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為什麼不往股市流
⑴ 影響股市資金流動有哪些因素
影響股市資金流動的因素主要有:
1.政府的政策,首先表現為政府現在的貨幣緊縮政策,政府貨幣實現緊縮之後,就使得很多投身於股市的資金不得不抽出去。因為很多企業本身已經存在貸款了,但是卻把錢往股市放。
2.對外貿易順差的影響,中國經常討論的一個問題就是流動性資金過剩,造成這個的原因,個人覺得是貿易順差太大,導致貨幣流通增大,這也就是牛市起來的資金來源吧。
3.人民幣升值的影響,跟上一個原因一樣,因為人民幣升值了,會導致外貿減少,股市的資金自然也會減少的。
4.政府的國債影響。政府發行國債,在現有的政策下,國債的發行,會使得有些人抽出股市的資金去投資其他行業。
5.基金的發行,如果政府批准了新基金,那麼就是為股市注入了新的動力,現在股市漲的那麼慢,跟7月份明顯區別,很關鍵的一點就是基金的批准變少了,而且變慢了很多。
⑵ 為什麼說錢流進了股市或流出了股市
一進一出當然是對等交易,和這個沒有關系。這么說吧,其實錢流入或者流出股市,指的是股市整體市值的變化,並不是指交易的買賣過程。當場外大量資金看中了股市的投資機會,准備進來的時候,整體屬於股票供不應求,這種供需關系會推高股票價格,導致股市的整體市值增加了,就相當於資金流入了股市。而到了某一階段,大多數持股者都想賣掉股票,就變成了供大於求,會導致股價下跌,這樣,股市的整體市值減少了,就相當於資金流出了股市
簡化說明一下,為便於理解,假設整個股市就只有一家公司,一共就發行了一股,然後發行價100元,被甲購得,這是第一筆交易,甲支付了100元給公司,股票市值100元然後乙覺得公司有投資價值,要買甲手中的股票,甲說「我100買的不能虧本啊,110賣你吧」,於是乙支付給甲110元(對等交易),這時候市值變成了110元,相當於「流入」了10元。乙買入後,公司經營不善,乙就像趕緊賣出股票,但沒人願意要,於是不得不折價,以80元的價格賣給了丙,丙付給乙80元(對等交易),這時候市值也變成了80,相當於「流出」了30元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單只股票在每天的盤面信息中,會顯示主力資金流入或者流出多少,有時候主力資金是流入的,股價卻下跌。主力資金是流出的,股價卻上漲,這里的流入或者流出,跟上面說的還不一樣,這里是統計方法的問題,軟體是把主動性賣盤統計成流出,然後把主動性買盤統計成流入,但實際上一進一出的資金依然是相同的
⑶ 為什麼一隻股票連續好幾天主力資金都零流入
其實是很難監測的,主力看中了一隻股想介入,肯定不願讓別人知道,每天只能分多個賬戶吸籌,因為當一個賬戶達到一定量時,就會被監測到。沒有達到標准,只算作散戶,對主力來說就安全多了。散戶當然不可能知道主力已在悄悄介入。
⑷ 股票漲的時候,錢是從哪裡來的跌的時候,錢又去了哪裡
股票其實就是一個虛擬數字,賣出股票就是變成錢,而股市又是一個水池,賺錢的就送水池拿錢,虧錢的就往股市送錢,股票的錢都是流到機構或者個人投資者手中,不會憑空消息的。
但是很多股民投資者實現弄不明白,當股票上漲的時候,錢是從哪裡來?反之股票下跌的時候錢又去了哪裡?下面帶著這兩個問題進行詳細解答。
首先來分析一下,股票上漲的時候這些錢是哪裡來的?這個問題要明白兩個關鍵詞「虛擬數字」和「財富流通」只要弄明白這兩點,就會明白股票上漲的時候錢哪裡來了。
最後綜合通過上面分析可以得出答案,當股票上漲的時候市值增加了,股票下跌的時候市值縮水了,而增加和縮水不是錢來的,而且一個數字,這個數字虛擬的,一個數字只是衡量股票的價值而已。
只有當股票上漲或者下跌到一定程度之後,買賣雙方達成買賣交易之後,市值才變成錢,而真金白銀買股票之後變成市值,市值多少不是錢多少,而是一個錢的代碼把罷了,希望我的解答能讓大家弄清楚關於股票漲跌,錢到底是怎麼來了。
⑸ 股市中資金如何流動
在股市中,資金常常被比喻成水,水越多水位越高,股市漲得越多,反之則跌得越多。
這個說法我認同,但總感覺有點模糊,沒有講到資金具體是怎麼流動的。對於這點我一直有些困惑,到最近才基本想明白了。
相信不少散戶也和之前的我一樣,有類似的疑問,下面就說說我的理解。
1
股市的交易模式
簡化來看,股市中只有兩種人:買方、賣方。
假設整個股市只有兩個人:買方A,拿著10元;賣方B,拿著1股股票。兩人進行交易,就變成:A拿著1股股票;B拿著10元。
這時A、B角色互換,A成為賣方,B成為買方,並再次交易。這個過程不斷重復,資金和股票就會不斷流動,形成一個最簡單的市場。
形成市場的前提是「流動」,只有流動的資金和股票才算是在市場里,即常說的「場內」。有些資金和股票暫時不流動,是在等合適的價格才流動,也是屬於場內的。
反之,長期不流動的資金和股票就不算場內。比如股票賬戶里,只買保本理財不買股票的資金;比如上市公司還沒解禁流通的股票。
至於股價漲跌,又和資金流動有什麼關系呢?
現實中的股市有多個買方和多個賣方,這就意味著,場內想交易的資金和股票是「變動」的。
舉個例子:
有一個股票價格10元,這個價位上有1億資金想買,這時恰好有1000萬股要賣,那麼交易價格就是10元,股價不變。
如果同樣的情況,要賣的股票「變動」為只有800萬股,那麼1億資金買完這些股票還剩2000萬,要想繼續買這個股票,就必須提高價格(比如11元),才會有更多的股票想賣,這樣一交易,股價就上漲了。
反之,下跌也是一樣的道理。
也就是說,在股票的某一價位,交易的資金和股票數量有一定的對應關系,如果關系打破(上述賣1000萬股變成賣800萬股),就會引起股價漲跌。
極端的情況下,買賣雙方都對股票非常看好(看衰),願意買的資金遠大於(小於)願意賣的股票,就會形成一路漲停(跌停)的走勢。
2
牛熊市的資金流動
場內的資金和場外是互通的。
資金可以從場外「流入」場內。比如大量散戶入市,保險資金入場掃貨,外資進場買核心資產,上市公司分紅等等。
資金也從場內「流出」場外。比如產生交易費(印花稅、傭金、過戶費),散戶離開股市,上市公司IPO、配股,公司高管減持等等。
所謂牛市,就是資金流入遠大於流出,使得場內資金大量增加,而場內的股票數量變化不大,自然就會不斷推高股票的價格。
到了牛市末期,大量的IPO、配股、減持不斷使資金流出股市,聰明的投資投機資金也逐漸離場,到了某一階段,資金流出大於流入,股市開始下跌,並引發恐慌進一步下跌,這就是熊市了。
3
市值蒸發的幻覺
不少人不了解股市中的資金流動,因此會有這么一個常見的疑問:股市下跌時,總是說市值蒸發了多少億,這些錢到哪裡去了呢?
股票的市值源於股票的價格,而股價只是資金交易的根據,並不是真正的資金流動。
比如一個上市公司,市值1000億,股價10元,某一天只有一次交易,價格為9元,買方花了900元從賣方手裡買了100股。這時資金流動只有900元,但公司的市值卻變成了900億,蒸發了100億!
所謂蒸發的市值,是一個通過股價計算出的結果,和資金流動沒什麼關系。市值的漲跌,本質上代表人們對公司價值的看法發生了「變化」。
股市裡的資金不會憑空變少或變多,只是流動到別的地方,從股票的買方流到賣方,在場內場外來迴流動。
每一輪的牛熊周期,本質上都是社會資金的大流動。要讓資金流到自己這里,只能不斷進化變強啦。
⑹ 大家不把錢全投入股市,這是為什麼呢
大家不把錢全部投入股市,是因為股市是有風險的,如果把所有的錢都用於炒股,那無異於是一種賭博行為,最後可能會賠得連底褲都不剩。
三,理性炒股,切莫貪心。
我們都知道炒股是十分反人性的投資,當你在追漲的時候等待你的是跌停,當你決定止損的時候,等待你的又是大漲。我們沒辦法去預測股票的行情,只能做到減少投資,不要將自己所有的錢投入股市。投資是一種長期的行為,想賺快錢的建議不要考慮,如果真那麼容易賺錢,那誰還會虧錢?資本市場永遠都是少數人賺錢,多數人虧錢,我們要擺正自己的心態,理性對待輸贏。
⑺ 為什麼不能在股市裡賺到錢
1、原因一:因為炒股虧損概率太大,說白了就是炒股很難賺錢,大部分人進來股市炒股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嚴重者傾家盪產,妻離子散的,虧損不嚴重的也是扒一層皮下來。
炒股很難賺錢同樣是有兩個因素造成,其一是市場因素,比如股票市場風險太大了,處處都是坑,上市公司質量沒保障,財務造假、內幕消息,以及違規信披露等暴雷市場時常發生,導致股民投資者在股市虧損累累。
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股民投資者自身因素,比如喜歡追漲殺跌,不會止損止盈,不會分倉操作,更不會控制炒股風險,非常喜歡聽信內幕消息等,股民投資者自身問題太大了。
總結起來普通人不要進來股市炒股,最大的原因還是在股市賺不到錢,既然都賺不到錢,普通人沒有必要進來股市,有錢虧在股市還不如用來消費,提高自身生活質量。
2、原因二:因為股票是資本市場,資本市場就是比資金實際,在股市有資金的就是老大纖桐,可以把股價控制隨心所欲,想漲就漲,想跌就跌,這就是資金在股市的作用。
其實股市就是資金與資金的博弈,也就是所謂的哪些機構為主場的資本市場,而普通投資者由於資金太小了,大部分投資都是在10萬之內臘豎衫,甚至很大一部分普通投資只有幾千元在炒股,這點資輪腔金還不夠股市塞牙縫的。
普通投資者進來股市炒股,完全沒有說話權,只能跟隨機構資金在屁股後面頻繁操作,非常容易被機構收割了,成為機構的接盤俠,不知不覺的被機構收割了,這是普通人不要進來炒股的第二大因素。
⑻ 為什麼股票開盤封死漲停,顯示只有資金流出,沒有流入呢
開盤了,漲停板封住了,買的人只有掛單,等賣的人賣給他們,這樣才能成交,所以,只有主動賣出才會有資金顯示,就是這個道理。
⑼ 國家為何不出些政策鼓勵資金流入股市、刺激消費、經濟
這個很簡單,主要是我國的金融人才嚴重匱乏,國家無法組織專門的部門對股市進行強有力的監控。要知道,2008年得金融危機,我國的股市蒸發帶掉了24萬億,扣除流通部分的膨脹虛假,至少也蒸發了8萬億左右,這8萬億可是實打實的錢啊。這是個多麼可怕的數據。
還有就是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不見得可以刺激消費。為什麼?因為:第一,資金流入股市就變成虛擬經濟了,人們都等著升值,手裡沒有更多的錢用於消費。第二,股市是公司用於募集資金擴大生產的平台,這樣一來就會導致生產過剩,並不利於刺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
希望這個答案可以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