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股市破萬點
⑴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幾次牛市,分別年份是謝謝
中國股市一共來了十一次牛市,分別為:
第一次牛市:1990年12月19日~1992年5月26日(96.05~1429)(一年半後,1380%);
第二次牛市:1992年11月17日~1993年2月16日(386~1558);
第三次牛市:1994年7月29日~1994年9月13日(325~1052);
第四次牛市:1995年5月18日~1995年5月22日(582~926);
第五次牛市:1996年1月19日~1997年5月12日(512~1510);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
第八次牛市:2008年10月28日~2009年8月4日(1664~3478);
第九次牛市:2012年12月4日~2013年2月18日(1949~2444,23.56%);
第十次牛市:2013年6月25日~2013年9月12日(1849~2270);
第十一次牛市:2014年3月12日~2015年6月12日(1974~5166)。
(1)什麼時候股市破萬點擴展閱讀:
特徵介紹
1、小型股先發動漲勢,不斷出現新的高價。
2、不利股市的消息頻傳,但是股價卻跌不下去時,為多頭買進時機。
3、利多消息在報章雜志上宣布時,股價即上漲。
4、股價不斷地以大幅上揚,小幅回檔再大幅上揚的方式波段推高。
5、個股不斷以板塊輪漲的方式將指數節節推高。
6、人氣不斷地匯集,投資人追高的意願強烈。
7、新開戶的人數不斷增加,新資金源源不斷湧入。
8、法人機構、大戶進場買進。
9、除息、除權的股票很快地就能填息或填權。
10、移動平均線均呈多頭排列,日、周、月、季線呈平行向上排列。
11、6日RSI介入50~90之間。
12、整個經濟形勢明顯好轉,政府公布的利好消息頻傳。
13、本地股市和周邊股市同步不斷上揚,區域間經濟呈活躍趨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牛市
⑵ 中國股市什麽時間能突破一萬點
大小非問題不解決不用考慮後年上10000點了。
大盤反彈後連續拉升後遇到的拋壓和上方的均線壓制比較重,之前連續3個交易日多空雙方一直在窄幅度反復爭奪年線3745點附近的區域,而7日還是沖擊失敗引發了獲利盤的殺出有較大的跌幅度,8日機構借著一些不痛不癢的利好拉盤吸引前期踏空的資金進入股市接籌碼,但是機構在吸引部分場外資金介入的情況下,機構確變的謹慎連續的拋售籌碼。從日線狀態顯示,今天大資金進出指標還是被擊穿了沒有守住,收盤時如果沒有收回來,短時間的下降趨勢就不可避免了,而在周線狀態下大資金進出指標已經被壓縮在兩條趨勢線之間,大盤選擇方向的時候來了,3567這個支撐點位失守無法在短時間內強勢收復,機構可能會選擇繼續做空,大盤可能會再次考驗3000點的政策支撐,前期拉高時由於已經拋售了不少的籌碼,所以這波如果殺跌機構自己籌碼利潤縮水的負擔又小了不少。現在要注意控制倉位),如果大盤復制上次熊市場中連續的下跌強勢反彈沖擊年線,最後以失敗收場,加速下跌探底的走勢就要小心了(沒人希望這樣,但是股市的運行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雖然股評機構都在造好後市不得不多分謹慎),總的來說大盤的這次反彈比預期中的還弱,大盤只有強勢突破並站穩3800後市才有戲,那將是個標志。反彈有望延續至4400附近,突破不了反彈行情就有可能讓股評們預測的5000點以上的希望再次落空。
大盤(從WVAD指標上看該指標從1.28日零線被擊穿來之前第一次上穿零線發出了中線投資者買入信號,雖然該指標不一定要全信但是可以做為判斷的一個條件之一,炒股要求順勢而為,如果該指標繼續修復向上,可以逐漸增加到半倉,上次該指標上穿零線有一波較強的反彈,今天該指標也到了轉折點上如果再次擊穿失守指標可能再次惡化,要注意風險了),而且後市如果再次快速縮量下跌就不樂觀了,建議逢高出局規避風險,之前印花稅降低帶來的巨額瘋狂資金狙擊股市時,本人曾以為主力機構的減倉行為應該會有所減緩,雖然仍然認為機構會繼續拉高出貨但是並不認為當天會出貨。但是當天盤中曾經有波巨大資金的拋售行為,大幅度打壓股指將巨大的瘋狂追高資金都打得招架不住,原來以為是大小非所為,現在結果出來了。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在當天基金和保險兩大機構借大漲大幅度減倉高達317億,廣大散戶再次成為追高的主要力量。而這幾天累積下來主力資金如果仍然是保持24日的拋售態勢,從24日到現在,機構減倉估算接近500億,而這些籌碼再次落到了散戶手裡,主力出貨態勢不停止,後市仍然不樂觀,而宏達股份打開跌停後小非放量出貨,根據統計平原實業和益多園房產減持分別達到696萬股和751.36萬股悉數清倉,一天之內合計出售比例達到2.81%遠遠超過上次所謂的限制大小非一個月只能夠出貨0.99%的規定,而上證所的懲罰措施確是象徵性的懲罰一下,對於已經清倉的小非來說沒有任何影響,如果不能夠妥善處理這個違規行為,今後「跟風者」不會在少數(這周冠福家用的大小非違規解禁超過了0.99%的限制達到1.19%,TCL打了個擦邊球拋售了1.01%,跟風已經出現,這對機構來說是很大的心理壓力),之前所謂的限制大小非的一系列所謂利好政策都成了一個漏洞百出的利好了。
3300仍然是牛熊的轉折點。投資者可以根據反彈的力度選擇逢高減倉的點位,大盤反彈乏力的時候就是出局的時候。
資金的供需決定了股市的運行規律,買的資金多於賣的就漲,賣的多於買的就跌,而在一個趨勢內因為一個大利空消息賣資金長期大於買資金,那這個較長的時間內都會是下跌行情。
大盤24日暴漲,而多數散戶套在5000點上方,這10%的漲幅不足以使這些人出逃的,部分股到現在漲幅都沒超過20%反彈相對較弱,大多數深套散戶都不會選擇賣出,現在的量能不能夠簡單的認為機構進來了等片面的認識,現在新老基金之間的搏弈非常復雜,新基金被迫建倉,老基金在高位就在逐漸吐出籌碼邊打邊撤逐漸降低倉位以規避大小非的壓力,24日盤面曾經有過一波幅度很大的殺跌,在利好消息帶來的巨大的瘋狂資金面前能夠把大盤打低這么多的絕對不是那些炒短線的散戶和游資能夠辦得到的,不排除是大小非減持所為(現在數據已經出來了是基金和保險兩大主力大幅度減倉317億造成的)。看習慣了我帖子的人都知道我不太喜歡做表面的文章,而是更願意去分析大多數人不願意承認不想去承認的風險部分,不過該說的我還是要說,可以做為朋友們的參考,採納與否可以自己抉擇。這次的政策不排除後續可能還會有其他政策的可能性但是短期的風險我們卻仍然得關注,導致這次大跌的真正原因是巨大的大小非解禁資金和巨額增發,不是印花稅,大小非解禁資金已經遠遠超過了主力資金的承接能力,主力資金能夠選擇的只有逐漸降低倉位,這樣他們的損失會相對來說小些。而印花稅的下調很多人認為是特大利好足以改變股市運行軌跡使行情反轉,但是這種想法有點片面,印花稅給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有2000個億就很不錯了,而大小非今年要兌現的資金量近3萬億,這相當於整個市場主力資金的規模,而這只是開始而已,2009年2010年解禁的大小非資金量還要以近6倍的數量進入流通市場,而大小非才是根本問題,最關鍵的是本來就是想讓市場來消化大小非而不是政府自己掏錢來解決,就算由中央來解決這么巨大的資金中央也很難承受得起!
有專家提出政府救市有4個方面可做
一、降低印花稅,現在已經做了,不過前面也分析了2000億的資金量不足以支撐起近3萬億的大小非
二、將國有限售流通股劃歸社保基金,令其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國有限售股的擁有人數數量眾多,資金量巨大,如果國家出政策強行將這類股劃到社保基金阻止這類股權人套現,那國家怎麼解決和這些利益集團之間的矛盾!如果是讓社保基金以購買的形式收購這類資金,又存在錢遠遠不夠的問題)
三、效仿香港特區政府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成立平準基金(需要錢呀)
四、效仿美聯儲向證券公司等投資機構直接國家注資,擴大市場對股票的需求(還是需要錢呀,維持社會平穩運行本來就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讓國家用財政收入來救股市不太現實)
所以說在有真正的解決大小非問題的措施政策出現前,主力會看得很清楚的,實質問題不解決,還是會導致主力資金在大小非的逐漸的拋壓下瓦解的,既然救市政策已經出來了,就要順短時間內的勢而為,對機構來說拉高出貨才是明智的,大資金投資股市也是為了賺錢,不是為了當長期的股東。所以印花稅現在建議暫時看成主力機構拉高出貨的一個利好消息吧,在實質性政策出來前,主力都會對大小非一直處於警覺狀態,不敢做大行情,做得越大,主力資金死得越慘。
而這段時間的新股以不可思議的瘋狂數量發行沒有斷過,國家降低印花稅的目的就更令人深思了,不排除順便滿足股民要求的同時(政府面子也做足了),逼迫主力資金在現在的點位做多,去接大小非,而連續的大量新發基金也是借市場的錢(羊毛出在羊身上,政府什麼都沒出,還是散戶的錢)去接大小非,市場在短時間火暴的情況下,又引誘其他場外的資金介入,新股發行的資金壓力也短暫緩解了,一箭多雕。
而之前的熊市是由國有股減持造成的,05年1月熊市進行時印花稅調低的結果是有一定幅度拉升後主力再次出貨,大盤再次震盪下行探底創下新低,現在的情況和當時有點類似可以謹慎參考。
⑶ 深成指沖破10000點!周線12連陽歷史第3次 前2次A股迎來了大牛市
自2000年以來,不含本次在內,深證成指僅2次出現過周線12連陽及以上的情形,2次均為牛市行情初期。
繼一季度創下全球主要市場最佳表現後,四月首個交易日,A股再次領漲全球。4月1日上證指數收於3170點,上漲2.58%,深證成指收於10267.7點,上漲3.64%,均創本輪行情新高。
指數高歌猛進之下,兩市成交熱情也在不斷升溫,4月1日兩市成交額時隔半個多月以來再度突破萬億。行業方面,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全線飄紅,農林牧漁、計算機、有色金屬、國防軍工等行業領漲。個股來看,兩市超3500隻個股上漲,佔比97%。
深成指再破萬點,走勢創造歷史
4月1日開盤深成指跳空高開,時隔10個月後重新站上一萬點大關。若本周深成指繼續收陽,則13根陽線有望創造1993年以來周線連陽時間最長的紀錄。
截至4月1日收盤,深成指年內已累計上漲了41.82%,領漲全球主要市場指數,一季度漲幅創下近十年最高。500隻成份股中,僅有6股開年以來股價下跌,132隻成份股年內累計漲幅超過50%,佔比26.4%。正邦科技、美錦能源今年以來漲幅超過200%,同花順、紫鑫葯業、銀之傑等11股也在年內走出了翻倍行情。
伴隨著市場回暖,個股交易情緒也逐漸升溫。年初至今深成指共有287隻成份股換手率超過100%,9股換手率超過500%,成交十分活躍。
深成指周線12連陽後怎麼走
大漲之後市場會怎麼走?回顧歷史上深證成指周線12連陽以上的行情或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數據寶統計顯示,自2000年以來,不含本次在內,深證成指僅2次出現過周線12連陽及以上的情形,2次均為牛市行情初期,在走出周線12連陽及以上行情後半年,指數運行至階段性高點。
深成指曾在2015年5月進行了擴容,成份股數量由原來的40隻擴展至500隻。與歷史上2次深成指周線12連陽行情相比,本輪深成指行情是由中小板和創業板個股所推動的。由於深成指包容性增強,其與上證指數的走勢的差異更加明顯。 本輪行情中深成指漲幅比上證指數高14.7%,收益率差值為三個對比區間內最高 。
對於後市行情如何演繹,中信證券等五大機構均表示看多。 中信證券認為4月下旬左右,A股在區間底部將迎來今年第二輪上漲的最佳買點 ,地產產業鏈景氣回升和大消費板塊逐步啟動是最重要的主線。
華泰證券認為,股市估值修復行情可能告一段落,市場需要新的驅動力,能否有業績驅動,催生新的持續熱點可能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當下位置A股並不危險,向上的空間仍然大於向下的空間,最大的變數是時間和方向。如果不發生系統性風險,股指在此點位進入震盪階段應是大概率事件。
9隻成份股北上資金增持比例超3%
今年以來,北上資金的加速流入對本輪行情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數據寶統計顯示,上周五北向資金凈流入110.93億元,刷新2018年12月3日以來新高。4月1日北上資金再現凈流入,全天凈流入31.18億元,其中深股通凈流入28.56億元,佔比超九成。
開年來北上資金跑步入場,凈買入額達1285.5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646.92億元,深股通凈流入638.62億元。近期北上資金流入速度有所減緩,與以往不同的是深股通較滬股通流入意願明顯加強。以3月份來看,北上資金凈買入43.56億元,深股通貢獻了近八成的凈買入額。
以本次深成指周線連陽期間(1月2日至3月29日)的持股比例(占總股本)變動來看,深成指成份股中370隻個股獲北上資金加倉,9股增持比例超3%,華測檢測與深圳機場增持比例超5%。
相關報道>>>
10000億、10000點 牛市第二波來了?
深成指重新站上萬點大關!周線十二連陽 走勢創造歷史
(文章來源:數據寶)
⑷ 中國股市每年最高點是多少
滬綜指全天震盪上揚,於13:41分成功突破歷史前高點2245.42點,盤中最高至2250.321點,創造了自1990年12月19日編制滬指以來的近16年歷史新高。最終,滬指數收於2249.110,漲幅1。15%。
股市突破五年紀錄的壓力,讓市場「火」。一些分析師曾興奮地預言,寶鋼(Baosteel)、中石化(Sinopec)、工行(ICBC)和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這些昔日的「穩定器」,將成為推動股市上漲的「核電」,「翱翔的紅海將給每個市場參與者留下深刻印象和興奮」。
也有評論說,2006年12月14日,這個將載入中國股市歷史的特殊日子,標志著中國股市最大的制度變革之一取得了最終成功。曾經被普通股東銘記的「5·19」牛市也可以被遺忘,「12·14」在未來可能會成為一個幸運數字。
(4)什麼時候股市破萬點擴展閱讀:
到2001年,該指數從2245點暴跌至998點,然後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又回到了起點,經歷了一個可怕而又令人著迷的周期。
今天,中國的證券市場遠不同於混亂失去五年前,股權分置改革全面多年沉痾,優質藍籌股回歸A股,股票指數期貨,基金發行打破紀錄,和外部宏觀經濟,中國經濟迅速增長的全球影響力,這些條件是2249點的歷史高點相對堅實的基礎。
招商證券在其剛剛發布的2007年投資策略報告中預測,中國經濟和股市將從2007年開始進入「黃金十年」。報告認為,一個大國的經濟繁榮必然伴隨著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和高度繁榮,而資本市場的發展將為國內經濟增長帶來額外的推動力。
⑸ A股會沖向萬點嗎
A股沖萬點肯定會有這一天的,只是時間問題,三十年五十年或百年。像現在這種發行速度,這種管理水平制度,審核條件以及各種造假的懲罰限制,或許超百年能實現,上市的垃圾公司太多,而退市的確廖廖無幾。美股從二千多點沖至萬點用了近十年,而A股十幾年了幾乎原地踏步在年線上下。從投資回報分析,A股根本沒有投資價值只有炒作投機機會,有幾個公司為了回報股民大手筆分紅的趨之若鶩,鐵公雞公司十年八年三年五年不分紅的也不少。話就到這,要想A股萬點十年以後再看!
有可能嗎?我女兒上幼兒園時上證在3000點,上小學時上證在3000點,上中學時上證在3000點,現在上大學了,上證在2860點,這就是中國股市的現實。
我是只說大實話的潤希哥!
最簡單明了的話告訴你,目標是美好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給你分析一下,目前A股2900點左右,如果沖破萬點的話至少得有3倍多的漲幅。你可以對比一下美股從2000多點到萬點用了多長時間,我給你簡單的算一下!
美國三大股指可以簡單對比的就是納斯達克,盡管它還沒有突破萬點但是已經很接近了。那麼它2000多點是什麼時候呢?答案是:2011年。
2011~2020是9時間,美國用9年的時間翻了3倍。但美國的注冊制已經實行了幾十年!我們再說說印度股市,它實行注冊制以後實現了十年牛市也不過漲了1.72倍!
中國大A想在短時間內走牛突破萬點這和天方夜譚沒什麼區別,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有希望的。中國男足都沒有放棄,我們有什麼理由放棄希望呢!
我是潤希哥只說大實話!
2019年7月注冊制在科創板試點成功,今年准備推廣到創業板,若創業板也成功過度的話,注冊制有望在整個市場實施。 那麼股票數量將迎來一個爆發期,現在是3850多隻股票隨著注冊制的推行,股票數量突破5000隻預計3-5年期間可以完成吧。廣大投資者對股票批量上市存在著擔憂的因為上市公司監管、退市制度、違規處罰力度都不能讓廣大投資者滿意。但是要相信法律會逐步完善證券法的修訂就是一個好的信號,A股市場必然要營造一個有利於投資的環境才能長久的生存。
相比於美國將近300年的證券投資 歷史 ,美國三大交易所上市公司的股票超過7670多家(2019年3月網路數據)。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美國每年退市的公司也不在少數,所以他們股票一直是在波動中增加的。而A股退市的數量可謂少的可憐,數據顯示2013-2017年美國退市1438隻,而同期A股則只退市27隻。 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是有利於注冊制的推行,也有利於A股市場的 健康 發展,實現優勝略汰讓好企業獲得發展空間。因此我認為股票數量不會成為成為市場攻擊萬點的障礙 。
2020年5月7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規定》, 明確並簡化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期貨投資資金管理要求,進一步便利境外投資者參與我國金融市場 。就目前A股市場市盈率水平18.46,對外資來說可謂是價值窪地,而新冠疫情導致境外尤其是美國證券市場的動盪。 相比而言中國疫情逐步得到控制, 社會 正在有序復工,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是不小的 。當大量的外資進入,市場也有足夠的股票供應也是A股啟動行情的基礎。
從月線上看A股一直保持著上升趨勢, 每一次突破下降壓力線就是下一波行情的開始 ,目前處於正在蓄勢階段值得期待。
從上圖可以看出,月線每一次突破壓力線的上攻走勢,其攻擊高度在突破點的2倍以上(從突破月K線的開盤價算起至突破波段的最高價)。而目前A股指數所處的位置在「4」號位,若A股指數在6月或者7月突破壓力線的話,突破位置預計在3000點左右,按照2倍的走勢是6000點左右,若是4倍就是1.2萬點了。要注意的是連接6124-5178點還有「5號」位的壓力線,這個若能放量突破空間估計更高。
A股市場自誕生以來,將近30年的歷程,從老8股發展到現在3850多隻股票,呈現的是一個新興市場蓬勃發展的姿態。在發展過程當中,也出現了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們一直在前進,不斷完善各項法律措施,保證市場的有序往前發展。相信未來A股市場也必將迎來一波牛市行情,攻擊萬點不是夢。 投資者要在曲折的道路上磨礪自己的交易系統,養成正確的投資習慣才能到趕上萬點行情 。只有形成了自己的交易系統之後才能保住牛市行情帶來的紅利,目前雖未看到牛市行情但這不正是你作準備的時候么。不要等到了萬點再來磨練那樣的話一切都晚了。
上證指數現在是2900點左右,對應的市盈率是15倍左右,其中最大的權重是銀行股,平均市盈率只有5倍多一點,國際上股市的平均估值一般也就10~20倍左右,這樣看A股的估值不算低,也就是上證指數在估值上沒有到萬點的可能性。再從成交量上判斷,指數漲了成交量也會漲,這是基本常識,要不然沒有人接盤,指數就沒有上漲的動力,假如我們預估上證指數能夠上萬點,那麼成交量至少也是現在的3倍,現在兩市每天成交量在六千億左右,要突破前期的阻力位就需要更大的量,也就是上證指數要到萬點,成交量至少要維持每天兩萬億以上,實際上需要的更多,應該在三萬億以上,這根本不可想像。實際上未來上證指數根本就不可能漲多少,指數的上漲空間有限的原因就是盤子太大,更重要的是現在A股中大都是傳統行業的上市公司,它們業績增長的太慢甚至許多公司都沒有利潤增長點,根本就不具備大漲的基礎。
A股為什麼從幾百家到3800家上市公司了,指數還在2800-2900,長期連3000點以上都難以突破?除了市場機制不完善和監管層過度融資圈錢以外,更多的是「技術性」因素。而所謂的技術性因素,有兩個唯度限制了指數的空間——主要指的是滬指。
第一,是指數的權重結構。
從任何指數來看,要麼是「綜合指數」,要麼是「成分股指數」,而滬指是綜合指數,即以全部上市滬市的股票的總市值作為指數的權重。而從08年最高點6441到現在,滬市的指數權重股關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比如,中石油中石化兩者的權重由08年的24%跌到目前估計不足10%,而類似恆瑞等從不足一千億到目前的3000億,茅台由不足票億到目前兩市市值第一1.4萬億。
這個「指數權重」的變化,導致了「損失掉的市值」比「增長的市值」大很多,以中石油為例,48元的市值是8萬億,而目前市值是8000億,損失了7.2萬億市值,一個中石油損失的市值,光一個或者很多個茅台都無法抵消。
第二,經濟結構的變化。
比如,中石油,中國建築,以及類似中國遠洋和中國鋁業,這一大批的「重工業」和「重化工」產業,在二十年以來,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和增速都在不斷退後,必然帶來股票市值的下滑,而新興產業,比如 科技 和醫療逐步並且加快上升。但是「上升」卻不足以抵消「下滑」的市值,這也就導致了指數下滑速度快於上升速度。
這兩點是滬指綜合指數無法跟隨國民經濟十年二十年增長而同步增長的「技術性」原因。
當然,從更深層次的原因來看,市場機制,監管機制以及退市機制等不完善,做空機制不完善,這就導致了市場資金的配置效率低,大量的資金被「造假欺詐」和「垃圾題材」所佔用,而這些垃圾股不斷創出下跌新低,必然也不短損失市值和市場資金。以「雄安」概念為例,當雄安概念剛出來時連續暴漲,而隨後長期下跌和短期快速下跌,其結果就是500多億的資金被套在高位和「題材」中而損失掉。而類似雄安和工業大麻,以及 歷史 上的各種題材股舉不勝舉。
最後,盡管投資者多數都「妖魔化」做空,卻不知道,沒有全面和自由的做空機制,就會導致垃圾股炒作頻繁,大股東減持頻繁以及股權質押風險加大。按照垃圾股和造假欺詐股來看,原本就應該市值歸零或者無限趨近於零,但是,事實是多數垃圾股市值幾十億或者幾百億,導致了大股東可以長期和「清倉式減持」屢見不鮮。這也就導致了市場資金被大股東惡意套現,尤其是引導了大量公司願意上市圈錢套現的惡習泛濫。
因此說,指數長期維持不到3000點,既有「指數權重」的技術性因素,更多的是死4機制不完善的因素。
而什麼時候指數能上萬點?這個要看什麼條件,比如上述問題改進徹底,或者一次性出清上述問題,或者國家需要而瘋狂拉升滬市的全部權重股,比如銀行,保險,和石油,而「強行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後果,在 歷史 上比如05-08年,以及14-15年,也已經顯現過了後果,就是每一輪所謂的牛市,結果都是跌回原點或者跌出新低——問題的本質沒有改變結果很難改變,任何「人定勝天」的荒謬做法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我是 財經 領域創作者劉興國。就您的問題說說自己的個人看法,供參考。
我認為,A股指數上漲到一萬點,那一定是遲早的事。只要中國經濟能保持穩定增長,即使增速逐步下降,也不會影響A股的長期上升趨勢。畢竟我們要看到,一方面隨著經濟發展質量的提升,上市公司的質量也在提升,上市公司股票的價值也無疑將伴隨提升,復權股價持續上漲肯定是一個必然趨勢。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面的改善,也必然帶來將來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中國股市中優質上市公司將越來越多,價值投資的年代遲早會到來。在價值投資的推動下,A股指數的穩步上漲也將是必然走勢。
雖然A股目前還有很多問題,股指目前也是持續低迷,但一定要對中國股市有信心。有信心,才會有未來。
題主說的前期高點5178點,那是2015年的事情,在2007年底的時候,上證指數是到了6124點的。
目前A股的總市值並不高,股票數量是比較多,深滬兩地總共超過3800支個股,其中上證指數統計上海市場的1600多支個股,以及各種債券和ETF等。
我大A股目前市值排名全球第二,上海單邊市值排在第四位。
回顧A股 歷史 ,從100點到6124點經歷了27年的歷程;按照這樣的速度,到萬點高空也就是50年的歷程。
這不同於道瓊斯指數。道瓊斯指數只是20個樣本股的統計數據的。
2019年,A股開啟了注冊制。這也是股市一個 歷史 性的改革。或許,這場變革能給A股帶來全新的面貌吧。
拭目以待中!
上證綜合指數是A股最早發布的指數,是以上證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綜合股價指數。該指數自1991年7月15日起開始實時發布,基日定為1990年12月19日,基日指數定為100點,今年剛好是第30年,截至2020年5月13日收盤,上證指數收盤點位是2898.05點,期間,在2007年10月16日上午10點03分,上證指數曾經創下了6124.04點的 歷史 高位,至今未能逾越。
在A股短短的31年 歷史 中,曾經數次有人提出萬點論:
1、2007年6124點的時候,當時市場上很多人都認為很快沖上萬點,結果連續暴跌一年,2008年10月,竟然跌到了1664點。
2、2011年1月,趙笑雲和東北證券再次拋出萬點論,當年上證指數下跌22%,跌幅全球第一!
3、投資茅台成名的但斌在2011年、2012年都曾經拋出過萬點論,結果2013年上證指數一度最低跌到了1849點。
4、2015年1月,國信證券拋出萬點論,6月份最高沖到5178點,後面就是股災,然後一直跌了差不多5年了。
所以,今天看到有人又提一萬點,身為一顆A股的老投資者,不禁頭皮一麻啊!
但是,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崛起,加上A股的國際化腳步越來越快,資本市場的地位也是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上證指數沖上1萬點只是時間問題,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能實現呢?我們不妨看一下其他股票市場的情況。
香港股市成立實力比較早,1866年非正式證券交易市場成立,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1921年香港第二間交易所—香港股份商會成立。1947年兩所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64年推出恆生指數,以7月31日為基數日,基數點100點,並選出30家上市公司股票為成分股,1969年11月24日正式向外發報,開始點數是150點,1993年12月10日,恆生指數首次沖破10,000點並以10,228.10點收市。如果從1969年正式發布開始計算,恆生指數等於是用了短短的24年就正式沖過了1萬點大關!
雖然紐約證券交易所最早可以追溯到1792年,但是一直到1817年才正式起名「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並在1863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7月3日道瓊斯指數正式推出,包含十一種股票。1972年,該指數達到1000點,1999年2月,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1999年3月29日,道瓊工業指數收盤達到了10,006.78點,終於突破了萬點大王,而此時據這一指數的提出已經過去了100多年了。
縱觀H股和美股重要綜合指數的變化歷程,我們可以發現,股市的 健康 成長與幾大因素密切相關:
首先,良好的經濟基本面是根本。 道瓊斯工業指數為何用了100多年才突破10000點,主要是因為中間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還有1929年的世界大蕭條,所以,用了86年才突破1000點。而恆生指數之所以用短短的24年就能突破10000點,主要是因為從1960年代到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30多年的時間是香港經濟的發展黃金時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香港的經濟基本面非常優秀,加上內地一些優質企業的加入。
其次,完善的市場制度是前提。 除了公平公正完善的交易制度外,市場的准入和退出機制也非常重要,比如恆生指數突破10000點的時候,上市企業不到2000家,道瓊斯工業指數突破10000點的時候,上市公司剛剛過3000家。
如果對照以上三條,中國經濟從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以來,42年的平均增速世界第一,目前經濟實力已經穩居世界第二!所以單純從經濟基本面來說,A股早已經具備突破10000點的基礎了,這也是市場每次拋出萬點論的根本。但是A股在市場機制和國際化方面差距還是非常大的,而且信息披露,造假盛行,這都是因為制度不夠完善,但是隨著A股國際化速度越來越快,加上證券法的修訂,這兩個短板正在被快速彌補, 如果3年之內能解決這2個問題,那麼5-10年之內基本就能突破10000點,如果解決不了這個問題,那麼上市公司的質量就是非常大的隱患,即使突破10000點也仍然會重演 歷史 ,沖得越越猛,將來就跌得越慘,走不出以前牛短熊長的怪圈,迎不來慢牛。
億點都有可能,一萬年以後
⑹ 中國股市最高是哪一年,有多少點
中國股市在2007年10月16日創新高6124,04點,收盤6092,06點。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
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
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市場對股權分置改革的分歧仍然是巨大的。
因而在2011年,中國股市走入大熊市,可以冠為全球最熊,一路的下跌,跌到幾年前的原點2228點。
(6)什麼時候股市破萬點擴展閱讀:
1.26暴跌事件
2016年1月26日,A股市場遇「寒流」,三大股指大跌,滬指跌破嬰兒底2850點後再創調整新低。早盤,在原油價格再度大跌,外圍股市大幅收低的影響下,滬深兩市再度低開,盤中雖在國資改革等板塊的活躍帶動下兩市跌幅有所收窄;
但成交量始終維持低迷態勢顯示出市場資金追漲慾望不強,臨近中午收盤,指數再度有所回落。從盤面上看,早盤兩市總體呈現出弱勢震盪走勢,熱點較為匱乏。
午後開盤,兩市持續震盪下挫,盤中雖有券商股拉升護盤,但依然難擋跌勢,滬指跌幅再度擴大,跌破2850點嬰兒底後又跌破2800點,創13個月以來新低。同時,創業板盤中暴跌8%。
盤面上,所有板塊皆墨。早盤僅有豬肉、機場航運板塊等稍顯活躍。個股較慘烈,僅9隻股漲停,1100餘只股跌停。
截至收盤,滬指報2749.79點,跌6.42%,成交額2126.08億元,深成指報9483.55點,跌6.96%,成交額3104.67億元,創業板指報1994.05點,跌7.63%,成交額289.33億元。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股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上海證券綜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