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錢有股票嗎
⑴ 中國的股票分幾種,各代表什麼意思
我想下面的內容對你或許會有幫助——
目前,國內市場主要有以下類別的股票市場:
A股也稱為人民幣普通股票、流通股、社會公眾股、普通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普通股票。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
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
B股也稱為人民幣特種股票。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中國大陸上市的特種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1991年第一隻B股上海電真空B股發行。
B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帳,實行「T+3」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香港、澳門、台灣地區居民和外國人,持有合法外匯存款的大陸居民也可投資。
H股也稱為國企股,是指國有企業在香港
(Hong
Kong)
上市的股票。也就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香港上市的外資股。1993年第一支H股青島啤酒H股在香港上市。
S股,是指那些主要生產或者經營等核心業務在中國大陸、而企業的注冊地在新加坡(Singapore)或者其他國家和地區,但是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掛牌的企業股票。
N股,是指那些在中國大陸注冊、在紐約(New
York)上市的外資股。
⑵ 中國的頂級富豪有沒有純靠股市的
中國的頂級富豪都是通過股市暴富的,只是他們是創業者靠股份增值,但他們並不是炒作者。
⑶ 請問中國的股票有股息和分紅嗎
有。
股息(Dividend)就是股票的利息,是指股份公司從提取了公積金、公益金的稅後利潤中按照股息率派發給股東的收益。紅利雖然也是公司分配給股東的回報,但它與股息的區別在於,股息的利率是固定的(特別是對優先股而言),而紅利數額通常是不確定的,它隨著公司每年可分配盈餘的多少而上下浮動。因此,有人把普通股的收益稱為紅利,而股息則專指優先股的收益。紅利則是在上市公司分派股息之後按持股比例向股東分配的剩餘利潤。獲取股息和紅利,是股民投資於上市公司的基本目的,也是股民的基本經濟權利。股息與紅利合起來稱為股利。
分紅是股份公司在贏利中每年按股票份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投資者的紅利。是上市公司對股東的投資回報。分紅是將當年的收益,在按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公益金等項目後向股東發放,是股東收益的一種方式。通常股東得到分紅後會繼續投資該企業達到復利的作用。
普通股可以享受分紅,而優先股一般不享受分紅。股份公司只有在獲得利潤時才能分配紅利。
⑷ 中國股票在美國上市,如果漲的很厲害,中國人的錢就會讓美國人賺去很多。是這樣嗎
股市上的錢具有流動性,具體來說,賠的人把錢賠給了賺的人。股市就像擊鼓傳花一樣,一個一個向後傳,價格也是一波波的漲,但終有鼓聲停止的一刻,誰會接最後一個,誰就死期到了.前面離場的都是贏家,賺的錢就是那些傳到後面買入的人的錢了。
⑸ 古代有股票或基金嗎
1、中國古代沒有基金及股票。股票和基金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產物。
2、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
3、發行總份額為50億份基金單位的中國第一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於2001年九月十一日正式發行。
⑹ 人均存款包括股票嗎
人均存款不包括股票,因為它變數太大,可能幾天後縮水一半,可能幾個月後翻一翻,但可以算做資產。
人均存款不算股票在內,目前央行給出的存款數據僅指定期存款、大額存單、活期存款等銀行存款類金融工具,其他形式的資產並不會計算到其中。其次,人均存款幾萬算的是現金資產,股票、期貨、債券等是金融資產,兩者要分開統計。
存款一般是指存入銀行里的錢,不包括個人理財產品、股票這些。它是指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權的條件下把資金或貨幣暫時轉讓或存儲於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或者是說把使用權暫時轉讓給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或貨幣,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金融行為或活動,也是銀行最重要的信貸資金來源。人均存款是指所有的存款數目除以總人數
央行此前公布了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們國家的存款余額情況。刨除掉企業存款,我國居民存款達到了90多萬億元,分攤到14億人的頭上人均存款余額為6.67萬元。事實上,2020年我國居民存款余額經歷了大幅上漲,比2019年年底的數據多了10多萬億元。一方面,疫情減少了一定量的消費,讓大家把賺到的錢更多地積攢了下來;另外一方面,經歷了基金等權益類工具大起大伏後一些謹慎人士選擇了把錢放到存款中去。
1、存款可按多種方式分類,如按產生方式可分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按期限可分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活兩便存款,按存款者的不同(以中國為例),則可劃分為單位存款和個人存款。個人存款即居民儲蓄存款,是居民個人存入銀行的貨幣。
2、定期存款。定期存款是銀行與存款人雙方在存款時事先約定期限、利率,到期後支取本息的存款。定期存款用於結算或從定期存款賬戶中提取現金。客戶若臨時需要資金可辦理提前支取或部分提前支取。
3、活期存款。指無需任何事先通知,存款戶即可隨時存取和轉讓的一種銀行存款,其形式有支票存款帳戶,保付支票,本票,旅行支票和信用證等。活期存款佔一國貨幣供應的最大部分,也是商業銀行的重要資金來源。
⑺ 解放前的中國有股市么
有。中國股票市場的歷史可謂 「淵遠流長」。據專家考證,中國最早出現股票,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而股份制度真正在中國出現,則是始於19世紀中葉李鴻章等人倡導的「洋務運動」時期。1872年,李鴻章籌建招商局,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真正稱得上股票的憑證。
20世紀上半葉,隨著民族資產階級的出現和日益壯大,股份公司也不斷地建立,上海成為股票交易的中心,在抗戰時期,上海灘已有多家股票交易所存在。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於1946年5月發布命令,在上海重建證券交易所,並於同年9月開業。
⑻ 解放前 民國的時候中國有股市嗎
我國的滬深股市是從一個地方股市發展而成為全國性的股市的。在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⑼ 中國大陸的股票有沒有分紅這一說呀
有的分,有的不分。
真正的分紅是送股或者派息,國家要收10%的紅利稅,剩下的部分會經系統自動劃轉到你的賬戶,你只需要保證在股權登記日收盤時持有股票就可以參與分紅了。
一般說來,成熟市場上市公司每年利潤的50%以上都會進行分紅回饋股東,可是A股大多數公司只會圈錢,比較少分紅,有的甚至用轉增股份這樣的會計技巧來忽悠投資者,更有甚者用配股這種圈錢手段來作為分紅,現在規定大股東必須參與配股,這種不要臉的『分紅』才得到了些遏制。現在對應到A股,分紅率能達到40%以上的就算不錯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