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為什麼股市高手保守

為什麼股市高手保守

發布時間: 2023-07-08 15:35:43

A. 股市高手為什麼不看盤

股市高手人家投的是公司的硬朗度,人家投的未來5年10年的大收益,不像普通股民今天投明天賣,結果越投越虧。

B. 保守的意思炒股高手必修.

而底是主力抄出來的不是散戶抄出來的,所以保守是指的一種態度和堅持,在實質利空因素消失前,對自己資金的一種謹慎態度。
而美國股神巴菲特,他個人資產最多時,高達620億美元,是第一個把炒股發揮到極至的人!而他所開創並被眾多股民奉為指導的價值投資,已經成為很多人的操作原則,而大多數所謂的基金公司他們的選股原則也逃不開價值投資!所以他被成為股神他炒股賺的錢有620億美圓之巨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他開創了一種被很多人使用的一種炒股手冊,價值投資!希望更多的中國股民也能用這種比較有優勢又較安全的炒股方式,請記住他給炒股人的三條經典建議:
第一條,請「想盡一切辦法」保住自己的本金的安全,沒有本金就沒有機會
第二條,請記住第一條
第三條,還是請記住第一條
別以為他是在說廢話喲!這其實就是保守的真正含義。一種戰略上的堅持。

C. 為什麼在股市中真正賺錢的高手,不泄露自己的炒股秘訣

為什麼在股市中真正賺錢的高手,不泄露自己的炒股秘訣?

股市中真正賺錢的高手,不泄露自己的炒股秘訣這件事,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1、夠成為炒股秘訣的東西,都是高人過多年的修煉悟出來的,其間虧損的錢(即所交學費)絕不是少數。心理承受的煎熬,不解與無助,不是一般人所能忍受的。既然高手付出了如此多的心血錢財,那麼,他悟道的秘籍怎麼會輕易示人賤賣呢?!

任何的技術,或者技能,甚至秘笈,都是有心人刻意苦心追求和修悟的結果。那是他人「活命」依託,別奢望,想要自修!

D. 股市為什麼不能讓人掙錢

因為絕大多數股民註定成為韭菜一族。

為什麼呢?

1 絕大多數股民的入市的時間就是錯誤的。

一般人都是股市非常火熱的時侯才想炒股,而此時一般離頭部的暴跌已不遠。所以我當然會反對他們炒股票,他們自己認為是來賺快錢的。但在我看來他們是火中取栗,至少他們進入股市這個時間點就是我堅決反對的。

一個從來不炒股的人什麼時侯最可能改變想法而想去炒股呢?很明顯就是股市暴漲,人人獲利的時侯。這種輕而易舉就能得到錢的賺錢效應會吸引大量的新人進入股市炒股。可以說新手大量入市是每輪股市行情進入頭部的標志之一。

2014年的冬天A股市場的大盤指數2200多點,我勸一位朋友炒股。她堅決反對,她認為股市行情不好。此時她正計劃買車和買貂。我勸了半個小時也毫無效果。幾天後,她就向我炫耀她新買的衣服和新車。

2015年夏天她突然打電話告訴我她炒股票了,並且後悔去年沒有聽我的建議。

而接到她的電話那天我剛剛賣出股票。我沒有準確預知股市哪天大跌的本事,我只能告訴她:我賣出股票了,我已清倉了。

沒想到的是我這樣的一個專業人士的清倉消息,對她的致富夢想沒有一絲的影響——她堅決要再賺2萬元再撤,她的理由是自己入市晚了,一定要多賺點再走。並且說自己只要再賺2萬就行,一點也不貪-----。

我真的無語了。我知道她註定會虧損。我知道絕大多數的炒股的人敏舉進入股市後,都會像她那歲拿皮樣失去理智且心存僥幸。

不久,她就告訴我她不但沒有再賺到2萬元,反倒虧了6萬!

我還有個同學,他是在2015年股市暴跌的前幾天進入股市的。當我得知他進入股市後,我苦勸了他兩個小時讓他馬上拋出並且永遠不進入股市。當天他賣了股票,幾天後股市暴跌。當我正以成功勸退同學炒股而使他避免了一大筆損失而洋洋得意時,沒想到到接到了他的電話——他第二天看到股市又大漲就又買了回去。。。。。。現在已虧損嚴重!

我只能無奈的說了句:「你這是學費沒交夠,偏得要補交啊!」

我還有個以前的同事2015年5月末在我公司開戶後,每天只買一二隻股票且天天追連續漲停的強勢股。我2知道他的這種操作方法不是在炒股票,他這是在賭大小。我對其他的同事說:「我真的後悔讓他到我們公司開戶,他這樣賭下去肯定會虧的!」幾個月後他的10萬元就炒成了2萬元!

在2015年的這個夏天,我有5個朋友、8個同事就如飛蛾一樣都撲進入火熱的股市,沒有一個人聽我勸阻的。結果全部被重套!而在股市低迷時無論誰勸他們炒股,他們肯定也會拒絕的。

股民炒股要在熊市進場才好。但是又有幾個人願意在熊市入市呢?即便有些股民是熊市進場,但也大多最終以虧錢結束。所以在我看來一般人還是不炒為好。

2 普通人大多不具備炒股所需的素質,炒股早晚必虧。

股市表面上看來賺錢很容易,天天有暴漲的股票。但實質上股市與其它的行業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很難賺錢的,都是只有極少數的才能獲得成功。這些極少數的人身上具有的個性品質真是一般人所沒有的。

在我看來普通人之所以成為普通人,是因為他們有普遍的心理品質特點:膽小、懶惰、短視、急功近利、從眾等,這些都是炒股或者說投資成功的大敵。

炒股如果想獲得終身的成功必須要有普通人很難具備的優點:

獨立思考

很多人學習巴菲特和索羅斯之類的投資大師的致富技術或學習各種技術分析技術卻最終也沒有在股市上獲得成功。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他們盲目照搬這些大師的語錄和技術,卻沒有真正的面對A股的市場問題進行深刻的獨立思考。有獨立思考的人總是極少數人,總是獨孤的。比如2015年當市場瘋狂炒作互聯網金融概念股時,新能源股票卻不斷下跌。這時一位基金經理卻發生了自己的獨立的聲音——難道新能源不是我國的長期國策嗎?堅定持有新能源類股票有錯嗎?

獨立思考是投資大師必備的品質。幾十年前一位著名分析師大談某隻股票如何的前景輝煌,業績如何優秀。沒有想到的是坐位上一位基乎差金經理就說:「我想聽聽這只股票的風險在哪裡。」這位發難的基金經理就是世界著名的投資大師約翰聶夫。

2017年的春天我買入了技術形態惡劣,基本面也很差的煤炭類股票,它們都是市場上大多數人看空的股票。沒想到幾個月後就獲利50%以上。

而普通人炒股都是聽所謂專家的或別人的意見或追逐市場的熱點。

深謀遠慮

一般人炒股想的就是怎麼快速把錢賺到錢。而深謀遠慮的人則思考的是怎麼樣能長久的穩定的從市場上賺到錢。普通人不考慮以後,只考慮眼前賺到錢。而高手和大師級別的人則是考慮未來的發展前景,而極少被眼前的小利打動。

我20多年的炒股經歷告訴我——每當我深謀遠慮時我就能在市場上賺到非常豐厚的收益。每當我急功近利時,我就會最終失去賺大錢的機會甚至有時會虧損。普通人就如新手下棋總是看眼前這幾步,總以為多吃幾個子就能取得優勢。而高手和大師則是著眼於全局和未來的變化,最終的勝利天平在哪邊就不用說了。

最典型的就是一般人炒股賺個5%就想賣出害怕失去這些利潤。但是他們沒有往長遠了考慮,可能也不想往長遠考慮。

長遠的考慮應是考慮幾百次交易或幾十年這樣交易下去,你會真的賺到錢嗎?

更多的人炒股時只考慮賺錢不太考慮風險,因為他們只愛看大概率的勝算,卻忽視小概率的風險。

真正深謀遠慮的人從來不忽視小概率的風險。他們的思考不僅是眼前這次的交易,他們的計劃已包括了上千次交易或幾十年以內的所有機遇與風險的處理。

反思精神

普通人之所以普通的一大因素就在於不愛反思。一般人都是只愛看到別人的問題,而自己身上的缺點卻極可能一輩子都看不到。我有個朋友性格急燥,特別是一旦有人指出他的問題,他就會暴跳如雷。這樣的人很難有大發展。炒股更是極難成功。他的股齡比我還長,資金比我大幾十倍,但是卻一直沒有在股市上賺到錢——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一直以為他的炒股方法很正確,所以他幾十年來一直沒有改變過他的炒股理念,也極少學習。唯一的一次學習是花了800元買了一套他與他原來交易技術同一類型的系統。當然了上次2015年的大跌,他又是被套了。

炒股只有不斷的反思自己的問題,才能真正的進步。我十多年前為了炒股寫了一米多高的筆記,用來反思自己的交易中的錯誤理念。

現在市場上絕大多數高談闊論炒股理論和技術的人,有幾個能真正的反思自己的局限呢?

3 普通人絕大多數吃不了股市中的苦

炒股時間越長的人越能體會炒股的錢不好賺,絕大多數炒股20多年的普通人都賺不到錢。即便賺到錢的人也都是經歷過很多的股市風雨後,對自己的過往痛下殺手後才慢慢走向成功的。特別是炒股最終成功的人深刻體會了在股市中的付出代價的慘烈,很多高手甚至後悔自己當年踏入股市之門。因此他們才會極力勸阻那些想炒股的人炒股。

我20多歲時開始炒股經常處於虧損狀態,對家庭的歉疚和挫折感,經常不敢打開交易帳戶看上面的綠色數字。無數次的被套,無數次的失敗一度使自己對人生失去信心。一般人面對這樣的痛苦都是選擇迴避的,表現為不看帳戶,然後躺下裝死。而像我這樣立志於在股市獲得成功的人,則必須要選擇面對自己的失敗,我要無數次的總結自己的失敗原因,並寫在筆記上。爭取下次不犯類似的錯誤。這種解剖自己的痛苦要遠超套牢的痛苦。我在32歲那年的一天早上起來發現兩鬢就斑白了,只因經歷了一次暴跌。

越是高手越懂得炒股是對人性的挑戰。你必須要克服或控制自己的情緒,必須反思自己的思想是否有主觀帶入、必須要不斷從紛亂的信息中篩選出最有價值的信息和做出最優策略才行。而這種辛苦顯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E. 股市中存在真正的純技術高手嗎

可以肯定的說,股市中存在著真正的純技術派高手。真正的純技術派高手就是指單純依靠圖表技術,指導股市交易的市場參與者。題目中所說的真正的純技術派高手,我想大概意思是說:只看圖表,不關心基本面的交易者。這種要提法相對絕對和純粹,從哲學角度講,純而又純的東西反而就會降低它的真實性。個人認為90%依靠技術判斷,10%關注基本面變化,這樣的股票交易者,就應該算真正的純技術派。

至於說是不是高手?我覺得標准應該是:年復利達到40~60%之間,如果遇到行情好的時候,能夠實現資產多倍翻翻。從這么多年的證券從業經驗看,能夠達到以上標準的股票交易者還是大有人在的。雖然當前量化交易比較盛行,但依然有很多人重視手工交易。某券商就集合了國內大部分頂尖的手工交易者,每個人掌握5000萬到1個億的資產,作用技術交易手段進行股票交易,收益很穩定,也很可觀。

對於大部分散戶來說,學習交易技巧可能是比較現實的選擇。因為我們沒有能力、精力、時間甚至條件去做市場基本面的分析,更多的時間,每天就是面對著股市K線圖,運用各種技術理論去捕捉股票中的趨勢方向和買賣點,雖然對於純技術派有這樣或那樣的質疑;對於技術的有用性和無用性,也有過長時間的爭論。但目前來看,技術性具有獨特的優勢,是有效的。多年的交易經驗總結,圖表技術的核心就是:只要你能走出來符合技術理論的圖形結構,我就能夠去按照相應的技術特點去操作。比如:你走出了周一浪推升,我就可以等待周二浪的回調,進而捕捉周三浪的攻擊;技術指標顯示已經超跌,我就可以在超跌點抓超跌反彈等等。

通過這么多年的實踐證明,很多人利用股票交易技術,獲得了豐厚的回報,至於說真正和純粹,甚至到底是不是股票交易高手,那麼就應該根據個人的交易特點和水平去確定和劃分。有句話說的好:高手不寂寞,技術不是傳說。

如果對你有幫助,評論點贊就是最大的支持。

答案是股市中肯定有真正的純技術高手。

首先跟大家分享一個我身邊的一個純技術的炒股高手,他的財富都是通過炒股賺來的,不說他有多富有,最起碼拿個兩三千萬出來不眨眼,實現了財務自由。他就是一個技術面追板和打板,做超短的純技術派炒股高手;他都是通過股市K線趨勢,以及股票每日分時走勢來做作為股票的買賣依據,基本面對於他這種超短線沒有任何意義,他是快進快出的,吃短期差價為主。

假如股票買錯了及時割肉出局,止損止盈他是有鐵的紀律,嚴格執行,非常果斷的操作。他一般都是做早盤半小時或者尾盤半小時才進行股票操作買賣決定。通過各種不同技術面發出的信號進行操作,他已經堅持走超短風格已經有近十年時間,確實是真正的技術派超短線高手,打板和追板為主。

當然股市中真正的純技術高手是寥寥無幾的,純 技術也就是單純的分析參考股票技術指標炒股,對於股票基本面基本沒有參考意義,完全通過技術指標參考買賣股票,而且炒股勝算大,炒股收益率也能保持穩定收益,這樣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純技術高手 。

其實很多散戶炒股也是技術派炒股,很多散戶就會看K線,均線之類的就認為懂技術了!但真正的純技術技術高手,什麼K線和均線確實有參考意義,而他能利用到這些炒股就能賺到錢呢? 那是因為純技術高手比普通散戶不同之處的地方是,高手有敏感的盤感與很強的判斷能力,以及各種熟知主力機構各種控盤的陰謀詭計,當然炒股高手炒股經驗也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誰是天生就是股神,都是後天通過努力學習與實踐得來的經驗,才能成為強者。

股市中肯定是有純技術的炒股高手,這些高手都是有自己的炒股交易系統;對於那些股票技術指標有用,哪些沒有參考價值,都會經過研究的。股市不管是技術高手,還是基本面高手,或者消息面高手都是存在的。

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閱讀與關注。

有沒有純技術高手?理論上應該有,不過我身邊沒有,或者我沒碰到過完全單純靠技術交易的人。

但我知道一個人短線做的相當牛,2015年9月股災後入場100萬,一年後市值高達750萬左右,沒有用任何融資,完全短線交易,每天都在操作。先開始覺得是個奇跡,但仔細看了之後,發現他有幾大優點:

1、主要做 熱點強勢板塊,非主流不做。

2、他的操作方式比較多元化,逢低、追漲操作都有,不拘一格,更不會把自己框死在一種套路中。

3、 他像一個機器人,完全沒有太多的感情 ,止損起來毫不含糊,第一天買的票第二天如果到達了他設定的止損點立馬止損,盡管有多次他止損後股票漲停,但他依然不後悔,因為他要的時系統的完善,而不是靠感覺炒股,在他眼裡止損比漲停更重要。

即便是交易這么牛的人,他也不會一點基本面都不看,起碼對熱點是有一定研究的,熱點研究本身就是基本面的一部分!

我是職業交易員,專注技術分析。對於我和我的團隊來講,我們的交易不會受到任何基本面的影響。

在我們的認識里,股票上市之後,直接決定價格漲跌的因素是買方vs賣方,主力vs散戶。至於宏觀政策、行業和公司情況對於股價的漲跌只會起到間接作用。況且,機構投資者對於基本面的掌握要遠遠早於我們,也比我們更專業,會在我們獲得相關信息很早之前就會埋伏好,等到我們買入的時候,就是他們收網收割的時候。

任何資金的買入賣出都會在圖表上留下痕跡,從而表現出不同的k線形態。如果我們能深入理解「市場是主力與散戶之間的對弈」和「市場的本質規律是建倉洗盤拉升出貨」這兩個本質性的原則。那麼我們就更加容易理解不同的k線形態的指示意義。
我們通過建立市場模型、交易模型和資金管理模型來構造整個交易體系,並且不斷加強個人的職業素養,包括交易邏輯,交易心理和執行力。實踐是考驗交易員能力的唯一標准,根據我們的交易情況來講,專注技術分析讓我們所向披靡。

我認為股市不存在純技術的高手。水至清則無魚,金無足赤等典故都是說過於純粹的事物並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哲學上還有物極必反一說。

在交易中只應用技術分析炒股肯定是賺不到錢的。因為技術分析本身就是一套主觀的東西,都是建立在假想的條件下的。而這些假設的條件卻不一定存在。比如均線、MACD等技術都是建立在假設未來會按過去的 歷史 重演這一假設條件下的。但是未來卻並不一定會完全重復過去。所以金叉買入過後,有可能上漲,也有可能大跌。所以技術分析炒股的結果在本質上就是很不確定的。這種不確定的技術下怎麼可能有純技術的高手?

應用技術分析若想賺錢,至少要懂得資金管理。也就是純技術高手是不現實的,必須要同時也是資金管理高手。技術分析必須要配合倉位管理、資產組合等風險控制系統才有可能最終賺到錢。就如海龜交易法則就是典型的追逐趨勢型的交易方法,但是其卻並不是純技術。海龜交易法則中有大量的頭寸設計和多市場操作等資金管理策略。正是由於有這些非技術的策略的保駕護航,海龜交易法則才可能發揮其應用趨勢賺錢的威力。

那種關上門來不看不聽任何消息,只看技術圖表說話的人不可能賺到錢。真正的高手必須是全才,要懂得心理學、要懂得運用多種交易策略。按圖索驥的所謂純技術高手是不可能賺到錢的。

我見到過一真正高手!以下絕非騙人!親身涇歷!!有一年,在銀行的專電腦看股,旁邊一個小哥也看看,後來談起了技術,他一高興,就演是了一招絕技,KDJ選周期的主升浪,太利害了,KDJ就是自帶的那種,他說把K線圖調上拉到看不見,就KDJ,一下就定出起升點,然後下拉K淺,正確!開始我不太信,老股民對KD明白,任何一個指標都滯後,且沒調參數,無價無量無均等參照下沒有可能,尤其是KD,太靈敏太易鈍化了,後來,我考了5次,4個股全對,對率100%,為什麼?因為我怕有出千

F. 真正的炒股高手是怎樣的

今年股票操作技術又更上了一層樓,已經超越了術、法、道的層面。
術:DMI、成交量、均線系統等等。
法:風控系統:盈虧管理、倉位管理等等。
道:天道、人道、王道(A股市的特色之處)市場經濟、政治經濟、個人心態等等。
而在這個道的層面之上我又悟出了更高級別的兩個層面,而我也是提出這個理論的第一人,即界、和宙。所以現在別說虧錢,想不賺錢都難。
界:市場情緒周期,牛熊市和強、弱平衡市規律等等。比如你在市場退潮的時候用任何買入技術都會失效,又比如你在市場的發酵階段,用任何逃頂技術都會使自己半路下車。又比如在死亡模式下,基本上所有股票都是通殺。
最高級別是宙,目前不做解釋,自己保留。
人生規則:專注當下,專注自己性格行為,人性的弱點,專注正行,手持中道。
操作特點:以徐翔和趙老哥的水準出擊,買入股票能馬上上漲,緊跟熱點,緊握龍頭股,穩健的低吸趨勢龍頭,合理倉位操作。保守的資金前期安全墊建立,讓投資人高枕無憂。您可以用很少的資金來檢驗我的技術。
我一般操作三種股票,第一種是各路資金共同打造的大龍頭,東方通信、美景能源、星期六、模塑科技、道恩股份,14年生意寶、報喜鳥、怡亞通等等;第二種是趨勢龍頭,晶方科技、南大光電、未名醫葯等等。第三種是純游資領頭羊,恆力實業、魯抗醫葯,四環生物等待等等。還有一種是大庄股,像中前股份這種,這種目前的股市很少了。還有一種操作是有最新題材的時候,早盤競價那個機會,這種機會有好幾種,你懂的。
研究了13年股票,現在正式出道,因自己基本沒有資金(家庭負擔重又要還貸,自己這點小資金不足以迅速擴大規模),所以想找個伯樂,讓自己這匹黑馬快速奔騰。

G. 你見過的炒股高手都是什麼樣的性格

哈哈哈,我周圍有2個炒股高手 ,資金從200萬起家,虧到光,然後再起步,10多年後,只靠炒股現在都上億了!!!但是,他們的性格特徵基本都是一樣的,就是,不與外界接觸,不出外交往,不迎來送往,不喜歡電話打擾,交往的人僅僅是家中的幾個人和一兩個親戚,不與別人談股票,不分享炒股心得,幾乎完全沒有朋友,還有就是不知道錢多了怎麼用,基本上沒有業余愛好,不懂健身,不懂 美食 ,從不去 旅遊 ,不知道生活中有什麼美好,如果你和他多說了幾句話,他會認為你是個煩人,和你斷交,家中有這種人,基本上就是個賺錢機器,沒有生活樂趣,更沒有人生樂趣,這種人非常安全,不會惹事,不找小三,在外面會低聲下氣,不招惹是非,如果你不知道他是個有錢人,踢他2腳,他都不會理論你,但是,這種人非常有責任心,他認為自己就是家裡的搖錢樹,錢非常願意給家裡人花,最讓他高興的事情就是給家裡人花錢,外面人想他的一分錢,難。你願意做這種人嗎?就是有錢了,只會掙錢,不會花。如果你不是這種人,想在股市上賺大大大錢,難難難!

我身邊真正的炒股高手有兩個:

一個是我師傅;

一個是幾年前車友會上認識的車友;

我的師傅是30年前A股開市就進入市場的高手,在我心裡他就是牛散,並且符合牛散的定義。那就是把股票投資當成了馬拉松,並且在股市裡獲得了幾千萬的收益。

這就是我真實生活里認識的高手,他也是我朋友的父親。

我的師傅什麼性格呢?

1、快70多歲的人了,依然保持著樂觀積極,上進和學習的心態;

2、非常具有耐心,知道股市裡財不入急門,要慢慢變富的道理;

3、不從眾,有自己的核心觀點和邏輯,從來不人雲亦雲;

4、不相信消息,只相信常識;

5、極度自律,不僅表現在操作上,而且體現在生活上;

那我認識的那位車友高手是什麼性格呢?

1、膽子大;

2、魄力;

3、異於常人的投資邏輯;

他的操作主要集中在博弈超跌反彈,並且還敢加入杠桿,就好比大家都不敢碰的垃圾股,漲了好幾倍的個股,他都敢買。確實厲害!

不過,我和他接觸的時間不到半年,雖然知道他賺了不少,但不知道現在如何了!

但對於我師傅來說,我認識他十幾年了!

並且一直有聯系。

可以肯定的是,長線價值投資的高手還是佔比居多,更穩妥一些!

我見過的股票高手基本上可以用怪癖來形容,都比較宅,我自己基本上也可以說是職業操盤手了,以前是開裝修公司搞設計出身的,個性也比較隨便,但是和那些高手真心走不到一塊,不是說誰瞧不起誰的意思,是個性使然,可能也根他們炒股的經歷有關系吧。


其實包括我,我發現我現在也不是特別愛和別人交流股票,為什麼高手都不愛同別人交流股票呢?因為每個人對股票都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如果大家不在一個層面,溝通起來就會顯得很辛苦。而且對於高手來說,根本沒有必要,與其和新手講股票,還不 如自己安安靜靜地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一般跟人濤濤不絕講股票的人。


通常他應該還不屬於高手,因為他愛在別人面前表現自己的專業。而且應該還沒有怎麼賺到錢,如果在股市上能夠持續盈利的,那就叫高手,一般能夠持續復利的人,你想想,他的資金量會有多大。一般一個人的經濟實力決定了他的 社會 層次。想想別人到達那麼高得層次了,自然思想和思維得層次也不會低。很多事情也就看談了,包括無效的交流。

我的一個同事是炒股老手,他的操作手法就是全倉一隻股,死扛到底,跌了就一直買買買。我的印象中他炒股20多年就買了二隻股,一個是浪潮信息,一個是潞安環能。浪潮信息剛開始買就套住了,然後發工資留下生活必需剩下的就買浪潮信息股票,堅持了好幾年,在 科技 股大行情的時候賣了,大概是07年掙了30多萬。後來重倉潞安環能,現在市值100多萬,每年申購新股中簽10個左右,收益10多萬。雖然沒有像游資收益幾千上萬倍,但比大多數股民強多了,算不算高手呢?所以股民朋友要找准自己的路子,一直堅持做下去,一定會成功的!

低調,沉穩,宅,死黨二三,警惕性高,對個人信息隱藏很深,不願意提股票,確喜歡被人承認賺錢!喝一點酒,很少吸煙,甚至兩個身份,兩個人格!對於股票,沒什麼好說的,因為不懂的說了也白說,懂的在一起,既然都懂,也不用說!

性格不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決定性因素,迄今為止我認識兩個通過股票實現財務相對自由的(這里不要杠,我們內地城市,實現財務自由比一二線城市相對條件低一點),一個性格大大咧咧,喜歡出風頭,有時候有點咋咋呼呼,還喜歡在股票群里炫耀。但是對技術研究近乎痴迷,除了和朋友們一起喝酒,沒有其他 娛樂 愛好,所以,大部分時間都用來研究技術。最終通過燃氣改革抓住一支龍頭股,資金邁了一個大的台階。

另外一個,有些膽小怕事,比如,之前打工老闆少算了一些工資,別人都去討要,他始終一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最後在別人的慫恿下才要回了屬於自己的工資。在平時生活中也是,盡量選擇吃點虧少點麻煩的態度。但是,作息近乎機械化,晚上八九點准時睡覺,早上6.7點准時起床。從來不願和別人分享或者討論股票技術,所以,並不知道他到底水平幾何?但是,確實通過15年牛市加了杠桿賺了數千萬資金,又在本市房價要漲沒漲的時候置辦了十幾套房產,年紀輕輕衣食無憂。

所以,通過這兩個朋友的股票財務自由之路,我認為,性格其實並不是成功的唯一條件,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就是對一件事物近乎痴迷,大家可以通過我的介紹說一下自己認為的可取之處!

很多散戶朋友可能認為炒股高手都是一個性格,沉著、冷靜、理性、機智,有鐵的紀律,更有鋼的執行。但,就筆者見到的一些炒股高手來說,各式各樣,雖然不乏理性、冷靜的,但也有很多暴脾氣、激動的。

原來在機構的時候,見到的職業投資者比較多,當然,也各色各樣。其中,有幾位給人的印象特別深刻。大概在2010年的時候,我們習慣性的叫他「黑哥」,因為他經常一身黑衣服,膚色雖然被黑色衣服襯托出來,但還是讓人感覺他黝黑的皮膚。

在股市,黑哥稱得上高手中的高手,雖說沒有完全逃過2008年的大熊市,但在2005-2007年間、2009年的時候是賺得盆滿缽滿,2008年時逃的位置不是很好,但利潤也是豐厚。按道理來說,牛市賺到了錢,熊市還能逃出來,在股市中實打實的賺到錢的人,稱得上高手,也給人一種冷靜、理性的感覺。

但實際上,黑哥的脾氣很火爆,動不動就說臟話,特別是在賣出的時候,感覺他整個人都「瘋掉」一樣,喜歡自言自語。投資,一貫的風格就是我行我素,沒有很強的章法,走的也是偏投機的野路子。

還有一位比較理性,是2013年時認識的,之前的戰績倒是不清楚,但之後的戰績卻十分的不錯,2014-2015年賺了不少的錢,在2015年時雖說沒能逃頂,但在2016年之後轉變投資風格,又是賺得盆滿缽滿。要說性格的話,給人一種十分理性、冷靜的感覺,甚至投資的時候,所有的細節都會計量在內,只有面面俱到了,自己才會下手投資。

炒股高手,沒有固定的性格,個人認為最終還是要落實到你對股市的看法與認知,還有執行與否。

以前我也不信,脾氣暴躁的人,竟然也能成為股票高手。

見過一個股票高手,股票市值小兩千萬,本金50萬,股齡比我略長一些,也炒了十幾年了,資金翻了40多倍。

他的年紀不小了,快50了,江蘇南通人,到上海二十多年,已經安家,自己是做建材生意的。

我認識他的時候,是2015年初,他來參加公司舉辦的交流會,那時候他的股票市值就突破千萬了。

認識這大哥也比較巧,他來交流會,沒聽到什麼干貨,就在那邊嚷嚷。

他的意思是,券商搞什麼活動,都是噱頭,不就是把他們圈起來開會,推廣券商的兩融業務,還有賣一些所謂的資管計劃。

後來,擔心他的情緒影響比較多高,不太好,領導就讓我把他單獨請到小房間聊聊,就這樣和這位大哥認識了。

和大哥聊了好久,才讓這個大哥平復。

後來,就聊到了他的發家史。

他是02年入市炒股的,也是跟了一個所謂的高手,當時手上有錢,就投了50萬,此後從來沒有追加過資金。

剛開始,基本上就是跟著高手買什麼消息票,別人說什麼,就買什麼,要麼滿倉買,要麼半倉,買兩只。

因為02-05年確實總體行情不太好,所以入市後,幾乎一直在虧錢。

中途有押中過一個重組的股票,關了小半年放出來,賺了一倍多,算是回了回血。

05年底的時候,還是虧的就剩下20萬不到了。

這之前的幾年,他幾乎很少操作,也不是很關心股市,屬於純投機者。

06-07年是他最輝煌的兩年,20萬炒成了500萬,靠有色金屬發的家。

他自己是做建材的,對於鋼鐵方面價格比較敏感,還有銅啊鋁啊什麼的,後來延伸一下,什麼鋅啊鎳啊。

可以說06-07的有色行情,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他的策略和他的脾氣性格有點像,買入兩天不漲就換,漲了兩天橫盤再換,而且幾乎都是滿倉。

我都很難想像一個高頻交易,也不是打板的投資者,靠有色金屬的輪動,在06-07年賺了20多倍。

資金的效率得有多高,操作得多彪悍。

不過這些都是從他嘴巴里說出來,是不是真實情況也無從考證了。

他真的是個急性子,交易策略就是買入後如果不漲,第三天就賣出,理由是自己看走眼了,判斷錯誤,及時止損。

當然,很經常會出現一賣就漲,踏空的情況,他就會破口大罵,以解心頭之恨。

他買股票都是找剛開始啟動的,或者開始放量突破的,還有在上升加速段的。

只買馬上要漲的,買錯了,下跌了,出現3%的跌幅就止損,如果是橫盤超過兩天也止損。

理由就是自己判斷錯誤了,就止損,從來不幻想什麼後續行情啟動。

他自己認為,後面才漲起來的行情,那都是運氣,和他的主觀判斷要漲,已經完全沒有關系了,所以都是運氣的錢。

他就是做隔日交易的,就是今天買,明天就得漲,最多給一天機會觀察,放到第三天,還不漲就不耗時間了。

至於賣出,只要是滯漲了就賣出,同樣的原則,滯漲的第二天收盤或者第三天就賣了。

他的這個理論,我簡單的做過驗證,有一定的道理,在牛市裡還是比較好用,熊市裡有時候好用,有時候不太好用。

他買股票,基本不考慮什麼基本面,因為幾乎都是短線,絕大部分個股的主升浪,周期長一點也就是幾周而已。

一個脾氣比較急躁,追漲不追板的中年男子,在最近的十年,用相對高頻的交易,竟然讓自己的賬戶市值不斷上漲。

他和別人賺錢的時間點不太一樣,基本上是大盤跌,他小虧,大盤漲,他小賺,大盤出現震盪行情,他賺的相對最多。

他也有佛系的一面,就是忙的時候不炒股。

這兩年生意已經慢慢開始不做了,算半個全職股民,之前生意比較忙,一旦沒時間他就不做,就休息。

在他眼裡,行情天天有,不差那麼幾天,生意上賺錢也很重要。

而且資金量大了,風格也沒有之前那麼的激進了,也開始隨大流,炒白馬了,安全第一了。

當然,今年白馬股被殺了一輪,也是讓他年初賺的都給吐出來了,遭到他的罵罵咧咧,隨後又回歸他的題材股去了。

他這個人吧,其實也不是什麼性子特別急躁的,或者說表面上是這樣,內心還是比較沉穩的。

畢竟,生意人如果不沉穩,做生意都難。

他可能只是比較爽快,比較直言不諱,比較愛說真話,愛吐槽而已。


其實,我發現所有在股市裡賺錢的人,並不是非得具備怎樣特別的性格。

最重要的,是需要擁有一套自己特別的交易原則。

就好像短線、波段、長線,都有高手,冷血的、暴躁的、神神叨叨的也都能賺錢。

讓他們能賺錢的,並不是性格,而是執行力和交易原則。

原則幫他們過濾掉了情緒,而情緒才是股票投資路上最大的絆腳石。

雖說,我不太認可三天止損離場的方式,畢竟頻繁止損的損失率也不小,對於選股的要求就很高。

但別人那一套確實賺到錢了,就是厲害,而且肯定在選股上有特殊的一套。

否則,一套所謂的短線交易原則,怎麼可能賺那麼多錢。

股市中,不僅要敬畏市場,還要敬畏強者,那些在股市中真正賺到錢的人,都是高手。

我簡單總結了那些股市中長期賺到錢的人,都有的一些共同特質。

1、我行我素,堅持做自己。

股市中的失敗,各式各樣,但往往有很多的共通點,比如貪婪、恐懼、懷疑、猶豫,更重要的是不總結,不進步。

股市中的成功,雖說都克服了情緒,但方式方法卻各不相同。

可以說,股票市場像是一個大染缸,所有人在股市中都會變色,而賺錢的那部分人,顏色越來越鮮明,虧錢的卻不停的變換色彩。

股票中的堅持,並不是大家理解的傻傻的執著,而是堅持自己的理論,在實踐中將它不停的完善,形成自己獨特的操盤方式。

堅持自己的一套,不隨波逐流,不會想一出是一出。

2、不斷精進,生存力極強。

所有的交易原則,在最開始制定的時候,一定會存在漏洞的,這是必然。

如果有一種百分百賺錢的方式,可能就不是賺幾十倍幾百倍了,掌握這種交易方式的人,可能已經身價百億千億了。

所有的交易模式,都是需要不斷的更新和精進的。

資金的體量不同,交易的方式也會不一樣,小資金可以做短線,但資金量大了,就會被迫轉做波段,或者說被迫從小市值個股轉向中等偏大市值的股票。

還有一點,市場的風格其實是在不斷變換的,除了業績成長這條不變的本質以外,不同時代,對於不同類型股票的偏好也不同。

從主板到中小板,再到創業板科創板,從銀行券商地產,鋼鐵有色,到互聯網新能源高 科技 ,市場的變化太快了。

只有不斷精進,才能更好的生存。

3、大隱於市,不張揚,很少分享。

實話實說,我認識的高手,大多都比較謙虛,不張揚,也很少分享。

他們偶爾會講講自己的操盤邏輯,但不會講深層次的東西,也就是說,很少分享真正的干貨。

當然了,可能他們已經分享很多精華,只是旁人悟不通,悟不透。

大隱於市,和脾氣性格沒什麼必然聯系,而是一種處世態度,可能在股市和人生中經歷太多風浪,讓他們都心存敬畏,不太張揚。


我自己很喜歡股票市場,原因是股市這個小世界,真的讓人感覺到了不一樣的人生。

其實,股票市場就是我們現實生活的另一個縮影,是真實世界的另一個折射。

所謂的情緒,也只是因為漲漲跌跌被放大了而已,畢竟賺了虧了都是真金白銀。

我把股市當做一場不一樣的修行,從不指望在這修羅場里變成高手,只是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套長期生存的法則。

聊一聊我身邊的例子。我一個朋友,在我看來是個炒股高手,並非科班出身,但操作手法很高明,選股理念很正確。主要總結的性格特徵: 狠,有耐心,膽子大。

割肉,很果斷

以2020年為例,我這位朋友學生物方向的。2015年入股市,也曾經被割韭菜。2020年入股市主要也是操作生物醫葯方面的個股,比如說華蘭、沃森等,但不知道怎麼地,2020年也購入中國平安,這只 歷史 上所謂的保險龍頭,2020年因為匯豐等事件原因,股價被深度抑制。當明確了這一點以後,他割肉也比較果斷,不會因為虧多少心疼,該舍則舍,我總結為「狠」。

抓龍頭,有耐心

以美的集團這只股票為例:


從當時的50元的成本一直拿到現在,至今也沒有拋掉。我總結為「有耐心」。

超跌搏反彈,膽子大

這是當時的沃森生物這只股,該股自2020年8月初見頂以來一路下行。2020年10月初的時候,沃森生物高點回落超40%的時候,進入賺了8個點的反彈走人。這種例子還有很多。但也有失敗的,在下行的趨勢中殺入,我覺得還是「膽子大」。


免責聲明:上述觀點僅為作者投資研究的體會和分析,不作投資參考建議。請讀者知曉,更多「股票、ETF、可轉債等」投研觀點,歡迎關注「慶哥聊 財經 」,原創不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點贊轉發支持下哈!

熱點內容
股市風險評估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4 12:34:08 瀏覽:365
2020歷史新高股票 發布:2025-02-04 12:25:26 瀏覽:803
一般說的股票交易都是a股 發布:2025-02-04 12:20:33 瀏覽:854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行情 發布:2025-02-04 11:53:05 瀏覽:545
基金排名什麼時候出結果 發布:2025-02-04 11:40:23 瀏覽:650
黃金理財卡多少級才能開 發布:2025-02-04 11:35:27 瀏覽:364
天弘基金怎麼玩 發布:2025-02-04 11:34:06 瀏覽:795
理財產品轉讓得到多少 發布:2025-02-04 11:11:27 瀏覽:132
股票當天漲停後第二天會跌嗎 發布:2025-02-04 10:24:31 瀏覽:313
替客戶理財虧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發布:2025-02-04 10:17:07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