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資金周轉困難的股票
㈠ 華誼兄弟忽然質押幾乎全部股權想幹嘛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大家應該都有聽到過一些因為急需要資金應急而做過汽車或者房屋昂質押等手續。股市事實上也存在「質押」這個東西,那麼關於「股權質押」的相關內容有哪些?咱們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吧。將知識面拓寬一下!
還沒開始時,知道很多投資者希望買到牛股,那麼小夥伴們不妨將這波福利領走--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千萬要抓住機會,別錯過了:【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什麼是「股權質押」?
1.股權質押的意思
股權質押乃是種擔保方式,即給債務的履行做擔保,債務人(公司)或者第三人依法將其股權出質給債權人(銀行等),假如出現債務人不履行債務或者發生了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這樣的情形時,債權人是可以享受該股權的優先受償權的。在這里所表示的「股權」不僅包括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出資,也包括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或非上市股票。
2.公司進行股權質押的原因
如果一個公司決定要做股權質押,一般說明了這個公司的資金周轉困難,正常的經營生活,財務狀況無法維系了,急切需要資金來補充現金流。
一般這種情況需要進行股權質押:
假如企業近期需要資金2000萬,拿股票質押來進行融資,倘若銀行把錢出借給他了,如果採用五折的折扣率,那麼實際拿到手的資金只有1000萬。防止他無法償還銀行本金,因此,銀行設置了預警線和平倉線,保證不會損失自己的利益,一般兩者多為140-160%或130-150%。
此外,公司進行股權質押是有上限的,通常情況下為股票質押的質押率的5成到6成,通常5折,期限通常為半年至2年,這最後的質押率水平,我們要憑據公司資質來確定才行。要特別注意,要是股權被凍結了是不能進行質押的。
3.哪裡可以查看股權質押的相關內容?
查詢地方可以是:上市公司的官網或者某些金融終端等查詢。在股市裡最要注意的就是公司股權質押信息,另外其他一些重要的信息也要多注意。下面有分投資日歷朋友們可以收藏起來 ,里邊涵蓋公司除權除息、新股申購和停牌復牌等具體信息:專屬滬深兩市的投資日歷,掌握最新一手資訊
二、股權質押是好事還是壞事?對股票有影響嗎?
股權質押屬於融資工具,不僅能夠用力彌補現金流,還能夠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態。
但是,它會有平倉或爆倉以及為保持股權而喪失控制權這樣的風險。
對股票的影響是好是壞的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1、利好股票的情況
若是說公司進行股權質押來獲得流動資金,以此為目的希望經營主業或開展新項目的話,那就可以視為利好,畢竟可以開疆擴土。另外,你所質押的股票是流通的股票的話,這意思也就是市面上該股的股票數量變少了,需求量沒有很大的變化,拉升該股需要的資金量變少,處於市場風口的情況下,還是能容易開啟行情的。
2、利空股票的情況
如果上市公司僅為了償還短期債務以及無關公司發展大計的支出,公司財務的窘況就反而被體現出來了,投資者會減少對該公司的預期和好感度。另有,假設股權進行高質押,這要是真的導致股票下跌,甚至跌破預警線,若是證券公司出售質押股票,容易形成負反饋,市場對該股的做多情緒是由於證券公司出售質押,最終可能會致使股價的下降。
不懂得手裡的股票是否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查一查,分分鍾就可以看到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到底好不好?
應答時間:2021-09-24,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㈡ 股權質押的質押率是什麼意思
質押率是指貸款本金與標准倉單市值的比率,一般根據期貨和現貨的價差及價格波動幅度、趨勢等因素合理確定。價差大、價格波動幅度比較大、價格趨跌時,質押率相對應低一些,反之,則質押率可以高一些。
授信機構(銀行、典當)設定質押率一方面是為了防範違約風險,另一方面是為了彌補他們在借款人違約後彌補損失和處理質押品過程發生的成本。
(2)2018年資金周轉困難的股票擴展閱讀
質押率相關規定:經中國證監會批准,滬深交易所與中國結算對《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試行)》進行了修訂,於2018年1月12日發布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及登記結算業務辦法(2018年修訂)》,並自2018年3月12日起正式實施。
與《業務辦法(試行)》相比,《業務辦法》修訂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進一步聚焦服務實體經濟定位。明確融入方不得為金融機構或其發行的產品,融入資金應當用於實體經濟生產經營並專戶管理,融入方首筆初始交易金額不得低於500萬元(深交所的規定是融入方首筆最低交易金額不得低於500萬元),後續每筆不得低於50萬元,不再認可基金、債券作為初始質押標的。
2、進一步強化風險管理。明確股票質押率上限不得超過60%,單一證券公司、單一資管產品作為融出方接受單只A股股票質押比例分別不得超過30%、15%,單只A股股票市場整體質押比例不超過50%。
3、進一步規范業務運作。明確證券公司開展業務的資質條件,要求證券公司建立融入方信用風險持續管理及資金用途跟蹤管理機制。
㈢ 中國寶安股權質押是利好還是利空
股權質押,說明股東較好的進行了資產的管理和資金的流轉,對二級市場沒什麼影響。
至於是利好還是利空,要看其具體的資金投向,若用於企業的擴大經營、並購重組等,是利好。
㈣ 超10億股權質押出事 天風證券踩雷多年凈利可能泡湯
2月20日晚間,天風證券發了一份公告,暴跌了3顆質押地雷,告訴大家自己的「悲催」。
天風證券披露了對公司及子公司近12個月內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進行了統計,訴訟(仲裁)金額合計約11.76億元(未考慮延遲支付的利息及違約金)。
其中天風證券踩雷股權質押有4起,涉及金額約11.7億元。
天風證券稱,因部分訴訟案件尚未開庭審理或尚未執行完畢,目前無法判斷對公司本期利潤或期後利潤的影響。
據2018年三季報+10~12月經營月報數據大致統計顯示,2018年天風證券營業收入26.76億元,凈利潤2.68億元。
天風證券踩雷三隻股票
2018年以來,市場波動加劇,股票質押頻頻暴雷,尤其進入下半年,發生頻次更高,越來越多的券商被捲入其中。
具體來看,此次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糾紛,涉及的公司有北訊集團、方盛制葯和銀億股份三家,分別涉及金額為3.97億元、2.77億元和4.97億元。其中,銀億股份涉及糾紛有兩起,也是這些糾紛中金額最高的。
1、北訊集團
2017年9月20日,天風證券與龍躍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躍實業」)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並展開為期一年的業務。
龍躍實業以其持有的4445.43萬股北訊集團無限售流通股票向天風證券提供場內質押擔保,並於2017年9月21日、2017年9月22日分兩筆交易獲得4億元融資款。2017年12月29日,龍躍實業提前償還部分本金1000萬元。
該業務履行期間,因北訊集團股價下跌,一筆交易於2018年9月7日跌破追保線、2018年9月10日跌破平倉線;另一筆交易於2018年9月6日跌破追保線、2018 年9月10日跌破平倉線。截至2018年9月11日,融資人仍未履行補充擔保的義務,已構成違約。
2、方盛制葯
2017年2月24日,天風證券與方錦程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並展開為期一年的業務,方錦程質押其持有的3024.15萬股方盛制葯無限售流通股,向天風證券融資2.88億元。
合約履行期間,方錦程分別向天風償還本金3500、500、600萬元(合計4600萬元),並分別補充質押共計103.19萬股。
2018年9月14日,雙方簽訂協議確認剩餘融資本金為2.42億元,剩餘質押股數3127.34萬股。同日劉可武簽署合同承諾承擔連帶責任。合約履行期間,股票持續下跌,方錦程未按約定採取相應履約措施,劉可武未按約定辦理股權質押登記,上述事實已形成違約。
3、銀億股份
在天風證券提及的訴訟中,銀億股份因金額最大和頻次最高引人關注。基金君發現,天風證券最近一次對銀億股份的訴訟為2019年2月19日,但是,值得玩味的是,就在訴訟的前一天,銀億股份公告宣布籌備了近半年的重組,最終以失敗告終。同時,大股東寧波銀億控股有限公司近9成持股遭司法凍結。
2018年8月21日,銀億股份的股價閃崩;8月22日,公司股價繼續一字跌停。連續兩天的跌停,銀億股份的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的部分質押股票出現平倉風險。銀億股份隨即於2018年8月23日申請停牌,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事項。
2月18日晚間,銀億股份的一紙公告宣告重組失敗。從公告來看,重組失敗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大股東銀億控股及實際控制人一直在積極尋找投資方,但截止本公告日,「招商銀行-天山基金-安境1號私募基金」持有的寧波五洲億泰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出資份額的擬受讓方尚未確定。另一方面,公司因短期內資金周轉困難,致使發行的「銀億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面向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第一期)」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
再來看看天風證券和銀億股份的糾紛。2017年5月9日,天風證券與寧波銀億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自有資金)》並展開為期一年的業務,以銀億股份5000萬股股票為標的,初始交易金額為人民幣2.91億元,購回價格(年利率)為6.05%。2018年5月8日,雙方簽訂《天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存量項目展期版補充協議》,確定剩餘委託金額為1.31億元,剩餘股票質押股量2500萬股,將於2018年5月8日將利率調整為年化8.7%,並將該筆合約的購回日期延期至2019年5月8日,將違約金比率上調為日千分之一。
由於質押的股票下跌,根據協議約定,雙方分別於2018年6月27日和2018年8 月7日再次簽署《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委託書》,補充質押股票。至此,寧波銀億向天風證券提供質押的銀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共計2845 萬股。不過,寧波銀億質押的股票繼續下跌,並於2018年8月21日跌破最低履約保障線。截至目前,寧波銀億仍未履行補充擔保的義務,已構成違約。
天風證券踩雷銀億股份造成的損失還不止如此。2019年1月3日,天風證券將孔永林告上法庭,涉及訴訟金額達3.46億元。
據了解,孔永林與天風證券分別於2017年3月15日、2017年8月28日、2017年9月15日,簽訂《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孔永林以其持有的7255.76萬股銀億股份無限售流通股票向天風證券提供場內質押擔保,天風證券按業務協議約定分3筆交易合約向其提供4億元融資款。合約存續期間,孔永林共償還本金人民幣6015萬元。截至2018年8月23日,融資人尚余本金人民幣3.4億元及相應利息待償還,質押股票數量合計7178.86萬股。
銀億集團的股價從2018年5月的階段高點到現在暴跌了近70%,若是按照前段時間的最低點算,跌幅達到了75%左右。
中投向侯建芳索賠5.48億
日前,中投證券在上交所發布公告披露,「中投證券融通資本股票質押4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根據委託人指令,於2017年6月與融資人侯建芳開展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但後期融資人出現違約,未按規定贖回或提供補充質押。
侯建芳,是雛鷹農牧的第一大股東、董事長,共持有雛鷹農牧40.2%的股權,但股權已全部為凍結,累計12.6億股。
此前,雛鷹農牧還公告其他質押情況,董事、總裁李花質押給國都證券的股份也觸及了平倉線,可能存在平倉風險導致被動減持。截至2月2日,李花持有股份294.53萬股,占總股本的0.09%,已全部質押。
這次,中投證券起訴的是侯建芳及其配偶,代表定向資管計劃委託人,向其追股票質押式回購資金。目前,訴訟已由廣東省高院受理,涉案訴訟標的金額高達5.78億元。
還有這些券商因質押很受傷!
2018年,由於市場震盪,股票質押頻頻暴雷,尤其進入下半年,發生頻次更高,「坑」更大。
2月份,華融證券披露公司涉及多起股票質押合同糾紛案等。
其中涉及華融證券這幾年來在股票質押項目上踩雷神霧環保、*ST天馬(維權))、*ST保千(維權)、天潤數娛等上市公司,還有與大唐能源化工的幾只定向資管計劃發放委貸、與致富皮業的債券也出現了違約問題。
基金君算了一下,其總共金額超過了30億元,還有利息、違約金等。這幾年來,華融證券也是苦苦申訴、申請仲裁,希望能拿回資金。
另外,太平洋證券被9隻股票坑慘,計提資產減值金額為9.7億元。
把太平洋證券坑慘的9隻股票分別為商贏環球、勝利精密、當代東方、盛運環保、眾應互聯、天神 娛樂 、美都能源、美麗生態(維權)、*ST廈華。這9隻股票中,計提資產減值准備最高的是商贏環球,計提資產減值准備為3.37億元。
興業證券因同時踩中長生生物、中弘股份這兩大巨雷,其在公告里表示,此次計提將減少公司2018年當年利潤總額6.51億元,減少凈利潤4.88億元。要知道,興業證券2018年上半年凈利潤也僅為6.87億元,這樣一來,相當於上半年凈利潤的71%就沒了。
本文源自中國基金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㈤ 股票600670
【2008-05-19】
公布2007年年報及2008年一季報,
斯達1公布2007年年報:基本每股收益-0.1元,稀釋每股收益-0.1元,每股收益(扣除)-0.1元,每股凈資產-1.0602元,凈資產收益率-9.1839%,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凈利潤-13605625.69元,營業收入429923.2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3664047.42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148781218.86元。
公布2008年一季報:基本每股收益-0.012元,每股凈資產-1.07元,凈資產收益率-1.1361%,營業收入1705442.68元,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709828.1元,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權益-150491047.06元。
董事局決議公告
一、通過2007年度報告及摘要;
二、通過2007年度利潤分配議案。
經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審計,公司2007年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79,118.91元,凈利潤-13,664,047.42元,因此,本公司決定2007年度利潤不分配,亦不進行資本公司積金轉增股本。
三、通過關於續聘審計機構的議案
公司續聘深圳鵬城會計師事務所為本公司2007年度審計機構,聘期壹年,審計費用為伍萬元。
以上事項需經2007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
四、通過審議通過2008年第一季度報告。
五、通過2008年6月19日召開2007年度股東大會。
【2008-04-30】
刊登關於調整股份轉讓方式的公告,
關於調整長春高斯達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方式的公告
由於長春高斯達生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能在2008年4月30日前刊登具有證券從業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2007年度財務報告的年報,根據《關於改進代辦股份轉讓工作的通知》的規定,該公司股份轉讓方式由原來每周轉讓三次調整為每周轉讓一次,自2008年5月1日起,實行每周星期五轉讓一次的方式,股份代碼不變仍為400033;股份簡稱改為「斯達1」,其中阿拉伯數字「1」表示每周五轉讓一次。
【2008-04-29】
刊登延期公布2007年度報告的公告,
斯達3延期公布2007年度報告的公告
本公司原在2008年4月15日前告知主辦券商(國泰君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4月30日前公布2007年度報告和2008年第一季度報告,因以下原因不能及時在4月30日前公告:
由於本公司業務處於停頓狀態、資金周轉困難,現無法支付審計費用,造成延誤2007年度報告編制和公布時間,同時也影響了2008年第一季報告的公布。公司現正在積極籌措資金,以便盡快公布定期報告。
本公司應披露的所有信息均已在代辦股份轉讓信息披露平台及主辦券商的網站、營業部內披露。敬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這是查到的關於600670最近的一些消息,希望對你有用哈~~~~~
㈥ 「爛尾樓改造專家」銀億集團的生與死:豪賭不可能每次都賭贏
6月中旬,江南地區的寧波迎來了梅雨季節。連綿的梅雨,如同映襯著當地最大企業之一銀億集團所面臨的困境。
6月17日,銀億集團悄然申請破產重整的消息傳遍資本圈。當日午間,銀億集團旗下上市公司ST銀億發布公告稱,2019年以來,銀億集團、銀億控股竭盡所能制定相關方案,但仍不能徹底擺脫流動性危機,只好於6月14日向寧波中級人民法院提交重整申請。
一年前,銀億集團董事長熊續強曾在公開場合許下豪言:銀億集團要在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超千億元,利稅超百億元。
一年後,銀億集團就因債務危機惡化,走上一條破產重整之路。
銀億集團相關負責人向上門采訪的《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熊董目前不在公司,他最近十分忙碌。因為重整方案正在緊張制定中,他要不停地會見各方的人,包括政府、企業以及金融機構的人。」
如今,資本市場也在等待銀億的破產重整方案出台。
生,還是死?銀億的最終命運,或將在寧波梅雨期結束前到來。
「爛尾樓改造專家」
「爛尾樓改造專家」
1956年7月,作為「甬商」代表之一的熊續強出生於寧波。
1994年,38歲、在國企做得風生水起的熊續強不顧家人反對,決心下海經商,創立了銀億集團。在發展早期,銀億趕上寧波國企改革,先後兼並和收購了寧波罐頭食品廠、寧波電視機廠、寧波木材廠和寧波經濟發展總公司等大中型國有企業。
一位長期關注寧波樓市的業內人士向《中國新聞周刊》回憶稱,當時寧波市政府決心讓老國企改制,他們的廠房搬遷是大勢所趨,留下來的位於市中心區域的土地,如果用來開發房地產是很有利可圖的。
同一時期,寧波首次利用世界銀行貸款,對原寬僅2米到10米的葯行街、柳汀街進行大規模拓寬改造,吹響寧波城市建設的號角。然而,當時中國的宏觀經濟環境不容樂觀,央行開始緊縮銀根,海南房地產應聲破滅,遍地爛尾樓。寧波的情況也類似,接連出現了華僑飯店、金豐廣場等當地知名的爛尾樓。
熊續強收購和改造了寧波眾多的爛尾樓,將擱置了七八年的華僑飯店改造成華僑豪生大酒店,把原來的金豐廣場改造成銀億總部所在的外灘大廈,並改造了寧波市政府對面的世紀廣場等。因此,銀億集團被戲稱為寧波的「爛尾樓改造專家」。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取消,中國房地產市場迎來黃金時代。此後,寧波城市建設也迎來高歌猛進時期。
十年間,銀億集團抓住寧波城市建設時機,成為品類最全、擴張到全國的房地產企業。2008年,銀億集團實現銷售收入過百億元,成為寧波最大、最知名的房地產企業之一。
豪賭上市
豪賭上市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國內樓市迎來拐點期。經歷短暫低迷後,熊續強決定將銀億集團切入實業。
熊續強曾多次對外表示,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煤、鋼鐵、有色金屬等資源型產業將迎來蓬勃的發展機遇。2007年,銀億集團正式把資源型工業作為第二支柱產業。
之後,銀億集團四處出擊,尋找礦產資源做投資。在山西,銀億集團創辦集原煤開采、煤炭洗選為一體的煤化工企業;在廣西,銀億集團新建當時國內第一大鎂廠和第二大鎳廠。熊續強還跑遍東南亞國家,去拓展礦產資源。
2010年,銀億集團首次躋身「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在2010年胡潤百富榜上,熊續強以90億元資產首次成為「寧波首富」,這一稱號一直流傳下來。
「熊總本人十分低調,不想參加富豪評選,但沒有辦法。」銀億相關負責人說,2018年胡潤百富榜數據稱熊續強為「寧波首富」,但這個數據並不準確,因為申洲織造的馬建榮擁有500億元的資產,遠超熊續強的295億元。
早在2009年,銀億集團就啟動了上市計劃。2009年1月,S*ST蘭光發布公告,展示其重組方寧波銀億控股的家底,並披露包括股權轉讓、償還債務、股改、定向增發在內的一攬子重組計劃。
然而,S*ST蘭光並不是一個好殼。因為該公司在2006年、2007年、2008年連續三年虧損,導致股票自2009年3月3日暫停上市。在銀億借殼以前,該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且五次引入重組方均告失敗。
不過,銀億似乎還是迫不及待要借殼上市。一位接近銀億人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銀億是在2009年6月接觸S*ST蘭光,不到四個月時間,就跟對方簽署了重組方案。此前,銀億原本准備申請IPO上市,但因IPO排隊時間過長,最後還是選擇更快的方式。
2010年3月22日,銀億重組S*ST蘭光方案經證監會審核「有條件通過」。然而此後,S*ST蘭光一直沒有收到證監會的核准文件。一直到2011年5月12日,借殼上市方案才被證監會批准,歷時近兩年。
按照S*ST蘭光公告的資產重組報告書修訂稿,此次借殼,銀億房產將會把旗下房地產項目悉數注入。報告書中顯示:銀億房產目前已完工但仍有部分在售的房地產項目共有7個,在建及待建的房地產項目共有17個;截至2009年12月31日,這些項目已投資約148億元,而總投資額則高達271億余元。
而在證監審核重組方案前,銀億為此已經投入7億余元,用於解決S*ST蘭光及關聯方上市資金佔用及債務問題。如果最後重組失敗,銀億的損失有可能創下當時A股市場的紀錄。由此可見,銀億當時借殼決心之大。
熊續強。圖/IC
高杠桿轉型
高杠桿轉型
就在銀億等待證監會核准方案期間,中國房地產市場經歷了多次調控。
2010年4月17日,國務院發出房地產「新國十條」,這是繼當年4月15日「新國四條」後國務院再次對樓市發力,對房價和地價等備受關注的問題進行調控,旨在「堅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此後,房地產調控政策一撥緊接一撥。
2011年,寧波市政府開始對房地產進行調控。此後整整五年,寧波樓市遲遲走不出低迷。「就在這四五年,寧波本地房地產企業95%以上破產死掉,只剩下國資背景、製造業背景、上市公司背景的十家左右的房企。」東南商報房地產資深記者程旭輝說。
2011年8月26日,S*ST蘭光變更為銀億股份在深交所恢復上市。此後幾年間,無論是在寧波樓市,還是全國樓市,銀億的業績表現均不理想。尤其是,銀億在大慶、沈陽以及韓國濟州島的幾個項目,最終都黯然收場。
此外,熊續強開始在資本市場頻繁出手。2014年5月,銀億控股通過股權交易,間接持有康強電子19.72%的股權,熊續強成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當時剛剛拿到康強電子實控權,熊續強遭到被稱為「中國私募一哥」「寧波漲停板敢死隊」隊長徐翔攔腰棒喝。不過,一年後,徐翔因為涉嫌內幕交易被捕,熊續強「斗」徐翔不戰而勝。
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萎靡,房地場市場開始進入「白銀時代」。為此,熊續強開始尋求向「房地產+高端製造」的「雙輪驅動」戰略轉型。
對於戰略轉型,熊續強曾解釋稱,汽車與房地產都是萬億級別的市場。「以前寧波人住銀億的房子,希望以後寧波人開的汽車里有更多銀億的產品。」
2016年,銀億集團又高調進軍汽車行業,豪擲120億元先後完成三筆跨國交易,收購了日本艾禮富、美國ARC集團和比利時邦奇,並將其中ARC和邦奇注入了上市公司ST銀億內,通過寧波昊聖、東方億聖間接持股。收購完成後,汽車製造的營收超過房地產業務,成為ST銀億的第一主營業務。
針對海外巨額收購,銀億相關負責人稱,其實當時國家是支持企業走出去,但市場環境瞬息萬變,誰也無法預料到。
然而,這種說法顯然無法掩蓋銀億背後高杠桿操作真相。從2014年開始,銀億為了獲取融資,大股東頻繁質押股權。截至2018年年底,銀億系及其一致行動人,共持有73.03%銀億股份股權,其中95.03%已質押。
春暉資本董事長汪大總協助銀億完成邦奇的收購,他用「膽識過人」來評價熊續強,將這一次收購形容為一場豪賭。「有幾家公司敢花15倍於標的公司當年凈利潤的價格進行收購?銀億敢!」不過,不下賭桌的人最終還是會輸光,因為好運氣不會永遠站在銀億這邊。
就在銀億轉型之際,汽車市場又迎來28年首次下滑。與此同時,房地產調控加緊,再加上去年資管新規出台和金融去杠桿疊加下,銀億集團很快陷入困境,原本被寄予希望的「雙輪驅動」戰略徹底熄火。
「目前為止,房地產企業沒有轉型成功的案例。」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房地產發展這么多年,主業一直是蓬勃發展的。如果轉型目的是做房地產,大部分活得很好,而如果是轉型其他產業或為了資本運作而轉型的話,大部分企業都出現問題。
「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完全不是一種玩法。」張大偉說。房地產公司收購的所謂實體企業,往往資金成本很高,但實體經濟不能支撐這種資本運作。所以,房地產企業跟實體經濟掛鉤的,一般都是為了拿地,如果不是為了拿地,其他的房企轉型全部都是失敗的。
最後的求生
最後的求生
2018年12月24日,3億元的「15銀億01」債券違約,揭開了銀億股份危局的冰山一角,其大手筆收購埋下的巨額商譽「地雷」也逐漸顯現。
當日,銀億股份發布公告稱,因短期內資金周轉困難,致使債券15銀億01未能如期償付應付回售款本金。此外,銀億股份還有4隻存續債券,存續余額達21.15億元,全部都在2019年三季度前回售或到期,償還壓力不容小覷。
此外,銀億股份曾在2018年4月發放28億元的現金股本分紅。然而,這筆分紅主要流向存在一致行動關系的前四大股東手中。令人諷刺的是,銀億股份還在分紅公告中稱,公司現金流持續穩定,盈利能力較強,過去和未來十二個月不會使用過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
債券違約第二天,銀億股份再次發布公告稱,將旗下安吉銀瑞房產六成多的股份賣給上海奧譽置業,最終支付價格為6.62億元;熊續強之子熊基凱也早已於12月17日將所持銀億股份5.13%轉讓給了寧波開投,轉讓價為10.3億元,用於歸還寧波開投的相關借款和本金。這筆交易因股價暴跌讓寧波開投損失慘重。
2019年4月30日,銀億股份披露借殼上市以來最差的年報,並宣告將主動向證深交所申請戴上ST帽子。年報顯示,ST銀億業績從預計至少盈利2億元變為虧損5.73億元,扣非後虧損更達15.16億元。
虧損的一個主要原因與銀億的「商譽黑洞」直接關聯。2018年銀億股份計劃計提資產減值共計13.5億元。即使在計提之後,ST銀億目前仍有高達60.46億元的商譽,未來仍然可能面臨大幅減值。
另一個主要原因與股市低迷也有關系。熊續強在今年5月21日股東大會上表示,主觀上因為公司轉型力度比較大,用錢用得比較多;客觀上最大的影響就是去年股市大跌導致股價暴跌。
與此同時,在24.33億元債務逾期的情況下,ST銀億被大股東銀億集團占款高達22.48億元,拿去償還自身債務。實控人侵佔上市公司利益,遭到獨立董事餘明桂的反對,他在年度報告上投棄權票。同樣因為這一佔用,天健會計師事務所對銀億股份提出了保留意見,並對銀億持續經營能力提出質疑。
5月21日,深交所為此向ST銀億下發年報問詢函,一連提出15大問題要公司回答,其中的重點則落在大股東占款、商譽以及股權質押風險等。
直到6月18日,ST銀億才對深交所問詢函進行回應。
ST銀億在回應深交所的問詢函稱,寧波政府正在積極幫助大股東引入戰略投資來解決資金佔用問題及公司短期債券問題,公司自身也正積極與部分金融機構洽談短期債券展期事項。根據最新公告,銀億集團旗下子公司已與昆侖信託和稠州銀行寧波分行達成貸款展期協議。
銀億集團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張大偉認為原因之一是熊續強的資本游戲「玩得太過」,「低資本撬動高杠桿的豪賭不可能每次都賭贏」。
對於銀億集團正在協商的重組方案,張大偉表示謹慎觀望。他認為,以銀億的體量和品牌,融資難度會非常大。對房地產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融資渠道的通暢,但目前銀億已經沒有資產可以質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