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進哪個朝代用的貨幣是什麼
A. 中國古代歷史上哪些朝代用的錢是白銀
白銀作為貨幣普遍流通是在東漢時期,文獻中常有用銀賞賜功臣的衡察事例,還有些臣子用銀賄賂當權得勢的太監以達到升遷的目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魏晉時期,連年征戰與政局的不穩定舉帶影響了黃金的開采,黃金的使用在此曾一度衰落。
唐代的繁榮昌盛使金銀幣走出低谷,蓬勃發展起來。特別是銀幣在民間也開始使用,並逐漸成為通貨,長達千年之久。到了宋代,銀的貨幣職能更加穩固,物品的價格基本都用銀來表示。但銀幣正式成為法定貨幣是在明代中葉,這主要是受了流入中國的西方銀幣的影響。明朝政府確立了銀兩制度,各地官府將稅收、徭役等都摺合成銀兩收取,官員的俸祿和國家的開支也用銀兩支付,銀與錢並行流通。與此同時,黃金在流通領域逐漸減少,更多地作為裝飾品和地位的象徵。
清初康、雍、乾三朝的貨幣體制基本沿用了明代的銀、錢並行制度,沒有大咐答茄的調整,只是由於銀幣的形態有所改變而引起了諸如鑒定、兌換等方面的問題。乾、嘉兩朝以後,歐洲的貨幣與金融體制進入了中國,銀圓貨幣大力沖擊了舊式銀兩的使用。舊式銀幣勢必要被新式的銀圓所取代。1933年,民國政府下令實施「廢兩改圓」的政策,使用了千年的銀兩制度終於退出了歷史的舞台。
B. 古代各個朝代貨幣單位是什麼
從秦代到清朝,貨幣的基本單位是「錢」,從宋代起也稱「文」。較大一點的貨幣單位為貫,也稱為吊。自明代中後期,銀子逐漸成流統的貨幣,因此也稱為兩也稱為主要的貨幣單位。不過這些貨幣單位到了民國時期全部廢止,改以「元」為基本貨幣單位,輔助的貨幣單位有「角」和「分」。 古代1000錢(文)=1貫(吊)。銅錢、金、銀等在不同時期兌換比例也不一樣。如北宋末年,1兩金=20貫、銀=1.5貫;而南宋時期則為1兩金=30貫、銀=2.3貫;清初順治到康熙基本上1兩銀=1貫,但是到了晚清時期,則為1兩銀=2貫左右。
C. 中國古代各個朝代都用的什麼錢
這個比如說秦朝的時候有秦半兩,漢朝的時候有漢五銖,另外其他的時候還有其他的銅錢,比如說開元通寶,從這也能夠看的出來,古代銅錢剛開始的時候,應該是按照重量來計算單位,到後來的時候變成了年號銅錢。
D. 中國古代每個朝代對應什麼樣的字體 還有貨幣
1、商朝:甲骨文
2、商周:金文
3、秦朝:大篆、小篆
4、漢代:草書、行書、隸書
5、唐朝:楷書
6、宋朝在此基礎上添加、運用宋體字。
7、蒙元用漢字,蒙古文字,八思八文。
8、遼代用漢字,契丹字。
9、金代用漢字,女真字。
10、西夏用漢字和黨項字。
11、清朝用漢,滿,蒙,藏四族文字。
一、貝幣
是我國最早的一種貨幣
二、先秦銅幣
布幣、刀幣、圓錢
三、秦漢銅幣
秦、漢半兩、兩漢五銖、新莽錢幣
四、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的貨幣
王銖錢
五、唐、五代銅幣
開元通寶、年號錢、五代十國錢幣
六、兩宋銅錢
北宋銅錢、南宋鉛錢
七、遼、西夏、金、元銅幣
遼代銅錢、西夏銅錢、金代銅錢、元朝和元末農民起義銅錢。
八、明、清銅錢
明、南明和明末農民起義軍銅幣,清、三藩、太平天國銅錢。銅元
九、鉛錢、鐵錢
十、金、銀和金、銀幣
黃金和金幣、白銀和銀幣
十一、紙幣
北宋交子和南宋會子,金、元紙幣,明、清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