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把商品價值轉換成貨幣

如何把商品價值轉換成貨幣

發布時間: 2023-07-31 07:12:00

❶ 為什麼商品到貨幣的轉換是驚險的一躍

貨幣商品是從商品世界中分離出來獨佔一般等價物地位,或者說專門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通常是指貴金屬黃金、白銀,特別是黃金。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所說的:「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麼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
經濟生活中商品能夠成功的出售,如果成功出售了,商品生產者才可以繼續生產。否則商品生產者的生產將難以為繼,這就意味著生產者面臨停產倒閉的風險,所以如果不能實現驚人的一躍,摔壞的將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生產者。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2-02-10,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❷ 從商品到貨幣的轉化對企業來說具有什麼意義。若要順利實現這個轉化企業應該怎樣做。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從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兩方面分析了商品轉換為貨幣「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說明了商品銷售的困難和風險:
從商品的使用價值方面看,(1)一種商品一般不是獨家生產獨自經營的,同行生產者的隊伍不斷增加,因而它在競爭中售賣並不容易;(2)即使生產新品種的商品,投放到市場上也未必能立即引起消費者的需求而成為社會需要的,因而也難以出賣;(3)即使生產的商品是社會需要的,也不能保證全部售完。因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的更新,可能被類似的性能更好的商品所代替;(4)社會對於商品的需要量是有限度的,在競爭中,有些商品將成為多餘的。
從商品價值方面看,(1)生產技術改進,勞動生產率提高,如果使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降低商品的價值量,那麼在這之前生產的該種商品就不能實現原來的價值量;(2)即使單個商品是按其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的,但是在一定時期內,如果生產這一種商品的總量超過了社會必要總量,那麼在這種商品總量上所消費的過多的勞動時間也就不能形成價值。
實踐意義:
第一,商品的生產經營,要從商品的使用價值方面,聯想到社會分工的發展和新產品的開發,以及社會的需求。各行業、各企業都不是一成不變的,自己生產經營這種產品,不能排除其他人也加入這種生產經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即使自己的生產經營佔領了市場也不是一勞永逸的,因此,要從市場的動態上預測和操作。
第二,商品的生產經營要從商品的價值方面聯想到科學技術的進步與應用。各行業、各企業為了在市場競爭中求生存求發展,都在爭先恐後地改進生產技術,加強經營管理,優勢和劣勢不是一成不變的,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保持自己的優勢。

❸ 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的過程

馬克思把商品轉換成貨幣的過程稱為商品的驚險跳躍。在以貨幣為媒介交換的過程中,商品生產者只有順利實現商品到貨幣的跳躍,把商品換成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換的貨幣,商品生產者才能生存下去。即通過商品交換,使用價值才能轉化為價值,具體勞動才能轉化為抽象勞動,私人勞動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

❹ 怎樣理解馬克思把商品轉化成貨幣叫做「驚險的跳躍」這一思想對你有什麼啟示

「從商品到貨幣是一次驚險的跳躍。如果掉下去,那麼摔碎的不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這句話來自馬克思的《資本論》。

商品生產者生產商品的目的是「為買而賣」,即為實現「貨幣--商品」(買)的目的必須首先實現「商品--貨幣」的跳躍(賣出自己的商品)。否則,不能賣出自己的商品換得貨幣,購買自己所需商品的生產目的就難以實現。所以,如果「商品--貨幣」的跳躍不成功,著急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的生產(所有)者。

花錢容易賺錢難。首先購買權在買家那裡,買家可以通過貨比三家來獲取自己所需要的商品。因此,就形成了一種競爭,當你商品質量不過關,跳躍不成功,賣不出去,那你就虧本了,也就是摔壞了你自己。也就是說,消費者把風險轉移給了銷售者。所以,這對銷售者來說是一次「驚險的跳躍」。

啟示:提高勞動生產率,獲得更大的降價空間

(4)如何把商品價值轉換成貨幣擴展閱讀:

《資本論》是德國思想家卡爾·馬克思創作的政治經濟學著作。《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

《資本論》對後世的影響:

在馬克思主義以前。已經有了政治經濟學,不過那是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學。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把「國民財富」作為研究對象,只講物與物的關系,不講人與人的特殊社會關系,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看成自古有之,永恆存在的東西。馬克思通過創作《資本論》,實現了政治經濟學的根本革命,為政治經濟學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資本論》明確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作為研究對象,並以唯物辯證法作指導,運用科學抽象法進行研究,從而第一次科學地確立了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

《資本論》在批判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價值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分析了勞動的二重性,建立了科學的勞動價值論,從而為政治經濟學奠定了理論基礎。

❺ 貨幣的五種職能

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

1、價值尺度

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是貨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

價值尺度的記憶可以就像衡量長度的尺子本身有長度,稱東西的砝碼本身有重量一樣,衡量商品價值的貨幣本身也是商品,具有價值。比如:1輛自行車值1克黃金,用的就是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

2、流通手段

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在商品交換過程中,商品出賣者把商品轉化為貨幣,然後再用貨幣去購買商品。在這里,貨幣發揮交換媒介的作用,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例如,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需要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貨幣就從自己手中轉移到別人手中,這就是流通手段的職能。

3、貯藏手段

貨幣退出流通領域充當獨立的價值形式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而儲存起來的一種職能。

比如,投資者將古代錢幣作為收藏品收藏起來,這就是貯藏手段的職能。

但是,關於紙幣能否充當貯藏手段的問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傳統的觀點是:只有實在的、足值的金屬貨幣,人們才願意保存它,才能充當貯藏手段。但也有人認為,如果紙幣的發行數量不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就能代表相應的金屬量,保持穩定的社會購買力。

4、支付手段

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形式進行單方面運動時所執行的職能。

比如,用貨幣來清償債務、繳納稅款、支付工資和租金等。

5、世界貨幣

由於國際貿易的發生和發展,貨幣流通超出一國的范圍,在世界市場上發揮作用,於是貨幣便有世界貨幣的職能。

例如:國際社會都將美元作為支付結算的貨幣,美元超出本國范圍,能夠在世界范圍內被使用,這就是世界貨幣的職能。

(5)如何把商品價值轉換成貨幣擴展閱讀:

在發達的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大職能。貨幣的這五大職能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的。

其中,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最基本的職能。貨幣首先作為價值尺度,衡量商品有沒有價值、有多少價值,然後作為流通手段實現商品的價值。

❻ 為啥說商品變為貨幣私人勞動才能轉化為社會勞動

商品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種屬性。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而它的使用價值是構成財富的物質內容。商品變為貨幣說明它體現了它自身的價值,並且滿足了人們的某種需要使得它的使用價值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商品成功的轉換為貨幣是它自身兩種屬性的很好的證實,使用價值的實現是在交換中實現的本身就具有社會性,而且商品的價格就是根據社會時間所確定的。

❼ 商品怎樣轉化為貨幣

貨幣不是商品,它只是一般等價物,一個用來衡量物品價值的通用物品.
商品是用於交換的勞動產品,商品既有使用價值也也有價值。
從經濟學角度講,商品不能轉換為貨幣
但是如果換個角度講,人們在進行貿易時不用任何貨幣,例如用羊換大米,那麼商品本身就充當了貨幣作用,它也就在交換過程中轉換為了貨幣。
還有就是樓上說的,吧商品賣出去,自然就成為貨幣了。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