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業企業股票今日資金流向
㈠ 萬業企業股票為什麼停牌
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公司」)正在籌劃向等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購買上海凱世通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事項,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二條「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應當符合本辦法的規定」,公司進入重大資產重組停牌程序。鑒於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為保證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造成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等有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8年 4月17日起停牌,預計連續停牌不超過一個月。
㈡ 萬業企業股票何時復牌
上海萬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涉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由於相關資產涉及海外收購,程序復雜,相關審計、法律事務等工作量大,有關各方仍需對標的資產涉及的相關事項進行溝通和協商,並論證重組方案,預計無法按期復牌。經向上海證券交易所申請,公司股票自2015年7月20日起繼續停牌,預計繼續停牌時間不超過1個月。
㈢ 交錢 股票
電信詐騙+股市詐騙)新傳銷模式,把黑手伸向了股民!這個私募詐騙團伙撒網很大,全國不知道有多少人受騙???
揭露私募詐騙的真相:(請群多的朋友互相轉發一下吧)
最近,以騙取會員費為直接目標,以聚集人氣為名,一些打著私募幌子的電話/簡訊漫天飛,通常是每天推薦1-2支股票,今日推薦明日的股,但是告訴你這些股票的時間是收盤以後,也就是說你是沒機會買進去的,這些股票在次日一開盤就拉升至少在5%以上。
每天推薦,第二天驗證果然能賺5%以上,日復一日,一個月下來,你就果然相信了。然後你就會心甘情願按照它們的要求繳了幾千到幾萬不等的會費。可繳了會費以後,他們推薦的股票就不漲反跌了。原因是他們推薦的股票不再是誘惑你上勾的廣告股(示範股)。
等你繳了會員費後,就不怎麼搭理你了,主動打電話給它們才會在收盤前告訴你一支股,但告訴你的不再是廣告股,而是另外推薦的其它股(也可能是隨便告訴你的一支股),跌多漲少。
有人也許還不明白為什麼每天推薦的都這么准?因為發給你的是廣告股(示範股),它們自己操縱,頭天自己買進第二天一開盤5分鍾內迅速拉升就邊拉邊出貨,自己賺飽全身而退卻套住追漲的人,實現了它們的間接目標。而你有意無意中還幫它們做了廣告做了托兒。
*如果你被騙了,建議你趕緊去報案,以免更多的人上當受騙。
注意1:凡是成為私募騙子示範股的股票,當天拉高收低,第二天一般大跌,後幾天都無起色。
注意2:總之,沒有一個私募會盤前告訴你它進了哪支股票的,都是盤後告訴你,讓你做廣告第二天抬轎追高!
注意3:其實很多「機構」是收到一手騙子發的廣告股後,做二手騙子的,二手騙子股票上雖然賺不到錢,但可以「借勢」騙到會員費的(甚至三手、四手、五手-----),所以出現了那麼多公司名稱和不同省份的電話,變成了類似「傳銷模式」。其中,只有一手騙子既能騙到會員費又能騙到股票上賺的錢,其它如二手以上的騙子只能騙到會員費。
詐騙手法:通過分析,詐騙原理很簡單、很原始:即提前一天在收盤前大量吃進,晚間發詐騙簡訊(或電話通知),收到簡訊的人會有意無意中為他們做吹噓廣告,次日開盤5分鍾內迅速拉高吸引散戶跟進追漲(且基本上都是高開,顯示在漲幅榜第一頁),自己全倉出逃。另外就是通過廣告股的示範效應,詐騙會員費。電信詐騙新模式,把黑手伸向了股民!
在股吧里發現,被騙的人已經不在少數(我被騙3萬會員費,股票半個月虧46%),同一支股發給大家簡訊的投資公司(或證券公司)的名稱也不一樣,如,天益基金、柏榮基金、華坤基金、長城機構、紅源投資、惠金投資、鑫泰投資、昌源私募、寧波中投、成都財易投資、成都寧波海順、成都鑫瑞升、廣州豐源理財、廣安合作熱線、安信證券等等。對於收到簡訊聯系過它們的客戶,會有專門的客戶經理纏住你做跟進工作,直到把會員費騙到手。
最近騙子私募推薦的一日游廣告股是:
4月10日600548深高速,11日000957中通客車,12日600533棲霞建設,15日002134天津普林,16日002591恆大高新,18日600992貴繩股份,19日601008連雲港,22日600241時代萬恆和600892*ST寶誠(寶誠股份),23日000534萬澤股份,24日000025特立A,25日600555九龍山(*ST九龍),26日601188龍江交通。
5月2日600521華海葯業,3日600052浙江廣廈,6日600220江蘇陽光和000498*ST路橋(山東路橋),7日600565迪馬股份和002102*ST冠福(冠福家用),8日600020中原高速,9日000037深南電A,10日600175美都控股,13日600320振華重工。14日600641萬業企業,15日600241時代萬恆
㈣ 日本樓市的興衰史,是怎樣的一個過程
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日本經濟實力在全球都是首屈一指的。強勁的出口,讓日本經濟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匯率走高,銀行低利率,國外熱錢湧入,日本又推出稅制改革,一下子日本彷彿進入了最好的時代。
日元的升值,帶動了國內物價的下降,整個國家的經濟全部由內需拉動。金融行業繁榮,也讓更多的企業放棄了主業,轉為投機,普通員工的工資也飛漲。一些日本和世界的經濟學家紛紛說,傳統經濟理論對日本不適用,日本正在創造「新的經濟規律」。
於是,日本人買了美國金融帝國的象徵——洛克菲勒大廈,買了美國電影的象徵——哥倫比亞電影公司,買了加拿大的森林,澳洲鐵礦,香港最貴的房子,日本女人買了70%法國生產的LV手袋,日本男人成群結隊飛去泰國打高爾夫……
那時的日本房地產更是不可一世,一個東京市的地價就可以買一個半美國。一間900萬的公寓,在泡沫時代可以賣出16.5億日元的高價。簽訂完廣島協議的1986年,東京平均房價直接暴漲120%,1991年樓市頂峰,平均能到272萬日元每平米,而東京市區更是高達1450萬每平米。
到後來,大家都買不起房了,達到了無力承受的地步。於是民眾開始抗議了,希望政府提高利率,出台房產稅壓制房價。正好政府也認為經濟過熱房價過高,加上賣土地的錢不是自己的,但是房產稅收的錢妥妥的是自己的,於是順應民意開征房產稅,另外提高利率。
加息和房產稅是壓制房價最有效的大殺器,每一個效果都很好,雙劍一合璧,日本房價直接崩了。到了1992年日本經濟就不能正常運作了。房價下跌最狠的是1991年,跌幅達到20%-30%。
隨著房價無休止下跌看不到希望,投資炒房客開始大量拋盤,惡性循環,房子越來越廉價。雖然房子越來越廉價,窮人卻依然買不起。因為經濟風暴來臨是無人可以倖存的,大量企業倒閉,工薪階級首當其沖,失業率飆升,大批日本人被套死在樓市中,一輩子給銀行打工償還債務。
(4)萬業企業股票今日資金流向擴展閱讀:
泡沫破裂後許多日本居民成為千萬「負翁」,家庭資產大幅度縮水,長期背上嚴重的財務負擔,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嚴重影響正常消費。日本銀行及非銀行機構的不良債務高達100萬億日元,最後成為壞賬的達到幾十萬億日元。
日本房價從1991年開始就一直跳水,一直跌到了2002年才回暖。2001年最低谷時,東京平均房價已經從91年的272萬每平米(人民幣15萬)跌到了61萬每平(人民幣3萬)。房價崩塌,會連帶整個經濟體,結果就是企業倒閉,萬業具廢。
㈤ 27日,今日哪些板塊將大漲,哪些股票可能介入
地產板塊是降息直接受益板塊
降息將直接導致資金流入股市,券商板塊在對市場交投活躍的樂觀預期下將相對其他行業受益更大
存款准備金率下調將直接增加銀行資金的流動性,這一貨幣政策利好銀行板塊。
機械類公司由於負債比率較高,降息將直接降低其資金成本,加之擴張性財政政策刺激,雙方面受益明顯
㈥ 房地產三季度如何降杠桿:增回款、少拿地、賣股權
房地產企業正在全力降杠桿,以滿足「三條紅線」等監管要求。
「明年初,行業要給監管報數據,降杠桿是我們現在內部最緊要的事情。」11月5日,一位中型房企區域負責人表示,「三條紅線」後,房地產公司增加銷售回款、減少拿地,甚至引入戰略或財務投資人入股或者流轉資產包。
隨著房地產降杠桿進程加快,來自銀行、信託等的外部融資也愈發緊張。四季度開發貸呈收緊趨勢,銀行對房地產企業的貸款有所收緊,房地產信託業務的合規監管也在持續。
11月5日,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報道獲悉,銀保監會通報要求重點加強大額透支和現金分期等業務的資金流向管控,及時收集有效資金使用憑證,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及其他非消費領域。
今年8月20日,住建部與央行召開重點房地產企業座談會,首次提及「重點房地產企業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業內一般稱為「三條紅線」。
十一假期過後,一周之內央行官員兩度提及房企融資新規。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直言,新規的目的之一是「矯正一些企業盲目擴張的經營行為」。
房地產企業三季報顯示,杠桿水平下滑已成確定性趨勢。根據Wind統計,A股房地產開發板塊中,「剔除預售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指標大於70%的地產公司有48家,比二季度少了1家。「凈負債率」大於100%的有38家,比二季度少了1家。
大型房地產公司中,截至三季度末,綠地控股、萬科、保利地產的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環比二季度下降0.32、1.33、0.37個百分點,但綠地控股、萬科凈負債率分別環比增加3.20、0.44個百分點,保利地產凈負債率環比下降1.20個百分點。
緊隨其後,到三季度末,華夏幸福、金科股份、中南建設的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凈負債率均環比下降,且金科股份、中南建設的凈負債率分別環比大降12.39、11.16個百分點。但新城控股凈負債率環比大增20.68個百分點。
A股申萬房地產開發板塊中,「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指標降幅最大的是*ST友誼、愛旭股份、華聯控股。三季度末環比二季度分別下降15.71、15.29、10.99個百分點。合肥城建、榮豐控股、三湘印象的降幅也超過5個百分點。
凈負債率指標降幅最大的是魯商發展、棲霞建設、京投發展、深物業、華發股份,三季度末環比二季度分別下降55.35、42.28、41.72、34.14、32.11個百分點。凈負債率降幅逾20個百分點的還包括天房發展、中國武夷、雅戈爾、寧波富達、泛海控股、光明地產、萬業企業、合肥城建、蘇州高新。
不過,一些中小房地產企業杠桿水平仍有所上升。京能置業、*ST新光、榮安地產、粵宏遠、迪馬股份的剔除預收款項後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環比增加5.03、4.28、3.95、3.58、3.43個百分點。*ST松江、雲南城投、京能置業、濟南高新、南山控股、*ST新光、大名城的凈負債率分別環比增加175.77、60.15、56.30、51.11、35.87、34.27、30.87。
據開源證券統計,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A股房地產板塊剔除預收(合同負債)後的資產負債率為72.1%,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龍頭公司、物業及後服務公司分別同比分別下降1.2、1.3個百分點;凈負債率為90.3%,同比下降9.0個百分點;龍頭公司、物業及後服務公司分別下降16.1、提升5.5點。也即,龍頭公司對杠桿水平控制最為嚴格,且在持續下降。
有地產分析師表示,不管是融資收緊導致的被動降杠桿,還是房企基於景氣度判斷的主動降杠桿,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多數房企都走在降財務杠桿的路上,直接的財務表現就是有息負債的增速低於企業銷售和業績的增速。隨著ROE對財務杠桿依賴程度的降低,房企有望迎來價值重估。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三道紅線是後續房企和行業需要注意的一個紅線,所以降低杠桿減少對負債的依賴是核心內容。從實際過程看,此類杠桿的降低也說明市場各參與主體做了調整。
「三條紅線」落地的腳步在加速,范圍也有望擴大。
據悉,10月末監管加大對地產商的監管力度,要求部分開發按月披露財務明細,包括恆大、融創、萬科等12家房企業每月15日上報融資、負債總額及業務數據明細。
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彭立峰在2020年第三季度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說,下一步,我們將會同住建部和其他相關部門,跟蹤評估執行效果,不斷完善規則,穩步擴大適用范圍。
隨著房地產降杠桿進程,來自銀行、信託等的外部融資也愈發緊張。
11月5日,一位大行華南分紅地產金融部門人士表示,受房地產金融調控影響。「三條紅線」試點後,該行對房地產企業的貸款有所收緊,在額度上進行了控制。此外,有銀行人士表示,四季度開發貸呈收緊趨勢。房地產融資「三條紅線」明確後,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收緊將主要通過限額管理方式進行,總行也要求對項目「好中選優」。
21世紀經濟報道9月末曾獨家報道,監管機構近期要求大型商業銀行壓降、控制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等房地產貸款規模。一位大行人士表示,監管年初就有要求,本年度新增涉房貸款不能超過全部新增貸款的一定比例,這一比例或為30%左右。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10月30日發布的2020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房地產貸款增速持續回落。三季度末,人民幣房地產貸款余額48.83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比上季末下降0.3個百分點,連續26個月回落;前三季度增加4.42萬億元,占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27.2%,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8個百分點。
嚴躍進表示,「三條紅線」後,銀行本身也會開始注意做管控,房企本身也會做調整,尤其是在高價拿地等方面會趨於保守。所以這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後續降杠桿的動作將有助於房地產市場的更好發展。
銀行之外,銀保監會信託部近期下發《關於開展新一輪房地產信託業務專項排查的通知》,要求繼續嚴控房地產信託規模,強化房地產信託穿透監管,嚴禁為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提供通道。此次專項排查主要針對房地產信託業務的持續合規監管情況、風險防範化解情況及落實整改問責情況,銀保監會要求各銀保監局於11月30日前將排查情況上報。
隨著降杠桿步伐,房地產行業出現了之前少有的發債猛增、但投資額大降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指出,房地產杠桿的方式包括加快銷售、減少拿地、變賣資產、尋求股權融資、甚至資產包流轉等方式。
根據國泰君安數據,截至2020年6月末,三條紅線均超標的「紅色檔」企業有22家,包括恆大、綠地集團、中南建設、金科股份、華夏幸福、富力地產、榮盛發展等。諸多地產商通過多種方式降杠桿。
除加速銷售,房企也不斷轉讓子公司股權。11月1日,恆大公告將持有廣匯集團40.96%股權轉讓給申能集團,轉讓總金額為148.5億元。稍早前,恆大863億元規模戰投簽訂補充協議,將戰投轉為普通股權長期持有,明確放棄回購權益。恆大還分拆旗下物業管理業務,已向港交所正式遞交上市申請表格。
另據報道,恆大、融創計劃首次在銀行間市場發債,並正在為此准備相關材料。
上述中型房企區域負責人表示,從公司內部來說,在「三條紅線」半年過渡期內,房地產公司要增加銷售回款、減少拿地等投資力度,並引入投資人增加權益。「我們也正在和一些地產公司協商,或者入股,或者流轉資產包,盡力在明年初之前把杠桿率水平降到合規范圍內。」
責編 李劍華 實習生 李各力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