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買爆的股票
『壹』 北上資金買股票的規定
北上資金也叫做北向資金,指的是外資通過陸股通購買的A股,首先,既然是國外資本,那麼它進入A股市場就一定是有管制的,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最新規定,北上資金每日的額度上限為1040億元,如果超過這個額度,那一定是不被允許的;還有就是北上資金是需要被定期披露的,就是我們每天都能看到陸股通的數據,境外資金(也就是北上資金)要流入A股市場需要通過滬港通和深港通,也就是合稱的陸股通;最後就是,北上資金持股比例最高不能超過總股本的30%,達到28%的就會被限制買入,只允許賣出
『貳』 北上資金流入對股市影響有哪些A股會發生什麼
北上資金一直被譽市場為「聰明的資金」,很多投資者都想知道北向資金的流向,以為自己的交易決策提供參考。那麼北上資金流入對股市影響有哪些,北上資金流入後A股會發生什麼呢?1、帶來股市上漲
北上資金就是人們常說的熱錢,因為北上資金歷來對經濟周期和行業景氣度比較敏感。雖然北上資金的總量對於A股總市值來說,佔比並不是很大,但近年北上資金對A股是越來越大了。
北上資金可視作市場的增量資金,股市是靠資金推動的,而增量資金的擴大一般情況下會帶動股市的上漲。與之相反的,若北上資金流出,那麼也極有可能導致市場的下跌。
對於個股而言,北上資金大多向中高市值股票集中,偏好具有穩健經營業績、高回報率的股票。所以 北上資金流入對個股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北向資金買入的股票往往在下跌行情中的抵抗力更強。
2、加劇市場不理性行為
北上資金流入的目的是獲取匯率和股票市場的雙重預期收益,而非支持A股市場發展。A股是以散戶為主導的股票市場,如果市場無法留住北上資金,那麼投資者有可能被北上資金割韭菜。
不過外資的流入一定程度上說明外資對國內市場的看好,而且國內經濟的發展也需要資金的支持,所以總體來說,北上資金流入對A股來說是好事。投資者也可了解北上資金的流向來判斷市場走向。
以上關於北上資金流入對股市影響有哪些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叄』 最牛中概股暴漲1100%!超萬億外資卻在爭奪A股的核心資產
回望中國資本市場過去30年,是一段逐步深化改革和不斷擴大開放的 歷史 。從發行B股有限開放,到建立QFII制度吸納外資參與A股交易,再到滬港通、深港通的相繼落地,最終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既「請進來」也「走出去」,在國際金融資本市場的浪潮中經風雨、見世面,開放的中國資本市場正加快與世界的互聯互通。
隨著A股對外開放進程提速,A股的核心資產正在成為外資「瘋搶」的對象,截至12月22日,2020年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金額已高達11845億元,超出2019年全年的9934億元,再創新高。
第一隻B股誕生
回望之初,20世紀90年代,中國資本市場初具雛形,處於國民經濟轉型浪潮中的中國企業嘗到上市融資的甜頭。大批企業亟需發展生產和擴大市場影響,與正在尋求中國市場投資機會的境外資金不謀而合。對外開放,是這一時期中國資本市場的內在動能。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此前透露:「我們吸引外資,過去是發債券這種形式,資本進入,股份制的形式,股票的形式,這個是客觀需求,外資有要求,企業也有要求,因為我們自有的,國內的資本量不夠用 ,投資上不去,那個時候缺錢,就提出這種形式,上海、深圳都提出來了。後來我們就做了試驗,就兩個市場,兩個價格,兩種貨幣,就搞個A股、B股。」
1992年2月,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正是這天,中國的資本市場與國際資本市場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這扇門就是由有著來自全世界24個國家和地區、230名「股東老闆」的電真空B股所開啟,也譜寫了中國金融市場的新 歷史 。
當年2月21日上午9點30分,上海證券交易所一號大廳旁的貴賓廳內,一群西裝革履的海外證券專家擠在窗前。隨著一個鑼聲的敲響,電子行情屏上顯示著發行價每股70.8717美元的電真空B股開盤價為每股71美元。
一位香港的投資者成為幸運兒,其委託的券商「紅馬甲」搶先以72美元成交的10股B股,成為中國 歷史 上第一單成交的B股。電真空B發行認購相當火爆,3天內即被搶購一空。
B股的上市在中國香港和國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同時B股的發行和上市交易使得中國與國際市場更接近,使得更多的外國人對中國的改革開放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信心。
但對於中國內地企業而言,要想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這還只是邁了半步。因為上市公司和企業都在境內,只有投資者是境外的。
青島啤酒成H股第一股
B股的誕生,為境外投資者打開了投資中國內地企業的通道,但內地企業要不要走出去?如何走出去?對於90年代新生的中國資本市場卻是個爭議性的話題。
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爭論當然有了,為什麼好企業拿到外面去上市?不在國內上啊?它就是有一個問題,國內沒那麼大市場,吸收不了。再一個問題,資金量的問題,再有一個問題,國有企業改成股份制國際上市,是國有企業股份化的一個非常好的道路,學習國際經驗,用國際規格改造國有企業,這是改革的創舉。再一個,擴大中國的影響,中國的企業,中國的產品,在國際上擴大影響。」
實際上,1990年開始,監管層就已經開始研究國有企業改組後去中國香港上市的問題。當年6月香港聯交所組織30多位專家,成立了中國研究小組,專門研究內地企業到香港上市的有關問題。
劉鴻儒後來在鏡頭中透露:「在香港上市是香港先提出來的,國務院派我帶著小組專門向香港去做調查,寫過意見,最後才定下來的。組織一個聯合小組,香港內地聯合小組,研究國有企業到香港,改成股份公司到香港和國際上市問題,我們在聯合小組幹了一年,研究各種問題,主要是法律問題,研究完了之後,才上市的。這是國際化的一條必由之路,越走越寬。」
1993年7月15日,「000168」出現在香港聯交所交易大廳的屏幕上,青島啤酒成為內地第一家到香港上市的企業。這只諧音「一路發」的股票,最終獲得110倍的超額認購。
「從香港聯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開香檳酒慶祝,唯獨青島啤酒上市這一天,開的是青島啤酒!」劉鴻儒在著書回顧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時這樣寫道。這個小小的細節,反映出香港對內地首隻在港上市股票的重視。
自青島啤酒成為第一家國企獲准在香港上市至今,幾近20餘年光景,在此期間,陸陸續續已有290家國企登陸香港市場,總募資額達近1.88萬億港元。
赴港上市,開辟了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通道。1994年後,這條路越走越寬,中國內地企業開始出現在美國、新加坡、倫敦等國家和地區的證券市場上。
外資「買爆」A股
如果說H股的出現標志著中國企業真正進入國際資本市場,那麼,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則加快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步伐。
2002年11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發布,正式推出QFII試點。2003年7月份,瑞銀買入寶鋼股份、上港集箱、外運發展、中興通訊等4隻股票,正式拉開QFII投資A股的帷幕。
QFII制度落地後,又陸續實施QDII、RQFII等制度,極大地推進了中國資本市場開放的進程。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QFII、RQFII投資總額度限制在一次次松綁。
2002年,QFII總額度為100億美元。2012年,QFII總額度升至800億美元,2019年則再度提升至3000億美元。2020年9月,國家外匯管理局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投資者投資額度限制。
時任光大控股總裁陳爽表示:「我進入到光大控股,是在2004年,當時我們覺得,中國作為在一個發展的軌道上面,人民幣資產正好是進入到上升的軌道,吸引了大量的海外投資者要進入到中國,我們就抓住了這樣的一個機會,就發展我們海外的基金管理業務。」
經過18年多的發展,QFII等從無到有,一步步壯大,多年來,給A股帶來巨額的增量資金。
據央行網站披露,截至2019年末,境外投資者通過QFII、RQFII、陸股通合計持有A股市值高達2.1萬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的4.35%,正在成為參與A股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0年1月21日,深交所官網信息顯示,截至1月20日收盤,外資(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合計持有美的集團(000333)總股數達19.54億股,占總股本的比例達到28%,觸及外資禁買比例線。美的集團也因此成為2020年第一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以及A股史上第3隻被外資「買爆」的個股。
瑞銀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錢於軍對全景網表示,「早年可能偏向於更多的是利用外資來做我們的事,現在逐步的有外資積極想參與中國的成長,不僅僅金融資本,而且戰略投資人、企業,國外都紛紛來中國直接投資,展業都在這兒。總有一天人民幣會自由兌換,而且中國的資本市場會成為全世界不僅最大的,可能是最強的。」
「最牛」中概股今年漲超1000%
進入21世紀,境外資本投資中國內地資本市場的途徑日益多樣化,同時,中國內地高 科技 企業也掀起了海外上市的浪潮。受「知識經濟」、「新經濟」概念推動,以互聯網、電子上午為特色的企業成為這一時期海外上市的主角。
2014年,21家中國 科技 公司在境外上市,微博、京東、迅雷、阿里巴巴等紛紛登陸美股。隨後,海外資本市場則出現了更多中國 科技 巨頭的身影。
回憶起在美國上市的情景,網路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曾在鏡頭前說:「原來覺得中國公司就跟中國製造的這種貨物商品一樣,應該是屬於便宜的代名詞。網路股票定價的時候,人家就天然的認為說你是一個中國公司,所以我們參照美國同類公司給你打一個折,就是你的定價。」
「所以我在定價的時候就跟他們講,你不能這樣看,因為我們比美國公司更具有成長性,所以不應該打折,反而應該比他更貴,我對這個公司有信心。」李彥宏如是說。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22日,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達265家,市值合計21827億美元(約14.28萬億元),佔美股總市值比例約4%。
中概股也不斷在創造 歷史 。在11月份中期的成交額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前所未有的出現了5隻中概股。成交量暴漲意味著,中概股在美國備受追捧,其中成交額最高的蔚來 汽車 今年以來股價漲幅超1117%。
近日,多家華爾街巨頭持倉曝光,其中包含橋水基金在內的多家機構在今年三季度大舉加倉明星中概股。達利歐更是多次唱多中國。
北上資金、南下資金成投資「風向標」
對外開放,讓國際資本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國企業。然而2014年以前,無論是QFII、RQFII,還是QDII,中國資本市場的開放都是單向且分割的。
2014年11月滬港通正式啟動,才第一次實現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雙向開放。隨後的深港通與滬倫通繼續加碼雙向開放,相繼實現了深交所市場與港交所市場以及上交所市場與倫交所市場的互聯互通。
隨著滬深港通的逐步開放,北上資金、南下資金也逐漸成為投資的「風向標」。
中銀證券日前指出,從配置偏好看,目前北上資金偏好消費醫葯,南下資金偏好 科技 醫療。從資金屬性看,北上資金近期由以「配置盤」為主導的資金屬性向「交易盤」屬性傾斜,南下資金屬性仍以「配置盤」為主。
北上資金也一度被譽為「聰明資金」。今年以來,北向資金浮盈快速增長,12月份終於邁過1萬億元大關,創造了新的紀錄,最新浮盈高達10168.18億元。
目前,北上資金與南下資金已分別成為A股與港股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是資金面觀察最為重要的數據之一。
30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對外開放從試點引入境外投資者開始,從嘗試開放、到有限開放、再到對世界金融市場全面開放、互聯互通,逐步形成了多渠道、多維度的開放格局,開放的廣度與深度不斷拓展。
30年來的實踐也證明了:要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中國資本市場,必須加強與各國資本市場的開放合作,以開放促改革。
我們相信:只要堅定不移地擴大開放,始終保持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向,未來的中國資本市場,一定能夠發展成為最具國際競爭力的資本市場。
『肆』 MSCI擴容 北上資金百億搶籌 近期重視超跌低估值藍籌
原標題:MSCI擴容 北上資金百億搶籌 近期重視超跌低估值藍籌
昨日市場進一步縮量盤整,行業板塊輪動加快,前一日大跌的農林牧漁、計算機、傳媒等大漲,而跌幅榜前列的是周三大漲的國防軍工、鋼鐵、銀行等。北上資金持續買入的行業中,銀行、醫葯、家電、消費中的低股價、低估值的高性價比品種較為集中。
科技逞強滬弱深強
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弱深強。兩市小幅低開,下探盤整,很快在區塊鏈的帶動下展開上攻,但軍工、鋰電池等前一日走強的行業板塊回調,使得指數沖高回落,午市收跌;下午滬指基本都在前一日收盤線下方震盪,最終縮量收陽十字星;而區塊鏈、科創板等為代表的科技題材全天走勢較強,帶動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下午走勢堅挺。
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漲0.11點,報2978.71點;深證成指漲0.57%,報9917.49點;創業板指漲0.74%,報1715.58點。兩市成交額不足4000億元,創階段新低。
科創板昨日全線走高,鴻泉物聯大漲逾40%,安恆科技漲超20%,奧福環保、普門科技、長陽科技漲超10%。值得關注的是,容網路技遭遇黑天鵝,成為又一隻盤中破發的科創板股票。
兩市個股漲跌比為2:1,漲停非ST股36隻,派思股份連續第4個跌停,下半年漲幅翻番的興齊眼葯跌停。行業板塊快速輪動特徵明顯,前一日領跌的農林牧漁昨日領漲兩市,周三調整的計算機、紡織服裝和傳媒漲幅居前;而前一天漲幅第一的國防軍工則是昨日的跌幅榜第一,鋼鐵、有色、銀行等跌幅居前。概念股中,區塊鏈風雲再起,光刻膠概念崛起,6G概念迎炒作,豬肉概念卷土重來,而軍工股全面下挫,鋰電池題材遭遇回調。
北上資金持續凈買入
昨日北上資金凈買入21.0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5.27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5.82億元。這是北上資金連續第11天凈買入,本月來的5個交易日凈買入196.35億元。
消息面上看,11月份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將於北京時間今日(11月8日)公布,MSCI將把指數中的中國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15%增加到20%,同時將中國中盤A股(包括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以20%的納入因子納入MSCI指數。在MSCI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公布之前,市場對可能被納入的標的有所預期。
從近期市場主線來看,銀行、醫葯、家電、消費反復受到資金追捧,11月以來,建築材料、銀行、家電位居行業漲幅榜前三位,電子、計算機、醫葯生物也漲幅居前;個股中,寧波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海天味業、美的集團等紛紛在近期創出歷史新高。
昨日,滬深300成分股中,中國巨石、東旭光電均大漲。這些今年以來漲幅不大、估值不高的績優藍籌就是近期機構資金青睞的焦點。
選股關注三條主線
上海證券分析師蔡鈞毅表示,當前市場仍將延續10月以來的區間波動,但輪動加快,機構性分化加劇。北上資金的帶動下,市場優質和劣質品種的分化越發明顯,階段性性價比優異的行業龍頭和部分二線優質品種將享受機構資金的追捧。
中金公司建議關注的三條主線是:在高物價期間往往相對跑贏的食品飲料、醫葯以及部分服務行業,以及受益於偏高食品價格的農業及相關領域;受益於5G及應用周期深化、中國科技企業產業鏈重構兩條主線的科技相關行業;在消費板塊中相對落後、估值低、預期低、倉位低但未來有可能積極變化的行業,如家電、汽車等。另外絕對低估值、大市值的金融板塊在物價走高階段可能也有相對收益。
(文章來源:大眾證券報)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伍』 北上資金連續4周加倉鋼鐵行業 逆市搶籌中小盤成長股
上周A股市場迎來8月份以來的首次全面大幅調整,北上資金逆市搶籌,上周五凈流入12.91億元,其中覆蓋創業板的深股通凈買入23.73億元。上周北上資金累計凈流出A股5.83億元,相比前周流出幅度大大縮減,其中滬股通合計凈賣出35.16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9.33億元。
北上資金前周的調倉似乎對A股上周大跌有所准備,前周5個交易日北上資金罕見地連續凈流出。觀察北上資金的日凈流入流出,與大盤表現非常契合,最後2個交易日的反轉凈流入,反映出北上資金認為A股回調幅度夠大,顯示後期大概率看多。
北上資金連續4周加倉鋼鐵行業
北上資金上周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僅有9個。交通運輸、綜合、房地產等5行業北上資金持股數量增幅在1%以上,其中交通運輸行業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最為顯著,北上資金上周末持有該行業40.75億股,環比增加2.58%。輕工製造行業減倉最為明顯,上周北上資金持有該行業8.58億股,環比下降3.89%;減倉較多的行業還包括電子、食品飲料等行業。上周北上資金的短線投資特徵依舊存在,前周重點加倉的電子、輕工製造等行業成為上周重點減倉的行業。上述加倉行業中,鋼鐵行業已連續4周獲北上資金加倉,持股數量比4周前增加3.97%。
北上資金趁低搶籌創業板
上周共有32隻個股上榜成交活躍榜榜單,所屬行業來看,上榜的成交活躍股中,醫葯生物行業最為集中,有6隻個股上榜。成交金額最多的是五糧液,累計成交82.58億元;其次是貴州茅台,累計成交金額82.45億元;成交金額較高的還有寧德時代、中國中免等。
以凈買賣金額統計,上榜的個股中共有13隻股為凈買入,凈買入金額最多的是牧原股份,上周凈買入金額為9.31億元,其次是五糧液、東方財富,凈買入金額分別為9.26億元、8.83億元。凈賣出個股中,凈賣出金額最多的是京東方A,上周凈賣出額為7.13億元。
上周北上資金加倉股共640隻,以增持股占流通股比例來看,加倉幅度超0.5個百分點的有68隻。地素 時尚 是加倉比例最大的個股,緊隨其後是福安葯業,其他加倉幅度靠前的還有鄭煤機、上機數控、鴻達興業、八方股份等。相比前周末持股來看,北上資金的重點加倉目標是中小創板塊,特別是回調幅度較大的創業板,成為北上資金逢低搶籌的重要標的。
連續七周加倉13股 連續四周減倉140股
北上資金連續四周買入85股。分行業來看,醫葯生物、機械設備行業個股較多,各有11隻。將時間拉長,13股被北上資金連續七周加倉。從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八方股份獲加倉幅度最大,相比七周前持股比例增加了10.4個百分點;其他連續加倉的還有德賽西威、國瓷材料、藍曉 科技 等。
北上資金連續四周賣出140股。分行業來看,醫葯生物行業個股數量最多,有19隻。從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與四周前相比,34股減倉比例超1個百分點。京新葯業減倉幅度最大,相比四周前減倉了3.41個百分點,其他減倉幅度較大的還有中穎電子、順絡電子、工業富聯等。
本文源自財富動力網
『陸』 大滿貫!北上資金一周每天都加倉,搶籌白酒龍頭,抄底「猴痘概念」
本周(5月30日-6月2日),因MSCI指數調整,北上資金出現了近期少見的大滿貫,全周每個交易日都在加倉A股,其中周三一度凈買入139億元,創年內次高;全周合計凈買入逾253億元,亦為年內次高。另外,本周也是5月的最後交易周,5月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169億元,連續第3個月凈買入。
(本周北上資金凈買入超億元個股)
增持「茅族」股
食品飲料行業本周獲得北上資金近59億元的凈買入,位居行業凈買入榜首;化工行業獲得逾44億元的凈買入,電氣設備行業獲得逾30億元凈買入,計算機獲得逾20億元凈買入,非銀金融、 汽車 等6行業則獲得超10億元的凈買入。
房地產行業本周被逆勢凈賣出4.59億元,為本周北上資金減持最多的行業,而與房地產緊密相關的建築裝飾、建築材料2行業也被凈賣出4.56億元、3.94億元,緊隨其後。
本周,北上資金大舉增持「茅族」股,五糧液、貴州茅台包攬凈買入前兩位,分別為14.35億元、13.18億元;招商銀行、東方財富也獲得超10億元的凈買入,中國中免、瀘州老窖、寧德時代、鹽湖股份等逾百股則獲得北上資金超億元的加倉。
科達製造原本從屬傳統的建築陶瓷技術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近年來頻頻跨界新能源產業。本周再傳科達製造聯合珠海橫琴叄貳壹投資共同成立科達新能源公司,主營新能源原動設備等。
另外,此前科達製造公告,中國證監會對公司提交的擬發行存托憑證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認為所有材料齊全,決定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
本周,北上資金斥資3.48億元,增持科達製造2288萬股,增持股份佔到流通股本的1.45%,為本周增持股份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個股。持倉由上周末的2746萬股猛增至5034萬股,增持幅度高達83%,也位居前列。持個股總數和持倉市值雙雙創 歷史 新高。
北上資金本周還買入了廣聯達、東方生物、天華超凈、廣匯能源超1%的流通股。海螺水泥、比亞迪、格力電器等則被凈賣出超億元。
抄底醫葯生物股
從月度角度看,化工依舊是北上資金重點加倉行業,5月合計凈買入86億元,位居榜首;銀行業凈買入逾68億元,採掘、公用事業、交通運輸3行業獲得超30億元的凈買入,電氣設備、食品飲料、機械設備等6行業則獲得超10億元的凈買入。
房地產仍是5月北上資金減持重點,全月凈賣出逾29億元,位居凈賣出榜首;有色金屬被凈賣出逾27億元,機械設備、鋼鐵2行業凈買入超10億元,醫葯生物、傳媒、農林牧漁、國防軍工等行業則被凈賣出超億元。
隨著新冠疫情的好轉,市場對新冠檢測等概念股未來業績存疑,相關個股也是持續低迷。不過,近期世界各地爆發的猴痘病毒及不明原因的兒童急性肝炎,再度引燃了市場對相關公司的追逐熱情。
東方生物是提供新冠測試劑的主要上市公司,4月以來連續大跌,並且在大盤反彈過程中還連創新低。不過日前東方生物公告,公司猴痘病毒核酸、抗原等檢測試劑已取得歐盟CE認證。並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正在研發推進中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的快速篩查和檢測方案。
5月,北上資金斥資4.94億元,抄底東方生物,合計增持276萬股,佔到流動股的4.47%,為5月增持股數占流通股總數比例最高的個股。持倉連創 歷史 新高,持股市值也首次突破10億元。海爾生物、君實生物等5月也獲得北上資金的大幅增持。
另外,北上資金5月還增持了海油發展流通股本3.45%的股份,中礦資源、愷英網路、雙環傳動則被增持超流通股本2%的股份,時代電氣、利爾化學、愛瑪 科技 等逾30股則被增持超流通股本1%的股份。
『柒』 北上資金調倉是誰買的股票
北上資金調倉是進入A股市場中的香港資金以及國際資本,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可以根據北上資金的流入流出情況,來分析個股,尋找買賣機會。
一般來說,北上資金加倉說明香港投資者看好A股市場的上漲空間,認為股市後期會出現上漲的情況,對股票和市場產生帶動性上漲作用,降低股票和市場的資金壓力。因此,股票北上資金加倉是一種好事,投資者可以在北上資金加倉的時候,適當地買入一些。
反之,當北上資金進行減倉的時候,說明外資不看好a股市場的上漲空間,認為a股市場後期會下跌,這可能會引起a股投資者的恐慌,是一種利空信號,或者,a股受全球股市的影響,進入低迷狀態,北上資金出於避險考慮,流出a股市場。
『捌』 恆生電子為什麼近期北上資金買入
近期恆生電子北上資金買入主要是受到國際市場的活躍以及市場持續看好中概股的影響,凈流入金額較大,還有部分基金在調倉重新配置資產時,把大量資金投入恆生電子股票。
『玖』 北上資金十大重倉股
第一名:動力電池龍頭第二名:電動車電控龍頭第三名:VR代加工龍頭第四名:互聯網券商龍頭第五名:免稅龍頭第六名:鋰電池隔膜龍頭第七名:鋰礦龍頭第八名:光伏儲能逆變器龍頭第九名:圖形感測器晶元龍頭第十名:鋰電電解液龍頭
也就是說這種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換句話說,重倉股被某一機構或股民大量買進並持有,所持股票中機構或大戶資產佔有較大部分。基金和證券機構重倉股之間的關系基金、證券機構交叉持股較多,但有的股票基金持股特別多,證券機構幾乎沒有,反的情況也有。
股票的認同度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分析方面,二者基本的研究思路大體一致,既都以價值分析為基礎。持股信息的披露二者有明顯區別。對基金有非常規范的要求,周-月-季--半年-年終都要有披露;而對證券機構則沒有這種要求,如果不是上市公司年報披露前十位流通股東,證券機構自己不會披露「商業秘密」的。持股時間的限制二者有明顯區別。對證券機構則沒有持股時間的限制,對基金有非常規范的要求。持股比例的限制二者有明顯區別。對基金而言,持有每隻股票的數量有占基金總額度與占股票總比例二個限制;對證券機構則只有持股量占股票總比例一個限制。
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這里所說的基金主要是指證券投資基金。基金重倉股是指一種股票被多家基金公司重倉持有並占流通市值的20%以上,也就是說這種股票有20%以上被基金持有。一般說來基金重倉股在月末都會被拉抬,基金歷來有逢月末拉抬自己的重倉股的習慣,以求得在業內更好的排名,減輕基金贖回的壓力。而且基金經理的獎金和收入也直接與排名掛鉤。對上市公司的價值分析方面,二者基本的研究思路大體一致,既都以價值分析為基礎。
『拾』 北上強買是什麼意思
北上強買是指北上資金買爆
北上資金在A股市場的作用有以下兩個:作用一:可以給A股市場增加資金流動性,補充市場資金,讓A股市場資金更充足。只要A股有資金了,才會有活躍度,股市才能有波動,這就是北上資金的作用之一。作用二:北上資金可以在A股市場更好的收割韭菜,為A股市場多了一個收割散戶的利器,這就是北上資金在A股市場的第二個作用。
在中國股市中,一般「北」指的是滬深兩市的股票,「南」指的是指香港股票,因此,北上資金就是指從香港股票中流入大陸股市的資金,同時內地的股票也有流入香港股市的資金,而這個資金被稱為南下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