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碳纖維龍頭股票
A. 分析中簡科技股票的走勢中簡科技東方財富網分析300777中簡科技最新股評
近年來,無論是在研發還是產業上,國內在新材料領域都獲得了蓬勃的發展,市場對新材料的需求仍在不斷地擴大,在眾多新材料當中碳纖維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
碳纖維,也被稱為"新材料之王",直徑雖然不大但是卻擁有高強度,被業內評價為是"黑黃金",藉此機會,我就和大家介紹一下細分領域的龍頭--中簡科技。
正式分析前,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份材料行業龍頭股名單,點擊鏈接即可進入傳送門:寶藏資料:材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的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簡科技創立於2008年,是一家專門從事高性能碳纖維及相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的產品分別有碳纖維及其織物。
經過多年的成長,公司現有的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研發技術數量豐富,旗下的產品各項技術指標跟國際同類產品PK,均已達到最出色的水平。
簡單科普了中簡科技之後,接下來學姐詳細測評下公司還有什麼值得投資的地方?有沒有投資機會?
亮點一:技術優勢
一開始在2012年中簡科技就已經生產出高性能T700級碳纖維產品,成為首家填補了當時國內T700級碳纖維工程化應用空白的公司。
還有就是國外生產設備禁運的緣故,公司依靠對生產技術的了解,定製化研發個自身工藝與之相配套的專有生產設備,設備國產化率達到了98%,中心設備均已實現完全國產化,把生產設備"卡脖子"的局勢打破了,不但能減省在生產成本上的開銷,還保證產品的質量。
亮點二:研發優勢
站在管理層面,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博士生,他們都出身科班,現在是業界頂尖專業人才,引導著團隊自主設計並定製生產線上的關鍵設備。
目前情況下,公司的技術團隊也已經圓滿實現了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研發任務,有"航空高性能碳纖維創新團隊"和"江蘇省雙創團隊"之稱。掌握著高科技先進人才,能夠進一步鞏固公司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亮點三:客戶優勢
軍工企業不會輕易選擇一家供應商,裝備型號確定下來之後,基本上不會輕易轉變供應商和原材料,表示著客戶集中度高,黏性也比較強大,還可以保證了中簡科技穩定的訂單量,使得公司業績慢慢增加。
除此之外,軍工行業對供應商產品相關技術的尖端性和廣泛性不是沒要求的,這樣嚴格的篩選要求能夠迫使中簡科技對生產工藝和技術進行加強,進而增強業務能力。
由於篇幅關系,假如你還想看到更多關於中簡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在研報中進行了詳細介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深度研報】中簡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來看
因為纖維復合材料可以把結構實現輕量化,不但可以讓飛機更加耐用還能夠節省生產、設計成本,這樣一來在航空領域,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用量比例將會越來越高,目前已被廣泛應用,機翼、口蓋、前機身、中機身等核心部件也使用這種材料。
未來隨著軍機的需求進一步擴增,將有力推動碳纖維市場的快速發展,我堅信中簡科技隨著技術難關的不斷攻克,看好未來表現。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中簡科技未來行情,點擊下方鏈接,會安排專門的投顧來幫你進行診股,看下中簡科技估值是不是對的:【免費】測一測中簡科技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1-22,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B. 軍工半導體龍頭股票有哪些
軍工電子概念股龍頭:
一、光威復材(300699)。國內碳纖維行業龍頭企業,是我國航空航天領域碳纖維主力供應商,是國防裝備的關鍵材料。
二、中航高科(600862)。大飛機材料主要供應商之一。
三、中簡科技(300777)。自主研發並生產的國產ZT7系列(高於T700級)碳纖維產品打破了發達國家對宇航級碳纖維的技術裝備封鎖。
四、寶鈦股份(600456)。公司是我國最大的以鈦及鈦合金公司。
【拓展資料】
一、企業簡介
中航軍工半導體是一家獨立分銷商,公司現與美國、日本、韓國、台灣等知名IC原廠和代理商合作。公司主打品牌有:ALTERA、XILINX、TI、MAXIM、ADI,常備原裝現貨庫存,批發經營模式,價格實惠,為客戶提供供貨服務,保證客戶采購體驗。
二、公司理念
1.中航軍工目標:打造集成電路配套服務商。
2.中航軍工精神:求實、專業、高效、共贏。
3.中航軍工承諾:只賣原裝正品。
三、公司業務范圍
主打品牌:ALTERA、XILINX、TI、MAXIM、ADI等...產品應用於:航空、航天、核工業、石油礦產勘探、視頻圖像、衛星導航、通訊、安防應用、超級計算機、醫療器械、機車船舶、智能機器人、工業自動化。
四、公司性質
公司性質:國際集成電路獨立分銷商。
五、軍品量增長。我國國防開支水平立足於防禦性國防政策,近十年來一直保持著穩定增長趨勢,但人均水平低於世界平均水平,因此我國國防軍費開支仍有較大增長空間。隨著軍品升級、實戰化訓練增加,軍品存在需求缺口,裝備費用佔比逐年提升。因此國防裝備數量將逐步增長。
六、軍品含硅量增長。國防信息化建設將成為十四五重點,軍工半導體是實現裝備信息化的關鍵。一方面未來戰爭逐漸走向智能化、無人化,另一方面北斗三號系統部署完成、5G在我國滲透率不斷提升,半導體新技術、新材料也將被逐步應用在國防裝備上。因此相關電子元器件將成為實現裝備信息化的關鍵。
C. 軍工鈦合金龍頭股票有哪些
光威復材:國內碳纖維全產業鏈龍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和生產體系,形成了以碳纖維為核心的產業鏈。軍用碳纖維材料的主力供應商,高強高模碳纖維產業化項目取得重大成果,項目產品M40J級、M55J級國產碳纖維歷經多個航天應用場景的應用驗證。先進復合材料研發中心一期全面投產,在產品技術研發和生產能力建設方面積極推進,公司碳纖維板塊將保持長期穩定增長。
撫順特鋼:高溫合金領域龍頭,是我國航空航天等軍工領域重要的高溫合金供應商,核心產品是「三高一特」即高溫合金、超高強度鋼、高檔工模具鋼、特種不銹鋼。深耕國防軍工領域多年,研發投入行業領先,掌握高溫合金核心技術,高溫合金業務毛利率水平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目前在手訂單充足,正處於積極備產備貨階段,看好公司發展前景及成長性,業績有望保持快速增長。
寶鈦股份:國內高端鈦材寡頭,我國最大的鈦及鈦合金生產科研基地,鈦材在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高居首位,產量位居世界同類企業第二。擁有從海綿鈦到下游深加工鈦材的完整產業鏈,現有產能:海綿鈦1萬噸,熔鑄能力2萬噸, 鈦加工材1萬多噸。隨著國內大飛機和軍用飛機陸續進入量產進程,這將激活國內高端航空鈦材長期需求。
圖南股份:國內少數能同時批量化生產變形高溫合金、鑄造高溫合金產品之一,是國內航空發動機用大型復雜薄壁高溫合金結構件的重要供應商。擁有先進的特種冶煉、精密鑄造、制管等裝備,掌握從熔煉至型材(棒材、管材、絲材等)及鑄件(航空發動機精鑄機匣等)的全產業鏈高溫合金材料生產流程。擁有超純凈高溫合金熔煉技術、近凈型熔模精密鑄造技術等核心技術,生產的鑄件尺寸精度高、加工餘量小、壁厚薄,能滿足先進航空裝備向輕量化、精確化、長壽命、低成本等方向發展的需求。
中簡科技:碳纖維龍頭,專業從事高性能碳纖維及相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公司。現有一條設計產能50噸/年(3K)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近年來隨著技術不斷改進,其產量已超過100噸/年。新增T700級碳纖維產能1000噸/年(12K),在我國航空航天關鍵系列裝備領域得到了穩定批量應用。千噸級產線等同性認證完成後將陸續釋放產能,提升公司供應能力,助力公司加速開拓新領域、新市場。
D. 碳纖維龍頭股票有哪些
2021年,碳纖維龍頭股票有以下幾支:
海源復材
碳纖維輕量化項目方面,公司與義大利朗基爾共同研發設計的純碳纖維樣車身"海源Albert"已亮相於3月份的JEC法國巴黎復合材料展,再次證明了公司汽車輕量化零部件全車身配套領域的領導地位。目前,公司正在積極促進與多個車企關於開發設計碳纖維車身的合作,未來市場前景廣闊。
朗進科技
2019年7月13日在互動平台回復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碳纖維材料空調系統融合了公司擁有的多項專利技術。
金發科技
2017年中報報告期內,得益於汽車及無人機市場應用的大幅增長,公司碳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銷售收入實現快速增長。報告期內,公司成功開發出多尺度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和長碳纖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進一步豐富了熱塑性復合材料產品線。同時,公司引進的兩條德國復合生產線成功投產,使得公司復合材料總產能擴充到15000噸。
星源材質
2020年5月19日,在互動平台稱:公司子公司江蘇星源碳纖維復合材料有限公司正在研製熱塑性碳纖維復合材料一體化製品,該產品具有輕量化、可設計性。性價化高等優異性能而且綠色易回收利用,可應用於汽車、高鐵、船舶、智能裝備、航天航空等行業。目前該技術已經形成小批量生產智能生產線,該智能生產流水線國內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國恩股份
2018年報披露,公司著力打造玻璃纖維復合材料製品和碳纖維復合材料製品的兩大業務板塊。
方大炭素
2013年9月,公司擬參與競拍江碳公司70%股權(掛牌價7205.77萬元)。江碳公司主營炭纖維生產及製品加工、銷售,2012年實現營業收入739.9萬元,凈利潤-2518.34萬元。公司收購江碳公司為的是進一步整合碳纖維市場資源,目前公司即將形成一定規模的碳纖維生產能力。
E. 300777中簡科技目標價中簡科技股票歷史價格數據中簡科技股今天什麼價
近年來國內在新材料領域無論是在研發還是產業上都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市場對新材料的需求仍在連連攀升,在眾多新材料當中,碳纖維存在很大的成長空間。
碳纖維被選為"新材料之王",直徑小但強度大,所以收獲了"黑黃金"的稱號,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細分領域的龍頭--中簡科技。
在開始分析中簡科技前,我這有一份材料行業龍頭股名單,感興趣的朋友不妨點擊看看:寶藏資料:材料行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的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中簡科技的創建時間為2008年,是一家專門從事高性能碳纖維及相關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的產品是碳纖維及其織物。
通過多年的發展,公司已經掌握了許多項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和研發技術,跟國際同類產品相比,旗下的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均已達到最優秀的水平。
大約認識了中簡科技之後,我們再來分析下公司還有什麼投資亮點?可不可以入手?
亮點一:技術優勢
早先在2012年中簡科技就已經生產出高性能T700級碳纖維產品,成為首家補救了當時國內T700級碳纖維工程化應用空白的公司。
還有就是國外生產設備禁運的緣故,公司憑借對生產技術的分析,定製化研製了和自身工藝與之相匹配的專有生產設備,設備國產化率實現了98%,中心設備均已實現完全國產化,突破了生產設備"卡脖子"的局面,不單單可以省下一部分生產成本,還保證了產品質量合格。
亮點二:研發優勢
站在管理層面,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都是博士生,科班出身的他們是業界頂尖專業人才,引導著團隊自主設計並定製生產線上的關鍵設備。
目前公司的技術團隊已圓滿完成多項國家重大課題研發任務,大家稱他們為"航空高性能碳纖維創新團隊"和"江蘇省雙創團隊"。擁有如此一批高水平的研發團隊,能夠進一步鞏固公司在業內的領先地位。
亮點三:客戶優勢
軍工企業不會輕易選擇一家供應商,裝備型號確定下來之後,一般不會輕易更改供應商和原材料,表示著客戶集中度高,黏性也比較強大,可以保證著中簡科技穩定的訂單量,使得公司業績平穩上升。
除此之外,軍工行業對供應商產品相關技術的尖端性和廣泛性不是沒要求的,這樣嚴格的篩選要求能夠迫使中簡科技對生產工藝和技術進行加強,讓業務能力得到進一步發展。
由於受到篇幅的束縛,更多關於中簡科技的深度報告和風險提示,幫大家匯總在這篇研報里,點擊鏈接即可進入傳送門:【深度研報】中簡科技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來看
正因為碳纖維復合材料可實現結構的輕量化,不但可以讓飛機更加耐用還能夠節省生產、設計成本,正因如此在航空領域,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用量比例會越來越多,現在在機翼、口蓋、前機身、中機身等核心部件方面應用廣泛。
未來隨著軍機的需求更加強烈,將對碳纖維市場的快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我堅信中簡科技藉助技術難題的攻克,看好未來表現。
對於文章來說,它是具有滯後性的,對於那些想要知道更加精準的中簡科技未來行情的朋友們來說,點擊下方鏈接,將會有專門的投顧為你診斷股市,看下中簡科技估值是過高還是過低:【免費】測一測中簡科技現在是高估還是低估?
應答時間:2021-12-0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F. 碳纖維上市龍頭公司是什麼
生產碳纖維上市公司:金發科技、光威復材、特變電工、方大炭素、上海石化、東華能源、中簡科技、星源材質、楚江新材、海源復材。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Wright-Patterson空軍基地以黏膠纖維為原料,試制碳纖維成功,產品作火箭噴管和鼻錐的燒蝕材料,效果很好。1956年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試制高模量黏膠基碳纖維成功,商品名「Thornel—25」投放市場,同時開發了應力石墨化的技術,提高碳纖維的強度與模量。
1879年愛迪生曾用纖維素纖維,如竹、亞麻或棉紗為原料,首先製得碳纖維並獲得專利,但當時製得的纖維力學性能很低,工藝也不能工業化,未能獲得發展。
20世紀50年代初,由於火箭、航天及航空等尖端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比強度、比模量高和耐高溫的新型材料,另外,採用前驅纖維為原料經熱處理的工藝可製得碳纖維連續長絲,這一工藝奠定了碳纖維工業化的基礎。
G. 光威復材:碳纖維產品毛利率高達80%,國內知名私募長期持股
摘要:
1、折疊手機: 華為以及三星的折疊手機一經推出都是瞬間售罄,反映了折疊手機的熱銷,將預計2021年銷量突破1000萬台,增速有望上升,關注 柔性OLED、 折疊面板、 PI 材料和MIM 鉸鏈三條投資主線的機遇 , 京東方 A 和 TCL 科技 具備柔性OLED面板量產能力, 鼎龍股份 是國內唯一同時具備PI漿料和PI膜的量產能力的企業, 東睦股份 是國內MIM龍頭。
2、光威復材: 國內碳纖維龍頭企業, 核心產品 碳纖維及織物毛利率 高達 80% 以上 ,公司ROE大幅提升,毛利率、費用率、存貨周轉、固定資產周轉等財務指標均表現優秀, 2019年凈利潤增長30% ,機構長期看好其走勢, 國內知名私募自2018年三季度以來長期持有公司股份 。
3、中材 科技 : 2019年營收增長19%,凈利潤增長48%;風電葉片業務量價齊升,隨著風電行業搶裝的繼續,公司業績有望進一步上升,機構上調20/21年EPS預測至0.97/1.15元,原值0.90/1.03元,上調目標價至13.58-15.52元。
正文:
1、 折疊手機的核心是 這三種技術,價值量提升3倍,國內哪些廠商參與?(國金證券)
華為折疊手機Mate Xs和三星折疊手機Galaxy Z Flip一經推出都是瞬間售罄,在疫情期間折疊手機的熱銷有望引發相關供應鏈的重塑,將帶來三大投資機遇: 柔性OLED、 折疊面板、 PI 材料和MIM 鉸鏈 。
① 柔性OLED : 折疊手機中價值量最大的部分
折疊手機中價值量增加最大的部分來自顯示面板。以三星Galaxy S 9和Galaxy Fold作對比, 顯示面板 價值量從 79 美元大幅增至 218 美元,增長約3倍!
預計2021年全球折疊手機銷量有望達到1400萬台,折疊手機面板市場規模將達到214億元, 到 2023 年,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加至 420 億元 。
全球能實現折疊手機面板量產的企業有 三星 、 京東方 A 和 TCL 科技 ,在這波折疊手機浪潮中有望率先受益。
② PI 材料: 實現 手機折疊的關鍵 材料
PI材料是實現手機可玩彎折的關鍵材料,在折疊手機屏幕中,PI基板、PI蓋板、PI基膜得到大規模的使用,目前全球柔性OLED產能約3722萬平米,對應PI材料的需求量高達10噸以上,若按均價每噸100萬元計算, PI 材料的市場規模貨達到千億元以上。
目前 鼎龍股份是國內唯一同時具備 PI 漿料和 PI 膜的量產能力的企業 ,PI材料已供應深天馬等面板商。
③ MIM 鉸鏈:支持手機 完成十萬次以上折疊 的功臣
折疊手機要求完成10萬次以上屏幕折疊, 鉸鏈是實現這一功能的關鍵 ,目前 液態金屬 +MIM 工藝相結合是鉸鏈的最佳生產方案 , 折疊手機轉軸中含 有上百個 MIM 部件 。
折疊手機的放量將進一步刺激MIM市場的成長,到2021年,國內MIM市場有望突破百億元, 東睦股份 是 國內 MIM 龍頭,並打入華為供應鏈。
同時宜 安 科技 也是 華為 折疊 手機 受益標 的 ,給華為供應折疊手機鉸鏈中的液態金屬部件。
④建議關注京東方A、TCL 科技 、鼎龍股份、 東睦股份 等
2、光威復材:碳纖維產品毛利率高達80%,國內知名私募長期持股(東吳證券)
光威復材是國內碳纖維龍頭企業,產品主要應用於軍工和風電碳梁,核心產品碳纖維及織物毛利率高達80%以上,機構認為 公司綜合治理水平優秀,因此堅定長期看好 其走勢 。
① 4 項關鍵指標驅動 公司 ROE 提升
光威復材的預差主要在於對盈利水平的認知和預期。根據 2019 年 業績快報測算公司 ROE 為 17% ,相比2018年有明顯提升 。
驅動 公司 ROE 提升的 4 項關鍵因素: 碳纖維及織物的 毛利率、費用率、存貨周轉、固定資產周轉。 ROE 提升主要來自利潤率和周轉率上升 ,利潤率上升是因為碳纖維及織物業務毛利率的顯著提升,以及費用率的大幅下降。周轉率提升體現了資產利用效率的提高。
② 具備規模效應和成本優勢
從公司碳纖維產品的成本構成能夠明顯看出規模效應: 佔比較大的折舊、 能源成本相對固定,總成本增長緩慢,同時收入快速增長,毛利率越來越高 。
自產設備的能力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目前碳纖維產線的大部分設備,都由子公司光威精密機械生產,自產設備有利於延長使用壽命,同時折舊也較為穩定, 長期來看是降低了總生產成本。
未來公司的產線會維持較高的運轉效率, 存 貨減值也將保持在較低水平,進一步保證盈利能力 。
③ 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
公司2019年凈利潤維持30%以上增速,估值明顯低於行業其他上市公司。
3、中材 科技 : 風電葉片業務量價齊升,機構上調盈利預測和目標價(華泰證券)
中材 科技 2019年營收136億元,同比增長19%;歸母凈利潤13.8億元,同比增長48%;扣非歸母凈利潤11億元,同比增長18%;經營性現金流30億元,同比增長90%。
① 風電 行業 2020 年搶裝仍將繼續,風電葉片業務量價齊升
19公司風電葉片業務實現營收50.4億元,同比增長51%,銷量7.94GW,同比增長42%,同時毛利率由18年的14%上升至19年的18.6%。
風電 行業 19 年行業高景氣, 2020 年搶裝潮仍將繼續 ,公司 風電葉片業務將迎來量價齊升。
② 玻纖 價格下滑 拖累利潤率 , 鋰膜業務扭虧為盈
19年公司玻纖業務實現凈利潤8.3億元,同比下降14%,拖累利潤率。鋰膜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5億元,同比增長518%,凈利潤約0.6億元,湖南中鋰並表貢獻收入1.6億元, 2020年 鋰膜業務 將 迎來業績釋放期 。
③ 機構上調公司盈利預測和目標價
上調20/21年EPS預測至0.97/1.15元,原值0.90/1.03元;上調目標價至13.58-15.52元,前值10.67-12.2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