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作為貨幣什麼時候出現的
『壹』 古代的銀子,是什麼時候被貨幣取代的經歷了怎樣的歷程
在唐朝閻正統治時期,人們非常富有。一桶大米只賣五便士。按一兩銀子算,也就是幾千文,一兩銀子就是兩百米。200噸大米20石,每石約118斤。大米現在的價格是2元左右。按照每公斤2元計算,唐代一兩白銀相當於4720元的購買力。開元年間,米價大幅上漲。一桶米十便士,購買力2400元。現在的人大多不知道白銀的價值,經常犯錯。隨著商品交換的發展,商品中的普遍等價物逐漸集中於金屬,主要是金、銀和銅。
即使是金庸這樣的大師,也沒有深入研究過白銀的貨幣價值:郭靖第一次遇見黃蓉,就被她宰了。所以“賬單以後再付,共計1927元4角”。你可以看到這些錯誤有多可笑。在古代,一兩銀子大約是現在的4000元。開發階段、使用階段等。白銀的發展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其中之一就是發展階段。從發現白銀到國家將其作為貨幣使用,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然後是因素的使用階段。白銀作為貨幣,經歷了很多朝代。即使銀的形狀和標准發生了變化,但銀的價值並沒有改變。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它是古代人用來支付的主要貨幣。
『貳』 黃金和白銀是什麼時候被當作貨幣使用的
黃金和白銀作為貴金屬,都曾作為貨幣先後出現在歷史舞台上。首先是黃金在秦漢前後被廣泛使用,然後是白銀在宋代開始登台唱主角,並且逐漸以合法貨幣的身份登上經濟流通舞台。金、銀在貨幣流通史上的代興,對當時的社會經濟生活產生過重大影響。
『叄』 金銀是什麼時候開始當做貨幣使用的
中國利用金銀作為貨幣可以上溯到商朝甚至更早,不過那時候使用不廣泛。在戰國時期,金銀作為貨幣使用范圍更加擴大,在目前考古發掘中就有統一質量的楚國金愛。 但這都只作為貴重貨幣使用,是財富的象徵。廣泛使用的是銅質貨幣。一直到宋朝才有銀元和金元的出現。在明朝,白銀獲得了價值尺度的地位,原因在於社會經濟得到了飛躍的發展,銅錢作為普通貨幣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但在此時,白銀黃金只是作為稱量貨幣。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6-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肆』 請問大師,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白銀作貨幣的中國的白銀是哪裡來的謝謝了!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使用白銀,據載西周的時候就開始使用了。
但是白銀作為法定貨幣進行流通相對就沒那麼早,請注意,是「作為法定貨幣流通」,事實上白銀「什麼時候作為貨幣流通」和「什麼時候作為法定貨幣流通」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說,民間流通和官方流通的時間是不一樣的:白銀作為貨幣在民間流通的時間更早,作為法定貨幣流通的時間就要晚的多——古代有很多東西在民間都是可以流通的,比如白銀、比如布匹、比如貿易券等等,只要物有所值,就有人接受,也就是說,可以當錢用。
作為一個更方便攜帶的物品,白銀作為貨幣流通在漢朝就開始了,但是作為法定貨幣應該始於宋代,真正普及大量流通,始於明。宋時白銀雖可流通,但需要先換成銅錢然後再使用,到了明代就可以直接使用。
至於中國的白銀是哪裡來的,那就只有兩個途徑了,一是自家開采提煉,二是貿易所得,貿易所得佔大多數。
當時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等在全世界都是搶手貨,這就為中國獲得大量白銀提供了條件,也為白銀的普遍流通創造了條件。
換句話說,如果當時中國沒有那麼多白銀,那麼它作為普遍流通貨幣就會不夠使用,但是經濟仍然要發展國家仍然要運轉,也許政府就會換一種東西作為貨幣來進行流通,這也不是不可能的。
『伍』 在我國哪個朝代以白銀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呢
在我國以白銀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的朝代是明朝和清朝。
貨幣這一概念產生於物質交換,在原始社會便已經存在了。那個時期,人們以天然貝殼等從自然界直接獲得的物質,去交換自己想要的東西,以滿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陸』 在我國什麼朝代以膈,白銀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呢
在我國什麼朝代以膈,白銀為流通中的主要貨幣呢?中國最早的銀幣開始於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已有出土的銀布幣和銀殼幣,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銀幣。然而,古代文獻中並沒有提到銀殼和銀幣的使用。
戰國時期統一後,秦始皇進行了貨幣的統一,以黃金為上層貨幣,一半一半為下層貨幣,銀不作為貨幣,只作為裝飾品。在秦始皇之前,古書中幾乎沒有關於白銀作為貨幣的記錄,所以不清楚白銀是如何作為貨幣使用的。中國從來不是一個豐富的金銀生產國,所以主要貨幣一直是銅。雖然歷朝歷代都鑄造了金鋌、銀錠、金葉、銀餅等貨幣,但由於其價值較高,一般都是作為國家和家族的財富儲備,所以市場流通量不大。例如,南宋大奸臣張浚將銀子鑄成1000兩的大銀球,這顯然是不可能在市場上流通的。就連盜賊們也稱這個銀球為莫奈何。
魏晉南北朝和隋朝360年的動亂中,銀的地位上升。從唐朝開始,白銀的使用范圍開始擴大,其貨幣地位開始上升,白銀逐漸普及。到了元明兩代,政府對白銀進行了打壓(多次禁金禁銀),但白銀的貨幣地位已深入人心,用銀的趨勢不可逆轉。明朝中期,白銀成為主流貨幣,銀本位制正式確立。
『柒』 白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為貨幣的
在4000多年前,白銀就開始作為貨幣。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在我國清代,1兩銀子約相當於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幣(長美注)。
(7)白銀作為貨幣什麼時候出現的擴展閱讀:
分類
1、銀圓
銀圓,也作「銀元」,是我國過去市場上流通的一種貨幣,種類繁多,以清末各種龍洋,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袁世凱頭像銀元、孫中山像船洋最為多見,還有中華蘇維埃幣、四川"漢"字幣等,此外一些外國銀元,如站洋、坐洋、鷹洋、日本龍洋等也在國內流通。
2、銀條
外性長條狀,尺寸不等,重量300克左右,好的成色950‰左右,一般成色900‰左右,以925‰最為多見,是製作銀飾的原料。900‰以下的呈灰白色,質堅硬敲打有銅聲,底面無蜂窩,火燒後表面顯黑紅。
3、松江錠
外貌形狀似乳頭,表麵灰黑色,重量180克左右,成色950‰左右,有突出的鉛釉,底部具深細蜂窩,每錠上附有15克鉛釉,有的地方(北京地區)已經去掉,有打擊痕跡,形成上方下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