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國家超發貨幣為什麼還缺錢

國家超發貨幣為什麼還缺錢

發布時間: 2023-06-17 14:44:05

㈠ 國家不是有印鈔機嗎,為什麼還會缺錢,缺錢時印不就行了嗎

印的過多,會造成買個東西要拿好厚的一摞錢來買,也就是說會使RMB貶值。現代社會應該著重的是貶值問題,因為有銀行卡。

㈡ 超發的貨幣為什麼只有很少進入工資呢

還有大部分成為了企業家、包工頭、中間商、金融業的利潤。

每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每一個國家都會超發貨幣,以刺激經濟,但是超發的貨幣有自己的邊際遞減性等到進入工資領域其實超發的大部分貨幣就已經消耗掉了,對於我們而言如果大家不理解的話,可以簡單理解為近水樓台先得月,而工資就是離月亮最遠的那個台階

國家在超發貨幣的時候,其實貨幣的投放並不是像我們所說的,會發到每一個人的賬戶上,而是通過央行像其他銀行的一種資金化轉和資本流動的方式進行的,就拿大水漫灌來講,當錢到各個銀行賬戶上的時候,與銀行有貸款企業和個人往往能夠率先從銀行獲得這流動資本,而普通的民眾到銀行往往是存錢的,尤其是在經濟環境不景氣的那一段時間

所以等到這筆錢從企業開工,日常經營投資消費,最後進入工資,一步一步超發的貨幣,它的邊際作用就越來越小,很多人確實幻想著超發的貨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過銀行發放的每一個自然人的個人賬戶上,然後刺激消費,但是這么做成本太大,而且僅限於消費環節,對於企業的邊界性是遞減的,對於企業的延續而言,並不如上一種方法那樣明顯,同時,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國家和銀行率先保證企業不能違約,企業照常開工生產,為了維護企業資金鏈保證 社會 基礎的生產能力,所以對於我們而言,一般就經濟是先救企業

當然,歐美國家的邏輯正好反過來,他們每一次都在救消費,甚至寧可按照人頭發放消費券,或者是美元,所以在基本的經濟邏輯和貨幣邏輯當中,超發貨幣主要有兩種方式而中國和國外更選擇其中一種,其所想要達到的目的和狀態,雖然最終都是為了挽救經濟,但是側重點不同,國情不同。

此處很多人質疑信用社壞賬率高,我只能代表我們當地的信用社壞賬率比農行低多了。

1最近幾年經濟不好,很多公司破產跑路。當地農行各種壞賬,虧了不少錢,但奇怪的是,就在農行對面的農村信用社,幾乎什麼壞賬。

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問我爸。他給了我一個信服的答案:

農行有全國總行,要求流程規范,材料清晰,要求呆板。少一個文件都不能放貸款,可一旦材料齊全,可以順利放款。

而信用社,屬於縣級地方銀行,很多員工本身就是股東。在放貸款時,更注重考察人,會去當地打聽借款人信譽,反而材料要求靈活。但借款人一旦口碑不好,材料再全也很難下款。



2我同學在當地銀行,一旦總行發現最近錢比較松,就會給下面下指標,這個月必須放款多少,什麼行業隨便放。

沒催,有時候完全不考慮借款人需不需要,就故意提高借款量。鼓勵私人企業老闆,貸更多款,擴大生產。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型銀行往往容易出現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

補充:上述故事只是為了引出,不同階段,貨幣的充沛程度的差異。銀行房貸款和無法回款的事實,與下面的解釋沒有直接關系。

一旦,政府放鬆管制,為了賺取利益,會攤派任務,同時努力放款。

很多時候私營企業主,只需要借50萬,銀行故意讓他借200萬。

之所以強調在2008年前,工資爭取趕得上M2,是因為次貸危機還沒爆發。中國出口強勁,只要能生產,就能賺錢。那個時候,更多的投資,會帶來更多利潤,更多的用工和更高的員工工資。



但2008年後,次貸,歐債,日本負利率。各種全球性的危機。當時政府的應對是,快速放貸款,努力放貸款。

很多私營企業主借到大量廉價的錢,加大生產,但是由於海外市場疲軟,更大的投入完全不會帶來更多的利潤。

加大生產只會引起價格戰,最後就出現了「產能過剩」。

這個過程就好比,100萬投資,可以賺20萬,後來拿了500萬,只能賺50萬。而借了1000萬投資,甚至只能賺30萬了。標準的「邊際收益遞減」。

因為企業主也賺不了錢,最終工人工資當然漲得慢了。



看懂了上面說的,你就一定會明白,為什麼現在國家那麼倡導產業升級,消費升級,並且努力的「去產能」。

這都是為了08年後的放貸買單。



作為國家與企業中間層的銀行,在推動貨幣快速增長上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個時候就涉及到准備金制度。

簡單舉例來說,國家要求銀行放100塊貸款時,必須金庫里放著15塊錢,用來應對隨時的取錢。而銀行在操作時,往往會沒留夠15塊就放貸款了。

國家為了防止銀行違規,一般半年左右都會考察一次。所以,每到6月12月底,銀行都很緊張。

但是,總有銀行在考察前真的不夠錢,這個時候,他們往往能從央媽手裡借到錢。來應付考核。由於路徑依賴,銀行都這么做,一旦考核想著法不責眾,央媽總會幫忙的。無形中放了越來越多的貸款。

15年後,由於資金去各種實體經濟並不賺錢。導致很多人把錢抽離出來去炒房了。17年左右大漲就是資金在金融和房貸體系中空轉。

18年19年,國家突然收緊貸款。防止進一步擴大整體的 社會 風險,就進一步導致了很多企業倒閉暴雷。



所以,就出現了。最近幾年工資都趕不上發貨幣速度。物價其實也趕不上。唯獨房價趕上了。

因為,多出來的錢,沒有進實體經濟,都在剛從銀行出來時,就直接進房地產 了。


伯南克做美聯儲主席的時候,有句話說,我寧可用直升機在紐約撒錢。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公布了77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購買大機構的垃圾資產,救市提供流動性。

這些垃圾資產是誰的?大金融機構的。誰得利?大金融機構的股東。

有一分錢能進入到普通人手裡嗎?

用直升機撒錢是簡單公平的多的法子,唯一的缺點就是效率太差了,一架直升機滿載也就幾噸,幾億美元。金融機構劃劃賬幾十億美元,直升機要一周。

先說結論,再說邏輯(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在2008年前,工資是基本上是跟著超發貨幣走的。但在,2008年後開始出現脫節,最近間隙。

根本原因是, 社會 各方力量在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觸發了「邊際收益拐點」,使得貨幣多印的邊際收益遞減。

分析

先說幾個小故事。我家住蘇南某個小鎮,很多同學都在當地銀行工作。聽到過各種跑路,破產,貸款的小故事。

此處很多人質疑信用社壞賬率高,我只能代表我們當地的信用社壞賬率比農行低多了。

1 最近幾年經濟不好,很多公司破產跑路。當地農行各種壞賬,虧了不少錢,但奇怪的是,就在農行對面的農村信用社,幾乎什麼壞賬。

我百思不得其解,後來問我爸。他給了我一個信服的答案:

農行有全國總行,要求流程規范,材料清晰,要求呆板。少一個文件都不能放貸款,可一旦材料齊全,可以順利放款。

而信用社,屬於縣級地方銀行,很多員工本身就是股東。在放貸款時,更注重考察人,會去當地打聽借款人信譽,反而材料要求靈活。但借款人一旦口碑不好,材料再全也很難下款。

2我同學在當地銀行,一旦總行發現最近錢比較松,就會給下面下指標,這個月必須放款多少,什麼行業隨便放。

沒催,有時候完全不考慮借款人需不需要,就故意提高借款量。鼓勵私人企業老闆,貸更多款,擴大生產。

從這兩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型銀行往往容易出現屁股決定腦袋的事情。

貨幣政策只有在計劃經濟下是有效的,如果由市場自由分配流動性,貨幣政策是無效的。資本只會流向風險更低的國企或行業寡頭,而從頭部向下通過供應鏈、工程、投資信貸等進行再分配的過程中,能拿到好處的只是極少部分。

事實上不僅是貨幣政策,政府采購、投資也是如此。能拿到業務的只是少數企業,雖然帶動了就業,但並不能實現均衡分配。所以大多數人並不能實現收入增長。

因為「貨幣幻覺」的存在,也就是說,工人對於貨幣超發時的貶值的感覺是比較慢的,所以並不會要求立即漲工資。所以呢,多出來的錢就去了股市和樓市啦~

因為超發貨幣的目標是為了刺激經濟,大部分會流到富人的口袋,小部分才會流到窮人的工資。

超發貨幣的目的

因為要發展經濟,經濟體量不斷增大,各種場景使用貨幣的數量會大大增加,使用貨幣的發行速度要比經濟發展速度較快,拉一把。

尤其經濟下行時,更要超發貨幣,刺激消費,推動發展。

超發貨幣的方式

貨幣的數量,一般體現在M2上, 是指 社會 上流通貨幣總量+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國家一般是如何將超發的貨幣用出去呢?

一是通過銀行放貸,如進行降准、定向貸款等,將大量貨幣通過低利息的貸款,放到對應的企業、個人手上,用於生產經營。

二是通過銀行直接發錢。比如香港和澳門的發錢。

三是通過消費券發到百姓上,刺激大家消費。

超發貨幣為什麼很少進入工資

超發的貨幣,其實會流入每個區域、每個行業,為什麼大家覺得很少流入工資,因為工資在這個經濟體系佔比是很低的一部分。

貨幣由國家印刷出來,

一次分配 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市場(貸款、消費券等),推動了企業生產,刺激了大眾消費。

二次分配 流到全 社會 ,生產的流到上游企業(建築、原材料開采加工等),消費的流到各消費終端,小商販、服務業、房地產等。

三次分配 流到富人的口袋,窮人的工資。每次貨幣流通,最終的去處大多都是富人的口袋,如何再由富人決定是再生產、投資或消費。小部分是通過各行業商家(老闆)獲利後,提供員工的工資。 如果根據二八定律推斷,超發貨幣有八成是在二成人的手上。

四次分配 ,體現在各種物價上。貨幣是需要有商品的價值來體現的,所以每年的房產、肉價等物價不斷上漲,但是工資上漲的幅度遠遠更不上物價的漲幅。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㈢ 為什麼中國貨幣超發,但卻通貨緊縮

中國貨幣超發為何沒有引發通脹?
拋開情感從客觀上來說,中國在這場貨幣發行大賽中也不能獨善其身,甚至可以說是名列前茅。對中國國內經濟來說,中國需要印鈔,這能帶來經濟的繁榮。而且,我們印鈔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為了保護出口,被動印鈔來平抑人民幣匯率。
按常理來說,大幅度印鈔最大的顧忌就是會產生通貨膨脹。最近世界范圍內大幅度的量化寬松,產生通脹的壓力越來越大。目前,中國的廣義貨幣M2超過100萬億。中國發行這么多的貨幣,為何沒有引起顯著的通脹?中國的貨幣發行後都流失到了哪裡?會不會有什麼隱患呢?
首先,中國的貨幣超發本身並不馬上意味著經濟的失調和通脹的產生。我們貨幣量M2遠遠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冠軍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礎。在美國,銀行體系的總資產僅大約12萬億美元,而股票與債券市場的市值超過了60萬億美元,即在美國經濟中直接融資比例超過了80%。而與之相反,在中國,銀行系統總資產超過80萬億元,而股市債市規模則僅僅為20萬億元。資本市場的欠發達使得大量的資金無處消化,進而導致了M2的激增。當然,也正是在目前中國這樣的金融體系資源配置效率下,大量貨幣發行後進入股票市場或者期貨市場等黑洞漩渦中。以至於在中國,為了解決實體經濟的融資問題,需要特別多的貨幣發行。

㈣ 錢是國家造的的為什麼國家會缺錢

貨幣的本質是商品,貨幣的基礎也是商品,貨幣的作用是以更方便的手段來購買商品。若大量印刷貨幣,而生產力和生產商和談品不變時頃棚談,便會出現通貨膨脹,貨幣價值暴跌,從而導致物價飛漲。

錢幣並不代表任何實物價植,橫量一個國家窮與富的是其國民生產總值。錢的數量等於物品的總值除以流通次雀碰數,多印錢幣只會造成通貨膨脹。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0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熱點內容
浙江無法清退的金融app有哪些 發布:2025-02-05 08:03:36 瀏覽:467
炒股票等漲停 發布:2025-02-05 07:57:10 瀏覽:430
武漢烽火通信科技股票行情 發布:2025-02-05 07:47:21 瀏覽:991
元明清的貨幣都有什麼年號 發布:2025-02-05 07:35:52 瀏覽:728
基金公司如何繳增值稅 發布:2025-02-05 07:24:05 瀏覽:82
哪裡有原油基金賣 發布:2025-02-05 07:03:05 瀏覽:128
怎麼挑選收益好的基金 發布:2025-02-05 07:03:05 瀏覽:97
股東有貸款不是實際股權怎麼辦 發布:2025-02-05 07:01:40 瀏覽:432
依託基金哪個好 發布:2025-02-05 06:53:04 瀏覽:705
股權眾籌模式怎麼做 發布:2025-02-05 06:48:35 瀏覽: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