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資金增持的股票
『壹』 北上資金連續加倉股 20股連續八周獲加碼!這幾股機構說上漲空間超30%
南鋼股份、江蘇銀行、樂普醫療等連續八周獲北上資金加倉,且機構預測上漲空間超30%。
國慶節後首周,滬指連收四陽,累計上漲2.36%。與此同時,北上資金節後也迎來了凈買入,4個交易日合計凈買入33.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2.58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1.32億元。事實上,北上資金節後首周凈買入的概率也較大,達到80%。從歷史數據來看,自2015年至2019年,僅2018年受市場大環境影響,節後首周凈賣出超百億。
家用電器、建築材料行業連續七周獲增倉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本周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有13個。從凈流入行業來看,房地產、建築材料、醫葯生物3行業持股數量環比增加2%以上。其中,房地產行業獲加倉最為明顯,北上資金本周持有該行業股票33.43億股,環比增加4.07%。
相比之下,本周有15個行業遭北上資金減倉,輕工製造減倉最為顯著,北上資金持有該行業股票數量4.81億股,環比下降3.44%,電子行業環比減倉比例也超過3%。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增倉行業中,家用電器和建築材料行業連續七周獲增倉,其中 家用電器行業最新持股數量達到31.35億股,較七周前增加8.53%;建築材料行業持股數量較七周前增加21.93% 。與此同時,食品飲料行業卻連續五周遭減倉。
北上資金環比大幅增持5股
從活躍股來看,本周共有29隻個股上榜成交活躍榜榜單,電子股扎堆,共有8隻。成交金額最多的是貴州茅台, 本周累計成交66.97億元;其次是五糧液,累計成交金額38.69億元;成交金額較高的還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
從凈買賣金額統計,本周上榜的活躍股股中,共有16隻獲凈買入。 凈買入金額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本周凈買入金額為9.29億元 ,其次是美的集團、立訊精密,凈買入金額分別為8.09億元、7.27億元。凈賣出個股中, 凈賣出金額最多的是大華股份,本周凈賣出額為6.12億元 ,海康威視本周遭小幅凈賣出2.32億元。
整體來看,本周北上資金增倉股數量超600隻,共計611隻。其中增倉超0.5個百分點的個股有12隻,其中5隻增倉超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 香飄飄本周獲顯著加倉,最新持股比例6.04%,環比增加2.18個百分點 ;其次是 拉夏貝爾 ,持股比例環比增加1.49個百分點。持股比例環比增加居前的還有 韋爾股份、沃森生物、京新葯業 等。
從北上資金減持股來看, 傲農生物遭減倉最為顯著,持股比例下降1.6個百分點, 該股本周股價上漲7.06%,主要受益於養殖股走強。其次的 全志科技, 持股比例下降1.33個百分點。另外,大華股份、海越能源及芒果超媒持股比例下降幅度均超過0.85個百分點。
20股連續八周獲增倉
數據寶統計顯示,北上資金連續四周買入 114股。分行業來看,醫葯生物、房地產、電子股數量居多,均超過10隻。
將時間拉長,有20股連續8周獲北上資金增倉。從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祁連山、陽光照明、老闆電器位居增倉前三名,3股持股比例增加幅度均超過2.5個百分點。其中祁連山增倉最為顯著,持股比例增加5.88個百分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連續8周獲增倉的20的個股中, 東方日升 本周股價大幅上漲12.53%,福斯特本周股價下跌4.07%,大幅跑輸大盤。業績來看,已披露業績預告的4股前三季度凈利潤均有望增長,其中 東方日升凈利潤有望增超2倍,祁連山凈利潤有望增長87% 。
從機構預測一致預測上漲空間來看,9股上漲空間超20%。位居前兩位的 南鋼股份、天地科技 ,上漲空間均超過40%;銀行股江蘇銀行、醫葯股樂普醫療及電子股陽光照明上漲空間都超過30%。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數據寶)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貳』 40億!北上資金本月首現單周凈賣出 連續逆市加倉這只金融股
南溫北冷
統計顯示,12月17日至21日,通過滬、深股通北上資金合計成交937億元,成為12月份以來周成交金額首次回落至千億元以下, 期間北上資金凈賣出39億元 ,其中深股通通道成為資金出逃重災區,凈賣出約合25億元。
相比,南下資金通過港股通保持第二年度小幅凈買入,合計7.68億港元,出現「南溫北冷」局面。下周港股市場將進入聖誕假期。 整體來看,今年來互通市場呈現「南冷北熱」,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約2915億元,南下資金凈買入805億港元。
今年以來各月滬港通凈買入金額(億元,億港元)
今年以來各月深港通凈買入金額(億元,億港元)
與此同時,港股上市新經濟公司頻現破發。數據顯示,科技股上市熱潮推動香港新股交易價值達到357億美元,領先於紐約證交所。不過,融資額不低於1億美元的公司在上市第一個月中平均下跌6.2%,創2008年以來最差回報表現。根據追溯至1994年的數據,經過IPO規模加權之後,這一指標的平均跌幅達到創紀錄的6.9%。
對此,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發文指出,港股的新股發行發行價和交易價格是由買賣博弈產生的,破發與早期的私募投資者給出的估值較高以及早期市場上新經濟公司的新股供應較少等因素有關,加上新上市機制生效時間並不長,市場參與各方需要時間來適應合理定價,而成立不久的新經濟公司也需要一些時間來向市場證明其真實的內在價值。
另外,隨著互聯互通市場深化,內地資金將進一步深入參與新經濟體交易。港交所與內地滬、深交易所就同股不同權架構標的納入港股通交易范圍達成一致,預計相關規則在2019年中生效實施。
加倉金融股龍頭
從互通資金調倉情況來看,北上資金近期持續增持金融股龍頭,逆勢加倉中國平安和招商銀行,作為成交活躍股分別獲凈買入約10億元和5億元。
招商銀行上周罕見連續下跌,累計重挫約10%。 期間有香港市場傳言稱,招行內部定調2019年營收零增長,凈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招致12月20日該股A、H股同步下跌,領跌整個銀行板塊。事後公司方面予以否認,多家券商也發文力挺。 而北上資金在12月19日至21日連續逆勢加倉,連續凈買入,最新持股比例已經達到3.27%。
有市場人士認為,部分公募基金年底存在流動性需求,外加今年股票型基金普遍不理想,鑒於流動性需求和基金排名需求,銀行股作為公募基金的重倉股,且銀行股作為大市值股票,拋售回籠資金成為部分公募基金的首選。
不過,滬、深股通標的中,其餘銀行股被大幅凈賣出。比如,同期民生銀行被凈賣出近2億元,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建設銀行等,均遭超過1億元凈賣出。
另外,由於美聯儲加息和美國政府關門的威脅下,上周原油市場大幅下跌。在此背景下,北上資金減持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據e公司推算金額約在3億元和1億元;部分化工股獲增持,包括嘉化能源、康得新和桐昆股份。
【外資】 全年買入近3000億!外資最後一月這樣部署 這29股成2019當頭炮?
【 公募】 黎明前的黑暗?四大「價值投資神股」走下神壇 基金護盤也逃不脫補跌?
點擊查看>>>主力調倉路徑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40億!北上資金本月首現單周凈賣出,連續逆市加倉這只金融股,今年凈買入近3000億!)
『叄』 北向資金1月13日都投入那家公司
北向資金1月13日都投入那家公司
1月13日,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入4.05億元,其中滬股通累計凈流入2.06億元,深股通累計凈流入1.99億元。
截至1月13日北向資金詳情:滬深300漲跌幅為1.41%, 增持市值估計為133.4億元;持股市值為2.4萬億元。其中,增持市值占板塊市值最大的行業為有色金屬;市值增持最大股為寧德時代,增持市值占總市值最大的股為雲鋁股份。
滬股通活躍股為貴州茅台、中國平安、隆基綠能、恆瑞醫葯、中國中免、華友鈷業、璞泰來、山西汾酒。
深股通活躍股為寧德時代、匯川技術、五糧液、億緯鋰能、恩捷股份、比亞迪。
本文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用戶應基於自己的獨立判斷,並承擔相應風險。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肆』 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出37.58億!加倉這些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9月9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37.58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16.40億元,深股通凈流出21.18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1046.67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10.10%。
從個股來看,東方財富、復星醫葯、牧原股份、陽光城等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規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別達到2.25億元、2.18億元、2.17億元、1.78億元。貴州茅台、TCL 科技 、立訊精密、京東方A等獲北向資金減持規模居前,減持市值分別為5.23億元、4.18億元、3.33億元、3.24億元。另外,上海機場、包鋼股份、華能國際、中原高速等連續3天獲得北向資金增持。
據e公司測算,增減持變動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中,露笑 科技 、鴻達興業、飛利信、中航電測等獲北向資金大幅增持,分別為386.55%、231.64%、172.52%、99.38%。而合縱 科技 、超聲電子、首航高科、三角防務等減持幅度較大,分別減持66.83%、61.98%、53.97%、51.05%。
從行業來看,本期房地產(1.68億元)、商業貿易(0.22億元)、計算機(2.26億元)等行業板塊獲北上資金偏好,資金凈買入較為明顯。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
『伍』 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13.94億!加倉這些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8月9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13.9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0.47億元,深股通凈流入14.41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307.14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8.07%。
從個股來看,平安銀行、美的集團、五糧液、貴州茅台等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規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別達到5.09億元、2.93億元、2.47億元、1.69億元。中國平安、京東方A、生益 科技 、恆瑞醫葯等獲北向資金減持規模居前,減持市值分別為3.25億元、1.76億元、1.36億元、1.24億元。另外,中國醫葯、華潤雙鶴、宇通客車、東方航空等連續3天獲得北向資金增持。
據e公司測算,增減持變動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中,大亞聖象、寒銳鈷業、美尚生態、美錦能源等獲北向資金大幅增持,分別為38790.37%、109.00%、91.22%、88.40%。而庄園牧場、春興精工、瑞康醫葯、華勝天成等減持幅度較大,分別減持92.95%、53.34%、39.03%、32.25%。
從行業來看,本期銀行(5.11億元)、房地產(1.98億元)、公用事業(0.05億元)等行業板塊獲北上資金偏好,資金凈買入較為明顯。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
『陸』 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出85.89億!加倉這些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3月8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85.8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46.95億元,深股通凈流出38.94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1271.19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12.98%。
從個股來看,東方雨虹、通威股份、中國平安、京東方A等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規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別達到4.56億元、3.19億元、2.80億元、2.74億元。華夏銀行、貴州茅台、牧原股份、美的集團等獲北向資金減持規模居前,減持市值分別為15.52億元、10.92億元、5.94億元、4.90億元。另外,睿創微納、杭可 科技 、中微公司、西部超導等連續3天獲得北向資金增持。
據e公司測算,增減持變動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中,東富龍、鴻達興業、金安國紀、東方電氣等獲北向資金大幅增持,分別為39.35%、35.99%、32.47%、31.30%。而華夏銀行、英唐智控、ST惠程、昌紅 科技 等減持幅度較大,分別減持93.70%、51.44%、47.80%、46.77%。
從行業來看,本期建築材料(6.81億元)、鋼鐵(1.61億元)、休閑服務(1.49億元)等行業板塊獲北上資金偏好,資金凈買入較為明顯。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
『柒』 北向資金早盤已凈流入超70億元 「聰明資金」為何大舉掃貨
三大股指早盤持續上漲,截至發稿,滬指漲1.7%,創業板指漲1.9%,北向資金凈流入超70億元。
北向資金連續5日大掃貨
山西證券認為,中長期來看,權益市場經歷了較長時間較大幅度的調整,內外部風險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釋放,情緒面的沖擊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消化和緩解主要指數的市場估值有所回落,安全邊際有所提升。因此投資者可考慮適度提升對A股資產的關注,但仍需持續關注經濟、政策、外圍的動態變化對A股市場的潛在影響。
自8月27日MSCI二次擴容開始,A股近期迎來納入國際指數及擴容密集期。從8月27日至昨日的7個交易日中,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279億元,和國內機構資金較為志同道合的是,這些外資也熱衷於「喝酒吃葯」。
昨日,北上資金凈買入49.74億元,連續5日凈流入。事實上,自8月27日MSCI第二次擴容生效以來,北上資金呈現持續凈流入態勢。統計顯示,7個交易日中僅8月28日小幅凈流出,其餘6個交易日均為凈買入,合計金額278.98億元。僅進入9月份以來的3個交易日,北上資金的凈買入額已經超過100億元。
從北上資金交易活躍度來看,在MSCI第二次擴容後,滬股通資金錶現得更為積極,合計金額為196.19億元,深股通則只有82.79億元。
進一步統計顯示,近6個交易日(8月27日至9月3日),北上資金增持的個股在1000萬股之上的股票有65隻,銀行是其買入的主要標的,買入股份前五位的均為銀行,其中農業銀行凈買入高達1.01億股,民生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分別凈買入6081萬股、5743萬股、4976萬股和4168萬股;此外,光大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上海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的凈買入量均在百萬股之上。
而從北上資金增持股份占股票流通股比例來看,顧家家居的持股從8月26日的166.77萬股猛增到9月3日的214.78萬股,增持股份佔比高達3.66%;祁連山、海興電力、三六零、吉比特、王府井、老闆電器、恆立液壓、宏圖高科、陽光照明和中鋁國際等10家公司的增持比例在1%至2%之間。
值得注意的是,北上資金的此輪增持中,醫葯生物行業受到追捧,眾生葯業、國葯股份、昆葯集團、葯明康德、瑞康醫葯、亞太葯業、昭衍新葯、康緣葯業等都是被其重點買入的股票。絕味食品、酒鬼酒、洽洽食品等食品飲料個股也受到追捧。
從整個8月北上資金調倉動向來看,醫葯生物、家用電器和食品飲料加倉比例較大,分別加倉0.52%、0.29%和0.28%。其他加倉比例較高的包括計算機、房地產和輕工製造等。
9月份,股市迎來了國際指數對A股密集擴容的窗口期,A股的國際化程度進一步加深,北上資金有望保持凈流入趨勢。A股富時羅素指數擴容並納入標普道瓊斯指數,並於9月23日開盤前生效,招商證券預測,兩者將分別帶來被動增量資金約40億美元和11億美元,按照匯率7計算,合計約人民幣350億元。(大眾證券報)
(雲水長和)
『捌』 大滿貫!北上資金一周每天都加倉,搶籌白酒龍頭,抄底「猴痘概念」
本周(5月30日-6月2日),因MSCI指數調整,北上資金出現了近期少見的大滿貫,全周每個交易日都在加倉A股,其中周三一度凈買入139億元,創年內次高;全周合計凈買入逾253億元,亦為年內次高。另外,本周也是5月的最後交易周,5月北上資金累計凈買入169億元,連續第3個月凈買入。
(本周北上資金凈買入超億元個股)
增持「茅族」股
食品飲料行業本周獲得北上資金近59億元的凈買入,位居行業凈買入榜首;化工行業獲得逾44億元的凈買入,電氣設備行業獲得逾30億元凈買入,計算機獲得逾20億元凈買入,非銀金融、 汽車 等6行業則獲得超10億元的凈買入。
房地產行業本周被逆勢凈賣出4.59億元,為本周北上資金減持最多的行業,而與房地產緊密相關的建築裝飾、建築材料2行業也被凈賣出4.56億元、3.94億元,緊隨其後。
本周,北上資金大舉增持「茅族」股,五糧液、貴州茅台包攬凈買入前兩位,分別為14.35億元、13.18億元;招商銀行、東方財富也獲得超10億元的凈買入,中國中免、瀘州老窖、寧德時代、鹽湖股份等逾百股則獲得北上資金超億元的加倉。
科達製造原本從屬傳統的建築陶瓷技術裝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但近年來頻頻跨界新能源產業。本周再傳科達製造聯合珠海橫琴叄貳壹投資共同成立科達新能源公司,主營新能源原動設備等。
另外,此前科達製造公告,中國證監會對公司提交的擬發行存托憑證並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申請材料進行了審查,認為所有材料齊全,決定對該行政許可申請予以受理。
本周,北上資金斥資3.48億元,增持科達製造2288萬股,增持股份佔到流通股本的1.45%,為本周增持股份占流通股比例最高的個股。持倉由上周末的2746萬股猛增至5034萬股,增持幅度高達83%,也位居前列。持個股總數和持倉市值雙雙創 歷史 新高。
北上資金本周還買入了廣聯達、東方生物、天華超凈、廣匯能源超1%的流通股。海螺水泥、比亞迪、格力電器等則被凈賣出超億元。
抄底醫葯生物股
從月度角度看,化工依舊是北上資金重點加倉行業,5月合計凈買入86億元,位居榜首;銀行業凈買入逾68億元,採掘、公用事業、交通運輸3行業獲得超30億元的凈買入,電氣設備、食品飲料、機械設備等6行業則獲得超10億元的凈買入。
房地產仍是5月北上資金減持重點,全月凈賣出逾29億元,位居凈賣出榜首;有色金屬被凈賣出逾27億元,機械設備、鋼鐵2行業凈買入超10億元,醫葯生物、傳媒、農林牧漁、國防軍工等行業則被凈賣出超億元。
隨著新冠疫情的好轉,市場對新冠檢測等概念股未來業績存疑,相關個股也是持續低迷。不過,近期世界各地爆發的猴痘病毒及不明原因的兒童急性肝炎,再度引燃了市場對相關公司的追逐熱情。
東方生物是提供新冠測試劑的主要上市公司,4月以來連續大跌,並且在大盤反彈過程中還連創新低。不過日前東方生物公告,公司猴痘病毒核酸、抗原等檢測試劑已取得歐盟CE認證。並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正在研發推進中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的快速篩查和檢測方案。
5月,北上資金斥資4.94億元,抄底東方生物,合計增持276萬股,佔到流動股的4.47%,為5月增持股數占流通股總數比例最高的個股。持倉連創 歷史 新高,持股市值也首次突破10億元。海爾生物、君實生物等5月也獲得北上資金的大幅增持。
另外,北上資金5月還增持了海油發展流通股本3.45%的股份,中礦資源、愷英網路、雙環傳動則被增持超流通股本2%的股份,時代電氣、利爾化學、愛瑪 科技 等逾30股則被增持超流通股本1%的股份。
『玖』 連續兩日凈買入60億元!北向資金大幅加持銀行券商(附股)
11月3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均漲超1%。
據21投資通智能監測,11月3日,北向資金凈買入31.22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31.03億元,深股通凈買入0.19億元。
增持銀行,減持 汽車 行業
從凈買入金額來看,北向資金增持了35個行業,其中銀行居首,凈買入金額達10.94億元其次是券商信託行業,凈買入10.85億元。
北向資金減持了26個行業,其中 汽車 行業最多,凈賣出金額達7.08億元,其次是家電行業行業,凈賣出5.05億元。
凈買入招商銀行5.80億元,凈賣出寧德時代4.17億元
個股方面,北向資金凈買入招商銀行(600036.SH)、中國中免(601888.SH)、伊利股份(600887.SH)、匯川技術(300124.SZ)、貴州茅台(600519.SH)居前,其中,招商銀行被凈買入5.80億元,中國中免被凈買入3.13億元,伊利股份被凈買入2.79億元,匯川技術被凈買入2.74億元,貴州茅台被凈買入2.29億元。
北向資金凈賣出寧德時代(300750.SZ)、美的集團(000333.SZ)、洋河股份(002304.SZ)、海螺水泥(600585.SH)、華蘭生物(002007.SZ)居前,其中,寧德時代被凈賣出4.17億元,美的集團被凈賣出3.90億元,洋河股份被凈賣出3.87億元,海螺水泥被凈賣出3.59億元,華蘭生物被凈賣出3.50億元。
看準風向,選對股票
【風向研報】重磅上線
專業、機會、效率,為你甄選優質標的
首月5折,僅需225元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