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股票合理估值
Ⅰ 中國人壽和中國平安這兩只股票哪個更有投資價值
這兩只都不錯,買那支都會掙。
中國人壽(601628):公司是中國最大的保險資產管理者和最大的機構投資者之一,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公司的總資產規模達6853.67億元,投資資產規模達6517.47億元。2004年、2005年和2006年,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分別為3.26%、3.93%和5.50%。二級市場上,該股近期強勢上漲,短線仍有沖高可能,逢低可關注。
公司2006年在壽險市場的佔有率為46%。具有無可比擬的規模優勢,且在成長性更好的欠發達省市和農村市場有廣泛布點。預計未來5年的年回報率接近20%,且加息將增加公司利息收入提升內在價值。目前走勢為楔形整理後向上突破,可跟進。
作為一家擁有國內壽險市場近半壁江山的人壽保險公司,公司2005、2006年所佔市場份額分別為44.1%、45.27%。中國人壽的品牌深入人心,在二三線城市和廣大縣及縣以下城鎮都有分支機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能夠較好的控制公司宣傳和其他市場開拓的費用,而且保費收入穩定。國元證券陸航採用國際保險業廣泛應用的內涵價值法來估值,得出公司2007-2009年每股評估價值分別為41.05元、59.74元、87.40元,鑒於中國人壽的特殊地位,給予其一定的流動性溢價,短期目標50元,一年目標價68元,三年目標價100元。給予「強烈推薦」的評級。
中國人壽是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其投資的已上市公司股權截止到2007年6月22日,賬面增值了213.94億元,如果限售股權流通後其投資收益計入每股收益,則按發行後攤薄股本計算每股收益可增厚0.76元。公司業務結構明顯改善,促使內含價值不斷提升。中國人壽上市後的業務結構調整策略已見成效,保障類壽險產品和期繳保費比例都出現了明顯上升,在增強公司未來保費增長穩定性的同時,也降低了業務對資本市場波動的敏感性。公司配置在股權投資方面的資金,受益於資本市場的好轉獲利頗豐。企業債將會加速發展,且中國目前依然處於加息周期中,未來基準利率有望逐步上調,而人壽資產中80%左右為債券,故投資收益率將穩步提升,杠桿效益將在未來幾年體現的淋漓盡致。
中國平安:
公司經營區域覆蓋全國,中長期業務發展遠景較為清晰,國際化的管理團隊及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有利於公司規避經營風險,值得投資者長期擁有。
中國平安 (601318)公司經營區域覆蓋全國,以統一的品牌向客戶提供包括保險、銀行、證券、信託等多元化金融服務的全國領先的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中期趨勢良好。
公司建立了以保險為核心的綜合金融服務平台,業務覆蓋壽險、財險、銀行、信託和證券等多項金融服務業。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擁有大量銀行存款,一旦加息甚至是取消利息稅將直接獲益。加息對公司利大於弊,新增投資回報相應上調,可以解決高利率保單的問題。銀行加息後對公司的銀行存款及債券收益率會提高,擴大了保險公司可享有的息差收益。
Ⅱ 中國平安股票現在可以買嗎
這輪的行情藍籌股大部分都創了新高,這是對價值投資者的褒獎,僅僅在一年多的時間里,買入藍籌股的股民中很多就已經解套了,甚至開始盈利。而中國平安在四月初就已經突破了前期高點走出了新高88.09元,因為近期的指數出現回撤有跟隨下跌的行情,但是今日大金融板塊充當了護盤先鋒,中國平安又開始上漲了。
從走勢觀察,目前平安是屬於前期長達了一年的震盪行情後的突破趨勢,這種形態突破後仍然保持上漲行情就是屬於強勢破位走勢,按照技術形態橫有多長豎有多寬,平安這輪的上漲也僅僅是剛開始。
其次,按照保險板塊今年的行情來觀察,銀行,券商和保險是護盤的主力軍,每次大盤下跌這類板塊都會異軍突起,而本身有是龍頭又有股份回購計劃,平安和茅台也一直是基金熱衷買入的股票,會有中長期資金源源不斷的流入支撐股價上漲。
最後,就是估值合理,中國平安目前的股價在85元其實並不貴,如果是投機者買平安肯定不是首選,畢竟不會創造暴利,但是作為價值投資者,考慮的是平安的業績穩定增長,市盈利在合理范圍,又是保險龍頭就可以布局。
綜上所述,平安的上漲空間仍然巨大,作為保險龍頭,雖然短期漲幅較多有回撤的風險,但是可以在每次出現回撤時考慮買入,按照平安當下的走勢,後期破百元也是可以看到的事情。
Ⅲ 中國平安的股票趨勢怎麼樣
中國平安股票在之前一段時間呈下跌趨勢,目前股票上漲趨勢比較明顯。
1.中國平安保險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平安」,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保險企業,於1988年成立,總部位於深圳。其經營范圍包括投資保險企業,監督管理控股投資企業的各種國際業務,開展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等。曾入選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六。2021年8月2日,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發布,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第16名。這家企業在我們國家是擁有著非常高的知名度的,而且最近中國平安股票的上漲趨勢比較明顯,我覺得我們就可以適當的買入。
2.目前新業務價值NBV增長被認為是影響短期估值的重要因素,這個指標確實有參考價值,比如平安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業績,雖然盈利大增,但是市場以大跌回應,主要原因就是第三季度新業務價值NBV增長放緩,而市場對平安利潤增長越來越不敏感。此外,剩餘邊際增長和營運利潤增長有一定參考價值,平安以前是不公布剩餘價值和營運利潤這些指標的,這些指標主要是表明保單利潤是如何分配的。
3.總體來說,保險公司短期估值是由多種因素綜合決定的,對於大部分保險公司來說,當牛市來臨,市場利率上升,資本市場上漲,保險公司保費和利潤大幅增加,估值也大幅提升,熊市來臨時,股價快速回落,估值又回到原點,只有極少數負債優良的保險公司估值才能長期提升。因此,對於投資大部分保險股來說,選時非常重要,在市場較好的時候投資保險股可以獲得超額收益,但是大部分保險股不適合長期持有,只有負債優良的保險公司才適合長期持有,而平安就是A股僅有的這樣一隻保險股。
4從估值方法來看,保險公司股價=每股內含價值*PEV,平安值得投資的原因,不僅在於其未來估值有望進一步提升,而且其內含價值也有望繼續保持20%左右速度增長。這里我們先分析壽險內含價值,壽險內含價值增長主要來自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內含價值預期增長,這個指標是固定的10%,只要是每年投資收益、死亡率和費用率等假設完全符合假設預期,那麼每年都會增長10%,通常保險公司比較保守,最後出來營運經驗差異都會優於假設,因此收益率會更高。第二部分主要來自於新業務價值,就算新業務價值不增長,2018年新業務價值占壽險內含價值比例為14.5%,如果新業務價值恢復增長,那麼增速將會更高,因此我們認為平安壽險業務內含價值未來有望保持25%的速度增長。根據2018年數據,平安壽險內含價值占總內含價值的比例大概為60%,按照除壽險以外的凈資產增長15%的速度來算,保守估計,平安總的內含價值每年將以20%的速度增長。
拓展資料:
中國平安股票可以長期持有;推薦使用以下原則進行長線股票的捕捉:
1、快速成長型、穩健成長型企業。
2、公司產品簡單、易懂、前景看好。
3、有穩定的經營歷史,最少需要有五年以上的經營歷史。
4、管理層理性、忠誠,以股東的利益為先。
5、財務穩健,自由現金流量充裕(現金流就是公司的血液)。
6、經營效率高,收益好。每股收益每年增長的公司肯定是一家好公司。
7、資本支出少,成本控制能力較強。嚴控三項管理費用和成本支出的公司,無疑是一家盈利的高手。
8、流通盤較小的中小盤股。
9、市盈率較低。不是任何時候都是買進股票的最佳時機,而是耐心等待市盈率很低的時候買進,然後中長線持有。
Ⅳ 中國平安股票分析
中國平安(601318)
壽險龍頭市場地位不可撼動,充分受益消費升級驅動的保障型需求爆發:1)平安壽險 2004-2016 年保費年均增速高達 14%,市場份額長期穩定, 主要源於代理人渠道沉澱優勢 (壽險產品通常具有條款復雜、高度非標、主動購買意願弱等特徵,因而代理人至關重要,而代理人團隊優勢需長期沉澱)。 2) 中產消費升級驅動保障型保險產品需求崛起 (類似於國產 SUV、 茅台、 iPhone 等消費升級標桿) ,平安壽險作為行業龍頭最受益。 3)海外壽險市場寡頭競爭, 保險巨頭合計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我們認為, 未來國內壽險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平安壽險將依託自身優勢+中國市場高成長性擴大優勢。
財險綜合成本率顯著領先行業,銀行+證券+信託+互金布局完善,1+1>2 的綜合金融標的:1)平安財險近年來綜合成本率持續保持同業絕對低位(17Q1 綜合成本率 95.9%) 。考慮國內財險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平安財險實現保費規模穩步提升+保持承保盈利,彰顯其難以撼動的競爭優勢。2)平安銀行推進零售轉型且資產質量整體可控,平安信託登頂 16 年行業龍頭。3)互聯網金融業務 16 年正式扭虧,陸金所上市預期漸強(B 輪估值達 185 億美元)有望催化集團整體估值; 4) 綜合金融集團實現 1+1>2: 集團內各子板塊協同效應顯著,交叉銷售及客戶遷徙規模穩步增長。
17Q1 壽險個險新單高增長推動 NBV 大增 60%超預期:2017Q1,平安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 230.5 億元,逆勢同比+11.4%,在去年高基數的基礎上再度保持強勁增速。個險渠道實現新單保費 658.4 億元,同比增長 62.2%,主要驅動因素為保障型需求爆發驅動代理人人均產能提升 31.8%,以及代理人數量高速擴張至 119.6 萬人。個險新單保費的高增長推動公司壽險 NBV 同比大幅增長 60%,達212.6 億元。此外,銀保渠道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新業務價值率較高的期繳新單保費同比+128.9%。
投資建議:
公司作為中國保險行業絕對龍頭,壽險、財險業務均有很深的護城河,預計公司 17/18/19 年 EPS 分別為 3.74/4.47/4.94 元。目前公司市值對應17PEV 僅 1.04 倍,估值仍具吸引力。中期而言,股息提升+陸金所上市推進+17 年業績拐點有望繼續催化股價,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中期估值為1.3 倍 17PEV(考慮保險股歷史估值中樞約為 1.2-1.5 倍 PEV) ,對應目標價 56 元/股,維持「買入」評級。長期而言,隨著壽險、財險業務強者恆強,推動內含價值持續提升,我們認為公司未來估值有望達到 1.5倍 PEV,考慮內生增長+存量價值逐年釋放,長期估值仍有提升空間。
風險提示: 1.長端利率觸頂快速下行; 2.萬能險新規驅動銀保渠道競爭加劇;3.車險費改加劇市場競爭;4.股價持續上漲後面臨短期回調壓力。
Ⅳ 中國平安股可以長期持有嗎
我個人認為中國平安這只股票是適合長期持有的。
類似之前有專業人士問中國平安總市值會成為A股最大市值的股票嗎?答案是否定的,隨著中國平安的發展壯大,中國平安是可能成為A股市場最大市值的股票,從這里可以說明整個市場都是看好中國平安,間接性說明中國平安適合長線持有的。
(4)長期上漲趨勢
中國平安自從上市之後在2008年之時見到低點4.48元,隨後開始呈現震盪上揚的走出,尤其從2014年開始,中國平安走出加速上漲行情;截止本周中國平安再度創了92.47元的新高;11年時間已經走出了近20倍的漲幅,已經相當於每年都有1倍以上的收益率;從歷史中國平安漲幅來看是適合長期投資的。
綜合以上四個角度分析中國平安的情況,我個人認為當前中國平安是適合長線持有的,也是具備長期價值投資的股票。
Ⅵ 中國股票估值多少算合理
我覺得30-40元才是中國平安股票的合理估值, 但中國A股目前除了那些大盤的藍籌股以外, 其它的股票基本上多數都是高估了,
Ⅶ 誰幫我對中國平安這支股票估值
peg動態估值:71.60098522167
注意:股票不能光PE。。。。
Ⅷ 平安2020年年報
昨天晚上中國平安公布了2020年財報。
2020年,平安營收1.22萬億,同比增長4.2%;歸母凈利潤1430.99億,同比下跌4.2%;基本每股收益8.10元,同比下跌3.7%;股東權益9879.05億,同比增長15.9%。
因為機構對平安2020年的歸母凈利潤最樂觀的估計,也是同比下跌15%以上,所以這份財報公布後,被輿論普遍解讀為超預期——沒有預期中那麼地壞,所以就算是超預期地好了。
騰騰爸此前也沒有預料到平安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只有4.2%,我是按下降20%的幅度來進行預期和估算的。
從這個角度上看,這份財報的確有些超預期。
但歸母利潤,並不是我最關心的數據。
因為這個數據,擾動因素太大,經常並不能代表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
此前有網友問我對平安的2020年財報有何期待時,我曾回答,我最關心四方面數據:一是內含價值,二是營運利潤,三是剩餘邊際,四是股息分配。
一看內含價值
圖片
我之所以重視平安整個集團的內含價值數據,是因為這個數據是我們給平安估值的基礎。
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EV),相當於其他普通上市公司的凈資產。
過去的10年,平安的PEV(股價除以每股內含價值所得倍數)估值在0.8-2.0間波動。
總體上1倍PEV買入,相當於在最底部區域投入。
只要公司還在正常經營,EV還在不停增長,底部區域的投資就會相當有保障。
2020年平安的內含價值增至1.33萬億,同比增長10.63%。
這個數據,基本符合我的預期——2019年底,我的預期是平安EV至少會增長20%,2020年初,瘟疫發生後,我降低了預期,但也處在10%-15%之間。
現在看,是落在了我預期的下限。
不是太好,但勉強達標,可以接受。
每股內含價值72.65元。
昨天收盤價76.54元,PEV估值1.05倍,這是一個比較低的數據。
2021年瘟疫至少在中國已經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對保險公司來說,情況只會比2020年更好,不會更壞,再加上2020年的低基數,我對平安今年的內含價值增長非常樂觀。
展業恢復常態,EV增長至少15-20%吧。
若此,則今年底,平安每股內含價值至少增長到84-87元間。
這就是我昨天在文章中喊出「80元下的中國平安,是市場在為大家送錢」的底氣所在。
也是我前段時間判斷「以一年為期,90元下的中國平安,值得投資」和「持有一年以上,100元下的中國平安也不貴」的根本原因。
騰騰爸經常對自己組合中的股票給出價格、估值的判斷,但對外發布時,措辭、表達會相當謹慎——你光看錶達價格的數據,不看價格數據的前置條件,這是要犯錯誤的。
昨天公眾號里有幾個朋友吐槽騰騰爸:你前幾天還說90元、100元下的平安怎麼怎麼著來……
這幾位朋友,犯的就是我上邊講的錯誤。
經常有朋友問:騰騰爸,平安的內含價值到底是怎麼算的啊?
實際上,平安的財報對內含價值的計算,有著詳細的展示——
2020年財報,P55-65頁,你自己翻開看就可以了,何必求助騰騰爸?
二看營運利潤
營運利潤比歸母凈利潤更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
為什麼呢?
以平安2020年財報為例——
圖片
平安有3.7萬億的總投資資產。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以公允價值計價。
所謂公允價值,就是指公開市場的報價——在股市上,就是股票價格。
大家注意看一下,2019年因為公允價值變動,平安增加了476.66億投資收益,而2020年這一數據,變成了負69.33億。
一上一下,2020年僅此一項,投資收益就比2019年少了540餘億。
所以資本市場的波動,會對平安的歸母凈利潤造成太大的擾動。
保守的保險公司,就發明了剔除掉各種一次性、暫時性損益影響因素的營運利潤概念——
圖片
這是平安2020年從歸母凈利潤到營運利潤的計算全過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留心計算和學習一下。
2020年,平安歸母營運利潤1394.70億,同比增加4.9%。
2019年歸母利潤,一是有資本市場抬轎,二是有稅收利好因素加持,所以給2020年的歸母利潤增長提供了一個比較高的基數。
再加上2020年的瘟疫影響、權益市場波動,所以看歸母利潤,是嚴重變形的。
正因為如此,最近大半年來,我一再強調:平安2019年的利潤沒有歸母利潤表現得那樣好,2020年的利潤也沒有歸母利潤表現得那樣差。
同時一再提醒:以後看平安的業績,要多看營運利潤,尤其是2020年的業績,更需要看營運利潤,而不是歸母利潤。
總體上吧,平安的營運利潤,更好地體現了公司的真實經營成績——沒有往年那樣好,但是符合騰騰爸的預期。
最重要的是,它的增長還是正數,而且是真的正數。
三看剩餘邊際余額
剩餘邊際是公司壽險業務未來利潤的折現值。
相當於保險公司的一個利潤蓄水池——這個池子里的水越多,意味著未來可以往外釋放的利潤越多。
我們小時候做數學,常碰到這樣的試題:一個池子,一個進水管,一個放水管;進水管進的水比放水管放的水多,則池子里的水就會越來越多;反之,就會越來越少;老師給我們出的題目,無外乎「什麼時候水池放滿水」或者「什麼時候水池裡的水被放干凈」之類。
壽險公司的這個利潤蓄水池,進水管主要是「新業務價值增長」,放水管主要是「剩餘邊際攤銷」。
新業務價值增長,是公司新開展的業務對剩餘邊際的貢獻。
剩餘邊際攤銷是池子里的蓄水往外釋放出來的利潤。
搞懂上述基礎知識了,下邊這張圖就好理解了——
圖片
2019年,平安剩餘邊際攤銷(即水池往外釋放的利潤)744.54億,2020年往外釋放了815.83億,增長了9.56%。
而最終池裡的水——剩餘邊際余額,2019年是9184.16億,2020年是9601.83億,增長4.55%。
今年往外放水(釋放利潤)比去年多了近10%,而池子里的水(剩餘邊際余額)比去年增長了不足5%。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公司為了營運利潤好看,加大了放水的力度,而稍微犧牲了一點「積水」的增長(未來業績的厚度)。
剩餘邊際余額增長,稍微低於我的預期,但是符合常識和情理。
勉強可以接受。
四看股息分配
我比較重視股息收入。
企業什麼都可以造假,就是分配給股東的現金分紅不好造假,尤其是「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現金分紅。
平安的現金分紅跟營運利潤掛鉤。
2020年平安的營運利潤是增長的,所以它的分紅也就是增長的——
圖片
寫到這里,小得瑟一下:騰騰爸對平安最初的一筆投資(2015年股災期間買入),成本只有25元上下,以成本價計算,今年僅股息收益率就接近10%了。
呵呵,這就是長持的魅力!
總之吧,中國平安2020年的財報,從歸母凈利潤看,好像並不算好;從營運利潤看,表現並不算差——但從最近市場的預期角度看問題,表述起來又有變化:從歸母凈利潤看,大超預期哦;從營運利潤看,只是符合預期哦。
你看,這就是投資最好玩的地方——上邊的總評,線性思維患者可能又沒辦法理解了。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上邊我講的那些道理,你自己悟。
下面我們再聊一個大家最關心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既然平安2020年的經營業績並沒有市場預期的那樣差,那為什麼最近平安的股價還會跌跌不休呢?
如上所述,平安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壽險,壽險的主要利潤來自於剩餘邊際,剩餘邊際主要來自於新業余價值的貢獻。
而2020年的中國平安,最大的問題就出現在了新業務價值上——
圖片
2019年,中國平安壽險的新業務價值是759.45億,2020年495.75億。
靠,下降幅度高達34.7%。
為什麼這個數據下降這么大呢?
兩個方面:
一方面是用來計算新業務價值的首年保費,總量下降了——2019年是1604.78億,2020年是1489.15億,同比減少7.2%。
另一個方面是新業務價值率也大幅下降了——
圖片
2019年的新業務價值率是47.3%,2020年是33.3%。
新業務保費,尤其是價值率為什麼會下降這么大呢?
很簡單。
直接的原因是:去年瘟疫爆發,上半年,封城,隔離,代理人員線下展業受阻;經濟增速下滑,居民收入不振,保險不好賣了——於是,總量降了;下半年為了沖業績,公司被迫賣了一些低價值的產品——所以,價值率降了。
更深層的原因是:平安主動進行了壽險改革,計劃逐漸革除掉那些低水平的代理人員、迭代掉那些低價值率的產品線——改革期,本來就會帶來一定量的陣痛,沒想到又倒霉地碰到了這場不期而至的疫情……
2021年的中國平安,我們重點看什麼呢?
就看上邊提到的「1+2」數據:如果只看一個,就看新業務價值是否增長;如果再往下細分,就看新業務保費總量是否增長和新業務價值率是否提升。
很多朋友看到這里,可能還會疑問:瘟疫不期而遇,這個好說,抵抗過去了就完了;壽險改革可是平安主動而為的——搞了兩年半了,搞不搞得成還不好說,平安為什麼非得搞這場看起來出力不討好的改革呢?
秘密實際上就是在新業務價值率上——平安這幾年正常的年份,壽險的新業務價值率也不過45%上下,而友邦在中國區的壽險新業務價值率卻高達90%以上!
這樣的差距,對雄心勃勃的馬明哲來說,能忍受得了嗎?
平安的這場改革,極具引領意義。
成,則中國的保險業又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敗,則中國的保險業就還得在低端世界再徘徊游盪不知多久。
產業升級換代,在保險業也是當務之急啊。
平安的這場改革,到底前景如何呢?
對我來說,倉位就是態度——昨天市場開盤,我看到平安股價再次下挫,略微思索後,馬上以76.00元的價格再次動用「過橋資金」加倉了一筆中國平安。
之所以如此堅定,原因主要就兩個:
第一,目前的中國平安,用最壞的預期分析,也已經處在了歷史性的底部估值區域;
第二,它目前的壽險改革,既有深厚的社會經濟環境,又為企業深化發展所必須。
也就是說,它的方向是對的,外在環境又比較優越。
所以,我認為它成功的概率非常之大。
這一年多來,只是迭加了瘟疫的影響,增加了改革的復雜性而已。
瘟疫過去之後,壽險改革的成效,才會慢慢體現出來。
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推斷和猜測。
所以,對平安——下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