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什麼時候人民幣變為國際貨幣

什麼時候人民幣變為國際貨幣

發布時間: 2023-07-30 06:13:21

❶ 人民幣是否已經成為國際貨幣在全球影響如何

人民幣是否已經成為國際貨幣?在全球影響如何?人民幣目前的情況十分良好,相信很多人不明白中國人民幣的具體情況,下面給大家分幾個方面回答,希望朋友們能夠參考下面的回答:

綜合上面的這些表述,相信朋友們對於人民幣有了一個初步的認識,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越來越深入,未來中國的經濟將會繼續大發展,而且人民幣在世界各國都被認可,國際地位已經越來越高,未來的潛力巨大。

❷ 人民幣要如何才能成為國際貨及美元到底憑什麼能收割全世界

先說說國際貨幣,一說到「國際貨幣」,總有種高大上的感覺,第一時間想到就是美元,因為美元就是國際貨幣。

其實國際貨幣有很多,不只美元一種,比如還有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等,這些也是國際貨幣,但唯有美元一枝獨秀。

要如何才能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

想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其實不難,中國單方面宣布人民幣國際化便可以了。中國單方面宣布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立馬就能國際化,就這么簡單。

為什麼這么多年來,人民幣還沒有國際化?

那是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是把雙刃劍,在很多人心中,人民幣國際化百利無害,中國會因人民幣國際化變得更強大,實則並非如此。

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利有弊,就看你如何取捨,你看完下面就能明白。

讓人民幣國際化的具體操作流程!

1、增加人民幣的信用,讓任何擁有人民幣的個人或國家,覺得人民幣很安全。

這是很重要的,一種貨幣如果讓人覺得沒信用,不安全,是沒辦法讓外國人使用的,外國人若不用你的貨幣,你的貨幣又如何國際化?

以美元為例,美元可是好東西,任何美國的敵人,甚至是恐怖組織、犯罪集團,誰用的不是美元?

美國政府咬牙切齒,看著一通美國的敵人,什麼恐怖組織、各種犯罪集團,在使用美元結算的時候,美國政府都不敢出來宣布他們的美元無效。

為了增加美元的結算安全性,美國政府喪失了對美元的部分控制權,看到恐怖組織或犯罪集團使用美元結算,美國政府可以用武力解決,但絕對不會從美元下手,因為這會傷害美元的信用。

第一把雙刃劍,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為了讓全世界覺得美元有信用,不管你是哪個國家,你手裡的美元是很安全的,美國政府是自願放棄了對美元的部分控制權。

你願意讓中國喪失對人民幣的部分控制權嗎?

2、允許人民幣自由流通,增加人民幣的許可權,讓全世界覺得人民幣結算體驗優秀。

現在中國對人民幣的流通是有限制的,是為了限制財產轉移,這是沒辦法國際化的。

道理很簡單,人民幣都國際化了,人民幣能在全世界使用了,憑什麼還限制著人民幣不允許流到國外?

這是第二把雙刃劍,人民幣國際化,一定要自由流通,人民幣不能自由流通,國外結算憑什麼會使用人民幣?

像美元、歐元、日元、加元、英鎊統統都能自由流通,人民幣只能政策靠攏,將自己變得跟美元、歐元、日元差不多,使用體驗上差不多。

在結算體驗上,讓人民幣變得與美元差不多方便,全世界才會願意使用。

除非你有曠古絕今的才智,能開辟出全新的貨幣國際化的方法,就是又能控制人民幣,還要讓全世界使用人民幣這么神奇的操作,我估計任何人都想不出來。

3、鼓勵中國人購買外國商品,讓人民幣外流!

經過上面兩個階段之後,人民幣就有了信用、安全性、易用性,跟美元已經差不多了,已經具備了國際化的基礎,接下來就是如何讓全世界使用人民幣。

方法很簡單,鼓勵中國人購買外國商品,外國人出口商品到中國,用人民幣結算,讓外國商人帶著人民幣離開。

現在外國商人出口商品到中國,其實是用美元結算的,中國每進口1美元的商品,流出去的其實是1美元,並非人民幣。

如果中國人很愛國,只支持國產品牌,人民幣流不出去,就算人民幣具備了國際化的政策,也沒有國際化的事實。

比如假設美國人想用人民幣結算,美國人就需要人民幣,美國哪來的人民幣?

於是美國找上了中國,想要一些人民幣,中國願不願白白送人民幣給美國?

中國肯定不願意,於是美國只能從中國人民手中要人民幣,美國人就運來了大豆商品,想賣給中國人民,換到人民幣。

但是,如果中國人民不願意購買美國大豆,人民幣流不出去,美國人就拿不到人民幣,人民幣就沒辦法在國際流通。

這是第三把雙刃劍,想要人民幣國際化,就需要國際之間有人民幣存在。想讓美、英、俄、德、法、意等等全球所有國家都使用人民幣,就需要讓這些國家有獲取人民幣的途徑。

讓別人使用人民幣,就必須讓別人有方法獲取人民幣。

假設人民幣獲取很艱難,其他國家獲取人民幣數量很少,試問這怎麼國際化?

第三把雙刃劍,與中國傳統思想很沖突,中國一直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人民幣國際化,卻要鼓勵購買外國商品,讓人民幣流出國外,讓資產外流,你能接受嗎?

總結:人民幣國際化,要提升人民幣的信用、安全,還要政策靠攏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讓人民幣在使用上與這些貨幣沒什麼區別,都是自由流通,都是使用方便,讓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完成了這些後,還遠遠不夠,還要想辦法讓人民幣外流,鼓勵購買外國商品,讓國際上充滿著人民幣,但是收益大,風險也巨大。

外國人掌控了大量人民幣之後,這些人民幣可能會變成對付中國金融市場的子彈。

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實際上就是削弱中國對人民幣的控制權,你若不削弱對人民幣的控制,又如何與美元、歐元、日元競爭?

美元如何收割全世界!

美元具備一切國際貨幣的政策,有一定的信用,安全性很高,目前未發生美元無法結算的情況出來。不管你是誰,你是恐怖組織也好、犯罪集團也好,使用美元不必擔心美元突然變廢紙。

美元比其他貨幣的優勢在哪裡?

具備國際貨幣政策的,不只是美元,還有歐元、日元、加元、英鎊都一樣具備,偏偏就美元一枝獨秀,原因何在?

原因很簡單,相比其他貨幣,美元更容易獲取。

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美國人民樂意購買外國商品,每年大量美元流出國外,與其他貨幣相比,這是美國最強大的優勢。

美聯儲印美元,再通過各種渠道流到美國人民的手中,美國人民很聰明,他們將這些美元購買全世界商品,美元就流出美國,留在美國的美元就減少,通貨膨脹情況就減少。

其實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秘密就這么簡單,用美元大量買你的商品就行了,讓你心甘情願接手美元。

知道美國一年有多少美元流出去嗎?

2019年,美國出口商品是2.4998萬億美元,進口商品是3.1165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6168億美元。

一年有6000億美元流出去,也就是說在2019年,美國本土減少了6000億美元,美國通貨膨脹肯定減輕。

說到這里,大家肯定發現了,經濟金融的政策很多情況下就是雙刃劍,沒有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適你的金融政策。

大家原先肯定認為,貿易順差才是最好的,順差就是賺你的錢,把你的美元全賺過來。

中國與美國貿易,一年順差大概是3000億美元,每年都有3000億美元流進中國。

實際上這是雙刃劍,對中美雙方各有利弊,順差有順差的好處,逆差也同樣有逆差的好處。

中國從美國賺了這么多美元,分擔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美國政府不斷印錢,美國人民不斷買買買中國商品,美元流到中國,美國就收割了中國,就這么一個意思。

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凡是跟美國貿易,一律都是順差,意思就是,總能從美國身上賺到美元。

這就是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方法。

也沒什麼特別復雜,也沒什麼陰謀論,就是其他國家生產商品,與美國貿易,用美元結算。美國人民不斷買買買,美國人非常浪費,購買力很強悍,浪費資源的美國人,無形中也增加了美元外流的速度。

如果美國人節儉持家,美元流出去的速度肯定變慢,看到沒有,在金融領域,就算你浪費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浪費也是有利有弊。

美國政府不斷印錢,美國人民不斷購買外國商品,再加上美國人很浪費,國際間美元的數量是很恐怖的,與其他貨幣相比,美元大概佔60%以上的國際貨幣儲備量。

美元、日元、歐元、加元,這些貨幣政策差不多,使用體驗差不多,偏偏美元一枝獨秀。

原因就這么簡單,美元外流嚴重,與其他貨幣相比,獲取美元是最容易的。

當今世界,國際貿易,已經無法以物換物,以物換物效率低下,成本還更高,需要一種貨幣來充當國際貨幣,這是剛需,必須要一種貨幣。

假設我們想要用日元結算,日本人口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市場比美國小,想要獲取日元的難度更高。

假設中國想脫離美元,想換成日元結算,那中國如何獲取日元?

肯定是去跟日本貿易,中國出口商品給日本,換取日元。

但是日本很保守,假設日本人很照顧本土品牌,不願意購買中國商品,中國就得不到日元,日元想要國際化就難上加難。

就算日元政策跟美元一樣,甚至日元使用體驗更優於美元,但日本人民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日元流不出去,日元就算成功國際化也只能充當小角色。

實際上,中國與日本貿易,中國有時候順差,有時候逆差,很難從日本那裡賺到錢,還是從美國那裡賺美元的難度更低。

加元、英鎊則是另一種情況,人口少,市場小,消費能力比歐盟、美國差太多,流出去的加元、英鎊數量少。

因此加元、英鎊、日元,就算政策上靠攏了美元,甚至信用比美元更高,但是獲取的成本高,很難獲取加元、英鎊、日元,因此這三種貨幣國際化之後,都是被邊緣化的小角色,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佔比5%-10%。

歐盟的情況比日本好上很多,從歐盟賺錢的難度比日本容易,不過順差的數額還是比不上美國,歐元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佔比26%。

歐元已經是除美元之外,最亮眼的國際貨幣了,但依然比不上美元。

在此,對歐盟的建議是,廢除環保,提倡浪費,如果每一個歐洲人變得跟美國人一樣浪費,不僅能提高消費力,更能加速歐元外流,從而有可能超越美元,替代美元收割全世界。

但歐盟真變得跟美國一樣浪費,可能會對地球產生不利影響,這是一把雙刃劍。

整個地球一圈下來,你就會發現,美國是真的神奇。市場夠大,美國人夠浪費,美國願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嘩啦啦流出去,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獲取難度是最容易的。

於是跟美國貿易了幾十年,中日歐等經濟體,都囤積了大量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國際貿易不用美元的話,那還有什麼貨幣能替代?

美元無論再如何惡劣,最關鍵是其實沒有第二種貨幣能替代。

想要替代美元,你不光要政策靠近美元,變得跟美元一樣方便,還要有巨大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願意購買外國商品,靠著強大的購買力,讓自己國家的貨幣流出去。

除此之外,美元還有其他額外的加分項,比如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美國軍事力量、美國金融地位、國際地位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

很多人覺得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是關鍵項,其實不然。

你換個角度,假設美國人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流不出去,任你美元如何與石油掛鉤,全世界獲取美元的成本上升,美元根本就沒辦法成為國際貨幣。

美元能成為國際最重要貨幣,得益於美元容易獲取,靠的是3億美國人民的消費力,一年6000億美元流出去,無形中就成為了一枝獨秀的貨幣。

當你讀到這里,估計已經差不多明白了美元的優勢何在,如何收割全世界,當你知道這些知識之後,你願意讓人民幣外流嗎?

你期待這種世界嗎?

中國政府不斷印錢,這些錢最終肯定流到中國人民手中,如果中國人民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中國政府印出來的錢肯定留在中國,加速中國通貨膨脹。

如果中國人民願意購買外國商品,人民幣流出中國,減少中國本土的人民幣數量,中國的通貨膨脹就會減輕,中國用紙幣就購買了全世界商品,從而實現收割全世界的目的。

最後,再總結下中美貿易的經濟循環圈。

美聯儲印錢,錢流到美國人民手中,美國人民購買中國商品,美元流到中國出口商的手中。

中國出口商帶著美元返回中國,美元無法在中國流通,中國出口商去找中國銀行,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

中國政府印人民幣,將人民幣給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就用這些人民幣兌換出口商的美元,出口商換到人民幣後就給工人發工資。

然後美元被中國銀行收走,成為國家外匯儲備。

一年復一年,美國本土貨幣減少,美國印鈔機器開動,美元不斷流向中國。

中國外匯儲備越來越高,美國印了很多錢,美國本土卻沒增加多少,因為大量美元流到了中國,也收割了中國。

美國突然發現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未來可能會是威脅,這些美元可能會成為中國對付美國的子彈。

美國收割世界的方法,同樣是雙刃劍,收割世界一時爽,一直收割可能會翻船,這種事誰也說不清楚,未來可能會發生。

美國就不想印錢了,於是美國發行國債,美國想要借錢。

美國威脅全世界,你們儲備了這么多美元,要麼借錢給我,要麼我繼續印錢,你們二選一。

美國開動印鈔機,美國人民買買買,最終美元流到全世界,受傷的往往是儲備了大量美元的日本、中國、歐盟等。

中國沒辦法,只能購買美國國債,借錢給美國,而且還能拿利息,算是一種穩妥的投資。

美國肯定爽,不僅能印,還能借,還可以又印又借。

中國借錢給美國,美元就流回美國,然後美國人民繼續買買買,美元又流回中國,中國繼續借錢,美元流回美國……如此循環,日積月累,美國就欠了中國上萬億美元。

中國如果不借錢,美國也沒差到哪去,美國印錢就行了,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受傷的肯定還是中國。

最終你就發現,儲備這么多美元,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中國會被美國綁架,這外匯儲備同樣是雙刃劍。

對美貿易順差,一年3000億美元,爽。

等你儲備了大量美元,立馬被美國綁架,美國開動印砂機,你痛。

你不想美國印錢,只能借錢,憋屈。

就算你借錢,美國一樣能印錢,美國又印又借,你沒辦法。

就這樣,形成了一個美元流動的循環圈,美元從美國流向中國很容易,但是從中國流回美國卻很難,往往需要借錢給美國,才能實現美元迴流。

當你知道這些後,是否有破解之法?

很難啊,很多經濟大師,金融名家,都想不出辦法,只能想辦法維持現狀,想要打破格局,卻是掀一發而動全身。

普通人只要知道,金融領域,很多金融政策其實都是雙刃劍,利弊皆在。

不存在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適你的金融政策,任何金融政策,你有收獲,也同樣有失去。

好好想想,美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外流,這其中的好處與弊端,中國能復制嗎?你想要復制嗎?想收割世界嗎?

❸ 人民幣什麼時候才能超過美元,成為國際通用貨幣

按照世界大體的經濟形勢分析以及綜合國力來分析,目前依舊還是美元匯率超於人民幣。
畢竟世界經濟貨幣體系主導的貨幣還是以美元為主,而美元是跟黃金儲蓄掛鉤的,除非黃金儲蓄體系崩潰掉,不然的世界主導的貨幣美元的地位是難以動盪的。
如果黃金儲蓄體系崩潰掉的話,那麼很大程度上會導致世界經濟發展體系動盪,這樣子的後果會造成全世界的貨幣體系接連崩潰,也會造成世界多地出現金融危機,而且這樣一來的效果就是多國的國家經濟發展會倒退好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程度。
用簡單一點的比喻說法來說就是,錢不再是錢,錢也不值錢,而且也沒有任何購買力,也不能體現物品的價格,且經濟體系會一夜淪落到以物換物的原始階段。那這樣的後果是簡直不堪設想的。
而且人民幣匯率就算不超過美國,也時不時的有動盪調整,因為要始終保持均衡,所以國家也會進行宏觀調控,這樣一來就涉及到了人民幣匯率的貶值問題。
在很大一種程度上,人民幣貶值其實是利大於弊的,特別是站在國家層面來說,在進出口貿易之中會擁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所以大體趨勢是對國家有利的。
而站在個人層面上來講,這樣有可能就不太利於出國留學之類等個人的活動。
但以長遠的發展眼光來看待問題,這樣其實是有利於刺激國家內需各方面的發展,增強國家的綜合競爭力。
所以說人民幣匯率不僅不會超過美國,甚至還會在國家的宏觀調控之下,會始終與美國匯率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畢竟牽一—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會對美國造成這么大的影響?
美國人喜歡兩種東西 第一 日本的高技術含量產品 第二廉價的中國產品 只有想辦法不讓美國人買者兩種產品 才可以讓美國人買本國產品 刺激本國消費 刺激廠家 緩解就業 前者前段時間已經通過豐田事件 讓美國民眾對日本商品產生不信任了 效果已經達到 現在就要開始對付中國的廉價產品了 用的方法就是匯率 人民幣升值後 出口廠家為了保持利潤 只有提高售價,那麼當中國的廉價產品部在廉價 自然 美國人就不會在首選中國產品了 而會更多的選擇美國產品 從而緩解失業的問題
2贊·656瀏覽
人民幣匯率什麼時候開始有大的調整的?
2005年7月21日下午5點人行宣布人民幣
按中國人的一貫思路,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美國的勸告,反著做就可以了。美利堅要我們升值,我們偏不能升值。但事實究竟怎樣,還是要講清楚:匯率上漲,受益者是人民幣持有人,即13億民眾。你可以輕松去加勒比海灘度假,甚至娶一個年輕漂亮的馬來西亞太太。乍看這個題目,很多人第一個反應就是寫錯了。人民幣面臨巨大的升值壓力,何來貶值而言?不錯,對外升值,對內貶值——國際市場上,人民幣VS美元要升值,在國內人民幣VS大排面要貶值。 1、美元公式:一個很重要的公式是我們一切分析的基礎:美元報價=人民幣報價*匯率。如一隻中國產的茶杯,價格4元,人民幣匯率8.27,茶杯賣到美國,報價為4/8.27=0.5元美元。美國抱怨中國貨太便宜,0.5美元的價格讓美國人實在難以競爭,小布希想盡一切辦法,要讓美國市場上的中國貨從0.5漲價到0.7-0.8美元。 官方媒體翻來覆去強調,美利堅強制人民幣匯率升值,匯率升值至1:5,美元報價自動漲至4/5=0.8美元,就沒什麼競爭力了。事實上,等式的右邊有兩項 -匯率、人民幣報價。美國人還有另一種陰謀,如果中國通脹,杯子賣到7元一隻,則7/8.27=0.8美元,一樣達到目的。 2、通脹:通脹說來就來,一夜之間,物價就漲上去、電煤礦油就缺口、經濟就過熱了。什麼導致經濟過熱?按央行官員的口徑,是汽車、鋼鐵、電解鋁等行業的過度投資。但過度投資的根源是價格上漲。價格上漲的根源是需求過熱,需求過熱的根源呢?央行官員就瞠目結舌,答不上來了。在8.27的匯率下,美國人的一個手段,就是用盡量多的美元沖擊人民幣體系。固定匯率類似一種坐莊系統,賣盤太多時,莊家就要進場維持價格。美國人拋多少,央行就得要接多少。不然這個8.27就名存實亡了,也達不到幫助企業出口的目的。 過去的一年中,大量熱錢湧向中國,美國人的行為可謂瘋狂 -中國的基本面很強,美國財團充滿信心,投機資金源源不絕。年終總結,央行每天買進5億美元,一年累計買入了1600億美元。04年1-6月又買了700億之巨,外匯儲備達到4700億美元。央行和商業銀行有很大區別,商業銀行資源有限,且用的是舊錢;商業銀行買賣外匯,不會影響金融穩定。央行是發鈔行,擁有鑄幣權。理論上,央行的接盤能力是無限的。手中一些有限的流動資金用完後,可以開動印鈔機,印製新錢,接下美元。但新錢有新錢的壞處——新鈔一發,後患無窮。美國人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大量新印製的人民幣流入市場,將導致物價系統的災難。中國商業銀行的放大系數約為2.5-3.5。去年,M2貨幣總量由18萬億增長到22萬億,如果沒有美元潮,放貸額甚至是縮減的,商業銀行會惜貸,信貸失控純屬無稽之談。新增4萬億貨幣總量,對僅有10萬億GDP的經濟體來說太大了。一下子多了這么多錢,物價豈能不漲?物價一漲,生產企業豈會不大幹快上,盡量多快開工?便出現所謂的經濟過熱。即是說,聯系匯率導致人民幣被低估,美國人沖擊人民幣,貨幣供應量增加、物價上漲、經濟過熱。用格林斯潘的話說,如果中國堅持不升值,他們自己的貨幣就會出問題。 3、魚與熊掌:如果人民幣被低估,美國人必然樂意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最終導致人民幣過多,通貨膨脹。經濟是均衡的,你堅持固定匯率不動搖,我就用美元沖你人民幣,最終導致你通貨膨脹,失去競爭力。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選擇固定匯率,還是選擇穩定物價?中央的態度很明確,固定匯率是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去年頂住7國財長的壓力,被認為是外交縱橫的一項重大收獲。按中國人的一貫思路,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美國的勸告,反著做就可以了。美利堅要我們升值,我們偏不能升值。但事實究竟怎樣,還是要講清楚:匯率上漲,受益者是人民幣持有人,即13億民眾。你可以輕松去加勒比海灘度假,甚至娶一個年輕漂亮的馬來西亞太太。匯率不漲、國內通脹的話,受益的是政府和銀行。作為最大的債務人,幾萬億壞帳相應縮水,更容易償還,政府獲得大量的鑄幣權,以應付財政開支。財富只有一筆,魚與熊掌不可得兼,總之,百姓去加勒比渡假是沒有指望了,更沒錢娶一房馬來太太,這些錢將用來填補國有銀行的虧空。總體上,以國家利益而說,填補銀行總比去海灘渡假重要得多,但還是應跟民眾解釋清楚,中央的選擇中,誰是受益者、誰是受害者。 4、房地產:新一輪熱錢潮的一個奇怪現象,是游資收購房地產,而不是傳統意義的股票與債券。國際換匯資金,講究的是光速劃撥,要求高流通、低風險、固定收益。從這個角度,債券是最好的選擇,一些短期債票面受益率,甚至成了一國匯率的基準。相對而言,股票不會受寵,因為波動太大,收益率也不確定。一般而言,房地產根本不是游資的選擇,因為流通性實在太差,且千房千面,每一套房源都要單獨評估、單獨銷售,簡直是游資的惡夢。但在中國,價格正逐漸向美國靠攏。到底是人民幣報價變動,還是匯率變動,游資心中沒有底。事實上,中央堅守固定匯率的決心,不容小視。因此,最好的選擇就是購買房地產。一旦8.27的匯率不變,而是內部通脹,房價就會隨物價上漲。無論是匯率漲,還是物價漲,房地產兩相得宜。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目前來看,8.27牢不可破;簡單地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的初級投機者們,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 5、宏觀調控:調控有一個很大的漏洞,即對內資外資的影響不同。內資奄奄一息、外資如魚得水。調控之下,江蘇省十幾家銀行集體停貸,民企幾乎被屠戮殆盡。國內企業再也無力取得貸款、擴大產能,再也無力搶占市場了。中央管得了國內銀根,卻管不了國際銀根。當前銀根空前緊張,國際市場呢,卻是45年來最低的利率,寬松得要命,外資企業可以大量融資。我們很痛心地看到,國內企業普遍停產的時候,外資公司卻是心是心非。一些外資學者大喊中國必需減速、減速、再減速時,他們自己的公司卻在急步跑馬圈地。德國大眾新加了兩條生產線,廣州本田加了一條,大摩在上海投了幾十億的地產項目,轉手又買了建行的幾十億抵押物業。行政命令規定,銀行不許做銀行系統違約率最低的個人房貸,而天津的一家德資銀行卻連5.04%都不要了,乾脆開出3%的優惠利率。不知道外國專家究竟是看多還是看空,但我們知道總產能並沒有下降多少。唯一的區別是內資讓幾步,外資就進幾步。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體系中,抽緊銀根,則貨幣減少,供應緊張,匯率相應上升。實行緊縮性貨幣政策時,內資借不到貸款,外資因為匯率上升,一樣要付出更多的投資成本;一句老話是,固定匯率下,外資湧入將抵銷緊縮性的貨幣政策。但固定匯率下的調控,卻只苦了內資,便宜了外資。國內銀根很緊,國外銀根很松;國企奄奄一息,外企如魚得水。固定匯率加上宏觀調控,便導致一個大漏洞,使國企不戰而潰,大好市場份額拱手讓人。其實,解決的方案很簡單,對某些特定行業,徵收投資調節稅。凡不許增加產能的國企,外資也不許進入,進則徵收額外稅。更進一步講,如果覺得某行業產能過大,第一個應砍掉的是外資的工廠,調控也應從外企開始。如果覺得汽車業產能過大,第一個被砍掉的應是廣州本田,廣州馬自達。殘害民族企業取媚洋人,砍掉民企市場份額讓給洋人,一直是統治者的思維。 7、日本模式:從宏觀經濟講,中國越來越象80-90年代的日本,越來越在復制日本模式。和90年代的日本一樣,中國也是一個出口導向型國家,希望用較低的匯率補貼出口,都也面臨外儲急劇增加的情況,不得不解決外匯占款引發的通脹情況。貨幣泛濫的情況下,怎樣保持出口競爭力,將出口導向型經濟維持盡量長的時間?日本的對策方針是,進一步扭曲價格體系,不出口的東西都漲價,出口的東西都不漲價。日本的葡萄賣到1美元一粒。日本的西瓜賣到30美元一個。但無論如何,都比不上日本的房地產價格誇張。房地產是一個典型的內銷型部門,為房地產買單的99%都是國內百姓。很多人都認為,房價過高,會導致城市的商務成本過高,喪失競爭力 -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一家大型跨國公司中,房地產、員工房貼只佔總成本的8%,甚至還比不上一些公司的電話費。房地產的價格,99 %由本地百姓負擔,剩餘的1%中,還要分工業地產、商業地產、民用地產。普通城市的住宅樓可以很貴,但工業用地可以很便宜,政府可有意識補貼。 政府從房地產可以取得大量稅收,這樣一筆巨額財富可用來造機場,造碼頭,改善基礎設施;或高額出口退稅,或提供優惠項目。房地產事業是典型的剝削內貿、補貼外貿。用民眾的負擔補貼出口競爭力,甚至可以說,房價越高,出口競爭力越強。現在,中國也將走上日本的老路 -低匯率導致外儲急增,引發通脹壓力。政府將之引向房地產,讓民眾買單,令外貿出口業不受損傷。99%內銷的部門始終是宣洩通脹壓力的好去處。房產、交通、醫療、教育,莫不如此。日本出口一台彩色噴墨列印機,價值750元。對中國一年出口10萬台,價值7500萬元。當東京都一套很普通的公寓,價值和出口到一個國家的列印機相等時,東京都的房地產事業崩潰了,扭曲的價格體系再也無法維持。 現在,日本的土地是全世界最昂貴的,日本的出口是全世界最強的。即使經歷一次崩潰,無論民生痛苦指數如何,僅就出口而言,日本仍是全世界最強勁的國家。 8、結語:經濟是一具活物,任何扭曲都不能長久,並且要為扭曲付出代價。中國為追求出口優勢,人為扭曲人民幣匯率 -無論人民幣升不升值,只要背離基本面,美國都能從中找出弱點,借而打擊人民幣。長期堅持固定匯率,美國就會用美元沖擊人民幣,擴大貨幣供應量,並最終導致通脹。如果學習日本模式,扭曲國內價格,用房地產宣洩通脹力,將人為地延長匯率扭曲,未來,不僅房價飆漲,門外大排檔的碗面也要漲到30元一碗。
73贊·2,776瀏覽2018-04-21
中國的人民幣匯率和美國有什麼聯系?
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債權國,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美元貶值,比如:兩年前我借了你700人民幣,合100美元。 現在人民幣升值了,1人民幣兌6.5美金。 你仍然要還我100美金,實際上此時100美金只相當於650人民幣,我賠了!
3贊·376瀏覽
為什麼人民幣匯率上調會導致美國通貨膨脹?為什麼歐盟和美國還要逼人民幣升值?
(1)你第一個問題得分兩個方面來說:一方面,中國出口的商品要賣到美國是按美元來計價的,打個比方,原來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是8:1,一隻打火機賣人民幣8元,在美國的賣價就是1美元,現在人民幣匯率上調,變成了6:1,一隻打火機國內的價格還是人民幣8元,但一出口折算成美元就變成了1.33美元,憑空漲價了33%,這還只是小小的打火機,要是換成單價幾十萬元人民幣的商品,賣價要漲成什麼樣,你可以自己算算這筆賬;另一方面,目前中國是國際大宗商品(大部份就是你所說的原材料)的主要采購商之一,一旦人民幣升值或者有升值的預期,這些大宗商品的供貨商在期貨市場上就會坐地起價。就好比我是賣家,你是買家,我知道你手上的錢升值了,而我手上的東西對你來說是必需品,你非買不可,那我還不趁這個機會坐地起價啊??2006-2007年人民幣也過一輪升值,那個時候國際大宗商品的進口不僅沒有更便宜,反而是人民幣一升值,他們就跟著漲,你越是升值,它越漲價,最後成了惡性循環。 (2)這個問題也要分幾個方面:第一、美國人不是傻子,你漲價,他就任憑你漲???現實是,美國的很多采購商憑著他們在整個產業鏈條中的強勢地位,不管你人民幣升不升值,都要求供貨商的商品按美元的標價不變。還是以上面的打火機為例,就是說他們不管你的匯率是8:1還是6:1,反正你最後都得按1美元賣給我,這就等於變相的壓縮了我國外貿企業的利潤空間,這也是我們國內製造業工人的工資水平一直漲不上去的其中一個原因,國內外貿企業那些個企業主橫不過老外,就只能不斷的壓榨本國工人的人力成本,來彌補利潤上的損失;另一方面,如果最後我國的出口產品因為匯率上調的原因漲價成了,那麼對美國政府來說也不見得就是件壞事,怎麼說呢?我國出口美國的產品主要是一些生產環節需要大量勞動力的日用消費品,這些出口產品的價格一旦上漲,就會降低我國企業在美國內的競爭力,從而擴大了美國內這類產品本土企業的生存空間,現在奧巴馬政府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如果能通過提高美國內本土企業的生存空間來吸納一部分失業人口(或者僅僅是擺出一種姿態),來降低失業率,那對於奧巴馬政府來說也是利大於弊的;第三個方面,如果中國政府迫於國內壓力,為了保護本國外貿企業,拒絕人民幣升值,那麼美國在談判桌上就有了和中國談判的籌碼,在實力還不足以跟美國

❹ 簡述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什麼

你好,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是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得到廣泛認可和接受,發揮著計價單位、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的功能,即成為國際結算貨幣、投資貨幣和儲備貨幣。
人民幣國際化後可能面臨人民幣匯率風險、利率市場化成本、監管成本增加、信心成本、政策偏離成本等。積極為國際化創造有利條件,選擇合適的機遇和制度安排,逐步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最終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一國貨幣能否成為世界貨幣,最終取決於其綜合經濟實力。中國經濟的崛起為人民幣國際化奠定了基礎;中國經濟國際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基礎;中國金融業的開放和發展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保障。
拓展資料:一:什麼是人民幣
人民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人民幣的主管部門,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刷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二級貨幣單位為焦、分。一元等於十角,一角等於十仙。人民幣的符號是元拼音的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條橫線,即「¥」。
人民幣發行以來,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走過了71個年頭。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它逐漸得到改善和提高。到2020年,發行5套人民幣,形成紙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除1分、2分、5分硬幣外,第一、二、三套人民幣已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自2018年5月1日起停止流通(1角、5角紙幣除外)。 5角1元硬幣)。流通人民幣主要是1999年、2005年、2015年、2019年和2020年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
2016年1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在此召開的會議上透露,將爭取盡快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會議認為,在當前我國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央行發行數字貨幣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