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資金流派創始人
⑴ 據說邱一平先生是麟龍炒股軟體的創始人,並且麟龍選股決策系統是國內頂尖的股票分析軟體,用過的朋友感覺
邱一平先生是麟龍炒股軟體的創始人,而且邱一平先生還是錢龍軟體的創始人,不過軟體就是軟體由誰發明的都一樣,都有它的相對性,都有不足,都不能代替人的思維判斷力,都是針對技術分析,對基本面分析作用非常小,對國家政策行業及突發事件都不考慮是炒股軟體的軟肋
⑵ 資金流動論-簡介
資金流動論投資絕學是中國資本史上首部國產投資理論。
理論分為多個系列,分別以不同資產為切入點,引導小夥伴兒縱觀資本市場全局。
本版為資金流動論系列一,以一輪完整的股票牛市為載體展開理論邏輯,由各個重要市場節點為時間軸貫穿全局。
資金流動論創始人是中國確立本輪股票牛市的第一人,於2012年精準確立了無形資產類股票的代表——創業板牛市的起點,2014年又精準確立了有形資產類股票的代表——主板牛市的起點,並將本輪牛市首次獨家定義為標准性牛市。創始人在中國股票史上首次對股票牛市進行了指數階段性分解,首次對股票市場做出了潛伏期階段的定義並將其確立為牛市的起點。
理論定義無可辯駁,其方向之精準堪稱奇跡,其邏輯嚴密但又通俗易懂。資本游戲玩的就是錢,與其他任何游戲一樣,我們首先應該關心的是游戲規則,絕不應該天天盯著游戲籌碼。而資本游戲的籌碼就是錢,整天盯著錢的流動而忽視游戲規則,那註定是要虧錢的,因為游戲規則決定了籌碼流向。
萬事萬物都是由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兩種屬性構成的,這兩種屬性稱之為陰陽——這是中國陰陽哲學的邏輯,早已被中外驗證了幾千年。陰陽兩種屬性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相互轉化、互相消長,那麼資本市場是不是也不例外呢?
資本市場自然也逃不出這哲學定律,因此我們以陰陽哲學的邏輯做為資本市場的分類條件,可以發現資本市場由相反相成、對立統一的兩種資產所構成,分別為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兩者同為一體,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資本市場,但又互相轉化,此消彼漲——這正是資本市場的終極游戲規則。
創始人正是站在哲學的高度,在中國資本史上首次對龐雜的資本市場進行了資產分類,首次對股票市場做出了分類。首次把資本市場分類為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首次把股票分類為有形資產類股票與無形資產類股票,兩類股票共同構成了完整的股票市場,股票市場內部也存在此消彼漲的客觀規律——這是股票市場的終極游戲規則。
此消彼漲的規律客觀存在,永遠不可能消失,正是這資本市場的終極游戲規則決定了資金的流向,游戲規則還決定了套路,套路決定了技術,所以任何企圖以技術戰勝市場的想法都是天真的。透過表象,洞穿本質,闡述資本市場終極游戲規則的資金流動論就此誕生。
資金流動論是一種思想,幫助探索資本市場的小夥伴兒找到一個切入點,站在資本市場全局的高度,俯視股票或其它資產。引導小夥伴兒識之於微時,確立正確的市場方向,圈定投資范圍、篩選投資目標,未雨綢繆,將思想一步步轉化成財富。請不要賦予資金流動論搖錢樹的功能,思想可以轉化為傳承子孫萬代的福祉,那才是真正的財富。
縱觀資本市場全局,才能看清股票之一域,這是少數成功人乾的事,多數人的成功之路是從下向上走的,也就是通過不斷地摸爬滾打,在實踐中艱難總結前行,接受重重考驗之後,最終不過少數能登頂股票市場,本以為高處不勝寒,卻突然發現原來股票不過是資本市場之一域。
所以資金流動論首先幫助小夥伴兒縱觀資本市場全局,自然可以看清任何資產之一域,然後尋找一種符合天時的資產做為切入點。通過最簡單的分類方法,將資本市場層層分類,找到此消彼漲的規律,並做為一條主線貫穿到市場中的各個資產,由此資本游戲(包括股票游戲)變得簡單起來。
創始人的爺爺開國少將裴志耕將軍曾經教導人們 :「思想是傳承子孫後代的福祉!咱們社會主義雖然分工不同,但是人人平等,只要提升思想,在任何一個領域都能幹出一番名堂來!」創始人也經常跟人說,每個人的思想跟眼光是不一樣的,區別在於有人知道不一樣,而大多數人不知道。資金流動論從不試圖改變一個人的思想,這是天底下最難的事,而是要在資本市場前進的道路上找到自己人,這是日後實現資本強國之夢的中流砥柱。
這個世界沒什麼不可能,只要思想觀念不落後,成功就是必然。現實經常都不會像某些人想像的那麼困難,資本強國離我們其實並不遙遠。
在資本市場貪婪是貪婪,恐懼是恐懼,而貪婪與恐懼源於無知。美國的優勢無非是利用了我們對資本市場的無知,利用了世界大多數國家對資本市場的無知,從而主導了世界資本游戲,掌控了世界秩序,那不過是美國順應了此消彼漲的規律,而別人不懂而已。
資金流動論是探索資本市場的一把思想利器,用來掃盲資本市場,提升民間資本力量。一個人看明白資本市場,那幾代人都將受益,因為一個人的思想會承傳給子孫後代。
資本常識普及多了,任何資產天時一到,精英們都會自動凝聚成一股力量,資本強國其實就是這樣一個簡單的過程而已。
在資本市場為主體的世界,資本的沖擊對普通人的影響已經顯而易見。資金流動論就像是照亮了還在彷徨、焦灼、甚至迷茫不知所措的小夥伴兒們前進道路上的一道強光。
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持恆精進,終會有所成!
用資金流動論武裝自己的思想,來開拓你成功的道路吧!讓資金流動論帶你穿越市場的迷霧——看透未來!
Q群397051588有完整電子書籍
⑶ 股票之父是誰
是本傑明.格雷厄姆。
本傑明.格雷厄姆1894年生於英國倫敦。證券分析師。1934年,格雷厄姆的《有價證券分析》出版,這部劃時代的著作,奠定了他作為一個證券分析大師和"華爾街教父"的不朽地位,他的美譽還有「現代證券之父」(股票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有《證券分析》、《聰明的投資者》等。格雷厄姆1976年去世。
⑷ 在創始人和投資者之間如何分配股份
問題:我和兩個合夥人共同建立了公司,而我們最近想找風險投資。那麼我們這些公司的創始人和投資者應該怎麼樣分配公司的股份呢? 答案:這是一個常見的股權分配問題。在我看來這個對於這個問題沒有硬性的規定。股權分配方案都是根據每一個公司的具體情況通過磋商的方式確定的,因此沒有普遍適用的方案。因此我只能提醒你一些在股權分配時應該考慮的因素。 在創始人之間進行權益分配:創始人之間的股權分配是根據投資大小確定的,但是基於其投資多少而獲得的股份份額還要由全體股東來決定。這決定於下面的一些因素。 投資的時間、大小和時期: 投資的時間越早,數量越多,持續的時間越長,創始人得到的股份就越多。 權利內容:股權可以轉換成選擇權和控制公司的權利。通常,在公司時間最長的創始人其控制權會多一些。我聽過這樣的說法,一個人有公司至少51%的股分才能保持在公司遇到危機時具有決策權。而且,從理論上說,那些擁有同樣決定權的創始人不能達成一致意見時,公司很可能就因此而毀掉。 資金:資金對評估公司有重要影響。如果投資5萬美元能得到公司10%的份額,就是說公司價值50萬。如果你需要立刻籌資,這樣的評結果會影響你在談判中的成功幾率。當然如果你其他方面的工作做的好,還是可以獲得較多的天使投資或是風險投資的。 投入資金的種類:公司的創始人可以以各種方式出資:有些人以專利權作為出資,有些人以技術作為出資,而有些人則以資金的形式出資。還有人則以自己的信譽和名聲出資,從而可以吸引風險投資或是客戶。有的時候這種好的信譽比實實在在的做生意還要有用。需要明白的是股權分配的關鍵是要對各種出資做出適合的評價。 我們有五個創始人,該如何分配股份呢? 創始人太多就是一個大問題。在公司向外部融資時,你就要考慮如何分配股份,評估出資以及股權稀釋的問題。股東越多,做出決定前的談判工作就越多。 有幾個創始人就很難做到在他們之間作出合適的股權分配方案。當進行IPO或是兼並的時候,創始人集團會希望掌握20%到30%的股份。這對於一個創始人來說就很多了。而這對於幾個創始人來說,就像把一個餅子分成幾塊,每個人對於自己分得的那一小塊都不滿意。 簡而言之,大股東越少越好。如果你的公司已經有幾個股東了,那就要在這幾個人之間對於股份的分配作出合理的方案。 投資者想得到多少? 基本的公式很簡單:如果你需要籌資500萬,而投資者認為公司價值1500萬,你就要給出公司股份的33%。 不同的投資者以不同的方式評估公司。有些人看重想法、資產、市場規模和管理團隊。而有些人看重財務項目。有些人只是為了尋找好主意,並由此在談判中決定他們的股份份額。 我曾經詢問過兩個風險投資家,一些剛剛接受投資的企業家和一些天使投資人一個共同的問題:通常公司在第一次融資時,會出讓多少股份?雖然有一個風險投資說是5%,但是通常的看法是第一輪的投資者一般會拿到25%到45%的股份。 一個企業家強調說:「最好在公司未上市前,管理層和創始人應該要多少股份?」答案是:越多越好,至少25%。 企業家有一個重要觀點,如果是按照錢來計算,在公司初創時期擁有的股份比在公司發展中期擁有的股份要值錢的多。 只是一段時間投資的人會獲得多少股份呢? 不會太多。因為事實上,在公司的起步階段,每個人幾乎要投入150%的時間和精力來建立公司。風險投資人堅持認為要把股份分配給正在參與公司建設的人。每一個長期在公司的創始人都有一個多年的投資時間表,許多風險投資人都不願意將股份分配給只有一段時間投資於公司的人。 對於以前的投資的處理辦法通常是對於以現金的方式獲得股份的人讓他們擁有股票可以給他們更大的自由,而他們也不再會有其他的要求。 在第一個談判回合後的所有權關系是怎麼樣的? 按照Advent International 的Ann Bilyew的看法,第一個回合的結果是:天使投資人:20 – 30%期權:20 %風險投資:30%–40%
⑸ 馬雲人生經歷簡介
馬雲,男,1964年9月10日生於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縣)谷來鎮,阿里巴巴集團主要創始人,現擔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日本軟銀董事、TNC(大自然保護協會)中國理事會主席兼全球董事會成員、華誼兄弟董事、生命科學突破獎基金會董事。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外語系,1995年創辦中國第一家互聯網商業信息發布網站「中國黃頁」,1999年創辦阿里巴巴,並擔任阿里集團CEO、董事局主席,2013年5月10日,辭任阿里巴巴集團CEO,繼續擔任阿里集團董事局主席。
2016年5月8日,馬雲任中國企業傢俱樂部主席。2017年11月16日,馬雲以2555.3億元位列福布斯2017中國富豪榜第3名。2018年9月10日馬雲宣布2019年9月10日後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CEO張勇接任。
(5)股票資金流派創始人擴展閱讀
2018年9月10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以主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的形式正式回應了此前外界關於「馬雲退休」的傳聞。他表示,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馬雲表示,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崗位是深思熟慮、認真准備了10年的計劃。10年前,阿里巴巴創建合夥人機制,以解決規模公司的創新力問題、領導人傳承問題、未來擔當力問題和文化傳承問題,以制度和人、文化的完美結合,讓公司得以健康持續發展。馬雲在信中說:「我們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煉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為此,這十年來,我們從未停止過努力和實踐」。
對於自己的接任者,馬雲評價:在擔任CEO的3年多中,張勇以卓越的商業才華、堅定沉著的領導力、超級計算機一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帶領阿里取得了長遠發展,實現連續13個季度持續健康高速增長,已經證明自己是中國最出色的CEO;更因為他的戰略格局和組織文化傳承上的擔當,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給他和他領導的團隊,是馬雲與阿里巴巴合夥人群體現在最正確的決定。
⑹ 中國炒股名人哪些
做價值投資的有:股神林園(年均復合增長98%)、但斌、趙丹陽
善於做熱點、做題材、做短線的:股神落升(曾經三年翻100倍)、深圳的一位餐廳經理(在09年一年翻了24倍)、中原股神李旭東(曾經創造了一年翻100倍的記錄)。
其它的有:楊百萬、上海的老陶、謝賢清、邱力源等
另外,預測股市比較準的:李大霄
其實我最欣賞的還是深圳的那哥們和股神落升、李旭東,我現在的操作風格也是跟他們學的,炒熱點,炒題材。套用股神落升的名言:熱點,就是股市裡的提款機。
⑺ 有朋友了解邱一平先生嗎,據說是麟龍軟體的創始人,麟龍炒股軟體好用不啊用過的朋友
★★★★可能改變你一生的一席話,不看不要後悔!★★★
(+Q:先輸入★755★ 再輸入★029★ 最後輸入★391★ 詳細咨詢)
大多數人靠打工拿工資,用自己的血汗去成就老闆的事業,用自己的
辛勤去烘托領導的輝煌。工作40年工資不過千,省吃儉用幾十年,買
個小套房還要借錢。
做生意好賺錢。十多年前第一批被人認為「沒出息」的去擺地攤,
十多年後的今天個個成了大老闆,今天你也要擺地攤,100年也成不
了大老闆!生意競爭越來越激烈,辦工廠?開百貨?炒股票?做期貨
?
有人說,我有技術就好了。其實送你百項專利也知識廢紙一張,有幾
個教授、工程師是富翁?
有人說,我要是有資金就好了,即使有人借1000萬給你,你敢說拿去一定能賺錢?
有人長期走入賺錢的誤區,一提到錢就想到開工廠、做生意。這一
想法不突破就抓不住許多在他看來不可能的新機遇。
真正想一想,成功與失敗、富有與貧窮只是因為當初的一念之差。當
初要帶幾千元殺進股市幾年後便成了百萬富翁。當初只要花幾百元願
意去擺地攤10年後就成了大老闆。
可是有人說,如果我當初做會比他們賺錢更多。不錯,是的,你的
能力比他強,你的資金比他多,你的經驗或許比他足。可是明擺著就
是當初一念之差,你的觀念決定了你當初不去做,你不去做的觀念決
定了你10年後的今天還是很窮,不同的觀念導致了不同的人生。
有人面對一個來之不易的良好機會總是拿不定把握,於是去問他人
,問了10人肯定9人說不能做,於是放棄了。
80年代擺個地攤就能賺錢,你不敢去做!
90年代炒炒股票就能賺錢,你不相信!!
21世紀炒黃金炒白銀就能賺錢,你還要讓機會錯過嗎!!!
近幾年來黃金大漲,很多人已經發家致富,很有可能這就是改變你一生的機會,你還在猶豫嗎?
⑻ 高瓴整天領投也沒賣出股份,資金都是哪來的
高瓴資本是一家私募基金 ,他的錢除了來自創始人等股東外,更多一大部分是其他投資人給的。
目前高瓴資本,已經掌管著5000多億資金,就是通過一層層的認購加杠桿管理起來的,這也是資本市場上特有的借雞下蛋的方法。但這方法很有效,吸引不少的投資者,對他們也是信任度越來越高。
高瓴資本創始人,在投資項目中如京東商城,網路,藍月亮,騰訊,美團,滴滴打車等都很成功,也是大眾比較信任的一個資本市場投資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