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股票美國禁止令
㈠ 中國三大運營商被摘牌並進行退市處理,背後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
最近一件事情令人震驚,美國紐交所將在2021年1月7日至1月11日期間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做退市處理,原因是“有jun方背景”。消息一出,輿論一片嘩然。
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績,而美國因為種種原因限制吧,在這方面比較落後,因此就懷揣著:我沒過好,你也別想好過的心態,對三大運營商進行了退市處理。真是小家子氣,一點都不大度。
㈡ 中國三家運營商在美退市,股民持有的股票怎麼辦
三大運營商只要按1美元的價格回購就算是保護了投資者的利益,其餘的損失用不著企業管,投資者去告美國政府。
是美國證交所單方面違約,和三大運營商沒有關系,根據納斯達克的退市標准規定,持續上市的標准為最低價不得低於1美元,因此,美股持續低於1美元也可能會退市。
(2)中國移動股票美國禁止令擴展閱讀:
這件事對三大運營商沒什麼影響,不過可能會影響剩下在美股上市的企業,投資人怕美國再下手,估計會拋售中國公司的股票。
中國企業應該准備好1美元回股,做個負責任的企業,無條件以一美元價格回購。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以後中國企業都不可能去美國上市了,境外投資者也不敢在美國買中國企業的股票了,想買只敢去香港買了。
股價對公司唯一的影響就是下一步的融資,三大運營商在美國融資的能力遠小於A股和H股,意義不大。
㈢ 三大運營商將被迫從美股退市,對A股會有什麼影響
元旦假期期間市場最關注的消息是關於三大巨頭被強制退市,三大巨頭分別為移動、電信和聯通強制被美股摘牌退市。
隨著這三大巨頭被美股退市之後,對A股最大的影響就是三大巨頭必然會回歸A股上市的,對A股最大的影響有兩點:
其一,A股又要新增二隻新股了
其二,可以名正言順地回歸A股上市融資
三大巨頭被美股強制退市之後,對A股除了以上兩大影響之外,其實對A股並沒有多大影響的。
所以按此進行分析和推算,隨著我國三大運營商被美股退市,美股退市之後其實對A股是影響不大的,唯一影響有三大:
其一,從A股同等融資約0.91萬億元資金;
其二,又為A股市場新增兩名新成員;
其三,對A股市場中國聯通構成利空消息,影響中國聯通股價。
綜合A股市場情況,三大運營商情況,以及節後A股市場個股進行分析,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被退市,對A股除了以上三大影響,還對A股影響不大,建議大家理性和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㈣ 三大電信運營商將從美國退市,是被迫的還是主動退市的
最近這幾年,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變得越來越困難。這背後的原因是美國政府採取了不合理的打擊措施,經常以國家安全為由打擊中國企業。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後,特朗普政府去年頒布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人投資於“中國公司與軍事聯系。”他們很快提出了上訴,但該命令最終被維持。
雖然美國最終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但我們不能坐視不管。西方國家損害了中國公司的合法權益,中國多年來也開始以對等的方式予以對抗。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第一個目標。澳大利亞遭受了巨大的損失,所以下一個目標無需提及。如果中國和美國高度依賴對方,這不會妨礙我們與美國結算賬目。我們不應該對美國的遏制和壓制過於悲觀。必須在世界之巔紮根,而不經歷風雨。中國的三大運營商,回歸國內資本市場是一個好消息,可以讓更多的中國投資者分享股利,國家的發展和三大運營商,雖然跌跌撞撞,但教訓難得,更多的中國企業需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不斷完善自己。
㈤ 中國移動電信聯通將從美國退市,退市的原因是什麼
“三大運營商從美國紐交所集體退市已基本成為定局。記者5月8日獲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運營商均在港股發布公告稱,美國紐交所在經過復議後,最終決定維持將三大運營商存托股份下市的決定。 ”
退市的原因是什麼?
就從最直接的原因來看,就是以所謂中方涉軍企業的理由要求啟動,對三家公司進行摘牌程序,歸根到底還是中美國以下的結果,但美方並非站在平等的角度進行博弈,而是藉助自身特殊地位的優勢,採取了一種無理取鬧任性無理的舉措,雖然說三大電信運營商一直很努力與紐交所進行溝通,但遺憾的是三大運營商摘牌的決定無疑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所幸的是,即使三大電信運營商從美國退市,但三大電信運營商也留有後路,其中中國電信與中國移動已經開啟了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上市的進程啊,其中我們可以回顧一下,今年的3與17日,中國的電信正式發布公告稱對A股發行以及相關事宜作了進一步的闡釋中,數據顯示這一次中國電信回歸A股市場,募資總額可能會超過500億元,如果中國電信跟中國移動都可以回歸到國內資本市場之中,那麼A股市場也就聚集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以及中國聯通這三大電信運營商。
㈥ 三大運營商將被迫從美股退市,對A股會有什麼影響
隨著這三大巨頭被美股退市之後,對A股最大的影響就是三大巨頭必然會回歸A股上市的,對A股最大的影響有兩點:
其一,A股又要新增二隻新股了
其二,可以名正言順地回歸A股上市融資
三大巨頭被美股強制退市之後,對A股除了以上兩大影響之外,其實對A股並沒有多大影響的。
根據美國紐約交易所決定,將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進行摘牌退市,紐約交易所將在1月7日至1月11日期間退市,理由就是這三家公司不適合在美國股市上市。
下面大致了解這三家運營商上市情況和市值:
1、中國移動
中國移動是在1997年登入美國上市,股票代碼為CHL;截止本周五收盤,中國移動股價是28.54美元,總市值為1169億美元。
2、中國聯通
中國聯通是在2000年在美國股市上市的,中國聯通股票代碼為CHU;截止本周五中國聯通股價為5.68美元,總市值為173.8億美元。
3、中國電信
中國電信是在2002年美國股市成功上市的,中國電信的股票代碼為CHA,截止本周五中國電信股價為27.55美元,總市值為222.97億美元。
以上這些就是三大運營商在美國股市上市情況,隨著這三大運營商上市十幾二十年的路已經走到盡頭了,美股是盡頭,對A股就是開頭。
美股退市後,回歸A股上市
目前我國這三大運營商除了同時在美國上市之外,同時也是在香港上市,而A股上市的只有中國聯通,中國聯通是實現三地上市。
但隨著這三大運營商被美股強制退市,隨著退出美國股市之後,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肯定會策劃申請回歸A股上市的,這是必然之路。
根據中國移動在美國股市總市值1169億美元,中國電信總市值為222.97億美元,合計總市值為1391.97億美元。按照當前匯率1:6.525進行兌換,摺合成人民幣約為9080.04億人民幣。
如果按照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在美股的市值,然後回歸A股市場上市,同等市值進行融資的話,將會對A股市場融資9080.97億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了。
所以按此進行分析和推算,隨著我國三大運營商被美股退市,美股退市之後其實對A股是影響不大的,唯一影響有三大:
其一,從A股同等融資約0.91萬億元資金;
其二,又為A股市場新增兩名新成員;
其三,對A股市場中國聯通構成利空消息,影響中國聯通股價。
綜合A股市場情況,三大運營商情況,以及節後A股市場個股進行分析,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被退市,對A股除了以上三大影響,還對A股影響不大,建議大家理性和正確看待這個問題。
㈦ 中國移動上市公司是美國轉到內地的嗎
不是的。
中國移動沒在美國上市,只是把在HK上市的股票拿到美國去賣,即採用CDR方式在美國可掛牌交易,這樣做是為了方便美國投資者買賣中國移動的股票,以便增加中國移動股票的活躍度。不存在說公司從美國轉向內地。
2021年1月,美國讓紐交所強行把中國移動的股票摘牌,這不僅是違反國際慣例,而且做法相當粗暴,後,中國移動發布公告,稱擬申請本次人民幣股份發行。這意味著中國移動將回A股上市了。
㈧ 紐交所稱將按特朗普行政令,對三家中國電信運營商啟動退市程序
(觀察者網訊)為遵守特朗普打壓中國公司、禁止美國人投資美國防部「黑名單」企業的行政令,紐約證券交易所12月31日宣布,將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香港)這三家中國公司啟動退市程序。
根據紐交所的公告,它將於當地時間2021年1月7日凌晨4時起暫停這三家中國運營商的全部交易,並於7日至11日期間完成摘牌。
這三家中國運營商分別於2020年6月及8月被美國國防部列入「黑名單」,美國防部污衊其是「中國軍方控制的企業」。2020年11月,特朗普又簽發了一項行政令,要求禁止美國人投資國防部「黑名單」上的中國企業。
紐交所聲稱,由於特朗普的行政令將於美東時間2021年1月11日生效,屆時這些中國公司的交易將被叫停,因此認定這些企業「不再適合掛牌」。
紐交所公告截圖
「受美政府行政令影響,紐交所將摘牌中國通信巨頭」,彭博社報道截圖
彭博社指出,在過去十年裡,包括紐交所在內的全球交易所都在向中國公司,尤其是互聯網公司示好,吸引他們在海外上市。如今隨著美國政府採取打壓措施,中國公司可能會把目光轉向國內的港交所,重回香港上市。
新聞網站Axios分析師菲利克斯·薩蒙(Felix Salmon)則提到,中國移動是三家公司中市值最高的,當前美股市值大約在1170億美元左右,自上市以來一直都是紐交所的中流砥柱。他認為,此次摘牌或將意味著一輪「去全球化」浪潮的到來。
2020年6月至12月間,美國國防部先後將共計35家中國企業列入這項「黑名單」,其中就包括華為、海康威視、中芯國際等企業。美國防部還聲稱,將在「適當情況」下繼續更新這份「黑名單」。
受特朗普行政令的影響,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標普道瓊斯、富時羅素等美國多家指數公司已經發布公告,將部分美國防部「黑名單」上中國公司的證券移除。
路透社此前曾指出,美國國會和政府如今愈發頻繁地找理由限制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美國政府是在冒著與華爾街產生沖突的風險打壓中企。由於美國國會兩黨的反華情緒日益高漲,拜登政府於1月上台後可能會延續特朗普時代的打壓中國政策。
對於美國推動對部分在美上市中國公司摘牌的行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1月18日就曾表示,中國政府和相關監管部門始終認為,在資本市場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監管,提升審計師專業操守和執業質量,是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全球證券監管機構的共同責任,必須通過加強跨境監管合作加以落實。
著眼於為全球資本市場 健康 有序運行創造良好的環境,中美雙方應該從共同利益出發,開誠布公地開展對話與合作。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途徑。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㈨ 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遭紐交所強制摘牌,影響有限未來或私有化退市
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在美突遭強制摘牌。
美東時間2020年12月31日,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啟動對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三家電信運營商的摘牌程序,並於2021年1月7日-1月11日暫停交易。
而受此消息影響,1月4日元旦假期結束後,三家電信運營商港股股價均出現了一定幅度的波動。三隻個股當日低開低走,其中中國電信一度下跌超5%,中國移動早盤跌幅一直穩定在4.5%,中國聯通跌幅則接近4%。而下午開盤後,三隻個股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調。截至1月4日收盤,中國聯通港股股價甚至收漲0.45%,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則分別下跌0.79%和2.79%。
「由於美方的政策,市場實際上對三大電信運營商的摘牌早有預期,股價近期一直處在下滑的狀態,對股價的影響反映在今日反而不怎麼明顯。」有香港地區券商分析師表示,三大電信運營商開展業務主要集中在國內,因此基本面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在市場情緒引導下,相關港股股價的下跌短時間內還不會結束。
摘牌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2020年11月12日,美國政府公布了一項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者對中國軍方擁有或控制的企業進行投資。此舉旨在阻止美國投資公司、養老基金和其他機構買賣這些中國企業的股票。受此政策影響,12月4日,富時羅素宣布,將從旗下某些指數產品中移出8家中資公司的股票。12月15日,MSCI決定把10隻中國公司股票從全球可投資指數系列的成份股組合內剔除。此次,國內三家電信運營商中概股遭強制摘牌也是相關行政命令引發的後續事件。
在中國證監會看來,三家電信運營商擁有龐大用戶基礎,基本面穩定,在全球電信服務行業中具有重要影響力。 其ADR(美國存托憑證)總體規模不大,合計市值不到200億元人民幣,在三家公司總股本中的佔比最大隻佔2.2%,其中中國電信只有約8億元人民幣,中國聯通只有約12億元人民幣。流動性不足,交易量很小,融資功能缺失,即便摘牌,對公司發展和市場運行的直接影響相當有限。
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分別於1997、2000、2002年於美國紐交所上市。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三家公司ADR數量分為11184萬、555萬和3503萬份,占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2.73%、0.69%和1.14%。
不僅是ADR佔比較小,太平洋證券通信首席分析師李宏濤指出,三大電信運營商在美整體的交易量也並不活躍。以2020年12月31日為例,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美股成交金額分別僅有0.57億元、0.038億元和0.025億元。
另外,在李宏濤看來,目前三大運營商的主要業務均在國內,在美國市場的業務存在感極低,而中國移動更是至今未取得在美國開展電信業務的牌照。融資角度上,三大運營商在美國發行ADR以來,並未進行過再融資。且根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及中國聯通最新財報,三家運營商在手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2612億元、219億元、264億元,資金較為充足。 「『被迫退市』,對三大運營商而言,對基本面影響較小,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不過在法律界人士看來,雖然三大運營商在美交投並不活躍,強制摘牌下的投資者保護工作依然關鍵。
「我個人認為三大運營商完全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紐交所說明自身如何成為涉軍企業,同時要求紐交所對摘牌後的投資者保護做妥善處理。而購買三大運營商美股的投資者也可以提起訴訟,要求紐交所對強制摘牌帶來的股價損失進行賠償。」有海外律所合夥人表示。
估值已處 歷史 低位
無論如何,由於美國政策的變化,三大運營商的股價已經受到了擾動。僅從港股股價表現來看,11月12日至今一個多月內中國電信股價已累計下跌超25%,中國聯通與中國移動則分別累計下跌19%和18%。
「未來三大運營商的ADR與基礎股可能會實現互換,轉換成港股,相關資金可能會繼續出逃,影響其港股股價。」上述香港地區券商分析師表示。
「目前運營商PE普遍在8倍左右,下跌空間也不大。而且運營商基本面正在在改善,估值處於 歷史 低位,未來存在修復可能。」中信建投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閻貴成則稱。
李宏濤也指出,三大運營商5G建設效果顯著。截止目前,國內5G基站已超過72萬站,5G套餐用戶1.6億戶,佔全球70%,5G手機出貨量佔比六成。運營商在2021年推出千元5G手機,5G用戶數將達到4億戶,用戶數積累有望到新業態爆發點。同時,5G用戶將有效拉動整體平均用戶收入提升3-5元。運營商正處在從傳統的流量經營到數字化生態的第二次轉型中,預計2021年運營商在保持5G投資基礎上提速降費壓力減輕,電信收入數據逐步好轉,進入成長通道,利潤將轉正且增幅有望超過5%。
而對於三大運營商摘牌後的去向, 有資深投行人士表示,預測會以私有化方式實現直接退市。「(私有化退市)整體花費不大,也省了在美的審計、披露等成本。三大運營商應該不會選擇摘牌後進入美國櫃台市場,交投會更加不活躍」。
不過,華西證券則表示, 按照美國政府最嚴格監管假設判斷,三大電信運營商必須要完成相關流通ADR回購後,才能完成退市。屆時,根據各自ADR代表的ADS數量和ADR價格預測,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回購全部流動ADR需要的現金分別為6.4億美元、153萬美元、1559萬美元左右。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