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金屬貨幣如何膨脹

金屬貨幣如何膨脹

發布時間: 2023-06-05 07:29:12

A. 通貨膨脹是怎麼發生的通貨膨脹率是怎麼算的

通貨膨脹(Inflation)一般指因紙幣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的實際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現象。其實質是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
通貨膨脹在現代經濟學中意指整體物價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貨膨脹為貨幣之市值或購買力下降,而貨幣貶值為兩經濟體間之幣值相對性降低。前者用於形容全國性的幣值,而後者用於形容國際市場上的附加價值。兩者之相關性為經濟學上的爭議之一。
紙幣流通規律表明,紙幣發行量不能超過它象徵地代表的金銀貨幣量,一旦超過了這個量,紙幣就要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從而出現通貨膨脹。通貨膨脹只有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才會出現,在金銀貨幣流通的條件下不會出現此種現象。因為金銀貨幣本身具有價值,作為貯藏手段的職能,可以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它同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相適應。而在紙幣流通的條件下,因為紙幣本身不具有價值,它只是代表金銀貨幣的符號,不能作為貯藏手段,因此,紙幣的發行量如果超過了商品流通所需要的數量,就會貶值。

例如: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不變,而紙幣發行量超過了金銀貨幣量的一倍,單位紙幣就只能代表單位金銀貨幣價值量的1/2,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用紙幣來計量物價,物價就上漲了一倍,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貨幣貶值。此時,流通中的紙幣量比流通中所需要的金銀貨幣量增加了一倍,這就是通貨膨脹。在宏觀經濟學中,通貨膨脹主要是指價格和工資的普遍上漲。

通貨膨脹之反義為通貨緊縮。無通貨膨脹或極低度通貨膨脹稱之為穩定性物價。

(在若干場合中,通貨膨脹一詞意為提高貨幣供給,此舉有時會造成物價上漲。若干(奧地利學派)學者依舊使用通貨膨脹一詞形容此種情況,而非物價上漲本身。因之,若干觀察家將美國1920年代的情況稱之為「通貨膨脹」,即使當時的物價完全沒有上漲。以下所述,除非特別指明,否則「通貨膨脹」一詞意指一般性的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是指經濟運行中出現的全面、持續上漲的物價上漲的現象。紙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導致通貨膨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貨膨脹之測量由觀察一經濟體中之大量的勞務所得或物品價格之改變而得,通常是基於由政府所收集的資料,而工會與商業雜志也做過這樣的調查。物價與勞務所得兩者共同組成物價指數,為整組物品的平均物價水準之測量基準。通貨膨脹率為該項指數的上升幅度。物價水準量測整體物價,而通貨膨脹是指整體物價的上揚幅度。

對通貨膨脹沒有單獨性的確實量測法,因通貨膨脹值取決於物價指數中各特定物品之價格比重,以及受測經濟區域的范圍。通用的量測法包括:

生活指數CLI(cost of living index)為個人生活所需費用的理論增幅,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es)概估之。經濟學家對特定的CPI值應估計為高於或低於cli值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因為CPI值公認具「偏向性」(bias)。CLI可用「購買力平」(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來調整以反應區域性商品與世界物價的廣泛差距。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consumer price index)測量由『典型消費者』所購物品之價格。在許多工業國家中,該指數的年度性變化百分比為最通用的通貨膨脹曲線報告。該項測量值通常用於薪資報酬談判中,因為雇員希望薪資(名目)能相等或高於CPI。有時勞資合約中會包含按生活指數調整條款(cost of living escalators),表示名目薪資會隨CPI的升高自動調整,其調整之時機通常於通貨膨脹發生之後,幅度較實際通貨膨脹率為低。

生產者物價指數(PPI)(Procer Price Indexes)測量生產者收購物料的價格,與CPI於物價津貼、盈利、與稅負上有所不同,導致生產者之所得與消費者之付出產生差距。PPI反應於CPI升高而上升,具有典型的延遲。雖說其具多樣化的組合,一般相信這種延遲的特性使得根據今日的PPI通貨膨脹粗估(rough-and-ready)明日的CPI通貨膨脹成為可能;各種的論述與內容有極重要的不同。

批發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測量選擇性貨品之批發價格變化(特別是銷售稅),與PPI極為類似。

商品價格指數(commodity price index)測量選擇性商品售價之變化。若使用金本位制,則其所選擇的商品為黃金。美國使用復本位制,其指數包含黃金與白銀兩者。

GDP平減指數(GDP deflator)為基於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名目GDP 與經通貨膨脹修正後的GDP (即不變價格(constant-price)GDP 或實質GDP )兩者間所使用的金錢之比例(參見實質與名目經濟)。這是對價格水準最宏觀測量。本指數也用來計算GDP 的組成部分,如個人消費開支。美國聯邦儲備改用核心個人消費平減指數(personal consumption deflator)及其他平減指數作為制訂「反通脹政策」的參考。

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pcepi)(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price index)。2000年2月17日,在半年一度的國會金融政策報告(亦即humphrey-hawkins報告)中,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聲稱將主要的通貨膨脹測量法自cpi改為連鎖式個人消費開支價格指數。

因為每一種測量法都基於他種測量法,並以固定模式結合在一起,經濟學家經常爭議在各測量法及通貨膨脹模式中是否有『偏差』存在。例如,boskin委員會於1995年找出美國勞工部統計局(bls)所計算出的CPI具有偏差。在對其偏差進行定量分析後,他們認為當年度的通貨膨脹遭過分誇大。因「快樂論」(hedonic )所帶來的科技創新增加與以平價品取代昂貴的商品,兩者都會降低CPI-U的升高率。另一個例子是在1980年代早期,無人居住的出租單位並不計入CPI-U與CPI-W的租金收入部分;在加計此部分後,通貨膨脹率實際上是極度的受低估,於是在1982年的CPI計算中加入了這項改變。

現存的爭論為應否計入關於快樂論的調整部分,包含人們會在高物價的地區不可企及時搬遷到較便宜的地區。也有人認為指數中的購屋部分極度低估了日常生活費用對房價的沖擊,亦極度低估了醫療費用在退休者的日常費用中的重要性。
通貨膨脹率=(現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基期物價水平

其中基期就是選定某年的物價水平作為一個參照,這樣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物價水平通過與基期水平作一對比,從而衡量現今的通貨膨脹水平。其實,上面所說的只是三種衡量通貨膨脹水平方法之一的消費指數折演算法,但它是最常用的,此外還有GDP折演算法和生產指數折演算法。

20世紀70年代後,隨著浮動匯率取代了固定匯率,通貨膨脹對匯率變動的影響變得更為重要了。通貨膨脹意味著國內物價水平的上漲,當一個經濟中的大多數商品和勞務的價格連續在一段時間內普遍上漲時,就稱這個經濟經歷著通貨膨脹。由於物價是一國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通貨膨脹也就意味著該國貨幣代表的價值量下降。在國內外商品市場相互緊密聯系的情況下,一般地,通貨膨脹和國內物價上漲,會引起出口商品的減少和進口商品的增加,從而對外匯市場上的供求關系發生影響,導致該國匯率波動。同時,一國貨幣對內價值的下降必定影響其對外價值,削弱該國貨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地位,人們會因通貨膨脹而預期該國貨幣的匯率將趨於疲軟,把手中持有該國貨幣轉化為其他貨幣,從而導致匯價下跌。按照一價定律和購買力平價理論,當一國的通貨膨脹率高於另一國的通貨膨脹率時,則該國貨幣實際所代表的價值相對另一國貨幣在減少,該國貨幣匯率就會下降。反之,則會上升。

例如,20世紀90年代之前,日元和原西德馬克匯率十分堅挺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這兩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一直很低。而英國和義大利的通貨膨脹率經常高於其他西方國家的平均水平,故這兩國貨幣的匯率一下處於跌勢。

B. 貨幣膨脹是怎麼形成的

. 通貨膨脹簡論
一.通貨膨脹的定義
到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多數工業化國家都發生過較為嚴重的通貨膨脹,針對通貨膨脹的定義形式,M�6�1布朗芬倫納和F�6�1D�6�1霍爾茲曼將其歸納為四種類型:
1.認為通貨膨脹是一種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的普遍的超額需求狀況。
2.認為通貨膨脹是總的或人均的貨幣存量或貨幣收入的增加。
3.認為通貨膨脹是帶有附加條件的物價水準上漲,它的預期是不完全的,它會通過成本提高使物價進一步上漲;它不會使就業和實際產量增加,它比某種「安全」速率變動地更快一些,它由「貨幣」方面的問題引起,它是扣除了間接稅和補貼的價格度量,而且它是不可逆轉的。
4.認為通貨膨脹是由外匯匯率或黃金價格度量的或是由黃金 超額需求或官方匯率計算的外匯額需求表示的貨幣對外價值的下跌。
第一種是從基本現象上給出對通貨膨脹的描述,沒有指出這一現象的成因。馬克思給出的「通貨膨脹是紙幣發行過多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而造成的紙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現象」即屬於此種類型。第二種試圖給出通貨膨脹的原因,但仍然停留在基本現象層面,而且主觀的傾向於收入因素,它可以概括某些通貨膨脹的成因但很不全面。第三種也是突出強調是由貨幣方面因素引起,並給出了通貨膨脹的某些屬性,特別強調了不會使就業和實際產量增加,這是很有意義的,但它沒有進一步剖析這一現象的內在原因,沒有找到問題的實質。第四種給出的是一種貨幣層面的現象表述,從根本上放棄了對其內在成因的探求。
我們認為通貨膨脹僅僅是一種總供給對總需求比例降低的強烈反應。它通常表現為一個價格水平持續上升貨幣持續貶值的過程,且趨勢不可逆轉,這一過程的不可逆轉是由消費者心理預期失衡造成的。而這一過程可以由經濟系統中各種經濟因素的變化(如貨幣發行、需求、成本、經濟結構、預期、壟斷等)引起。
對於通貨膨脹的理解要把握住以下幾點:
1. 總供給對總需求比例降低可以表現為多種情況。比如歐洲黑死病後期出現的通過膨脹,是總需求減少,總供給減少比例更大造成的;16世紀白銀湧入西班牙造成的通貨膨脹是由於貨幣增加,消費者總體需求增加而總供給不能跟上引起的;1918-1920年間前蘇聯的通貨膨脹是由於經濟基礎薄弱,社會產品總量短缺,再加上連年戰爭,生產得不到恢復,戰時共產主義的分配物品遠不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要造成的。
2. 通貨膨脹可以由貨幣發行、需求、成本、經濟結構、預期、壟斷等因素引起,但最終影響的是人們的心理因素,對社會不信任程度增加,動搖了對社會經濟水平的合理預期,這便能夠把經濟因素中微小的不合理無限放大,甚至造成治理措施不力和社會動盪。
3. 由於國情不同,對於價格總水平上升多少才算通貨膨脹各國尺度不同,因此說它是一個與社會結構合文化相關的主觀判斷指標。比如西方國家物價上漲水平達到5%就可以稱為通貨膨脹,而我國上漲10%對社會的影響還不明顯,這是由於東西方社會結構和文化差異造成的。

C. 為什麼在金屬貨幣流通條件下,不會發生通貨膨脹通貨膨脹不是由供求關系所決定的嗎

你好!
影響通貨膨脹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我國現在面臨的是輸入性通脹,並非是國內的通貨的問題,而是海外投機者看好中國市場,將貨幣投入中國的金融市場里而造成的通脹。金屬貨幣的年代是古代,明清之前了,由於金屬貨幣笨重不便攜帶的緣故,因此貨幣的流通速度是非常緩慢的,市場上也不會一下子有很多貨幣湧出的情況,貨幣基數保持在一定合理的范圍內,因此不會有惡心通貨膨脹。供求關系是市場的問題,供大於求,則商品價格下降,反之,價格上升。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D. 通貨膨脹是怎麼造成的

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狀況。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特有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
原因 紙幣是一種純粹的貨幣符號 ,沒有價值 ,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的發行量應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因此 ,紙幣發行量過多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是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

特點 ①紙幣因發行過多而急劇貶值 。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已定的情況下,紙幣發行越多,單位紙幣所能代表的金屬貨幣量就越少,紙幣的貶值程度就越大。紙幣的貶值程度即紙幣貶值率的計算公式是:紙幣貶值率=(1-)×100%例如 ,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是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紙幣貶值率

②物價因紙幣貶值而全面上漲。紙幣貶值率越高,物價上漲率也就越高,物價上漲率的計算公式是:物價上漲率=(-1)×100%例如 ,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物價上漲率=(-1)×100%=100%。
類型 ①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總需求過度增長超過了現有價格水平下的商品總供給,引起了物價普遍上漲。總需求的過度增長表現為由於投資膨脹和消費膨脹所導致的持續的貨幣供應量超過社會商品可供量的增長,因而又稱過量需求通貨膨脹。②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由於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價普遍上漲。導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資的提高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③結構性通貨膨脹。由於社會經濟部門結構失衡而引起的物價普遍上漲。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一般在發展中國家較為突出 。主要表現為3種情況:一是國內某些部門,甚至某些大宗關鍵產品需求過多而供給不足,導致價格猛漲,並且只漲不跌,進而擴散到其他部門產品的價格,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二是國內各部門勞動生產率發展不平衡,導致勞動生產率提高較快的部門貨幣工資增長後,其他部門的貨幣工資也會隨之增長 ,引起價格上漲,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普遍上漲;三是開放型經濟部門的產品價格,受國際市場價格水平影響而趨於提高時,會波及到非開放型經濟部門,從而導致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④輸入型通貨膨脹。由於輸入品價格上漲而引起國內物價的普遍上漲。這種類型一般出現在世界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並通過國際貿易、跨國公司、開放型經濟部門等途徑在國際間傳播。⑤抑制性通貨膨脹。在市場上存在著總供給小於總需求,或供求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下,國家通過控制物價和商品定額配給的辦法,強制性地抑制價格總水平的穩定,這是一種實際上存在,但沒有發生的通貨膨脹現象。

後果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 ,通貨膨脹對一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有: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通貨膨脹的物價上漲 ,使價格信號失真,容易使生產者誤入生產歧途,導致生產的盲目發展,造成國民經濟的非正常發展,使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畸形化,從而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當通貨膨脹所引起的經濟結構畸形化需要矯正時,國家必然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會導致生產和建設的大幅度下降,出現經濟的萎縮,因此,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②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使一些收入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使廣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當通貨膨脹持續發生時,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寧。③對對外經濟關系的影響。通貨膨脹會降低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能力,引起黃金外匯儲備的外流,從而使匯率貶值。

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
西方國家抑制通貨膨脹的主要措施一般是通貨緊縮和收入政策。通貨緊縮就是從流通中回籠一部分過多的紙幣,通常採用的辦法是:①增加稅收。②提高貼現率和減少信貸總額。通過這些辦法抑制總需求,使之接近於總供給,從而抑制通貨膨脹。收入政策主要是通過限制工資、物價的上升來抑制通貨膨脹,採用的辦法主要是 :
①頒布價格指導線。
②以減稅等手段刺激企業實行低價。
③對工資、物價實行強制性的控制或管理。在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這些措施的採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貨膨脹;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國家採取措施的目的不在於從根本上抑制或消除通貨膨脹,而只是把它作為對通貨膨脹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調節的一種手段;因此,其結果不但不能真正抑制或消除通貨膨脹,相反卻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

熱點內容
招商app買基金怎麼看收益 發布:2025-02-11 15:18:14 瀏覽:66
外國貨幣為什麼降低 發布:2025-02-11 15:02:10 瀏覽:616
基金持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發布:2025-02-11 14:52:21 瀏覽:765
股票漲停次日高開高走 發布:2025-02-11 14:49:07 瀏覽:357
基金怎麼看邊際 發布:2025-02-11 14:35:07 瀏覽:454
期貨如何看第二天高開還是低開 發布:2025-02-11 14:34:08 瀏覽:840
金楓酒業股票歷史數據分析統計服 發布:2025-02-11 14:34:07 瀏覽:874
期貨如何考 發布:2025-02-11 14:33:16 瀏覽:519
怎麼查看股市行情 發布:2025-02-11 14:31:49 瀏覽:506
股市早盤震盪怎麼調整 發布:2025-02-11 14:03:33 瀏覽: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