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國際股票資金流向
Ⅰ 這次股票大跌和美國的資金進入,以及通貨膨脹有關系嗎可能跌到2500點嗎
此次大跌,主要是受美國評級下調影響,引發股市恐慌情緒激發。導致大跌。由於市場對貨幣的信心崩潰,導致大量資金從股市撤出,投資黃金及其他貴金屬,以求避險。至於通貨膨脹當然也是很有關系的啦。高通脹下無牛市嘛。這一點就不用解釋了。至於能不能跌到2500點,還有待於觀察。要看國內以及國際形勢的發展。以及黃金的走向。目前黃金跟股市呈倒掛事態。你可以從黃金的走勢來側面分析一下股市的走向。市場就那麼多的資金。不是流向股市,就是債市,樓市。以及黃金等貴金屬。樓市面臨崩盤。大家都不願意冒險。現在資金流向偏向於股市與黃金之間。黃金漲,股市跌。股市漲,黃金跌。近期一直是這樣表演的。相信這種趨勢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所以如果你拿不準的話,可以在買股票的同時,做一些黃金來對沖。可以降低風險。望採納
Ⅱ 周末消息面多空相伴,如何看待下周一股市行情
根據本周大盤五個交易日的走勢來預測,排除周末消息面的影響之外,預測下周一的股市走勢比較樂觀,繼續保持震盪小幅上漲為主。
隨著本周大盤出現持續上漲,雖然沒有大漲,但每天都是小漲一點,大盤指數始終都是保持在均線之上,形成多頭趨勢,給下周的行情做好了鋪墊。
為什麼看漲下周一,對下周一的走勢還是比較樂觀呢?我們可以從根據A股以下最新情況進行分析:
類似周五亞太股市和歐美股市都是保持震盪為主,漲跌不一的行情,外圍股市不下跌就是晴天。畢竟A股是跟隨國際股市行情吃飯的,國際股市小漲小跌,也不至於讓上漲中的A股拖下去。
綜合以上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對下周一的走勢總體都是有利的,即使刺激大盤作用不會很大,最終還是有利大盤繼續做多,這些原因就是看漲下周一走勢的真正原因。
如果周末有利好消息出來的話,下周一的走勢繼續上漲是穩穩的,就看周末消息面利好利空來影響下周一的走勢了。
Ⅲ 股票 基金 紙黃金
靜觀沉圍的沖破,現貨黃金價格走勢,唯有打破才睹曙光
昨日大盤收陽,也站在了3900點之上,日線狀態非常美麗,低頭望,上方在3940點到3960點左左,在區區20點的空間內,湊集了20、30、60日三條中期均線,本日啟盤60日均線將上移到3940點左右,說是重圍應當是恰到好處。目前如果反彈向大行情改變,必需突破這幾條均線,反彈能夠不必大批,縮量照樣漲,但突破這些中期均線是需要置量的,否則難以超越,關注今日成交量的抬大。感到昔日假如沖擊3950點區域,成交跟不上,會沖高歸降。
對於目前走情的演化,需要關注演變的跡象,在7月10日《這講屏障的穿梭是行情轉折信號》中說了三點跡象,今日想來依然作為自人察看行情的指點,其中說目前行情產生轉折須要留神三點一是指數突破20日均線並站上三日,這個不難,只要權重股動作就能過,指標股輪流動作就能站上三日。二是20日均線由下行轉為上行,這個需要時光,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三是成接量的放大,突破20日均線教訓上必須帶質。這幾日就是權重股在輪番動作,營制上漲氣氛,至於用意到時會亮了,20日均線持續下行,目前600多億的量能難以支撐向上突破,這三點跡象涌現,行情才有入一步倒退的基本。
對於行情的意識原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很難有一致的認識。目前大盤到了3900點左右,就是箱體收拾的話,也算在箱兩頭,不突破箱底4300點,大家認替說大行情未時尚早,行情沒有走沒來以前,仍是謹嚴的佳,有資金才有機遇。整頓狀況的行情,掌握難度較大,個別己想賺錢不是那麼輕易,應然高手例外,自己不是高手,只能觀望,期待能掌握的機會呈現,賺點穩當的錢,也合乎自彼大的升勢才是散戶賠錢的最美機會的觀點。自己只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觀望的操作,是由於行情大的回升趨勢不清朗,從前在這種情形下操作喪失不小,是學訓讓我採用的方法,不會容易轉變,不會為幾日的上跌所引誘。
對於踩空之說,本人以為對散戶去道不是這么主要,散戶三十秒就謙倉,行情來了不是幾地就停止,有的是賴股票,只有不留在階段行情的山岡上,就能賺錢,賺多賺少就是命運運限的事件了。股市是什麼地方?是隨意賺錢的處所嗎?能賺點就言了。
操作空倉張望,等候大的趨勢曖昧。
看敵人們記住免何我的剖析僅作參考,千萬不要做操作的根據,要聯合從己理論往操息,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僅是自己一點全面設法主意,它完整領導自己的操作,沒有誤導別人之意,望友人們體諒。
相關的主題文章:
今日大跌頂部成立了嗎-
怎麼炒黃金 今日上漲短線調整是否結束?
耐心等待上升趨勢的確立
Ⅳ 現在買什麼股票
第一:找一隻有規律,波段節奏運行明顯的股票去做。不但是我身邊,還是博客里的朋友,有一些人就是這樣操作的,那隻股票跌破7塊了,他們買進持有,漲上11塊了,果斷拋售,08年股市慘烈下跌,他們不但沒有虧一分錢,反而賺了倍數以上的收益。簡單、正確的方式重復做,自己也成為了個股主力,美不美?
第二:找一隻放心的中小盤成長股,低價買進,安心持有。游俠股市實盤薦股中心每天都有高手推薦股票,可以參考一下。很多人苦惱地說,不懂得技術高低變化,不懂得如何高拋低吸,其實我在《3月4日實盤日誌》里說過那段話:初級階段是看著K線照「葫蘆畫瓢」,真正的投資家是完全不理睬K線。技術面分析說的是「阻力」和「支撐」,數的是「浪」和「頂」,基本面分析是認這個股票值多少錢,不到目標不賣出。股民買這樣的股票,必須突出「壟斷性、高成長、中小盤」色彩,這個話題在06年時期的博客里寫了很多,壟斷性且有企業自主定價權,就能夠保證利潤不斷增長,就能夠保證高送轉、高分紅,盤子大了不行,行業不突出不行,買了這樣的股票,過上十年你去看看是什麼樣子。
第三:多掌握市場信息,多了解自己想投資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變化。比如博客每天提供了國際、國內基本金屬期貨、現貨市場行情,從點擊數量看,我知道這些東西沒有什麼人關注,不關注這些,又怎麼能夠掌握市場運行變化呢?新春佳節前清倉川大智勝翻番股空倉過年,但是,長假期間的國際金屬價格變化,讓我感到有一個重大投資機會出現,於是寫出《下一個暴富投資機會就在不遠》,並馬上買進龍頭股,事實上,股票收益馬上又翻番了。
第四:多學習政策信息,中國股市本身就是政策市,股指連續暴跌後,政策不容許下跌了,一再出台穩定措施,這個時候,就不要盲目看空了,可以選擇一些宏觀經濟政策積極鼓勵扶植的朝陽產業上市公司股票慢慢做多,一旦上升趨勢建立,馬上買進龍頭股,需要注意的是,還要堅持中小盤去選股,還是要堅持凈資產收益率、產品毛利率都不小於30%的品種投資,要買那些被熊市調整,殺跌到幾塊錢的股票,趁它們價值低估的時候去大膽買進,而非幾十塊去亡命追貴族股的方式。這些事實說明,炒股看政策,看大方向,看準確的權威信息,也是確保輕松賺錢的方式。
Ⅳ 股票亞太國際怎麼回事
該股處於很明顯的下跌趨勢。在股市中要想提高盈利的概率,就只能參與處於上升趨勢中的個股,下跌趨勢中的個股不要參與,只有趨勢才是第一位的,建議對於這只個股,隨時可以平倉出局,換股操作。
Ⅵ 我國機構投資者存在的問題.。
論中國機構投資者制度構建與證券市場國際化
關鍵詞: 證券投資/機構投資者/證券市場國際化/QFII制度/QDII制度
內容提要: 機構投資者是近幾年來中國證券投資領域逐漸引起重視的投資主體。本文以機構投資者為中心, 通過對規制機構投資者的證券市場資本流入和流出法律制度的對比, 揭示了我國證券投資領域的國際化發展趨勢。筆者認為: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趨勢不可避免; 但是整個法律制度體系的配套建設, 尤其是在針對不同投資主體、不同投資領域、不同位階的法律制度整合方面, 還有待於進一步完善。
一、機構投資者在中國證券市場法治構建中的角色定位
(一) 機構投資者在我國證券市場中的作用機構投資者是指從事證券意義上的非個人化投資行為的、職業化、社會化的團體或機構, 它包括用自有資金直接或藉助各種金融工具間接在證券市場進行投資的非個人化機構。[1]
機構投資者對於證券市場的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一方面, 機構投資者資金雄厚, 在證券承購和證券經紀中都佔有較大份額, 為證券市場的擴容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另一方面, 機構投資者實行投資組合管理, 並且以長線投資為主, 有助於抑制投機行為的過多發生, 保持證券市場的穩定。此外, 機構投資者對於促進金融創新、加強對上市公司的監管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不斷發展, 機構投資者的培育與完善就顯得日益重要, 這不僅有利於資本市場的改革和進步, 而且有助於深化企業制度改革, 有助於政府進行宏觀調控, 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與發展。[2]發展機構投資者在當代資本市場發展中的作用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⒈發展機構投資者能夠聚集社會閑散資金, 擴大社會對證券的需求, 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目前, 我國證券交易市場交易主體主要以個人投資者為主, 個人投資者受其精力、時間、知識的限制, 其直接出入交易市場所付出的成本很大; 個人投資者的數量和投入的資金滿足不了我國資本市場迅速擴容的需要,大力發展機構投資者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 機構投資者通過其專業化的服務, 將社會閑散資金集中起來使用, 在帶來可觀收益的同時為廣大個人投資者節省了時間和精力, 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
⒉發展機構投資者對於穩定股價, 促進資本市場平穩發展意義重大。個人投資者在投資行為上以獲得短期交易收入為主, 不注重長期效益, 並且現階段的中國股民總體來說還缺乏投資操作知識, 其投資的投機成份很大。機構投資者恰好能克服這種弊端, 機構投資者注重長期投資收益, 擁有眾多的專業人士, 以及廣泛的業務聯系和全面的市場信息, 並注重對公司股票內在價值和財務狀況的分析研究, 因此能夠合理地利用信託資金進行投資。
⒊發展機構投資者還有利於推動資本市場的創新活動。機構投資者提供各方面的服務, 並對其擁有的資產實行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管理, 這必將會推動金融服務創新, 金融品種創新和市場交易方式的創新。同時, 發展機構投資者還有利於形成資本市場的完善監督體系。
(二) 機構投資者角色定位與中國證券市場法律制度完善
機構投資者的興起, 打破了傳統上個人股東高度分散的狀況, 開始逐漸淡化股東群體的傳統形象, 不乏有機構投資者積極參與公司治理, 影響公司決策, 使股東有了從「消極股東」向「積極股東」轉化的動態, 從而引發了對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結構的相關理論思考與實踐。[3]目前, 建立機構投資者配套法律制度的潛在條件已經成熟。首先, 隨著我國失業、養老等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入發展, 失業保險金和養老金的資產額增加很快, 由此會形成對證券的極大需求; 其次, 各種投資基金發展已初俱規模, 隨著經濟發展帶來人均收人的增加, 私人儲蓄額會持續增加, 會有更多的資金通過這些基金進入資本市場; 再次, 各類企業法人為了鞏固競爭地位和開展業務往來, 也會投資於股權證券; 最後, 隨著經濟改革實踐的發展, 中國的證券投資業管理人才正在迅速成長, 這一大批高層次的專業人士為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有學者認為, 目前我國應著重發展以下三種類型的機構投資者: 一是大力培育投資基金等新型的機構投資者; 二是允許保險公司、證券公司、銀行、財務公司等金融機構在一定監管條件下投資於資本市場; 三是發展企業間相互持股, 即法人持股。[4]對於前兩者, 我國相關管理機構在政策上持積極態度, 制定了大量配套規定。與國內機構投資者相對, 合理規制, 允許國外投資者進入我國資本市場, 以引入國際資本並帶動我們整體機構投資水平的提高, 在我國證券投資領域已經進入實際操作階段。
二、境外機構投資者與中國證券市場資本流入制度現狀
(一)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概述
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Investor) 制度是指允許經核準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 在一定規定和限制下匯入一定額度的外匯資金, 並轉換為當地貨幣, 通過嚴格監管的專門賬戶投資當地證券市場, 其資本利息、股息等經審核後可轉為外匯匯出的一種市場開放模式。這是一種有限度地引進外資、開放資本市場的過渡性制度。在一些國家和地區, 特別是新興市場經濟的國家和地區, 由於貨幣沒有完全可自由兌換, 資本項目尚未開放, 外資直接流入有可能對其證券市場帶來較大的負面沖擊, 而通過QFII制度, 管理層可以對外資進入進行必要的限制和引導,使之與本國的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發展相適應, 控制外來資本對本國經濟獨立性的影響, 抑制境外投機性游資對本國經濟的沖擊, 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QFII制度1990年發源於台灣, [5]其實質是一種有創意的資本管制。在這一機制下, 任何打算投資境內資本市場的人士必須分別通過合格機構進行證券買賣, 以便政府進行外匯監管和宏觀調控。我國證券市場經過十幾年的發展, 整體規模、功能和效率大大提升, 已經成為亞太地區最大同時也是最有活力的證券市場之一。應該說, 現在引入QFII制度的時機已經成熟。另一方面, 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中的機構投資者比重遠遠低於境外成熟市場, 這嚴重製約了我國證券市場功能的發揮。從這個角度來看, 引入QFII相當迫切。引進QFII制度是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在資本市場的重大舉措, 是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又一表現。2002年11月, 中國證監會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了《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境內證券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標志著中國資本市場正式引入了QFII制度。
(二) 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在我國的施行特點
建立QFII制度, 最大的風險莫過於外資進入後對本國( 地區) 證券市場和外匯市場產生的沖擊。因此, 對於這項制度創新, 在制定相關的政策時, 出於收益和風險的考慮, 往往具有以下特徵: 第一, 吸引長期投資的外資機構, 特別是在初期; 第二, 對外資總規模、外資個股持倉比例有限制; 第三, 對資金進出境、兌換、貨幣市場投資比例有嚴格的規定; 第四, 把外資行業投資限制擴展到股市、債券市場, 對金融衍生品的投資限制較嚴格。[6]
筆者認為, 在建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法律制度體系的過程中, 應該關注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要本著互惠的原則選擇有一定信譽和實力的境外機構投資者進入中國市場。在資本項目下設立專門的QFII帳戶,並為每一個通過QFII資格認定的境外機構投資人建立分帳戶, 該帳戶資金流程處在外匯管理局的監控之下。二要加強進出入資金的管理。鑒於證券資本的流動性特徵, 要求QFII在通過審批一定時間以內, 將資金匯入中國, 並對資金的運用及匯出進行嚴格的監管。三要對QFII的投資范圍和投資額度進行限制。匯入資金在轉化為人民幣以後, 可以投資於證券市場上市公司的一級和二級市場。要適當保護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如金融業、電信業等, 定期檢討開放效果, 密切注意對外匯市場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在投資額度方面, 根據證券市場流通市值規模而確定外資進入規模。這一階段結束後, 才可以逐步放鬆QFII的准入限制, 在條件成熟時實現資本流動的自由化。
對比現實法律規定, QFII制度初期在中國證券市場上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⒈以列舉的方式對QFII的資格進行嚴格界定, 維護市場穩定。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資產規模等條件要求嚴格。結合中國證券市場尚處於發展時期, 《辦法》中對於境外機構投資者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 這有利於國內市場投資者素質的提高以及市場的穩定。《辦法》要求所有類型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管理證券資產的規模均不小於100億美元, 經營時間除基金管理機構是5年以外, 保險公司和證券公司均要求30年以上。由此看來, 要滿足中國QFII資格審查條件的, 一般而言都是經營時間很長、運作規范、管理資產經驗豐富的境外機構。
⒉鼓勵穩健型的資產管理機構, 吸引長期投資。將吸引外資的中長期投資放在突出位置。《辦法》第十一條中特別指出: 符合規定的「封閉式中國基金或在其它市場有良好投資記錄的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共同基金的管理機構, 予以優先考慮」。這充分表明了管理層希望能夠吸引境外機構進行中長期投資, 維護市場中長期穩定的導向。
⒊投資范圍和投資額度有嚴格限制, 體現漸進式原則。投資對象和持股比例與國內的基金近乎同享國民待遇, 但范圍有區別。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的投資對象是除B股以外的境內市場上掛牌交易的A股和債券,這與國內基金的投資范圍是相同的。就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而言, 單個境外機構的投資限額與國內基金一樣不得超過該公司總股份的10%.全部境外機構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持股上限為20%, 而國內基金在這一點上沒有限制。當然, 《辦法》也為動態管理留有餘地, 特別補充說「中國證監會根據證券市場發展情況,可以調整上述比例。」至於行業限制, 《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合格投資者的境內證券投資, 應當符合《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的要求。這就表明包括石化、電子、汽車、交通運輸等主導產業, 以及原先禁止外商投資但入世後大幅開放的行業包括醫葯、零售業、公用事業、金融服務等, 將成為QFII關注的熱點。
⒋對合格機構匯出匯入資金進行監控, 穩定外匯市場。對於資金的流向控制, 一般有兩種不同的手段:一種是採取強制方法, 規定資金匯出匯入的時間與額度; 另一種是用稅收手段, 對不同的資金匯入匯出時間與額度徵收不同的稅, 從而限制外資、外匯的流動。[7]目前我國對資本出入採取的是強制方法。《辦法》第二十五條規定, 合格投資者應當自中國證監會頒發證券投資業務許可證三個月內匯入本金, 全額結匯後直接轉入人民幣特殊賬戶。第二十六條又規定, 合格投資者為封閉式中國基金管理機構的, 每次匯出本金的金額不得超過本金總額的20%, 相鄰兩次匯出的時間間隔不得少於一個月, 而其他投資者不得少於三個月。
三、境內機構投資者與中國證券市場資本流出制度
(一)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的推出背景
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Investor) , 是在一國境內設立, 經該國有關部門批准從事境外證券市場的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業務的證券投資基金。和QFII一樣, 它也是在貨幣沒有實現完全可自由兌換、資本項目尚未開放的情況下, 有限度地允許境內投資者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一項過渡性的制度安排。2006年4月: 被市場稱作「QDII開閘」的人民銀行行「五號公告」發布, 開放資本賬戶的三點重大新政策出台: 第一, 允許符合條件的銀行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 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 第二, 允許符合條件的基金管理公司等證券經營機構, 在一定額度內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自有外匯, 用於在境外進行的包含股票在內的組合證券投資; 第三, 允許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類產品及貨幣市場工具, 購匯額按保險機構總資產的一定比例控制。
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是利率、匯率、資本帳戶三位一體的管理制度, 且這種制度還將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存在下去, 在這種管制框架下, 短期內難以實現人民幣資本帳戶下的自由兌換, 居民自然被禁止買賣境外股票,但隨著國內居民調整個人金融資產結構和對外投資的慾望不斷增強, 迫切需要建立一種既符合貨幣管制原則, 又能疏通國內居民投資海外資本市場渠道的機制,QDII機制便可達至這一要求。QDII目前情況下推出, 主要的背景就是目前我國高速增長的外匯儲備, 這幾項措施都使得更多的外匯資金流向個人或者投資機構手中,也暗合了吳曉靈行長「藏匯於民」的政策意圖。在推出QDII以後, 有望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國國際收支平衡狀況, 而金融機構和個人也獲得了更廣闊的投資空間。央行稱, 上述政策措施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分項組織實施, 目前政策下, 基金QDII需通過證監會和外管局審批,而保險公司、銀行業QDII也需由各自監管機構審批。業內人士預計此次開放首先將允許投資於固定收益品種,之後是證券組合, 最後才是金融衍生產品。[8]
(二) 在中國施行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的立法步驟分析
中國過去曾經長期外匯短缺, 所以向來是先鼓勵流入, 然後才是有序流出。現在中國已經告別了外匯短缺的時代, 所以我們根據形勢發展變化, 對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實行均衡管理。這次在有序引導流出方面的政策調整力度比較大, 但不能說是一個根本性的轉折, 這仍然是一個有序的、漸進的過程。[9]從此次我國人民銀行「五號公告」對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海外投資活動規制也體現了極為謹慎的特點:
⒈銀行投資「固定收益產品」風險的轉移。根據五號公告內容, 符合條件的銀行可以集合境內機構和個人的人民幣資金, 在一定額度內購匯投資於境外固定收益產品。投資者可以將人民幣交給境內銀行, 由境內銀行統一購匯投資於海外, 本金和收益返回境內時, 再度結匯成人民幣。國內投資者可以將外匯資產交給境內商業銀行, 通過委託理財方式直接投資境外。對於銀行而言, 新的外匯代客理財業務, 事實上是將其外匯結構性存款業務轉化為中間業務。在原來的理財方式下,客戶的自有外匯資金在會計核算上體現為銀行的存款, 形成銀行的有效負債, 銀行可以用其發放貸款或進行海外投資, 而在代客理財業務中, 客戶的資金直接投到境外, 並由第三方託管。銀行和客戶之間將從原來的銷售關系轉化為資產管理關系, 銀行只是中介人, 收取中介費用, 不再提供保底承諾。[10]
⒉社保基金配套規定的積極跟進。海外投資是社保基金醞釀已久的戰略目標。人民銀行的「五號公告」出台不久, 社保基金理事會就公布了《社保基金海外投資管理暫行規定》。這一規定, 勾勒出了社保基金海外投資模式的總體框架, 社保基金海外投資據此正式啟動。根據《暫行規定》, 社保基金投資境外的資金來源主要為以外匯形式上繳的境外國有股減持所得, 即為其本身自有外匯。從目前理事會的現狀看, 在人員、經驗和技術系統等方面的准備還不具備海外投資的直接操作能力, 因此採取委託投資的模式比較適合, 這也符合國際上養老金機構的操作慣例, 核心是風險監控和專業化的管理。在社保基金的海外投資規劃中, 固定收益類產品比重要小於股票類產品。此番招募境外投資管理人, 根據社保基金理事會公告, 申請者主要為受託投資管理五大類投資產品, 分別是全球股票積極型基金、美國股票指數增強型基金、香港股票積極型基金、全球債券積極型基金和外匯現金管理。這一系列投資基準的選擇體現了社保基金審慎的心態, 同時也為後續法律的規定預留了很大空間。
⒊保險公司受到的影響相對最小。在「五號公告」之前, 保險公司的自有外匯投資渠道已經部分打開。[11]目前保險公司境外投資的具體操作細則仍未出台, 而人民銀行的「五號公告」中所提到的「符合條件的保險機構」、「境外的貨幣市場工具」以及換匯額度都未揭曉。在此之前, 保險公司能夠做的就是一些研究的准備工作。所以「五號公告」對保險公司短期影響是境內潛在的合格機構投資者中最小的。
(三) 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制度和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制度的關系
資本項目的開放應該是雙向的, 有流入就有流出。中國曾經長期外匯短缺, 所以向來是先鼓勵流入, 然後才是有序流出。先放開QFII有其必然性。現在中國已經告別了外匯短缺的時代, 所以管理層根據形勢發展變化, 對資本的流入和流出實行均衡管理。資金雙向有序流動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而資金單方向流動會導致資金高度集中, 可能產生風險聚集, 不利於金融系統的穩定。因此, 在國際收支證券項下有必要建立資金雙向有序流動的機制。在繼續推進QFII制度、鼓勵更多境外資金投資國內證券市場的同時, 拓寬境內資金投資渠道, 並允許部分國內資金投資國際證券市場, 引導部分資金有序、合法流出, 以分散投資風險, 提高投資收益。近些年來, 我國國際收支連續出現大幅順差, 影響到貨幣政策的獨立操作, 加大了維護人民幣幣值穩定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 管理機構調整外匯管理政策,改變了以往「寬進嚴出」的局面, 並積極採取措施化解國際收支壓力, 在證券項下允許保險公司運用自有外匯資金投資海外債券市場, 批準保險公司和社保基金投資海外市場, 將在一定程度上扭轉我國目前證券項下資金單向流入的局面。[12]
QFII機制的運作要涉及三個核心問題: 其一是合格機構的資格認定問題。包括注冊資本數量、財務狀況、經營期限、是否有違規違紀記錄等考核標准。其二是對合格機構匯出入資金的監控問題。[13]其三是合格機構的投資范圍和額度限制問題。[14]對比QDII制度, 我們發現上面三個問題同樣也是其關注的重點。QFII這項制度的安排實際上只是將我國允許合格的境外投資者進入我國資本市場的初步做法。在我國這樣一個即有流通股, 又有非流通股; 即有國有股和法人股, 又有A股、B股和H股等多股權結構的資本市場中, 外資如何應對, 就不是一項QFII的制度所能決定的了。一旦推出QDII後, 即意味著國內投資者可參與境外有價證券的投資, 尤其是香港股票的買賣。由於香港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相對於國內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要廉價的多,因此, QFII與QDII這兩項制度安排哪一個對投資者更具吸引力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實質更是決定了資金最終的流動方向。QDII的推出, 使中國證券市場與國際融合的大趨勢更進了一步, 這將對中國證券市場的投資理念、估值標准產生重大影響。與國際市場的比較將成為投資者重要決策依據。如果說此前是QFII將國際投資理念帶入了中國的話, 那麼QDII將促使這種理念進一步深化。
四、中國證券市場的國際化與機構投資者法律制度體系的完善
(一) 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法律障礙
我國證券市場作為一個新興的證券市場, 起步於80年代初, 在至今不到20年時間里, 相繼發行了國際債券、B股、H股、紅籌股, 並對買殼上市、借殼上市及設立國家基金等多種籌資方式進行了嘗試,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證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 一些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的規范化發展, 並成為我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現實障礙:
⒈證券市場相關法規不健全、沒有形成完善的法律體系。健全的法律體系是規范證券市場運作的基礎。世界上證券市場發達的國家都有一套包括針對證券交易、證券投資者保護、投資公司等法律和各階段配套法律條款組成的健全的法律體系。我國證券法是長期的立法工作在1999年才頒布的, 已有的《公司法》以及與證券相關的管理條例, 有些內容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飛速發展已不符合國際慣例和中國現實。這種法律制定、實施的低效性勢必影響證券市場國際化的進程。[15]
⒉金融管制較嚴, 人民幣尚未實現自由兌換。我國目前仍實行比較嚴格的金融管制, 這種資金不自由、貨幣不自由的壁壘在很大程度上排斥了國際證券資本。雖然外國投資者可以通過外匯調劑中心把所得部分利潤匯回本國, 但這對於機構投資者來說沒什麼吸引力。
⒊證券監督法律制度、監管方式和監管水平均存在不足。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程度越深, 所面臨的風險越大, 客觀上要求更加有效的監管機制與之相匹配。在WTO的相關條款中強調的原則之一就是透明度原則,即要求信息披露, 這是金融監管的基礎。而我國監管法律體系並不健全。另外, 對證券市場的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公司股票的發行與上市, 迄今實行的是額度分配和審批制度。這種以行政手段分配資本市場資源的制度, 排斥了企業以業績和成長預期競爭進入資本市場的平等機會, 導致上市公司整體質量的下降, 增加了國內證券市場的風險。
(二) 中國證券市場國際化的立法的步驟
關於證券投資的法規一般分三個層次: 一是立法機構制定的證券法律; 二是證券主管機構制定的監管規定; 三是證券交易所制定的有關規則。這三個層次的法規形成一個健全的證券法規體系, 全國規范證券市場的主體及其行為。證券市場國際化的前提是規范化,否則, 證券市場的國際化就無從談起。[16]其中, 前兩者擁有立法權的機構制定的各種層次的證券投資法律制度比證券交易所等中介機構制定的規則具有更高的權威性與持久性。我國利用國際證券投資按照先境外後境內、先債券後股票的順序發展, 立法步驟大致可以總結如下:
第一步, 證券市場開放初期, 利用國際證券投資應該仍然以境外發行股票和債券為主, 允許外資間接進入A股證券市場, 同時逐步將B股市場國際化, 並為與A股合並做准備。由於受國內資本市場發育不完善和監管能力等諸多因素的制約, 短期內開放A股市場的風險較大, 而境外發行股票不僅有利於國內企業擴展融資空間, 而且有利於企業熟悉國際資本市場規則, 並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進行規范化企業管理和經營。另外,由於目前在國外投資的中國企業所需的資金, 基本上都是依靠國內總公司的匯款或從設在當地的中國金融機構貸款。如果能夠確立發行當地貨幣債券的方式籌集資金, 就可以減少對總公司和中國金融機構的依賴,取得比較穩定的資金來源。通過發行當地貨幣債券籌集資金還可以避免產生貨幣錯配和匯率風險。在人民幣不可自由兌換的條件下, 國外資本主要以合格機構投資者的方式投資國內證券市場。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完善, 要逐步放寬QFII機構的限制條件, 但根據證券市場的總體規模, 核定每個機構允許進入中國證券市場的流通市值不超過總市值的一定比例, 同時規定每個機構對單個上市公司的投資比例, 並嚴格限制其對敏感部門的投資。
第二步, 證券市場開放逐漸成熟後, 通過證券投資機構進行二級市場的間接投資應成為主要的投資模式, 並允許境外共同基金直接進入股市。允許外資以投資於基金、組建合資合作基金、組建證券公司和投資公司、購買資產管理公司所持有股權等形式間接投資於A股市場, 將獲得的股息和紅利匯出。允許境外共同基金直接進入股市, 並由外匯管理局監督資金的流入和流出, 通過專門賬戶管理。在國內金融體系比較完善、宏觀經濟比較穩定和監管能力有所增強的條件下, 逐步開始嘗試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存托憑證直接投資於國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 可以選擇香港證券交易所作為試點。隨著國內A股市場結構性矛盾逐步得到解決, A股市場逐步開始國際化運作, 規范上市主體信息披露、規范投資者行為、規范券商操作, 在條件成熟的情況下, 與B股合並。
第三步, 在證券市場運作及監管制度比較成熟、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利率和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基本建成以後, 境外投資者可以通過異地掛牌或存托憑證直接投資國內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 完成證券市場的全面開放。在證券市場全面開放以後, 中國利用國際證券投資的規模主要由市場決定, 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管。(來源:中國民商法律網)
Ⅶ 土地流轉龍頭,三沙概念,賽馬概念是哪個股票
受益土改的上市公司:
輝隆股份 (002556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全資子公司全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及生態園林有限公司經營安徽省滁州市全椒縣襄河鎮八波村1.4萬畝土地。
敦煌種業 (600354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公司主營農作物種子和棉花兩大產業,是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及相關業務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公司擁有5大專業種植農基地。
亞盛集團 (600108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公司以精準農業種植、農副產品生產加工為主業,擁有342萬畝農地。
海南橡膠 (601118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公司擁有膠林、防護林353萬畝,覆蓋海南省17個市縣,年產干膠能力21萬噸,膠園面積和干膠產量分別佔全國的30%左右。
*ST大荒 (600598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公司是我國目前規模最大、現代化水平最高的農業類上市公司和商品糧生產基地,中國第一糧倉,公司擁有62.4萬公頃耕地和24萬公頃可墾荒地。
羅牛山 (000735 股吧,行情,資訊,主力買賣):擁有海南省最大的「菜籃子」工程基地、種苗生產基地和以畜牧業為主的農業科技示範基地。公司擁有40多個豬場,佔地1萬多畝,其中商住地380畝左右。
--------------------------------------------------------------------
三沙概念股受益名單一覽:
代碼和股票簡稱 受益內容 所屬行業
中海海盛 海南規模最大航運企業 交運倉儲
海南高速 受益海南道路交通建設 交運倉儲
海峽股份 客貨進出島的航運企業 交運倉儲
海南海葯 人工耳蝸項目正推進中 醫葯生物
ST珠江 主營房地產開發、物業管理和酒店投資與管理 房地產業
海南航空 當地航空業最大經營商 交運倉儲
海德股份 主要經營房地產、酒店業、制葯業 房地產業
正和股份 低價商業地產龍頭 綜合類
羅牛山 海口最大牲豬養殖企業 農林牧漁
ST東海A 有毗鄰大東海4星酒店 社會服務
ST羅頓 有五星級涉外旅遊飯店 綜合類
亞太實業 擁有海南國際五星級酒店 綜合類
ST海建 旅遊酒店業和房地產業 批零貿易
中信海直 國內外用戶提供直升機海上石油服務 機場運輸
---------------------------------------------------------------------------
賽馬概念以前就炒過,不過國家明確目前沒有批准,所以要謹慎:
珠江實業、九龍山、華聯綜超、武漢控股、新潮實業、海瀾之家等等
Ⅷ 港股可以做空么
1、港股是可以做空的。一般直接做空股票交易成本較高;可以通過認沽證熊證進行做空交易成本會便宜點。
2、港股是指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的股票。香港的股票市場比國內的成熟、理性,對世界的行情反映靈敏。如果國內的股票有同時在國內和香港上市的,形成「A+H」模式,可以根據它在香港股市的情況來判斷A股的走勢。
3、賣空(新加坡馬來西亞用語)是一種股票、期貨等的投資術語,是股票、期貨等市場的一種操作模式。與多頭相對,理論上是先借貨賣出,再買進歸還。
做空是指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跌後買進,獲取差價利潤。其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賣後買。實際上有點像商業中的賒貨交易模式。
(8)亞太國際股票資金流向擴展閱讀:
發展階段:
1986年,香港市場開始了其嶄新的現代化和國際化發展階段。中國對香港前途的保障,增強了投資者對香港經濟的信心,公司盈利和房地產價格回升,香港市場從此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交易品種多元化,市場參與者日益國際化,交易手段不斷完善,證券市場進入了長期繁榮的牛市。
2000年以後的香港證券市場香港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2000年以來的香港證券市場,正在成長為一個全球化的證券市場。香港證券市場的構成香港市場就其交易品種來說,包括股票市場、衍生工具市場、基金市場、債券市場。
2015年4月9日,港股收市最終未能企穩於27000點以上,恆生指數收市報26944點,升707點,升幅2.7%,全日主板成交2915億港元,再創歷史新高。
Ⅸ grk,股票行情中心
ksd美國MBA入學要求
為了保證MBA畢業生的質量,商學院從招生工作開始,要求申請者(applicants)符合一定的條件。美國各商學院的入學條件雖各不盡相同,但大致都有如下要求:
(1)已經獲得被認可的大學學士學位(四年制或五年制大學);
(2)GMAT的考試成績在450分以上,或GRE在1500以上(許多商學院可以用GRE取代GMAT);
(3)大學本科總平均成績GPA在2.5以上(4分制);
(4)在各種活動中表現出領導能力(Inadership potential);
(5)有兩年或兩年以上的工作經驗;
(6)單位主管或教授的推薦信(recommendation letters),一般要求至少兩封,其中一封來自於工作單位,另一封來自於教授或專業課老師;
(7)掌握一些基本的計算機技能和具備一定的數學基礎,如微積分等。
以上條件都滿足標准,各個學校也有所不同,這主要看各個學校申請者競爭的程度。如著名的斯坦福大學商學院由於申請者成倍增多,使得其入學條件也越來越高,如1997年,斯坦福MBA的申請人達到近6000人而錄取的只有360人,錄取率還不足7%,GMAT的平均分達到歷史的最高水平711分。
為何要攻讀MBA
許多調查表明,MBA畢業生在企業,特別是在美國企業中的身價日益提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美國著名的《商業周刊》於1998年向61所學校的9598名MBA應屆畢業生和350家積極招聘他們的公司發出了大量的調查問卷,結果表明:前25名商學院的畢業生平均有3.2個可供選擇的就業機會。企業的競爭招聘是薪水水漲船高,在排名前25位的學院中,學生的全部薪金的中間數比1996年提高19%,達到111420美元(包括工資,獎金和各種其它形式的獎勵)。另外一個具有說服力的數據是:在25所最佳商學院中,畢業生收入中間數達到了100000美元的就有18所,而前兩年前只有5所,而排名第九的斯坦福商學院畢業生平均年薪竟達到145000美元,位居榜首。
無獨有偶,《世界經理人文摘》也對MBA畢業生的供不應求作出了系列的報道:通用汽車Delphi Automotive Systems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系統及零件供應商,在全球32個國家設有運作部門。他們正大力招募年輕的工商管理碩士。Delphi的總裁J.T.Battenberg說:「我們重視工商管理碩士給我們帶來的創新意識和專業只是,這不僅僅局限於傳統的金融財務方面,我們已經將越來越多的MBA安置在運作部門,參與全球范圍的采購,全球性的戰略規劃及我們的國際運作事務。我們任命好幾位青年MBA擔任副總經理,我們就是依靠這種新觀念來保證我們的思想不落後。
企業大量招聘MBA的另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消費品生產企業在選拔生產部門經理時都喜歡用這類人才。例如,寶潔公司就一直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用人政策。百事可樂國際食品公司在亞太的所有運作部門都聘用MBA。強生公司地集團董事局主席William Dearstyne 也說:「無論在香港,馬來西亞,泰國或是世界其它地方,企業不斷取得成功的最大潛在制約因素就是缺少有才幹,有戰略思想的經營管理人才來促進我們未來的發展」。
以上描述的全球趨勢表明,名牌商學院的MBA已供不應求,使其工資也日益看漲。學多在職從業人員尚未意識到,獲得名牌商學院的MBA學位可使他們獲得高額薪金;同時,他們也沒有注意到許多經常招聘該類人才的企業給這些人才提供了晉升的快車道。毫無疑問,現在選擇攻讀MBA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利。已在積極進取的公司走上了快車道的優秀畢業生發現,現在去攻讀正是時候,可是自己升道高級管理職位或走向國際化的職業道路。
企業大量招聘MBA的另一個原因是,越來越多的消費品生產企業在選拔生產部門經理時都喜歡用這類人才。例如,寶潔公司就一直堅定不移地執行這一用人政策。百事可樂國際食品公司在亞太的所有運作部門都聘用MBA。強生公司地集團董事局主席William Dearstyne 也說:「無論在香港,馬來西亞,泰國或是世界其它地方,企業不斷取得成功的最大潛在制約因素就是缺少有才幹,有戰略思想的經營管理人才來促進我們未來的發展」。
以上描述的全球趨勢表明,名牌商學院的MBA已供不應求,使其工資也日益看漲。學多在職從業人員尚未意識到,獲得名牌商學院的MBA學位可使他們獲得高額薪金;同時,他們也沒有注意到許多經常招聘該類人才的企業給這些人才提供了晉升的快車道。毫無疑問,現在選擇攻讀MBA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有利。已在積極進取的公司走上了快車道的優秀畢業生發現,現在去攻讀正是時候,可是自己升道高級管理職位或走向國際化的職業道路。
MBA課程設置
MBA課程可分為截然不同的兩個部分:
公共必修課程(公共基礎課)
包括商務基礎和高級選修課程。為能最大限度地使你在商學院的學習更有價值,你應該確保學校的課程符合你的需要與興趣。同時也應注意,有些門類,如金融與營銷,幾乎在每所學校都開設。但如果你的興趣是人力資源管理,那你就應該挑出主打課程包括人力資源管理在內的所有MBA學校。
每項MBA教學計劃都包括商務基礎課程。會計學、經濟學、財政學、組織行為學、營銷學、統計學和運籌學都是商務基礎學科,並被認為是每項MBA教學計劃的保留科目。兩年的全日制教學計劃將有大半年或一年的時間用於學習上述課程。
大多教學計劃認為上述科目屬於基礎背景知識,並希望你在上課以前便已經掌握。統計學、經濟學和會計學也經常劃入此類。當比較教程的好壞、衡量獲得學位的時間長短時,請別忘記考慮每項教學計劃的先決條件。微積分學和計算機技能也屬於MBA教程的公共必備要件。
如果你已預先完成此領域的學習,就可以免修某科公共必修課程--那麼,你可以完全放棄這門必修課,另選一門課程取而代之。這樣你的教程會大大縮短,在畢業時比其他的同學少修一門課。假如可以另選一門課程代替放棄的那門課,教程的長短將保持不變,但是,你卻得到了加學一門高等課程或選修課程的機會。
高等課程
盡管基礎商務課程非常重要,但大多數MBA教學計劃卻因其開設的高等研究領域而出名。雖然一些學校認為自己僅屬於綜合管理范疇,但大部分學校設有既定的高等研究領域、特定的中心課程及專項或主修課程。MBA教學計劃不可能囊括大學的全部專業課程。計劃中典型的中心課程由三組相關課程構成,其中的部分科目需被納入中心課程安排內。專項課程或主修課程基本都包括五門課,為這一領域提供了更深層次的培養。
這些學校在其中一些領域各具特色。譬如,凱洛格(Kellogg)以市場營銷專業著稱;沃頓(Wharton)和芝加哥(Chicago)以金融專業聞名;哈佛(Harvard)的綜合管理專業最為出眾;沃頓商學院以金融、期貨、股票類課程最為擅長;西北商學院特點是營銷;耶魯商學院以金融和非盈利性行業著稱。當然,也有許多哈佛(Harvard)的MBA學生從事金融行業;沃頓(Wharton)的畢業生從事營銷;芝加哥(Chicago)和凱洛格(Kellogg)的畢業生從事綜合管理工作。盡管如此,你仍應該對不同的MBA教學主要針對哪個領域有所了解,這將有助於你做出選擇。除了確保能受到特殊訓練外,你還需挑出那些可為你提供你最感興趣課程的MBA學校。不同的學校會在設立的科目及中心課程上大不相同。不管你最初喜歡的是涉足國際商務、保健護理、企業家專業,還是商務領域的其他方面,一定要選擇能實現你學業目標的學校。
長江商學院學費與費用:
關於境外匯款造成的匯兌損益或手續費:以本學院到賬人民幣金額為准(學院不承擔相關手續費和匯率差異)。
中國大陸學生:
• 申請費: RMB 500
• 學費: RMB 240,000,包括不可退還的注冊費RMB 30,000
• 教材: RMB 4,500
國際及港澳台地區學生:
• 申請費: USD 80
• 學費: USD 35,000,包括不可退還的注冊費USD4,400
• 教材: USD 730
其他費用:
• 住宿費: 雙人間住宿費為每人每年RMB 9,600;單人間為每人每年RMB31,200
• 生活費: RMB 36,000-96,000
• 國際交換費用
商學院的錄取
總的來說,商學院在錄取的同時主要考慮的有四個方面:學士學位成績、GMAT分數、工作經驗和英文水平。學士學位成績即大學的成績,很多商學院關注的是你最近50或60學分的課程,而且一般要求3.0以上(4分制)。在工作經驗方面,一般而言,申請者最低要有兩年工作經驗,三年則更為理想。而且這三年中,能夠有一、兩年擔任經理或行政級職位的人,就更是名校的「獵頭對象」。申請人的英文水平,一般北美(美國和加拿大)都以托福成績為依據,而550分是最低標准。但對於英國和澳洲的商學院,卻以GCSE的C級作為標准。在GMAT分數方面,雖然近年來對於中國學生來說所佔的比重越來越低,但是由於美國商學院在錄取第一關注的就是GMAT分數,所以你的分數一定要達到它的平均分,而且是越高越好。
如何選擇商學院
了解了世界各地主要的商學院後,就該選擇你說適合的學校了,首先你要考慮:選擇國外還是國內MBA,全日制還是非全日制MBA,選擇在國內還是國外MBA,主要是不同人力資源投資的問題。入學方面的要求也是影響你選擇的一個因素,這方面的要求是硬性的。在中國,你必須有三至五年的工作經驗,應屆畢業生在中國上MBA根本不行。或許將來有所改變。在歐美國家中,工作經驗方面的要求較松。如著名的哈佛商學院就沒有最低年限工作經驗要求。在入學考試方面,只需要參加TOEFL和GMAT考試。但是考試完後,你將要面對一大堆材料――你自己的材料,你的簡歷,教育背景都是商學院所關心的問題。不論你的GMAT分數有多高,你都必須寫好你的資料如推薦信,因為在歐美國家,特別是美國,GMAT分數只是決定因素的三分之一,你必須使這三方面平衡,而且有機地組合在一起,才有望被錄取。
影響你選擇MBA項目的因素多多,意向就以美國的商學院為例,介紹會影響你選擇的九個因素。
1. 商學院的總體狀況(Overview)
它是公立還是私立,是在城市還是在郊區,還有該校校史,學校規模大小都是你關心的問題。
2. MBA學生的基本情況(Highlights)
比如說,有多少MBA學生,平均年齡多大,男女比例如何,而MBA新生的GMAT、GPA平均分為多少,費用問題,該商學院是否受AACSB的承認將直接意向你的選擇。
3. 管理學研究生項目(Graate Business Programs)
面對傳統MBA(trakitional MBA――一般兩年制全日制MBA),非全日制MBA,遙距MBA(Distance Learning)、行政人員MBA和MBA 、JD聯合學位(MBA/JD),你將如何選擇。
4. 入學要求(Admission)
即使你有了足夠的自信,你也應該更具體的了解一下入學要求。如GMAT最低要求,工作經驗最低年限,都是硬性要求。另外,你還必須准備你的簡歷,個人陳述(personal statement)以及你怎樣看待、處理一件特定的事(essay)。
5. 學術水平(Academics)
雖然MBA教育似乎是一種職業培訓,但師資力量非常重要。學多學生選擇Pece University這個不太起眼的商學院制因為它的地點好(在紐約),而且師資力量雄厚(有數十名教授來自於名牌大學如哈佛、紐約、哥倫比亞以及耶魯大學)。另外該商學院是否有引人注目的交換項目(exchange program)也很重要。
6. 經濟問題(Finance)
你能支付多少學費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不過你可以考慮一下你能否獲得獎學金或其它的經濟援助,如貸款。一般情況下,你的GMAT分數超過其平均分30-40分左右就有很大的把握拿到獎學金。
7. 學校設備如何(Facilities)
MBA教育種有很大一部分事案例討論課(case study and seminar),你必須為你的上課作最好的准備。不僅如此,你將關系該圖書館是否實現計算機聯網。
8. 你是個留學生(International students)
留學生的比例將直接相關於商學院能為留學生提供什麼服務。比如說,商學院能否為留學生開設預科班以提高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再者,學多商學院對留學生也實行「區別性」的對待。
9. 畢業安置(Placement)
最後一點也是最終要的一點:攻讀完MBA之後,你必須獲得一份較滿意的工作。商學院是否專設畢業安置辦公室(MBA Placement Office)將影響你找工作的進程。有好的畢業安置服務及幫助是大部分學生所關心的。
以下是最受歡迎的20所美國商學院(僅供參考)
1 紐約大學 (New York University) 紐約州
2 波士頓大學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馬薩諸塞州
3 南加洲大學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加利佛尼亞州
4 哥倫比亞大學 (Columbia University) 紐約州
5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德克薩斯州
6 俄亥俄洲立大學本校 (Ohio Stat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俄亥俄州
7 普渡大學本校 (Pure University Main Campus) 印地安那州
8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密歇根州
9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威斯康辛州
10 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城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 Champaign Champaign) 伊利 諾依州
11 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 馬薩諸塞州
12 馬里蘭大學學院公園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馬里蘭州
13 賓夕法尼亞大學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賓夕法尼亞州
14 亞利桑那洲立大學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亞利桑那州
17 密歇根洲立大學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密歇根州
18 印地安那大學布魯明頓分校 (Indiana University at Bloomington Bloomington) 印地安那州
19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紐約州
20 休斯敦大學 (University of Houston) 德克薩斯州
中國MBA
1984年,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管理學院聯合在中國首次舉辦MBA教育,成為中國MBA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學制三年,第一年強化英語,第二年,第三年專學MBA課程。因為當時中國尚未有MBA學位,所以畢業授予美方學位。
1988年以經濟管理文明的中國人民大學開始嘗試MBA教育。當年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便與加拿大著名的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合作,對教師進行MBA師資培訓,以籌辦MBA。次年初,國務院發動成立「培養中國式MBA研究小組」,即後來的全國工商管理碩士教育指導委員會,由中國人民大學原校長袁寶華擔任委員會主任。在此基礎上,於1990年正式招收MBA研究生,並確定第一批MBA試點院校,共有九所:
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廈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
天津大學管理學院
上海財經大學研究生部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1993年,我國又批准了第二批MBA項目,共17所,招生人數也由每年幾十人增至幾千人,可謂發展迅速。第二批試點院校: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南京大學國際商學院
北方交通大學工業與建築管理工程系
北京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
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
東北財經大學MBA教育中心
上海交通大學管理學院
同濟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浙江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武漢大學管理學院
華中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湖南大學商學院
暨南大學工商管理教育中心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西南財經大學研究生部
中南財經大學MBA中心
在學制方面,中國MBA實行彈性學制,有脫產,半脫產和全日制三種。全日制一般為兩年半至三年,半脫產或不脫產學生根據其修滿學分及論文完成狀況決定學習期限,一般最長不能超過5年,最少不低於3年。其次在辦學方式上也形式多樣,綜合起來主要有三種:共同培養,畢業後給予國外大學學位;與國外大學在教學方法,內容上全面合作,發給本國MBA學位;自己辦學,發給本國學位,目前我國管理學院大部分採取這種方式。初次之外,也有政府間合作的MBA項目,如上海市政府與歐盟聯合舉辦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畢業後授與「中歐」學位。
在入學方面,我國各個試點院校自1997年起實行全國統一的「全國工商管理碩士生入學考試」(GRK)。考試科目為五門:政治,外語,數學,管理。語文與邏輯,滿分550分。其中政治由各校單獨命題考試,另外四門實行全國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