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動作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1. 股指交割日對股市有沒有影響
股指期貨或期權的交割日一般對股市的影響不大,反之股市的漲跌對股指交割有一定的影響。因為:股指期權或期貨跟蹤的標的都是該對應的指數,當交割日指數大漲或大跌的時候,就會引起期貨或期權暴漲暴跌。
拓展資料:
股指期貨交割是指根據投資者持有的期貨合約的「價格」與當前現貨市場的實際「價格」之間的價差,進行多退少補,相當於以交割那天的現貨「價格」平倉。一般採用現金交割的形式。
股指期貨的交割:就是根據你持有的期貨合約的「價格」與當前現貨市場的實際「價格」之間的價差,進行多退少補,相當於以交割那天的現貨 「價格」平倉。股指期貨採用的是現金交割。
所謂現金交割,就是不需要交割一籃子股票指數成分股,而是用到期日或第二天的現貨指數作為最後結算價,通過與該最後結算價進行盈虧結算來了結頭寸。
交割制度
從事期貨交易的投資者,無論是多頭持倉,還是空頭持倉,如果在最後交易日前不進行反向平倉操作,則未平倉頭寸必須進行交割。交割制度是聯接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重要橋梁,是保障期貨價格正常回歸並與現貨價格收斂的一項重要制度保障。
交割結算價
股指期貨到期結算價國際上主要有單一價和平均價兩種確定規則。最早的股指期貨合約大多採用單一現貨收盤價作為交割價,容易產生「到期日效應」和「三巫效應」,發現這個問題之後有些市場將股指期貨的交割價改為最後交易日之後一日的特別開盤價,「三巫效應」沒有了,但「到期日效應」轉移到了第二天的開盤。後來大部分市場改用平均價規則。
具體來說:(1)如果強調提高套利(套保)效率、減小期現貨偏離度、減小交割結算價與指數收盤或開盤價偏離度,則可能傾向於採用簡單收盤、特別開盤價作為交割結算價。(2)如果強調抗操縱性和避免到期日效應,則可能傾向於採用收盤前某段時間的平均價,該方式確定的交割結算價相對復雜,以增大操縱成本。
目前大部分股指期貨都採取平均價方式來確定交割結算價。
2. 上證指數對股票價格有什麼的影響
上證指數:代表上海所有股票,現在2861點,只比2006年底的2675點高7%。
深證綜指:代表深圳所有股票,現在1229點,比2006年底的550點高了124%。
深證成指:代表深圳40支大盤藍籌股,現在12603點,比2006年底的6647點高了90%。
中小板綜指:代表深圳中小板股票,現在6895點,比2006年底的2493點高了177%。
滬深300:代表滬深兩市所有藍籌股,現在3217點,只比2006年底的2041點高了61%。
從上面可以看出,近四年時間總體來看,藍籌股是大漲的,中小盤股更是暴漲的,可包括了藍籌股和中小盤股上證指數並不如想像那樣,比滬深300指數漲得多,比中小板綜指漲得少,而是比任何指數都遠遠漲得少,包括未列出的如上證50、上證180、深證100等其他較為重要的指數。
從同花順股票軟體統計2006年底已經上市的股票,現在平均價格復權後是2006年底的2.3倍還多,可從上證指數來看居然是和4年前差不多,簡直是荒唐透頂。
什麼原因呢?可能是上證指數總市值計算股票權重的方法不合理吧,如中國石油400多億流通市價卻按2萬多億的總市值加權,恰好中國石油走勢又太差,光它一支股票也許就壓低了上證指數1000點。
上證指數居然是最失真、最垃圾的指數,為什麼中國人還最喜歡把它作為反映整個股市的指標,股民也最喜歡看,最熟悉。不知道當初制定上證指數計算辦法的所謂專家們現在怎麼想哦。
也許現在的上證指數應該顯示出5000多點的數字,才能真正反映上海股市所有股票價格的加權平均數。
3. A股上證指數重新編制對股市有什麼重大影響嗎
A股上證指數2.0版正式上線,而新的上證指數重新編制後對股市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真正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一定要知道上漲指數重新編制的重點內容,首先來總結一下本次重點修訂的三個方面:
1、剔除風險警示股股,風險警示股已經不計入指數;
2、延長新股計入指數時間,最短的是3個月,最長的1年後才計入指數;
3、科創板被計入指數
其中最大的影響就是為上證指數注入新鮮血液,要知道科創板目前市值有2萬多億,這個市值已經佔比整個A股市值都是有一定的份量了。
科創板計入指數為上證指數注入資金,對上證指數就是最大的長期利好,股市本身就是靠資金推動的,只要有巨大的資金才能讓指數有更健康的行情。
總結分析
綜合上證指數重新編制的三大修訂進行分析,對股市有三個方面的影響,第一讓股市進入價值投資;第二造成沒有必要的波動;第三注入新的血液等等,總結起來對股市最大影響是讓A股長久而健康的發展。
4. 上交所調整並購重組信批規則,會對股市產生什麼影響
對於股民來說,股市的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他們的關注,尤其是對證券交易所發布的消息內容格外敏感。9月1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就發布公告稱,要精簡優化上市公司,通過並購重組的方式來提升優化整個股票交易市場。簡單來說,就是將以前比較復雜的信披規則進行精簡優化,同時摒棄一些市場亂象情況,從而加強A股市場穩定股票環境,並且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上交所的這一做法,無疑是想通過調整來打造更為健康高效率的股票市場環境。
總體來說,上交所的這次調整並購重組,是為了更好凈化A股市場,同時排除一些差的公司,能夠更好地為股民所服務,對我們股民來說,確實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同時這里也要提醒股民,投資是一門學問,千萬要謹慎再謹慎。
5. 股票的大宗交易對股價有什麼影響
在A股市場匯總,股票出現大宗交易是很常見的現象,上交所規定A股當日申報數量50萬份以上或成交金額200萬以上等算作大宗交易。
一般某隻股票發生大宗交易,在收市後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會計入當天的成交量里,因此對股價還是有一定影響的,但大宗交易對股價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溢價成交還是折價成交:
溢價成交:
大宗交易的成交價高於當前股價,說明股東或機構投資者比較看好該股,急著以高於當前的價格買入,是一種利多消息。會吸引市場上的散戶跟風買入,共同推動股價上漲,大宗交易溢價率越高,其利多信號越強,個股上漲概率越大。
折價成交:
說明成交的價格低於當前股價,所以表示股東或機構未來不看好該股票,需要以低於市場價格賣出,因此折價率越高說明利空信號越強。
拓展資料:
民幣普通股票,即A股,是由中國境內注冊公司發行,在中國境內上市,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供中國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中國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個人開戶
一、個人投資者A股證券開戶需攜帶的資料:
1、證券開戶本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原件;
2、證券賬戶卡原件(新開證券賬戶者不需提供)。
二、個人投資者A股證券開戶須知:
1、16周歲以下自然人不得辦理證券開戶,16-18周歲自然人申請辦理證券開戶應提供收入證明;
2、辦理證券開戶,需由本人親自到證券公司櫃台辦理,若委託他人代辦證券開戶的,還須提供經公證的委託代辦書、代辦人的有效身份證明原件(如果委託人身份證為二代證需提供正反兩面的身份證復印件);
3、證券開戶時需填寫《證券交易開戶文件簽署表》和《證券客戶風險承受能力測評問卷》;
4、如果客戶從未辦理過證券開戶的,需填寫《自然人證券賬戶注冊申請表》;
5、如果客戶是投資代辦股份市場的,需填寫《股份轉讓風險揭示書》;
6、辦理銀行三方存管,需填寫《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協議》,同時證券開戶本人攜帶本人銀行借記卡去銀行網點櫃台確認,沒有該銀行借記卡者僅需在銀行櫃台另新辦借記卡即可;
7、證券開戶費,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收取證券開戶費40元/戶,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深圳分公司收取證券開戶費50元/戶,由證券公司統一代收;
8、滬市A股一張身份證能開20個證券賬戶,深市A股一張身份證可以開多個證券賬戶。
6. 大宗交易對股價的影響
大宗交易按理說應該是利空,因為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大股東在拋。但有時候事情不是這么簡單,據統計,出現大宗交易榜單上的股票,其後幾天的走勢大多數是漲的,而且很多是兇猛地上漲。大宗交易的買家大多是炒家,買進來當然不是為了虧錢,所以在走勢上往往會有一波強勁上揚走勢。但是要注意逢高走人,因為以後往往伴隨著陰跌。
拓展資料:
大宗交易(block trading),又稱為大宗買賣,是指達到規定的最低限額的證券單筆買賣申報,買賣雙方經過協議達成一致並經交易所確定成交的證券交易。具體來說,各個交易所在它的交易制度中或者在它的大宗交易制度中都對大宗交易有明確的界定,而且各不相同,上海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10月18日,在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時對大宗交易規則進行了重新規定,深圳證券交易所在2013年修訂的《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中修改了大宗交易的相關規定。
有關規定
按照規定,證券交易所可以根據市場情況調整大宗交易的最低限額。另外,上海、深圳交易所的規定有所不同。
其中上交所規定(2015年最新修訂版):
1、A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B股( 上海)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30萬股(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萬美元(含)以上;
2、基金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200萬份(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2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3、國債及債券回購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
4、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企業債、公司債的現券和回購大宗交易單筆最低限額在原來基礎上降低至:交易數量在1000手(含)以上,或交易金額在100萬元(含)人民幣以上。參考《關於開展大宗債券雙邊報價業務及調整大宗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
5、其他債券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1000手,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人民幣。
7. 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這對股市有何影響
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了,很多人都想知道新開的市場,賺錢是不是會容易一些?其實這個就要看市場的定位是什麼樣的,如果定位在一片藍海,理論上來說,可能也會容易些,當然這也只是理論上來說。
北京這個證券市場將是互聯網企業、科技企業、新興行業的融資渠道,將會改變優秀企業必須去國外上市的窘境,也將會讓中國股民選擇餘地更大,可以參與新經濟帶來的經濟成長,讓股市能夠真正反應經濟。
8. 滬港通對股市的影響
具體表現在:若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便會吸引熱錢的流入,這些資金有望流入A股,從而正面影響A股。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郭凡禮表示,隨著滬港通的開通,境外資本進入中國股市將更加便利,而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股市的影響也將更加明顯。具體表現在,若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便會吸引熱錢的流入,這些資金有望流入A股,從而正面影響A股;
若人民幣貶值,則刺激熱錢離開A股,股市也會受到一定影響。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開放,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也會對A股市場的影響更加明顯。
滬港通的開通引起人民幣匯率的變化會影響國內外資金的流動,進而對A股造成影響。從微觀角度來看,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進口,減輕外債壓力,增強國內企業的海外投資能力,熱錢的流入也將對境內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房地產市場等產生有利影響。
(8)上交所動作對股市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在香港中環一家證券行,有股民當天通過「滬股通」買A股並表示:未來會一直增加對內地股市的投資,最終投放在內地股市的資金可能會佔到整體的七成。
對此現象,香港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表示:這都在預期之內,A股估價較港股便宜,買A股較為有利。而且,「南下」買港股的資金較青睞低價股,對港股指數沒有太大推升作用。
9. 大宗交易對股票有什麼影響
大宗交易對股票是利好還是利空,視情況而定。
如果大宗交易的價格高於目前的股價,應該算是利好,等於說有人願意以高價收購股份。
如果是折價銷售,應該算是利空,等於大股東低價甩賣,接盤的人可能在二級市場變現,賺取差價。但不宜以大宗交易的價格簡單判斷股票的漲跌。
拓展資料:
「整體來看,大宗交易是件好事,一般情況下首和,大宗交易的成交額在幾十萬元以上,交易的進行意味著大量資金進場,因此這是件好事。如果大宗交易是折價交易,那麼對於股票來說是利空的,越是冷門的股票越明顯。這就是說,這些資金的大宗交易並非為賺錢而進行,而是為抵押而進行,而股票價格的波動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意義。」
(9)上交所動作對股市有什麼影響擴展閱讀:
什麼是大宗交易:
股票出現大宗交易在A股市場上是比較常見的現象,但是成交的價格可能會影響股價的走勢,大宗交易溢價成交對股價有一定的利好;大宗交易折價成交有一定的利空。上交所規定A股當日申報數量辯散30萬份以上或成交金額200萬以上等算作大宗交易。
大宗交易,又稱為大宗買賣。大宗交易針對的是一筆數額較大的證券買賣。每筆大宗交易的成交量、成交價及買賣雙方於收盤後單獨公布最後還須了解的是大宗交易是不納入指數計算的,因此對於當天的指數無影響。大股東交易股數越大,買入跡象明顯會使股票漲起來。對股票未來走勢是好還是壞:按理說應該是壞事,因為大宗交易基本上是大股東在拋。但有時候事情不是這么簡單,我統計過,出現大宗交易榜單上的股票,其後幾天的走勢大多數是漲的,而且很多是兇猛地上漲。可以這么理解,大宗交易的買家大多是炒家,也就是常說的莊家。他們在正常二級市場上吸籌有的時候很難,通常吸籌成本很高,所以在大宗交易市場吸籌就相對簡單了,還能有折扣。
根據上交所規定,在上交所進行的證券買賣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採用大宗交易方式:
A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30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200萬元人民幣;
B股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30萬股,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20萬元美元;
基金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200萬份,或者交易金攜芹氏額不低於200萬元;
債券及債券回購大宗交易的單筆買賣申報數量應當不低於1000手,或者交易金額不低於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