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為什麼總市值300億
① 為什麼港股的中國聯通市值3000億,市盈率20,a股的中國聯通市值1600億,市盈率40呢他們的
中國聯通股本只是A股並不包含H股的.你說的中國聯通H股並不存在。H股是指公司注冊地在境內但又在香港交易所(0388.HK)上市的股票。
中國聯通(600050.SH)全稱中國聯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地上海市世紀大道88號金茂大廈40樓;
中國聯通(0762.HK)全稱中國聯通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地香港中環皇後大道中99號中環中心75樓。後者在證券市場被俗稱為紅籌公司。
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和境內公眾股東分別持有中國聯通(600050.SH)74.6017%和25.3851%的股權;
中國聯通(600050.SH)和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分別持有中國聯通(BVI)有限公司73.83%和26.17%的股權;
中國聯通(BVI)有限公司和境外公眾股東分別持有中國聯通(0762.HK)77.47%和22.53%的股權。
因此,中國聯通(0762.HK)是中國聯通(600050.SH)的孫公司。
中國聯通(600050.SH)股票面值RMB1.00元;中國聯通(0762.HK)股票面值HKD0.10元。
也就是說香港的聯通只是代表他是香港運營的一家由中國A股聯通控股的公司而已,他可以說和中國A股的聯通沒有任何的關聯關系,有也只是相當於中國大陸的聯通控股了香港聯通,也就是說香港聯通和中國大陸的聯通的股價是沒有對比性,中國A股的聯通的盈利和香港聯通的盈利是沒有聯系性的,最多A股收取一些控股分紅而已,就如同大眾交通收取控股創股公司的紅利收入而已,所以請一些老拿香港聯通的股價和中國A股聯通股價說事的人別誤導視聽。H市場的中國聯通的股價不代表A股的聯通股價,也不代表A股聯通股價嚴重低估!請看到本文的投資者做好評價風險。打個比方,就像A股的復方醫葯控股中國醫葯成為第一大股東,現中國醫葯價50元左右,但復方醫葯價17元左右,但復方醫葯並沒有低不低估的問題,他只是按股權投資的比價收取投資分紅!他獲取的是投資收益!
對了還有就像A股市場的中鐵二局和中國中鐵一樣,股價之間沒有可比性!
一直聽到有人說A股聯通比H股聯通還便宜,很多人也經常拿這一點說事,在A股和H股市場上市的中央國企一直都是A股股價都高於H股,而聯通卻剛好相反,故一直懷疑內中必有緣故,故將此類A股聯通和H股聯通中間的關系搞清楚後以正視聽。吧主留)
聯通A股只是一個投資公司,它僅有的資產就是購買於聯通母公司的聯通紅籌股票,即香港上市的中國聯通(紅籌),不是H股.按持股數量計,每股聯通A僅攤0.3-0.4股紅籌,其贏利能力在不考慮聯通A股公司本身還要管理運營費用(這是不可能的),交稅外也就靠這0.3-0.4股的分紅.這個公司的成立本來就是聯通公司當年到香港先圈了一次錢後發覺發A股更能撈錢,當時又沒有海歸回來的政策,繞圈子成立一個皮包公司來發A股圈錢的.這股市除了它還有第二家這種發A股來投資另一家上市公司的皮包公司嗎?了解這些就知道了:1.次聯同不是彼聯通,一個是實體經營公司另一個只不過是個皮包公司,無可比之處.不能比.2.中國股市管商勾結圈錢騙錢不擇手段,對這些大國企應該當心點!!!
② 預虧6億 阿里影業靠什麼支撐300億市值
阿里做電影的計劃,進展並不順利。
去年3月,文化中國宣布,阿里巴巴將斥資62.4億港元,入股60%,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這比文化中國收購前的市值翻了一倍左右。然而,重金買下這家公司60%股權之後,阿里並不省心,很快發現這家公司的種種財務問題,並展開調查。
直到去年12月底,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大幅虧損。今年1月26日,阿里影業發布了成立以來的首份盈利警告,稱2014年全年可能出現最多6億港元的重大虧損。
財務問題之外,阿里入主前公司原有的業務也出現了種種變化,有消息稱,阿里入主之後,不少文化中國的老員工也相繼離職。
阿里影業前主席董平也於1月22日於場外以每股1.5港元,減持6.25億股,涉資9.38億港元,持股由6.21%降至3.23%。
但對於阿里影業的未來,趙薇夫婦看好。去年12月20日,趙薇夫婦以每股1.6港元的價格買下19.3億股,這一價格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的最高價。
最新的消息是,CEO張強也將與這家公司深度綁定。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張強將以每股1.67港元的價格,獲得這家公司2.1億股股份的購股權。1.67港元,幾乎是阿里影業近幾個月以來的最高價,有網友稱,阿里影業幾乎是以一張白紙支撐著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這也意味著,張強要想從資本市場獲利,必須帶領阿里影業奮力一搏。
□新京報記者 鄭道森 北京報道
阿里陷文化中國「財務陷阱」
2014年以來,互聯網巨頭相繼布局電影領域。騰訊成立了騰訊電影+,網路成立了電影事業部,優酷和愛奇藝則分別成立了合一影業和愛奇藝影業……不難發現,這些互聯網公司大多是在自己的公司內部孕育電影項目,或者成立主營電影的子公司。
與這些公司選擇內生性的發展不同,阿里直接在香港收購了一家上市公司——文化中國。2014年3月,阿里宣布將通過認購新股的方式,獲得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
文化中國是一家影視劇製作公司,掌門人是國內影視圈「大佬」級人物董平。這家公司曾投資2013年國產片票房冠軍《西遊·降魔篇》,獲得該項目30%的股權,並與周星馳、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等諸多電影圈大咖有長期合作協議。
阿里對文化中國的高估值,曾讓眾多業內人士頗為驚訝。
阿里出資62.4億港元,認購了文化中國近60%的股權,這意味著,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為104億港元。而就在阿里宣布入股前一天,文化中國的市值僅為53.4億港元,阿里對文化中國的估值幾乎是這家公司市值的2倍。
這家重金買入的公司,還沒有讓馬雲實現電影業務的快速布局。去年6月,阿里完成了這樁交易,隨後將公司更名為阿里影業,直到今年1月,阿里影業才發布了第一個項目——《擺渡人》。
去年8月15日,阿里影業發布停牌公告稱,新任管理層對財務和經營狀況做出初步審閱後,發現「以往會計期間可能存在不恰當財務處理及可能存在資產計提減值准備不足」。
這一次停牌長達4個多月之久,復牌時已是去年12月22日。在這期間,阿里聘請了普華永道,對入股前公司的諸多財務問題進行調查,時間追溯至2012年12月31日。
最終,阿里影業宣布計提約3.93億港元的減值准備,直接導致2014年上半年公司的大幅虧損。這些減值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子公司在內地銷售藝術品、電影、電視版權時在繳納稅款、適用稅率等方面存在不妥之處。
資產減值,只是阿里影業業績大幅虧損的一個原因,另一方面,則是這家公司原有電影、電視劇發行業務的延遲。
2015年1月,阿里影業宣布去年全年虧損可能達到6億港元,原因就是推遲發行了原定於2014年發行的若干電視劇,取消或是推遲了若干原定去年製作、發行的電影,並且,雜志行業不景氣、運營團隊變更(文化中國旗下還有《費加羅》雜志的運營權)。
300多億市值背後的資產
業績大幅虧損預期,導致了阿里影業股價的下跌。
在去年8月停牌前,阿里影業股價長期在每股1.6港元之上,但在12月22日復牌之後到今年1月22日之前的一個月當中,股價一直在1.5港元以下,直到近期曝出趙薇夫婦持股的消息,股價才又提升至1.6港元左右,上周五收盤,阿里影業報收1.54港元。
這樣的股價,對應阿里影業的市值已是326億港元,摺合人民幣260億元。如果放在A股,已是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
有港股分析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326億港元的市值,已經可以排入港股的近10%,但阿里影業的業務事實上並未充分開工。
有股民在投資者論壇中發言稱:「支撐阿里影業300多億港元市值的,只有對阿里集團的想像,以及公司與幾個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
在阿里入主前,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並且向這四位影視界資深人士分別支付了5000萬元預付款。
正因為此,阿里影業獲得了2014年國慶檔大賣的電影《親愛的》的投資份額。阿里影業2015年開年後宣布的第一個項目——《擺渡人》,就是由王家衛監制。
此外,阿里影業旗下的資產還有《還珠格格》的電影改編權,以及《狼圖騰》的海外發行權。
趙薇、張強與阿里影業「深度綁定」
與阿里影業前董事會主席董平減持不同,與馬雲私交很好的趙薇夫婦卻入股阿里影業。
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並且入股的價格為1.6港元,已經高於上周五的收盤價1.54港元。
換句話說,趙薇夫婦的入股已經出現了浮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阿里影業方面曾回應稱:「既然股票沒賣,所謂貶值的情況就不是定論。阿里影業接下來將會有一系列大動作,趙薇買我們的股票肯定不會虧!」
比趙薇入股價格更高的,未來可能是這家公司的CEO張強。
1月28日,阿里影業公告稱,將授出2.85億股的購股權,這其中的2.1億股由CEO張強獲得,購股權10年有效。不過,這一購股權的價格是1.67港元,比當前的股價還要高。
這也意味著,張強如果想真正從股權激勵中獲得資本收益,必須努力讓阿里影業的股價獲得大幅提升。
「支付寶+中影」組合靠譜嗎?
阿里正在給這家公司注入全新血液。
有阿里影業員工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已經發起了大規模的招聘計劃,招募的員工幾乎都是90後,而一些文化中國的「老人」則悄然離職。
接受新京報采訪時,阿里影業CEO張強表示,「我們的主力電影觀眾平均年齡是21.8歲,很年輕,但主力導演的平均年齡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在他看來,電影製作人員必須實現年輕化。
在選擇投資哪部影片時,阿里影業的原則是「接地氣」。張強說,既然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他們都是在網上泡著的,那麼電影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阿里影業第一部主投的影片並非大製作,而是一部由暢銷書作家張嘉佳執導的情感喜劇片,這樣的投資路數,似乎是要模仿郭敬明、韓寒在電影領域的成功。對此,張強回應,大明星、大導演並非電影票房的保證,相比之下,他更願意信賴熱門文學的銷量、點擊量、口碑等數據。
在電影發行業務上,張強提出,要建起一支全國最大的地網發行團隊。目前,這一風聲已在電影圈悄然發酵,在電影發行領域,光線和樂視是地網發行做得最好的兩家。
所謂地網發行,通俗地說,類似於廠商在超市裡派駐的促銷員,他們的任務,是幫助電影在各家影院獲得更大比例的排片。張強表示,這支發行團隊將由原來阿里B2B的業務骨幹負責搭建,未來人數將多達200到300人,一個人負責10家電影院。
張強交給這些地網團隊的任務,與以往的電影發行公司截然不同。用張強的話說,就是通過支付寶的用戶數據系統,幫助電影院將周邊3公里的支付寶用戶發展為電影院的會員,而另一方面,這些電影院的售票系統,未來都會「搭建」在淘寶電影的平台上。
與阿里在電商領域的做法類似,張強要將全國電影院的售票系統全部搬上阿里雲;與現有的在線售票網站不同,未來阿里強調的並非自己來售票,而只是打通系統,讓影院實現在淘寶電影平台上的電影票銷售。
此外,阿里還打算為全國的電影院免費建立電商平台。「觀眾看電影的時候,用手機對著屏幕就可以實現付費購買衍生品,最後送貨上門。」張強說:「由於是在電影院產生的利潤,我們跟電影院分成。」
對於這樣的計劃,國內前四大電影公司一位資深人士表示:「這些計劃如果能在阿里影業真正實現,那麼這家公司將獲得巨大的想像空間,但這一系列宏偉的藍圖,都需要具體的執行者,阿里影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國內一位長期從事院線管理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阿里擁有淘寶電影的平台,在線上發行上有很好的優勢,做好線上的工作,對影院排片就已經可以有強大的說服力,龐大的地網發行團隊固然有助於疏導用戶、組織活動等等,但對於阿里來說是否有必要做如此大規模的線下發行可能也要斟酌。
■ 對話
馬雲的電影情結
專訪阿里影業CEO張強
馬雲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
自從去年6月更名為阿里影業以來,這家上市公司尚未對外正式發布過公司的發展戰略,只是在今年1月發布了主投的首部電影。
坐擁300多億港元的市值,阿里影業已是國內影視公司中市值第三大的公司,僅次於華誼兄弟和光線傳媒,這家上市公司的未來方向如何,一直是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今年1月,阿里影業CEO張強接受了新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表示,阿里影業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不僅服務於電影院,也服務於觀影人群,把數億支付寶用戶變成電影院的會員。
新京報:馬雲為什麼要做電影?
張強:阿里做電影有情感的原因,也有理性方面的考慮。
感性方面,馬總在創業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他曾說,是《阿甘正傳》這部電影,鼓勵他能堅持下去,這個情結是很深的。去年10月,馬總帶隊去洛杉磯,專門去了派拉蒙的片場,坐在「阿甘」坐過的椅子上拍了一張照片。
理性方面,我跟馬總深談過一次,他主要看中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空間,未來這個市場會達到2000億的規模,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我們一致認為,2000億的市場規模中,票房只佔三分之一,衍生品三分之一,付費點播再佔三分之一。但在票房之外,現在另外兩塊幾乎是空白,空白恰好是阿里要做的事情。
新京報:在線點播這一塊,您曾說要用60多億資金來購買版權,是這樣嗎?
張強:這一塊可能大家有誤解,不是上市公司阿里影業來做,而是阿里集團旗下的數字娛樂事業群來做,阿里影業與阿里數娛打配合。
新京報:電影和電視劇的拍攝方面,阿里跟一般的影視公司有什麼不同?
張強:我們會更加關注年輕一代觀眾的審美期待,大量使用大數據作為參考的首要條件。
我們要拍中國年輕觀眾最喜歡的電影,主要集中在三類:
第一類是奇幻類電影,尤其是以好萊塢大片為代表的,把視覺做到極致;第二類是有情感共鳴的本土喜劇;第三類是青春愛情類、懷舊類題材。
未來,我們主攻的一方面是奇幻大片,一方面是喜劇。對於奇幻大片,故事是國內的故事,特效我們可以請國外的團隊來做。
我們的下一部電影會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也是一本超級暢銷書。我們非常看重IP的價值,IP可能是書、漫畫、游戲。
新京報:您對題材選擇的要求是什麼?
張強:我們要做的是接地氣的東西,「接地氣」這三個字我一直非常強調。
現在的主力觀眾都是年輕人,是比較新興、獨立、有特點、有個性的一代。這一代,他們適應互聯網帶來的各種沖擊,從演員到台詞,都必須符合他們的審美。有時候我看到一些電影,台詞非常不對味,這種片子一看就很危險。
新京報:阿里影業成立至今一直沒有公開發布公司戰略,一些投資者也比較困惑。未來阿里影業要做哪幾件事?
張強:我們要做3件事:第一是「O2O的電影模式」,也就是線上線下結合的電影模式;第二是在電影和電視劇業務裡面打通電商模式;第三是拍電影和電視劇。
新京報:電影O2O很多家都在做了,阿里有什麼不同?
張強:過去我們看到,電影的線上發行,就是格瓦拉、貓眼;線下發行,就是樂視、光線。
未來我們既有線上的淘寶電影,也要建國內最強的地面發行團隊。過去阿里B2B的鐵軍有1萬多人,我們地面部隊就是從B2B那邊抽調了核心成員來組建,會有兩三百人,一個人負責10個電影院。
300多億港元市值的支撐點
與影視大咖的長期合作協議:文化中國曾與王家衛、陳可辛、柴智屏、周星馳,都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
市場空白:衍生品,付費點播
管理層與公司綁定:CEO張強會認購股份
明星股東站台:阿里影業獲得了趙薇夫婦31億港元的巨額資金入股
「支付寶+中影」組合戰略模式
③ 網易雲音樂擬於12月2日港股上市,上市後的市值是多少
我認為上市之後的估值應該在350億左右。任何一家企業老闆的夢想就是把自己的企業做上市,因為這意味著企業能有更好的發展。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可以上市因為,上市的標准非常高,只有達到這個水平才能讓公司上市,我們大家能想到一個音樂軟體,竟然已經做到上市?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網易雲音樂擬於12月2日港股上市,上市後的市值是多少?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下方分享你的觀點。
一,網易雲音樂上市之後的市值超過300億。
我們要知道,不管任何一個企業在上市之後肯定要對它的市值進行一個估價,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股民朋友們放心。在我看來,網易雲音樂上市之後,它的市值應該會輕輕鬆鬆的超過300億。我認為市值應該在350億到400億之間,具體還要看上市之後的數據。
④ 為什麼恆生指數成交量才幾百個億
是成交金額(元)幾百億元,而非成交量(手)幾百億。
恆生指數是香港藍籌股變化的指標,亦是亞洲區廣受注目的指數。同時,它亦廣泛被使用作為衡量基金錶現的標准。恆生指數是以加權資本市值法計算,該指數共有三十三支成份股。該三十三支成份股分別屬於工商、金融、地產及公用事業四個分類指數,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所有上市股份總市值約百份之七十。
1月8日,據港媒消息,港交所(00388)
公布去年12月市場概況,去年年底證券市場市價總值25.07萬億元,按年升4%,去年全年日均成交金額為694.56億元,較2013年的625.60億元上升11%。而港股去年12月的日均成交額為970.27億元,按年升24%。
2014年交易所買賣基金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47.27億元,為歷史新高,較去年同期的37.01億元上升28%。而去年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金額為2,277.41億元,較2013年的1,689.60億元上升35%,有122家新上市公司,為歷史新高,較2013年的110家上升11%。
港交所指,2014年的期貨及期權平均每日成交量創下57.67萬張合約的歷史新高,較2013年的53.29萬張上升8%。
整個香港股市日均成交金額也就是幾百億,所以恆生指數顯示的成交金額也僅幾百個億。
鑒於香港股市日益受到注目,其相關對沖工具的需求亦不斷上升,香港期貨交易所早於一九八六年五月推出恆生指數期貨合約,隨後於一九九三年三月亦推出恆生指數期權合約。於一九九七年度,恆生指數期貨的成交量達世界第六位。該股市指數期貨合約是根據恆生指數及其四項分類指數:地產、公用事業、金融及工商而定。合約分為四個月份,即當前月、下一月、以及後兩個季月,當前為4月,則合約分為4月恆指、5月恆指、6月恆指、9月恆指,4月合約現金交割之後,則合約變化為5月合約、6月合約、9月合約、12月合約,之後循環反復。合約價值則等於合約的現行結算價格乘以五十港幣。當月合約交割日為每月倒數第二個交易日。結算日則為每月的最後交易日。
⑤ 300億市值為什麼股價才1塊
一支漲得多的股票,可以下折股價。通俗點講,就是降低股價,增發股票數量,總市值不變,增發的股票按比例分配給股東。這樣就會使有的公司市值很大,但股價就很便宜。
市值=股價X股本。 要注意股本的多少,還有很多公司會進行拆股,也就是10轉10,比如原來10元的股票拆股後就變成5元了,但你股份也增加一倍。但其實價值沒有發生變化,只是上市公司一種讓股價變低的一種手段,好廚處是股價降低利於散戶購買,因為看起來便宜了,而股本的增加了也可以增加市場的流動性。所以要明白這背後的邏輯才行。
⑥ 總股本超過300億的股票怎麼樣
1.總股本超過300億的股票還不錯,但是股票總數與股票好壞無關。 相對來說我更喜歡股本小的股票,因為莊家容易控盤,容易拉升。而幾十億盤子的股票,不是一個莊家就可以拉升的。
2.另外總股本最多的股票是多少股? 你要在進行真正的炒股前,先進行模擬炒股,以便使你的損失降低到最低限。 要炒股就要具備三個方面的基本知識,然後在炒的過程中不斷完善這些知識:一是基本分析方法,二是技術分析方法,三是風險分析方法。 你應該明白中國目前的股票市場還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所以,還應該具備一些針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炒股技術,譬如關於做莊的問題和表現,關於股評的作用和意義等。 你應該注意要進行長期和短期分析和投資兩個方面的訓練,僅僅做短是學不到全部金融知識的。 最後,要知道,有一些金融知識是不能通過我國的股票市場學習到的,所以,還要在股市之外加緊學習其他的金融知識,這些知識看起來對當前的炒股用處不大,但它可能是你未來在國內外謀生,取得巨大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
拓展資料:
一、a股300億市值的公司有多少家 截止2020年底,A股市值超過300億的公司有484家。
二、股票市值高低說明什麼? 市值是一種度量公司資產規模的方式,數量上等於該公司當前的股票價格乘以該公司所有的普通股數量。股票市值高低不能說明是好公司還是差公司,因為股票市值有總市值和流通市值。 總市值=總股本*現價,總市值高,說明這個公司總股本多、股價高。若總市值低,說明這個公司發行時股本少,股價也低。股價低並不等於是差公司,股價高也並不等於沒有投資價值,因此在分析股價時要將市值跟公司業績結合起來分析。 流通市值高,說明這個公司盤子大,而大盤股的業績都比較優良,股價也比較穩定,所以長期投資價值高,但股價不可能一直上漲,所以也有回調的時候。流通市值小,說明盤子小,而在A股市場中,小盤股更容易被炒作,所以市值高低各有各的優勢。
三、300億的大白馬股 大白馬股市值長期在300億以上,並且長期績優、回報率高並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該股票具有兼有業績優良、高成長、低風險的特點,這類股票業績較為明朗,很少存在埋地雷的風險,內幕交易、黑箱操作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1、市值 市值300億以上,說明公司資產規模大,行業地位穩定。
2、凈資產收益率 過去5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資產收益率高於15%,通常ROE越高表示股東投資的回報越高,公司的股票也就越有投資價值。
3、每股收益EPS 可以選擇行業排名前30%的EPS的平均值來作為篩選白馬股的參考標准,同時,每股收益EPS在0.25元以上。
4、市盈率PE 白馬股市盈率最好在40倍以下。
5、主營收入和凈利潤增長率 白馬股一般要求增長率高於30%。
6、每股凈資產值: 通常每股凈資產越高,公司每股股票的價值就越高,白馬股的每股凈資產值要在3.00元以上。
⑦ 蘋果市值萬億,小米市值區區300億美元是為什麼
一、互聯網公司還是硬體公司,2014年,小米還只是一家風口上的手機企業。2016年7月份,雷軍在阿里巴巴網商大會上提出小米的新定位:硬體+新零售+互聯網。2017年,業界認為雷軍是在圍繞「手機+MIUI+電商」打造一個智能生態閉環,對標的是騰訊、阿里的商業生態。
但要說小米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小米公司現在的互聯網服務收入佔比只有9%,甚至相比2017年Q1的11%都有所下降。
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的小米,你能想到小米有什麼互聯網業務嗎?除了早已勢弱的米聊,小米在互聯網市場幾乎沒有什麼聲音。而對比當前互聯網企業中風頭最勁的位元組跳動,幾乎與小米同時創業,不斷推出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悟空問答、抖音、內涵段子、飛聊、多閃等app,其中多款產品成為現象級應用。2016年9月上線的抖音目前日活用戶數已經逼近微信。光抖音的估值就已經超過了目前小米的市值。
認為自己是互聯網企業的小米,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就應該不斷推出各種新聞、短視頻、社交app在市場上中試錯,哪怕失敗了也會給市場帶來希望,而不是毫無動作。看看最近陌陌推出的ZAO和新浪微博推出的綠洲app,中國網民對新產品的追捧,和天下苦微信久矣,實際上給了其他互聯網公司巨大的機會。而小米的無所作為,則讓市場慢慢失去了對其互聯網公司標簽的預期。
⑧ 股市中總市值是什麼意思
一、股票的市值是什麼意思?
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總價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以平安銀行為例,公司總股份為114億股,2014年10月8日收盤價為10.26元,也就是說平安銀行的總市值為:1169.64億。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
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神前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市值是上市公司股本乘以股價之積(市值=股本×股價)股價是個變數,瞬息萬變,它直接傳導市場的真實波動,在股本可比的情況下,市值因股價的漲跌而增減。因此,市談賣值的變化要看市場的臉色。
在估值能力強有效的成熟市場里,市值是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具體體現,等於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財富價值。但在中國這種弱有效市場中,股本×股價之積只是市值的外在表現,市值的內在本質在於它是公司綜合素質或價值的集中體現。
證券投資學理論告訴人們,有兩大因素影響股價:一是內因,即股票的內在價值;一是外因,即市場對股票內在價值的發現和認同。前者是本,因為價格是價值的體現。好的價值,理論上來說,就會有一個好的價格;反之,沒有好的價值,就難有好的價格,即便出現了好價格,由於沒有價值的支撐,也不可能持久。然而,後者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由於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它有自己的估值標准、漲跌周期和行為偏好,加上信息不對稱因素,所以同樣價值的股票在市場上,可以有溢價和折價之分。
二、總市值和流通市值的區別是什麼?
總市值就是以目前股票市價乘以總股本,流通值是以目前股票市價乘以流通股本。總股本=流通股本+限售股本。所以總股本肯定是大於或者等於流通股。市值就是股價乘以股本,所以總市值就是總股本乘以股價,流通市值就是流通股本乘以股價,因此總市值是大於或者等於流通市值的,為什麼會出現不相等,是因為這個股票的股權還沒有全流通,所以流通市值小於總市值。
在以後,所有股票都會是全流通,所以以後總市值和流通市值會一樣。在實際買賣中,可以不用在意市值這個概念,決定股價的是資金推動,而不是市值,股價越高市值也就越高。對於個股,如果存在總市值和流通市值不同,差別不大,說明該股接近全流通,差別很大,說明流通股很少,通常總市值很大而流通市值小,說明該股總股本大而流通盤小,其實數值差別大沒有意義,完全可以不用理會。理論上,你只需要注意現在的流通股本越小越容易被炒作就可以,市值是根據股價不斷變化的,一般不用理會。
三、流通市值怎麼計算?
上市公司流通市值如何計算?上市公司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時間內上市公司當時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流通股票總價值。上市公司市值和利潤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市值是市場給予該上市公司公認的價值並使用市場價格表現出來;利潤是公司自身內部的盈利動力,通過各種市場手段賺取的利潤。雖然公司市值相同,但是他們由於不同行業或者不同的經營方式,最終賺取的利潤機會不同,影響利潤的因素有很多。
四、股票市值的增加對公司本身有什麼好處?
1、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價值。2、將來公司的再融資可以高溢價發行,得到更多的資金。3、控股股東持有的股份增值,在二級市場拋出可以獲得比協議轉讓更多的利含瞎逗潤。公司內在價值來源於兩個方面:主業發展和公司管理。上市公司進行內在價值管理,實際上就是通過主業發展和良好的公司管理,使公司獲得投資者認可,從而吸引資金投入,增加公司流通市值。』因此,通過內在價值管理實現的公司價值在資本市場上的溢價,可以大致細化為主業溢價和管理溢價兩個方面。
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其實質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減少投資者與公司間的信息不完全,影響投資者行為,提高投資者對公司股票的偏好。投資者偏好和行為驅動可以影響股票價格,增加公司流通市值,形成溢價,這樣的溢價由於完全是由投資者偏好和行為引起的,因此,稱之為投資者偏好溢價。
簡單來說市值就是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價值,該公司有多少發行在外的股票,再乘以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得到的結果就是該公司的總巿值。總市值是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總股本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股票總價值。滬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滬市總市值。深市所有股票的市值就是深市總市值。總市值用來表示個股權重大小或大盤的規模大小,對股票買賣沒有什麼直接作用。但是由於市值越大在指數中占的比例越高,莊家往往通過控制這些高市值的股票達到控制大盤的目的。
舉個例子,某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是10億股,某日收盤對的每股股價為500元,那它的總巿值就是10億乘以500元,總計5000億元。市值由於是價格乘以數量的結果,所以反映的是這一段時間里市場對於公司的評價。民間會把總市值超過500億的公司稱為大盤股,市值50-200億的公司稱為中盤股,而總市值 So 億以下的則稱為小盤股,數量接近2000家,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