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高手如何控倉位
❶ 炒股應當如何正確進行倉位管理
股票自身便是一種出資買賣的戰略,在為出資者供給擴展盈餘的時機的同時也擴展了出資操作的風險。有許多新進入股票范疇的出資者,還是依照之前單純炒股的方法,看好某一隻股票就全倉進出。這樣的方法不只不能夠擴展收益還會更進一步擴展風險,這是由於他們並沒有充沛的使用和領會股票買賣的特色和理念,沒有發揮出股票買賣的優勢。
一旦股票市場呈現單邊行情或許出資者對於市場方向判別過錯,那麼就可能會呈現後的平倉風險,出資者要承擔很大的心理壓力。所以主張股票用戶一定要提早做好買賣方案,在後更要做好風險操控,尤其是倉位管理。資金管理是股票買賣方案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判別方向是炒股盈餘的根底,那麼資金管理便是出資者生存的法寶。
股票用戶能夠依據資金定倉位。不管資金數額的大小,都需求注重倉位操控的問題。僅僅相較之下,資金量更大的出資者應當對倉位操控愈加註重,由於稍有不小心就可能會呈現較大損失。
股票用戶能夠依據點位定倉位。在確認股票倉位的大小時,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斷定依據便是大盤的點位,不漲不賣,不跌不買,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股票客戶依據股價定倉位。除了以上兩點要素,用戶還需求考慮股票的價格,依據股票價格的大小來確認倉位的大小。
❷ 請教高手如何合理控制倉位
請教高手如何合理控制倉位
這個屬於資金管理的范疇.
要根據行情的發展來控制的。
打個很簡單的比方,現在大盤總的來說是處於下降通道中,那你最好就不要滿倉。
做原油如何合理控制倉位?
倉位管理就是在投資過程中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來分配自己的倉位和資金。倉位如果控制的好,投資者可以最大限度的激活倉位和資金來牟取最大的利益;反之如果倉位控制不當,比如有些投資者甚至重倉操作,很有可能會爆倉的。如果自己不會可以先跟著老師做,多聽一些專業的建議。
如何控制原油投資的倉位才合理?
倉位管理就是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按一定的比例和方法來分配自己的倉位和資金。倉位如果控制的好,投資者可以最大限度的激活倉位和資金來牟取最大的利益;反之如果倉位控制不當,則會使投資者前功盡功盡棄,甚至血本無歸。
他有三種方法
炒外匯,如何做到合理控制倉位?
倉位的控制,是指本身投入多少資金來進行交易。一般來說,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據大盤的風險來進行投資,這也就是要始終關注大盤的趨勢性變化,並比較貨幣的走勢與大盤的超額收益率,來決定倉位的大小。舉例說,如果當前大盤風險系數是70%,那麼倉位就應該是30%。我在東航金融(kiii)股票、期貨、外匯都做過,倉位控制我一般都以保險為首要前提,不冒進和做夢暴富,這也是我能堅持到現在的原因。
如何控制大圓銀投資的倉位才合理?
炒金的
如何做好倉位管理,高手是如何控制倉位技巧的
趨勢的三種形式是:上升趨勢,下降趨勢,橫盤趨勢。最讓人糾結的應該就是橫盤整理。
這時候我們其實可以尋找頂底震盪幅度較大的個股配合通道類指標做短線的高拋低吸,不存僥幸心理,見好就收,賺點小錢的機會還是有的。我用的就是「三三制」控倉法,炒贏短線,跑贏了大盤。
所謂的「三三制」控倉法,就是根據趨勢控制倉位。當不知道是在漲還是在跌時,大多是在震盪中或調整初期,可以只持1/3的倉位。如果股票持續看漲,只要漲幅超過4%,就應考慮倉位補到2/3,如果漲幅超過8%以上時,可滿倉持有。滿倉持有的股票一旦漲幅超過20%,保守的做法是見好就收,全部拋出。如果滿倉時還沒看漲就急劇下跌,跌幅超過4%,則立即減倉1/3,這1/3是已經獲利的部分。如果跌幅超過8%,可以再減倉1/3,這部分等於是持平部分,不虧不賺。這樣等於騰出了2/3的資金,可以伺機補倉。如果持倉1/3的股票下跌4%以上,可以補倉1/3,用來攤抵被套的1/3股票。這時,如果一直處於低迷狀態,一般就保持2/3倉位,如遇急漲急跌時,可逢高及時出倉,逢低及時補倉。
用此法應該注意下面兩點:
1、不求多,不輕信盲從。抓住幾只自己長期關注並看好的股票。將這幾只股票選為自選股,而其他股,不管是機構推薦還是股評薦股,都要謹慎,不輕易聽從。
2、持續下跌,果斷出倉。當跌幅超過15%時,一定要斬倉,忍痛割肉,換進市場中的強勢股,一樣用「三三制」辦法來買新股,以盈利抵消前者的損失。當然,如果此時大盤陰跌,一直處於低迷,空倉等待是最安全的辦法。
3
市場處於整理期,採用「三三制」控倉,還是不錯的。覺得每次1/3倉重了可以換成1/4,1/5都可以,靈活運用這種方法便能取得一定效果。
如何控制倉位
倉位控制需要注意的事:
倉位控制 是風險控制的前提,在投資的生涯里,倉位決定成敗。尤其經歷了本次股災,很多人明白倉位控制的重要性。
很多人習慣性滿倉,可能抱有一夜暴富的心理,或者本身沒有時間看盤,所以乾脆就滿倉持股,當然在大牛市裡,滿倉持股會有不錯收益,但是一旦回到熊市,那麼很有可能全倉被套。
一直說的一句話,滿倉或空倉就是百分百的看多或看空,股市裡沒有百分百的事,哪怕1%的風險或機會,我們都要做好准備。
倉位該怎麼來調節呢?
首先倉位隨著行情的發展而變動,在下跌趨勢中,應保持低倉位,滾動操作,收集籌碼。在上漲趨勢中,應保持高倉位,高拋低吸,降低成本。【股彥:牛市賺錢,熊市賺籌碼】
趨勢決定倉位,
原油怎麼合理控制倉位?
倉位:原油怎麼控制倉位關繫到心裡承受能力的多少,如果是非常穩健的單子,倉位可以大一點,如果是激進的單子,倉位可以小一點。
炒股如何倉控制倉位
根據個股的走勢,比如今天早盤上升,中盤跳水尾盤拉升的情況下,你可以早盤拋,中盤吸,還有很多情況需要控制好倉位,望採納謝謝
❸ 請問大家炒股的時候如何控制倉位的比例
那麼當有一部分投資者在進行股票投資的時候就會涉及到一些投資倉位的問題,那麼由此可見投資倉位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投資者不能夠很好的控制住這個倉位的話,很有可能會使自己出現一些利益的虧損。並且在這個倉位控制上面也需要注意一個比例,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自己獲得一定的盈利,同時減少自己的虧損。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投資者在進行股票炒作的時候,應該怎樣控制自己倉位的比例呢?
控制這個風險最後就是有一些投資者他並不能夠預測股市上面的一些波動,並且不能夠准確的預測出個股的漲跌。如果這樣的話,投資者就需要考慮一下自己是否能夠承擔相對應的虧損。如果不能的話就需要減少自己投資的金額,將這個風險控制在自己的能力之內。
❹ 炒股高手都是怎樣控制倉位的需要注意什麼
根據股票市場控制倉位。例如,當市場下跌時,試著選擇空頭頭寸觀望。當市場上漲時,你可以保留一半以上的倉位,等待股票上漲。當市場穩定上漲時,70%的頭寸可以保留。在手頭的所有頭寸都盈利後,頭寸將增加,直到它們滿員。
在股票倉位劃分之後,我們仍應注意區分底部倉位和額外倉位。底部倉庫是固定的,倉庫增加部分用於製造T。特別是在中線,當你第一次進入底部位置時,你可能不處於一個好的位置,所以你需要在其他位置做T來攤銷成本,你也可以做T來增加利潤。我經常向你們強調,你們不應該填滿倉庫,而應該留下空間。例如,當市場上有一個鑽石坑時,您可以使用剩餘的倉庫。操作肯定不是盲目進入現場,而退出也是關鍵,即何時減少位置。例如,當每日交易量上升時,我通常會將頭寸減少T。如果每日K線繼續上升,我會逐步減少頭寸,直到我離開該欄位。如果日本K線出現故障,我將在分時系統反彈時直接離開,而不必等待我的回歸。如果位置很重,我會為每張票減少一點位置,而不是一張,因為這樣可以確保位置的穩定性。
❺ 在股票投資中,如何做好資金管理呢怎麼控制好倉位
資金分配,倉位管理在股票投資中或是比較重要的,換句話說科學合理的控制倉位更適用許多的投資者,尤其是在股市熊市的環境中倉位管理至關重要,自然這里要清除有耐心的炒股高手和一些價值投資者,倉位管理能夠更高效更直接的幫著許多的投資者繞開每一個小光波的調整,以達到利滾利狀態。針對全倉平衡配備個股的投資者可以忽略此點。倉位管理首先要看經濟環境。
假如,一段時間,一直錯誤操作,找不著覺得。管不手的人,早晨新房開盤,做第一件事就是把目前資產全都售出,開展國債逆回購一天期。逼迫自己做。那樣,售出資產被鎖住,絕對不會有出錯。假如,股票買賣交易盈利,鎖住盈利,還可以用此方法。手上拿個三萬,五萬的掃盤,找感覺,使自己理智,理智的應對所在銷售市場。得到相對性正確的判斷。一段時間後再巨額實際操作。
❻ 倉位控制的原則和技巧
我們在進行股票的時分假如發現股市在一直發生變化,並且當大盤處於一種震動或許調整初期的時分,我們在進行股票的時分一定要進行及時的補倉,補倉時要有留下四到六成的倉位,這種做法是為了我們在進行股票的時分逢高減倉以及急跌買入,並且在進行的時分可以快進快出,讓我們的股票變得愈加的安全。
拓展資料:
在進行股票的時分出資者需求對股票的買賣特色進行一定的了解,在經過股票的方法進行炒股是需求將股票的優勢給發揮出來的,假如在進行股票的時分頻頻的滿倉操作給本身帶來的虧本是很大的。
也有一部分的出資者以為,在股票的時分假如沒有滿倉操作就會感覺很吃虧,要知道滿倉操作出資者判別正確確實是能夠獲得翻倍的收益,可是出資者在炒股的時分假如判別失誤就會導致呈現爆倉的機會給本身帶來巨大的虧本,所以出資者在進行股票的時分需求做好預定的買賣方案、風險操控以及倉位操控。
我們在進行股票的時分假如發現大盤處於一種低迷的狀況時,我們就一定要小心翼翼了。此刻,我們千萬不要抱著一種僥幸心理,也不可以過於猶疑,我們過於猶疑的話就會導致自己的股票失利,賊這個時期我們就需求將自己的倉位都放出去,目光放的久遠一些,然後再去等候下一次根本的出資機會。
股票的時分股市呈現了一定的跌落就一定會在某一時期呈現大漲,我們在進行股票的時分發現股市呈現了大漲千萬不要迷失自我,此刻我們就千萬要將倉位操控好,其間最需求留意的一點便是我們千萬不要滿倉,由於滿倉是不會有什麼優點的,滿倉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我們股票的虧本,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特別留意,千萬不要過於隨意。
總歸,不論我們做什麼工作都需求把握根本的技巧,假如我們不可以把握根本的技巧的話就很難將工作做成功,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留意。總結出以上這些內容出來便是為了告知我們在股票的時分一定要操控好自己的倉位,只有操控好自己的倉位才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❼ 股票如何倉位管理
倉位的控制,即資金管理。短線交易切記重倉、全倉進出場,損失10%容易,但要回本,就需要盈利11%,我們都知道,股市漲得慢跌得快,合理的倉位管理能提高你的總體收益。
投資者A用50萬分4個倉位,每個倉位即12.5萬,通常建倉2-3隻個股,使用資金25-37.5萬;交易一段時間後,資金到了60萬,依然分4個倉位,使用資金到了30-45萬;如果交易虧損,資金到了40萬,依然分4個倉位,使用資金到了20-30萬。在每次建倉的時候,都要重新計算。
概念
所謂倉位管理,絕非平常我們說的是滿倉還是70%倉位。通俗一點說,倉位管理就是在你決定做多某個投資對象時,決定如何分批入場,又如何止損/止盈離場的技術--是的,倉位管理不涉及選股選時技術,甚至有倉位管理專家試驗過,通過拋硬幣決定做多還是做空,在這樣的隨機決策下,依託好的倉位管理技術依舊可以賺到錢。
❽ 炒股高手都是怎樣控制倉位的
有個朋友100萬買了兩只股票,每隻50萬入場,當時買入的時候大盤大概是在2900多的點位,每過一段時間就賣掉盈利部分,本金不動,一直都是這樣,跟本不用天天看股。所以說高手怎麼控制倉位,就看你是否選到好股,是否選對低點,是否有這個耐心與資本,其實說控制倉位可以說很重要,但是這種是對那些專業的整天盯盤的高手才適合這句話,如果不是專業的每天盯盤做短線的人,確實沒必要,倉位的控制在大盤暴跌到3000點以下,選出一隻有實力的股在低位買入放著不動就可以。
我的倉位是這樣的:一般情況下,我只做一支股票。
1,始終保持40%(大概就是1萬股)的底倉不動,這部分股票是作為長線投資的。除非遇到幾個漲停板,才做減倉。所以說我一般是沒有空倉的時候,我要保證股票在持續上漲時,我手裡是有票的。
2,有40%(一萬股)作為浮動倉位,就是短線投資部分,低吸高拋,分批次操作。價位相對低時多操作,多買進一些。價位相對高時少操作,這時候持有股票少一些(就是所謂的不追高)。並且在操作時保證每一次操作都是獲利的,沒有利潤是不做拋售的。
3,有20%(5千股)是空倉,是作為資金存放的,這部分資金一般情況不動,可以在股市,也可以撤出股市,我就是買的隨時可贖回的銀行理財,利率也在3%左右,就是不讓自己的資金閑置。這部分資金只有在股票大跌時,跌到自己認為是非常低位時作為補倉使用。這部分資金用完,如果股票還有下跌,我也有可能再追加額外的10%-20%的資金再補倉,但到此為止不會再補倉,不會再操作,耐心等待股價回升。
4,我買的股票是自己熟悉的,自己認為是比較優質的,相信不會出現退市等現象,所以我一般是不割韭菜,不止損的,不管它如何跌,我相信都會有股價回升那一天的到來。
5,固定好炒股資金後,不管發生什麼,都不在追加資金,而且設定一個期限,半年或者一年,有利潤就撤出,不能在股市裡一直放著。
6,我買的是價位不高的股票,4元左右,太高價位的股票我不敢玩[捂臉],也沒有那麼多資金,再者就是沒有這部分資金也不會影響到生活。
這只是我多年的操作經驗,只供大家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握手]
倉位是風險控制的重要內容,對於職業炒股人來說,是與止盈止損一樣的紀律。
倉位設置有很多關聯因素,並不是簡單的一刀切。
風險和分倉
股民中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天,你全倉買一隻股票,瘋了吧?」
「天,你買了8隻股票,看的過來嗎?」
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炒股理念的人說的話,反應了兩種不同的風險意識。一種是分散投資的觀念,即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另一種是集中投資的觀念,即仔細看護好放雞蛋的籃子。
據說,從分散投資的要求看,分為7~8個品種是最優的,當少於4個時,分散 對風險降低的 效果不明顯,當超過15個品種後,分散對風險降低作用已經不明顯了。所以,從分散風險的角度,買8隻股票是正常不過的事情。這種炒股思路的人,多數是偏長線投資的。
對於短線投資者來說,如果需要盯盤,一個人盡管能同時盯幾只股票,但是牽扯精力太多,反而降低了對具體一隻股的注意力,很容易失誤。所以,這種炒股思路的人,往往就持有2隻股,甚至是1隻股。
其實短線投資也是分散投資,只不過他們不是在資金上分倉,而是在時間上分倉。即將全年持股時間分為若干個小時間段,每個小時間段持股品種不同,由於時間段足夠短,那麼漲跌都沒有多少。但是,總體來說,短線集中投資的風險還是大一些。
不同止損標準的倉位控制
各種人止損設置的標准不同,有的人設置為-3%,有的人是-12%,那麼哪種對呢?其實這與他個股倉位有關。
如果是長線投資者,共8隻股票每隻股票投入資金12.5%,則-12%的止損標准,其實就是單只股票操作失誤,造成的賬戶損失就是12.5%*(- 12% )=-1.5%。
如果是短線投資者,共2隻股票,每隻股票投入資金50%,則-3%的止損標准,也是單只股票操作失誤,造成的賬戶損失是50%*(-3%)=-1.5%
所以,倉位大小,與自己的止損標准應該協調。目前看,單只股票的失誤對總倉位的影響應該控制在-3%以內,最好是-2%以內。如果是-2%,那麼當賬戶損失-50%時,至少要有34次失誤,34次失誤足夠提醒投資者及時停止操作,及時反思,及時改變策略了。
倉位和長短線關系
短線賺的少,長線賺的多,但是考慮時間因素後,其實短線年化收益率要比長線高很多。做長線的人,多數在20%附近,其實更多的是15%。那些不算大牛市就能年賺100%的人基本上是做短線的。因為短線周轉快,利滾利,翻倍是很快的。
假設做短線,持股周期約1周左右,每次賺5%。但為了找到這樣的機會,需要等。假設每月能有一次這樣的機會,則1年有12次機會。1.05^12=1.796倍,即年收益接近80%。
但是,短線操作失誤很多,往往一次賺兩次賠,所以,能經常空倉的才是高手,他只等能賺5%的機會,放棄賠-3%的陷阱(-3%是止損線)。
長線投資不同,他必須看的比較准,看準了才進場。其實股票如果看長線,往往比短線容易看。比如某隻股票的基本面,用3年以上的眼光看,應該能知道它是不是好企業。同樣,如果用月K線看趨勢,應該也能看出它是長期上漲的股票的。如果周期行業,長期看,很容易知道它的周期波動的幅度范圍和大致的景氣周期時間長度。既然放棄了那麼多的短期機會,只要長期的年化15%收益,你還要留站崗的資金嗎?
所以,短線投資者要經常空倉,長線投資者要經常持股。這就是為何當下的A股氛圍下,有的機構還持有很多股票,而另一些機構在勸散戶不要參與,堅持等大盤反轉。
買入分步、賣出分步
很多人買入一隻股票不是一下子就全部干進去的,而是分步操作,尤其是資金量比較大的投資人。
比如,假設看好 某隻股 ,准備了1筆投資資金,可以分三步操作,先買入20%,等段時間後再買入30%,再等段時間再最後買入其餘的50%。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看錯造成一次損失過多。同樣,在股價來到高位,或者出現某些危險信號, 那麼 在信號不夠明晰時,也不是一下子全拋,萬一是欺騙性信號呢?所以也是分50%、30%、20%三步出貨。
如果你經常聽證券類頻道節目,你會發現,絕大多數嘉賓老師是分步操作的。
如果是散戶資金量很少,只能買200股、500股,那麼也不需要分步買賣了。
股市不同階段對倉位的要求
股市有牛熊,顯然牛市、熊市的風險和收益比相差很大。散戶保證收益,減少風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風險小的時候進場,風險大的時候就休息。
如果是趨勢投資者,那麼在上漲趨勢確立時進場,也就是倉位滿倉,下跌趨勢確立時離場,也就是倉位空倉。在趨勢啟動點,因為趨勢不好判斷是否來臨,則採用半倉操作,同樣,當趨勢來到頂點,如果不好判斷是否 變盤 ,還是 繼續漲 ,也是將倉位降到一半。
如果是價值投資者,則在估值低位時進場,在估值高位時離場。估值低位要求有足夠的安全邊際,巴老的觀點股價需要7折。估值高位可以持有一段,但到1.25倍左右就要走了。如果判斷不明,就部分進貨,部分出貨。
就是說,盡管投資者買的是個股,但也要看大盤指數,根據大盤的狀況調整自己的賬戶 整體倉位。
實際上,市場上的趨勢投資者、價值投資者都不是純粹的非此即彼,往往對另一種理論也懂。所以很多投資者在大盤處於足夠低位時就進了一點,但是大部分資金還是要等趨勢建立再進場。我聽說的上海某私募理財,現在是20%的資金入場,其中買股票的部分是10%,另外10%買ETF等其他品種。
散戶因資金量少,那麼現在把錢准備好即可,沒到趨勢建立,堅決不進場。現在賺10%都是好手了,但是剛得意就虧損,也許一次虧損能有20%,用一段時間看,空倉買貨幣基金更合適。當下的行情里,主要是價值投資抄底,或者短線投資者做反彈。一般平台給的建議都是用1/4左右的資金進來玩。
資產配置
大資金往往走資產配置的道路,收益率降低,但風險降低更多,總體來說,收益更穩定了。
比如,平時將資金分為4個投資渠道,股票+債券+商品 +現金 ,4種資產的投入比例是設定好的,比如40%+30%+20% +10% ,這個比例會每年調整,主要是根據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處於經濟周期的那個階段,看哪種投資渠道的機會多,或者風險大。
如果是現在,顯然股市下跌一塌糊塗,按總資產配置來看,股票資產不夠年初設定的40%的比例,所以要賣掉點其他資產,買入一些股票。
資產配置對散戶來說,還用不到,但保險、社保、大機構的理財賬戶、大家族的家族信託等,都是資產配置思路。
資產配置的思路是可取的,如果放到股市上,就是同時買入一些大盤股、小盤股,設想大小票比例為4:6,如果現在大盤股上漲了,那麼賣掉一點,補到小盤股上,繼續維持這個4:6。當然,4:6這個比值是要根據當下大小票機會大小設定的,也可以定為7:3。如果採用ET F 方式,這種操作可能更普遍。
❾ 股票投資時,如何對自己的倉位進行管理
以下是我炒股十幾年總結的經驗之談,純屬個人意見。
倉位的多少代表你對未來趨勢的看法,如果趨勢看張,就加倉;如果趨勢看跌,就要減倉。本人在實戰中,一般通過布林線指標和K線相結合,對未來趨勢進行研判,同時進行倉位的調節。
一、行情初期,20%倉位。股票在低位運行一段時間,當股價接近布林線下軌得到有效支撐,向中軌運行,同時,短期均線轉成多頭排列。此時,屬於行情開端,20%倉位比較合適。
在整個過程中,行情各個位置的判斷是控制倉位和獲利的關鍵。只有在實戰中不斷學習和終結,才能對行情有很好的把握。
如果對行情趨勢判斷錯誤,按照止損位果斷離場,保存力量,以求再戰。建倉、補倉和清倉在投資中是非常重要的。應該在大框架下,分三步:看大盤、看板塊、看個股,完成這三步,同時還有一點,當你突然發現一個風險點的時候,一定要認賠,快速離場,減少損失,這樣才能讓投資更加從容。
❿ 如何控制倉位比例
倉位是指出資者股票出資賬戶資金與實踐出資的份額一比方某出資人的股票出資賬戶有100萬元財物,其間有50萬元現金財物,50萬元已購買了A、B、C三隻股票,三隻股票的財物散布為10萬元、15萬元和25萬元,那麼該出資者的總倉位為50%,其間股票A、B、C的倉位分別為10%、15%和25%。
操控倉位份額是資金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操控風險最直接和最有用的手法,也是進步資金運作效率的必要管理辦法。投入資金的多少,自身就闡明晰承擔風險的大小。投入資金的份額與承擔既定出財物品的風險是成正比的,當然也與出資收益成正比。當市場風險增大時,投入資金份額要削減;反之市場風險減小的情況下,投入資金要増大,這是資金管理的最基本准則。
比方圖2-4中,選用50%的倉位,闡明當時市場不可控的風險程度是出資者接受風險極限的50%左右,因而選用50%的資金進行出資。出資者選用出資組合的辦法來分散風險,分別買入了A、B、C三隻股票,但這三隻股票的風險程度與收益預期的平衡聯系並不相同,因而出資者投入的資金也不相同,股票C的收益預期與風險程度的聯系要好於其他兩只股票。
倉位操控是股票出資風險和資金運用效率的第一道關卡,也是最直接的主動性風險操控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