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德國人介紹中國股票
A. 賓士的兩大股東都來自中國,這讓德國人怎麼看
賓士的兩大股東是吉利李書福和北汽,這個收購事情德國人大概有三種看法。
1、普通民眾。當年一窮二白的中國土鱉把自家白菜給拱了!酸酸的。
2、和中國合作的得利集團。可以的,現在中國人購買力能力不差啊。賣掉股份的企業覺得中國人出價還是蠻高的,我喜歡。其他股東覺得,你既然已經是第一大股東,還不極力使用權利,不錯,不錯。
中國目前正在後勁十足的趕超德國,已經讓德國很多企業失去了競爭力,另一方面又為德國提供巨大的市場。想罵又怕損失利益,心態很復雜。
在德國各種媒體報紙影響下,對中國保持冷淡態度才是真。利益受損的人肯定狂噴,戰敗國為了國內政治正確也要狂噴(多黨制),只有既得利益者吃飽了所以才會誇幾句。 二比一,保持冷漠是主流。
考第一名的,天天被第二第三名狂追不罵娘才是有鬼。現在的中國投資者青睞德國企業,就等於這個第二名啊,家裡還有點錢。天天盯著你家裡其他兄弟姐妹,老是想拱他們!
B. 中德合作概念股有哪些
工業4.0是德國政府《高技術戰略2020》確定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並上升為國家戰略,旨在支持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性技術的研發與創新。中國首套工業 4.0流水線也已經亮相第十六屆中國工業博覽會。近期簽署的《中德合作行動綱要》中提出兩國將開展工業4.0合作,使近期A股市場對工業4.0概念股大幅 上漲。
工業4.0概念股主要個股解析
沈陽機床
沈陽機床10月10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的第七屆中德經濟技術論壇上,歐洲集群財務總監張天君代表沈陽機床(000410)集團發表了題為《攜手走向全球》 主題演講,全面介紹沈陽機床(000410)由傳統機床製造商向工業服務商轉型以及面向工業4.0的「i5」戰略,引起了與會德國政府及德國企業代表的極 大興趣與認同。
銳奇股份
上海銳奇工具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自主品牌的高等級專業電動工具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銳奇股份全資子公司上海銳奇智能科技公司主營智能工業機器人、感測應用等智能製造裝備的研發運營。
同濟科技
上海同濟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屬於高科技行業,主營工程總承包及高科技產品等。同濟科技實控人同濟大學擁有國內首個工業4.0—智能工廠實驗室。智雲股份主要從事自動化製造工藝系統研發及系統集成;自動化裝備的研發、設計、製造、技術咨詢及技術服務。
科大智能
科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配電自動化系統、用電自動化系統軟硬體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以及配用電自動化工程與技術服務的企業。科大智能子公司永乾機電主營工業生產智能化綜合解決方案的設計、產品研製、系統實施與技術服務。
藍英裝備
沈陽藍英工業自動化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從事自動控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的企業。公司目前主要從事輪胎、冶金、節能、機械等領域工業自動控制技術的開 發和應用,其中輪胎成型自動控制設備--全自動子午線輪胎成型機已經形成產業化生產。藍英裝備主要從事自動控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
C. 看看日本人德國人,你會明白中國人為什麼要炒股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何中國人瘋狂入市。比美國人更不濟的是,中國人本身的收入就不高,退休金也少得可憐。遇到現在這樣的牛市,自然想賺一筆。更何況中國人的投機性更強。
不過,你也許會反問,中國人的儲蓄率不是全世界第一嗎?是的,而這也是因為在工作收入低,福利保障系統不完善的情況下,中國人還沒有多少投資門路,只好把錢放在銀行里忍受低息率。而一旦有機會的時候,便蜂擁搏殺股市,全然不知道或不顧股票市場的高風險。完全沒有德國和日本人對股票市場的那種淡然。
也許正是個人財富和投資渠道上的匱乏,才使得中國股市一牛起來,就是一頭瘋牛。不少中國人本來就習慣哄搶,搶板藍根、搶鹽、搶口罩……現在大家搶股票。
D.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
關於股市起源的故事如下:
中古世紀末期,義大利幾個城邦開始發行可以交易的政府證券。威尼斯從 13 世紀中葉就開始在里亞托買賣政府證券。投機風潮也應運而生:1351年,有關當局通過法令,禁止散布謠言,打壓政府基金價格;1390年、1404年及1410年分別都有人試圖禁止政府出售債券期貨;共和國總督及公爵議會也試圖禁絕「內線交易」。佛羅倫斯、比薩、維倫納及熱那亞 14 世紀時也都出現過政府債券的交易市場。義大利城邦把收稅的權力外包給蒙提(Monti),這些公司的股本被分割成可以買賣的股票(Luoghi)。這些早期的股份公司和羅馬時代的公會極為類似。
由於宗教戰爭、荷蘭判亂及多起城邦破產的事件,法國及法蘭德斯資本市場的發展在 16 世紀下半葉停滯不前。里昂155北歐的定期交易會源自於古羅馬時代的論壇(fora)及酒神節慶典,只有這個時候,可以拋棄許多中古世紀對交易及金融的限制。事實上,它們就是股票市場的雛型。15 世紀的勒普齊格(Leipzig)交易會中,可以買賣德國礦場的股票;在巴黎附近舉行的聖日耳曼(Saint Germain)交易會,在四旬齋後開市,場內也可買賣市政公債、存單及彩券。安特衛普的春季及秋季交易會會期都很長,再加上全年開放自由交易,更被稱為「經年累月的交易會」。 16 世紀中葉安特衛普正式成立結算所(bourse),以此為名的原因是,這群交易商人都聚集在布拉吉斯(Bruges)附近的伯斯旅館。
從 16 世紀中葉,描述投機市場情形的詳細證據愈來愈多。金融市場已經發展出信用觀念,債券價格反映的是未來事件的預期心理,例如無法償債。1530 年代開始出現操縱市場的行徑,由都西組成的一個集團,故意壓制里昂市場的股價(如今稱為空頭打壓)。1550 年代中期,安特衛普及里昂市場又掀起一股炒作皇室債券的熱潮,結果法國國王享利二世1557年宣布停止償債,這股熱潮才突然中斷。 西班牙軍隊1585年攻佔安特衛普,後者的結算所從此走下坡。阿姆斯特丹乘機崛起,因為成千上萬的清教徒和猶太難民逃離西班牙,攜帶資金及交易技巧抵達荷蘭。這些移民帶給荷蘭的震撼,被歷史學家稱為荷蘭在1590 年代的「經濟奇跡」。到了 17 世紀初,荷蘭共和國是歐洲最發達、最有活力的經濟體。 雖然包括銀行、借貸兩方的記帳制、合資公司、存單及股票市場這些資本主義的金融制度並不是荷蘭人發明的,不過,荷蘭人卻在一個以賺錢為目的的重商經濟體系內,於穩定的基礎上整合及建立這些制度。聯合東印度公司1602年成立,這是第一家獲得政府特許權的合資公司,可獨享和東方世界的貿易。19 年後,荷蘭西印度公司成立,旨在拓展美洲地區的商機。歐洲第一家中央銀行是阿姆斯特丹的威索爾銀行(Wisselbank),成立於1609 年,前身是熱那亞的Casa San Giorgio。
到了 17 世紀初,歐洲各地蜂擁而來的資金紛紛投入荷蘭各式各樣的金融資產,從不動產到年金、市政公債、存單及中期貸款。阿姆斯特丹不僅是一個重要的轉運港口,更是當時世界的金融首都。 阿姆斯特丹交易所(1610 年成立新的交易所)內交易各式各樣的金融商品及勞務:「大宗物資、外匯、股權、海上保險……(它是)一個貨幣市場、金融市場,(也)是一個股票市場。」 1792年,24名紐約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約定以後每天都在此進行股票等證券的交易。1817年,這一交易市場日漸活躍,於是參加者組成了紐約證券交易管理處。1863年,它正式更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便是美國股市的起源。
1882年,道(Dow)與好友瓊斯(Jones)在華爾街15號創辦了道瓊斯公司,並緊靠紐約證券交易所。1884年,道最早開始嘗試計算股票價格變動指數,當時採用樣本均為鐵路公司,這就是後來的道瓊斯運輸業平均數(DJIA)。1889年,道親手創辦了華爾街日報。1896年5月26日,道第一次計算並對外公布了道瓊斯工業平均數(DJIA),當日指數為40.94。1929年,道瓊斯公用事業平均數DJUA指數誕生。1992年,道瓊斯綜合平均數(DJCA)誕生。近年來,道瓊斯公司又跨越全球創設了相對獨立的3000多個股價指數,統稱為道瓊斯全球指數(DJGI)。然而,在上述所有道瓊斯股價指數中,唯有道瓊斯工業平均數是最重要的,它不僅是當今美國最重要股價指數,而且也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股價指數。因此,它既美國經濟的晴雨表,也是世界經濟的晴雨表。人們一般將道瓊斯工業平均數簡稱為道瓊斯指數(以下簡稱「道指」),而且將1896年5月26日這一天確定為道瓊斯指數的「生日 1720年,英國一些商人和貴族成立了一家南海公司。他們通過賄賂國會議員等非法手段,獲得許多海外貿易和經銷國債等方面的特權,致使該公司的股票價格由年初的每股228.5英鎊,迅速上升到7月份的1000英鎊。但好景不長,他們賄賂國會議員內幕很快被揭露,該公司的信譽及經營狀況一落千丈,股票價格到年底已跌至每股125英鎊。廣大被愚弄與欺騙的投資公眾遭受嚴重損失,有的甚至家破人亡;而那些公司內幕人士由於了解內幕及時地將股票出手,所以不但沒有受到損失,反而發了橫財。由於當時的英國並沒有股票交易的相關法規,因而不能對上述內幕交易者繩之以法,使得越來越多投機者紛紛效法南海公司,通過種種手段巧取豪奪。大批股票投資者上當受騙、被盤剝一空,有的甚至傾家盪產,走投無路之下就去干起殺人越貨、攔路搶劫的事情。股票市場的混亂不堪使得整個社會秩序也動盪不安。事態的發展使英國朝野大為震驚。英國下議院經過調查後指出:狂熱的股票投機活動無異於變相的搶劫,必須對股票交易實行法治。於是,世界上第一個證券交易法規----<肥皂泡法案>於1721年在英國誕生了。
以後在1812年,英國政府又頒布了<證券交易條例>。 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制度誕生於1602年,即在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這種企業組織形態出現以後,很快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利用,成為資本主義國家企業組織的重要形式之一。伴隨著股份公司的誕生和發展,以股票形式集資入股的方式也得到發展,並且產生了買賣交易轉讓股票的需求。這樣,就帶動了股票市場的出現和形成,並促使股票市場完善和發展。據文獻記載,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易所 那斯達克,美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成立於1971年。是世界第一個電子股票市場。那斯達克飛速發展,成為世界資金容量第二大的股票交易市場。 股票和股票市場,在19世紀60年代的末期,跨躍重洋來到了中國。而它最先落腳的地方,正是這里,當年被世人譽為東方華爾街的上海。北京自來水廠,依然坐落在北京西直門外的一條胡同里,人們今天走過它的門前,或許不會意識到,它就是中國最早的股份制企業之一。北京自來水公司發行股票的那一年,距離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時間大約260年。
19世紀中葉,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中國大門,一個洋人開辦的證券交易組織首先在上海落戶了。1869年,外國商人組織了「掮客公會」,專門交易外國公司的股票,就是這個組織1891年演變成了上海眾業公所。今天,在上海圖書館存放的大量歷史文獻中,人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國早期股票市場的歷史足跡。 上海眾業公所,坐落在上海的外灘,作為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其交易的股票或企業債券卻都來自洋人的公司。辛亥革命之後,洋人在中國股市上的反客為主,深深地剌激著革命的先驅孫中山先生,他來到上海,找到上海著名的富商虞洽卿先生。
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下,1920年11月,中國人自己的證券交易所,先後在北京、上海、漢口正式開業了。上海華商證券交易所就是其中的一家 1949年6月,天津證券交易所的重新設立,標志著中國當代證券市場的正式啟動。1956年,隨著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傳統社會主義理論和計劃經濟體制開始否定和排斥證券市場。1958年以後,證券市場更是長期受到摒棄。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後,中國當代證券市場才得以逐步恢復。1981年財政部首次發行國庫券,揭開了新時期中國證券市場新發展的序幕。從此,中國證券市場從無到有,由小到大,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1990年和1991年滬、深兩個證券交易所設立以後,中國證券市場發展更為迅速,用10年的時間走完了成熟市場經濟國家100多年的發展歷程,實現了歷史的大跨越。
E. 股市的由來
股市的由來:
股票至今已有將近似400年的歷史。最早的股市產生於1602年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募集股份資本而建立,具有明顯的股份公司特徵: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會: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按股分紅;實行有限責任制。
股份公司的成功經營和迅速發展,使更多的企業群起效仿,在荷蘭和英國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國成立了約100家新股份公司。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5)向德國人介紹中國股票擴展閱讀:
通過股票的發行,大量的資金流入股市,又流入了發行股票的企業,促進了資本的集中,提高了企業資本的有機構成,大大加快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股票的流通,使小額的資金匯集了起來,又加快了資本的集中與積累。
所以股市一方面為股票的流通轉讓提供了基本的場所,一方面也可以刺激人們購買股票的慾望,為一級股票市場的發行提供保證。同時由於股市的交易價格能比較客觀的反映出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市也能為一級市場股票的發行提供價格及數量等方面的參考依據。股票市場的職能反映了股票市場的性質。
F. 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裡面有沒有外國控股的
應該有,1.中國工商銀行:2006年,美國高盛集團、德國安聯集團及美國運通公司出資37.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95億)入股工商銀行,收購工行10%的股份,收購價格1.16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1月4日盤中價格6.77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755億元,三家外資公司凈賺2460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9.3倍,世界罕見。
2.中國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瑞銀集團和亞洲開發銀行投資中國銀行共51.75億美元(合人民幣約403億),收購價格1.22元。上市後,按照2007年5月10日盤中價格6.26元計算,市值最高達到2822億元,四家外資公司凈賺2419億元人民幣,不到一年時間投資收益6.6倍。
3.興業銀行:2006年,香港恆生銀行、新加坡新政泰達和國際金融公司共出資27億,以每股2.7元的價格購入興業銀行10億股,上市後,股價達到37元多,三家外資公司凈賺370億。根據2007年2月12日《參考消息》報道,以後每年都有300%以上回報。該銀行上市募集資金共159.95億,等於全部送給了三家外資公司。該銀行國內發行價格每股15.98(元),吸引的網上網下申購資金高達11610億。
4.深圳發展銀行:美國新橋投資集團以每股3.5元購買深圳發展銀行3.48億股,目前股價已達35.8元,投資增殖10倍,按照深發展20億多股計算,新橋用12.18億獲得了700多億。根據新橋目前的做法,很快將達到1000億元。而新橋集團本身就是莊家,根本不是銀行,如何能改善我國銀行治理結構?況且整個銀行都被美國人拿走了,即便改善對我國又有什麼意義?
5.華夏銀行:德意志銀行和薩爾?奧彭海姆銀行聯合組成的財團將出資26億元人民幣,購入華夏銀行約5.872億股份,占華夏銀行總股數的14%。每股價格4.5元,現在近14元,凈賺56億多人民幣。目前已被德國銀行控股,500億落入對方手中。目前德國人對華夏已形成了聯合控股,該銀行名義上還是中國(的)銀行,實際已成為外資控股銀行。
6.中國交通銀行:匯豐銀行(匯豐)持股交行19.9%的股權,出資144.61億元購買91.15億股,每股為1.86元。交行2006年5月在香港上市,現在市價超過10港元,凈賺近800多億,07年國內A股發行上市又賺取500多億,合計將近1400億,10倍回報。
7.中國建設銀行:上市前,美國銀行和淡馬錫公司分別斥資25億美元和14.6億美元購買建行9%和5.1%的股權,每股定價0.94元港幣。發行價格2.35元港幣,最高市價5.35元港幣。按照目前建行共有2247億股計算,2家凈賺1300多億港幣。
8.浦東發展銀行:花旗集團出資6700萬美元收購浦發行4.62%的股份,超過1.8億股,每股約2.96元,並且協議規定日後花旗集團有權收購19.9%的股份,目前浦發行股價超過38元,花旗凈賺62億元。目前花旗尚未行權,一旦行權將賺取62億的數倍。
9.民生銀行:2004年,淡馬錫控股旗下的亞洲金融公司以1.1(約8億人民幣)億美元的價格收購民生銀行2.36億股股份,占民生銀行總股份的4.55%,約3.72元,目前該股已達12元多,加上兩年送配,市值已達50億元,凈賺約40億。
(上述交易低價轉讓外資凈賺約9200多億,加上廣發行,損失超過1萬億人民幣,其中絕大部分是2006年一年轉讓的損失,再加上已經全部完成合資的等待上市的幾十家地方銀行,未來損失將越來越驚人)
10.廣東發展銀行:2006年美國花旗銀行以聯合收購的名義,自己出資不過60億,就控制了擁有3558億元總資產、27家分行、502家網點,與世界83個國家和地區917家銀行具有代理行關系,連續多年位列全球銀行500強的廣東發展銀行。並且中國移動、國家電網和中國信託還各搭進去60億,共180億。把銀行白白送人還要再搭進去180億,已經完全超越了市場交換的范疇。
11.渤海銀行及地方銀行:另外,2005年掛牌成立的我國第一家股份制銀行――渤海銀行宣布,渣打銀行以1.23億美元購入即將成立的渤海銀行19.9%的股份,成為其第二大股東。除了參股渤海銀行之外,渣打銀行參股光大銀行有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目前,外資銀行在華進入了加速發展期,中國全部銀行無一例外地已被18家外資銀行參股或控制。
12.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也是第一家引進外資的保險公司,匯豐集團是平安最大外資股東,匯豐是2002年投資6億美元,50億人民幣投資平安;平安集團04年6月24日在香港成功上市,發行價11.88港元,目前已上升到40元港幣。今年2月又募集A股資金388億。截至2006年6月30日,集團總資產為人民幣3,587.18億元,權益總額為人民幣381.04億元。目前,公司市值近2000億港幣,A股5500億人民幣。
13.新華人壽:新華人壽即將上市,現在蘇黎世保險持有新華人壽22800萬股,每股5.25元,持股比例為19%,已成為新華人壽的最大單一股東。但實際上,目前新華人壽的實際控制者是東方集團,由於東方實業和東方集團分別持有新華人壽5%和8.02%的股權,再加上東方集團持有新華人壽其他股東的股權,東方集團直接或間接持有新華人壽的股權肯定超過20%。(據說,蘇黎世通過中國公司暗中控股已超過56%,投資34億,一旦上市,市值至少600億)
G. 德國股市的簡要歷史和現狀
歐洲股市周三(29日)下跌至三周收盤低位,零售股跌幅居前,服裝零售商Hennes & Mauritz公布疲弱的季度利潤率後股價回落,且權重的銀行股也下跌。歐洲三大指方面,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16%報5569.27點;德國股市DAX指數收盤微挫0.46%報6246.92點;法國CAC 40指數收跌0.67%報3737.12點。
更多詳情,看我博文。
H. 請問下在法蘭克福證交所上市的中國股票有哪些
新光亞洲、山東工友機械、Asia4Sale.com 、亞洲竹業 、豐泉環保、中德垃圾技術公司等等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業務全部由德國政府商會管理。上市可供交易超過80萬種德國和其它國家的多種金融產品,其中包括來自130多個國家的超過11,000家公司的股票、逾1千種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交易所交易商品(ETC)及交易所交易債券(ETN);2萬3千種固定收益證券,如債券、抵押債券和無擔保債券;大約3,000種投資基金和超過70萬種的結構性產品,例如憑證和認股權證。
根據德國證券交易法,在證券交易所中從事證券交易的銀行、證券公司和經紀個人必須遵守下列規定:從事證券交易的企業,如銀行證券部和證券公司必須經國家批准,才有資格代替客戶從事證券買賣。上述證券經營機構應有足夠的金融資產作為保證基金,以應付突發事件的發生。經營機構的全部證券買賣業務都需在證券交易所辦理公證、擔保等法律手續。對於從事證券經紀業務的個人必須經過專門業務訓練,應具備足夠的經營資產,按政府商會的統一規定從事證券買賣業務。
I. 中國軍事有那些股票
1、北方創業(600967):
包頭北方創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方創業)是中國兵器工業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公司控股的上市公司。2004年4月16日,經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公司於2004年4月26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公開向社會公眾發行人民幣普通股5000萬股。
2、北方股份(600262):
內蒙古北方重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北方股份)是專業從事非公路礦用自卸車和相關工程機械、中英美投資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經過國家有關部委的審批,於1988年組建成立,2000年6月在滬市成功上市。
3、光電股份(600184):
光電股份 [600184]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隻股票。主要經營軍用光電裝備、光電儀器產品、信息技術產品、太陽能電池等。
4、中兵光電(600435):
公司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2008年11月底,公司通過向大股東定向增發,實現了大股東軍工業務的整體上市。轉型為以軍工製造業為主、紡織機械製造業為輔。
5、天和防務
西安天和防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和防務)是一家以連續波雷達技術和光電探測技術為核心的偵察、指揮、控制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技術貿易為主營業務的高科技企業
J. 各國最貴的股票,分別是哪一隻
我國可以說是股民最多的一個國家,對於股票都是很關注的。炒股的人,對於A股市場最貴的股票,應該都不陌生。最貴這只股票就是貴州茅台。最近的股價是重新上漲了,每股是在910元左右。要是買一萬股的話,就相當於買了一套房子。在我國的A股市場中是最貴的股票,而跟各國最貴的股票相比,其實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可以一起來看下,分別是哪一隻?
可以看到世界上很多國家最貴的股票,都是比較高的。股價都是在千元以上,跟這些股票對比。我國最貴的茅台,其實算是很便宜了。要是這些股票在我國,買一手就要幾十萬。這對很多股民來說,都是買不起的。對於各國最貴的股票,你想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