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北上資金二季度加倉的股票

北上資金二季度加倉的股票

發布時間: 2022-12-16 02:20:07

㈠ 北向資金加倉推升籌碼集中度 重點關注半年報預喜板塊

回顧7月,北向資金整體凈流入120.25億元,成為不容忽視的一股主力資金。在北向資金大幅加倉的背景下,多隻個股籌碼集中度快速提升,顯示外資從二級市場中收集了大量零散籌碼。

破解抗跌密碼!這些個股機構與北向資金在加倉,籌碼明顯集中

A股震盪調整,但主力資金忙著調倉換股,一些個股籌碼集中度大幅變動。

Choice數據顯示,在可比的223家上市公司中,有136家7月末股東戶數較6月末出現下降,佔比超過60%。其中,有40家公司股東戶數降幅超過5%。

單從股東戶數的變化上看,上述40家公司的分布有些凌亂,平均漲幅也與大盤指數相差無幾。

但如果結合了北向資金、財務數據等其他指標,其中的一些強勢品種便浮出水面。

取7月份股東戶數降幅超過5%、北向資金持(流通)股比例增加超過0.5個百分點兩個指標,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股票共有6隻,分別是歐普康視、匯川技術、冀東水泥、德賽西威、紅旗連鎖、浙江醫葯。

工控行業龍頭匯川技術籌碼集中度同樣大幅提升,7月末股東戶數為28276戶,較6月末減少6.99%。作為北向資金的傳統重倉股,匯川技術同期獲北向資金猛烈加倉,深股通持股比例從6.87%增至8.21%,加倉1.34個百分點。

除了歐普康視、匯川技術之外,同樣滿足條件的德賽西威7月以來股價大漲13%。

半年報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的業績確定性同樣是主力資金考量的重點。在7月籌碼集中度顯著提升的公司中,有多家先行披露了半年報預喜公告。

按照7月份股東戶數降幅超過5%、7月內公司披露半年報預喜公告兩個指標來看,同時滿足上述兩個條件的股票共有15隻。這15隻股票7月以來平均上漲1.15%,大幅跑贏同期三大股指。

上峰水泥7月末股東戶數為41304戶,較6月末的52588戶大幅度減少21.46%。公司7月15日發布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1億元至10.1億元,同比增長80%至100%。

智萊科技7月末股東戶數為16722戶,較6月末減少11.11%。公司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4億元至1.43億元,同比增長35%至55%。

中新賽克、紅旗連鎖、歐普康視、飛榮達等,均在7月發布業績預增公告,且當月籌碼集中度顯著提升。(中國證券網)

北向資金嗅到了什麼?這些股獲逆勢大幅加倉

從剛剛過去的7月流入情況來看,北向資金呈現出深強滬弱的格局,深股通渠道凈流入量是滬股通的8倍。

從單日數據來看,北向資金在7月還多次出現滬股通凈流出,深股通凈流入的現象。7月15日,滬股通凈流出19.39億元,而深股通則凈流入8.11億元;7月29日,滬股通凈流出13.07億元,而深股通則凈流入16.89億元。

個股方面,近一月北向資金對白馬股的減持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近一個月來,中國平安被北向資金出貨最多,凈賣出22.42億元。貴州茅台也被凈賣出22.12億元。7月1日至30日,北向資金拋售貴州茅台約200萬股,持股比例下降0.16個百分點。

凈賣出超過20億元的還有海康威視。7月2日至7月18日的13個交易日中,北向資金大幅拋售海康威視,僅7月10日出現小幅凈買入,其餘12個交易日單日凈流出多數逾億元。7月22日北向資金大幅買入海康威視4.65億元,隨後連續6天凈買入,7月31日再度被凈賣出1.49億元。

大族激光、五糧液、上海機場也分別被凈賣出16.54億元、13.59億元和12.18億元。

與此同時,招商銀行、萬科A、中國國旅等卻受到北向資金青睞,分別凈買入18.43億元、13.35億元和10.11億元。美的集團、溫氏股份、平安銀行、格力電器等個股也在近一月有不同程度的凈流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周五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出的過程中,資源股獲北向資金重點關注,從持股占流通股變動比例看,稀土和黃金成為北向資金重點買入的對象,前20名中,五礦稀土、天齊鋰業、盛和資源、恆邦股份、中鋁國際、中金黃金、北方稀土、廈門鎢業均屬於資源股。

從近5個交易日看,中際旭創、光環新網、光迅科技、奧士康、依頓電子、衛士通、大華股份等持股比例提升幅度居前,主要以科技股為主。

展望後市,眾多機構均認為,短期科技股仍然會存在投資機會。此外,MSCI將會在8月份進一步提升A股納入因子,部分被低估的藍籌股仍存獲利機會。

東興證券認為,短期來看,在缺少主線邏輯的背景下,確定性較高的5G、自主可控等領域有望實現超額收益,科技行業或將階段性占優。中期來看,中報季市場的關注點仍將回歸到基本面,密切關注各板塊盈利狀況變化。下半年來看,「六穩」工作或再次重提,政策寬松仍將為基建產業鏈帶來新的機會。

展望8月配置思路,中泰證券表示,主要可關注三個方向:

第一,8月下旬中報密集發布期,收入端發生積極變化的行業可能主要集中在科技股,華為產業鏈依然有上漲動能,短期風格或仍將偏向成長,重點關注半導體和消費電子行業的數據;

第二,如果宏觀環境短期重回「寬貨幣緊信用」的狀態,建議關注高股息品種,尤其是中字頭央企,央企分紅可能是減稅降費的重要資金來源;

第三,8月MSCI會進一步提升A股納入因子,對於前期滯漲,估值偏低的藍籌而言,仍然偏利多,重點關注券商、銀行和基建類藍籌股。主題方面,建議關註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國企改革等。

西南證券認為,下半年的A股將延續震盪格局,成長股有相對優勢,投資者需要把握階段性機會。

信達證券指出,二季度開始北向資金陸續減持部分消費白馬,同時隨著科技股估值的不斷下降,北向資金的持有比例不斷攀升。從中長期展望出發,該機構認為部分低估值的白馬科技股已有較明顯的配置價值。

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參考海外經驗,外資購買的是具備地區特色的核心資產,而A股的核心資產不僅是消費白馬。外資在A股買過金融、消費與科技,最關鍵的是看業績。(第一財經)

(雲水長和)

㈡ 北上資金重倉的十大龍頭股,未來高成長(建議收藏)

北向資金作為聰明錢的代表,他們只確定性大的股票,只挑選好的股票操作。例如10月北向資金介入的氫能源龍頭股如今已經是開花結果,剛剛過去的11月份,北向重倉的前10名公司,其中又開始靜悄悄抄底了一個超跌方向,這是值得我們研究,關注的。

第一名: 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總部位於福建寧德。2012年公司與德國寶馬達成戰略合作,正式進入動力電池系統行業。2015年公司收購廣東邦普循環 科技 有限公司,布局鋰離子電池產品梯次利用及回收產業鏈,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並形成產業鏈循環閉環。2017年公司研發生產的動力電池系統使用量攀升至全球第一並保持至今。

2018年6月公司順利登陸A股創業板在深交所上市。截至2020年末,寧德時代共擁有鋰電池產業鏈相關業務的子公司15家,其中,寧德時代在福建和廣東的子公司最多,分別為5家和3家,此外,公司在青海、北京、湖北、湖南、江蘇均有布局。

在公司發展戰略方面,公司將持續發展建立鋰電池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體系,持續研究開發高能量密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長壽命的電池產品和解決方案,以產品技術、卓越製造和精益管理的核心理念應對市場競爭。

第二名: 電動車電控龍頭【匯川技術】

匯川技術成立於2003年,從低壓變頻器業務起家,後藉助內生發展和外部並購,實現了跨領域快速增長,現已成長為國內領先的工業自動化產品供應商和新能源 汽車 電控產品供應商。數據顯示,2007-2020年,公司營收從1.59億增至115億,復合增速高達39%;凈利潤從0.55億增至21.8億,復合增速為32.7%。

當前,公司聚焦工業領域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專注「信息層、控制層、驅動層、執行層、感測層」核心技術,堅持以TOP客戶價值需求為導向,立足國內,拓展國際,為全球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與服務,主要業務分為通用自動化業務、電梯電氣大配套業務、新能源 汽車 業務、工業機器人業務、軌道交通業務等五大板塊。因公司創始團隊有華為背景,且在公司文化上明確提出向華為學習,匯川技術又被市場戲稱為智能製造領域的「小華為」。

第三名: VR代加工龍頭【歌爾股份】

歌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1 年 6 月,2008 年5月在深交所上市。作為全球領先 的聲光電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歌爾在微型聲學器件、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光 學、精密製造等領域建立起獨有的競爭優勢。當前實行「零件+成品」發展戰略,零件方面主要業務是聲學、光學器件、微電子產品,2019 年營收佔比約 30%,相對穩定;成品業務之一為智能聲學整機,包括 TWS 耳機、智能音箱,營收佔比約 42%, 為近2年增長的核心驅動力;成品業務之二為智能硬體,包括智能手錶/手環、 VR/AR 設備等,營收佔比約為 24%,將助力公司實現中長期持續成長。

2018年上海恩捷並入上市公司後,鋰電隔膜業務成為公司核心業務。濕法鋰電池隔膜業務是公司2018年收購上海恩捷後的核心業務,業務歸屬於子公司上海恩捷及孫公司無錫恩捷、珠海恩捷、蘇州捷力、江西通瑞等,產品主要運用於新能源 汽車 鋰電池、3C類產品及儲能領域。

第七名: 鋰礦龍頭【贛鋒鋰業】

公司成立於2000年,起初專注於中游金屬鋰及深加工鋰產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目前為止,公司已成為全球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領先企業,擁有五大類逾40種鋰化合物及金屬鋰產品的生產能力,業務貫穿上游鋰資源開發、中游鋰鹽深加工及金屬鋰冶煉、下游鋰電池製造及退役鋰電池綜合回收利用,形成了一套鋰生態系統。

贛鋒鋰業的目標是「打造全球鋰行業上下游一體化的國際一流企業」。它是鋰離子電池上游鋰鹽賽道龍頭公司。產業鏈要素:垂直整合「鋰」全產業鏈,延伸至固態電池贛鋒鋰業所有業務圍繞「鋰業」進行,收入來源是以「鋰化合物及鋰金屬」為主的加工冶煉,並以此向上游布局鋰資源、向下游延伸以「固態鋰電池【1】」為核心的相關製造產業。公司發展思路清晰,從中游鋰化合物及金屬鋰製造起步,積累豐富的行業經驗及專業技術後,逐漸拓展上游鋰資源開發業務以獲取鋰原材料的供應,再拓展下游電池鋰電池製造及廢舊電池回收,已形成垂直整合的業務模式且協同有關「鋰」的上、中、下游。

第八名: 光伏儲能逆變器龍頭【陽光電源】

陽光電源成立於1997年,專注於逆變器的自主研發與製造。公司依託逆變器產品以及在電力電子轉化技術上的優勢,逐步向下游應用領域延伸,2013 年開始拓展電站業務,目前市場份額已迅速提升至全球第2;2014 年 與三星 SDI 合資建廠開始進軍儲能電池與電源業務。2016年以來儲能系統裝機穩居全國第1,已成為全國排名前五的鋰電儲能製造商。同時,公司積極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 增長點,在新能源車電控、充電樁及水面光伏系統等領域均有布局。

公司乘國產逆變器大規模擴張之勢,憑借技術優勢,市佔率迅速提升,穩居全球逆變器龍頭。2020年我國逆變器企業的全球市佔率高達 64%,牢牢占據市場主流地位。在 2013 年光伏逆變器光伏國家標准正式發布之後,公司光伏逆變器出貨市佔率穩步提升,2020 年 光伏逆變器出貨 35GW,全球市佔率 19%,居於第二位,與華為同處於第一梯隊,並相較 於第二梯隊具有較大優勢。

第九名: 圖形感測器晶元龍頭【韋爾股份】

韋爾股份成立於2007年,一直從事半導體產品設計和分銷業務。2017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9年先後並購全球第三大CMOS圖像感測器供應商豪威 科技 和知名晶元設計企業思比科,一躍成為全球領先的半導體設計公司之一。當前,韋爾股份已是A股市值最大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同時也是國內主要的半導體產品分銷商之一,2019年位居國內第5名,且前五名之間差距不大。

從技術對比看,索尼新產品發布速度較快,但三星和豪威 科技 同類產品緊追其後,三者不存在明顯的代際差距,多數時間內,三家產品同質化都較高。從價格對比看,豪威 科技 的產品具有明顯的性價比優勢,再考慮到中國大陸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占據全球近80%的份額,在國產替代的大環境,公司市場份額有望繼續快速提升。

第十名: 鋰電電解液龍頭【新宙邦】

㈢ 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出11.14億!加倉這些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2月22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出11.14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出4.92億元,深股通凈流出6.22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1626.38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12.57%。

從個股來看,興業銀行、葯明康德、招商銀行、金域醫學等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規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別達到6.76億元、3.65億元、3.41億元、3.37億元。美的集團、五糧液、洋河股份、伊利股份等獲北向資金減持規模居前,減持市值分別為6.78億元、6.27億元、5.55億元、5.14億元。另外,睿創微納、瀾起 科技 、中國通號、君實生物-U等連續3天獲得北向資金增持。

據e公司測算,增減持變動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中,金力永磁、山西焦化、中國通號、吉電股份等獲北向資金大幅增持,分別為124.25%、78.76%、63.53%、63.41%。而光明乳業、魯商發展、伊力特、華夏航空等減持幅度較大,分別減持31.41%、30.93%、28.31%、24.33%。

從行業來看,本期銀行(13.70億元)、農林牧漁(7.40億元)、鋼鐵(5.21億元)等行業板塊獲北上資金偏好,資金凈買入較為明顯。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

㈣ A股連日調整,北上資金逆市連續5日加倉這42隻個股(附名單)

每經AI快訊,9月10日,北上資金連續5個交易日買入42個股。北上資金連續5個交易日加倉個股中,鄭煤機(601717.SH,收盤價:9.34元)增持比例增幅最大,5個交易日增持2.23個百分點,其他增持比例較大的個股包括八方股份(603489.SH,收盤價:157.53元)、德賽西威(002920.SZ,收盤價:62.31元)、亞廈股份(002375.SZ,收盤價:11.77元),分別增持1.31個百分點、1.16個百分點、1.14個百分點。

*榜單已剔除計算區間內涉及股權登記的個股

㈤ 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21.39億!加倉這些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9月15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21.3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25.25億元,深股通凈流出3.86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1320.30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9.75%。

從個股來看,隆基股份、贛鋒鋰業、招商銀行、璞泰來等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規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別達到9.33億元、7.17億元、4.50億元、4.21億元。貴州茅台、三一重工、五糧液、格力電器等獲北向資金減持規模居前,減持市值分別為8.70億元、6.00億元、5.18億元、5.01億元。另外,石頭 科技 、君實生物、柏楚電子、包鋼股份等連續3天獲得北向資金增持。

據e公司測算,增減持變動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中,通裕重工、豫能控股、國恩股份、中國汽研等獲北向資金大幅增持,分別為77.90%、73.61%、54.51%、50.36%。而誠邁 科技 、凱倫股份、潤和軟體、東南網架等減持幅度較大,分別減持64.13%、61.01%、58.49%、47.92%。

從行業來看,本期電氣設備(16.92億元)、非銀金融(9.82億元)、電子(8.35億元)等行業板塊獲北上資金偏好,資金凈買入較為明顯。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

㈥ 北上資金連續加倉股 20股連續八周獲加碼!這幾股機構說上漲空間超30%

南鋼股份、江蘇銀行、樂普醫療等連續八周獲北上資金加倉,且機構預測上漲空間超30%。

國慶節後首周,滬指連收四陽,累計上漲2.36%。與此同時,北上資金節後也迎來了凈買入,4個交易日合計凈買入33.9億元。其中,滬股通凈買入12.58億元,深股通凈買入21.32億元。事實上,北上資金節後首周凈買入的概率也較大,達到80%。從歷史數據來看,自2015年至2019年,僅2018年受市場大環境影響,節後首周凈賣出超百億。

家用電器、建築材料行業連續七周獲增倉

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本周北上資金持股數量環比增加行業有13個。從凈流入行業來看,房地產、建築材料、醫葯生物3行業持股數量環比增加2%以上。其中,房地產行業獲加倉最為明顯,北上資金本周持有該行業股票33.43億股,環比增加4.07%。

相比之下,本周有15個行業遭北上資金減倉,輕工製造減倉最為顯著,北上資金持有該行業股票數量4.81億股,環比下降3.44%,電子行業環比減倉比例也超過3%。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增倉行業中,家用電器和建築材料行業連續七周獲增倉,其中 家用電器行業最新持股數量達到31.35億股,較七周前增加8.53%;建築材料行業持股數量較七周前增加21.93% 。與此同時,食品飲料行業卻連續五周遭減倉。

北上資金環比大幅增持5股

從活躍股來看,本周共有29隻個股上榜成交活躍榜榜單,電子股扎堆,共有8隻。成交金額最多的是貴州茅台, 本周累計成交66.97億元;其次是五糧液,累計成交金額38.69億元;成交金額較高的還有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

從凈買賣金額統計,本周上榜的活躍股股中,共有16隻獲凈買入。 凈買入金額最多的是招商銀行,本周凈買入金額為9.29億元 ,其次是美的集團、立訊精密,凈買入金額分別為8.09億元、7.27億元。凈賣出個股中, 凈賣出金額最多的是大華股份,本周凈賣出額為6.12億元 ,海康威視本周遭小幅凈賣出2.32億元。

整體來看,本周北上資金增倉股數量超600隻,共計611隻。其中增倉超0.5個百分點的個股有12隻,其中5隻增倉超1個百分點。具體來看, 香飄飄本周獲顯著加倉,最新持股比例6.04%,環比增加2.18個百分點 ;其次是 拉夏貝爾 ,持股比例環比增加1.49個百分點。持股比例環比增加居前的還有 韋爾股份、沃森生物、京新葯業 等。

從北上資金減持股來看, 傲農生物遭減倉最為顯著,持股比例下降1.6個百分點, 該股本周股價上漲7.06%,主要受益於養殖股走強。其次的 全志科技, 持股比例下降1.33個百分點。另外,大華股份、海越能源及芒果超媒持股比例下降幅度均超過0.85個百分點。

20股連續八周獲增倉

數據寶統計顯示,北上資金連續四周買入 114股。分行業來看,醫葯生物、房地產、電子股數量居多,均超過10隻。

將時間拉長,有20股連續8周獲北上資金增倉。從持股比例變動情況來看,祁連山、陽光照明、老闆電器位居增倉前三名,3股持股比例增加幅度均超過2.5個百分點。其中祁連山增倉最為顯著,持股比例增加5.88個百分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連續8周獲增倉的20的個股中, 東方日升 本周股價大幅上漲12.53%,福斯特本周股價下跌4.07%,大幅跑輸大盤。業績來看,已披露業績預告的4股前三季度凈利潤均有望增長,其中 東方日升凈利潤有望增超2倍,祁連山凈利潤有望增長87%

從機構預測一致預測上漲空間來看,9股上漲空間超20%。位居前兩位的 南鋼股份、天地科技 ,上漲空間均超過40%;銀行股江蘇銀行、醫葯股樂普醫療及電子股陽光照明上漲空間都超過30%。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文章來源:數據寶)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的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站立場無關。

㈦ 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163.16億!加倉這些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4月19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163.16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65.60億元,深股通凈流入97.56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998.63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11.59%。

從個股來看,比亞迪、牧原股份、陽光電源、貴州茅台等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規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別達到9.75億元、7.16億元、6.76億元、6.25億元。京東方A、寧德時代、上海機場、三一重工等獲北向資金減持規模居前,減持市值分別為4.23億元、2.21億元、1.81億元、1.48億元。另外,睿創微納、杭可 科技 、瀾起 科技 、中國通號等連續3天獲得北向資金增持。

據e公司測算,增減持變動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中,創意信息、葫蘆娃、英唐智控、伊力特等獲北向資金大幅增持,分別為306.18%、233.34%、158.35%、123.79%。而飛利信、天銀機電、天澤信息、同有 科技 等減持幅度較大,分別減持49.41%、36.56%、36.54%、35.59%。

從行業來看,本期食品飲料(18.42億元)、醫葯生物(18.27億元)、化工(17.01億元)等行業板塊獲北上資金偏好,資金凈買入較為明顯。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

㈧ 北上資金最新動向曝光!12股獲得「聰明資金」加倉幅度超100%

據統計數據顯示,本周,北上資金先揚後抑,全周累計凈賣出104.91億元,其中,本周深股通合計凈賣出54.86億元,滬股通凈賣出50.05億元,是年內第2次凈賣出超百億元的周。

值得一提的是:年內北上資金總共有4次單日凈賣出超百億元,其中有2次出現在本周。

其中,本周四凈賣出107.83億元,為年內第4大單日凈賣出;周五凈賣出108.16億元,為年內第2大單日凈賣出。

從行業方面來看,除電氣設備外大部分行業本周都被北上資金凈賣出,電氣設備本周獲北上資金逆勢加倉47.58億元,為唯一凈買入超40億元的行業。

具體到個股方面,從增倉幅度來看,本周獲北上資金加倉幅度環比增超50%的共計有33股!

其中,環比增幅最大的是博暉創新,北上資金最新持有906.56萬股,持股量環比增幅達236.35%;

緊隨其後的是中集車輛、怡亞通,北上資金最新持股量分別為168.14萬股、4622.99萬股,環比增幅為167.42%、135.12%,位居增倉榜第二、第三位。

博暉創新:北上資金最新持股906.56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236.35%;

公司人體微量元素檢測儀器(熒光免疫層析分析儀等)產品市佔率第一,HPV檢測產品由儀器、HPV試劑盒(微流控晶元+試劑)兩部分組成,檢測設備主要為小型質譜分析儀及相關產品;

中集車輛:北上資金最新持股168.14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67.42%;

全球領先的半掛車與專用車上裝龍頭;公司主要業務為半掛車與專用車上裝,其中半掛車銷量連續八年穩居世界第一,與TIP、DHL、上汽紅岩等眾多知名客戶展開合作;

怡亞通:北上資金最新持股4622.99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35.12%;

國內供應鏈行業龍頭,全程供應鏈服務龍頭,是稀缺的供應鏈商業平台企業,擁有覆蓋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的300多個城市的物流網路;

公司業務包括廣度供應鏈(生產型供應鏈)、深度供應鏈(流通消費型供應鏈)、全球采購及產品整合供應鏈(生產型供應鏈)和供應鏈金融;

內蒙一機:北上資金最新持股810.33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28.73%;

兵器工業集團旗下上市公司,公司作為國家唯一的集主戰坦克系列和中重型輪式裝甲車系列為一體的裝備研製生產基地,主要研製生產履帶、輪式、火炮等系列產品,形成了輪履結合、車炮結合、輕重結合、內外貿結合的研製生產格局;

聚飛光電:北上資金最新持股505.44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27.58%;

在國內小尺寸背光LED器件絕對領先,市佔率30%以上,下游是顯示面板廠商;專業從事SMD LED器件,屬於LED封裝行業,適用於小間距LED顯示屏;

公司擁有「MiniLED模塊技術」,採用Mini倒裝晶元巨量轉移封裝技術,包括驅動器電路,適用於車載顯示、智能移動終端、筆記本電腦、電競、電視等高端顯示屏。

科大智能:北上資金最新持股736.56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17.84%;

在工業生產智能化領域的全產業鏈布局,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的綜合智能解決方案;

收購上海冠致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和華曉精密工業(蘇州)有限公司100%股權,鞏固了公司在工業生產智能化和機器人應用領域內的市場地位。

湖南黃金:北上資金最新持股3516.75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12.38%;

國內第七大黃金企業;主要從事黃金及銻、鎢等有色金屬礦山的勘探、采選等,公司擁有50噸/年黃金生產線的規模化生產線;

健之佳:北上資金最新持股3.51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08.05%;

全國性知名 健康 連鎖零售企業;公司專注紮根西南,專業從事以葯品銷售為主、 健康 護理和便利品銷售為輔的連鎖零售業務;

鵬輝能源:北上資金最新持股321.47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04.02%;

國內領先的規模化生產鋰鐵電池產品的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鈷酸鋰系列產品、磷酸鐵鋰系列產品、三元材料和多元復合鋰材料系列產品、鋰鐵電池、鋰錳電池等。

利亞德:北上資金最新持股6384.44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03.78%;

小間距領域世界龍頭,在相關業務領域最先布局;景觀照明與文化 旅遊 、LED顯示以及VR/AR業務協同,創造性地採用PPP模式參與城市照明;

景觀亮化龍頭,充分受益各城市「夜遊經濟」;在進行Mini LED及Micro LED調研及預研;

中國核建:北上資金最新持股338.51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01.38%;

我國核電工程建設領域規模最大、專業一體化程度最高的企業,在國內核電建設市場長期占據絕對主導地位;

承擔了我國出口的所有核電機組建造任務,同時承擔「華龍一號」全球首堆福清核電和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項目;

迪瑞醫療:北上資金最新持股13.97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100.33%;

IVD尿液檢驗領域龍頭;公司主營醫療檢驗儀器及配套試紙試劑的研產銷,產品主要包括尿液分析、生化分析、血細胞分析、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婦科分泌物分析、凝血分析、整體實驗室七大系列;

聖元環保:北上資金最新持股72.26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95.43%;

城鎮固液廢專業化處理領域領先企業;公司主營業務為經營城鎮固液廢專業化處理,專注於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和生活污水處理業務;

公司生活污水處理項目採用了目前國際應用較為廣泛、成熟的活性污泥技術,並根據不同項目的運營需求,採用了不同的細分處理工藝。

立中集團:北上資金最新持股367.44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88.62%;

全球眾多新能源 汽車 領軍企業的車輪配套供應商;公司主要為新能源車企配套供應鋁合金車輪產品,已經成為蔚來 汽車 、威馬 汽車 、小鵬 汽車 等多家新興造車企業的供應商;

東南網架:北上資金最新持股598.76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83.02%;

空間鋼結構領域龍頭,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全國唯一「裝配式鋼結構住宅低碳技術創新及產業化示範基地」和住建部全國首批「國家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

有研新材:北上資金最新持股497.29萬股,本周環比加倉幅度80.42%;

國內最早從事高端靶材、特種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光電材料研究和生產的企業;屬於半導體材料,是大基金二期投資重點領域之一;

注意:上述公司根據業績報表等公開資料整理歸納,僅作為分享以及交流學習,不作為買賣依據;

(上述部分公司近期股價已有較大漲幅,切勿追高,切勿追高,切勿追高!)

㈨ 40億!北上資金本月首現單周凈賣出 連續逆市加倉這只金融股

南溫北冷

統計顯示,12月17日至21日,通過滬、深股通北上資金合計成交937億元,成為12月份以來周成交金額首次回落至千億元以下, 期間北上資金凈賣出39億元 ,其中深股通通道成為資金出逃重災區,凈賣出約合25億元。

相比,南下資金通過港股通保持第二年度小幅凈買入,合計7.68億港元,出現「南溫北冷」局面。下周港股市場將進入聖誕假期。 整體來看,今年來互通市場呈現「南冷北熱」,北上資金合計凈買入約2915億元,南下資金凈買入805億港元。

今年以來各月滬港通凈買入金額(億元,億港元)

今年以來各月深港通凈買入金額(億元,億港元)

與此同時,港股上市新經濟公司頻現破發。數據顯示,科技股上市熱潮推動香港新股交易價值達到357億美元,領先於紐約證交所。不過,融資額不低於1億美元的公司在上市第一個月中平均下跌6.2%,創2008年以來最差回報表現。根據追溯至1994年的數據,經過IPO規模加權之後,這一指標的平均跌幅達到創紀錄的6.9%。

對此,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發文指出,港股的新股發行發行價和交易價格是由買賣博弈產生的,破發與早期的私募投資者給出的估值較高以及早期市場上新經濟公司的新股供應較少等因素有關,加上新上市機制生效時間並不長,市場參與各方需要時間來適應合理定價,而成立不久的新經濟公司也需要一些時間來向市場證明其真實的內在價值。

另外,隨著互聯互通市場深化,內地資金將進一步深入參與新經濟體交易。港交所與內地滬、深交易所就同股不同權架構標的納入港股通交易范圍達成一致,預計相關規則在2019年中生效實施。

加倉金融股龍頭

從互通資金調倉情況來看,北上資金近期持續增持金融股龍頭,逆勢加倉中國平安和招商銀行,作為成交活躍股分別獲凈買入約10億元和5億元。

招商銀行上周罕見連續下跌,累計重挫約10%。 期間有香港市場傳言稱,招行內部定調2019年營收零增長,凈利潤增速降至個位數,招致12月20日該股A、H股同步下跌,領跌整個銀行板塊。事後公司方面予以否認,多家券商也發文力挺。 而北上資金在12月19日至21日連續逆勢加倉,連續凈買入,最新持股比例已經達到3.27%。

有市場人士認為,部分公募基金年底存在流動性需求,外加今年股票型基金普遍不理想,鑒於流動性需求和基金排名需求,銀行股作為公募基金的重倉股,且銀行股作為大市值股票,拋售回籠資金成為部分公募基金的首選。

不過,滬、深股通標的中,其餘銀行股被大幅凈賣出。比如,同期民生銀行被凈賣出近2億元,農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建設銀行等,均遭超過1億元凈賣出。

另外,由於美聯儲加息和美國政府關門的威脅下,上周原油市場大幅下跌。在此背景下,北上資金減持了中國石化、中國石油,據e公司推算金額約在3億元和1億元;部分化工股獲增持,包括嘉化能源、康得新和桐昆股份。

【外資】 全年買入近3000億!外資最後一月這樣部署 這29股成2019當頭炮?

公募】 黎明前的黑暗?四大「價值投資神股」走下神壇 基金護盤也逃不脫補跌?

點擊查看>>>主力調倉路徑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原標題:40億!北上資金本月首現單周凈賣出,連續逆市加倉這只金融股,今年凈買入近3000億!)

㈩ 北向資金單日凈流入6.51億!加倉這些板塊

統計數據顯示,2月23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6.51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21.96億元,深股通凈流出15.45億元。北向資金成交金額達到1414.41億元,佔A股當日總成交金額比重為13.85%。

從個股來看,華友鈷業、陽光電源、葯明康德、平安銀行等個股獲北向資金增持規模居前,增持市值分別達到6.49億元、4.71億元、4.29億元、4.08億元。中國中免、泰格醫葯、金風 科技 、立訊精密等獲北向資金減持規模居前,減持市值分別為5.84億元、4.63億元、4.11億元、3.19億元。另外,睿創微納、中國通號、君實生物-U、包鋼股份等連續3天獲得北向資金增持。

據e公司測算,增減持變動1000萬元以上的個股中,安寧股份、山鷹國際、中國寶安、同濟 科技 等獲北向資金大幅增持,分別為53.35%、53.13%、45.33%、44.60%。而伊力特、惠程 科技 、晉控煤業、五礦稀土等減持幅度較大,分別減持52.16%、42.99%、42.11%、39.16%。

從行業來看,本期有色金屬(10.82億元)、銀行(7.65億元)、農林牧漁(6.54億元)等行業板塊獲北上資金偏好,資金凈買入較為明顯。

(此稿由證券時報e公司寫稿機器人「快手小e」完成。)

熱點內容
2月14號漲停預測的股票 發布:2025-02-10 09:02:04 瀏覽:966
京東金融眾籌產品有哪些 發布:2025-02-10 08:56:12 瀏覽:572
科技板有些什麼股票 發布:2025-02-10 08:34:24 瀏覽:204
潤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 發布:2025-02-10 08:33:00 瀏覽:769
股票軟體上的k線不見了 發布:2025-02-10 08:32:59 瀏覽:332
一個月理財2萬利息本金有多少 發布:2025-02-10 08:06:13 瀏覽:444
不讓爸爸炒股怎麼辦 發布:2025-02-10 08:06:13 瀏覽:234
漲停板股票次日分析 發布:2025-02-10 07:58:17 瀏覽:483
個人如何接私募股權基金老股 發布:2025-02-10 07:54:09 瀏覽:408
營運資金融資策略怎麼分析 發布:2025-02-10 07:17:27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