式分配信貸規模的不合理性。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盡管已初步形成以中心城市為依託對短期貨幣資金進行集散的格局,但是從總體上看,目前的貨幣市場仍表現出明顯的缺陷:
1.市場形態單調,「頭寸」市場有名無實。目前,國內貨幣市場的活躍部分實質上只是銀行同業拆借,其他貨幣市場如票據市場、大額可轉讓存單市場等才剛剛起步,市場作用十分微弱。票據市場作為商業信用活動的高級形式,在發達國家貨幣市場中是一種非常活躍的市場形態,但國內票據市場的發展水平極低。據有關資料披露,到1991年底,國內商業信用總規模為2800多億元,其中以商業匯票形式出現的商業信用僅佔30%,另外70%的商業信用則是以「掛帳」形式出現的,沒有法律約束,因而一旦銀根趨緊,經濟活動中的「三角債」便應運而生且日趨嚴重。這與大陸至今尚沒有一家專門辦理票據貼現、轉讓的機構,合理票據缺乏必要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有很大關系。不僅《票據法》沒有出台,票據權力無法保障,而且合格票據評定製度仍未確立,票據不能交換流通。
從大額可轉讓存單市場看,1992年工、農、中、建、交5大銀行共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427億元,在銀行籌集短期資金、 改善銀行負債結構中的作用非常微小。而一些貨幣市場發達的國家如美國,1984年末大額銀行可轉讓存單未清償額即達4100億美元,約占其商業銀行負債總額的15%。並且,大陸的大額可轉讓存單目前絕大部分是記名式的,不通兌,名為「轉讓存單」事實上流通困難,不利於持單人調整投資結構;存單利率與同期存款利率,基本持平,缺乏彈性,從而通過存單市場反映貨幣供求狀況的利率機制未能形成。
從短期國債市場看,國債市場在西方發達貨幣市場上是一個最為活躍的市場,是中央銀行據以進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主要場所。但在我國,一方面國債總體規模不大,1981—1994年,累計發行國庫券2615億元,1993年底國庫券金額僅920億元,約占個人金融資產的3.5%,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缺乏物質基礎;另一方面由於國債期限單一,一般為3~5年,1年期以內的短期國債至今尚未推出, 加之中期國債的交易活動主要是在各證券商之間進行,中央銀行未能參與進去,帶有明顯的自循環性質,因而國庫券市場作為貨幣市場的一種重要形態,無論在政府的短期融資管理方面,還是在作為中央銀行參與貨幣市場運作的手段方面,均未發揮應有的效應。
從同業拆借市場看,雖然同業拆借在我國發展迅速並成為貨幣市場的主體,但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應清醒地注意到這一市場並沒有象預想的那樣正常發育。本來人民銀行規定,同業拆借應堅持短期融通原則,期限最長不得超過4個月,對期限長的拆借要有商業票據作抵押。 然而實際執行的結果表明,大多數金融機構拆出資金期限過長,最長期限高達3年。從拆出資金的投向看,流向信託公司、 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部分,大多數被用於入股、投資、彌補固定資產和債券占款缺口;流向銀行的部分,拆入行也不是為了彌補存款准備金的不足,因為有些銀行是在存有超額儲備的情況下拆入資金的。拆入資金的目的是再批發給企業作為貸款使用。作為企業貸款,並不需要短期的,而是需要長期的,且越長越好。由此可見,國內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從誕生起,就具有濃重的「批發貸款」色彩,各金融機構拆東牆補西牆,解決的多是企業流動資金不足或固定資產投資的缺口。
2.市場處於分割、封閉狀態,沒有形成全國性統一市場。表現之一是同業拆借市場的鬆散性和區域性。一方面,中國大陸同業拆借交易絕大部分是在無形市場上進行的,即通過金融機構之間的相互聯系,直接進行對手交易,從而制約了統一市場功能的發揮,所謂「全國金融市場報價信息交易系統」形同虛設,客觀上使得「全國性同業拆借行情中心」的作用難以發揮。
另一方面,各地本位主義嚴重,只准拆入,不準拆出,很大程度上靠長官意志辦事,不考慮資金使用效益,結果使同業拆借這種橫向資金融通的方式扭曲成了本地區、本系統資金調劑的工具。表現之二是拆借利率存在明顯的差異性。除去高達25%以上的拆借資金「地下合同利率」不論,僅以部分省市拆借市場公布的利率加以分析,1993年5月11日至20日的7天期平均利率為7.393‰,平均離差0.581,其中最高利率與最低利率相差4.89個千分點;2個月期平均利率為11. 334‰,平均離差2.223,其中最高利率與最低利率相差7.61個千分點, 高低縣殊1.2倍以上;3月—4月期平均利率13.105‰,平均離差1.596,其中最高利率與最低利率相差達到5.606個千分點,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拆借市場活動的分割性。
表現之三是同業拆借和其他貨幣市場未形成相互聯系和有機運行的整體。在發達貨幣市場上貨幣市場工具具有明顯的替代性,市場參與者通過買賣各種短期金融商品將各個子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尤其是中央銀行作為貨幣市場資金供求的最終調節者。對協調各子市場之間的聯系起著巨大作用,強化了貨幣市場的一體化運作機能。顯然,各貨幣子市場未能發育到這種水平,仍還處於一種分割和鬆散狀態。
3.市場活動主體的非完全性與參與者行為不規范。考察西方國家的貨幣市場,其參與者主要有:(1)商業銀行, 它們是貨幣市場最主要的參與者;(2)中央銀行,貨幣資金供求的最終調節者;(3)財政部,經常在貨幣市場上通過發行國庫券來彌補財政收支時差及支大於收造成的缺口;(4)證券交易商, 其最大的經濟功能是充當各種短期金融商品的交易中介,並通過在大多數已發行的償還期已定的票券上掌握活動頭寸為各種票券「製造市場」;(5)企業, 商業票據的最大供給者以及各種證券的需求者。多元的貨幣市場參與者及其不同的經濟機能作用,為貨幣市場的形成和有機運行奠定了基礎。
一方面貨幣市場活動主體表現出非完全性特徵:一是在拆借市場上,活動主體為幾大專業銀行,其中以工商銀行為主,因而拆借活動表現為系統內的自循環性,而其他活動主體如信託公司、證券公司等非銀行金融機構基本上被排斥在這一市場之外,其短期融資行為只能靠變相的方式進行,不規范;二是財政部未能成為短期金融工具的供給者,短期國庫券定期發行制度未確立;三是貨幣市場交易商短缺,目前有形拆借市場交易商主要為人民銀行組織的融資中介,作為單純的資金拆借中介人,沒有自己的基金,不能起到創造和活躍貨幣市場的作用;四是中央銀行作為貨幣市場資金供求的最終調節者身份還未確立;五是由於企業對流動性管理的漠視而使其作為短期金融商品的供求動力不足。另一方面,市場參與者的融資行為具有明顯的不規范性特點。通常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的一個主要區別是,資本市場是為融通中長期資金進行投資活動的機制,而貨幣市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為銀行、企業、政府和家庭經濟單位提供流動性管理便利。長期以來,由於我國資金供不應求,這一矛盾導致了貨幣市場基本經濟功能的變形,貨幣市場融資出現了許多不規范行為;一是向非銀行金融機構拆出大量資金,據調查,非銀行金融機構的主要拆出對象是一些非法金融性公司(當然這類公司是為地方政府承認的),這些資金大部分是為了逃避信貸規模監控或為了滿足地方某些建設項目的資金需求;二是在市場活動中除收取利息和服務費外,還加收手續費,收取比例從1‰到8‰不等;三是在一些地區甚至使大量農副產品收購調銷資金進入拆借市場,專業銀行轉而向人民銀行申請短貸;四是有些基層人民銀行將再貸款或拆入資金,通過專業銀行和城市信用社,向其他非銀行金融構構甚至向工商企業變相貸款,造成和助長了非銀行金融機構的超負荷經營,也逃避了規模控制。
4.市場工具的非票券性與市場利率缺乏彈性。發達貨幣市場上的工具主要有國庫券(TB)、可轉讓存單(CD)、商業票據(CP)、銀行承兌匯票(BA)、拆借交易期票、回購協議證券(RP)等。各種票據化和證券化的市場工具的有效運作,既將各個貨幣子市場連為一個有機整體,又為銀行、企業、政府和家庭經濟單位提供了流動性管理便利,更為重要的內容是為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也為再貸款和再貼現操作)調節貨幣和信貸量提供了可供選擇的手段。
一是中國貨幣市場工具表現出非票券特徵,如同業拆借市場上的頭寸買賣,不論是有形市場的中介交易還是無形市場的對手交易,一律套用銀行貸款的借款立據程序來進行款項交割,只不過在頭寸交易時,必須在拆入方出具的借據上由作為經紀人的融資中心簽字公證,其餘與銀行發放貸款別、獨立承擔經營風險的真正的金融企業;
二是建立金融業的風險補償和避險機制,為此應推行銀行資產負債比例管理辦法,使銀行的資產和負債在數量上、期限上以及利率的敏感性上保持合理的結構,以保證在可承受的風險條件下獲得利潤目標的最大化,從而增加銀行進入貨幣市場的動力;
三是改變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資金供給制,增強商業銀行創新金融工具進行融資的動力,使商業銀行頭寸的調度和二級儲備結構的變更主要通過貨幣市場活動來進行,而中央銀行則以最終調節者身份來對貨幣市場活動加以調節,進而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儲備及其成本水平;
四是建立金融專業的競爭機制,貫徹金融業的「准入」和「准出」原則,允許多種形式和多種功能的中介機構的增設,尤其應注意發展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在多種金融機構相互競爭的格局下,打破信貸資金條塊壟斷經營的局面;
五是建立可變的和結構式利率體制,應逐步放開利率,使利率水平能反映市場上的資金供求關系。(3)進行財政金融制度改革。要借鑒發達國家財政融資的經驗,推行我國財政赤字融資債券化,建立短期國債的定期發行制度,發行為期3個月、6個月、9個月和1年的短期國庫券,以彌補財政收支的月度和季節性不平衡,改善現有國債的期限結構,從而將政府財政部門推上貨幣市場活動主體的地位。
2.構造貨幣市場的有效運行機制。要構造以短期資金公司為主要交易中介的貨幣市場運行機制,培植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包括再貼現或再貸款)的直接作用對象。這一思路包含兩項基本內容,一是在人民銀行總行設立短期資金融通中心,使之建成一個大容量、高效率的全國性短期資金融通公司,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的直接「感測器」。二是將沈陽、天津、上海、武漢、西安、成都、重慶、廣州等地的有形資金市場改造為區域性短期資金融通公司,這些短期資金融通公司與中央資金融通中心一起構成統一的貨幣市場中心交易活動網路和貨幣市場資金供求狀況的信息源,以及中央銀行貨幣政策操作的傳導中介。
上述短期資金融通公司作為貨幣市場的經紀商,其業務應從現有的資金拆借中介業務擴大到經營短期國庫券的發行和交易業務,各種票據的貼現和交易業務,有價證券的抵押貸款業務等,並且,中央銀行應劃定一筆專用資金給予這些公司,以及這些經紀商通過吸收會員資金,組建貨幣市場的平準基金,用之進行短期金融商品的自營買賣,為各種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創造」市場。這些短期資金公司通過中介交易各種短期金融商品,將銀行、企業、政府部門的活動聯系在一起,而中央銀行則通過短資公司買賣各種債券和票據,吞吐基礎貨幣,來影響商業銀行的超額儲備和貨幣市場其他參與者的行為,達到調節市場貨幣供求的目的。
3.培植貨幣市場有效運行的保障機制。即通過制定一系列法律和制度來保證貨幣市場行為的規范化。其要點有:
(1 )完善證券信譽評級制度,由權威性企業信譽評級機構對現有企業進行評級,只有獲得A 級的企業才有資格發行商業票據;
(2 )制定符合國際慣例的《票據法》,依法保護票據當事人的正當權益,這是使票據行為走向規范化的重要保證;
(3)除已制定的《中央銀行法》外, 還應加快制定《商業銀行法》、《金融公司法》等一系列嚴格的法規,來確定中央銀行與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關系,確立各金融活動主體的行為准則;
(4 )制定《結演算法》來規范結算行為,嚴格結算紀律;
(5 )可考慮建立金融業務特別法庭制度,配備專門的法律人才,對金融管理、控制和金融交易行為中的糾紛和非法行為作出合理公正的裁決,這一制度在許多國家有成功的經驗可資借鑒。
總之,中國貨幣市場的發展和暢通運行只有在與之相關的各項法規和制度的保護之下才能得以實現,其功能和作用才能得以正常發揮。

⑷ 金融市場體系的建議要求

要加強多層次、多元化的市場發展體系建設
要加強多層次、多元化的市場發展體系建設,並使這些市場協調發展。金融市場是一個內容廣泛、層次豐富的集合概念。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市場體系按照不同分類標准體現在多個方面。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市場資源配置作用不斷增強。我國金融期貨市場也將快速發展。 國內金融市場發展的主要問題之一是結構性失衡。直接融資比例過低,市場內部的投融資主體存在結構性缺陷,各金融市場及子市場發展存在不平衡。跨市場的投融資和交易工具還不夠豐富,市場之間的聯動發展機制尚未有效建立,造成部分金融產品價格扭曲和資金流動不暢,不能有效滿足投融資主體的多樣性需求,也不利市場風險的管理。所以,要加強市場聯動發展研究,鼓勵和支持跨市場交易工具創新,建立並加快完善跨市場風險監管和風險處置的聯合協調機制。央行及各市場監管部門應保持政策的協調性,關注各市場改革創新開放力度及進程,努力保持各市場協調發展,促進金融基礎產品市場和衍生產品市場、貨幣產品市場和資本產品市場、外幣產品市場和本幣產品市場聯動發展,提高市場的資源配置和投融資效率。
要有序促進國內金融市場融入國際市場
要有序促進國內金融市場融入國際市場,主動防範國際金融市場風險傳遞,並分享國際金融市場投融資機會。隨著我國經濟國際化程度的提高和國內國際市場聯結的日益緊密,我國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開始形成一定程度的聯動,有些金融產品價格走勢與國際市場接近。但我國金融市場在國際上所佔份額仍然有限。
所以,要繼續增強國內金融市場對外服務能力和吸引力,要進一步加強國內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的聯系,努力將我國金融市場建成具有對外提供金融交易服務能力、由境內外參與者共同參與的、具有一定國際或區域影響的市場。在條件成熟後應逐步擴大國內金融市場的境外參與者范圍。實踐證明,只要管理到位,適當擴大境外參與者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參與,有利於國內金融市場的活躍,有利於增強國內外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而不會對國內金融市場的正常運行造成大規模沖擊。伴隨資本項目完全可兌換的穩步推進,逐步擴大其他境外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境內金融市場的范圍。鼓勵國內大型金融機構實現國際化經營,更好地發揮國內重要市場參與者在聯結國內和國際金融市場方面的作用。鼓勵境內金融機構和企業更加主動地參與國際金融市場,鼓勵其成為國內國際市場金融市場的主要聯結者。但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應積極穩妥有序,穩扎穩打,在開放的同時,不斷積累國內外市場風險管理和監管的經驗,防範國際金融市場對國內的沖擊和影響,維護國內市場的穩定。
要建設具有高度誠信的市場信息披露機制
要建設具有高度誠信的市場信息披露機制,為投資者創造公平、透明、可信的投融資環境。信息披露直接關繫到金融產品價格變動,進而帶來市場收益分割,充分信息披露是進行市場理性投資的基礎。各國市場監管部門無不將持續的信息披露,作為實現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保持市場透明、公正與效率,及降低系統性風險的重要措施。
各國監管實踐表明,單靠信息披露規定的強化,仍無法防止利益驅動下的造假行為。公司信息披露規定本身,並不會促使不誠實的經理人變得忠實。一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既需要一個邊界清晰與完整的披露制度,還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執行機制,來確保制度執行。如對證券發行時的信息披露,應當根據上述機構和人員在信息披露中所起的作用規定各自的責任。發行人、上市公司是信息披露的義務主體,應當承擔無過錯責任,賠償投資者因此受到的損失;發行人、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以及保薦人、證券服務機構應當按照過錯責任原則,與發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發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有過錯的,也應當與發行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有效、真實、透明的信息披露,除了制度的強制性外,還要靠市場主體高度的誠信自律來支持。要構建和的金融市場體系,必須重鑄社會和市場誠信,充分的信息的披露必須建立在高度的誠信基礎之上。而提高市場主體誠信度,也需要制度和自覺的誠信意識來實現,要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建立失信者的有效懲罰機制,營造有效的誠信文化。
要著重建立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制度
要著重建立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制度,這關繫到社會的穩定。中小投資者參與金融市場交易的機會越來越多,數量日益龐大。但中小投資者因為消息、權力和財富的不對稱身處市場競爭劣勢。同時,作為基礎最廣泛的中小投資者群體利益,直接關繫到社會的穩定,是和諧金融市場體系建設中重要的一環。隨著中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限責任公司掛牌,標志著我國保護股市中小投資者的制度建設進入新階段。為有效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證券法修訂時已經給予高度關注,明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關鍵措施,「國家設立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位列其中。同時還明確,對客戶保證金強制託管,證券公司清算時,應當優先支付因挪用客戶資產而形成的債務;內幕交易給投資者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保薦人要對欺詐上市的公司承擔連帶責任。
但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是一個世界性話題和難題,要建立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長效機制,除了以法律法規作為基礎性制度,依法治市、依法監管外,還要各部門共同努力。不僅需要決策者的決心,更要避免某些政策的草率性,保持出台政策的連貫性。任何政策舉措的出台,都要充分考慮廣大中小投資者的承受能力,要維護市場的穩定。上市公司是證券市場的基石,要心中裝著廣大股民利益,努力提高對股東的回報。中小股東不可能直接參與公司管理,因此,不斷完善保護中小股東權益的法人治理結構非常重要,要努力體現和保護中小股東的權益。同時,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市場中介機構的管理和清理,如對股評誤導投資者也需依法賠償。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對通過媒體進行股評等傳播證券信息的行為需要進行規范。凡是通過媒體發布虛假證券消息,誤導投資者,使投資者遭受損失的,也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要建立有效的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管理機制
機構市場主體要建立有效的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管理機制,將市場風險控制在能自身承受的范圍內。各監管部門都出台了相應的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出台了內控制度評價管理辦法等文件,有關市場交易平台也注重市場風險的提示,以幫助市場主體增強風險意識,提高風險管理能力。這些都是保持市場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同時,各機構類市場主體都建立了相應的風險管理制度,調整了業務和風險管理流程,充實了人員和技術支持。但總體上,與我國金融市場改革、創新及發展形勢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而要有效管理市場風險,除了要繼續完善有關制度外,關鍵要看市場主體如何去貫徹有關的風險管理指引和自身的風險管理制度,關鍵要看高層是否重視。機構高層要認真確定有關的風險管理戰略和政策,確定自身所能承受的市場風險水平,指導風險管理部門和市場交易部門建立科學的風險管理程序。由機構高層做起,自上而下推行建立良好的市場風險管理文化,是有效防範風險的最關鍵因素。因為高層行為和價值取向直接影響到各業務條線和業務部門風險管理的文化形成。同時,要注重內審和合規部門的作用,使現有的制度執行到位,加強制度的執行力。要注重人才隊伍建設,特別是市場專業人員的儲備和培養,這是有效提升自身市場交易和風險管理能力的關鍵因素。
要重視金融市場的生態環境建設
要重視金融市場的生態環境建設,為市場安全、公平、高效率運行創造條件。金融生態環境指的就是影響金融市場運行的外部環境和基礎條件,是金融市場發展必不可少的要素。金融生態環境包括法律制度環境、公眾風險意識、中介服務體系、市場信用體系、行政管理體制等內容。大力改善金融生態環境,要從改造金融市場的微觀基礎、完善金融市場的法律制度環境、完善金融市場信用體系、規范與完善金融市場中介服務體系、完善金融市場的監督管理體系這幾方面入手。
在金融市場參與主體方面,應大力促進參與主體行為的市場化與需求的多元化,培育機構投資者,並使個人投資者通過各種方式進入金融市場的渠道更為通暢。此外,要為企業年金、社保基金、住房公積金等集合性資金的合規投資運作創造條件。要繼續完善金融市場的法律制度環境。要完善以保護投資人、貸款人等金融市場參與主體的合法權益的法律法規,維護正常市場秩序。建立完善統一的金融市場規章制度,包括會計、審計、稅收以及信息披露制度等,保證市場公正性,提高市場透明度。尤其要增強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信用評級機構等中介服務機構的誠信度,純潔市場中介機構隊伍。

⑸ 我國貨幣市場發展分析

1、國內外央行紛紛開啟數字貨幣布局

從數字貨幣布局來看,近年來,多個國家開啟了對數字貨幣的研究,部分國家已邁過研發階段,發行了數字貨幣。不過,各國發行或計劃發行的數字貨幣具備不同特徵,差異性來源於發行機構、應用領域、數字貨幣採用的技術等。

圖表1:2020年以來部分國家數字貨幣進展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銀行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⑹ 對提升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看法

四、 提高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幾點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 ,我們基本了解了我國貨幣政策時滯較長、很大程度上影響貨幣政策的有效性等問題。對於貨幣政策效應時針對這些制約因素 ,我們可以採取相關的措施消除或減少貨幣政策的時滯 ,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1. 賦予和保證央行執行貨幣政策的相對獨立自主權。要切實保證中國人民銀行在國務院領導下依法獨立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責權 ,使人民銀行能夠對宏觀經濟形勢及發展趨勢作出獨立的、 有權威的分析和判斷 ,使貨幣政策的制訂、 執行和調整與經濟運行的實際緊密結合。為此 ,要盡快明確貨幣政策委員會的職權、 責任 ,切實發揮貨幣政策委員會的作用。

2.建立完善的信息採集和處理系統。建立完善的基礎數據的採集、 加工、 處理體系, 准確把握和判斷時滯變動, 提高決策人的認識水平和決策能力, 利於當局識別時滯、 決策時滯, 縮短內部時滯時間。[11]

3. 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 ,降低外在時滯。
第一,加快微觀基礎的再造。國有企業要加快改革步伐 ,盡快消除 「軟約束」 ,真正保證能夠在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建立起制衡關系的公司治理結構 ,這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現有的商業銀行金融機構要加速 「產權多元化」 改造和機構、 網點、 人員的重新布局 ,與此同時 ,商業銀行金融機構還要依據法律實行按市場化原則 「准入與退出」 ,並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對於國有商業銀行來說 ,當務之急是要真正建立起以利潤極大化為目標的治理結構和激勵機制 ,以疏通銀行內部貸款渠道 ,為貨幣政策的有效運作提供中間目標和傳遞機制 ,下一步可考慮其如何走向股份制銀行。
第二 ,加快經濟發展 ,引導社會公眾預期向好的方面看 ,提高消費的利率彈性 ,改善貨幣政策傳導環境。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預期對貨幣政策效果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因此 ,國家要有選擇性地採取措施 ,消除不利於內需擴大的因素的影響。醫療、 住房、 失業、 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要盡快建立健全 ,增強社會公眾的安全感;教育改革、 機構改革等措施要盡快到位 ,縮短社會總需求抑制時間;多途徑促進農民增收 ,提高農民收入水平 ,改善農民預期 ,激活農村市場;配合財政政策 ,解決居民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 ,促進國家擴大內需的政策得以取得持續實施的效果。
第三 ,進一步發展和完善我國的金融市場。加速利率機制市場化, 加速國債市場的發展,提高貨幣政策工具的運作效率。必須建立一個多元化、 高層次、 高效率的貨幣市場 ,使貨幣市場成為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傳導的窗口和實施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基礎。要在積極推進貨幣市場發展的同時 ,建立全國統一的貨幣市場利率機制 ,逐步解決現階段貨幣市場各個子市場相互分割、 市場利率聯系不緊密的不合理狀況。同時 ,要加大改革力度 ,規范和發展資本市場 ,尤其要完善資本市場的結構 ,為貨幣政策的有效運作和傳導創造良好的市場條件。[12]

總之, 在研究貨幣政策效應時滯問題時, 必須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不能照搬國外的現成的貨幣理論; 採用定性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探索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貨幣理論。

⑺ 如何完善金融市場

提高金融監管能力,有序推進中國金融對外開放

一是在保障國家金融安全的基礎上,要按照年初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以我為主、循序漸進、安全可控、競爭合作、互利共贏的二十字方針,把握好金融開放的時機、力度和節奏,積極穩妥推進金融對外開放,不斷提高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二是在履行WTO承諾的基礎上,為中外資金融企業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在給與外資金融企業國民待遇的同時,也要逐步取消外資金融機構享受的超國民待遇。要強調外資金融機構在中國的社會責任,鼓勵、支持和引導外資金融機構面向國內弱勢地區、產業和客戶開展金融服務。

三是要以有效性為目標,提高監管的專業化水平。要完善監管法律法規,創新金融監管的方式方法,積極引入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等國際通行監管標准,逐步從合規性監管為主轉變為合規性監管與風險性監管並重,從審慎監管轉變為防範風險與鼓勵創新、提高效率並重,提高金融監管的有效性。當前,面臨中外金融機構混業經營步伐加快的局面,要建立和強化分業監管下不同監管機構的協調機制,在條件成熟時考慮建立金融監管協調委員會,逐步過渡到統一監管。

四是加強國際監管合作。隨著金融對外開放的逐步擴大,我國金融企業海外分支機構日益增多,進入中國的外資金融機構也大大增加,因此,要加強金融監管國際合作,對走出國門的中資金融機構實施全球性並表監管,對外資金融機構在堅持母國監管原則的基礎上,加強與母國監管機構的定期溝通和信息交流。

(二)構建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改進和完善金融市場運行機制

一是深化利率匯率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建立健全由市場供求決定的、中央銀行可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調控的利率形成機制。加快推進市場基準利率建設,推動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逐步發揮作用,健全市場化的產品定價機制。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進一步發揮市場供求在人民幣匯率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完善有管理的互動匯率制度,增強人民幣匯率彈

       

        (證券市場和資本市場有何聯系)

資本市場是指證券融資和經營一年以上中長期資金惜貸的,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等,其融通的資金主要作為擴大再生產的資本使用,因此稱為資本市場。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證券市場,具有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形式吸收中長期資金的巨大能力,公開發行的股票和債券還可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和流通,有著很強的靈活性。

貨幣市場是經營一年以內短期資金融通的金融市場,包括同業拆借市場、票據貼現市場、回購市場和短期信貸市場等。

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都是資金供求雙方進行交易的場所,是經濟體系中聚集、分配資金的」水庫」和」分流站」。但兩者有明確的分工。資金需求者通過資本市場籌集長期資金,通過貨幣市場籌集短期資金,國家經濟部門則通過這兩個市場來闊控金融和經濟活動。從歷史上看,貨幣市場先於資本市場出現,貨幣市場是資本市場的基礎。但資本市場的風險要遠遠大於貨幣市場。其原因主要是中長期內影響資金使用效果的不確定性增大,不確定因素增多,以及影響資本市場價格水平的因素較多。

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統稱金融市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發展速度很快,目前已初具規模。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金融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優化資源配置,搞活資金融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籌措建設資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如何)

資本市場是指證券融資和經營一年以上中長期資金惜貸的,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和中長期信貸市場等,其融通的資金主要作為擴大再生產的資本使用,因此稱為資本市場。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證券市場,具有通過發行股票和債券的形式吸收中長期資金的巨大能力,公開發行的股票和債券還可在二級市場自由買賣和流通,有著很強的靈活性。

貨幣市場是經營一年以內短期資金融通的金融市場,包括同業拆借市場、票據貼現市場、回購市場和短期信貸市場等。

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都是資金供求雙方進行交易的場所,是經濟體系中聚集、分配資金的」水庫」和」分流站」。但兩者有明確的分工。資金需求者通過資本市場籌集長期資金,通過貨幣市場籌集短期資金,國家經濟部門則通過這兩個市場來闊控金融和經濟活動。從歷史上看,貨幣市場先於資本市場出現,貨幣市場是資本市場的基礎。但資本市場的風險要遠遠大於貨幣市場。其原因主要是中長期內影響資金使用效果的不確定性增大,不確定因素增多,以及影響資本市場價格水平的因素較多。

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統稱金融市場,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視,發展速度很快,目前已初具規模。改革開放以來的實踐證明,金融市場的建立和發展,對優化資源配置,搞活資金融通,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籌措建設資金,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⑻ 如何發展我國外匯市場

發展外匯市場是推進人民幣自由兌換、完善匯率形成機制、提高外匯資源配置效率、增強金融宏觀調控效果的重要基礎。面對新一輪改革開放的需要,必須加快中國外匯市場的建設步伐。基於國內轉軌經濟的背景,中國外匯市場走的是一條政府推動型、而不是自然演進型的發展之路,其中的關鍵問題是,如何通過合理的政府幹預,科學培育和管理外匯市場。
1.鞏固微觀基礎,改善宏觀環境。加快國有企業的改革,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建立具有競爭力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提高銀行風險控制能力,優化商業銀行外匯交易行為;加強對銀行的監督管理,防範金融風險;推進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制度創新和產品創新,實現它們與外匯市場的協調發展;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促進形成市場化的基準利率體系;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穩步推進人民幣可兌換進程;建立和完善發展外匯市場的配套法律、法規,約束交易主體行為,保證外匯市場的健康發展。
2.加大產品創新投入。市場上交易品種的多樣化既可保證匯率形成過程體現現實和潛在的供求關系,也可為市場交易主體提供多種避險工具。在完善現有的產品和業務外,應加強對產品的研發力量和資金投入,進行新產品、新業務的需求調研、論證、推介和開發。
3.加強外匯市場的流動性。一個流動性好的產品會吸引更多的主體參與交易,主體的參與反過來又增加了該產品的流動性。從中國當前的外匯市場環境看,提高市場的流動性,是推動外匯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4.改變中央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角色定位。中央銀行作為外匯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動
力,應逐步減少對外匯市場的持續直接的干預,只有在全面掌握市場交易信息的基礎上,通過影響商業銀行等市場主體的交易行為來進行間接的干預,才能有利於外匯市場的發展。
5.增加外匯市場交易主體的數量。 首先,商業銀行是外匯市場的主要參與者,應提高有競爭實力的各家商業銀行的市場參與度,改變少數幾家大銀行在外匯市場上的絕對領導地位,促進公平競爭。其次,很多中小金融機構具有健全的風險管理系統和良好的組織管理機制,是外匯市場發展的又一推動力。應擴大投資渠道,提高中小金融機構在外匯市場上的交易積極性。可以推出美元兌歐元等交叉盤的報價,也可以改變現有的報價方式,將4種貨幣的交易基準價格統一為美元的基準價格,再進行套算。這樣就可以為那些中小金融機構提供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改變其被動地位,加強其在外匯市場的活躍度,進一步完善外匯市場運行機制。再次,應逐漸允許非金融企業進入外匯市場從事交易活動,為外匯市場不斷注入新的活力,增強外匯市場的廣度,促進外匯市場的發展。
6.加強信用體系建設和監管效率。盡快建立完備的信用資料庫,根據交易主體的資產負債、經營業績、信用記錄等資料評估其信用情況,以防範信用風險,保障市場的穩健發展,
加強市場信息披露機制,提高外匯市場的透明度。加強對市場風險的預警和評估,完善市場自律機制。建立有效的電子化監管系統,提高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中央銀行應繼續監督外匯市場交易主體的行為,承擔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的責任,保證金融體系的穩定。監管者應公平對待不同的交易主體,不能讓任何交易主體享有特殊待遇,為外匯市場的發展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7.建立實需性交易與金融性交易相結合的外匯市場。目前我國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主要是配合結售匯制度下外匯指定銀行平衡結售匯交易產生的頭寸,商業銀行並不是基於營利目的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而只是為了履行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結售匯周轉頭寸的管理規定。這顯然與商業銀行的營利性原則相違背,也不適應市場化的發展要求。而實際上,各交易主體在外匯市場上進行交易,其實需性的需求趨於下降,金融性需求趨於上升。因此,應逐步改革現行的結售匯制度,拓展外匯市場的金融性交易,這將有利於提高外匯市場的活躍度,擴大外匯市場的交易規模。
8.建立非集中的交易中心和獨立的清算機構。外匯市場交易的發展趨勢是逐漸採用遠距離的場外交易市場的形式,交易主體將通過計算機獲得市場信息並進行交易行為。因此,目前的外匯交易中心將最終發展為非集中的無形市場,而中國正逐步推進非集中外匯交易市場的形成。目前集中的清算風險大,不符合國際慣例,清算機構應該發展為不再從屬於中央銀行的一個獨立的商業實體,並按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運營,一方面可以使外匯交易中心擺脫承擔的清算風險,另一方面也可以約束交易主體控制自身的經營風險,從而達到完善和發展外匯市場的目的。

熱點內容
股票漲停後除權怎麼走 發布:2025-01-28 02:59:55 瀏覽:397
金融局屬於哪個 發布:2025-01-28 02:54:59 瀏覽:937
股票交易平台代碼 發布:2025-01-28 02:54:57 瀏覽:835
當日拋掉股票交易凍結 發布:2025-01-28 02:54:54 瀏覽:461
基金從業必考的一科是什麼 發布:2025-01-28 02:53:22 瀏覽:696
金融車貸怎麼取消 發布:2025-01-28 02:34:19 瀏覽:90
做期貨開單都錯怎麼辦 發布:2025-01-28 02:32:41 瀏覽:427
為什麼外匯需求減少本國貨幣升值 發布:2025-01-28 02:26:15 瀏覽:241
證券金融最近什麼好 發布:2025-01-28 02:24:54 瀏覽:689
如何解讀交易性金融 發布:2025-01-28 02:18:33 瀏覽: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