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海盜線是什麼線
Ⅰ 什麼是股票,怎麼理解股票。
什麼是股票?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要理解股票的概念,不妨先來了解一下股票的起源。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歐洲經歷了一個大航海時代,當時歐洲各國興起海上冒險,發展海運森外商機。在那個年代,最賺錢的生意就是和東方的印度、中國、日本等國家進行海上貿易。
海洋貿易興起後,第一批冒險者獲得了豐厚的回報,吸引了大量的投資人參與其中試圖分一杯羹。然而想開展海洋貿易,首先得買船,僱傭水手,這筆開支可不菲。其次,上船出海是一件風險很高的事情,海洋的風浪變幻莫測,還有神出鬼沒的海盜,一不小心整個船就打水漂了。當然,如果順利出海返航,那可是名副其實的暴利。這筆生意有三個特點:高投資、高風險、高收益。
一方面高收益讓每個人都心癢癢的,但是高投資的門檻太高了,一般人投資不起,即使勉強湊足了出海費用,也是心驚膽戰的,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有聰明人想出了辦法,那就是降低門檻——集資,降低風險——分散,保持收益——參與海洋貿易,就是讓公眾一起出錢來打造商隊,之後貿易獲得的利潤按比例分給出資者就好。這樣既解決了資金不足的問題,也解決了由少部分投資者出錢而對風險太大的擔憂。於是,世界上第一個股份制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就這樣誕生了。
股一方面起到籌資的作用,假定一條船的出海費用是1000萬,那麼100個人每個人出10萬就可以參與其中了,而不必乾瞪眼著急,真正起到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效果。另一個方面,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一個小群體准備了1000萬資金,如果全部押注一條船,船沒了什麼都沒了,於是可以同時投資十條船,每條船投資100萬,每條船順利返航後的盈利也分十分之一,一條船回不來是有可能的,但是十條船同時回不來的可能性幾乎為0,只要有幾條船能回來,投資人就可以穩賺不賠。雖然不能暴利,但是睡得踏實。
商船出海,除了第一批淘金者,投資人大都不會跟船,怎麼保證在沒人監督的情況下,船長悶悄和和水手會不會海吃海喝,貪污受賄呢?雇員的人品固然重要,但是有制度的保證更讓人放心,於是投資人就和雇員商量好,這船順利返航後賺的金銀,財務計算後,給你們也分成,你們也是股東,沒有人會糟蹋自己的財富吧。
於是,股就出現了,它起到了四個功能:集資、分散風險、收益最大化、協調企業各方的利益關系。
一段時間後,原來的股東老了,或者發現了更好的機會,或者厭倦了現在的生活,總之,想退出不相幹了,但是又不能去把船分成十等份,拿走屬於自己的一塊,剛好同行有人想要擴大投資,在買別人不想要的股票,當然,也有新的投資人進場,打算買下新船做商貿,一看有人在賣股,得,咱們也別費勁了,就買他的股吧。買賣雙方商量好一個價格,就成交了。
有人賣,有人買,慢慢就形成了市場,這股賣出去股權變人了,總要有個憑證啊,方便商船回來了分紅,也防止交易者反悔,於是就出現了票,票就是股的憑證,這個憑證是在交易中出現的。否則大家都是第一批哥們,誰不認識誰啊。
股票就出現了,它有兩種基本的屬性:股東權益和交易憑證。顯然股權屬性是第一屬性,本質是一種資本的投資行為,實打螞盯實的做生意。交易屬性是依附於股權屬性的,是一種衍生屬性。
作為交易屬性的籌碼,價格是由供需關系決定的,我們知道交易一定是以雙方均以為自己佔便宜的方式成交的,這種佔便宜是以自己籌碼現在和未來的價格高低衡量,即交易者的預期,當市場大多數人認為一隻股票價格會上漲,那麼賣出的人要不選擇不賣,要不選擇抬高價格,買入的人認為自己有利可圖,於是提高交易價格,成交的真實價格不斷攀升,直到賣家滿意了,買家不願意加價為止,此時,賣家認為賣出自己不吃虧,買家認為買入自己不佔便宜,原本運動的交易成交價穩定下來成為均衡價格,除非有新的預期打破這種均衡,股票的價格將始終保持。
Ⅱ 股票的起源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啊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
股票是社會化大生產的產物。隨著人類社會進入了社會化大生產的時期,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 需求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
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 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 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所以,股份公司,股票融資和股票市場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推動著股份公司,股票融資和 股票市場的共同發展。
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在17世紀初,隨著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企業生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由此而產生的資本短缺,資本 不足便成為制約著資本主義企業經營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了籌集更多的資本,於是,出現了以股份公司形態,由股東共同出資經 營的企業組織,進而又將籌集資本的范圍擴展至社會,產生了以股票這種表示投資者投資入股,並按出資額的大小享受一定的權益和承 擔一定的責任的有價憑證,並向社會公開發行,以吸收和集中分散在社會上的資金。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 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 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
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 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所。
目前,股份有限公司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最基本的企業組織 形式;股票已經成為資本主義國家業籌資的重要渠道和方式,亦是投資者投資的基本選擇方式;而股票的發行和市場交易亦已成為資本 主義國家證券市場的重要基本經營內容,成為證券市場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2)股市海盜線是什麼線擴展閱讀:
一、最早出現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400年的歷史,它伴隨著股份公司的出現而出現。隨著企業經營規模擴大與資本需求不足要求一種方式來讓公司獲得大量的資本金。
於是產生了以股份公司形態出現的,股東共同出資經營的企業組織。
股份公司的變化和發展產生了股票形態的融資活動;股票融資的發展產生了股票交易的需求;股票的交易需求促成了股票市場的形成和發展;而股票市場的發展最終又促進了股票融資活動和股份公司的完善和發展。股票最早出現於資本主義國家。
二、中國股票
1916年,孫中山與滬商虞洽卿共同建議組織上海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擬具章程和說明書,呈請農商部核准。1920年2月1日,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在總商會開創立會.2月6日交易所召開理事會,選舉虞洽卿為理事長。
農商部終於在1920年6月批准在上海設立證券物品交易所,運作模式引用日本所,還聘請了日本顧問。1920年7月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採用股份公司形式,交易標的分為有價證券、棉花等7類。這就是近代中國最早的股票。
中國股票發行經歷了清政府、北洋政府、國民政府(中間還隔有汪偽政府),新中國人民政府。使用購買股票的幣種有銀兩、銀元、法幣、中儲券、關金券、金元券、人民幣。
如今,收藏界把這百餘年發行的股票進行分組:分為清代、民國、解放區、新中國、新時期、上市公司股票再加股票認購證。
Ⅲ 誰能具體解釋下k線圖中5分鍾、15分鍾、30分鍾、60分鍾和120分鍾代表了什麼,為什麼有的股我看
5分鍾K線:以5分鍾為間隔,把這5分鍾內的開盤價、收盤價、最高最低價畫成柱狀圖(K線圖)。
15分鍾K線:以15分鍾為一個分析周期的k線叫做15分鍾k線。在15分鍾內的最高價、最低價、開盤價、收盤價按K線的畫化在時間坐標上每隔15分鍾畫一根,所有15分鍾的K線連在一起就是15分鍾K線圖。
30分鍾K線:以30分鍾為一個分析周期的k線叫做30分鍾k線。
60分鍾K線:以60分鍾為一個分析周期的k線叫做60分鍾k線。
120分鍾K線:以120分鍾為一個分析周期的k線叫做120分鍾k線。
溫馨提示:
1、以上解釋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2、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2-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