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中國餐飲為什麼市值不高

中國餐飲為什麼市值不高

發布時間: 2023-07-05 06:49:37

1. 海底撈市值56天跌2000億,為何會突然跌得如此嚴重

海底撈最近的股價出現了狂跌的情況,在最近的56天跌破了2000億,這是對於一個上市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損失。我們都知道海底撈的是餐飲行業也比較高的,而本次的跌幅2000億元是非常誇張的,這也說明了海底撈的業績不良等情況。對於2021年疫情過後的時間,海底撈出現如此下降需要值得我們的重視。海底撈本次下降如此嚴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海底撈業績下滑

海底撈業績在最近一段時間內出現了下滑,這是他的市值下跌的一個主要原因。海底撈的業績下滑是各方面原因導致的,因為他的服務售價等出現了同質化的競爭,並且火鍋行業競爭也越來越大,有很多的相似企業都提供了類似的服務。

這也導致了海底撈的業績出現了大幅度的下滑,這樣它的股價也跟隨下跌,而一旦出售了,拋售的現象則會出現大幅度的下降。

2. 海底撈股價接近腰斬,市值暴跌2000億!暴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五一過後,海底撈的股價一路下跌。自今年2月16日達到峰值以來,海底撈的股價已從85.80港元跌至42.55港元的最低水平。截至5月7日收盤,海底撈的股價為每股43.15港元。短短56天,2000億的「火鍋毛」股價已近腰斬,累計下跌47.47%。最新市值為2287億港元,比2月份最高市值低逾2000億港元。

勞動節過後,海底撈股價接連走低,5月5日跌幅超過6%,5月6日暴跌近10%,5月7日再次暴跌,創下全年每股42.55港元的新低。自今年2月16日高點以來,海底撈股價從85.80港元跌至42.55港元的最低點,股價一度暴跌50.41%。

近年來,海底撈一直熱衷於跨境。經過擴張和漲價,海底撈還想出了其他「招數」——開辟新品牌,打造第n個品牌。

目前,海底撈通過內源延伸等策略打造了不少新品牌:對外,2019年先後收購「優定優」進入毛菜領域,收購「好面條」、「漢社中華料理」進入麵食和各種中式餐飲領域;對內,2019年,孫公司先後推出「釣魚派配面」和「新秦派面館」;2020年推出「樊凡林」「秦小仙」等新品牌,推出9.9元的奶茶自選,增加奶茶品類。

雞毛菜、面條、土豆粉等中餐品類之後,「炸雞」最近在海底撈有賣。據悉,海底撈新品牌「苗世雄鮮炸雞」已登陸鄭州,開了兩家店。根據「苗哥鮮炸雞」微信微信官方賬號信息,該品牌屬於鄭州苗哥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據公開信息,該公司由海底撈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北京優定游餐飲管理有限公司100%投資。

3. 作為疫情「最慘」餐飲行業龍頭,海底撈靠什麼撐住1700億市值

萬事皆有因。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是線下餐飲,但海底撈卻沒怎麼跌,或許是由於「聰明錢」理解線下餐飲的出清潮下,具備現金流能力和品牌議價力的海底撈未來的擴張預期。然而這一判斷也有風險,假如疫情常態化甚至導致長期需求遭到遏制,即便海底撈擴張成本再低,亦會在萎縮需求端備受打擊,無法撐住1700億市值。

2020年初,新冠狀病毒爆發,餐飲業受到重挫。海底撈明明也關了店,也將要面臨2020年業績的大幅下調,股價卻十分堅挺。

如果從武漢封城日,即1月23日起算,海底撈前一天的收盤價為32.5,之後最低只到過27.45,最大跌幅為15.5%。同期,呷哺呷哺最大跌幅達到46.4%,麥當勞最大跌幅近50%。相比其他餐飲企業的走勢,海底撈強勢不少。

海底撈到底是憑什麼支撐住1700億的市值的?

別人打折,海底撈漲價

疫情爆發後,許多餐飲店如麥當勞、薩莉亞等都推出了打折套餐,以薄利多銷的方式,來恢復自己慘淡的生意。

而海底撈卻悄悄漲價。

血旺半份從16元漲到23元,半份土豆漲到13元,一片1.5元,米飯7塊一碗。。。在一位消費者曬出了海底撈的賬單後,網路上形成了一股批評海底撈「趁火打劫」的輿論。海底撈隨即發布致歉信,並決定將恢復菜品價格。

實際上,海底撈幾乎年年漲價,只是這次不巧遇上疫情,被輿論給逮住了。

2015年至2019年,海底撈的人均消費額分別為91.8元、94.5元、97.7元、101.1元、105.2元。這不是因為人們吃得越來越多了,而是海底撈的菜價每年都在小幅上漲。

海底撈漲價的底氣,來自其優於行業的翻座率。

翻座率指一張桌子每天被使用的次數,火鍋店一般達到3次/天就有不錯的盈利。 2019年海底撈的翻座率達到了4.8次/天,也就是說,一張桌子平均一天招待約5批客人。按一頓火鍋2小時計算,海底撈店內的每張桌子每天有10個小時是有人在吃的。

居高不下的翻座率使得海底撈的門口總排著長隊,高峰期需要等候2-3小時。而呷哺呷哺2019年的翻座率只有2.6次/天。倘若跑到線下去觀察,呷哺呷哺的生意比海底撈清淡許多也是肉眼可見的。

神奇的是,消費者對海底撈還相當忠誠。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調查,海底撈的就餐體驗在中國中餐品牌中排名第一,同時,曾在海底撈就餐過的顧客中的68.3%至少每月光顧一次海底撈,而98.2%表示願意再次光臨。

餐飲市場出清,海底撈出現黃金擴展期?

而以強大議價力為基礎所帶來的市場擴張預期,是海底撈擴張的核心邏輯。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從2020年3月1日算起,5%的樣本企業賬上沒有現金支撐運營。79%的樣本企業表示,依靠自有現金無法支撐過3個月。

疫情的爆發給中小餐飲業帶來了災難。一些餐廳在年前為春節儲備了許多食材,現在要麼低價甩賣,要麼爛在了倉庫里。更有一些餐廳因為付不起租金,而永遠地關上了門。

實力不強的餐飲店紛紛倒下,卻成了高現金留存的企業低成本擴張的契機。

固有的外出餐飲需求在長期來看大概率是穩定的,中國防疫成效卓越則提高了這種預期。不僅如此,從微觀的商業環境下看,小企業倒閉引發商鋪租賃,商鋪建設市場向買方市場傾斜,租賃價格成本和擴張成本會被暫時被壓制, 加上政府支持下的費用減免,這給「現金為王」的企業出現了一個低價擴張的黃金窗口期。

2017年之後,海底撈門店擴張明顯提速。2019年,海底撈新開業308家,全球門店從2018年末的466家增至2019年末的768家,其中716家位於中國大陸,以及52家位於香港、澳門、台灣及海外。

在高速擴張的同時,海底撈的舊店維持著原有的經營效率。根據財報,2019年同店銷售增長為1.6%,同店翻台率維持5.2次/天,與2018年持平。

2020年,海底撈計劃再開300家。開店不僅能增加營收,還能進一步降低成本。一方面,采購量大的話,對上游供應商更有議價權,食材成本更容易控制。另一方面,門店密度變大後,倉儲和配送的邊際成本會降低,整體上門店的平均成本會減少。

成本優勢加大擴張預期

打算在2020年繼續擴張的海底撈,除了資金經營現金流充沛,在融資上也跟有優勢,更容易獲得銀行的資金支持,融資成本也較低。

據新華網報道,在疫情期間,中信銀行和百信銀行合計已為海底撈提供21億元授信額度,並承諾將加大對其供應鏈企業的支持力度,2月19日首批8.1億元放款資金已到達海底撈賬戶。

此外,由於強大的品牌力,海底撈比其他餐飲店在租金上有更強的議價能力。

根據海底撈的招股書,2017年,海底撈的租金成本只佔總體費用的4.3%。而同期呷哺呷哺、必勝客、肯德基和必勝客的租金成本分別占總體費用的12%,16%,31%和34%。

根據財報,2019年海底撈的營收為265.6億,租金成本為11億,占總營收的4%。同期,呷哺呷哺的總營收為60.3億,租金成本為8.5億,占總營收的14%。同樣做火鍋生意,海底撈的營收規模是呷哺呷哺的4.4倍,但租金成本只是其1.29倍。

海底撈的租金優勢是顯而易見的。這背後的原因是海底撈擁有強大的品牌效應和口碑,使其在商圈招商時用較大的議價能力,無需依賴商圈引流,反而為商圈帶來人氣。

海底撈也承認自己在租金上有優勢表示:「我們的物業租金及相關開支占收益的百分比較行業平均水平為低,主要由於我們餐廳有較高的翻台率及較佳表現。我們的租賃通常包括至少三個月的免租期,以方便裝修及翻新場所。我們絕大部分租約的租金為固定金額,並按租賃協議規定的每兩至三年逐步增加。」

或萎縮的需求能撐住1700億嗎?

不過,也有券商指出,目前市場對海底撈的「強者恆強」的預期太強,「疫情影響」的預期太弱,且並未充分計入疫情短期影響。

如東吳證券就直接給出《股價或未真實反映疫情影響,大幅下調2020年盈利預期》的研報,並在研報中指出,考慮到核心一線城市(北京/上海)的疫情情況,謹慎假設 4-7 月門店效益(客流/翻台率)分別經歷 20%、40%、60%、80%的爬坡期,該情況將致使全年利潤預期收窄。

東吳證券還指出關鍵點,即海底撈過去幾年試圖進行海外擴張突破開店節奏瓶頸。但目前而言外海疫情影響和全球化趨勢放緩等因素,都沒有完全被計入海底撈的股價預期。

此外,疫情防控常態化對消費行為構成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查體溫,戴口罩等防控行為大概率在未來一年甚至數年中長期推廣,而消費沖動與消費熱情也將因此受抑制,其也並未體現在海底撈高達1700億的市值上。

更值得注意的是小概率事件存在的大損失風險。達里奧的全天候策略號稱躺賺,但最後輸在股債同跌上就已經給我們上了一課。輸入型病例擴散和冬季病毒回歸的可能性,疫苗研發進度過於緩慢導致海外經濟崩潰等均未納入對海底撈預期的考量。

需要指出的是,海底撈即便在大多數預期之中仍然擁有光明的未來,但海底撈的市值最令人擔心的地方在於其「絲毫未體現對疫情的敬畏」。

4. 海底撈正在逃離小縣城,市值蒸發約3500億,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海底撈之所以逃離小縣城,市值蒸發約3500億,主要是因為目前的經濟發展非常緩慢,餐飲業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海底撈的服務雖然很好,但是相比較於其他的火鍋店,海底撈的價格還是貴了很多。盲目的擴張對於海底撈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據了解,中國著名的餐飲品牌海底撈已經現在逃離小縣城,市值也蒸發了約3500億。關於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盲目的擴張對於海底撈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海底撈在慢慢的變得受關注之後,就一直都在小縣城內盲目的擴張。全國幾乎大大小小的城市都能夠看到海底撈的身影。其實盲目的擴張,對於海底撈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這會增加海底撈的經營風險。目前海底撈所面臨的現狀就是盲目擴張帶來的後果。

那麼你覺得海底撈為什麼會面臨這種狀況呢?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熱點內容
怎麼查看股票歷史估值 發布:2025-02-04 15:52:21 瀏覽:771
如何判斷股市裡的坦盪和恐懼 發布:2025-02-04 15:44:29 瀏覽:35
股票鼎盛科技 發布:2025-02-04 15:37:19 瀏覽:211
一億如何理財最快 發布:2025-02-04 15:27:32 瀏覽:326
有個叫翼什麼的股票軟體下載 發布:2025-02-04 15:10:29 瀏覽:866
怎麼判斷期貨次高點 發布:2025-02-04 14:38:15 瀏覽:555
什麼是一個公司的股權架構 發布:2025-02-04 14:30:31 瀏覽:212
錢不多工行理財哪個好 發布:2025-02-04 14:29:05 瀏覽:851
股票軟體dx12 發布:2025-02-04 14:16:52 瀏覽:437
股權為什麼會越分越多 發布:2025-02-04 14:04:25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