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媽是如何發貨幣的
1. 各國中央銀行最常用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工具--又稱貨幣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中介指標進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國家中央銀行多年來採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這三大傳統的政策工具有時也稱為「三大法寶」,主要用於調節貨幣總量。
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稱「三大法寶
2. 國家大量發行貨幣會導致通貨膨脹,具體是怎麼個流程呢 誰能詳細的說一下導致這個現象這中間的過程
大量發行貨幣並不是主動印發貨幣,央行印發貨幣實際上是由於貨幣需求增加才會超發貨幣。
商業銀行攬儲,然後放貸這個過程不一定是平衡的。
如果商業銀行沒錢可放了,他們也會借錢。
一般不會先找央媽借錢,而是找兄弟們借錢,也就是其他商業銀行。
而親兄弟,明算賬。兄弟們之間借錢也是要收利息的,我們把這個利息叫做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在英國有大名鼎鼎的LIBOR,在中國有大名鼎鼎的SHIBOR。
如果兄弟們手中的錢都比較緊張,那麼借起錢來就比較費勁,這個時候兄弟們之間借錢就要提高利率,表現為同業拆借利率上漲。
如果兄弟們也錢荒了就只好向央媽借錢,這個時候央媽就開始印錢了。
但是印多少不好確定,所以央媽就得看著辦。
如果印多了,那麼商業銀行就開心了,央媽有的是錢,放心借。
這樣各大商業銀行就有資本玩命放款,於是大家手裡就有好多錢。
錢多了但是消費品沒變多,於是社會上要用更多的錢去買一樣多的消費品,於是消費品就漲價了。
3. 貨幣發行的問題
發行債券和印鈔不是同一個概念。
發行債券的結果是回籠資金,因為人們購買債券,錢就會流向央行,流通貨幣減少;而印鈔是個反過程,增大流通貨幣量,極有可能引發通脹。
通常來講,央行和政府必須是兩個獨立的部門,如果非要說政府和央行是一家的,政府這樣做,也可能只是為了避嫌。但無論怎麼說,政府債券本質上是不同於簡單發行貨幣的,債券依靠的是政府信譽擔保,只要政府不垮台,央行就能收回這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