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寶能股票最新消息
A. 寶能系股票有哪些
萬科A,華僑城,中炬高新、韶能股份(000601.SZ)、明星電力、南寧百貨、合肥百貨、南玻A
B. 寶能減持了多少萬科股票
可能已有18900萬股。
5月2日晚,港交所數據披露,寶能旗下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於4月27日減持萬科A股3590萬股,減持均價26.89元/股。4月17日鉅盛華減持萬科A股8972.45萬股,減持均價29.92元/股,兩次減持共計套現36.53億元。
4月24日,萬科出現一筆大宗交易,成交總計6346.59萬股,成交價格為29.28元/股,涉及金額18.65億元。這筆大宗交易,大概率仍為寶能,鉅盛華旗下資管計劃廣鉅2號持股數量正好是6346.59萬股。不過,港交所並未披露上述交易信息。
4月初,萬科公告:寶能將清算9個資管計劃。寶能當時表示,為避免萬科股價出現大幅波動,維護全體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利益,將通過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的方式完成資管計劃的清算。深圳鉅盛華與一致行動人共持有萬科28.038億股,占萬科總股本比例為25.4%。而鉅盛華通過九個資產管理計劃合計持有萬科股份11.4億股,占萬科總股本的10.34%。(資料來自網路網頁鏈接)
C. 萬科繼續下跌,寶能真的會破產嗎
是的 寶能持有萬科的股票是用杠桿買入的。 比如買進股票100億,其實寶能只花了50億其它是找人借的。 不考慮其它因素 股票跌50% 寶能就不擁有萬科的股票,破產了。
D. 傳姚氏兄弟因「造車」發生分歧,寶能控股更名為萊華控股
日前,有消息稱,寶能集團姚振華與姚建輝兩兄弟將要分家,姚建輝將其持有的寶能系其他公司股份贈送給姚振華後,寶能控股剝離出寶能體系,並更名為萊華控股。寶能控股現有的架構、人員將整體轉移到萊華控股。
報道稱,寶能集團的此次「分家」或許與姚振華的造車計劃有關。眾所周知,寶能為了「造車」,三年來投資超過千億,業務覆蓋汽車全產業鏈,其中還包括汽車軟體、租賃,甚至包括玻璃製造。耗資如此巨大,寶能「造車」這三年,卻並未有公開融資的消息,也沒有相關車企的IPO計劃。
盡管姚振華為了「造車」如此大動干戈,結果卻差強人意。
目前,寶能汽車的整車生產基地共有三個,江蘇常熟是觀致製造基地,深圳寶能汽車製造基地是收購的原長安PSA製造基地,原定於在西安、廣州、富陽、貴陽、昆明、崑山等地生產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基地,只有西安完成了一期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
2020年,寶能披露的總投資額超過2000億,規劃的整車產能為375萬/年,佔地超過萬畝。而事實是,西安基地是目前進展最快的造車基地,完成了一期第一階段的建設工作,產能卻只有30萬,比原規劃的一期50萬的產能減少40%,且總投資額只有98億元,想必計劃投資額400億元,縮水了75%。其他地方的項目不但進展緩慢,產能也被壓縮,其中,年規劃產能30萬輛的富陽基地,也未落地。
2020年11月發改委發布文件要求各地發改委上報新能源汽車的投資狀況,並點名兩家車企,其中一家就是寶能汽車。對此,寶能回函承認寶能汽車虛假宣傳、產能注水。
而姚建輝或許是不想再趟這趟「渾水」了,從而決定攜寶能控股離開。
E. 寶能集團是做什麼的
提及寶能集團,相信許多人都非常熟悉,其在資本市場上風格較為激進。幾年前,寶能與萬科的股權之爭讓其知名度大增。那寶能集團有多大實力?它背後的真正老闆究竟是誰?下面,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吧。官網資料顯示,寶能集團成立於1992年,總部位於深圳,深耕高端製造、國際物流、綜合開發、民生服務等產業板塊,業務分布在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220多個城市,創始人&董事長是姚振華。據2019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姚振華家族財富高達406.6億元。寶能集團有多大實力
寶能集團
據了解,2016年,是寶能的高光時刻。除了萬科,寶能還持有南玻集團(含A、B股)、中炬高新、中國金洋、韶能股份、南寧百貨、華僑城A、合肥百貨、明星電力等多家上市公司股權。但萬科股權之爭之後,寶能變得低調起來,但其實力是不容小覷的。據最新消息,寶能又開始活躍起來了。近日,寶能旗下公司意在控股南寧百貨,但遭該公司第一大股東的激烈反抗,導致其入主遇阻。
F. 寶能要賣萬科了嗎
寶能系的9個資管計劃持有的萬科股票,要減持了!
萬科A晚間公告,鉅盛華擬通過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清算處置9個資管計劃所持萬科股份。
還記得今年1月底,萬科獨董劉姝威致信證監會並劉士余主席,請求命令鉅盛華7個資管計劃清盤一事嗎?當時劉姝威在信中說:
萬科A是市場的藍籌股,是機構投資者和中小投資者共同積極搶購的股票。
鉅盛華違規持有萬科6.88%的股份,損害了廣大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請求證監會命令鉅盛華已經到期的7個資產管理計劃立即清盤,不得續期。
她認為應該清盤的依據是:鉅盛華利用資管計劃買入萬科時杠桿為2倍,根據證監會後來的新規,要求股票類資管計劃杠桿比例要降低至1倍,所以鉅盛華2017年底已經到期的7個資管理計劃應當予以清盤,不得續期。
隨後,鉅盛華馬上發布了澄清公告,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我們家9個資管計劃已經簽署了延長清算期的補充協議。
只是延長清算,所以今天決定正式清算。
按照目前股價計算,寶能系的9個資管計劃浮盈比例在70%左右。這使得寶能系退出有較大空間。另外,由於寶能系公告表示減持將以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方式進行,相較於集中競價交易,對股價的沖擊將相對較小。
關於9個資管計劃的清盤這6大細節需要釐清
01 寶能要清倉萬科股份?
注意!鉅盛華今天的公告中,提到的只是處置相關資管計劃持有的萬科股份,對於鉅盛華直接持有,以及前海人壽持有的萬科股份,公告並未提及要處置。
目前,寶能總共持有萬科25.4%的股份,這次要處置的股份佔比是10.34%,並不是出清。
2 何種方式減持?
根據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今日晚間的公告,其將以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的方式完成所持萬科股份的處置和資管計劃清算。
由於上述9個資管計劃持股總數佔到了萬科總股本的10.34%,規模巨大,直接在二級市場上減持勢必會對萬科股價造成巨大沖擊。而採取大宗交易或協議轉讓的方式,能相對降低減持行為對二級市場的沖擊。
3 是否有潛在的、有意向的接盤方?
時報君聯系了寶能方面的人士,對方表示不便多談,以公告為准。
而此番鉅盛華的公告未明確提及有何接盤方。
4 為何要清盤資管計劃?
寶能系此前通過資管計劃買入萬科股票的行為面臨多方的壓力。
其一,來自萬科方面的反擊。2016年7月,萬科方面發布了一份《關於提請查處鉅盛華及其控制的相關資管計劃違法違規行為的報告》,向中國證監會、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深交所、證監會深圳監管局提交。萬科方面認為寶能系的9個資管計劃違反資產管理業務相關法律法規。
而今年1月底,萬科獨董劉姝威致信證監會並劉士余主席,請求命令鉅盛華7個資管計劃清盤。
其二,對於杠桿資金買入上市公司股份的行為,監管層也曾批評野蠻收購。
對寶能系4月3日公告擬轉讓萬科股權一事,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此次鉅盛華轉讓萬科股份,實際上符合預期。從結果來看,寶能其實是面臨很多壓力的,此前持股被加上了「野蠻人入侵」的行業批評壓力,而後來萬科管理層也反對此類持股,包括獨董的一些批評和法律論證,所以實際上壓力很大,轉讓股權符合預期。而從整個宏觀環境看,當前對於一些有保險色彩的資金的持股行為,是當前銀保監會監管的重點,尤其是對於各類持股的現象會有重點查處。所以此次轉讓應該說是政策層面思路很清晰,機構投資者也是願意接受整改。
嚴躍進認為,從微觀層面看,類似做法利好萬科,某種程度上也說明萬科管理層贏得了勝利,這對於萬科後續管理層的獨立運作,以及萬科後續和深圳地鐵關系的處理,加上其他城市運營上的經驗探索等都有積極的作用。另外很關鍵的一點是,此次拋售股權,或對全國其他房企有影響,類似金科等房企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可以借鑒萬科的股權處理方式。
5 9個資管計劃減持是否需要遵守減持新規?
2017年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證監會公告〔2017〕9號),此項規定對集合競價、協議轉讓、大宗交易減持都做了進一步規范,但在適用對象上,規定明確,大股東減持其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的上市公司股份,不適用本規定。
值得注意的是,寶能系的資管計劃買入的萬科股份都是通過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買入,應該不適用此規定。
6 減持如何履行信披責任?
《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2014年修訂)規定,投資者及其一致行動人擁有權益的股份達到一個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5%後,通過證券交易所的證券交易,其擁有權益的股份占該上市公司已發行股份的比例每增加或者減少5%,應當依照前款規定進行報告和公告。在報告期限內和作出報告、公告後2日內,不得再行買賣該上市公司的股票。寶能系作為合計持股5%%以上的股東,減持顯然要遵守此規定。
G. 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總部已「人去樓空」
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總部已「人去樓空」
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總部已「人去樓空」,寶能集團表示,總部已由深業物流大廈搬至深圳寶能中心,「人去樓空」系誤讀。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總部已「人去樓空」。
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總部已「人去樓空」1
近日,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在《關於觀致品牌汽車的消費警示》中指出,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消費維權工作站接到多起濟南市觀致車主售後無4S店維修保養的投訴。
經協會調查,濟南市4家寶能觀致汽車直營店已經停業,廠方服務電話也已經注銷。為此協會向觀致品牌所屬的寶能集團(即「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部所在地「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北路2088號」郵寄發送問詢函,因人去樓空信函也被退回。
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表示,經協會多方了解,寶能集團旗下寶能汽車目前出現嚴重經營問題,到目前無人回應。為此,協會將寶能觀致汽車品牌列入消費黑名單,並警示消費者謹慎購買觀致品牌汽車。
5月11日,據證券時報報道,針對被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點名「總部所在地人去樓空」一事,寶能深圳總部相關人士回應稱,消息系誤解,因寶能總部搬遷導致問詢函未送達成功,產生了「人去樓空」的誤讀。據了解,寶能集團總部已由深業物流大廈搬至深圳寶能中心。
紅星資本局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寶能集團、寶能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寶能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寶能城市發展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寶能百貨零售有限公司等的地址仍為深業物流大廈。
寶能此前還因董事長姚振華「下落不明」登上微博熱搜。
一份廣州市法院系統公告送達顯示,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下落不明」。3月22日,中國寶能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側面澄清稱姚振華3月21日還在檢查寶能汽車深圳工廠復工復產工作,並配上了姚振華出鏡的現場照片。
天眼查APP顯示,寶能集團目前共有67條被執行信息,被執行總金額高達241億元。
姚振華在3月份董事長辦公會上稱,集團當前首要任務是圍繞全年工作,盡快走出流動性困境,其中提到進一步提升戰略規劃,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強化戰略經營,補充資本實力,快速推進汽車、物流科技、食品科技的引戰及上市工作。
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總部已「人去樓空」2
繼今年3月份,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則關於「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下落不明」的公告後,近日,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一條《關於觀致品牌汽車的消費警示》(下稱《警示》),再度稱寶能總部所在地「人去樓空」。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致電寶能,對方表示,寶能集團總部已由深業物流大廈搬至深圳寶能中心,「人去樓空」系誤讀。
從「失聯」到「人去樓空」
上述《警示》顯示:近日,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消費維權工作站接到多起濟南市觀致車主售後無4S店維修保養的投訴。經協會調查,目前濟南市4家寶能觀致汽車直營店已經停業,廠方服務電話也已經注銷。
為此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消費維權工作站向觀致品牌所屬的寶能集團總部所在地「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北路2088號」(即深業物流大廈所在地)郵寄發送問詢函,因人去樓空信函也被退回。
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表示,經協會多方了解,寶能汽車目前出現嚴重經營問題,到目前無人回應,致使觀致品牌車主的合法消費權益無法得到保障並受到嚴重損害。
為此,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協會將寶能觀致汽車品牌列入消費黑名單,並警示消費者謹慎購買觀致品牌汽車。
事實上,類似的誤會在今年3月也曾出現過一次。
今年3月17日,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一則關於廣州寶時物流有限公司、姚振華、深圳市寶能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金融借款合同糾紛一案的公告中稱:法院受理該案件時,因姚振華下落不明,故向其公告送達(2021)粵01民初1750號民事起訴狀副本、證據材料、應訴通知書、舉證通知書、告知合議庭成員通知書、裁判文書上網須知、廉政監督卡。
而寶能內部人士回應,姚振華目前一切正常,正在公司上班,3月21日還去了寶能汽車深圳工廠進行工作檢查。
後續,該相關公告也被撤回。
目前,寶能集團確實出現了流動性困難,2021年11月23日,寶能旗下「前海世紀私人財富」在公眾號發布兌付公告,寶能集團承諾,將於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全部「理財產品」清退工作。
同時,寶能也發布了《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信中披露,寶能集團合並報表總資產約8300億元,剔除並表金融資產及負債後集團總資產約4300億元,有息負債合計為1927億元,對外擔保余額308億元。
信中表示,在重點資產處置方面,公司已啟動位於深圳、廣州、上海等地的十餘個優質項目出售,涉及商辦物業、商業綜合體、舊改及金融公司股權等,評估價值超1000億元。個別項目已達成交易,正在分階段回款;部分資產處置已進入深入推進、磋商交易階段。資產處置款項凈額優先用於理財產品兌付。
今年3月28日,姚振華在寶能中心主持召開3月份董事長辦公會,會上,姚振華表示,集團當前首要任務是圍繞全年工作,盡快走出流動性困境。
一是關於理財產品兌付,已如約實現前期兌付,正在積極推進後續兌付工作;二是關於訴訟和解,絕大多數金融機構看到了寶能的資產實力、解決問題的態度與能力,願意與寶能相向而行、達成和解;三是關於資產處置,部分大宗資產處置已取得重大進展,正在加快推進有關進程。
造車的執念
觀致汽車成立於2007年12月,由奇瑞汽車公司和以色列公司QUANTUM各自控股50%共同組建,最初定位於高端市場,但銷量卻一直萎靡不振,甚至出現連年虧損的狀況。
2017年底,寶能集團斥資66.3億元收購了觀致汽車51%的股份,正式成為觀致汽車的控股股東,後來又加價15.6億元購入12%的股份,目前寶能集團持有觀致汽車63%的股份。
但事實上,盡管在資本市場,寶能集團聲名鵲起,但對於造車的認知幾乎為零。在此前,寶能集團並沒有涉及該產業。
但姚振華似乎鐵了心要在造車上成就一番作為,即便是在流動性困境,出售資產抵債的背景下。
根據寶能公眾號顯示:3月21日,在深圳疫情解封的第一天,姚振華走進寶能汽車深圳工廠進行工作檢查,全面了解深圳工廠生產復工運行情況。
就在今年1月22日,寶能汽車還在廣州發布了寶能汽車BAO品牌和GX16、GX18、GX15等多款車型。
姚振華曾表示,寶能集團將一如既往堅定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不動搖,打出響亮的寶能汽車品牌。
寶能汽車出現嚴重經營問題,總部已「人去樓空」3
近日,市場流傳出的一份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關於觀致品牌汽車的消費警示》文件,再次將觀致汽車和寶能拉回大眾視野。
寶能總部「人去樓空」?公司回應:誤讀,已搬新址!
近日,網傳一份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關於觀致品牌汽車的消費警示》文件顯示,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消費維權工作站接到多起濟南市觀致車主售後無4S店維修保養的投訴。經協會調查,濟南市4家寶能觀致汽車直營店已經停業,廠方服務電話也已經注銷。
為此協會向觀致品牌所屬的寶能集團總部所在地「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北路 2088 號」郵寄發送問詢函,因人去樓空信函也被退回。山東省汽車流通協會表示,經協會多方了解,寶能集團旗下寶能汽車目前出現嚴重經營問題,到目前無人回應,為此,協會將寶能觀致汽車品牌列入消費黑名單,並警示消費者謹慎購買觀致品牌汽車。
不過,證券時報記者從寶能深圳總部相關人士處獲悉,消息系誤解,因寶能總部搬遷導致問詢函未送達成功,產生了「人去樓空」的誤讀。據了解,寶能集團總部已由深業物流大廈搬至深圳寶能中心。記者在文件中所顯示的寶能總部「深圳市羅湖區寶安北路 2088 號」看到,該大廈名為深業物流大廈,目前已被圍擋進行施工。
深圳寶能中心 吳家明攝
姚振華也曾因「下落不明」上熱搜
事實上,在「人去樓空」的誤讀之前,寶能還曾鬧出董事長姚振華「下落不明」的'誤會。
3月下旬,一份廣州市法院系統公告送達顯示,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下落不明」,「姚振華下落不明」還曾一度沖上微博熱搜。當時,寶能集團方面就此事向證券時報記者回應稱,相關信息有誤,公司已與法院方面溝通協調,相關公告會撤回。
與此同時,中國寶能微信公眾號當日發布一則消息亦從側面澄清了姚振華「下落不明」一事。
該消息稱,「3月21日,在深圳疫情解封的第一天,寶能集團董事長姚振華走進寶能汽車深圳工廠進行工作檢查,全面了解深圳工廠生產復工運行情況,並與在場的寶能汽車集團高管和深圳工廠的管理幹部作深入交流,就寶能汽車深圳工廠2022年的重點工作做全面督導。」同時還配上了姚振華視察工廠的照片。
寶能對新能源汽車業務依舊「不離不棄」
市場資料顯示,觀致汽車成立於2007年,作為國內較早定位高端的自主品牌,背靠奇瑞汽車的觀致汽車起點不低,但其發展道路並不平坦。2017年,寶能集團逐漸接盤,讓業內認為觀致汽車迎來轉機。不過,隨著寶能陷入流動性危機,令觀致汽車的前景也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面紗。但就目前寶能方面的公開信息可以看出,寶能對新能源汽車業務依舊「不離不棄」。
去年9月舉行的寶能汽車集團核心幹部座談會,針對流動性困難,姚振華重申了寶能集團對快速解決問題的信心、決心與關鍵舉措。
他表示,寶能集團及各板塊正在積極克服困難,並通過加速項目銷售回款、處置部分優質資產、加快戰投融資工作、提升經營性現金流等實質舉措持續回籠資金,寶能有能力、有實力在兩到三個月內徹底走出困境。此外,寶能也堅定不移推進新能源汽車事業穩健發展。
在3月下旬側面澄清姚振華下落不明傳聞時,寶能發布的消息也是有關姚振華對寶能汽車的工作檢查。
此外,3月28日,姚振華在寶能中心主持召開3月份董事長辦公會,會議聽取了四個經營單元一季度重點經營工作的匯報,對集團各業務板塊及職能條線作出工作部署。為推進集團經營管理的體系化、現代化,打造具備一流公司治理、一流競爭能力的企業,姚振華提出要加快深化推進五項重點經營管理提升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提到進一步提升戰略規劃,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強化戰略經營,補充資本實力,快速推進汽車、物流科技、食品科技的引戰及上市工作。
H. 寶能要佔有萬科多少股權才能變成萬科實際控制人
近期萬科A(18.750, -0.07, -0.37%)(000002.SZ)股票大漲揭秘,寶能系大舉買入,將華潤甩出一大截,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
12月6日,萬科發布公告稱,公司於12月4日收到深圳市鉅盛華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鉅盛華」)的《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截至2015年12月4日,鉅盛華通過資管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微博]證券交易系統集中競價交易買入公司A股股票5.4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69%。
本次權益變動後,鉅盛華及其一致行動人前海人壽合計持有萬科A股股票22.11億股,占萬科現在總股本的20.008%,為萬科第一大股東。鉅盛華及前海人壽均為寶能系旗下公司。這已是寶能系今年第四次舉牌萬科。
對於股權分散的萬科而言,「野蠻人」登堂入室,一場激烈的股權爭奪再次升級。萬科在公告中已直言,雖然第一大股東發生變更,但公司目前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第一大股東二次易主
近日萬科股票大漲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房貸利息抵稅的消息只是表面,寶能系爭奪第一大股東才是真正的原因。
12月1日至12月2日,萬科A股股票連續兩日漲停,此後幾日依然呈現上漲態勢。12月1日至12月4日短短4個交易日內,萬科A股的股價從14.99元上漲到了18.98元,漲幅高達26.6%。這個股價也創下了2008年以來的新高,萬科的市值上漲至2095億元。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查詢深交所[微博]信息發現,萬科A在12月2日期間登上了深交所的龍虎榜。數據顯示,12月1日至12月2日,有兩個機構專用席位以及西南證券(7.510, -0.02,-0.27%)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濱河大道證券營業部、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深圳福華一路證券營業部、申銀萬國[微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東川路證券營業部在大舉買入萬科A股,凈買入金額分別為25.7億元、7.9億元、35.1億元、15.4億元、4.1億元,共88.2億元。
從萬科的公告來看,上述交易的背後應該就是寶能系旗下的鉅盛華。按照12月1日至12月4日的萬科A股均價17元計算,寶能系此次增持耗資逾90億元。
此番增持之後,寶能系以20.008%持股超越華潤,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
這並不是寶能系第一次超越華潤。此前,寶能系於7月~8月間通過旗下的前海人壽、鉅盛華連續三次舉牌萬科,並在8月26日以0.15個百分點的微弱優勢力壓華潤,坐上了萬科第一大股東寶座。
不過,寶能在這個位子上僅坐了一周,華潤便迅速出擊將其奪回。
市場預計,萬科的股權爭奪將會升級。果不其然,寶能系在兩個月後再次突襲,不惜高價接盤。
而華潤似乎還未做出反應。截至9月30日,華潤持有萬科15.23%股份。12月2日,萬科因股票連續兩日漲停發布了公告,稱華潤在12月1日、12月2日並未買賣萬科股票。
地產進入「野蠻人」時代?
萬科董事會主席王石[微博]早些時候已經公開承認寶能系為「野蠻人」。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了解,寶能系在前三次舉牌萬科時,都未事先與萬科董事會或管理層進行過溝通。雖然寶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壽一直表示對萬科僅為財務投資,但從上述做法來看,恐難言善意。
有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分析師就曾對本報記者表示,寶能系應該是想獲得萬科的控制權,如果僅僅是戰略投資,完全可以像中國平安(31.780, -0.17, -0.53%)那樣入股碧桂園。
萬科在公告中也表示了較為強勢的態度。萬科稱,公司股權結構分散,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根據《公司法》《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及《深圳證券交易所[微博]股票上市規則》等相關法律法規對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定義和關於擁有上市公司控制權認定的相關規定,公司認為第一大股東雖然發生變更,但公司目前仍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可以預見的是,面對寶能系的強勢進攻,萬科管理層的神經再一次緊綳。拉攏中小投資者用腳投票、推動華潤增持萬科、繼續回購計劃等,這些都可能是抵禦之策。
但寶能系在資本市場一向兇猛,對於萬科這塊「大肥肉」,或許不會輕易放手。
事實上,寶能系舉牌萬科只是近年來險資攻城略地的冰山一角。出於對穩定投資收益的需求,地產企業股票成為險資較好的投資選擇。
從去年開始,生命人壽接連舉牌金地集團(10.460, -0.12,-1.13%),到去年9月底已成為金地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持股高達29.9%。
今年4月1日,中國平安[微博]入股碧桂園,共斥資62.95億港元持股9.9%,成為碧桂園第二大股東。
寶能系此番拿下萬科的第一大股東寶座,或許會掀起險資舉牌或入股房企的新一輪高潮。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從實際影響力與資源配置的角度來講,險資舉牌房企尤其是成為大股東之後,險資對於被舉牌的房企的影響力會逐漸加大,險資的介入有可能會使一部分房企擁有相對充裕的資金,並且資金成本上遠遠低於同行,這些房企也可能因此插上新一輪規模化擴張的翅膀,形成「強者恆強,大者恆大」的局面。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I. 寶能系姚振華如何在萬科股權之戰中獲益
26日,萬科在提交深交所和港交所的聲明中稱,民營保險公司寶能想要召集一次股東大會,罷免王石和其他董事。
去年,寶能積累的萬科股權達到了24%。寶能收購萬科股權時曾遭到萬科創始人、董事長王石的強烈反對。王石抨擊寶能為「野蠻人」,並尋求眾多保護他領導下的萬科創造免遭一次潛在的敵意收購空間計劃。
在寶能遜色突襲之後,作為寶能對手的中國保險商安邦(Anbang)把所持萬科股份從4.5%提高到7%,此舉令劇情更加錯綜復雜難以騰達。
罵戰以及有關中國最著名公司之一的萬科控制權前所未有的爭斗的未來發展,占據了中國媒體報道版面。令劇情增加看點的是王石的作為中國生活最豐富多彩的企業家的名聲。
王石也是一名登山客和探險家。他將萬科打造成了一家成功的開發商,但是他從未嘗試整合過對公司的控制權,一直相信其最大的股東不會去干涉管理事務。
今年3月,王石似乎找到了一位白馬騎士。當時,萬科宣布將向深圳地鐵(Shenzhen Metro)發行456億元人民幣(約合70億美元)的股票,購買這一國有地鐵運營商的資產和股權。然而,上周寶能表示反對深圳地鐵入股萬科的交易。該交易將把寶能所持的萬科股份由23.5%稀釋至19%。
持股比例為15%的第二大股東、國有企業集團華潤(China Resources)也反對深圳地鐵交易。
寶能和華潤總共持有萬科約40%的股份,這兩家股東的反對可能令王石的計劃破產,並可能終結他的職業生涯。然而,這兩家公司尚未證實它們將採取一致行動。
萬科在聲明中表示,將在10日內回應寶能有關進行股東投票的要求。
這個故事也顯示出在中國的投資者們所面臨的風險。萬科股份去年晚些時候曾在寶能持續增股的時期出現大的上漲。但是,自從萬科去年12月停牌之後,投資者就未能實現過他們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