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如何實施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如何實施

發布時間: 2023-07-03 08:54:06

❶ 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手段

中央銀行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
1、存款准備金制度。存款准備金,是指金融機構為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總額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備金率。
2、再貼現政策。再貼現是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轉讓。對中央銀行來說,再貼現是買進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現實貨幣,擴大貨幣供應量。
對商業銀行來說,再貼現是出讓已貼現的票據,解決一時資金短缺。整個再貼現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和中央銀行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讓渡的過程。
3、公開市場業務。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所從事的證券買賣不同,中央銀行買賣證券的目的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量。 被稱為中央銀行的 「三大法寶」。主要是從總量上對貨幣供應量和信貸規模進行調節。是中央銀行所採用的、對整個金融系統的貨幣信用擴張與緊縮產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響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貨幣政策工具。
當貨幣政策邊際效用遞減,因此央行會慎用降息降准這樣的貨幣政策工具,而更傾向於運用公開市場操作等手段保持市場流動性,以及利用中期借貸便利(Medium-term Lending Facility,MLF)與常備借貸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簡稱SLF),這種新型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短期流動性。

公開市場業務指中央銀行通過買進或賣出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調節貨幣供應量。公開市場業務債券交易有回購、現券交易以及發行中央銀行票據三個品種。央行回購分為正回購和逆回購,兩者都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
我國貨幣政策手段的使用及其原因是什麼?
我國政府提出和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是有其特定的經濟社會背景和政策涵義的。其一,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政策作用大小的比較意義而言的。改革開放以來,由於多種原因,我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財政收入佔全部財政收入的比重不斷下降,出現了國家財政的宏觀調控能力趨於弱化,「吃飯財政」難以為繼的窘境。
面對中國經濟成功實現「軟著陸」之後出現的需求不足、投資和經濟增長乏力的新形勢及新問題,特別是面對亞洲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影響,必須使我國財政政策盡快從調控功能弱化的困境中走出來,對經濟增長發揮更加直接、更為積極的促進和拉動作用。
這就是「更加積極」或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主要涵義。其二,積極的財政政策是就我國結構調整和社會穩定的迫切需要而言的。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結構性矛盾也日漸突出,成了新形勢下擴大內需、開拓市場、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嚴重障礙。
而作為結構調整最重要手段的財政政策,顯然應在我國的結構優化和結構調整中,發揮比以往更加積極的作用。此外,由於社會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國有企業改革中下崗、失業人數增加,城市貧困問題的日漸顯現等原因,作為社會再分配唯一手段的財政政策,也必須在促進社會公平、保證社會穩定方面發揮至為關鍵的調節功能。

❷ 貨幣政策的三大政策工具在何經濟形勢下如何運用

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是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利率和公開市場操作,貨幣政策的總體操作原則是逆經濟周期,熨平經濟周期。
如果流動性過剩,經濟過熱,即增長速度太快或者通貨膨脹率很高,則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即提高存准金率、再貼現利率,公開市場上賣出債券,回籠貨幣。
如果流動性不足,經濟發展乏力,則採取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即降低存准金率、再貼現利率,公開市場上買入債券,投放貨幣。

❸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政策、公開市場業務。
三大工具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1.存款准備金制度
指銀行中部金融機構為確保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而准備的存款。銀行中央銀行要求的存款准備金率是存款准備金率。
2.再貼現政策
再分配是指將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通過貼現獲得的未到期票據轉移到銀行中部。對銀行,中部來說,再貼現是指購買商業銀行,持有的票據,流出真實貨幣並擴大貨幣供應。
對商業銀行,而言,再貼現就是賣出貼現票據,解決資金的暫時短缺整個再貼現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商業銀行與銀行中部之間的票據買賣和資金的轉讓過程
3.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業務是指銀行中部通過買入或賣出吸收基礎貨幣的有價值的證券,貨幣來調整貨幣供應的活動。與一般金融機構買賣證券不同,銀行中央政府買賣證券不是為了盈利,而是為了調節貨幣供應。

(3)貨幣政策三大工具如何實施擴展閱讀

一、貨幣政策三大工具的特點
1.再貼現業務的主要優勢是有利於銀行中央發揮最後貸款人的作用,並能調節貨幣供應量的總量和結構。
2.公開市場操作有以下優勢:第一,央行可以及時操作,買賣任何規模的有價值的證券,將銀行體系的儲備貨幣和基礎貨幣准確控制在合理水平。第二,公開市場操作沒有「通知效應」,不會造成誤解和混亂。第三,銀行中部進行公開市場操作,不決定收益率或其他證券,的利率,因此不會直接影響銀行的收益。
3.存款准備金政策的缺點是:一是效果太大;其次,其政策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商業銀行超額存款准備金的影響。

二、貨幣政策三大工具的作用
法定存款准備金率:央行強制商業銀行留下的存款不能貸出。提高或降低法定準備金率將減少或增加銀行,的可貸資金,從而減少或增加經濟中的貨幣量。
再貼現率:商業銀行從央行借款的成本如果再貼現率提高,商業銀行的借款成本將增加,因此他們將增加准備金以應對客戶提款等緊急事件,從而盡可能避免從央行借款。增加儲備意味著資金的可貸性降低,經濟中的資金減少。所以提高再貼現利率會減少經濟中的貨幣量。
公開市場操作:第一,央行出售手中的債券,以收回更多的經濟資金;第二,央行印刷貨幣在市場上購買債券,增加了經濟中的貨幣量。

熱點內容
開發炒股票軟體 發布:2025-02-04 19:01:06 瀏覽:779
支付寶里存多少理財 發布:2025-02-04 18:59:34 瀏覽:324
長信科技股票一直跌的原因 發布:2025-02-04 18:49:35 瀏覽:395
廣西水利建設基金如何計算 發布:2025-02-04 18:41:34 瀏覽:873
股票軟體手機版EPS在那看 發布:2025-02-04 18:10:09 瀏覽:28
商業股權拍賣怎麼樣 發布:2025-02-04 18:02:19 瀏覽:84
金融行業如何推廣客戶 發布:2025-02-04 17:51:46 瀏覽:198
南陽市金融街停車場如何收費 發布:2025-02-04 17:49:26 瀏覽:136
辛巴的理財產品有多少 發布:2025-02-04 17:42:37 瀏覽:669
杜康股票歷史最高價 發布:2025-02-04 17:29:38 瀏覽: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