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
① 怎麼理解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這個轉化的實現,是以勞動力成為商品為前提的。只有勞動力成為商品,貨幣才能轉化為資本。貨幣和資本有著本質的區別。貨幣一旦具有了價值增殖的功能,它就轉化成了資本。因此,貨幣要轉化成資本就必須找到價值增殖的載體,馬克思在經過一系列考察論證之後,最終在自由出賣勞動力的勞動者身上找到了這個載體,即勞動。因此,作為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佔有者,即資本家,要想把貨幣轉化為資本,就必須在商品市場上找到自由的勞動力。這里說的自由,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工人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品來支配,另一方面,他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自由得一無所有,沒有任何實現自己的勞動力所必需的東西。而且必須維持這種特殊的商品能夠在商品市場上永遠存在。同其他任何商品的價值一樣,勞動力的價值也是由生產從而再生產這種獨特商品所必須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勞動力的價值,就是維持勞動力佔有者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因此,生活資料的總和應當足以使勞動力能夠在正常生活狀況下維持自己,同時為了不斷的補充這種特殊的商品以及提高勞動者的必要技能,生產勞動力所必要的生活資料的總和,就必須包括工人子女的生活資料和勞動力的教育費用。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勞動力才能作為一種商品而存在,必且通過勞動實現其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勞動本身就是勞動力的使用過程。勞動過程就是製造使用價值的有目的的活動,是為了人類的需要而面對自然物的佔有,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的一般條件,是人類生活的永恆的自然條件,它為人類活動的一切形式所共有。作為勞動過程與即將談到的價值增殖過程的統一,生產過程是資本主義生產過程,是商品生產的資本主義形式。勞動創造的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作為消費勞動力的資本家而言,他就是要不斷的生產具有的使用價值的交換價值,要生產可以交換的商品,而且他要使生產出來的商品的價值大於生產該商品所需要的各種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價值總和。他要通過一系列的生產活動最終獲得剩餘價值。然而商品本身就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光擁有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不夠的,因為商品最終是用來交換的,只有在交換過程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小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生產該商品的資本家才能最終獲得剩餘價值或超額利潤。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價值的剩餘價值的實現是通過延長僱傭勞動力的工作時間或提高勞動生產率來實現的。在生產率一定的前提下,資本家只能通過延長工人的工作時間來獲得絕對剩餘價值。用馬克思描述價值增殖過程的語言來說,價值增殖過程不外是超過一定點而延長了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之持續到這樣一點,即資本所支付的勞動力價值恰好為新的等價物所補償,那就是單純的價值形成過程。如果價值形成過程超過這一點而持續下去,那就成為價值增殖的過程。商品的價值是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在商品流通領域實現的,即貨幣轉化為資本的最終實現環節是在商品流通領域。資本不能從流通中產生,又不能不從流通中產生。它必須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產生。這樣就得到一個雙重的結果。貨幣轉化為資本,必須根據商品交換的內在規律來加以說明,因此等價物的交換應該是起點。資本家必須按商品的價值購買商品,按商品的價值出賣商品,但他在過程終了時賣出商品的價值必須大於它投入的成本。所以,它必須既在流通領域中,又不在流通領域中。
② 如何理解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
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於它是價值的源泉,它不僅能創造出自身價值,而且還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剩餘價值。資本家的貨幣只要和勞動力進行交換,就能夠使其帶來剩餘價值。所以,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
1,資本是能帶來剩餘價值的價值。貨幣不是生來就是資本的,只有當它能帶來剩餘價值時才成為資本。
2,流通中的等價交換和不等價交換都不能產生剩餘價值。
3,剩餘價值之所以能產生,是因為資本家在流通中買到了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商品不僅能創造自身價值,而且能夠創造超過自身價值以上的一部分價值。
4,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力是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樣也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
(2)如何理解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擴展閱讀:
勞動價值論是關於價值是一種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即抽象勞動所創造的理論。
商品價值決定於體現和物化在商品中的社會必要勞動的理論是人們在長期的歷史過程中逐漸認識到的。勞動決定價值這一思想最初由英國經濟學家配第提出。
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也對勞動價值論做出了巨大貢獻。價值是一個商品經濟范疇。產品成為商品以交換為前提。交換就有個比率的問題。價值以這個比率,也就是以交換價值為其具體的表達形式,因此,價值和勞動的關系從而價值的實質往往被模糊了。
事實的真相是:如果不從歷史存在者出發,那麼,李嘉圖所得到的「社會存在」就只能是抽象知識和概念。
馬克思論證和研究勞動價值論的方式是:「我又把黑格爾的《邏輯學》瀏覽了一遍,這在材料加工的方法上幫了我很大的忙。」但也正是在這里,馬克思譏笑了資產階級工作者:「在所有的現代經濟學家中,巴師夏先生的《經濟的諧和》集庸俗之大成。只有癩蛤蟆才能搞出這種諧和的爛泥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