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退出股市
Ⅰ 股票什麼情況下會退市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主動性退市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被動性退市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以下情況會被退市:1、私有化退市私有化退市一般以主動退市完成。2、換股退市換股退市一般也是主動退市。換股退市後,原股東會成為另一家公司的股東。3、虧損退市虧損退市一般是被動退市。ST股票,如果上市公司連續3年虧損,就會暫停上市,若在規定期限內還是達不到恢復上市的條件,就會被退市。
Ⅱ 股民投資者選擇離開A股市場,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讓股民投資者選擇離開A股市場的原因特別多,主要原因劃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市場因素;其二是股民自身因素。
首先分享一個我個人的想要離開股市的真實案例,我是07年A股大牛市開始入市的,牛市行情開始炒股,當時閉著眼睛買股票都是賺錢的,但好景不長,進來股市沒幾個月的時間,上證指數就見頂轉為熊市了,自從進入熊市之後我的股票資產逐步開始縮水了。
其二、因為不會分倉操作,股票永遠都是滿倉進或者滿倉出,頭腦裡面根本沒有分倉的想法,不會分倉導致股民投資者在股市很快就虧完本金。
其三、因為不會止損,更不會止盈,股票虧了就拿著不動,股票賺錢了賺一點就跑,這是大部分散戶的通病。
其四、因為持不住股票,現在的散戶持不住股票是最大的弊端,總是被其他股票所誘惑,看到股票漲了就追,跌了就以為出貨要割肉,一天都拿不住。
綜合以上股民投資者選擇離開A股市場的,主要是由於以上市場原因和個人投資者原因,歸根到底就是股民投資者賺不到錢,才會原因離開股市的。
Ⅲ 怎麼能退出股市
1、退出股市,首先要注銷炒股賬戶,然後自覺不要去關注股市方面的消息或者新聞,一段時間後,就會慢慢退出股市了。
2、在辦理股票賬戶的銷戶的時候必須帶上身份證,沒有身份證是無法辦理股票賬戶的銷戶的手續的。辦理股票賬戶的銷戶需要經過如下幾個步驟的手續:
(1)到之前開立股票賬戶的營業部(必須是開股票賬戶的券商營業部,即在哪裡開的股票賬戶就必須在哪裡注銷股票賬戶,無法到其他券商辦理,也無法在開股票賬戶的券商的其他營業部辦理)提出注銷股票賬戶的申請。
(2)按照券商營業部的要求在券商營業部給單子找該營業部的相關負責人簽字。
(3)在券商營業部各個崗位的相關負責人簽完字之後,到櫃台憑身份證和股東賬戶卡辦理股票賬戶的銷戶手續。
(4)在辦理股票賬戶的銷戶手續之後的第二天或者這之後辦理證券資金賬戶的銷戶手續。
Ⅳ 股票在什麼情況下才會退市
退市可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一:主動性退市
是指公司根據股東會和董事會決議主動向監管部門申請注銷《許可證》,一般有如下原因:營業期限屆滿,股東會決定不再延續;股東會決定解散;因合並或分立需要解散;破產;根據市場需要調整結構、布局。
二:被動性退市
是指期貨機構被監管部門強畢滲行吊銷《許可證》,一般因為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因經營管理不善造成重大風險等原因。
資料拓展:
股票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交易所有關財務等其他上市標准,而主動或被動終晌數碧止上市的情形,既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
但凡退市就要有一個退市標准問題,目前上市公司退市採用單一標准:三年連續虧損即退市。
上市公司退市是由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該公司仍然存在,仍可經營。而宴舉期貨機構退市則由存在變成消亡,這也是退市制度遲遲不能出台的重要原因。
Ⅳ 股票什麼條件會被要求強制退市
根據證監發【2000】號文《關於修改《關於改革完善並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強制退市的情形如下:
(1)上市公司存在欺詐發行、重大信息披露違法或者其他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的重大違法行為
(2)上市公司股本總額發生變化不再具備上市條件,且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仍不能達到上市條件
(3)上市公司社會公眾持股比例不足公司股份總數的 25%,或者公司股本總額超過 4 億元,社會公眾持股比例不足公司股份總數的 10%,且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仍不能達到上市條件
(4)上市公司股票在一定期限內累計成交量低於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最低限額
(5)上市公司股票連續 20 個交易日(不含停牌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
(6)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後的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
(7)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期末凈資產為負值
(8)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顯示營業收入低於證券交易所規定數額
(9)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公司披露的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財務會計報告被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保留意
(10)上市公司在證券交易所規定期限內,未改正財務會計報告中的重大差錯或者虛假記載
(11)法定期限屆滿後,上市公司在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期限內,依然未能披露年度報告或者半年度報告
(12)上市公司因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審計意見類型或者追溯重述後的凈利潤、凈資產、營業收入等觸及規定標准,其股票被暫停上市,不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年度報告
(13)上市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在規定期限內未提出恢復上市申請
(14)上市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其向交易所提交的恢復上市申請材料不全且逾期未補充
(15)上市公司股票被暫停上市後其恢復上市申請未獲證券交易所同意
(16)上市公司被法院宣告破產
(17)證券交易所規定的其他情形
來源:http://www.csrc.gov.cn/pub/zjhpublic/zjh/201807/P020180727777898792722.pdf
Ⅵ 股票在什麼情況下會退市
股票退市可以分為兩種情況,分別是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
主動性退市又分為私有化退市以及換股退市,簡單來說就是上市公司在營業期限滿之後,股東會決定退市,另外上市公司處於合並或者分立時的需要也可能會選擇退市。
而被動性退市則是一般有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或者是出現了重大風險被監管部門強制吊銷了許可證而退市。
拓展資料:
股票上市是指已經發行的股票經證券交易所批准後,在交易所公開掛牌交易的法律行為,股票上市,是連接股票發行和股票交易的"橋梁"。
在我國,股票公開發行後即獲得上市資格。上市後,公司將能獲得巨額資金投資,有利於公司的發展。新的股票上市規則主要對信息披露和停牌制度等進行了修改,增強了信息披露的透明性,是一個進步,尤其是重大事件要求細化持續披露,有利於普通投資者化解部分信息不對稱的影響。
一、目的:
1.資本大眾化
股票上市後,會有更多的投資者認購公司股份,公司則可將部分股份轉售給這些投資者,再將得到的資金用於其他方面,這就分散了公司的風險。
2.提高股票的變現力
股票上市後便於投資者購買,自然提高了股票的流動性和變現力。
3.便於籌措新資金
股票上市必須經有關機構審查標准並接受相應的管理,執行各種信息披露和股票上市的規定,這就大大增強了社會公眾對公司的信賴,使之樂於購買公司的股票。同時,由於一般人認為上市公司實力雄厚,也便於公司採用其他方式(如負債)籌措資金。
4.提高公司知名度
上市公司為社會所知,並被認為經營優良,會帶來良好聲譽,吸引更多的顧客,從而擴大銷售量。
5.便於確定公司價值
股票上市後,公司股價有市價可循,便於確定公司的價值,有利於促進公司財富最大化。
二、原則:
股份公司發行的股票,在經有關部門批准後,就可以在股票市場(證券交易所)公開掛牌進行上市交易活動。
股票要上市交易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並按一定的原則和程序進行操作與運轉。 在股票交易中,為了有效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不損害公共利益,股票在上市過程中一般要遵循一下幾個原則:
1、公開性
公開性原則是股票上市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它要求股票必須公開發行,而且上市公司需連續的、及時地公開公司的財務報表、經營狀況及其他相關的資料與信息,使投資者能夠獲得足夠的信息進行分析和選擇,以維護投資者的利益。
2、公正性
指參與證券交易活動的每一個人、每一個機構或部門,均需站在公正、客觀的立場上反映情況,不得有隱瞞、欺詐或弄虛作假等致他人於誤境的行為。
3、公平性
指股票上市交易中的各方,包括各證券商、經紀人和投資者,在買賣交易活動中的條件和機會應該是均等的。
自願性
指在股票交易的各種形式中,必須以自願為前提,不能硬性攤派、橫加阻攔,也不能附加任何條件。
三、各證券交易所規定的股票上市條件各不相同,但都包括以下項目:
1.資本額
一般規定上市公司的實收資本額不得低於某一數值。
2.獲得能力
一般用稅後凈收益占資本總額的比率來反映獲利能力,這一比率一般不得低於某一數值。
3.基本結構
一般用最近一年的財產凈值占資產總額的比率來反映資本結構,這一比率一般不得低於某一數值。
4.償債能力
一般用最近一年的流動資產占流動負債的比率(即流動比率)來反映償債能力,這一比率一般不得低於某一數值。
5.股權分散情況
一般規定上市公司的股東人數不得低於某一數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