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韓的中國建築股票
⑴ 韓國現代集團在中國有哪些合資公司
現代集團 韓國現代(HYUNDAI)集團曾是是韓國5大財團之一,世界五百強排名前一百名。創始人鄭周永從1946年至1951年期間先後創建了現代汽車、現代土建、現代建設等公司,70年代又建立了現代重工業公司,從而使現代集團成為以建築、造船、汽車行業為主,兼營鋼鐵、機械、貿易、運輸、水泥生產、冶金、金融、電子工業等幾十個行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1940年,鄭周永在漢城成立了當時罕見的汽車修配廠,這是現代集團最早的雛形。1946年,鄭周永開辦了「現代汽車修理所」,這是鄭周永第一次把「現代」作為一個商業性企業的名稱,隨後鄭又創辦了「現代土建社」。1950年,鄭周永將「現代汽車修理所」和「現代土建社」合並為現代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從此拉開了創建「現代王朝」的序幕。在家人的協助下,鄭周永率領現代集團在韓國創造了一系列讓人嘆為觀止的輝煌:現代集團下面的旗艦企業——現代建設集團是韓國建築業的第一大企業,在韓國的18座核電站中,有12座是現代建設集團所修建;現代汽車集團,韓國的第一大汽車企業,20世紀70年代,製造出韓國第一輛國產汽車,其蔚山工廠是世界第一大汽車工廠;現代重工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廠;現代電子是全球第二大晶元製造商……1992年,現代集團的銷售額佔到了韓國整個國民收入的16%,達到驚人的532億美元,出口額達到87億美元,佔全國出口總量的12%,在韓國的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下轄的企業達到46家、涉及的領域包括電子、建築、汽車、鋼鐵、造船、石化……成為韓國當之無愧的第一企業。上世紀90年代,鄭夢九將叔父擠出現代汽車公司,2000年他趁鄭夢憲出差之機企圖奪權,挑起「王子之亂」。鄭周永對此極為不滿,召見鄭夢九讓他斷了爭奪集團董事長職位的念頭,作為補償,讓他管理現代的汽車業務。鄭周永隨後宣布,鄭夢憲擔任公司董事會主席、鄭夢准掌控現代重工業集團。從此,現代家族三分天下,兄弟之爭暫且平息。2001年3月鄭周永去世後,鄭夢憲按父親遺命繼承了現代公司。然而兩年後,鄭氏家族再度上演「豪門恩怨」。現代集團最優質的資產現代汽車和現代重工獨立出去後,其他十幾家企業大則大矣,卻多是負債累累,集團還要承受對朝投資的重負。2003年14日韓國金剛高麗化工(KCC)集團宣布,通過對現代集團主要子公司股份的控制,它已收購了現代集團,KCC的名譽總裁鄭相永將行使現代集團的經營權,現代集團實際上已經成為KCC集團的子公司。 鄭周永鄭周永,韓國現代的創始人,擁有43家關系企業,15.5萬名員工,年營業額達512億美元(現代汽車為92億美元),除汽車、建設等核心企業,還包括造船、重電機械、電子等關系企業,目前是一家股票上市最少,外國資金最低,最具「韓國色彩」的企業團體,在此全球分工合作的世代,成為獨立特行的一匹車壇黑馬。鄭周永出生在現屬北韓的江原道通川郡貧農家庭的鄭周永,小學畢業後即四處打工維生,起初是做手推車工過活,至1942年,用不多的資金開辦了一家汽車修理廠。朝鮮戰爭戰結束後,他藉助曾經做手推車工的建築工地經驗最終在建築事界獲得一席之地,並因興建駐韓美軍營舍、軍修護用車輛等事務埋下日後與福特汽車合作設廠的伏筆。 世界車壇的一匹黑馬趁著在建築界風生水起的大好時機,鄭周永以在1962年經營貿易及製造機械、汽車零件而設立的現代洋行為基礎,於1967年的12月與福特汽車公司合作,創立了現代汽車,正式向重工業進軍。早期是以福特Corte-ira及Granadae兩種車款做基準車,開發適合韓國使用的車種,成績平平。也許是經營的理念無法達到共鳴,鄭周永於1967年另與日本三菱集團的汽車部門簽訂技術合作,研發「小馬 (Pony-)」車款,由於三菱車廠全力支持技術移轉,造型簡潔俐落,經濟省油的小馬車,具備了良好的性能與實用性,上市後在海內外都贏得很高的評價,特是首度進軍北美,即獲致滿堂采。現代車廠「小馬」車群駛向世界的最大汽車市場-北美的良好勢頭,讓鄭周永領悟到「高品質」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於是不僅大量投資於研發部門,更在三菱汽車的技術支持下,不斷更新各樣生產設備,例如最新的計算機操控機器人,符合英國MIRA、日本MC標準的測試儀器一應俱全,使產品在材料、零組件、成車完整的各階段,都經由嚴密的檢測,而獲得一致的高品質。另在蔚山車廠興建長達二十公里的環狀試車場,隨時了解設計中的原型車,以及剛下線的新車,在各種路況及路面測試的結果,做為立即改善修正的參考。這種種的努力與執著,隨後就得到回饋,新改款小馬車於1983年問世,大量外銷加拿大,好評如潮。稍後,1.6L的「明星(Stellar)」推出,外銷也十分成功。現代車廠同年在加拿大建廠,就近生產新車。1985年,為因應北美地區需求,而研發的卓越(Excel)小轎車,一上市就被北美地區的消費者接受,1985年以8萬5千輛的空前銷售量,創下加拿大當年進口車的冠軍紀錄,同年在美國則賣出17萬輛的佳績,成了世界車壇含人感佩贊嘆的一匹黑馬。「不求人」的生產體系對這些成績,鄭周永並不就此自滿,他不僅要讓現代汽車在韓國擁有第一位的市場佔有率,更進一步,要在世界汽車市場上,居於主動和領先的地位。因此,他堅持要有自主開發的能力。現代車廠早在1976年,也就是建廠8年後就擁有了自己開發成功的新車型1981年與三菱汽車合資(三菱出資10%),到1983年就開發出第二款新車,並於1985年在加拿大魁北克省設立年產10萬輛規模的車廠。又為因應汽車產業電子化的趨勢,鄭周永於1882年設立現代電子,成為現代汽車現代化的有力後盾。而現在現代車廠則努力朝自製率95%的目標挺進,1988年自力研發噴射供油系統的全新引擎,則是現代車廠協同下游廠商通力合作,卓然有成的結果,鄭周永仍繼續推動從素材到零件,都能自力研發與製造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現代車廠絕大多數生產機具,包括計算機硬設備,多是國產品。同時為提高品管,並沒有採行日本式的「實時控制系統」,而實施高層次的垂直整合方式,目前的年平均產量為115萬輛小客車。現代車廠現今行銷世界128個國家和地區的車款有卓越(Exc-el)、伊蘭特(Elantra)、索納塔(Sonata)及與伊蘭特共用平台的酷派(coupe)跑車等四種車型。而伊蘭特車款曾勇奪1992、93年澳洲越野大賽量產車組的冠軍,並得到英國汽車專業雜志「What Car」最值得購買的中型房車榮銜;卓越則入選1994年美國汽車年鑒(Car Book)最佳安全小型房車;索納塔於1993年初登上中國大陸,一至五月就賣出了4萬輛。而最讓汽車同業感佩又羨慕的,是在鄭周永的堅持與督促下,現代車廠於1992年的底特律車展上,很驕傲的推出完全自力研發成功的第一款概念車HCD-I,流暢的線條,前衛的造型,在兩盞炯炯有神的鷹眼式大燈烘托下,立刻征服了北美的車迷,最「可怕」的是這輛雙座小跑車的售價只要1.4萬美金,即使日本車界也在暗自盤算因應的對策。時隔一年,現代車廠又在1993年的底特津車展中,亮出第二張王牌-HCD-Ⅱ,前二後一的座位設計、四缸可變正時多氣門2.0L引擎、ABS防死鎖煞車系統、超寬扁胎,正是不折不扣的情趣跑車設計。"現場主義"的經營理念現代汽車能在短短的期間內,超越韓國最有歷史及規模的起亞汽車廠,並在世界車壇上揚名立萬,鄭周永獨樹一幟的經營理念――現場主義」是成功的關鍵:他不但要所有的家族15個弟弟、8個兒子和1個女婿,全都站在經營的第一線上,他自己更經常與「現場」――生產線保持密切的聯絡。他又大膽的啟用了韓國一向不重視的理工學系出身的幹部,這些以「現場」為工作重點的管理者,自然成為鄭周永在各個現場的「感應器」,而完全掌握關系企業的實時狀況。然而可惜的是,1987年7月,以現代機械為主,開始出現了「罷工」問題,並迅速波及到整個現代企業集團,結果集團內的12家企業所組成的「勞工協議會」,要求鄭周永退出經營陣容,最後,工資決定權與經營權交給各公司的總經理之後,罷工風波方告平息,但是集團內的六家主要企業,則進入休業狀態。勞資糾紛不斷,使得現代集團損失了很多營運的時機和業績,以1992年1月間,現代汽車蔚山車廠罷工期間,影響出口歐洲及亞太地區的損失金額,超過12億5千萬美元,這還不包含修復廠房及設備所需的530萬美元。不過目前現代汽車的接棒者鄭世永承繼了兄長的精神力行「現場主義」,現代汽車在世界車壇的風采似乎並無衰減。朝世界第五位邁進事實上,鄭周永也曾面臨「是否繼續生產汽車?」的重大扶擇時刻:1980年,剛上台的全斗煥政府勵求政治清廉,為有效改善社會貧富不均的嚴重情況,採取抑制財團勢力的種種措施,而於1980年的8月及1981年的2月毅然採行重化工業調整措施。面對政府這兩波強勢調整措施,鄭周永只能在「充實發電設備」及「發展汽車產業」間,選擇一個生存空間,結果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發展汽車產業,甚至還「不服輸」地回拒了通用(GM)汽車投資50%的動作,步入完成自主性的開發、生產及銷售的「韓國汽車」產業時代,而現代的目標,則是讓目前排名世界第七位的韓國汽車業升級為世界第五位,僅次於日本、美國、德國和法國。然而要實現世界五強的目標,現代還有很多路要走,比如一定要進軍中國市場。進軍中國市場對現代來說是一個新課題,在加拿大、美國市場的成功經驗並不一定能用於中國市場,因為當前中國市場和現代成立之初的韓國市場相似,轎車尚處在由財富和的地位象徵向家用消費品過渡的階段。盡管中國目前市場規模不大,且需求較為分散,但對現代汽車的五強夢卻是相當關鍵的一環。有資料表明,中國在十年內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之一。2000年,現代汽車在中國設立了現代、起亞「中國本部」,著力開拓中國市場。目前該公司在國內已開設了60多個服務網點,供應車輛修理設備和正統零部件。更重要的而是,2002年現代汽車與北京汽車工業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合資建立了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並且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北京市的全力支持。據悉,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的年生產能力預計為10萬輛,並計劃在2005年將產量提高到20萬輛。目前,現代索納塔和伊蘭特轎車銷售勢頭良好,伊蘭特甚至還在中國車市慘淡的10逆市反彈,取的月售1.3萬輛的佳績。從1967年至今,相比我們了解的百年老品牌,現代汽車實在是太年輕了,但是就是這個初生牛犢讓我們看到了韓國汽車在世界汽車工業上的希望與地位。按照這樣的「現代速度」,世界第五的「現代目標」也就算不上什麼奇跡了。
⑵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業務板塊
建築工程板塊 國際工程板塊 房地產板塊 基礎設施板塊 設計勘察板塊 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國際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香港) 中國建設基礎設施總公司 中國建築東北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對外建設總公司 中海地產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鐵路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阿爾及利亞有限公司 中國中建地產有限公司 中建市政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南洋)發展有限公司 上海中建楷昕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通達建設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西南勘察研究院 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波札那有限公司 普瑞置地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北京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納米比亞有限公司 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香港上市) 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美國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香港上市) 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 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建巴貝多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發展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泰國)有限公司 中建-大成建築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菲律賓有限公司 中建財務咨詢顧問有限責任公司 中建阿聯酋經理部 中建人才有限公司 中建塞席爾經理部 中建國際勞務有限公司 中建日本代表處 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 中建韓國代表處 中國中建設計集團
有限公司 中建俄羅斯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中東總代表處 中建歐洲代表處
⑶ 創業板塊股票
具體區別是指,創業板指,它是選取部分成份股計算得的,是選取100隻樣本股作為指數標的(目前按代碼前100隻)。創業板綜,是與滬綜指計算方法一樣,所有創業板股票作為指數標的(目前有107隻)。一般來說創業綜板指數應用傳播范圍更廣。創業板綜合指數代碼「399102」,簡稱為「創業板綜」,基日為2010年5月31日,基日指數為1000點,實時指數通過實時行情庫發布。公告還顯示,根據創業板市場指數體系規劃,自2010年8月20日起創業板指數的樣本股數量鎖定為100家,每季度根據規則實施樣本股調整。另外,創業板新上市股票上市後第11個交易日納入創業板綜合指數。(3)在韓的中國建築股票擴展閱讀: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有著重要的位置。在中國的創業板的市場代碼是300開頭的。創業板與主板市場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寬松,主要體現在成立時間,資本規模,中長期業績等的要求上 [1] 。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大、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孵化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的搖籃。創業板GEM (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於主板市場的二級證券市場,以NASDAQ市場為代表,在中國特指深圳創業板。在上市門檻、監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條件、投資風險等方面和主板市場有較大區別。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並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將創業板退市制度方案內容,落實到上市規則之中。截止2015年12月31日,創業板總市值達到55916.2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4065.30億元,同比增長155.90%。(資料來源:網路:創業板)
⑷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企業
1、國家電網公司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成立於2002年12月29日,是根據《公司法》規定設立的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獨資公司,是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國有重點骨幹企業。公司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承擔著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的基本使命。
公司經營區域覆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覆蓋國土面積的88%以上,供電服務人口超過11億人。公司注冊資本8295億元,資產總額38088.3億元,穩健運營在菲律賓、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亞、義大利、希臘、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資產。
5、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為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於2007年12月8日由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中化集團公司及寶鋼集團有限公司於北京成立。其中中建總公司控股94%,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人員與資產。
2009年7月29日,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簡稱:中國建築,股票代碼:601668)股票上市儀式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隆重舉行。
⑸ 中國建築集團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下面的子公司名錄
一、國內子公司:
中國海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海外發展有限公司、中國海外宏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遠東環球集團有限公司、中海物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海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新疆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建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直營總部)、中國建築東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西南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建築上海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國市政工程西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建方程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建南方投資有限公司、中建長江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中建絲路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建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中國建設基礎設施有限公司、中建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建築港集團有限公司、中建港務建設有限公司、建鐵路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建地下空間有限公司、中建海峽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中建安裝工程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中國建築發展有限公司、中建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中建財務有限公司、中建水務環保有限公司、中建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二、海外子公司:
中建阿爾及利亞股份公司、中建美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南洋)發展有限公司、中建中東有限責任公司、中建剛果(布)有限責任公司、中建赤道幾內亞有限公司、中建企業(新加坡)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巴貝多公司、中國建築(泰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菲律賓)有限公司。
中建股份卡達有限公司、中博昂建築貿易簡易股份公司、中建俄羅斯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駐越南代表處、中國建築波札那有限公司、中國建築南非有限公司、中建納米比亞有限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駐巴基斯坦代表處。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利比亞分公司、中國建築巴林分公司、中建(哈薩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模里西斯分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韓國分公司、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尚比亞分公司、中國建築莫三比克有限公司、中國建築馬來西亞有限公司。
(5)在韓的中國建築股票擴展閱讀: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築,正式組建於1982年,其前身為原國家建工總局,是為數不多的不佔有大量的國家投資,不佔有國家的自然資源和經營專利,以從事完全競爭性的建築業和地產業為核心業務而發展壯大起來的國有重要骨幹企業。
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專業化經營歷史最久、市場化經營最早、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建築房地產企業集團之一,擁有從產品技術研發、勘察設計、工程承包、地產開發、設備製造、物業管理等完整的建築產品產業鏈條,是國內唯一一家同時擁有「三特」資質、「1+4」資質和建築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的建築企業。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建築-組織架構
⑹ 中國哪個建築公司跟韓國有合作
綠地集團的濟州島項目
中國建築八局釜山海雲台項目
⑺ 中國大陸的股票叫上證指數,香港的叫恆生指數,美國的叫道瓊斯指數,請問其他國家的叫什麼
上證綜指、深證成指
上證綜指即「上證綜合指數」-(上海證券綜合指數)
英文是:Shanghai(securities)composite index.
通常簡稱:「Shanghai composite index」(上證綜指)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它是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以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全部股票為計算范圍,以發行量為權數綜合.上證綜指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市場的總體走勢。
上證所將選擇已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滬市上市公司組成樣本,發布新上證綜指,以反映這批股票的市場走勢,為投資者提供新的投資尺標。據悉,G股「新綜指」將於2006年第一個交易日發布。
新上證綜指發布以2005年12月30日為基日,
以當日所有樣本股票的市價總值為基期,基點為1000點。新上證綜指簡稱「新綜指」,指數代碼為000017。
「新綜指」當前由滬市所有G股組成。此後,實施股權分置改革的股票在方案實施後的第二個交易日納入指數。指數以總股本加權計算。
據統計,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盤價計算,「新綜指」市價總值為3927億元,流通市值為1425億元,占市場的比重分別為18%及22%。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不斷深入,「新綜指」占市場比重將逐漸增大。2005年12月15日,「新綜指」市盈率為12.14倍,比上證綜指低23.47%。
上海證券交易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新上證綜指是中國證券市場由權威機構發布的反映股權分置改革實施後公司概況的指數,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推進,將不斷有新的樣本加入新上證綜指。(完)
「新上證綜指」元旦後亮相 樣本全部為G股
上證所昨宣布,為配合股權分置改革工作,適應市場需求,上證所將於2006年第一個交易日發布新上證綜指。
新上證綜指是我國證券市場由權威機構發布的反映股權分置改革實施後公司概況的指數,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全面推進,將不斷有新的樣本股加入新上證綜指;在不遠的將來,隨著市場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股改,新上證綜指將逐漸成為主導市場的核心指數。
滬深300指數將再次調整樣本股名單
作為中國股市第一個覆蓋兩大市場的統一指數,滬深300指數將再次調整樣本股名單。來自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的消息說,本次樣本股調整將於2006年第一個交易日起正式生效。
深證成指
深圳證券交易所成份股價指數(簡稱深證成指)是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主要股指。它是按一定標准選出40家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作為成份股,用成份股的可流通數作為權數,採用綜合法進行編制而成的股價指標。從1995年5月1日起開始計算,基數為1000點。其基本公式為:
股價指數=現時成分股總市值/基期成分股總市值×1000
計算方法是: 從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為樣本,以流通股本為權數,以加權平均法計算,以1994年7月20日為基日,基日指數定為1000點。
介紹
為保證成份股樣本的客觀性和公正性,成份股不搞終身制,深交所定期考察成份股的代表性,及時更換代表性降低的公司,選入更有代表性的公司。當然,變動不會太頻繁,考察時間為每年的一、五、九月。
根據調整成分股的基本原則,參照國際慣例,深交所制定了科學的標准和分步驟選取成份股樣本的方法,即先根據初選標准從所有上市公司中確定入圍公司,再從入圍公司中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
1. 確定入圍公司。確定入圍公司的標准包括上市時間、市場規模、流動性三方面的要求:
(1) 有一定的上市交易日期,一般應當在3個月以上。
(2) 有一定的上市規模。將上市公司的流通市值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並累加,入圍公司居於90%之列。
(3)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將上市公司的成交金額占市場比重(3個月平均數)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並累加,入圍公司居於90%之列。
2.確定成份股樣本。根據以上標准確定入圍公司後,再結合以下各項因素確定入選的成份股樣本:
(1) 公司的流通市值及成交額;
(2) 公司的行業代表性及其成長性;
(3) 公司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考察過去三年);
(4) 公司兩年內的規范運作情況。對以上各項因素賦予科學的權重,進行量化,就選擇出了各行業的成份股樣本。
道•瓊斯股票指數及恆生指數
紐約股票交易所(NYSE)
納斯達克(NASDAQ)
美國證券交易所(American Stock Exchange)
店頭市場(即場外交易市場OTCBB)
道•瓊斯股票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它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並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並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而以後股票價格同基期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就成為各期的投票價格指數,所以現在的股票指數普遍用點來做單位,而股票指數每一點的漲跌就是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百分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目前,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共分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它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且隨經濟發展而變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國整個工商業股票的價格水平,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引用的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數。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它包括著20種有代表性的運輸業公司的股票,即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 4家公路貨運公司。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由代表著美國公用事業的1 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股票所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
它是綜合前三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65種股票而得出的綜合指數,這組綜合指數雖然為優等股票提供了直接的股票市場狀況,但現在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組——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目前世界上影響最大、最有權威性的一種股票價格指數,原因之一是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都是有代表性,這些股票的發行公司都是本行業具有重要影響的著名公司,其股票行情為世界股票市場所矚目,各國投資者都極為重視。為了保持這一特點,道•瓊斯公司對其編制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所選用的股票經常予以調整,用具有活力的更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替代那些失去代表性的公司股票。自1928年以來,僅用於計算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30種工商業公司股票,已有30次更換,幾乎每兩年就要有一個新公司的股票代替老公司的股票。原因之二是,公佈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的新聞載體——《華爾街日報》是世界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報紙。
該報每天詳盡報道其每個小時計算的采樣股票平均指數、百分比變動率、每種采樣股票的成交數額等,並注意對股票分股後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進行校正。在紐約證券交易營業時間里,每隔半小時公布一次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原因之三是,這一股票價格平均指數自編制以來從未間斷,可以用來比較不同時期的股票行情和經濟發展情況,成為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化最敏感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之一,是觀察市場動態和從事股票投資的主要參考。當然,由於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是一種成分股指數,它包括的公司僅占目前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極少部分,而且多是熱門股票,且未將近年來發展迅速的服務性行業和金融業的公司包括在內,所以它的代表性也一直受到人們的質疑和批評。
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
除了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外,標准•普爾股票價格指數在美國也很有影響,它是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即標准•普爾公司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該公司於1923年開始編制發表股票價格指數。最初采選了230種股票,編制兩種股票價格指數。到1957年,這一股票價格指數的范圍擴大到500種股票,分成95種組合。其中最重要的四種組合是工業股票組、鐵路股票組、公用事業股票組和500種股票混合組。從1976年7月1日開始,改為 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幾十年來,雖然有股票更迭,但始終保持為500種。標准•普爾公司股票價格指數以1941年至1943年抽樣股票的平均市價為基期,以上市股票數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其基點數為10。以目前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股票市場上發行的股票數量為分子,用基期的股票市場價格乘以基期股票數為分母,相除之數再乘以10就是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
紐約證券交易所股票價格指數。這是由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價格指數。它起自1966年6月,先是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後來改為混合指數,包括著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1500家公司的1570種股票。具體計算方法是將這些股票按價格高低分開排列,分別計算工業股票、金融業股票、公用事業股票、運輸業股票的價格指數,最大和最廣泛的是工業股票價格指數,由1093種股票組成;金融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投資公司、儲蓄貸款協會、分期付款融資公司、商業銀行、保險公司和不動產公司的223種股票;運輸業股票價格指數包括鐵路、航空、輪船、汽車等公司的65種股票;公用事業股票價格指數則有電話電報公司、煤氣公司、電力公司和郵電公司的189種股票。
紐約股票價格指數是以1965年12月31日確定的50點為基數,採用的是綜合指數形式。紐約證券交易所每半個小時公布一次指數的變動情況。雖然紐約證券交易所編制股票價格指數的時間不長,因它可以全面及時地反映其股票市場活動的綜合狀況,較為受投資者歡迎。
日經道•瓊斯股價指數(日經平均股價)
系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制並公布的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平均數。該指數從1950年9月開始編制。
最初根據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225家公司的股票算出修正平均股價,當時稱為「東證修正平均股價」。1975年5月1日,日本經濟新聞社向道•瓊斯公司買進商標,採用美國道•瓊斯公司的修正法計算,這種股票指數也就改稱「日經道•瓊斯平均股價」。 1985年5月1日在合同期滿10年時,經兩家商議,將名稱改為「日經平均股價」。
按計算對象的采樣數目不同,該指數分為兩種,一種是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其所選樣本均為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後原則上不再更改。1981年定位製造業150家,建築業10家、水產業3家、礦業3家、商業12家、路運及海運14家、金融保險業15家、不動產業3家、倉庫業、電力和煤氣4家、服務業5家。由於日經225種平均股價從1950年一直延續下來,因而其連續性及可比性較好,成為考察和分析日本股票市場長期演變及動態的最常用和最可靠指標。該指數的另一種是日經500種平均股價。這是從1982年1月4日起開始編制的。由於其采樣包括有500種股票,其代表性就相對更為廣泛,但它的樣本是不固定的,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市價總值等因素對樣本進行更換。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
《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的全稱是「倫敦《金融時報》工商業普通股股票價格指數」,是由英國《金融時報》公布發表的。該股票價格指數包括著在英國工商業中挑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的30家公開掛牌的普通股股票。它以1935年7月1日作為基期,其基點為100點。該股票價格指數以能夠及時顯示倫敦股票市場情況而聞名於世。
香港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是香港股票市場上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括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分為四大類——4種金融業股票、6種公用事業股票、 9種地產業股票和14種其他工商業(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
這些股票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該股票指數涉及到香港的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香港股市運行正常,成交值均勻,可反映整個香港股市的基本情況,基點確定為100點。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為計算日的市值,再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由於恆生股票價格指數所選擇的基期適當,因此,不論股票市場狂升或猛跌,還是處於正常交易水平,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基本上能反映整個股市的活動情況。
自1969年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發表以來,已經過多次調整。由於1980年8月香港當局通過立法,將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所合並為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在目前的香港股票市場上,只有恆生股票價格指數與新產生的香港指數並存,香港的其他股票價格指數均不復存在。
⑻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具體情況.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上海分公司初創於1995年,於1998年在上海注冊成立,並在江蘇和浙江省辦理了經營准入手續,從而全面進入上海、江蘇和浙江建築市場,為中建總公司專門負責上海及周邊區域市場的全資直營分公司。
作為中建總公司在上海的區域公司及地區經營總部,上海分公司承襲了中建總公司的所有特級、一級及專業資質,依託中建總公司的品牌、人才和質量優勢,藉其核心技術、卓越管理、服務精神為來自世界各地的簽約客戶和潛在客戶提供高品質、全方位、職業化的工程建造服務。數年來,上海分公司在上海及周邊地區承建了一大批優秀和有影響力的工程,如浦項廣場、歐尚超市、豪斯雙氧水化工廠、拜爾一體化基地、上海港集箱物流轉運中心、中遠兩灣城、鴻藝大廈、國際網球中心、萬豪虹橋大酒店等,並數次獲得上海市建築工程最高質量獎「白玉蘭」獎,以守合同、重質量、嚴管理而受到客戶和行業主管部門的好評。
上海分公司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國際化和職業化的進程。公司成立以來,通過與來自歐洲、亞洲的國際著名承包商的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的工程建造服務和企業管理經驗,同時致力於本土化優勢的發掘和提升,為國內外客戶提供國際標准服務的能力得以不斷提高。
上海分公司已經在上海及周邊地區為包括德國貝爾、德國拜耳、德國巴斯夫、法國歐尚、法國阿托菲納、英國寶維士、韓國埔項制鐵會社、馬來西亞金光集團、中遠集團、紫江集團等世界和中國知名企業在內的各類業主提供了國際標準的建造服務,並期待著在全球范圍為更多的客戶提供更全面、更專業的服務。
公司地址: 上海市楊浦區國賓路18號2201室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
聲明:本公司的發行申請尚未得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本招股說明書(申
報稿)不具有據以發行股票的法律效力,僅供預先披露之用。投資者應當以正式公告的
招股說明書全文作為作出投資決定的依據。
發行股票類型: 人民幣普通股(A 股)
發行股數: 本次擬發行不超過120 億股A 股,占本次發
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超過40%
每股面值: 人民幣1.00 元
每股發行價格: 人民幣【●】元
預計發行日期: 【●】年【●】月【●】日
擬上市的證券交易所: 上海證券交易所
發行後總股本: 不超過300 億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