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瑞幸質押股票後的資金

瑞幸質押股票後的資金

發布時間: 2022-12-22 01:04:05

㈠ 瑞幸咖啡支付1.8億美元與美SEC和解,此前到底發生了什麼

瑞幸公司財務造假。

之後瑞幸咖啡上市之後,股份開始暴漲,從最初的17美元暴漲至100美元。價格上漲後,各大股東立馬套現,幾大股東把自己的股權質押套現差不多拿了25億美元,總資本商套現股票15億美元。可惜呀,有渾水機構發布了一份做空瑞幸咖啡的報告,他們僱傭了92個全職員工,1000多名兼職員工在2019年至2020年在620個瑞幸的線下門店中,通過錄像和人工技術的方式統計訂單數量,與瑞幸所披露的數據對比。從而得出瑞幸收入造假的結論,瑞幸公司剛開始與否認,但是在鐵一樣的證據面前,最終不得不承認內部虧空,財務造假。

㈡ 瑞幸咖啡造假案1.8億美元達成和解!為何咖啡還能造假

造假的並不是咖啡,而是瑞幸咖啡的財務報表。

在股票暴漲之後,瑞星咖啡的股東迅速套現,將手中的股權制變為現金,據分析,瑞星咖啡的股東至少套現了40億美元左右的股權。但是好景不長,瑞幸咖啡就被監督系統發現,財務造假在發被發現,財務造假之後,瑞幸咖啡馬上自曝將所有的責任推給瑞幸咖啡的COO,並且與sce達成和解交了1.8億元美元的罰款,至此,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全劇終。

㈢ 瑞幸咖啡獲2.5億美元融資,曾因造假翻車,如今能否重新站起

瑞幸咖啡是一家比較受爭議的咖啡品牌,早前瑞幸咖啡曾經有過財務造假事件,也因為這次事件讓瑞幸咖啡在大眾心目中的信任度比較低,但是隨後瑞幸咖啡也勇敢地自救。賽爾4月15號瑞幸咖啡在官網上公布了獲得2.5億美元融資的消息。那麼瑞幸咖啡能否在市場上再度活躍起來嗎?

一、資本的信任

從瑞幸咖啡發布的公告來看,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是是此次瑞幸咖啡融資的主要兩個大的資本,其中大珍資本投了2.4億美元,而愉悅資本投資了1000萬美元。值得讓人關注的,無論是大鉦資本還是愉悅資本,都是中國比較很領先的投資公司。

瑞信咖啡早前曾經經歷過財務造假的風波,那為什麼經過那一次風波以後,還能夠再度贏得資本的信任呢?是對於任何一家企業或者品牌,如果想要在這個市場上面發展的更好,獲取足夠的資金,這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㈣ 瑞幸咖啡之後,A股又迎來財務造假!4萬股民陷入惶恐

大洋彼岸的美股創 歷史 新高了,現在是無論股神巴菲特如何割肉不看好,國內疫情如何蔓延,後院如何騷亂,都抵擋不了美股反彈的勢頭!再看看大A,周末一堆大利好,還是攔不住大A又高開低走,太難了!

地攤經濟全軍覆沒,徹底涼涼了!受制於周末媒體普遍對地攤經濟降溫, 財經 評論就是說,一線城市不宜推行地攤經濟,此風猛吹後患無窮,認為在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到處都是地攤看似熱鬧,但影響交通和衛生,搞不好還把大城市淪落為像南美、拉美與非洲城市般的惡性循環狀況。



這個基本上算是給地攤經濟定調子了,這個概念後面基本歇菜了。就連港股五菱 汽車 也結束了三連陽,收盤大跌20%,A股也僅有除了小商品城翻紅之外,強勢股個個皆以吃面。

當前市場無量反彈,熱點炒作的周期自然會比預期要短的多。無量上漲難持續,場外資金不進場,場內資金存量博弈,光靠外資細水長流難以改變當前震盪的局面,所以,提醒大家主要還是以博短打短的思路為主,切記不要盲目追高。

周一復盤!

回到盤面上,指數高開後震盪走弱,午後繼續弱勢盤整,題材概念萎靡,僅海南板塊快速拉升走高,油氣、礦業等維持活躍,地攤經濟概念繼續走弱,下跌個股午後開始增多。整體上,兩市成交6800多億,北上資金凈流入18億,漲停60餘家但炸板率高,市場氛圍再度轉冷。

熱門股上,銀都股份低開跌停悶殺,小商品城高位震盪,高度都被定格在5連板。國六的龍蟠 科技 、機構爆買的超跌次新和順石油,高度比起上周又壓縮了不少。天氣悶熱令人昏昏欲睡,游資無心操盤接力情緒極差,強勢股幾乎全軍覆沒,也就省廣集團、格力地產等還在零星抵抗,更多的是申通地鐵、朝陽 科技 這樣的坑人走勢。

題材炒作來得快去得快,漲跌全靠情緒,地攤啟動後連著兩日高潮,等能買進去就只剩下大面,一致性預期太坑了。市場進入了迷茫階段,否極則泰來,操作上耐心等待新周期輪回。

瑞幸咖啡之後,A股又迎來財務造假!

最牛「疫苗股」的大雷真的要爆了!未名醫葯或許再也牛不起來了,公司被深交所公開譴責、控股股東100%持股被凍結後,和西南證券耗時數月的的質押違約糾紛也以法院裁定準許拍賣。今日開盤後,未名醫葯再度跌停,股價較6月3日盤中最高價34.10元/股已跌超25%,市值縮水超50億元。



未名醫葯的大雷在周末就被爆出來了,早盤主力撬開個口子,大家還是有機會出逃,明天就不一定了!一隻4倍股,走的是震盪式的漸進拉升,說明主力也是邊拉邊走,但對於高位套牢的4.3萬股民而言,可能就比較難過了!

畢竟,攤事了,還不是一件小事!先是2017年大股東非法佔用,如果這事要是擱在2019年早就被帶帽了。現在居然推到了2019年年底,公告顯示好不容易才還一半。



之後母公司未名集團表示拆借資金無法償還,主動以資抵債,以其所擁有的價值1.18億的四個生物新葯抵償未名集團佔用上市公司的資金及利息。同時,未名集團還以其所擁有的吉林未名100%的股權作為抵償,兩部分資產評估值合計為23.23億元。

但問題就出在了吉林未名上,吉林未名賬面凈資產為1149.34萬元,卻要低價18.13億元給上市公司,這真是把股民當軟柿子在捏啊!中間差價18個億,現在被深交所盯上,要求做出解釋!

公司業績平平,財務問題不斷,股價卻僅半年時間,公司就一路上漲至最高點34.10元,區間最高漲幅近400%。小陸認為,這不僅是大股東非法佔用,財務造假,還涉及到了轉移上市公司資產! 問題不亞於瑞幸咖啡,瑞幸就是說謊,未名是大股東拿著上市公司資產,已經放進自個兒腰包了!

這次又難為了4萬股民了!

㈤ 瑞幸咖啡造假案被判罰,45家牽涉公司被處以6100萬元罰款

9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公告表示,確定對涉及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的45家企業作出行政處罰,罰款金額共計6100萬元。至此,沸沸揚揚鬧了半年的瑞幸咖啡造假案,終於告一段落。

4月2日,瑞幸咖啡突然發布公告,自爆財務造假。瑞幸咖啡官方聲稱在2019年第二季度到第四季度期間,偽造了總計22億元的銷售業績。

瑞幸咖啡2017年10月才開設第一間門店,短短14個月,也就是截至2018年底,其便瘋狂擴展了2000家門店。與此同時,瑞幸咖啡還靠著前所未有的飲品補貼活動,迅速吸引大波用戶,成為了市場主流咖啡品牌。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在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共募集資金6.9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47億元),市值達到42.5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約289億元),成為了2019年在納斯達克IPO的亞洲公司中融資規模最大的一家。

眾所周知,瑞幸咖啡之所以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發展如此之快,主要靠的就是燒錢補貼戰略。從新用戶注冊贈送免費飲品,到1.8折、2.8折、3.8折等大額優惠券,再到買一贈一、充五增三等活動,瑞幸咖啡的長時間的低價戰略吸引了很多忠實用戶。由此,知名度和品牌號召力都打了出去。

無論是源源不斷的優惠活動,還是瘋狂擴張的門店數量,瑞幸咖啡一直走在虧錢的路上。2017年的一個多月里,瑞幸咖啡凈虧損就達到5637萬元;2018年全年,凈虧損達16.19億元;2019年第一季度,凈虧損5.5億元。很明顯,瑞幸咖啡長時間處於燒錢不回本的狀態。

然而就在上市之後,瑞幸咖啡突然就逆轉了。上市後的首份財報,即2019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瑞幸咖啡門店數量達2963家,同比增長374.8%;門店月平均銷售商品數2760萬件,同比增長589.7%;咖啡產品凈收入8.7億,同比增長689.4%;門店運營雖仍虧損5580萬元,但和2018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1.7%,成績相當亮眼。

而在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的門店運營竟然獲得了1.86億元的盈餘,這也是該業務首次轉虧為盈。第三季度財報公開後,瑞幸咖啡的股價更是在數日內便上漲近60%,市值一度超出67億元。

客觀來說,一個咖啡品牌上市或不上市,對於消費者而言沒有任何區別。照這樣想,瑞幸咖啡前腳剛上市,後腳銷量、飲品凈收入直接翻了五六番,這的確很不正常。

知道瑞幸咖啡自爆財務造假,大家才恍然大悟,原來財報上那些出彩的數據基本都是編造出來的。

瑞幸咖啡「自首」之後,造成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先是瑞幸咖啡股價暴跌80%以上,再是被勒令退市。7月末,瑞幸咖啡造假案被市場監管總局立案調查。調查結果就是,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北京車行天下、神州優通及征者國際貿易等43家公司為瑞幸提供實質性幫助,構成幫助虛假宣傳行為。於是,市場監管總局決定對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和瑞幸咖啡(北京)有限公司兩家運營主體,以及43家「幫凶」公司,共處以6100萬元罰款。

至此,瑞幸咖啡財務造假案算是被徹底揭開,牽涉其中的企業也都受到處罰。這個丑聞也終於畫上了一個句號。

㈥ 股票質押式回購後,融入的資金必須進行股票的回購嗎還是可以用做其他用途

他當年抗擊金兵的故事,耳濡目染,因此也期的老火鐮,到現在依然可以使用。這種火

㈦ 同一班人馬,同一個套路,資本騙局的那些事兒

這是一個師傅、兩個高人、三個徒弟聯合主演的詐騙版「華爾街之狼」,自曝家醜又給這部劇添加了「無間道」情節;這是神州三巨頭與瑞幸三劍客在追逐資本過程中與時間賽跑的江湖往事。


認真看完本文,你腦海中關於瑞幸的所有謎團和中國的資本套路全部解開。

2004年的北京,有三個雄心勃勃而又倍感苦悶的人:現瑞幸的三位董事陸正耀、劉二海和錢治亞。


陸正耀創業已經有11年,卻沒有闖出什麼名堂。他做通訊代理賺了點小錢,但也僅此而已,公司沒有前景,他也沒有自己的品牌。當年自己辭掉公務員「金飯碗」、「挪用」辦婚禮的錢來創業,立志做一番事業,眼下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離自己的初心太遙遠。


劉二海剛在山東參加完一個創投論壇,一位大佬說:風險投資這行沒什麼積累,我們公司新來幾個年輕人已經投了好幾個項目了。劉二海虎軀一震;我從實業轉向金融、加入聯想投資(君聯資本的前身)已經一年了,一個項目都沒投。


錢治亞放棄武漢的副總職位,北上京城。但是順風順水的她,在北京整整一年找不到工作。她只是個二本學歷,又沒有家庭背景,空有一身抱負的她陷入迷茫:難道要打道回府?


此時三人互不相識


2005年,陸正耀賣掉通訊公司,用自己的500萬美元,模仿美國AAA創立了UAA(華夏聯合 汽車 俱樂部),做車輛保險代理。自此,三個人的命運開始交織在一起。



2005年,在神秘人物引薦下,錢治亞入職華夏聯合 汽車 俱樂部,擔任總裁助理,做一些端茶倒水打字的雜活。但由於一直近距離接觸一把手, 錢治亞 的見識不斷增長,開始掌管公司運營,逐漸成為陸正耀最得力的干將。


關鍵是與時間賽跑,盡快把規模做出來 。如果將市場份額做的很大,其他市場競爭者要想進入,也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是陸正耀的想法。UAA便選擇了選擇了低價策略, UAA的車險報價比一般4S店便宜100—200元 。很快積累了150萬會員。


陸正耀沒有想到的是,有人盯上了UAA。劉二海專門對UAA做了一次暗訪,在北京南二環一家破賓館找到了UAA的一個業務部門,調研完之後他對UAA的商業模式很有信心,堅持認為:UAA可以成為 汽車 服務行業的領軍企業。


劉二海就去望京總部主動拜訪了陸正耀,貴客造訪也讓陸正耀懵了一下,他不太敢相信創辦沒多久就有人上門投資,一度認為是騙子。


兩人的大學專業都是通信自動化,都從事過通信行業,一來二去熟了後,兩人越談越投機,商業理念也一致 : 盡快做出規模是創業關鍵 。劉二海,就成為陸正耀認識的第一位資本界朋友。


擅長資本運作的劉二海,遇到了擅長企業運作的陸正耀,可謂一遇風雲便化龍,二人開始了雙劍合璧。2006年,劉二海給UAA投了 800萬美元 ,在當時,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從這個時候起, 低價、擴張、融資 ,三位一體的策略組合,在他們三人的心裡砸下了根,以後不斷復制,包括瑞幸。


但是,造化弄人,規模剛開始擴張,保監會的一紙規定,讓UAA的保代業務直接完蛋。


錢治亞在哭,陸正耀在痛哭,劉二海在嚎啕大哭!


三位主角經歷了悲喜起落,似乎要以悲劇收場。但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UAA積累的200萬會員是他們的最大財富,轉型還得圍繞車來展開。為了挽回損失,陸劉二人天天見面,商量繼續干什麼好,修車、洗車、雨刷器經常出現在他們的討論中。最終二人決定進軍租車領域。


2007年9月,神州租車成立。 劉二海注資2200萬美元,陸正耀任CEO,錢治亞任COO。 劉二海負責打錢,陸正耀負責管理,錢治亞負責經營,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三人意氣風發,從一開始,就立志做一個全國性的企業。當年10月,就宣布要在全國11家城市同步開業,到08年7月就覆蓋了30個城市。


但是,又是造化弄人, 金融危機爆發了 ,融資困難,才鋪了幾百輛車,錢就見底了,公司連工資都發不出來。陸正耀急得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難不成又要付諸東流、從頭再來?


他天天跟劉二海哭窮:沒錢沒法幹活,錢不夠用,兄弟趕緊來湊。這個時候的神州租車,是死是活,全看劉二海了。


危難之際,劉二海再次出手,聯想投資對神州租車進行了一次追加投資。神州租車起死回生,還投放了1000輛車,規模沖到全國第二。


2010年8月, 聯想投資再投12億元 。利用這筆巨資,神州租車宣布三個月內將車隊擴充到1萬輛,五年內達到10萬輛,並發起瘋狂的價格戰和廣告營銷,以30-50%的降價幅度搶占市場,震驚同行,陸正耀的「租車狂人」「價格屠夫」稱號不脛而走。




有錢就降價,賠錢我也干;廣告鋪天蓋地,花錢如流水。富貴險中求,陸正耀的「七傷拳」打法,使得神州的市場份額不斷上升,但現金流捉襟見肘,隨時都有牆倒眾人推的風險。


當時, 神州租車的負債率達到90% ,岌岌可危。陸正耀甚至賣了自己的幾套房來填補窟窿,但杯水車薪。


陸正耀慌了,趕緊去找劉二海。二人一合計,感覺要完了,但還是決定賭一把——上市。2012年1月,被稱為「神州第一股」的神州租車, 決定赴美上市


但是,陸正耀挑錯了時機。


2010年中資企業為了赴美上市不惜財務造假的行為,深深打擊了中資企業的信用。直到2012年,美國證監會還在指控普大煤業、開元 汽車 等中概股企業造假,並狙擊了迅雷的上市。


2012年4月,神州租車宣布暫停赴美IPO。


時過境遷,當年神州租車為中資企業的造假行為買單,現在則是中資企業為瑞幸的造假買單。當年深受惡龍之害的少年,一旦闖入龍潭,屠戮惡龍之後,自己卻成為新的一條惡龍了。


美國人沒上當,神州租車走入絕境


事在人為,陸正耀遇到了人生中第二個貴人—— 黎輝 ,擔任華平投資的亞太區總裁。黎輝的老婆就是大名鼎鼎的鳳凰衛視主持人 曾子墨



陸正耀、劉二海,天天約黎輝吃飯、喝酒、唱歌。一來二去混熟後,2012年7月, 神州租車拿到了華平投資2億美元的 「救命錢」


神州「鐵三角」正式形成!



錢一到賬,神州租車再次祭出 價格戰大旗 ,發起「50元新車大風暴」,展開新一輪的市場攻勢。


神州租車前面還是虧損,幾輪錢砸下來,不少競爭對手都被打死或打殘,只有神州的市場份額芝麻開花節節高。2014年,神州租車便實現盈利(至少財報是這樣寫的)。


在聯想控股、華平投資的加持下,2014年9月神州租車赴港IPO,最高市值達到466億港元。


一年後,黎輝所在的華平投資減持了7.09%的股票,套現3.96億美元,減去2億的本金, 凈賺1.96億 。目前仍持有10.11%的股權。


劉二海所在的聯想投資 套現2億美元 ,目前還是神州租車的大股東。


陸正耀有了神州租車這個品牌,大肆收購,展開資本運作,打造自己的商業帝國。


每個人都賺得盆滿缽滿。經歷過血與火淬煉的男人情誼,再用金錢來見證,正所謂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分過贓,這樣的友誼再牢固不過了。



陸正耀從零起步,到神州租車上市的這8年,錢治亞親身經歷這一切,她見識到資本幫陸正耀攻城拔寨、殺出重圍從而一舉奠定江湖地位的全過程。這為她做瑞幸積累了豐富經驗。事實證明, 錢治亞創辦瑞幸,基本是模仿神州租車。


回頭看陸正耀做神州租車,基本可以說這就是 一場賭局 。如果不是劉二海的屢次挺身而出和黎輝的江湖救急,負債率90%的神州租車一定是無力回天的,早就破產清算了。


如果這幾筆投資沒有撐到上市,神州租車就會和戴威的ofo一樣,被維權者堵在公司門口,用戶連押金都退不出來。


從神州租車的案例中,我們也能看到陸正耀的打法: 價格戰+規模擴張+融資燒錢,迅速做大,上市圈錢 。整個過程,上市是他的唯一目的和唯一救命稻草,不上市便成仁。


做大企業,為什麼不拼品質要拼價格呢?因為提升服務品質太慢,投入成本高,而且難以量化,遠不如價格戰來得短平快。而價格戰又需要資本的配合,資本是逐利的, 被資本綁架的企業已經沒有了自主選擇權,喪失了慢下來的權利 ,它只能像一頭猛獸一樣沖到終點,除非中途累死,否則不會停止奔跑。


諷刺的是,上市套現之後,神州租車完成 歷史 使命,沒有了更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的動力。業績開始斷崖式下滑,2019年營收77億,但凈利潤只有3000萬,同比下滑90%,只剩下渣了。而神州租車退押金難、慢、條件苛刻,用戶怨聲載道。


鐵三角無意提升神州租車的品味,無意做出有品牌價值的百年老店, 他們沒有情懷,想的就是賺錢、賺錢、再賺錢 ,將目光投向下一個商業模式。

神州租車上市後,陸正耀沒有閑下來。2015年1月,看好網約車行業,創辦神州專車,後改名神州優車。


然後將神州租車的歷程重演了一遍。只是這一次,他們沒有耐心等待七年再上市。神州專車從誕生開始,就被不斷投喂巨額資金,直接催熟。



短短11個月就完成了三輪融資, 總金額逾110億元 ,其中華平資本、聯想投資是最早的投資者。A、B兩輪共完成8億美元融資, 創造了國內互聯網公司前兩輪融資額的最高紀錄。


2016年7月,神州優車登陸新三板,估值369億,在整個新三板排名老二,距離企業成立也就一年半而已。


鐵三角已經在股價的最高點套現成功, 然後業績就開始變臉了 。2018年營收腰斬,2019年上半年營收繼續腰斬,公司市值已經縮水至不足150億。


到現在,神州優車的市場份額只排在第四位,而且還在不斷縮小。它的專車業務比例正在逐步減小,網貸金融業務正在逐步加大。


業績下滑,不務正業,神州優車的下跌之路才剛開始



神州優車上市時,錢治亞跟隨陸正耀已有12年,從打雜到公司二把手,職業發展堪稱平步青雲,上演了一出現實版的《杜拉拉升職記》。 她將陸正耀的一招一式都記在心裡 ,就連陸正耀雷厲風行的業務風格也學到手了。


錢治亞聲音柔和,長發披肩,本來知性沉穩,與「女強人」並不沾邊。但經過一番磨練,作風凌厲,治下極嚴,同事們送她「 鐵娘子 」稱號。神州優車的高管用兩個詞形容她:菩薩面龐,雷霆手段。



在做神州優車的過程中,陸正耀挖掘了兩名新面孔。


首先是2015年3月擔任神州優車的CMO(市場總監)楊飛。令人大跌眼鏡的是,楊飛是剛從局子里出來。2015年,楊飛因「有償刪帖」被朝陽法院判處一年半的有期徒刑。


但事實證明,陸正耀眼光獨到: 楊飛是個營銷天才 。他到處演講,做直播,將營銷天分發揮得淋漓盡致。他在天貓、淘寶策劃的營銷案例,多次獲得冠軍,楊飛所著的《流量池》成為了互聯網運營的必讀商業書。他後來成為了瑞幸的CMO。


然後是收益管理負責人劉劍。 劉劍也是神州元老 ,2008年就加入創辦僅1年的神州租車,擔任車輛管理中心副主任和收益管理負責人,一干就是7年。2015,調到神州優車擔任收益管理負責人,一干又是3年。默默無聞的劉劍後來成為瑞幸COO。


自此,瑞幸「三劍客」在神州優車正式集齊!陸正耀是他們每個人遇到的共同伯樂。


不得不說,陸正耀的看人眼光真毒。



在這個過程中,劉二海和黎輝也沒閑著。2015年,劉二海創辦了自己的 愉悅資本 ;2017年。黎輝創辦了 大鉦資本 。這兩個投資機構,就是瑞幸的金主。


其中,大鉦資本沒有任何投資案例,專門為瑞幸准備的。

2017年11月,錢治亞從神州「辭職」,創辦瑞幸,擔任CEO。「瘋子」楊飛同時辭職,擔任CMO。2018年5月,「老實人」劉劍擔任COO。三星歸位,一個草根「女強人」、一個重新做人、一個無名小卒,他們要在資本寒冬逆境突襲,帶領瑞幸實現18個月上市的創業神話,打造世界上從公司成立到IPO最快的公司。


三劍客幕前操作,陸正耀、劉二海、黎輝組成的神州三巨頭,在幕後給予年輕人支持,要錢給錢,要人給人。據瑞幸員工透露,連面試地點都是在神州租車辦公樓進行的。


說干就干,套路不變: 低價+擴張+燒錢


瑞幸咖啡的單杯銷售均價為11元,只有星巴克的1/3,實際上就是賣一杯虧一杯。再加上大量的優惠券、折扣和補貼,瑞幸已經達到了 賣一杯虧兩杯 的恐怖節奏。


依靠這種低價策略,瑞幸將對咖啡品質要求不高而對價格敏感的大量中產階級吸引過來。這種屌絲經濟和長尾效應,是瑞幸規模擴張的基礎。


成立僅5個月,瑞幸的店面就達到525家。2018年新開1500家。2019年宣布再新開2500家,在2019年5月上市之前,門店總數已經達到2500家。這個擴張有多誇張呢?


星巴克1999年進入中國,到現在也才3600家,平均每天0.5家, 瑞幸是它的10倍 ;Costa2006年進入中國,到現在也才450家,成立五個月的瑞幸咖啡就趕超了對手10多年的擴張之路。這種速度,令無數同行艷羨和咋舌!



瑞幸敢這么激進,是因為鐵三角在後面提供金錢彈葯。


2018年7月,A輪融資2億美元,投資人就是黎輝的大鉦資本、劉二海的愉悅資本、「老相識」君聯資本(聯想投資)、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是大鉦資本的LP,出錢給大鉦資本)


2018年12月,B輪融資2億美元,投資人只不過是把A輪的GIC置換成中金資本,其他投資人不變。


中金資本和「神州鐵三角」又有什麼關系呢?


中金資本總裁丁瑋是神州租車獨立董事,中金資本的CFO陳良芸是神州租車董秘。


毋庸置疑, 資金方全都是自己人


整個過程,就是神州鐵三角和瑞幸三劍客組成的神州系自己布的一個局。


到了2019年4月,瑞幸已經18個月了,用金錢攢的泡沫局也夠大了,該啟動IPO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陸正耀玩了一個伎倆。


4月18日,也就是申請IPO的前五天, 星巴克的最大股東貝萊德突擊入股 ,投資1.5億美元。這筆融資相當關鍵,就是在告訴美國投資者,星巴克的大股東都投我了,你們還有什麼不放心的呢?


當然,貝萊德也得到了豐厚的回報,瑞幸上市後,貝萊德全部清倉,賺得盆滿缽滿。


萬事俱備,東風也不缺,2019年5月17日,瑞幸在美國納斯達克順利上市。


在瑞幸之前,中資企業上市的最快時間,是空中網的2年2個月,瑞幸則刷新到了一年半!


在上市儀式上, 神州鐵三角和瑞幸三劍客全部出席,陸正耀站C位。


在股權比例上,陸正耀和姐姐合計持股42.93%,錢治亞持股19.68%,黎輝的大鉦資本持股11.9%、劉二海的愉悅資本持股6.75%。


瑞幸上市,實現了華麗變身,但並不是就大功告成了。


首先, 股票都有禁售期 ,瑞幸是6個月,也就是要到2019年11月才能賣出股票。


其次, 股價不夠高 ,上市首日的股價17美元,瑞幸市值42億,比上市前的29億估值沒有高出太多,套現不能實現收益最大化。


所以,2019年下半年,瑞幸只有一個任務: 拉升股價 。這才有了22億財務造假的驚天陰謀。


因為上市之後就不能只畫餅了,必須把收入做起來,讓投資者看到盈利的前景,這樣才能提高股價。比如京東,年年大額虧損,2014年上市,僅僅三年就實現全面盈利,盈利的當年股價就達到 歷史 最高點。


我們先來捋一捋瑞幸的盈利情況。


上市之前,2018年營收8.41億元,虧損高達16.19億元,幾乎是營收的兩倍;2019年一季度,營收為4.8億元,虧損為5.5億元。


上市之後,2019年第二季度,營收9.1億,虧損為6.1億元,相比一季度,收入增加近1倍,虧損小幅增加, 盈利情況改善明顯 ;第三季度實現收入15.4億元,相比二季度增長70%,虧損5.32億元,還下降了, 盈利進一步改善


那麼,瑞幸的股價是什麼時候開始攀升的呢?就是11月份!


在11月之前,股價一直在20美元附近徘徊。11月7日公布三季度報表後,股價一路高漲,1月7日報價44美元,市值突破100億,1月13日達到最高點50美元。


11月份剛好是股票禁售期到期的時間!


說不是籌劃已久的陰謀,簡直是對不起「陰謀」這兩個字。


到2019年底, 貝萊德全部清倉


1月,股價達到高點,黎輝的大鉦資本減持了3840萬股, 套現2.3億美元 ,收回本金。然後繼續減持4416萬股, 套現10多億美元 ,賺得盆滿缽滿。


陸正耀和錢治亞沒有減持,因為大股東和創始人減持股票是比較明顯的利空,但已經分別將他們持有的瑞幸股份抵押了30%和47%, 質押的總價值25億美元 ,以股權質押的形式成功套現。


楊飛沒有股權,但他成為新三板公司「氫互動」的聯合創始人,這家公司是陸正耀的關聯公司,根據瑞幸的招股書,瑞幸付給氫互動的廣告費用為 4290萬元


劉劍也沒有股權,但擁有4.7萬股期權,按照25美元股價計算, 價值741萬美元。


鐵三角與三劍客,唯一的「被坑者」是劉二海的愉悅資本,他一股也沒賣,至少虧損8000萬美元。作為陸正耀的恩人和貴人,我們無法理解劉二海操作失常的邏輯所在, 假設他沒被陸正耀坑,那就只能是投資失算 ,常在河邊走,這次鞋濕了。


很多人不理解的是,玩得好好的,怎麼突然要自爆財務造假呢?這不是自殺嗎?


其實, 虛增收入是行業潛規則,根本就不是新鮮事 ,把握好度就行,但瑞幸玩得太過火了。瑞幸1-9月營收29.3億元,造假個四五億也能搪塞過去,但瑞幸一下子造假22億!這就太恐怖了。


安永作為審計機構,是無論如何也不敢簽字的,因為簽字就會砸招牌、甚至關門大吉。2001年,安然公司財務造假,世界第一的安達信作為審計機構,直接倒閉。


美國證監會規定,如果不能提交年報,是要退市的,瑞幸幾十億美元的市值就會打水漂。如果承認財務造假,公司最高賠償2500萬美元,外加10-25年刑罰的可能。


孰輕孰重,一目瞭然。關鍵是刑罰誰來承擔,COO劉劍就成了背鍋俠。



10-25年的刑罰是有可能避免的,毋庸置疑,神州鐵三角和瑞幸三劍客正在熬夜加班加點,研究怎麼避免刑罰。與此同時,陸正耀肯定已經跟劉劍談好了入獄價格,一旦判刑,用金錢了卻劉劍的後顧之憂。


當我們用憤慨的文字對瑞幸口誅筆伐時,其實,所有的創業公司,都是這個套路:


1、創始人投1億,企業估值1億,持股100%;

2、投資人A進,投1億,企業估值10億,持股10%;

3、投資人B進,投2億,企業估值20億,持股10%;

4、投資人C進,投5億,企業估值50億,持股10%;

5、創始人與投資人總共投入9億後,企業IPO,估值200億;

6、創始人與投資人累計套現100億,實現數十倍的收益;

7、企業一旦出事,股票暴跌,現有的股票持有者成為接盤俠。


區別僅僅在於, 有沒有上市成功,上市後有沒有出事


王思聰找不到投資者,灰頭土臉;滴滴打車沒能實現上市,心急如焚;李澤楷有奶爸罩著,一直順風順水。結局不同,但他們的手段和目的有什麼不同嗎?


UAA-神州租車-神州優車-瑞幸,同一班人馬,同一個套路,屢試不爽的背後是資本對人性的完勝,越來越激進的背後是人性對資本的貪婪。你很難說, 是人控制了資本,還是資本控制了人?


無論財務造假的處罰結果如何,無論瑞幸會不會退市、會不會倒閉,都不會對大佬們造成什麼本質影響,更不會使他們走向自我毀滅,不管他們有沒有上岸。受害者只有一種:瑞幸周圍的弱小者。道德上的批判無法改變這個殘酷的事實。


一年之後的今天來看,始作俑者陸正耀被中國證監會處罰了30萬元的巨款,中國投資者在廈門中級人民法院的訴訟無果而終,網路網頁上搜索瑞幸相關信息, 新聞大都停留著2020年4-5月 ,甚至「背鍋俠」劉劍,也不知道去了哪裡,消失了一樣,但肯定沒有去服刑。


而公眾,早就淡忘了這件事,繼續追逐其他熱點。


一切如故。


—END—

㈧ 瑞幸咖啡創始人陸正耀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12億元

6月9日,據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消息,陸正耀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案號(2021)京01執763號,執行標的1200484220元。

陸正耀的身份除了瑞幸咖啡創始人之外,名下還有神州優車、神州租車等多家公司。

2019年5月,成立僅兩年的瑞幸咖啡飛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雖然公司還處於虧損的情況,但上市後股價持續上漲,市值一度超過120億美元。但自2020年4月瑞幸咖啡被曝造假事件後,公司經歷了退市、訴訟、管理層動盪、監管機構罰款等一系列動盪,直至2020年年末逐步恢復正常經營。

在這過程中,瑞幸股票暴跌,也導致了陸正耀質押的股權爆倉。2020年7月, 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判清算瑞幸咖啡前董事長陸正耀的股份,陸正耀本人失去瑞幸咖啡全部股權,同時其也在公司內斗中離開管理層團隊。

但離開了瑞幸咖啡的陸正耀並沒有退休,有媒體報道,陸正耀正在籌備一個餐飲品牌,名字或為「小面日記」,該項目已於今年清明節前後開始啟動。

熱點內容
錢全部我出股權怎麼占 發布:2025-02-09 01:46:05 瀏覽:427
公司破產股票漲停 發布:2025-02-09 01:32:31 瀏覽:905
熊貓股份股票歷史價 發布:2025-02-09 01:32:31 瀏覽:238
籌劃非公開發行股票漲停 發布:2025-02-09 01:32:29 瀏覽:103
港股退市重新上市股票 發布:2025-02-09 01:31:43 瀏覽:447
認股權證是怎麼產生的 發布:2025-02-09 01:24:24 瀏覽:256
明天漲停股票海南海葯 發布:2025-02-09 01:18:41 瀏覽:160
同花順怎麼找歷史最低位的股票 發布:2025-02-09 01:00:35 瀏覽:304
余額寶銀華貨幣基金怎麼賣 發布:2025-02-09 01:00:27 瀏覽:756
金融網貸還有多少家 發布:2025-02-09 00:51:07 瀏覽: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