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十年期國債和股票關系
❶ 十年國債收益率和債基的關系
十年期國債利率上漲,意味著市面上已經流通的債券相對收益降低,債券基金會跌,國債利率下降,意味著市面上已經流通的債券相對收益降低,債券基金會漲。
【拓展資料】
債券基金,又稱為債券型基金,是指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它通過集中眾多投資者的資金,對債券進行組合投資,尋求較為穩定的收益。
債券是政府、金融機構、工商企業等機構直接向社會借債籌措資金時,向投資者發行,並且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並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根據中國證監會對基金類別的分類標准,基金資產80%以上投資於債券的為債券基金。債券基金也可以有一小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市場,另外,投資於可轉債和打新股也是債券基金獲得收益的重要渠道。
在國內,債券基金的投資對象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通常,債券為投資人提供固定的回報和到期還本,風險低於股票,所以相比較股票基金,債券基金具有收益穩定、風險較低的特點。
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的區別主要在於投資對象不同。
貨幣型基金是一種開放式基金,投向貨幣市場,以投資於債券、央行票據、回購等安全性極高的短期金融品種為主;而債券基金是專門投資於債券的基金,主要是國債、金融債和企業債。
貨幣基金的收益僅高於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但沒有利息稅,隨時可以贖回,一般可在申請贖回的第二天資金到賬。所以貨幣基金非常適合追求低風險、高流動性、穩定收益的單位和個人。兩款產品各有千秋。
作為現金管理之王,貨幣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動性、穩定收益性,類似「准儲蓄」,總在不顯山不露水間綻放其投資魅力。據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7月29日,49隻A級貨幣基金2014年來平均收益為1.8354%。
7月份以來,部分銀行設立時約定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被銀行單方面提前解除,加上理財產品在認購和到期環節時間通常較長,降低了投資者的實際收益水平,而監管機構對融資類信託產品進行了限制,也將減少原來短期理財產品的投資范圍進而降低其收益水平。
由於貨幣基金配置的資產平均到期期限較短,基金資產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滾動到期。而到期兌付的資金又很快投資到加息後收益更高的短債、央票、協議存款等品種中,便能迅速提高貨幣基金的收益。因此,對投資者來說,貨幣基金是適合於階段性配置、風險比較低、收益較好的投資品種。
❷ 股市和債市的關系
一般來說,股市和債市成負相關關系。
如果股票市場景氣,行情大好,那麼投資者就會追求更高的收益,因此債券市場的資金就會流向股票市場,資金推動,所以股票市場會上漲。
反之股市行情不好的情況,因股市下跌帶來的損失,投資者就會把資金撤離股市,轉向投資風險較低的債券市場,在資金的推動下,債券市場會上漲。
當然,一些特殊的債券其走勢與股票成正相關,比如,上市公司發行的可轉債,其走勢與其正股成正相關,即正股價上漲,會刺激可轉債上漲,正股價下跌,會導致可轉債下跌。
比較常見的就是,在正股價漲停的情況下,投資者沒有買進正股,會選擇購買與正股對應的可轉債,從而推動可轉債上漲。
【拓展資料】
股市:
中國股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
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債市:
債券市場是發行和買賣債券的場所,是(金融市場)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債券市場是一國金融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個統一、成熟的債券市場可以為全社會的投資者和籌資者提供低風險的投融資工具;債券的收益率曲線是社會經濟中一切金融商品收益水平的基準,因此債券市場也是傳導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統一、成熟的債券市場構成了一個國家金融市場的基礎。
2018年12月,《關於進一步加強債券市場執法工作有關問題的意見》發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2.4萬億元,債券市場託管余額為88萬億元。
❸ 十年國債和房價指數的關系
2021年12月08日盈利0.49%,十年國債價格指數與大盤的關系分析1
小高上海
今天無操作,賬戶盈利0.49%,跑輸大盤。今天大盤大漲,股市上漲3239支,下跌1123支。而且北向資金流入量很大。盤面在變好,沒有發生昨天的藍籌股虹吸掉其它所有板塊資金的現象。
今天討論一個問題,十年國債價格指數與大盤的關系。即債市與股市的關系。想從理論聯繫到實際,所以今天只能簡單寫一部分。
債券是避險資產,股票是風險資產。機構投資組合(portfolio)都會把兩者做合理的配比。一般來說,股票市場風險上升時(即下跌,或者大跌時),資金會被更多的配置到債券上,導致債券價格上升,債券收益率下降。反之,股票市場紅火時,(大額)資金會從債券轉入股票,從而導致債券價格下降,債券收益率上升。即大盤與債券價格存在負相關關系。可以通過下面的周圖對比看出。
接下來是一個更加關鍵的問題,分析十年國債價格指數本身的周期,來倒推股市的周期。通過我的分析,我認為十年國債價格指數已經處於局部高點,即將下降。那麼代表資金即將從債市撤退,流向股市。
注意,債市的周期非常長,把周期具體弄清楚也是非常重要的。為了把裡面的關鍵問題做扎實,後面會繼續試著討論。
❹ 國債和股票有什麼關系,怎樣計算收益的
首先,國債價格與國債收益率是負相關,價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反之,價格越低收益率越高;例如1張國債面值是100元,到期贖回也是100元,還有2元的利息,即2就%是他的收益率(2/100*100%=2%);如果買的人多了,價格上升變成102元,但到期贖回卻只能有100元,以及利息2元,那麼你以102元買入的成本減去利息收入就為零,收益率就為零了;到期本金贖回100元+2元利息-102元成本=0。
通常銀行利率上調,高於國債平均收益率的話,投資者傾向拋棄國債轉存銀行存款,拋售國債越多,國債價格就會下跌,從而推升其國債收益率。反之,銀行降息,投資者會湧入高收益率的債市,從而推高國債價格,降低其收益率。
但以上,並不是絕對,因為市場受多種因數影響。而利率有很多種,基準利率、同業拆借利率、零售利率等。
❺ 國債指數,十年期國債走勢一樣嗎
從中國10年期國債的三張圖讓我們更好的來看債市牛市的可能終結。 圖一,1年期走勢;圖二,5年期,圖三,最大。 在今年10月下旬,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635%左右,是僅次於08年次貸危機啊、16年國慶、20年4月之後的新低。 說是歷史大底不為過。 這裡面,有部分原因是美元指數強勢,人民幣匯率貶值導致,進而傳導到信心崩塌等因素。 但是,國債市場跟股票市場不一樣,歷史大底的收益率是兩個不可持續,一個是繼續新低的概率降低,一個是持續時間可能不會太長。 隨著Zero-Covid邊際放鬆,對未來經濟走勢走向樂觀,市場開始對這個收益率有疑問了,踐踏開始了。
❻ 10年期國債收益率與股市關系
本質上說,所有金融工具的估值都可以用現金流折現法,也就是未來收到的現金流用合適的折現率折現到現在。
折現率的確定是以無風險收益率為基礎,疊加各種不同的風險溢價產生的。而無風險收益率的確定就由18年國債收益率來決定。
所以大家預期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意味著分母的上升,導致價格的下降。
❼ 十年期國債下跌意味著什麼
國債的價格和收益率是反向關系,而國債期貨的價格和國債現券的價格是正相關的。因此,國債期貨下跌可以理解為對應著國債收益率的上升。而中國的國債期貨對應標的是5年和10年期的國債,其下跌意味著長期(5年期和10年期)利率的上升。
其次,國債作為國家發行的債券,被認為是無風險的,國債利率也就對應著無風險利率,是整個利率體系的定價基準,國債收益率的上升對應著利率整體的上升。那麼,對經濟而言,就意味著融資成本的整體抬升。
一般而言,長期利率由經濟基本面(或者說投資回報率)決定。通常國債收益率的攀升對應著經濟基本面的好轉。2017年以來,經濟數據向好是個事實,這是國債收益率上升背後的動力。
當然,國債期貨同時還是金融衍生品,其價格除了基本面因素,還要受到資金供求,市場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具體到近期的下跌,由於基本面預期已經基本被消化,主要受到對後期監管政策的不確定,海外貨幣政策可能進一步收緊並導致國內跟隨,以及市場情緒脆弱等因素的影響。
拓展資料:
1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值的基本影響是社會融資利率會上升,反之亦然。東西賣不出去的時候,需要降價促銷。同樣,當購買債券的人少了,發行人只能折價出售債券。比如100元面值現在賣98元,相當於收益率,增加2%也就是收益率債券的增加在中,各類債券中,美國10年期國債信用評級最高,被認為是無風險利率(政府有權力通過增稅印錢來還債)。
在收益率,當有人可以購買國債之前需要提高國債時,其他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必須提高利率才能出售。這樣一來,社會上所有的借貸利率都會隨之上升(貸方的心理活動:借錢給你只付3%的利息,所以我還不如買3.7%的國債)。因此,收益率10年期國債是社會融資利率的基準。收益率10年期國債的上漲意味著資金收緊銀根,而下跌意味著當國債的收益率升值時,資金國債投資者就更少了。
短期內有兩種情況:
1。其他資產市場狀況良好,資金被拿走(如股市暴漲);
2.流通中的貨幣總量減少了,無論哪個市場都沒有貨幣。但不管怎樣,市場上流通的貨幣總量最終可能會變小。因為美國國債的主要投資者是商業銀行。銀行的國債越多,它就能從央行獲得越多的貸款。當國債的收益率上升時,商業銀行獲得資金的成本上升,貸款的資金更少,這將導致一系列的資金短缺現象。隨著抵押貸款利率、企業貸款利率的提高和資金配置的減少,居民和企業都不願意投資更多的債務,最終導致任何市場上的資金都減少
❽ 十年期國債收益率上升買股票好還是下降買股票好
當然是降了買好,十年國債鎖定十年,如果利率太低了,付出這么大的時間成本,這個時候當然買股票好。而十年國債升的時候,可以保持十年高利率的無風險債券,對大資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而這時候大資金往往是股市的抽水機,這個時候就賣股票了,當然買不買國債得看情況。
❾ 中國國債期貨和股票指數有什麼關系,中國國債和人民幣匯率有關系嗎
國債期貨與股市的關系:理論分析與國際經驗均表明,上市國債期貨不會改變股市與債市的清晰界限,不會引起股市資金向債券市場的嚴重分流,不會對股市走勢和波動情況產生明顯影響,不會影響到股市的正常運行。
從長期來看,國債期貨上市是金融市場整體機制完善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對股市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不會改變兩個市場的內在差別國債和股票是金融市場兩大基礎品種,這兩個市場有關聯但相對獨立,在風險屬性、運行方式和投資者群體等方面存在固有差異。
第一,國債市場波動性較小,風險較低,而股票市場波動性較大,風險較高。比較上證指數與銀行間債券市場5年期國債在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數據,可以發現,上證指數日均波動率為1.35,5年期國債日均波動率為0.11,股票市場日均波動為國債的12.3倍。可見,股票市場日波動率遠超債券市場日波動率,風險較高。
第二,國債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股票市場散戶比例相對較高。價格波動較小的國債市場,主要吸引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參與主體為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以進行資產配置為主要目的。以交易所債券市場為例,個人投資者持債市值佔比為3%,機構投資者持債佔比為97%;個人投資者現券交易佔比為11%,機構投資者現券交易佔比為89%。價格波動較大的股票市場,主要吸引高風險偏好投資者,投資者類型更多樣,散戶比例較高。以滬市為例,個人投資者持股市值佔比23%,機構投資者持股佔比為77%;個人投資者股票交易佔比85%,機構投資者股票交易佔比為15%。
第三,國債市場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直接反映對利率走勢的預期,而股票市場除了受觀因素影響外,也受到個股因素的顯著影響。兩個市場的價格決定基礎、走勢趨動因素、運行規律乃至操作技巧都有著明顯差異,有各自不同的圈子和特色。
國債期貨直接服務於國債現貨市場。國債期貨的上市,屬於債券市場體系完善的重要內容,不會改變債市與股市之間內在的顯著差別,國債期貨與股市的關系不會對股市產生直接沖擊。
中國國債和人民幣匯率的 關系。
在人民幣重新估值後,中國人民銀行就會要面對不同的美元需求。這可以通過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來達到。而這些人民幣則可以用來購買那些被交易員們拋售的國債。
如此,如果在人民幣重新估值後,央行可以准確地滿足美元需求,那麼人民幣國債被大量拋售這一現象也不會持久。那些售出的債券很快又會被央行給買回了。如此一來,利率在有了一個飛躍之後就又會跌落至原來的水平。結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在人民幣升值後,中國人民銀行僅僅是滿足一部分的美元需求,那麼就會產生一個對美元的凈需求,隨之也就會有個債券的凈賣(netsale)現象相應產生。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人民幣被重新估值後,利率可能會稍有上漲,而同時,人民幣可能也會放棄一些利潤。
❿ 國債期貨與股市有什麼關系
很多在進行期貨交易的股民並不是很能夠能理解國債期貨於股市的關系。往往覺得期貨市場中的產品對於股市來說應該是兩個不同的世界,然而事實是它們都是在互相影響著的。往往股民都會忽略掉這一層的關系,從而使得自己沒有辦法完成自己的收益。
一、國債期貨商場和股票商場在根底參加者、運轉方法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國債期貨商場參加主體與現貨商場的參加主體密切相關,主要是商業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組織以及其他專業組織投資者、法人投資者等類型投資者,與股票商場的參加主體有較大差異。別的,國債期貨專業性強、技能門檻較高,我國施行嚴厲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中小散戶參加有限。
二、國債期貨更適合組織投資者參加
從國債期貨的價格變化特色和產品風險特點看,國債期貨價格動搖率小,例如,近期商場5年期國債和10年期國債價格最大日動搖起伏均遠低於2%。因而,更適合組織投資者參加。
三、國債期貨以國債現貨為根底,其價格終究由現貨商場決議影響股市要素較為復雜,既是經濟運轉狀況的反映,一起也遭到資金供求、投資者心思預期等多重要素的歸納影響。國債期貨上市不會改動這些要素,因而也不會影響股市的方針預期和根本走勢。國際商場實證也標明,上市國債期貨對股市的正常運轉和走勢影響不大。
四、國債期貨專業性強,動搖小,上市初期參加者規劃有限從滬深300股指期貨商場實踐看,商場運轉3年多時刻,成交較為活躍,但商場存量保證金規劃僅200億元左右;與股指期貨比較,國債期貨專業性強,動搖小,上市初期參加者規劃有限,組織投資者參加需求一個進程,保證金規劃可能比股指期貨更低,不會顯著分流股市資金,更不會加重貨幣商場資金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