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市值為什麼比不上特斯拉
❶ 特斯拉:沒大眾時間長,銷量更不及大眾零頭,但市值卻超過大眾
在2020年開首個「開門紅」的無疑非特斯拉莫屬,在2019年Model3入華、Model3在電動車領域銷量全球第一等好事之後,特斯拉在2020年一開年又迎來了另一樁大好事,那就是其市值突破了千億元。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❷ 特斯拉銷量只有大眾的零頭,為何市值卻超過了大眾
自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建以來,特斯拉是好事不斷,而2019年年底,上海工廠的國產Model3交付,也不斷的推升著特斯拉的股價一路高漲。
1月22日,這家電動汽車製造商的股價飆升4%。當天盤初的高點為572.11美元,特斯拉的市值約為1031億美元,超過了德國百年造車巨頭大眾汽車的998億美元,僅次於豐田汽車。
其實,特斯拉的市值暴漲也預示著以內燃機為代表的百年汽車行業將發生徹底的變革。我想,這才是特斯拉真正的可怕之處。
投資者們給特斯拉的定義首先是一家科技公司,然後才是汽車公司。正如大眾汽車集團的CEO迪斯所說:「如果我們看到了這一點,那麼我們也就理解了為什麼特斯拉在分析師看來是如此有價值。」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❸ 市值超887億美元,特斯拉超越大眾汽車後絕塵而去
大眾汽車股價
至此,特斯拉已經成為市值第二高的汽車集團,而它才只有ModelS、ModelX和Model3三款量產車型,老款Roadster已停產多年,Semi、Roadster2020、ModelY、Cybertruck又都還沒量產。特斯拉,錢途無限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❹ 市值超越大眾的特斯拉,也受困於蝙蝠
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很多工廠被迫停工,特斯拉上海工廠也不例外。
但病毒擋住了我們,卻沒擋住特斯拉的股票。
上周五(1月31日)該股收盤價640.81美元,跟去年6月的最低點178.97美元相比,真的是咸魚翻身,而且翻了三身有多。
勃蘭登堡環境部長AxelVogel稱:「這塊地很可能有二戰遺留的彈葯,尤其是美國飛機投下的炸彈。」
無疑,德國政府會為移除爆炸物買單,但掃雷也需要時間。
這樣看來,這「德國速度」要想和」中國速度「碰一碰,估計也得碰個鼻青臉腫。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❺ 特斯拉4個月跌掉2萬億市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最近接二連三的負面報道播出,所以才導致了特斯拉市值跌掉了2萬市值。上海車主女維權特斯拉剎車事件,這是一個導火索。上海女車主穿著一件白色的T恤印,有紅色的特斯拉logo,上面寫著剎車失靈,爬到車頂上面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這一個維權事件引起了廣大人民的注意,對於其他的剎車失靈事件也逐漸的浮出水面,讓大家對特斯拉產生了質疑。我們廣西南寧也有一輛特斯拉停在道路旁,寫著剎車失靈,讓人不禁對此產生懷疑。
美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出了問題,美國加州有一名男子在駕駛特斯拉,不幸身亡。之前特斯拉官方一直稱贊自動駕駛輔助功能,但是這一次事故的發生卻沒有很好的保護好這一名駕駛者,所以人們對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品質都存在著一定的質疑,從而影響到特斯拉在市場上的佔有率和口碑,自然也會導致市值下跌。
❻ 還在虧損的特斯拉,市值已經超過了大眾
首先,必須恭喜一下特斯拉,市值已經達到了1598.99億美元了,離萬億市值又近了一步。
從市值的角度來說,特斯拉當下的市值已經超過了大眾,成為了僅次於豐田2270億市值的車企,是全球市值第二的車企,刷新了記錄。
但是,市值如此高的特斯拉,還在虧損。
市值超1500億美元,這不代表特斯拉就值這么多錢,估價也不可能保持一成不變,甚至持續高走,一旦特斯拉的股價掉下來,那個時候又該如何算呢?反正一個虧損的車企還有如此高的市值怎麼都讓人無法接受,難怪有那麼多的車企想上市呢,虧不虧損無所謂,只要股價高就行了,終於有點開始理解賈躍亭為什麼那麼著急FF上市,上市即翻身啊!
(本文由【車界】新媒體編輯部原創出品,轉載需註明出處)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❼ 大眾或將在2022年超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生產商
撰文 / 馬曉蕾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來源 / Autonews,作者Chris Bryant
目前 汽車 行業對燃油車約定俗成的英文縮寫是「ICE」(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也是「冰」的意思,剛好反應了 汽車 製造商對燃油車冰冷的態度。
市場對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他的新同行們的如此青睞,讓德國和底特律的傳統車企巨頭,如大眾和通用,倍感沮喪。大眾市值為870億美元,是2019年營收的6.5倍,相比之下,純電動車製造商特斯拉盈利微薄,而其市值已經高達3520億美元。其他雨後春筍般涌現的「特斯拉」們,如Rivian和尼古拉(Nikola),在零交付的狀態下,市值也都達到了數十億美元。
雖然特斯拉的軟體和電池技術讓人印象深刻,但如何造好電動車已經不再是秘密。傳統 汽車 製造商同時也在花費數百億美元研發電動車,可他們實在不擅長融資。一些環保主義投資者無法忽視的一個事實是,現有的 汽車 製造商仍然在生產大量的「油老虎」SUV。
為什麼大眾、通用應該考慮拆分電動車?也許答案是 汽車 製造商想通過分拆其電動車業務,讓市場賦予其特斯拉般的市值。同時分拆電動車業務對公用事業來說是有利的,公共事業部門正在努力把可再生能源從傳統油氣業務的束縛中解放出來。
通用 汽車 和大眾 汽車 都在電動車領域進行了大規模的押注。它們電池技術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強,像特斯拉與松下一樣,它們紛紛尋求合作夥伴,建立自己的電池工廠。它們推出的新款電動車也相當亮眼。今年秋季,通用 汽車 將推出純電動悍馬,可能給特斯拉備受矚目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帶來了極大地威脅。
與此同時,大眾最新推出的ID3緊湊型掀背車,與高爾夫同尺寸,這是其全新MEB電動車平台上打造的首款車型,該車將作為包括ID4在內的其他大眾電動車的市場基礎,其跨界設計更加吸引美國和中國的消費者。
大眾正在把該平台授權給其他 汽車 製造商,如福特。該平台可能會成為大眾集團的搖錢樹。德意志銀行分析師蒂姆·羅科薩(Tim Rokossa)稱,大眾可能會在2022年超越特斯拉,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生產商,屆時它應該會賣出超過100萬輛電動車。
這樣一來,通用 汽車 和大眾將其電動 汽車 業務剝離就比較好理解了。這有助於釋放價值,也許會讓公司更容易籌集資金。
通用 汽車 已經將其Cruise自動駕駛部門分離出來,幫助它從像軟銀這類的願景基金的投資者那裡籌集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那麼對通用 汽車 的Ultium電池系統和電動車如法炮製也未嘗不可。
其他因能源轉型而受到沖擊的行業也在採用類似的思路。德國公共事業公司RWE的股價自從與競爭對手Eon SE完成資產交換後開始一路飆升,使其更加專注於生產清潔電力。本周,RWE利用這一高估值,籌集了23億美元的新資本。
通用 汽車 在最近的一次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達了對拆分電動車業務的想法持開放態度,大眾 汽車 則比較謹慎。在一定程度上,大眾這種不情願的態度部分歸因於歐洲的環保法規。大眾的傳統業務需要將電動車包含在內,以使其車隊的平均排放量保持在歐洲准則的允許范圍之內。
電池技術被視為目前最有前途的技術, 汽車 製造商自然會對剝離持謹慎態度,因為他們擔心投資者會將剩餘的ICE(燃油車)業務標記為"壞賬",盡管燃油車一直是盈利的。
追逐特斯拉的高估值到底有多明智?似乎很難論證它的合理性。大眾內部管理的復雜性是變革的另一個障礙。大部分股東"在保時捷和皮耶希家族、下薩克森州和工會面前幾乎絲毫沒有話語權。
就像有分析者認為保時捷、蘭博基尼和布加迪,如果單獨上市並像競爭對手法拉利那樣估值,可能價值高達1181億美元。
然而,大眾公司的管理者似乎不接受這個提議。羅科薩說,將大眾的MEB業務完全分離可能是不現實的,但即使是單獨的財務披露也可能有助於估值。
不過,電動 汽車 分拆還是有一些誘人的地方,比如股東和工人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特斯拉在過去十年中已經投資者那裡籌集到超過150億美元的資金,只要它想,明天可能還能再籌集50億美元。
而大眾 汽車 必須為其電動投資提供資金支持,估計5年內將達到354億美元。而這筆資金主要來自於自身的現金流,這意味著大眾可能剩不下多少錢,員工的工資就會是個問題。如果特斯拉繼續通過籌集一大筆廉價資本使股價繼續走高,也許會給又一次刺激競爭對手,讓他們不得不下決心轉變思路。
❽ 如何趕超特斯拉市值,華爾街給大眾通用這些老牌車企支了一招
文/宋雙輝
眼瞅著特斯拉的股價和市值天天創造歷史,傳統車企們捉急啊。
大眾等歐洲車企,還面臨著嚴格的排放法規要求,如果把電動車業務拆分走了,剩下的傳統燃油車排放總量肯定不達標。
對此分析師認為,即便完全將電動車業務拆分出去不現實,單獨進行財務披露也是好的,都能有助於提升股價和市值。
反正辦法能想的都想到了,能不能反超特斯拉,就看傳統車企們自己如何選擇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