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刪除8家中國公司股票
Ⅰ 世界范圍內的股市名稱,國別,指數有哪些
先把幾個重要的股指介紹一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道.瓊斯指數
全稱為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創始人查爾斯.道開始編制,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股票指數。
道.瓊斯指數的計算方法採用簡單算術平均法,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價格之和/入選股票數量
道.瓊斯指數分為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20種運輸業股票,其中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4家公路貨運公司;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由1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是從前三組中選取65種股票而得出。
目前的道.瓊斯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
(二)、標准普爾指數
由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用以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動的股票價格指數。標准普爾指數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編制,最初由233種股票組成,在1957年經過調整以後樣本數擴大到500種。S P500指數的計算方法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其基期並非確定的某一天,而是以1941—1943年這3年作為基期,基價為這3年的均價。
S P500指數包括的股票數量多,對美國股市的覆蓋面與代表性要高於道.瓊斯指數,且計算方法採用加權算術平均法,能比道.瓊斯指數更精確的反映股票市場的變化,因此從投資角度講,S P500指數更具有參考價值。
(三)、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
由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從1996年6月開始編制,成分股為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570種股票,具體包括工業類股票1093種,金融業股票223種,運輸業股票65種,公用事業股票189隻。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是以1965年12月31日為基期,基點確定為50點,由紐約證券交易所沒半小時公布一次指數的變動情況。該指數雖然編制時間不長,但因為能全面及時地反映股票市場活動的綜合狀況,因而較受投資者歡迎。
(四)英國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
全稱為「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由英國《金融時報》編制發布,反映倫敦證券交易所工業和其他行業股票價格變動情況。該指數以1935年7月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點。
(五)日經股票價格指數
該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社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並公布,用以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指數。日經指數按采樣數目的不同,分為兩類:一是日經225指數,包括225種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後原則上不再更改。另一類是日經500指數,從1982年1月4日開始編制,樣本股有500隻,並且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成交金額和市價總值等因素進行更換。
(六)香港恆生指數
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以在香港上市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分股,其中有4隻金融業股票、6隻公用事業股票、9隻房地產股票和14隻其他工商業股票。恆生指數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格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作為計算日的市值,在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以後,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Ⅱ 又有11隻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
又有11隻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
又有11隻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這也是自3月份以來第七批被納入名單的中概股公司,至此,這也使得名單上的「預摘牌」中概股數量上升至116家。又有11隻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
又有11隻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1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更新的名單顯示,11隻中概股於當地時間9日被列入其「預摘牌名單」。關注到這一變化的香港《經濟日報》10日報道稱,SEC於當地時間5月9日公布第7批中概股「預摘牌名單」,再以《外國公司問責法》(HFCAA)將11隻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中。
此前,針對SEC將多家中國公司列入「預摘牌名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日表示,這並不代表相關企業必然摘牌。這些企業是否摘牌或繼續在美上市,取決於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進展和結果。
SEC官網公布的名單顯示,被列入「預摘牌名單」的包括滴滴、陸金所、金山雲、庫客音樂、趣頭條、51Talk、Antelope Enterprise、新氧科技、愛點擊、叮咚買菜和蘭亭集勢。
《經濟日報》稱,SEC稱,上述中概股必須在5月31日之前提交證據,證明自己不具備被摘牌的理由,否則將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
台灣《中時電子報》稱,此次是SEC自3月初以來所公布的第7批「預摘牌」中概股,至此美方已經將139隻中概股列入該名單之中。此前四批共23家已經過了申辯期限,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此前已將多家中國公司列入可能被逐出美國證券交易所的名單。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5月5日指出,我們注意到有關情況。
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已經就此與美國監管部門做過溝通。據了解,中國企業被列入有關名單,是美國監管部門執行其國內法律的有關步驟。這並不代表相關企業必然摘牌。這些企業是否摘牌或繼續在美上市,取決於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進展和結果。
趙立堅表示,中方始終堅持通過平等合作解決在美上市中概股公司審計監管問題。這符合兩國資本市場和全球投資者利益。近期,中美雙方監管部門均向媒體表示,雙方正就審計監管合作保持密切溝通,著力推進此項合作。我們樂於看到中美監管機構達成滿足雙方監管要求和法律規定的合作安排。
又有11隻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2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官網,近日其又將包括11家中概股加入「預摘牌」名單。
具體名單為:新氧、Antelope Enterprise、愛點擊、陸金所控股、庫客音樂、蘭亭集勢、叮咚買菜、金山雲、滴滴、趣頭條和51Talk。
以上公司需要於5月31日前向SEC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具備被摘牌的條件。若無法證明,則會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
根據SEC此前公布的《外國公司問責法》,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的公司需要在(自披露第一份年報開始計算、且2021年當做第一年)三年內提交SEC需要的文件。
如果「確定摘牌名單」中的公司沒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要求,理論上將會在披露2023年年報後(2024年初)面臨立即退市。
鑒於過去幾批操作,SEC會基本根據上市公司提交年報的順序更新「名單」,所以理論上所有的中概股都會經歷這個流程。相較於3月初首批名單引發顯著波動,近期SEC的操作幾乎未引起外界關注。
外交部:中國企業被列入名單並不代表被摘牌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上周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證券監管部門就此與美國證券監管部門溝通,中國企業被列入有關名單,是美方執行相關國內法的步驟,並不代表相關企業摘牌,這些企業是否摘牌和是否在美上市,取決於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進展和結果。
中國證監會於5月4日在官網文章《證監會認真貫徹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研究資本市場落實的政策措施》中表示,將穩步擴大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拓展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范圍,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合作,推進境內企業境外上市監管制度落地。
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4月9日的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上,也曾提到過擴大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的事宜,表示會按照「尊重國際慣例、遵守國內法規」的原則,推動中美審計監管合作取得成果,為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構建可預期的國際監管環境。
又有11隻中概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3
又有11家中概股公司被美SEC列入了「預摘牌」名單。金融虎網注意到,根據美國SEC官網顯示,美東時間5月9日周二,其又將包括新氧、AEHL(原中國陶瓷)、愛點擊互動、陸金所控股、庫客音樂、蘭亭集勢、叮咚買菜、金山雲、滴滴全球、趣頭條、51Talk無憂英語等納入「預摘牌」。
這也是自3月份以來第七批被納入名單的中概股公司,至此,這也使得名單上的「預摘牌」中概股數量上升至116家。
去年12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出台新規,要求在美國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中國公司應披露其所有權結構和審計細節,即使信息是來自相關外國司法轄區;該規則被認為是響應美國國會於2020年12月通過的《外國公司問責法》。自2021年7月以來,中國新股票在美上市遇阻。
金融虎網注意到,截至目前,針對此次被列入「預摘牌」名單,第七批11家中概股中已有新氧、陸金所控股、叮咚買菜、金山雲、51Talk等5家公司進行了回應。
陸金所表示,2022年5月9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陸金所提交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財年的表格20-F(「2021表格20-F」)年度報告後,暫時將公司命名為HFCAA下的委員會確定的發行人。公司理解SEC根據HFCAA及其實施規則做出了此標識,這表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確定,該公司聘請了一名工作文件無法由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檢查或調查的審計師,對2021年20-F表中的公司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
根據HFCAA,如果SEC確定公司提交了注冊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且該會計師事務所連續三年未接受PCAOB檢查,SEC將禁止該公司的普通股和美國存托股(「ADS」)在美國國家證券交易所或場外交易市場進行交易。
陸金所表示,該公司的美國存托股在紐交所上市,每兩個美國存托股代表一股普通股。該公司一直在積極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公司將繼續遵守美國適用的法律法規,並努力保持其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新氧(Nasdaq: SY)回應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以保護其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公司將繼續遵守中國和美國的適用法律法規,努力保持其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上市地位。
叮咚買菜(NYSE: DDL)表示,公司一直在積極探索可能的解決方案,以保護股東的利益。公司將繼續遵守中國和美國的適用法律法規,努力保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金山雲(NASDAQ: KC)表示,該公司正在密切監視不斷發展的監管發展,以確保遵守包括中國和美國在內的所有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
同時,為了為股東提供更大的流動性和保護,正如先前宣布的那樣,該公司正在探索香港證券交易所的雙重上市,但要遵守監管部門的批准和市場以及其他條件。該公司將繼續關注可持續發展,以通過強大的環境,社會和治理實踐為所有利益相關者創造價值創造。
51Talk(NYSE:COE)也表示,公司將繼續遵守中國和美國的適用法律法規,努力保持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地位。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企業被列入有關名單,是美方執行相關國內法的步驟,並不代表相關企業摘牌,這些企業是否摘牌和是否在美上市,取決於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進展和結果。據雙方監管部門公開披露的信息,雙方正繼續就監管合作保持密切溝通,加快推進合作。
據金融虎網此前觀察,被SEC列入「預摘牌」的中概股公司名單幾乎涉及了通訊、互聯網、教育、汽車、電商、金融等各個行業。在金融科技領域,迅雷、水滴公司、樂信、趣店、泛華、慧擇保險、嘉楠科技等此前也均被納入了此名單。而根據SEC披露的「確定名單」顯示,網路、微博、富途、愛奇藝、搜狐、金融壹賬通、諾亞控股等23家公司被列入。
按照SEC官網上的法律文件,被列入「確定摘牌名單」的公司需要在 (自披露第一份年報開始計算、且 2021 年當做第一年) 三年內提交SEC需要的文件。如果「確定摘牌名單」中的公司沒有提交或提交的文件不符合SEC要求,它們將會在披露2023年年報後(2024年初) 面臨立即退市。
據金融虎此前了解,此前有200多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其中約20家公司在香港也有上市地位。有業內人士表示,隨著「預摘牌」名單的不斷擴大,預計回歸港股上市的企業數量可能進一步增加。
Ⅲ 中概股概念的股票
中概股一般是指在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洞兄尤其是美國股市。由於美國股市體系比國內a股更加完善和規范,美國股市中概股數量最多。截至2021年8月9日,共有278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股市上市。那麼,中概股概念的股票是什麼呢?對這個問題感興趣的納慶襲朋友可以繼續閱讀。
中概股
1、中國鋁業(ACH);
2、汽車之差攜家(ATHM);
3、阿里巴巴(BABA);
4、中通快遞(ZTO);
5、網路(BIDU);
6、騰訊音樂(TME);
7、新東方(EDU);
8、拼多多(PDD);
9、京東(JD);
10、中國石油(PTR);
11、蔚來(NIO);
12、網易(NTES);
13、中國石化(SNP);
14、中國人壽(LFC);
15、滴滴(DD);
16、小鵬汽車(XPEV);
17、嗶哩嗶哩(BILI);
18、百濟神州(BGNE);
19、理想汽車(LI);
20、百勝中國(YUMC)等。
以上是中概股概念的股票,希望對遇到這類問題的小夥伴有所幫助。
Ⅳ 愛奇藝等5家中國公司被美國證監會轉入「確定摘牌名單」,如何拯救中概股
愛奇藝等5家中國公司被美國證監會轉入“確定摘牌名單”,拯救中國概念股首先應該將這些股票辦理轉託管的手續,其次是部分無法轉託管的股票讓愛奇藝的大股東買走再回到國內的證券市場釋放出來,再者是在還未摘牌期間適當幅度的將愛奇藝股票在美國證券市場進行銷售。需要從以下三方面來闡述分析如何拯救中概股。
一、愛奇藝公司將這些股票辦理轉託管的手續
首先愛奇藝公司應該自身股票還沒有摘牌期間主動辦理轉託管的手續,因為之前愛奇藝在美國海外市場的股票是在美國證券交易所進行託管的,現在釋放除了這項政策之後,意味著不需要再讓美國證券交易所管理這些股票了,將這些股票轉移出去,讓國內的證券交易所管理並且在國內的證券交易所安排上市交易。
愛奇藝公司在對應政策出台後應該做的注意事項:
通知主要的股東共同商討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共同解決問題。
Ⅳ 美將12家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這會產生哪些影響
對於美國政府的這一行為,可能會對於這些中國公司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他們在美國的一部分的上市資金可能會因此而受到嚴重的影響。
最後對於這些中國公司來說,如果進一步受到美國公司的制裁的話,很有可能他們的原料或者說是他們的銷售市場也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影響,因為對於美國他在進行制裁的時候,往往會對於整個生產的產業鏈的銷售渠道和公共渠道都會進行一系列的制裁,那麼對於中國公司來說,可能會因此而受到比較嚴重的影響,對於整個產品的供給能力和原材料的需求能力都會因此而受到一定的沖擊,所以說就需要通過公司及早做好相應的方案,進行合理的應對。
Ⅵ 為什麼一些中國的概念股試圖在美國退股
2000年4月13日,新浪在納斯達克股票市場正式掛牌交易,代碼是SINA;6月30日,網易上市;7月12日,搜狐上市。
這一年也成為「中概股」元年。
因為國內證券市場實行審核制,門檻過高,不少上市無門的企業紛紛以三大門戶為榜樣,赴美上市,實現「賺美國投資人錢」的財富夢想。
但情況從去年起開始有了變化。2011年6月開始,數十家中概股頻頻遭受做空機構攻擊,據理財周報記者統計,2011年8月至今,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已經退市的數量為23家,其中從納斯達克退市的有15家。
即便是那些仍在苦苦掙扎並未退市的企業,也有很多陷入股價暴跌的泥潭中。華視傳媒股價下跌超過96%,成為「中概股第一熊」;而曾經是資本市場寵兒、各種財富排行榜常客的賽維彭小峰,身家比最高峰時縮水70億美元,恐怕再也沒有重返富豪榜的希望。
噩夢仍在繼續,那些仍懷有「美國夢」的企業家成為下一個受傷的人。
中概股殺手
自2006年起,萊福特共對21家中國海外上市公司發動襲擊,其中有16家股價跌幅超過80%
美國東部時間8月7日上午,香櫞(CitronResearch)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一份名為《雙面如新》的報告,認為如新在中國國內涉嫌非法「傳銷」,致其股價一度下跌12.7%。
如新是一家在中國做直銷的美國紐交所上市公司。它只是香櫞眾多獵物中不太起眼的一個。
香櫞是一家美國做空機構,創始人及唯一員工是一名40歲的猶太人,名為安德魯・萊福特(AndrewLeft)。讓香櫞和他大名遠揚的是今年6月20日,他發動的對恆大地產的做空,這次不成功的獵殺讓地產富豪許家印的身家在兩個小時里蒸發了130億港元。
萊福特和他的香櫞外號「中概股殺手」。2001年8月至今,他已累計發布150餘份針對上市公司的負面報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針對在美上市的中概股。
自2006年起,萊福特共對21家中國海外上市公司發動襲擊,其中有16家股價跌幅超過80%,東南融通、中國高速頻道等7家中概股都是在其攻擊下最終退出美國資本市場。
與香櫞齊名的還有渾水、OLPGlobal、AlfredLittle等機構。做空機構與中概股的獵殺與反獵殺游戲,愈演愈烈。盡管這些機構偶有「失手」,但更多時候中概股創始人們只能眼睜睜看著手中的財富慢慢蒸發掉。
對於東南融通董事局主席賈曉工而言,「美國資本市場之旅」絕對是一次不愉快的回憶。
2007年10月,東南融通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代碼為「LFT」,IPO共募集了1.49億美元。當時為其上市保駕護航的是高盛和德意志銀行。
這家「中國第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軟體企業」,上市後股價即一路上揚,從發行價17.5美元一路飆升至最高42.86美元,市值曾高至25億美元左右。
隨著東南融通成功上市,實際控制人賈曉工一夜暴富,個人財富在2010年底一度達6.7億美元。在理財周報當年發布的《3000家族財富榜》中,賈曉工以23.66億元人民幣排在128名。
但上市4年之後,東南融通卻被趕出了紐交所。賈曉工的財富之夢也被敲碎了。
2011年8月16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東南融通正式被摘牌。做空機構正是東南融資的退市主力推手。
2011年4月26日,香櫞在其官網發布一份研究報告,質疑東南融通造假。香櫞認為東南融通毛利率遠高於同行,涉嫌造假;同時質疑其高管背景、員工聘用關系等問題。
當日,東南融通股價大跌12.92%,次日,再跌20.28%。東南融通稱暫不對香櫞質疑發表評論。
直到第三日,賈曉工有所反應。這一天賈曉工主持召開電話會議,同時決定大規模回購東南融通股票。隨後又決定將股票回購規模從5000萬美元提高至1億美元。但賈曉工並沒有公開回應香櫞的質疑。
5月9日,香櫞發布了第二篇報告,指控東南融通人力資源管理存在問題。同日,做空機構OLPGlobal亦加入「圍獵」東南融通。當日,東南融通股價再跌8.26%。
次日,即香櫞首份質疑報告發布兩周之後,東南融通才發布了一份姍姍來遲的公告,回應香櫞和OLPGlobal的質疑。
但為時已晚,賈曉工已經無法阻止東南融通的股價雪崩。5月17日,東南融通被迫停牌。此時,其股價已經跌至18.93美元,市值縮水至10.8億美元。
而東南融通所聘審計機構德勤,早在5月4日即宣布開始調查東南融通造假事宜。調查的結果與香櫞的指控相差無幾,最終德勤在停牌兩天之後宣布辭審。
幾乎與此同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開始對東南融通展開調查。
其間,東南融通4名高管先後辭職,包括首席財務官ThomasGurnee和3名獨立董事。最終,紐交所認為其管理架構已不再符合上市要求,於7月26日啟動退市程序。
東南融通在退市之後即於8月17日進入美國粉單市場交易。當日收盤價為0.78美元,比停牌前暴跌95.9%,市值僅為0.47億元。賈曉工的紙上美元財富也隨之煙消雲散。
與東南融通有著相似經歷的,還有中國高速頻道、普大煤業、中國電機、旅程天下、盛世巨龍等一系列中概股。財務問題、公司管理問題是這些公司的通病,就像一棟偷工減料的破房子,風和日麗的時候沒問題,一旦遇到狂風暴雨,頃刻間倒塌。
彭小峰的黑色2012
賽維市值只有1.91億美元,蒸發了上百億;彭小峰的財富也縮水73億美元,銳減98.11%
曾是中概股驕子的賽維彭小峰,其財富之路如同一出跌宕起伏的大片。
2007年,賽維LDK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這是中國新能源企業在美國市場最大的一次IPO。上市首日,賽維市值為36.45億美元,而持股72.13%的大股東彭小峰,其個人財富值也高達26.29億美元。
至當年10月,賽維的市值飛升至102.85億美元,彭小峰賬面財富則達74.18億美元,迅速躥升至國內富豪榜前十之列。
但5年之後的今天,賽維市值只有1.91億美元,蒸發上百億;而彭小峰的財富也縮水73億美元,銳減98.11%。賽維與彭小峰均已深陷泥沼之中,債台高企,而破產傳聞也不斷傳出。
從創立賽維,到年產2G瓦矽片的「世界級規模」,彭小峰只用了2年時間。
彭小峰並不滿足僅僅生產矽片,很快他就開始嘗試光伏的上下游。
在賽維組建1個月之後,彭小峰即開始籌建多晶硅項目,3個5000噸的項目。而此時,國內各大廠商的多晶硅項目規模,多者也只有幾百噸。
激進的彭小峰最終遇到了困境。
賽維從最初矽片經營,擴大到多晶硅、電池及組件等業務,一直都在快速擴張,但這種擴張並沒有體現在業績中。
自去年以來,賽維一直處於巨額虧損之中,而債務壓力也難以緩解。
8月2日,賽維發布2012年上半年業績公告。財報顯示,賽維今年上半年虧損10.8億元人民幣,營業收入為23.86億元,去年同期營業收入則為78億元,同比下滑69.41%。而在2011年,賽維凈虧損甚至高達54.9億元。
而賽維的不斷虧損也使資金壓力不斷加大。上半年其負債共為211.6億元,負債率為80%,到年底還將有20億元的銀行到期借款。
據悉,為了縮減開支,今年以來,彭小峰已經裁減了5000餘名員工,而近一年時間里已裁員9000餘名。
2008年下半年開始,多晶硅價格大跌。盡管隨後有所反彈,但2011年以來,多晶硅價格又快速下跌,這種勢頭一直延續至今,而整個光伏行業也步入了漫長的「寒冬」。
廣發證券一名分析師預測,由於多晶硅庫存依然在增加,產品價格下滑趨勢上會延續,行業回暖的跡象難以看到。
當然,彭小峰並不是孤例,他的同行過得也一樣不好。無論是尚德電力控制人施正榮,還是晶澳太陽能董事長靳保芳,均面臨著公司業績下滑,個人財富灰飛煙滅的問題。
財報數據顯示,尚德電力今年一季度債務高達接近230元(35.8億美元)。中國英利最新業績預告顯示,其今年二季度預虧1.9億元(0.3億美元),去年其虧損了32億元。
光伏行業多家上市公司均高居「中概股」跌幅榜前列。截至8月10日,尚德電力市值已從上市之日的27.15億美元跌至1.88億,而晶澳太陽能市值也比首發日大跌93.27%。
施正榮的賬面財富已經不足一億美元,蒸發了26億美元。靳保芳的財富則縮水9成。
「美國夢」破滅
今年以來,登陸美國成功的中國企業只有唯品會一家。從去年7月至今,也只有2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
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投資者對中國企業興趣越來越低,要求越來越苛刻。
越來越多的「中概股」不得不面對退市或瀕臨退市的命運,而那些在美國證券市場大門之外徘徊的中資企業,想再多邁一步,也愈發艱難。
今年以來,登陸美國成功的中國企業只有唯品會一家。從去年7月至今,也只有2家中國公司在美國上市。
相比於去年上半年,奇虎360、人人網等5家企業同登美國資本市場的熱鬧喧囂,如今的局面可謂凄凄慘慘戚戚。
此前,迅雷、拉手網、窩窩團、神州租車和盛大文學等企業都已先後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公開募股(IPO)申請,而京東商城的赴美IPO也已計劃多時。
結局無一例外:等候多時,猶在門外。迅雷和拉手網等公司的上市申請都已擱置。著急融資的神州租車甚至等待不及,主動終止了赴美IPO申請。
今年1月,神州租車提交赴美IPO申請,計劃募集資金1.58億美元至3億美元。
作為神州租車的創始人與董事長,陸正耀的夢想就是把這家公司送上資本市場。他此前曾表示,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租車企業發展需要雄厚的資金和專業的金融支持。
神州租車一直在跑馬圈地,最缺的即是資金。一位營銷分析師認為,神州在戰略上首先選擇發展規模,加快擴張能獲得更大盈利空間。
據神州租車披露的招股說明書顯示,其負債率在2011年底高達95.4%。
同時,陸正耀本人持有神州租車股比達30%。以神州租車所確定的10.5美元-12.5美元/股的價格計算,其市值在7.7億-9.2億美元之間。陸的個人財富至少在2.3億美元以上。
然而,提交上市申請3個月之後,神州租車暫停了計劃。5月,神州租車又撤消了申請。
折戟IPO,神州租車的官方解釋是,美國資本市場疲軟以及投資人對中概股信心不足所致。
一家於去年從納斯達克退市的中資企業高管婁峻峰向理財周報記者介紹,美國市場對於中國企業的興趣和信任度均在降低,所以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條件要比以往嚴格。
「一些中資公司先後出現造假現象,比如東南融資、嘉漢林業等,會讓美國投資者對現來的中國公司產生不好印象。」婁峻峰介紹,不少業績較差的中資企業赴美上市,純粹為了「圈錢」,容易出現財務造假等多種亂象。
IPO失敗,陸正耀財富之夢要推遲了,而神州租車至少融資1.58億美元的願望也要暫停一段時期。
然而,神州租車不久之前宣布,已獲得美國華平投資集團2億美元股權投資,而隨後中國銀行業宣布給予其30億元人民幣授信。神州租車對資金的飢渴,暫能緩解。
Ⅶ 求中國歷史上證券市場兩次崩盤時間 點位 及具體原因
一、世界主要證券市場發展歷史
世界上最早買賣股票的市場出現在荷蘭,時間是1602年。因為荷蘭海上貿易發達,刺激大量的資本投入,因而產生了股票發行與交易的需求。第一個股份有限公司是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因為當時還沒有完備的股票流通市場,更沒有獨立的股票交易所,所以只能靠本地的商人們零星地進行股票買賣中介,股票交易也只能在阿姆斯特丹的綜合交易所里與調味品、穀物等商品混和在一起交易。
十七世紀後半葉,經濟中心轉移到了英國,在荷蘭創立的股份公司在倫敦得到了飛躍發展。在倫敦最古老的交易所——皇家交易所之中,與商品交易混在一起進行買賣交易的有俄羅斯公司(1553年創建)、東印度公司(1600年創建)等公司的股票。由於買賣交易活躍,所以在皇家交易所進行股票買賣的交易商獨立出來,在市內的咖啡館里進行買賣。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中,股票經濟商正式組織了第一個證券交易所,即當今倫敦交易所的前身,這就是現代證券市場的原型。1802年倫敦交易所新大廈落成開業,當時在交易所內交易的證券主要是英格蘭銀行、南海公司和東印度公司的股票。
「南海泡沫事件」是英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南海公司成立於1711年,其經營策略主要是通過與政府交易以換取經營特權並以此謀取暴利。當時英國戰爭負債有一億英鎊,為了應付債券,南海公司與英國政府協議債券重組計劃,由南海公司認購總價值近1000萬英鎊的政府債券。作為回報,英國政府對南海公司經營的酒、醋、煙草等商品實行永久性退稅政策,並給予對南海(即南美洲)的貿易壟斷權。
1719年,英國政府允許中獎債券與南海公司股票進行轉換,隨著南美貿易障礙的清除,加之公眾對股價上揚的預期,促進了債券向股票的轉換,進而又帶動股價的上升。次年,南海公司承諾接收全部國債,作為交易條件,政府逐年向公司償還。為了刺激股票的發行,南海公司允許投資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新股票。當英國下議院通過接受南海公司交易的議案後,南海公司的股票立即從每股129英鎊跳升到160英鎊;而當上議院也通過議案時,股票價格又漲到每股390英鎊。投資者趨之若鶩,其中包括半數以上的參議員,就連國王也禁不住誘惑,認購了10萬英鎊的股票。由於購買踴躍,股票供不應求,因而價格狂飆,到7月,每股又狂飆到1000英鎊以上,半年漲幅高達700%。在南海公司股價扶搖直上的示範效應下,全英170多家新成立的股份公司的股票以及所有的公司股票,都成了投機對象。一時間,股票價格暴漲,平均漲幅超過5倍。
然而當時這些公司的真實業績與人們期待的投資回報相去甚遠,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與上市公司實際經營前景完全脫節。1720年6月,為了制止各類「泡沫公司」的膨脹,英國國會通過了「泡沫法案」(TheBubbleAct),即「取締投機行為和詐騙團體法」,自此許多公司被解散,公眾開始清醒,對一些公司的懷疑逐漸擴展到南海公司。從7月份起,南海股價一落千丈,12月份更跌至每股124英鎊,「南海泡沫」由此破滅。「南海泡沫」事件以及「泡沫法案」,對英國證券市場發展造成了重大影響,之後上百年左右的時間股票發行都在受到這個法律的制約,使英國股票市場幾乎停滯不前,發展極為遲緩。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英國的工業革命。
18世紀上半葉,隨著英國工業革命的不斷深入,大量的基礎產業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刺激了公司股票發行與交易,股票市場開始逐漸活躍起來。這期間由於產業革命取得成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早的「世界工廠」。為了促進工業品的輸出,英國一邊對海外進行資本輸出,一邊在國內發展紡織等行業,進而在1830-1840年代發展重工業。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加強產業基礎而進行的國家公共事業投資以及銀行、保險等公司的數量開始急劇增加。首先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登場的是運河公司的股票,雖然在股票市場進行培育的進展並不大,但其後鐵道公司的股票在全國形成了投機熱潮,引發了在全國各地開設證券交易所進行股票交易的熱潮。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國共有22家地方證券交易所。
進入了50年代,倫敦證券市場再次向海外投資急速傾斜。因為被稱之為「商人銀行」(MerchantBank)的英國式證券商的活躍,廣泛地把美國的鐵道債券、印度或澳大利亞的證券等加入了交易對象,從而為確立倫敦作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而邁進了關鍵性的一步。到1914年,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的證券中有80%是海外證券。因此,倫敦與其說是因為國內產業資本而成長壯大起來的,還不如說是作為海外資本的市場不斷擴充而逐漸地擴大起來的。
與此成為對照的是,美國證券市場首先是為了開發運河、鐵道等國內產業基礎而堅實地發展起來的。提到美國最初的證券市場可能大家都會自然地聯想起華爾街,其實美國最早的證券市場是在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當時費城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也是美國的金融中心。華爾街則是年前後荷蘭殖民者們作為交易基地而在曼哈頓島的南部劃分出一部分地方建立起來的。伴隨著美國的殖民地經濟的發展,華爾街也開始逐步繁榮,證券交易中介商人們所匯集的咖啡館也不斷地增加。最初交易者們聚集在露天街角一起進行買賣,隨著經濟發展以及投資者上升的熱潮所支撐著的證券交易量不斷地增加,還特地追加了傍晚的交易時間,同時也出現了刊登著交易價格波動狀況的報紙。
由於市場交易混亂與競爭無序,1792年,當時交易量最大的24位經紀商經過秘密協商,制定出了停止不當競爭,只在24人之間進行證券買賣交易,最低手續費為0.25%,每日在梧桐樹下聚會交易等正式協議,這就是著名的「梧桐樹協議」。這成為美國最早的股票市場,也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17年,這些經紀人通過一項正式章程,並定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會」,至此一個集中的證券交易市場基本形成。1863年,「紐約證券交易會」易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
1820年代到1830年代,美國的工業化浪潮為證券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這一時期發展水陸運輸成為美國經濟發展的中心環節。為了籌集道路、橋梁、運河等土木事業的資金,美國發行了聯邦債券、州政府債券、民間事業債券、股票等,使證券市場的交易量大幅度地增加,當時市場上最熱門的股票就是伊利運河公司的股票。緊跟在運河熱之後的交易熱點是鐵道股票熱。Mohawk&Hudson鐵道公司是最初上市的鐵道股票,其交易從1830年就開始了。之後鐵道股票的上市持續地增加,使得在交易所內進行的買賣交易更加活躍。這種情形一直持續直到1837年股價暴跌,其後5年左右華爾街一直是處在一種非常低迷的狀態之下。
在1842-1853年期間,電報的發明與建設,加利福尼亞的黃金開采熱(美國的西部大開發),對墨西哥戰爭等因素造成的景氣擴大,再次喚醒了美國的經濟活力,證券市場也開始逐漸地活躍起來了。其所交易的證券從以鐵道股票為中心,逐步擴大到了包含銀行股票、保險股票、運河股票等,股票數量與交易量都明顯地增加,證券交易中介商人也急劇地增加了。1865年,隨著美國南北戰爭的結束,中斷了的鐵道建設再度開始繼續,經濟也開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1920年代,美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刺激股票市場走強,美國進入「飛揚的二十年代」。1921年8月到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上升了468%。那時人們可以進行保證金交易,即可以用10%的保證金融資購買股票,而股市的繁榮極大地刺激了保證金交易的數量,到1929年10月初,經紀人貸款總額激增至68億美元的頂峰,比1928年1月的38億美元高出約80%。
1929年7月,美聯儲將貼現利率從5%提高到6%。與此同時,美國經濟在8月到達頂峰後疲態初露,商品批發價格出現了下降,個人收入和工業產值開始停止增長。但市場對此視而不見,終於在經歷了長達十多年的牛市後美國股市從9月3日的386.1點開始掉頭向下,到1929年10月29日,美國歷史上最大的股災爆發了,單日下跌達18.5%,美國股市由此進入漫長的熊市。1932年6月30日,道瓊斯指數跌至41點。與股災前相比,美國鋼鐵公司的股價由每股262美元跌至21美元,通用汽車公司從92美元跌至7美元。
在這場股災中,數以千計的人跳樓自殺。20世紀前期美國最富盛名的大經濟學家歐文•費雪幾天之中損失了幾百萬美元,頃刻間傾家盪產,從此負債累累,直到1947年在窮困潦倒中去世。這次股災徹底打擊了投資者的信心。人們聞股色變,投資心態長期不能恢復。股市暴跌後,投資者損失慘重,消費慾望大減,商品積壓更為嚴重。同時,股市和銀行出現危機,企業找不到融資渠道,生產不景氣,反過來又加重了股市和銀行的危機,國民經濟雪上加霜。由於美國在世界經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經濟危機又引發了遍及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大蕭條:5000萬人失業,無數人流離失所,上千億美元財富付諸東流,生產停滯,百業凋零。
紐約股市崩潰發生之後,美國參議院即對股市進行了調查,發現有嚴重的操縱、欺詐和內幕交易行為,1932年銀行倒閉風潮,又暴露出金融界的諸多問題。在痛定思痛、總結教訓的基礎上,從1933年開始,羅斯福政府對證券監管體制進行了根本性的改革,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以法律為基礎的監管構架,重樹了廣大投資者對股市的信心,保證了證券市場此後數十年的平穩發展,並為世界上許多國家所仿效。這樣,以1929年大股災為契機,一個現代化的、科學的和有效監管的金融體系在美國宣告誕生。經歷了大混亂與大崩潰之後,美國股市終於開始邁向理性、公正和透明。
此後,經過羅斯福新政和二次大戰對經濟的刺激,美國股市逐漸恢復元氣,到1954年終於回到了股災前的水平。其後美國經濟持續發展,股市欣欣向榮,繼續向上,走出了數輪持續十多年的超級大牛市。期間雖然經歷了1973年石油危機、1987年股市崩盤、1998年全球金融危機、2000年網路泡沫破滅、「911恐怖襲擊」、安然公司和世界通訊公司財務丑聞等事件等,但美國證券市場依然健康發展。近年來,隨著金融創新產品的不斷推出,投資人化解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提高;全球普遍的低利率帶來了資金流動性大大增加;以及大規模金融資產涉足資產重組對市場產生很大的刺激作用,使證券市場的資金和吸引力不斷增強,促進了美國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道瓊斯指數在突破萬點之後繼續奮發向上,至今已突破一萬三千點關口。
二、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歷史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改革開放的大政方針政策,由此開啟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新局面。在中國經濟發展與快速增長的情況下,中國當代證券市場適應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應運而生。1981年財政部首次發行國庫券,揭開了新時期中國證券市場新發展的序幕。
上個世紀80年代,隨著國民經濟發展對社會資金的巨大需求,國家開始了股份制改革試點工作,並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開。改革開放後國內第一隻股票——上海飛樂音響於1984年11月誕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國第一家代理和轉讓股票的證券公司——中國工商銀行上海信託投資公司靜安證券業務部宣告營業,從此恢復了我國中斷了30多年的證券交易業務,開始上海股票的櫃台交易。1988年,深圳特區嘗試對一些企業進行股份制改制,選擇了5家企業作為股票發行上市的試點,其中包括一家由深圳幾家農村信用社改組而成的股份制銀行——深圳發展銀行,由此產生了經人民銀行批准公開發行上市的中國第一支股票。同年,深圳經濟特區證券公司成立,開始了深圳股票的櫃台交易。與此同時,全國各地也開始仿效上海和深圳進行股份制改革試點,並相繼設立證券公司或交易部進行櫃台交易,提供證券交易服務。
由於投資者對股票的需求旺盛,所以交易非常活躍。但是當時的交易很原始,極為不規范,沒有交易記錄,沒有成交確認制度,沒有過戶交割機制,沒有交易監控制度,沒有信息披露制度等等,市場極為混亂,糾紛不斷,於是盡快成立規范的證券交易所就迫在眉睫。1990年,國務院批復上海浦東新區開發政策,同意在上海設立證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經國務院授權,人民銀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證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滬深交易所成立後,本地發行的股票開始進場交易,這就是所謂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後國內其它地方發行的公司股票開始陸續在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國內證券交易開始逐步規范化。
剛開始,上海交易所對股票的交易價格進行管制,將股票交易的漲跌幅嚴格限制在1%以內。1992年1月20日,鄧小平南巡,肯定股票試點作用,造就了國內證券市場一輪大行情。由於股票供不應求,市場迅速上升,而股市的上升帶來的「財富效應」進一步刺激了投資大眾對股票的需求,於是國家開始加大股票供給,以發行股票認購證進行搖號抽簽的形式發行新股,滬深股票市場規模開始迅速擴大。1992年5月21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全面放開股價,實行自由競價交易,大盤開始快速上漲,滬深股市上漲超過200%。
1992年8月10日,是中國證券市場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當時在「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激勵下,中國證券市場的合法地位正式確立,滬深股票市場走出了一輪氣勢磅礴的牛市行情,其中深圳股市漲幅超過2倍,股票供不應求。為平抑股價,增加供給,8月7日深圳市宣布當年發行5億股公眾股,發售500萬張抽簽表,中簽率為10%,每張抽簽表可以購1,000股。但是當時市場極度熱烈,對股票的需求量及其巨大,5億股股票無疑是杯水車薪,於是出現了百萬人爭購抽簽表的局面,並且引發了內部人營私舞弊暗中套購認購表的行為,結果多數人因為沒有買到中簽表而到市政府示威,從而引發了震驚全國的「8•10事件」。該事件的爆發使得國家管理高層極度震驚,引發了對社會穩定的擔憂,並觸發了公眾投資者對證券市場存廢問題的憂慮,導致滬深股市深幅狂瀉,上海市場三天之內暴跌400餘點。
「327國債事件」是中國證券市場又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1993年,為抑制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國家開始進行宏觀調控,滬深股票市場開始反復走低,投資者關注的重點開始轉移到國債期貨市場。國債期貨市場是上交所於1992年12月建立,開始只允許部分券商進行自營買賣。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向個人投資者開放了國債期貨交易,國債期貨交易日漸活躍。到了1994年秋天,國債期貨發展的政策環境出現了重大的變化,面對高達兩位數的通貨膨脹率,央行出台儲蓄保值貼補政策,國債的固定利率也變成了浮動利率,國債期貨的價格波動加大,全國各地投資者趨之若騖,成交額明顯放大,交易所國債期貨清算保證金高達140億元。與此同時,上交所管理層對經濟與政策環境變化後的風險擴大缺乏足夠的認識,沒有作出相應的調整,終於在1995年2月發生了「327國債期貨事件」。
「327」是1992年發行的3年期國庫券的代號,240億元的327國債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上保值補貼率,每百元債券到期應兌付132元。但是,「327」國債的價格卻一直在148元上下波動,因為市場認為與同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12.24%相比,「327」的回報太低,財政部可能到時會提高利率,以148元的面值兌付。1995年2月23日,財政部發布提高「327」國債利率的消息,多方趁此逼空。當時空方主力萬國證券在148.5價格封盤失敗後,在交易最後8分鍾大量透支操作,用700萬手價值1400億的空單,直接把價格打到147.5元收盤。「327國債」合約價格暴跌3.8元,當日開倉的空頭全部爆倉。最終上交所宣布當日最後8分鍾的交易無效。「327國債」事件之後,國債期貨市場仍是動盪不安,5月17日,中國證監會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開展國債期貨交易是我國進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的一次重要的開拓性嘗試,極大地提高了國債在投資者心中的地位,促進了我國國債市場的發展,改變了以往國債乏人問津的局面。雖然這次創新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它作為我國開展金融衍生產品創新的第一次實驗,為我們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樣本,為今後開展金融衍生產品創新業務時如何進行風險控制提供了很好的借鑒作用。
與此同時,在1994-1995年,國家採取各種政治、經濟措施反通貨膨脹並取得重要成果。到95年下半年,物價逐步穩定並慢慢回落至正常水平。市場開始預期宏觀調控將要結束,央行將採取降息等措施以刺激經濟發展,於是在1996年第二季度滬深證券市場開始恢復性上漲。到12月中旬,在9個月的時間內滬深股市累計上漲300%以上,漲幅驚人。由於擔心股市過快上漲沖擊實體經濟危害社會安全與穩定,12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正確認識當前股票市場》的特約評論員文章批評股市存在的嚴重過度投機,同時滬深交易所開始實行漲跌幅限制,導致滬深股市暴跌,部分投機者損失慘重。其後股票開始一輪又一輪沖高與回落,周而復始。
2001年6月14日,國務院出台減持國有股籌集社會保障資金管理辦法引發了投資者對股票市場股權分置等內在結構性缺陷的擔憂,由此引發股市下跌,結束了長達5年的牛市。在其後的4年中滬深股市進入漫漫熊途,受企業經營業績下滑、大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占款甚至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股權分置等眾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上證指數一度擊穿1000點的整數關口,一些公司的股票價格大幅下降到不到前期高點的十分之一,證券市場極為蕭條,投資融資功能遭受了極大的破壞。一些投資者信心遭受嚴重打擊,投資者甚至喊出了「遠離毒品、遠離股市」的口號,證券市場投融資等基本功能幾乎喪失殆盡。
在這樣情況下,為促進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國務院發布了《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大力發展資本市場。2005年5月,在經過全面討論與廣泛認證之後,股權分置改革工作終於全面推出。三一重工、清華同方等納入第一批股改試點范圍。在股改對價、證監會加強上市公司監管提高清欠力度、貿易資本雙順差而導致的流動性過剩、人民幣升值、上市公司業績提升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響下,中國證券市場開始步入新一輪牛市。截止2007年5月,滬深股市累計升幅達到300%以上,部分個股更是上升10倍以上。一些缺乏業績支撐的股票在所謂整體上市、資產注入、重組等題材的刺激下大幅上升,漲幅驚人。由於短期升幅過大,證券市場已經累積了不少風險,投資者應注意採取措施加以防範,不要盲目追漲殺跌,以免遭受經濟損失。長期來看,由於我國是一個新興市場,經濟發展潛力巨大,因此證券市場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縱觀國內外證券市場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得出三點結論。第一,在證券市場的發展過程中,繁榮與危機總是相生相伴的,市場的暴漲和暴跌總是如影隨形,既沒有隻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隻跌不漲的市場。第二,雖然存在許許多多的波折,但證券市場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健康向上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長期來看,只有那些堅定持有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才能獲利成為市場最終的勝利者。第三,每一次的經濟大發展與大繁榮,都會帶來證券市場的大發展與大繁榮。美國飛揚的「二十年代」造就了1920-1929年的十年大牛市,從而也為1929年的市場崩潰埋下了禍根。二戰之後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創造了美國證券市場長達二十年的大牛市,也導致了1973年的石油危機與股市危機。目前,中國經濟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歷了長達二十多年的快速增長,因此我國證券市場走出目前的大牛市也不足為奇。然而,投資者也不能因此掉以輕心,應時刻注意防範風險。
Ⅷ 各國股票開始實行注冊制的變化
在全球范圍內,股票發行方式的變化正在逐步推進。傳統的發行方式是「核准制」,即悶段證監會等主管機關需要對發行企業的申請進行核准,才能發行股票。而「注冊制」則是指證監會等主管機關只對企業信息進行審核和披露監管,不對股票發行數量和價格進行核准,企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自主決定發行股票的數量和價格。
以下是一些國家的注冊制改革進展情況:
中國:自2019年開始,中國證監會逐步推行注冊制改革。目前,滬深兩市主板、創業板和科創板已經全部實行注冊制。此外,中國還計劃逐步擴大注冊制試點范圍,拓展至新三板等市場。
美國:美國證監會(SEC)從1933年開始實行注冊制,但是注冊制中也有核准制螞雹譽的元素。近年來,SEC也在逐步推動注冊制改革,例如在2017年頒布了Regulation A+規則,允許部分小型企業不受嚴格的信息披露和審計要求,以較低的成本發行證券。
英國:英國金融市場監管局(FCA)肆畝自2018年開始推行注冊制,適用於主板和AIM市場的IPO和首次公開發行債券。在注冊制下,企業需要滿足一系列要求,包括提供披露材料和財務報告等。
韓國:韓國證監會在2019年開始實行注冊制,取消了發行前的審批環節。不過,韓國證監會仍然會對企業進行審核和披露監管,例如要求企業披露財務報告等。
總的來說,全球范圍內的注冊制改革已經開始逐步推進。注冊制的實行可以增加市場的靈活性和透明度,同時也需要加強對企業信息披露和審核的監管。
Ⅸ 英國脫歐對中國股市有什麼影響
你好,脫歐對於中國股市而言直接影響並不是很大,它主要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引發全球市場的暴跌,進而造成A股市場本身的恐慌式下跌。第二,脫歐會導致全球風險偏好的提升,因而這樣的操作會造成整個A股市場黃金股的上漲,這樣就會導致中國股市有一定程度的下跌。
因為英國脫歐直接會直接導致英國的國際經濟、金融、服務准入門檻會因脫歐而提高,所以這對於A股中比較多的涉英業務公司造成影響。另外要注意的是,英國在全球其實占據著極強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會讓其脫歐變成多米諾骨牌,所以這會對全球經濟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
對此,脫歐對中國股市的影響是比較小的,它最大的影響也只是影響到A股中的某些個股,例如黃金。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