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樣維持貨幣低估
1. 當貨幣貶值時,對於普通人來說,應對方法是什麼
臨近年關,中國傳統的消費習慣,家家戶戶都要准備年貨了。這時候,大家發現,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我們手頭貨幣的購買力直線下降。當然,這里有年關效應,但更多的是我們的錢在貶值。那麼,對於普通人來講,該如何規劃我們的錢袋子,才能應對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呢?
當通貨膨脹、貨幣貶值來臨時,我們確實需要慎重的打理我們的財產,通過合理配置,跑贏通脹,實現財富保值增值。最後強調一點,現在的政策環境下,已經不太適合投資房產了。投資房產是十幾年前的事情。在當前政策導向下,繼續投資房產風險非常大。
2. 怎樣維持貨幣幣值基本穩定
人民幣幣值穩定有兩個含義:第一,控制通貨膨脹,就是對內的購買力要穩定。第二,保持人民幣的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就是對外也要比較穩定。我們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它的目標就是為了保持幣值的穩定。保持幣值穩定了,就可以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幣值一穩定了,宏觀經濟就可以比較平穩的增長。
3. 人民幣貶值是短期波動而非長期趨勢,如何理性的看待人民幣貶值的現象
央行在一份擲地有聲的公告和新聞發布會上所表達的觀點,即這是一項純粹的改革措施,目的是縮小中間價和即期匯率差距,讓市場在匯率形成機制中發揮更大作用。央行表示,從頗具韌性的經濟增長、長期的經常項目順差以及充裕的外匯儲備來看,當前不存在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基礎。多位官員表示,3%左右的累積貶值壓力已得到一次性釋放。這是打著市場改革旗號的競爭性貶值,而且人民幣需要大幅貶值才能恢復的出口競爭力。面對經濟增速急劇下滑,又翻出了以前的老戲碼,希望通過低估本幣來提振出口。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基本特徵決定了人民幣以保持基本穩定為好。當前應該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運用多種手段促進國際收支趨於平衡,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同時可以考慮適度放寬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幅度,以減輕升值壓力和預期,保持貨幣政策的相對獨立。
4. 央行如何通過貨幣政策工具保持物價穩定(每種貨幣政策工具如何具體運用)
央行: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物價穩定
2011年02月16日 18:04 來源: 一財網 【字體:大 中 小】 網友評論
央行2月16日發布新聞稿顯示,央行副行長杜金富表示,央行將密切監測國內外糧價走勢,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為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創造貨幣條件。
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9%,低於市場預期。其中,食品價格上漲2.8%。受節日和低溫冰凍天氣影響,1月CPI環比漲幅為1.0%。
杜金富是在央行部署做好金融春耕抗旱、穩定糧食生產的金融服務工作的電視電話會議上作出上述表述的。杜金富表示,央行將綜合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加大對重點地區抗旱救災的資金支持力度。加強再貸款地區間調劑。並圍繞當前抗旱救災和春耕備耕,合理調整信貸結構,激勵和引導金融機構把信貸資金更多投向「三農」,用於當前抗旱救災和促進糧食生產。
杜金富還部署了開展農村信用社支農情況重點調查工作。為了准確掌握農村金融服務的現狀和農村信用社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杜金富要求各分支機構對農村信用社以核實資本質量為重點,進行深入摸底,調查農村信用社在票據兌付後的資本真實性和實際經營情況。
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全部金融機構涉農貸款余額達到11.7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2.6萬億元,其中,農林牧漁業貸款余額為2.3萬億元,比年初增加3556.8億元。
5. 如何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
央行穩定人民幣匯率政策的常見方法:
(一)貨幣政策
運用貨幣政策主要是通過調整貼現率使利率發生變動 , 引起本國幣值發生變動和刺激國際資本流動 , 以引起外匯供求狀況改變 , 進而引起匯率變動。當匯率上升,有超過匯率波動上限趨勢時,該國貨幣當局常常提高貼現率 , 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上升。這一方面使通貨收縮 , 本幣實際幣值提高;另一方面吸引外國資本流入 , 增加本國的外匯收入 , 從而減少國際收支逆差 ,使本幣匯率上升、外幣匯率下降 , 使匯率維持在規定的波動范圍之內。
當匯率下跌、低於規定下限時 , 則降低貼現率、帶動利率總體水平的下降 , 使國內貨幣供給增加、本幣對內價值降低、資本外流,本國外匯需求增加, 最終使匯率在規定的幅度內變化。
(二)調整外匯黃金儲備
一國為了滿足其對外政治、經濟往來需要,都必須保有一定數量黃金和外匯儲備,黃金和外匯儲備不僅是國際交往的周轉金,也是維持匯率穩定的後備力量,還是彌補國際收支逆差的手段之一。管理當局經常利用所掌握的黃金和外匯儲備 , 通過參與外匯市場上的交易(買賣外匯)平抑外匯供求關系 ,以維持匯率在規定的上下限內波動。
(三)實行外匯管制
一國國際收支狀況異常嚴峻和國際收支長期惡化, 黃金外匯儲備不足 , 無力在外匯市場上大量買賣外匯以進行干預, 則藉助於外匯管制手段 ,如直接限制外匯支出、 甚至直接控制匯率的變動。
(四)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借款
一國出現暫時國際收支逆差而且有可能導致匯率波動超過規定幅度、同時動用外匯黃金儲備不足以干預外匯市場時 , 就可以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借款。這將減輕或避免為糾正國際收支不平衡而匆忙對本國貨幣宣布貶值、 或採取緊縮性宏觀政策、或訴諸管制等非常措施給經濟發展帶來消極影響。
(五)實行貨幣法定升值或貶值
當國際收支長期存在巨額順差時 , 一般會導致該國貨幣匯率大幅度上浮 , 超過規定上限,貨幣管理當局應對本國貨幣進行法定升值,但是盡管順差國外匯儲備大幅度增加,容易引起通貨膨脹,可政府能夠採用沖抵政策減少順差對貨幣供應量的影響 , 其結果是順差國貨幣法定升值的內在壓力被嚴重削弱。
而當國際收支長期存在巨額逆差、通過上述 1—4 種手段不能使匯率穩定時,貨幣當局就常常實行貨幣法定貶值 ( 以法令明文宣布降低本國貨幣的含金量 ) , 當貨幣貶值後與其他貨幣之間就形成了新的黃金平價 ,表現為外匯匯率上升。這樣可以減少由於維持原來匯率而使本國外匯黃金儲備流失 , 還可以提高本國商品出口競爭力, 增加出口收入 , 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也有利於維持新的匯率穩定。
6. 人民幣貶值是短期波動而非長期趨勢,如何理性的看待人民幣貶值的現象
從國際關系的角度出發來看這件事情就能夠明白人民幣的貶值絕對是屬於短期波動,而並不是一個長期趨勢,首先我們目前人民幣兌換美元的比例已經接連突破了6.65塊,要接近6.7。這已經是屬於近幾年最低的一個兌換比例,對於我國的進出口貿易都造成了非常大的沖擊。想要理性的看待我國人民幣的走向以及兌換美元的比例,就必須要了解到我國的經濟發展以及跟美國國際市場的關系。
然後我們再來回到美聯儲目前的財政手段,目前他們的加息已經進入到後半場,強勢周期基本上都已經使用過了。目前美元已經開始逐漸的走向趨弱的格局,而且歐洲央行也表示將會全面退出美國的政策。這也就意味著在這之後,美國將可能是屬於單打獨斗,根本就沒有辦法去對抗全球的經濟市場。所以我認為目前人民幣的貶值只是一個短期現象。
7. 人民幣幣值是否被低估為什麼
在自由兌換的貨幣政策下,匯率由市場決定。中國還沒有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匯率由央行決定。央行決定匯率不是沒有代價的,其代價是按官方定價買入老百姓手裡的外匯。如果人民幣高估,人們就傾向不把手裡的外匯賣給央行,從而黑市盛行(當然,外匯黑市已經沉寂很多年,因為人民幣已經低估很多年)。如果人民幣低估,央行就要付出代價了。
所謂人民幣幣值低估,簡單來說是這么回事:本來你拿1美元,換6元人民幣就滿意了,但央行非要給你8元人民幣,這樣才能維持1∶8的比率。當然,實際的匯率變動比這個復雜,由於沒有自由兌換,誰也不知道人民幣的真實幣值,但幣值低估的原理就是這樣。這就是說,央行以保護價收購美元,也就是說,央行非要給每1元美元補貼2元人民幣。
於是,出口企業增加出口,回頭把外匯賣給央行,可以拿到2元人民幣的補貼,這當然大大刺激了出口。出口企業出於競爭原因,會降低出口價格,這也等於是央行一直在補貼外國消費者。國際游資也會想方設法進入中國享受補貼。貿易、資本雙順差不可避免。
這補貼的成本最終由誰來承擔呢?是所有老百姓。2007年底,國家的外匯儲備是1.4萬億美元。央行為買進這1.4萬億美元,要多印十幾萬億人民幣。算上貨幣的乘數效應,貨幣總量增加了幾十萬億元。這必然引起通貨膨脹。當你發現本月買菜多付出了50元,你可能還不知道,你這多付的50元,是補貼比你富得多的歐美消費者去了。
但是,歐美為什麼還要求人民幣升值呢?原因是,當那裡的消費者享受中國的低價商品時,他們很高興,但當他們的企業受到強有力的競爭時,他們就不高興,而歐美政客傳達的是來自企業的聲音。一些貌似高深的學者說美國逼人民幣升值不懷好意,歐美越要求升值,他們越反對升值。他們不知道,人民幣持續低估的結果,是目前的通脹大爆發。近幾年,房價猛漲、CPI猛漲、股市猛漲,無一不和人民幣低估這個源頭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