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黃金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

中國黃金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

發布時間: 2023-02-18 23:29:28

㈠ 請問什麼是招股書

瞧一瞧看一看,大家快來買我的股票吧

招股書的格式分為五個部分:招股說明書的封面;招股說明書目錄;招股說明書正文;附錄;備查文件。看招股說明書時要注意如下事項:
(1)風險因素與對策說明:了解公司存在的風險及公司的應對之策是否有效;
(2)募集資金的運用:看看資金都流向了什麼項目;
(3)股利分配政策:了解公司對股民的回報;
(4)發行人在過去至少3年來的經營業績:以此來判斷公司經營的穩定性;
(5)發行人股本的有關情況:了解公司發起人、重要持股人的持股情況;
(6)盈利預測:直接關繫到公司股票的發行情況。一般而言,上市公司更意願樂觀預測盈利,將盈利數字說得大一些;
(7)公司發展規劃說明:這是表明公司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所作出的重要規劃;一份好的規劃應該是嚴謹、科學、實事求是的;
(8)發行人認為對投資者做出投資判斷有重大影響的其他事項。
此外,我們應該注意:
(1)募集資金的運用本次募股資金的用途與投向;投資項目總體情況介紹,包括項目預算、投資周期與資金使用計劃等;如果所籌資本尚不能滿足規劃中的項目的資金需求,應說明其缺口部分的來源及落實情況;增資發行的發行人必須說明前次公開發行股票所籌資本的?運用情況。
(2)股利分配政策發行人股利發放的一般政策;發行人股票後第一個盈利年度是否准備派發股利;如果准備發放,發放幾次,何時發放;不同類別股票在股利分配方面的權益;如果暫不準備派發股利,簡要說明原因;新股東是否享有公司本次股票發行完成前的滾存利?潤;其他應說明的股利分配政策;
(3)經營業績這一部分應當根據專業人員的審計報告和審查結論,來觀察發行人過去3年的經營業績,它至少應包括:最近3年銷售總額和利潤總額;發行人業務收入的主要構成;發行人近期完成的主要工作,主要指重大項目和科研成果;產品或者服務的市場情況;籌資與投資方面的情況等。
(4)股本這一部分應當注意發行人的股本及其變動情況:注冊資本;已發行的股份;如果發行人已進行過股份制改組、定向募集或公開發行,則應當披露本次發行前公司的股權結構,包括國家股、法人股、個人股(其中含內部職工股)、外資股等各占的份額;發行人認購股份的情況;本次發行後公司股份的結構,包括公司職工股的有關情況;本次發行前後每股凈資產,等等。

㈡ 怎麼股市一旦出現暴跌,股災,都追是證監會除外

追查中國式股災的元兇

什麼是「中國式股災」?簡言之,就是不顧二級市場死活只顧一級市場融資、無視二級市場投資者利益和二級市場投資功能建設、一味超極限發揮股市融資功能、毫無止境地擴容造成的中國股市災難性持續暴跌——題記。

如果說2007年12月上旬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股市步入中期調整定下了基調,那麼,從緊的貨幣政策還不至於造成中國式股災慘然發生、持續發生;如果說始於2005年8月的股權分置改革讓超過萬億股的存量「大小非」解禁出籠,對滬深兩地市場整體估值體系形成沖擊,但是,假如證監會像大禹治水一樣疏堵有方,也不至於中國式股災慘然發生、持續發生;如果說始於2006年6月23日的國企大盤股發行上市擴容不幸成為「中國股市不能承受之重」,但是,假如證監會對「增量大小非」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對機構投資者助漲助跌的過激市場行為能夠掌控,那麼,也不至於造成中國式股災慘然發生、持續發生;如果說一定要找出2008年以來中國式股災慘然發生、持續發生的「元兇」,那麼,這個「元兇」不是美國次貸危機,也不是「大小非」、公募基金、保險資金等「市場主力」,而是一向對市場動態反應遲鈍的中國證監會。

試問,2007年股市行情向好的時候,中國遠洋、中國人壽等「601板塊」個股以奇高的市盈率從一級市場圈錢成功遭遇二級市場機構投資者瘋狂拉抬之際,證監會有作為嗎?2007年國慶節之後,中國神華玩弄「帽子戲法」,超級大盤股集體演繹藍籌飆升的中國神話,證監會有作為嗎?2007年11月,券商和投研機構集體吹噓「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中國石油天價開盤之際,證監會有作為嗎?2008年1月,滬深股指回落整理後上行趨勢明顯,半路上突然殺出個中國平安恐嚇式的再融資事件,導致上證指數連續大跌兩天,先後跌去266.07點或5.14%、354.69點或7.22%,證監會有作為嗎?2008年2月,浦發銀行為虎作倀「再融資門」,上證指數走出五連陰,暴跌趨勢確立,證監會有作為嗎?2008年5月20日,「全國哀悼日」期間,有公募基金無視公德公然砸盤出貨,導致滬指暴跌161.60點或4.46%、深指暴跌747.78點或5.67%,證監會有作為嗎?2008年6月,上證指數走出歷史上罕見的「十連陰」、降低印花稅營造的「政策底」——滬指3000點慘然下破,證監會有作為嗎?2008年8月8日,百年一遇的北京奧運會開幕,當天滬指大跌121.86點或4.47%,周一再度大跌135.65點或5.21%,證監會有作為嗎?2008年9月,上證指數逼近2001年高點2245點的時候,證監會有作為嗎?2008年9月5日,上證指數跳空跌破2245點以後,證監會有作為嗎?不能說沒有,但是,《上市公司股東發行可交換公司債券的規定(徵求意見稿)》能抵擋住空頭殺跌的力量嗎?能抵消「招商證券IPO周一過會」帶來的負面影響嗎?似乎不能。

更加可怕的是,作為中國證券市場最高層的監管機構,中國證監會非但沒有出台強有力的救市、治市措施扭轉滬深兩地市場持續暴跌的頹勢,而且每每在節骨眼上「添亂」。不是這樣嗎?2008年年初,中國經濟遭遇「雪災」襲擊,作為證監會副主席的范福春頻繁在「兩會」期間發表不負責任的言論,對股市走向影響幾何?對機構投資者以及中小投資者做多中國股市的信心影響幾何?而在中國股市已經完全喪失了投融資功能(買就套、新股IPO或上市股指就暴跌)、滬深兩地市場集體患上了極其嚴重的「再融資恐懼症」和「融資恐懼症」之後,中國證監會竟然還在「霸王硬上弓」,竟然還在我行我素、按部就班地進行著市場擴容和「大小非」批量生產,這不能不說是導致中國式股災慘然發生、持續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中國平安、浦發銀行等「再融資門」罪魁禍首我們就不提了,那是上市公司決策層愚蠢之極的「搬起石頭砸自己腳」行為。現在讓我們回過頭、按照國企大盤股IPO或上市的時間順序看看,是不是證監會盲目的、殺雞取卵式的市場擴容行為造成了中國式股災的慘然發生、持續發生——2008年2月下旬,中國股市在經歷了「再融資門」股票恐嚇之後驚魂甫定,2月25日中國鐵建刊登首次公開發行A股公告,當天滬指大跌177.76點或4.07%,最低見4123.31點;2008年3月10日,中國鐵建24.5億A股上市,當天滬指大跌154.22點或3.59%,中國股市跌勢加速;2008年4月9日,金鉬股份5.38億A股IPO,當天滬指大跌198.63點,多頭在滬指3500點一帶構築的防禦工事被徹底瓦解;2008年4月16日,紫金礦業14億A股IPO,空頭連續三天大開殺戒,一舉擊穿3000點政策底;2008年5月30日,中國建築發布120億股A股「招魂書」,降稅政策營造的反彈趨勢被終結,6月3日起滬指走出「十連陰」;2008年6月下旬和7月,證監會暫停國企大盤股IPO,開始「君子動口不動手」式的「維穩」,高端媒體開始輿論救市,滬深大盤止跌回穩,成交持續活躍;2008年8月5日,拼裝版的中國南車24億A股IPO,橫盤築底行情徹底完蛋,8月8日迎來百年一遇的「綠色奧運」,滬深大盤連續暴跌兩天,股指破位下行;2008年8月18日,毫無資產質量可言的中國南車登陸上交所,國企大盤股濫發、新股上市提速等市場預期終結上證指數「底部四星級」走勢,當天滬指大跌130.74點或5.33%,最低見2284.58點;2008年9月5日,中國證監會特批招商證券IPO,當天上證指數跳空大跌74.05點或3.25%開盤,不費吹灰之力就將2001年的「小山頭」2245點夷為平地,最低見2199.36點……接下來,誰將繼續給中國股市致命一擊?是中國建築、光大證券、招商證券……還是新的國企大盤股IPO?但無論是誰,中國證監會都難脫干係。

應該說,2008年以來中國式股災慘然發生、持續發生不完全屬於中國證監會「不作為」或者「反作為」的過錯,畢竟,證監會雖然高高在上,但也有「難言之隱」——2006年下半年完成中國銀行、中國國航、工商銀行、廣深鐵路等11家國企大盤股上市融資,2007年完成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交通銀行、中國遠洋、中國神華、中國石油、中國中鐵、建設銀行等25家國企大盤股上市融資,2008年以來因為股市行情低迷不振,才剛剛完成了中煤能源、中國鐵建、金鉬股份、紫金礦業、中國南車等5家國企大盤股上市融資,按照中國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的說法,「企業融資的願望仍然強烈、市場對新股的投資意願也很強烈,有大量的資金在追逐新股」,這不是「難言之隱」又是什麼呢?但是,這位新聞發言人唯獨忘了或者忽略了,「大量的資金」在一級市場申購或配售到新股之後到二級市場瘋狂拋售對市場信心打擊有多大。別的暫且不提,單說「亞洲最賺錢的公司」中石油上市後套牢一大片,投資者怨聲載道,不就是最明顯、最值得引以為戒的例證嗎?

當然,剔除中國證監會「不作為」或者「反作為」的因素,導致2008年以來中國式股災慘然發生、持續發生的主要原因還有美國次貸危機、國內自然災害、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等外部因素和上市公司「鐵公雞」、機構投資者助漲助跌、「大小非」限售股解禁瘋狂拋售、市場風險防範體系不健全等內部因素。但是,誰又能否認,相比中國證監會「不作為」或者「反作為」,這些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不過是「小巫見大巫」呢?

2007年8月24日,上證指數站穩5000點,一和家家寫下了《滬指5500點:喪鍾為誰而鳴》;2007年10月11日,中國神華在其董事長暗示作用下玩弄「帽子戲法」助長機構投資者惡炒超級大盤股成瘋,一和家家寫下了《權重股發飆和狼來了密切相關》;2007年10月15日,上證指數登上6000點險峰,一和家家寫下了《誰在忽悠中國股市》;2007年11月5日,滬深股市第一權重股中石油上市,一和家家寫下了《一隻老鼠壞了滿鍋湯》;2008年1月21日,中國平安發布巨額再融資公告,次日一和家家寫下了《中國股災就這樣來臨》和《從平安圈錢看監管態度》兩篇文章;2008年2月15日,中國鐵建刊登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一和家家寫下了《暫停新股發行勢在必行》;2008年2月25日,浦發銀行增發導致大盤連續暴跌,一和家家寫下了《中國股市追殺融資門》;2008年3月28日,中石油「護發」成功,一和家家寫下了憂患股改成果毀於一旦的博客文章《從哪裡開始在哪裡結束》;2008年4月24日,財政部降低股票交易印花稅,滬深兩地市場爆發井噴行情,千股漲停之際,一和家家寫下了《降低印花稅能改變什麼》;2008年5月14日,「4·24行情」面臨「大小非」減持和基金拋售壓力,一和家家寫下了《尚福林應該對非典負責》;2008年6月12日,機構投資者砸盤出貨成瘋,一和家家寫下了《治市救市亟需殺一儆百》;2008年6月19日,上證指數「十連陰」後再度單日暴跌高達6.54%,一和家家寫下了悲戚戚的博文《股民遭遇股災無人救助》;2008年8月17日,「8·18大跌」前夕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一和家家就此寫下了《維穩新政是否重大利空》;2008年8月19日,證監會頒布「現金分紅」新政之前,一和家家有感於中國的上市公司「鐵公雞」現象,寫下了《別逼散戶為全流通買單》……但是,寫了這么多有什麼用呢?要知道,我們的證監會是不屑於聽取市場聲音的,中國式股災照樣還會持續發生、不斷發生。

㈢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證券發行與承銷管理辦法》的決定(2012)

一、第二條第二款修改為:「發行人、證券公司和投資者參與證券發行,還應當遵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國證監會)有關證券發行的其他規定,以及證券交易所、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的業務規則和中國證券業協會的自律規則。證券公司承銷證券,還應當遵守中國證監會有關保薦制度、風險控制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的相關規定。」二、第五條修改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可以通過向詢價對象詢價的方式確定股票發行價格,也可以通過發行人與主承銷商自主協商直接定價等其他合法可行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發行人應在發行公告中說明本次發行股票的定價方式。上市公司發行證券的定價,應當符合中國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的有關規定。
「詢價對象是指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財務公司、保險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主承銷商自主推薦的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以及經中國證監會認可的其他投資者。
「主承銷商自主推薦詢價對象,應當按照本辦法和中國證券業協會自律規則的規定,制定明確的推薦原則和標准,建立透明的推薦決策機制,並報中國證券業協會登記備案。自主推薦的詢價對象包括具有較高定價能力和長期投資取向的機構投資者和投資經驗比較豐富的個人投資者。」三、第七條修改為:「機構投資者作為詢價對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依法設立,最近12個月未因重大違法違規行為被相關監管部門給予行政處罰、採取監管措施或者受到刑事處罰;
(二)依法可以進行股票投資
(三)信用記錄良好,具有獨立從事證券投資所必需的機構和人員;
(四)具有健全的內部風險評估和控制系統並能夠有效執行,風險控制指標符合有關規定;
(五)按照本辦法的規定被中國證券業協會從詢價對象名單中去除的,自去除之日起已滿12個月。
「個人投資者作為詢價對象應當具備5年以上投資經驗、較強的研究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主承銷商應當嚴格按照既定的推薦原則、標准和程序進行推薦。」四、第九條修改為:「主承銷商可以在刊登招股意向書後向詢價對象提供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發行人、主承銷商和詢價對象不得以任何形式公開披露投資價值研究報告的內容,但中國證監會另有規定的除外。」五、第十三條修改為:「招股說明書(申報稿)預先披露後,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向特定詢價對象以非公開方式進行初步溝通,征詢價格意向,預估發行價格區間,也可通過其他合理方式預估發行價格區間。
「初步溝通不得採用公開或變相公開方式進行,不得向詢價對象提供除預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等公開信息以外的發行人其他信息。」六、第十四條修改為:「採用詢價方式定價的,發行人和主承銷商可以根據初步詢價結果直接確定發行價格,也可以通過初步詢價確定發行價格區間,在發行價格區間內通過累計投標詢價確定發行價格。」七、增加一條,作為第十五條:「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刊登後,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可以向詢價對象進行推介和詢價,並通過互聯網等方式向公眾投資者進行推介。
「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向公眾投資者進行推介時,向公眾投資者提供的發行人信息的內容及完整性應當與向詢價對象提供的信息保持一致。」八、增加一條,作為第十六條:「發行人及其主承銷商在推介過程中不得誇大宣傳,或以虛假廣告等不正當手段誘導、誤導投資者,不得干擾詢價對象正常報價和申購,不得披露除招股意向書等公開信息以外的發行人其他信息;推介資料不得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承銷商應當保留推介、詢價、定價過程中的相關資料並存檔備查,包括推介宣傳材料、路演現場錄音等,如實、全面反映詢價、定價過程。」九、第十五條改為第十七條,修改為:「採用詢價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的,詢價對象可以自主決定是否參與初步詢價,詢價對象申請參與初步詢價的,主承銷商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未參與初步詢價或者參與初步詢價但未有效報價的詢價對象,不得參與累計投標詢價和網下配售。」十、第十七條改為第十九條,修改為:「主承銷商的證券自營賬戶不得參與本次發行股票的詢價、網下配售和網上發行。
「與發行人或其主承銷商具有實際控制關系的詢價對象的自營賬戶,不得參與本次發行股票的詢價、網下配售,可以參與網上發行。」

㈣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是什麼意思

首次公開發行(Initial Public Offering,簡稱IPO)一般是指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第一次將它的股份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售的行為。
通常,發行人的股份是根據其招股說明書約定的條款,通過承銷商(證券公司)進行銷售。一般來說,首次公開發行完成後,公司將申請器股票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
在實務中,中國境內A股首次公開發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經過中國證監會批准並通過證券公司保薦承銷公開發行股票的行為。在簡政放權的大背景下的IPO注冊制改革可能會有所變化。

㈤ 招股說明書是什麼招股說明書與招股意向書有什麼不同

股份有限公司的招股說明書是供社會公眾了解發起人和將要設立公司的情況,說明公司股份發行的有關事宜,指導公眾購買公司股份的規范性文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必須製作招股說明書。招股說明書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後,即具有法律效力,公司發行股份和發起人、社會公眾認購股份的一切行為,除應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外,都要遵守招股說明書中的有關規定,違反者,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招股意向書就是說內容中有若干招股內容還沒有最後定案。還在溝通期。招股說明書是指已經是最後定稿,並進入正式執行期。
從形式上講,招股說明書的結構主要由各個"節"按順序構成;而招股意向書的結構則主要由各個"章"組成。
從內容上講,最大的區別在於本次發行概況的披露。以往招股說明書在發行概況中直接披露了發行價格,並根據發行價格確定了發行市盈率和預計實收募股資金;招股意向書則不能確定發行價格、相應的市盈率、預計實收募股資金,但是,招股意向書增加了對詢價對象等的要求和披露。按照中國證監會《關於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試行詢價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的規定,發行人及其保薦機構應向不少於20家詢價對象進行初步詢價,公開發行股數在4億股(含4億股)以上的,參與初步詢價的詢價對象應不少於50家。
值得注意的是,對於預計實收募股資金,投資者可以比照參考發行方募集資金投向各個項目所需資金的總和。雖然,預計實收募股資金和募投項目所需資金的總和並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大概可以了解和推算發行方預期的發行價格、發行市盈率以及募資額度。
除了本次發行概況的披露方面存在較大區別外,招股說明書與招股意向書在發行上市的重要日期方面也有著重要差異:在招股說明書中,發行方在"預計上市日期"一欄承諾將在發行結束後向交易所申請,而招股意向書則乾脆取消了有關"預計上市日期"的內容。有關人士認為,在詢價發行中,由於發行人需要等待被詢價人做出是否參與以及參與價格的回應,因此雖然在實踐中發行人可能最終都實現了股票成功發行上市,但是在理論上確實存在著發行失敗的可能。因此,不能明確披露"預計上市日期"。
此外,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招股意向書雖然與招股說明書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但由於招股意向書需要詢價,它更類似於發出"不可撤銷的要約",等待各方面對其做出"承諾"的意思表示。也就是說,招股意向書雖然已經生效,但發行程序僅僅是剛剛啟動,市場被詢價各方的選擇權也才開始發揮,這根本區別於原來招股說明書確定好一切、市場只能被動參與的發行方式。
對於市場一直比較顧慮的"詢價制可能大大延長發行時間,影響發行效率"的問題,從華電國際的招股意向書可以發現,這個顧慮是多餘的:從前按照招股說明書的發行時間安排,一般公司的發行(從開始招股到中簽投資者繳款日)需要9天左右的時間,而華電國際從披露招股意向書到公告中簽投資者繳款獲放棄認購的時間為11天。也就是說,兩者的差別並不十分明顯,不會大大降低社會資源和效率。

㈥ 招股說明書、招股意向書、上市公告書有什麼區別說出主要區別就OK,能說出細微區別的話,更好!

招股意向書是給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看的,為了通過上市
招股說明書是給想申購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看的,為了讓更多人來申購該股
上市公告書是該公司股票在上市前最後一次完全准確披露公司情況,給所有股票市場的投資者看,為了讓所有人知道了解公司

招股意向書是上市公司向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申請公開發行股票申報材料的必備文件

招股說明書是供社會公眾了解發起人和將要設立公司的情況,說明公司股份發行的有關事宜,指導公眾購買公司股份的規范性文件。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必須製作招股說明書。

上市公告書是發行人於股票上市前,向公眾公告發行與上市有關事項的信息披露文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即要覽、緒言;發行企業概況;股票發行與承銷;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持股情況;公司設立、關聯企業及關聯交易;股本結構及大股東持股情況;公司財務會計資料;董事會上市承諾;主要事項揭示;上市推薦意見;備查文件目錄。上市公告書的內容應當概括招股說明書的基本內容和公司近期的重要資料,因此應該與招股說明書對照著來看。

㈦ 加油加兩百省油還是加滿好 加油必須加滿嗎

有車的車主經常會看到關於加油是加滿還是就加兩百塊錢比較劃算,不少車主會覺得加油不加滿會省油,因為可以減掉負重,從而達到節油的目的。但其實還是要看具體情況的,畢竟不同車的油箱容量是不一樣的。那麼應該怎麼抉擇呢?

加油加兩百省油還是加滿好

這個要分不同的情況,不能一概而論。

要是油箱大,加滿的好,比如油箱70L的,加兩百才半箱。多背那幾十斤對車子可以說完全無視,即使加300離滿還遠著呢。但每次加油都需要跑油站的,不可能都這么順路總要繞一下,而且到了油站很多時候還要排隊,這個時間和白燒的油可都是成本,想著就虧。

要是本身油箱只有4,50升,那加兩百就好了,因為你不可能燒完,一般都是到紅線就去加,這時油箱里還有10幾升油,加兩百離滿也沒差多少,油站的活動也經常是200起步的,所以加200就可以了,這樣好算數。

加油必須加滿嗎

是否加滿油需要根據情況而定,首先跟車輛的使用次數有關,如果一輛車經常性地不開,那麼就沒必要將車加滿油,因為車輛長時間不開,汽油同樣也是有保質期,也是會變質的。

但如果經常行駛或者跑長途高速,那麼油箱一定要加滿油,你根本不知道高速上的加油站是否能夠正常使用,而且這種情況也不好找加油站,加滿能多跑點距離,省去了因為萬一找不到加油站,而被放在路上的尷尬。經常都能夠看到車主由於沒油在高速上拋錨了,拖車費可能就不止200塊錢了。

加滿油會增加油耗嗎

大部分人都會有這么一個誤區,汽車不能夠加滿油,加滿油會增加油耗,對汽車有損害,而實際上這種說法都是錯誤的,一輛普通的家用轎車,油箱的容量大概在45L左右,即便加滿油大概也就34kg,這對於一輛汽車的重量來說根本不影響。

另外汽車加滿油實際上油箱並沒有滿,汽車在設計的時候都會預留5-6L左右的空間,也就是說在加滿油的情況下,實際上油箱能夠繼續加5-6L的汽油,並不是真的加滿油。

相關新聞

「民營加油站第一股」下周申購!疫情下30個直營站堅持正常營業,油品不斷供不漲價

近日,中國證監會按法定程序核准了湖南和順石油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和順石油」)的首發申請。2月25日,和順石油披露《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預計申購日期為3月4日。招股書顯示,和順石油確認的股票代碼為603353,網上申購代碼為732353。

㈧ 股票002867周大生什麼時候發行的

2017年4月10日,周大生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周大生」)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初步詢價及推介公告等,正式啟動招股程序。
2017年4月27日起上市交易
希望能幫助到你

熱點內容
股票軟體查歷史持倉 發布:2025-02-02 09:47:03 瀏覽:116
參加期貨考試需要准備什麼 發布:2025-02-02 09:44:40 瀏覽:814
會通股票歷史交易數據 發布:2025-02-02 09:44:38 瀏覽:885
國家央行降息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發布:2025-02-02 09:39:02 瀏覽:427
汽車晶元基金哪個值得買 發布:2025-02-02 09:38:27 瀏覽:981
為什麼炒股不如投資指數基金 發布:2025-02-02 09:34:10 瀏覽:657
股權回購和交割各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02 09:29:15 瀏覽:486
股權眾籌有什麼坑 發布:2025-02-02 09:29:08 瀏覽:593
5月3日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02 09:24:01 瀏覽:412
炒股軟體如何提升盈利 發布:2025-02-02 08:20:24 瀏覽: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