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金融發展股票實情

中國金融發展股票實情

發布時間: 2023-05-14 23:20:25

㈠ 我國發展金融市場的步驟

1.首先,政府要出台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法律法規發展完善金融市場,包括環境保障、制度保障、服務保障、質量保障、法律保障等,從根本上提供一個良好的金融市場,以不斷提高應對金融危機的能力; 其次,企業要本著誠信的原則參與金融市場的活動,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杜絕投機倒把的行為;另外,企業也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斷壯大自己,為金融市場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最後,就個人而言,更要誠實守信,不可違法國家法令進行投機的行為。 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還需要積極參與到國際金融市場上,通過不斷的接觸、合作,引進發達國家先進的發展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2. 根據中國經濟金融發展的新形勢分析,近期以及今後一個時期經濟金融改革與發展工作,要加強和改善金融宏觀調控,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加快金融體制改革,完善金融機構的公司治理結構,提高金融企業的資產質量、盈利能力和服務水平,全面提高金融業對外開放水平,增強中國金融業競爭能力。建立和發展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提高金融監管水平,建立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長效機制。改善金融生態環境,促進全社會信用體系的大環境建設,維護金融穩定。
3. 繼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 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加快經濟結構的調整,努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著力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經濟決定金融,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是金融穩定的重要前提。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對經濟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和調控作用,金融穩定是經濟穩定的基礎。因此,2006年中國將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行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雙穩鍵」調控方式,並根據經濟形勢的具體變化,注重增加靈活性和針對性。
拓展資料
中央銀行在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進一步增強政策的主動性和有效性,注意加強預調和微調,充分發揮金融宏觀調控作用,適時適度調控貨幣信貸總量,優化信貸結構,加快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

㈡ 我國金融市場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新的金融體系的建立,中國的金融市場在不斷探索中發展。目前,一個初具規模、分工明確的金融市場體系已經基本形成,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l.建立了較完善的貨幣市場

中國的貨幣市場主要包括同業拆借市場、銀行間債券市場和票據市場。1996年1月建立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並第一次形成了全國統一的同業拆借市場利率(CHIBOR)。自1996年6月起,中國人民銀行取消了同業拆借利率上限,全面放開拆借利率。統一拆借市場的形成,結束了市場分割、多頭拆借的局面,規范了各金融機構的拆借行為,提高了銀行之間融通資金的效率,推進了利率市場化,並為中央銀行加強宏觀調控提供了條件。這幾年,同業拆借市場交易量逐年擴大,到2001年底,已累計成交3.4萬億元。同業拆借市場已成為金融機構管理頭寸的主要場所。

1997年6月,中國建立了銀行間債券市場,允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回購和現券買賣。目前銀行間債券市場已成為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資金市場,並成為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平台。到2001年底,債券回購累計交易量達6.1萬億元,現券交易累計交易量為1597.6億元。

中國的票據市場以商業票據為主,近年來這一市場在規范中穩步發展。票據市場正逐步成為企業短期融資和銀行提高流動性管理、規避風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提供了一個傳導機制。2000年底全國商業匯票的貼現余額為1236.3億元,較1999年增長了154.2%;中央銀行再貼現余額1258.27億元,較1999年增長了151.5%。

2.資本市場在規范中發展

1990年10月和1991年4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先後成立。經過12年的改革和發展,中國已經形成了以債券和股票為主體的多種證券形式並存,包括證券交易所、市場中介機構和監管機構初步健全的全國性資本市場體系,有關交易規則和監管辦法也正在日益完善。到2001年底,中國境內上市公司已達1160家,市價總值4.35萬億元,流通市值1.45萬億元,市價總值與GDP的比為45.4%。1991年以來,A、B、H股累計籌資7700億元。證券市場在改革投融資體制,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等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也可以從股票市場籌資規模的擴張以及股票籌資額和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率變化中得以體現。1993年境內股票籌資額為276.41億元,占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率為4.36%,而2001年境內股票籌資額達到1182.15億元,與銀行貸款增加額的比例上升到9.15%。

除了股票市場的迅速發展以外,債券發行規模的擴張,特別是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的擴張,也是推動中國金融資產規模擴張、改變金融資產結構的重要力量。在開始發行企業債和金融債的1986年,國債余額占各種債券余額的比重為73%,1994年以後,國債發行的絕對規模迅速攀升,國債發行額與GDP的比率也不斷上升,1995年新開辟了政策性金融債,形成了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共同主導債券市場的局面。到2001年底,國債余額、政策性金融債券余額和企業債額分別為15618億元、8534.48億元和1008.63億元,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券余額占債券總余額的96%。

3.保險市場的深度和廣度不斷擴大

中國保險市場快速發展,保險業務品種日益豐富,保險業務范圍逐步擴大,保費收入較快增長。1989年末全國保費收入142.4億元,2001年為2109.4億元,年均增長25,2%。2001年,中國保險機構共對19.3萬億元財產進行了保險。全年保費收人與GDP的比率(保險深度)為2.2%,同比增加0.4個百分點人均保費收入(保險密度)168.8元,同比增加41.1元;保險公司支付賠款和給付598.3億元,同比增加70,9億元。商業保險已成為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保險市場的發展在保障經濟、穩定社會、造福人民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4.外匯市場的發展

1994年4月,中國在上海建立了全國統一的銀行間外匯市場,將原來分散的外匯交易集中統一起來,為成功進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形成單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幣匯率體制奠定了重要的市場基礎。8年多來,銀行間外匯市場的效率不斷提高,成交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銀行間外匯市場開辦了美元、日元、港幣、歐元對人民幣的交易。到2001年底,已累計成交各幣種摺合美元4397.7億美無其中,2001年各幣種外匯交易摺合750億美元。

中國股票發展史

上個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整個社會都彌漫著除舊布新的氣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但是同時各種新潮思想也隨時要應付相應的政治風險。

資本市場構想的提出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非常佩服當時中國人民銀行研究部的那20個研究生。他們在1984年寫的一篇「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討」引爆金融界。其中第一次談到了在中國建立證券市場的構想,直接引發了當時的股份制熱潮。

1984年11月18日,中國第一個公開發行的股票-飛樂音響向社會發行1萬股(每股票面50元)。

飛樂當時得天時地利人和,在1984年7月,上海頒布了一個地方性法規-《關於發行股票的暫行規定》,飛樂抓住這一次機會,一切都順理成章的發生了,用現在的話講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1986年9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信託投資公司(靜安分公司曾於1984年公開發行「飛樂音響」股票)開設交易櫃台-靜安證券業務部,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部誕生,產生了股票交易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支股票的背後都會有一家上市公司。同時,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㈣ 國金證券業績中報國金證券股價實情國金證券還能大跌嗎

證券行業,一直是牛股輩出的優質賽道。隨著中國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居民財富的增長、各類機構投資者的發展以及市場各項制度的逐漸完善,中國股票二級市場的活躍度穩步提升,這也給證券行業帶來了不少的發展空間。那麼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就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券商企業之一的國金證券,有沒有投資價值?我帶大家一起來深入解讀。


在開始分析國金證券前,先分享一份整理好的證券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大家,限時點擊就可以領取:寶藏資料:證券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看


公司介紹:國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資產質量優良的上市證券公司,創新能力尤為突出。公司的主營業務包括:證券經紀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信用交易業務、新三板業務及境外業務等,提供多元化、多層次的證券金融服務。公司合規與風險管理的整體狀況及市場競爭力處於證券行業領先水平,連續5年在上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評價工作中獲A級。


對公司基本情況有一定了解後,我們來了解一下這個老牌券商還具備哪些優勢。


亮點一:治理結構健全,財務杠桿穩健,資本實力持續夯實


屬於上市券商,國金證券的法人具備的治理結構特別的健全清晰,股東除了履行自身職責以外,還支持公司進行可持續健康發展。管理層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公司的目標是長遠發展和股東回報,在決策方面的效率非常高。在秉持穩健經營的理念下,財務杠桿及資產負債率始終處於行業下游位置,長期以來保持十分不錯的財務狀況。藉助對政策走向和市場環境的判斷,公司針對股權和債權方面的融資比較積極地開展前瞻性的規劃,從業務發展需要出發,持續加強資本實力。


亮點二:經營戰略明晰,業務發展銳意進取


作為在全國都有業務的綜合類券商,公司在業務領域積極的開展創新布局,而且還取得了創新業務方面的資質,加快了各重點業務條線的轉型變革。憑借互聯網證券業務發展機遇,加強了與騰訊、螞蟻金服等頭部互聯網平台的合作,使得金融科技不斷加碼,零售客戶的市場份額得到了提升,為機構客戶持續提供優質服務支持,使企業客戶多樣化的融資需求都進行滿足。


當然,公司還具備多重強大優勢,由於篇幅受限,更多關於國金證券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點擊即可查看:【深度研報】國金證券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


自2015年中國股市劇烈波動以來,後期行業將進行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全面監管。中國證監會將逐漸加大對券商風險的管控,行業繼續以"風險管理全覆蓋"的目標為導向。隨著經濟增長新動力的逐漸形成,針對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的加速,也會有新的戰略和機遇出現在證券行業當中,會有更大的成長空間,市場競爭越來越明顯。有關傳統業務方面的競爭,新的發展趨勢是創新業務的快速增長。國內對於金融越來越重視,未來證券行業還將獲得非常大的市場前景。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國金證券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有專業的投顧幫你診股,看下國金證券現在行情是否到買入或賣出的好時機:【免費】測一測國金證券還有機會嗎?


應答時間:2021-11-19,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㈤ 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好嗎

當禪蔽舉然好了,對股票賀碧是利多的消息
如果並旁一隻股票,被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買入了成為了股東,說明這是上市公司,被這家著名的金融公司看好了,未來很可能會上漲的,股票也是利多

㈥ 中國金融行業未來的市場前景和趨勢

一、中國金融服務業發展現狀

近年來,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我國金融業面臨的市場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特別是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以來,各級政府都把金融安全和穩健發展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採取多項管理措施,加強自身建設,防範金融風險,取得了很大進展。但是加入WTO後,外國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我國金融業各部門的壓力仍將非常大,發展現狀不容樂觀。下面我們將分別談談我國銀行業(主要是商業銀行)、保險業和證券業的發展現狀。

(一) 銀行業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市場基本上是由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所瓜分,行業壟斷程度相當高,其業務主要集中在傳統的存、貸、匯銀行業務和外匯業務等,很少經營或不經營全部的投資銀行業務,如金融租賃業務、保險業務、信託業務、財產顧問和咨詢業務和旅遊廣告業務等。這些業務范圍的限制,影響了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和金融工具創新能力,資本金嚴重不足,貸款能力出現內生性約束。由於國有銀行效益不佳,消化自身不良資產的壓力很大,也無力用經營利潤補充基金。因此,不良資產日益積累,致使部分國有銀行資產充足率根本達不到巴塞爾協議規定的8%的要求。由於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強,資產運用效率不高,存在大量的壞帳和呆帳。這些都將使國有商業銀行在與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處於不利的地位。

(二)保險業

二十年多來,中國保險業以年均39.6%的增長速度迅猛發展,實現第一個保費收入達500億元用了15 年的時間,而實現第二個500億元僅用了3年時間(見圖1-1、圖1-2)。到2000年底,保費收入達1595.9億元。同時保險市場主體日趨多元化,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公司40家,一個以國有保險公司和股份制保險公司為主、中外保險公司並存、多家保險公司競爭的保險市場格局已初步形成。但中國保險業目前還存在一系列問題,如保險公司實力

差,資金運用渠道少(保險業收入仍以保費盈餘為主),效率和經營技術不高,服務水平不能適應競爭等。因此,一旦當我國保險公司與外國保險機構真正展開競爭,保險業將面臨很大沖擊。

圖1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趨勢圖

圖2 1989—2000年我國保費收入增幅趨勢圖

(三)證券業

我國證券業起步於八十年代,在1990、1991年滬深證券交易所成立後,經過曲折的歷程,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首先是融資能力的增強,我國證券市場融資額從1994年的99.78億元,增長到2001年的1192.22億元,占間接融資(銀行貸款)的11.45%;其次,隨著證券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股票交易額也持續增長,1993年的股票交易額為3627.2億元,2000年股票交易額達到高峰,為60826.6億元,增長了16.7倍。2001年我國上市公司數量已經達到了1154家,投資者帳戶為6639 .68萬戶。上述數據表明,我國證券市場經過10年的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但由於我國證券業是在一定的保護下發展起來的,並沒有與國際市場完全接軌,因此其要進一步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國內證券機構業務范圍狹窄,品種單一,結構趨同。業務范圍僅限於國內的承銷、經紀和自營三大傳統業務,企業財務顧問業務等雖然也有,但是大多是爭取承銷項目的輔助手段,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很大的雷同,對金融創新的重要性仍然沒有充分的認識。

其次,融資渠道不暢,上市證券公司不多。渠道有三個方面:同業拆借、國債回購和增資擴股,且融資偏重短期資金融通,缺乏券商發展急需的長期資金融資渠道。

第三,資本運作效率差。

第四,券商的資產管理業務混亂。

第五,證券經紀業務收益下降。

這些都表明,只有二十餘年成長歷史的新中國證券業同經歷過百餘年資本市場錘煉並且實力雄厚的國外證券公司同場競技,將面臨巨大的現實壓力。

二、中外金融服務業發展比較

2001年11月,中國終於邁進了WTO的大門,中外金融機構同台競技將成為必然趨勢,我國金融業要在這一場新的角逐中佔有一席之位,必須通過比較分析彼此的優勢和劣勢,判斷自身所處的生存環境,最終提出自己的戰略方案。

(一) 銀行業

1.經營規模比較

衡量一家綜合性商業銀行的經營規模,主要有總資產、一級資本、分支機構數量、跨國經營情況等子指標。

表1 中外商業銀行經營規模比較(1999年度) 單位:億美元

總資產
一級資本
分行機構數量
跨國經營情況

工商銀行
4275.46
219.19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農業銀行
2442.93
162.66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建設銀行
2658.45
131.96
國內分支機構眾多
跨國經營處於初級階段

中國銀行
3162.14
152.70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花旗銀行
7169.37
476.99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美洲銀行
6325.74
381.76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德意志銀行
8437.61
174.18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巴克萊銀行
3988.25
140.55
全球性機構布局
全球性銀行

資料來源:張仿龍、阮班鷹:《中外商業銀行盈利比較及入世對策》,《現代商業銀行導刊》2001年第一期;孔永、馬耕之《世界30家銀行資產負債及財務狀況概覽》,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年版。

從表1可以看出,就總資產和一級資本來源來說,我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與國際跨國商業銀行相比並不遜色,已經進入世界大銀行行列。但從分支機構數量及跨國經營情況看,除中國銀行具有眾多海內外分支機構並已初具全球性銀行的某些特徵之外,其餘三家國有商業銀行盡管分支機構總量很多,但跨國經營都還剛剛開始。因此,從經營規模指標分析,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國綜合性大銀行的最大差距表現在全球性分支機構布局缺陷和跨國經營滯後等方面。

2.業務功能比較

我國國有商業銀行與外資銀行在業務功能上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管理當局對混業經營和分業經營的限制(見表2)。英國、日本和美國已分別於1986年、1992年和1999年修改了相關法律,最後從法律上廢除了混業經營的障礙。而我國《商業銀行法》嚴格禁止商業銀行從事證券投資等非銀行業務。

表2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比較

商業銀行業務
投資銀行業務
保險業務
當局立法限制

工商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工商東亞

分業經營

農業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分業經營

建設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中金公司

分業經營

中國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中銀國際

分業經營

花旗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

1999年取消限制

德意志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能銀行

全面混業經營

巴克萊銀行
存貸匯等業務功能齊全
全面開辦投資銀行業務

1992年取消限制

近年來,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已經開始繞過法律限制,通過到境內外收購、合資設立投資銀行機構,開展了投資銀行業務並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國內分支機構尚不能從事證券一、二級市場業務。因此,業務功能綜合化、全能化是形成外資商業銀行強大競爭力的重要因素。

3.金融創新比較

金融創新包括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業務創新三大方面。由於外資大銀行身處市場經濟國家,不存在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的問題,因此,金融創新的比較僅限於業務創新。

從表3可以看出,我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僅限於傳統的存貸匯業務,大部分業務創新還是借鑒國外商業銀行60—80年代的產品,而市場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品種,如期貨、期權、利率調換、消費貸款證券化、衍生金融產品交易等在我國都還未開辦。由此可見,我國國有商業銀行在新產品領域及跨國經營方面的競爭力非常弱。

表3 中外商業銀行業務創新比較

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外資商業銀行業務創新

綜合帳戶

銀證轉帳

浮動利率貸款

票據融資

電子銀行

循環貸款

網路結算

消費信貸

給點分吧,很辛苦的

㈦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金融發展歷程(下)

  階段四: 2002 ~ 2008 年的金融改革與發展:健康化、規范法和專業化

從2002年下半年開始,我國逐漸走出亞洲金融風波,中國金融的改革也步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這一階段中國金融改革主要圍繞「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進行」。對於健康化和規范化,許多改革是二者並存的,針對於在金融風波中遇到的問題初步處理後,再通過規范化使其健康發展。對於專業化,主要強調金融業和金融監管更深入地依據市場經濟的規律去運作。

基礎性工作,對會計准則進行改進,使之更符合國情與經濟運行規律。比如過去資產損失了是不能減計和計提的,這顯然不能充分反映企業經營的真實情況,無論是對企業經營、銀行貸款還是證券市場,都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國家在2001年和2002年前後,對會計准則進行了進一步改進。

銀行領域,不良資產多,資本金不足,貸款分類不合理等問題凸顯。對於大型金融機構,國家一方面通過會計准則的修改,另一方面實行貸款五級分類制度,來弄清銀行不良資產真實情況。對於不良資產,該剝離的剝離,需要補充注資的注資。在這之後,經營狀況良好的銀行發行上市,完善治理的結構的同時,提高了透明度,迫使其進行財務和風險管理。對於中等金融機構,包括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改革,以財務損失自擔為原則進行推進,效益好的也成為了上市公司。對於農村信用社,這部分資產占金融系統總量10%,當時不良率達到50%作用。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改革設計了正向激勵體制,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鼓勵做的好的,約束做的差的。

證券領域,起伏不定,上市公司質量較差,發行和交易秩序混亂。上市國企存在的股權分置問題,即法人股和流通股並存問題,是很不規范的,這極大地影響了投資者信心和股票市場的發展。因此國家於2005年,推動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這個問題。

保險領域,壽險公司處於大面積利差損,財務狀況很不健康。國家通過財政和金融體系拿出了一部分資源包括外匯儲備和黃金儲備來改善這些保險公司的資本狀況,使得其基本合格。

監管領域,2003年中國銀監會從人民銀行分設,明確了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三家專業性監管機構的目標職責,理清了金融監管和宏觀監管的責任關系。

第四階段金融大事件總結: a. 2001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第143個成員。b. 2002年3月26日,中國銀聯成立。c. 2002年11月和2007年6月,QFII業務和QDII業務分別開閘。d. 2003年4月28日,中國銀監會正式掛牌成立,「一行三會」分業監管體系建立。e. 2003年6月29日,《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CEPA)正式簽署。f. 2003年10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通過。g. 2003年11月6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h. 2003年12月16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化。i. 2004年1月31日,國務院發布《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j. 2004年1月~2009年1月,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基本完成。k. 2004年10月25日,保險資金直接入市的閘門正式開啟。l. 2005年4月29日,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工作啟動。m. 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成功上市,拉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上市序幕。n. 2005年7月21日,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啟並穩步推進。o. 2006年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躍居全球第一。p. 2006年6月15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q. 2006年10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通過。r. 2007年1月4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正式運行。s. 2007年3月20日,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在北京掛牌成立

階段五:美國次貸危機期間:應對全球金融危機,跟上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改革步伐  

2008年9月份雷曼兄弟破產倒閉引發全球金融危機,中國的金融改革和發展又一次在外部危機沖擊下步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一階段金融領域的主要任務是配合國家應對全球金融危機,抓住機遇跟上全球金融治理體系改革步伐。

這一階段的金融改革主要內容是針對全球金融危機給宏觀調控和金融體系提出的重大挑戰,在金融領域進行大量糾正和顯著改進。主要包括:對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問題如資本金不充足、杠桿率過高、衍生品復雜混亂加以糾正,加強對金融體系中交易部門杠桿率的監管,增加金融穩定措施,對清算系統採取交易對手方集中清算。

這一階段非常重要的一項改革內容是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針對金融體系存在非常明顯的順周期性問題,通過在金融系統中引入一些逆周期因素,讓經濟好的時候冷一冷,經濟差的時候扶一扶。

總之,在這一階段國際金融領域針對金融危機反思並建立了新規則、秩序、標准、監管,我們對於這些措施也進行了借鑒和學習。

第五階段金融大事件總結: a. 2009年4月8日,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啟動,逐步推廣至全國。b. 2009年5月1日,創業板正式啟動。 c. 2009年5月22日,新股發行體制開始實施第一階段改革,之後逐步完善。 d. 2010年4月,融資融券交易正式啟動。 e. 2010年6月21日,第三方支付納入監管體系。 f. 2011年4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對外公布我國社會融資規模。 g. 2011年5月3日,中國銀行業實施新監管標准指導意見。f. 2012年,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組織架構基本確立。

階段六:十八大期間,金融改革和發展:市場化、國際化和多元化  

中國從十八大開始強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在金融領域主要體現為推動金融業市場化、國際化、多元化。

對於市場化,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應用在金融領域就是要實現利率市場化和匯率市場化。對於利率市場化這個過程,從2004年開始推動,沿著先貸款後存款、先大額後小額,先外幣後本幣的思路展開。中間遇到了金融危機暫時停滯了一段時間,危機之後之後加速利率市場化的推進步伐,最終在2015年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幾乎完全實現利率市場化。對於匯率市場化,1993年進行了雙規合一的外匯體制改革,1996年宣布經常項目可兌換,2005年突進了匯率體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雖有經過2007、2012和2014年三次調整,人民幣兌美元交易價每天浮動幅度擴大到2%,人民銀行退出常態化的外匯干預。新的匯率制度要求反映國際經常項目收支的平衡情況,即匯率主要由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

對於國際化,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提升,以及國際上對中國寄予的希望,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逐步加快。中國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進行推進:與其他國家簽訂協議,在雙邊貿易投資中使用本幣;雙邊央行開展本幣互換;制定人民幣清算行。此外關於資本項目可兌換,過去我們是FDI可兌換,其他的投資項項目可兌換程度不高,且事前審批多。目前事前管理逐步放開,更多的是加強事後監管。對於SDR,2016年中國正式加入SDR,這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一步推行提供了強有力的背書。

對於多元化,基於改革開放將近四十年來的努力,我們的金融市場基本實現了健康化、規范化和專業化,目前市場化和國際化也在有條不紊地努力推行,正是這些過程為中國金融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膽量和底氣。尤其是現在的互聯網金融,國家在研究鼓勵和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本框架,這些進程都反映了我國金融改革所出新階段的多元化特點。

第六階段金融大事件總結: a. 2013年7月20日,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b. 2013年8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改革在區域內取得突破性進展。c. 2014年3月11日,中國銀監會確定首批民營銀行試點方案。d. 2014年4月10日,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開閘。e.2015年11月30日, IMF執行董事會認定人民幣為可自由使用貨幣, 人民幣加入SDR。f.2015年10月24日, 中國人民銀行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利率市場化完成最後一公里。g.2015年8月11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中間價報價規則的完善(簡稱811匯改)提高了匯率中間價的市場指導性。h.2015年3月31日,國務院正式公布《存款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並決定在5月1日正式實施。i.2015年11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的指導意。j.2016年12月8日,央行牽頭籌建的上海票據交易所正式上線。

階段七: 2017 年至今,金融業進入穩發展、強監管、防風險新階段。  

2017年7月,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此次會議為截點,我國金融業進入了穩發展、強監管、防風險階段。

這一階段的趨勢是防範風險和加強監管,具體的決定將強化監管提升到金融工作開展的重要原則高度,制度上建立國家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調對監管者的問責。銀行領域主要包括以下工作:一、創新監管,支持企業去杠桿。推動市場化債轉股工作,繼續引導和完善宅委會制度,拓寬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渠道。二、強化監管,抑制不當套利。統一監管規則,加強對非信貸業務和表外業務監管。三,優化監管,引導銀行穩健轉型。強化銀行業對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支持,推動銀行業建立完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

新時代面對波雲詭譎的國際政治形勢,只有健康的金融,只有風險可控的金融,才是新時代中國經濟所需要的金融。新時代面臨國際逆全球化趨勢,只有讓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中國金融業健康發展才能有一個厚實的基礎。在這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之際,中國金融領域將會沿著「改革」和「開放」的步伐,繼續向前。

現階段金融大事件: a.2017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聯合五部委全面叫停ICO項目。b.2017年9月,人民銀行頒布「關於對普惠金融實施定向降準的通知」。c.2017年11月中旬,央行聯合五部委發布《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 e.2017年11月10日,中方決定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比例限制。f.2018年3月13日,人大審議通過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不再保留銀監會、保監會。g.2018年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正式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掛牌交易。

參考文獻:

[1].新中國金融大事記[J].中國金融,2014(19):77-85.

[2]周小川.金融改革發展及其內在邏輯[J].中國金融,2015(19):11-17.

[3] 2015年中國十大金融事件 http://bank.hexun.com/2016-01-14/181808911.html

[4]2016年中國十大金融事件 http://www.sohu.com/a/124163734_467315

[5]2017年十大金融事件 http://www.sohu.com/a/220236321_603349

[6]李德.六十餘載輝煌路——黨領導下的新中國金融業發展歷程(一)[J].中國金融家,2013(01):126-127.

[7]李德.六十餘載輝煌路——黨領導下的新中國金融業發展歷程(二)[J].中國金融家,2013(02):122-123.

[8]六十餘載輝煌路——黨領導下的新中國金融業發展歷程(三)[J].中國金融家,2013(04):132-135.

[9] 青澤.十年一夢一個操盤手的自白.企業管理出版社出版.

熱點內容
中航光電股票歷史最低值 發布:2025-01-23 09:24:13 瀏覽:270
光明科技股票 發布:2025-01-23 09:10:50 瀏覽:95
股票底部漲停第二天放量下跌 發布:2025-01-23 08:49:58 瀏覽:643
有什麼可以代替炒股軟體 發布:2025-01-23 08:47:47 瀏覽:638
天天基金買入價格怎麼看 發布:2025-01-23 08:44:26 瀏覽:392
股票當天買漲停可以買嗎 發布:2025-01-23 08:41:27 瀏覽:117
股票軟體怎麼查詢板塊排名 發布:2025-01-23 08:39:24 瀏覽:289
在哪裡可以買蓉遠基金 發布:2025-01-23 08:28:41 瀏覽:542
金融行業對應聘者有哪些要求 發布:2025-01-23 08:22:06 瀏覽:46
什麼是衍生工具基金 發布:2025-01-23 08:22:06 瀏覽: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