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中國股票 » 中國石油股票機構減持

中國石油股票機構減持

發布時間: 2022-11-15 09:35:18

❶ 巴菲特為什麼拋中石油

股神」巴菲特繼續減持中石油(0857.HK)。香港聯交所披露的數據顯示,繼7月12日首度減持之後,巴菲特旗下投資旗艦公司BerkshireHathawayInc.於8月28日再度減持中石油9265.8萬股,占已發行股本的0.44%,每股作價11.473港元,套現10.63億港元,最新持股量由10.16%降至9.72%。

7月份,捂股四年的巴菲特首度披露以平均每股12.441港元的價格售出了1690萬股中石油股份。據計算,上述股票總售價約為2.103億港元。在此次減持之後,就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首度減持的股份相對於280億港元的總持倉來說微不足道,但令人擔心的是,股神是否會連續減持股份。事實上,自去年開始,BerkshireHathawayInc.有小股東提出清倉中石油股票,但巴菲特力排眾議,呼籲小股東對此項議題投反對票。結果,在5月初召開的股東大會否決了出售中石油股份的提議。

與首度減持相比,巴菲特此次套現價格要低近1港元。國際油價的上揚並未令中石油再創歷史新高,近月高點依舊是7月13日盤中創出的12.6港元,也就是巴菲特首度減持後的第一天。

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巴菲特減持的消息會令中石油短期人氣受損,但就基本面而言該股依舊值得關注。此前有報道稱,預計中石油今年內可完成A股上市。中石油股東上月批准了回歸A股計劃。中石油已選擇瑞銀證券、中金公司和中信證券(105.93,0.00,0.00%)擔任A股上市的承銷商。

日前,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將中石油目標價由12.7港元上調至13.6港元,理由是預期油價上升及中石油儲量和產量增長。摩根士丹利預計,受益於技術改善和在勘探方面的努力,中石油未來在儲量發現方面將取得更大的成功。由於不再預計油價出現逆轉,相信隨著儲量的增長,中國石油將是主要受益者。摩根士丹利表示,中石油依舊是該行在同類股份中的首選,維持「增持」評級。

❷ 中國石油相關的股票問題

發行價和上市價不同,中石油發行價16.7,但上市價通常會翻倍。你去申購時只需按發行價16.7就可以了,如果中了一個號就有一千股了,那你就賺了,因為之後中石油上市,其首日開盤價一定在40左右,你每股就賺了20多。
股票發行價可以根據市盈率法,公司凈資產法(市凈率)或是其他准則制定,這次中石油大概是根據市盈率法吧,但其他因素還有許多。
大盤權重股大多在滬市。可以買賣,因為現在絕大部分開戶人都會申請開通深市和滬市A股交易的。只要一個股東帳戶就可以。
石油行業。滬深300,上證50,基金重倉,社保重倉。。。。。。
應該每隻有點規模的基金都有配置的。尤其是南方、易方達、華夏、喜實這些大的基金公司一定是會配置很多中石油的。因為股指期貨就快要推出了,擁有中石油這個占滬市四分之一權重的股票,就可以通過它來操縱股指了。

❸ 中石油私人股份佔多少

個人賬戶持有中國石油比例達81.5%。
從分類賬戶數來看,個人賬戶持有中國石油比例達81.5%,增持了0.39%,法人賬戶9347個,共持有中國石油13.2%的籌碼,減持了0.26%,機構賬戶122個,持有5.3%的籌碼,減持了0.1%。

❹ 中國石油有退市可能嗎

目前沒有,大的大股東和目前石油的價值決定它退不了市。但如果有一天石油毫無用處了,就像現在煤炭一樣(也不一定退,因為石油公司就兩家),則有可能進行資產置換,也不會退市。

❺ 巴菲特又一次減持中石油(HK.0857)這是為什麼

這個題目挺有意思的,我想從兩個角度來說,巴菲特這個人雖然是投資大師,但是他的投資理念很可能不適合於中國股市。當然,也可能不適合現在的香港股市。他最主要的理念是在企業價值被嚴重低估的時候買進然後持有。按照這個理念,A股在998點的時候可能才有個別股票符合他的要求,但是他沒有進入,但是他那會兒在H股上抄了一下中石油,1.6元買進的。說他不適合中國股市,因為中國股市作為成長股市、新興股市,上市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的時候,一定是少數股票,而且在熊市最低迷的時候,或者說某些上市公司受到意外的打擊,偶爾出現的,如果按照巴菲特理念操作A股的話,估計這本牛市將會早早踏空,而且早早出場。事實上巴菲特拋售中石油的行為也被認為是操作性錯誤。因為中石油的股價現在是15元,巴菲特開始從10元拋,我們相信中石油股價還會漲,因為根據目前H股和A股的聯動關系來看,現在還沒有確定發行時間,一旦確定發行時間,我估計它的發行價會在14、15元左右,現在中石化的定位和港股中石油的比價關系,中石油比中石化高50%,因為中石化在10元左右,中石油在15元左右。而且中石化今天在漲停,收在21元多,我估計中石化下一步將會穩定在22、23元,甚至更高的價位。按照這個比價關系,中石油上市以後的定位應該在30元左右。如果機構在這個價位建完倉,再往上拉升的話,必定會帶動H股的中石油繼續往上漲,所以未來H股的中石油繼續往上漲一點不奇怪。巴菲特1.6元買在10元賣沒有什麼大錯,相對20元賣的話,他賣得就太低了。有人總結得挺有意思,巴菲特是價值型投資者但不是趨勢型投資者。
巴菲特減持中國石油大多數人是不能夠理解的。為什麼呢?在海內外投資者對中國A股市場一致看好的時候,巴菲特採取減持行為,我認為可能還是出於收益率的考慮。剛才薛升也提到了,巴菲特買入中國石油的時候,市凈率是大幅折價的。但是現在巴菲特的收益是多少呢?400%。今天早上看到《每日經濟新聞》的一條評論,提出這樣一條問題,當你獲得400%收益的時候,你會做什麼樣的決策?我覺得內地的投資者和境外的投資者可能會對市場產生不同的判斷。但是有一點可以給我們啟示,作為經歷了資本市場起起伏伏,對資本市場手眼通天的人物,他的投資還是有一條基本原則,就是能夠把握自己收益率的上限,或者說能夠掌控風險,把握住風險的下限。這是很好地值得我們投資者借鑒的。這是一點啟示。

第二點啟示,我覺得通過巴菲特的減持也好,李嘉誠的減持也好,前一段時間淡馬錫減持中國遠洋,美國鋁業拋空中國鋁業一系列事件來看,可以看出國內國外不同投行、不同的投資者本身對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產生了比較大的爭議。包括我們最近一直討論的,尤其最近滬深股市的市場結構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相對於前期的普漲行情來說,最近顯示出了「二八結構」。我想隨著股指期貨的推出和中石油、中海油一系列權重股的回歸可能會加劇「二八結構」的繼續深化。這是我對市場整個市場即將產生結構調整發表的一點看法。

我們通過巴菲特減持中石油給我們帶來一點啟示,不代表我們應該盲目迷信海外投行和海外資本大鱷,包括羅傑斯、巴菲特。羅傑斯不是一直看好中國股市100年嗎?巴菲特也是在市場行為一致趨同的時候採取的反向行為。我想他肯定有自己的考慮,前面兩位已經提到了我們不排除中石油將來回歸的時候,整個市場還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中石油整個股價表現可能也會出人意料。那時候巴菲特可能會反省一下自己,但是把握住自己的投資原則只不過是賺多賺少的問題。

❻ 中石油40成本,後市該怎麼操作/

截至11月22日,中國石油股東帳戶數為1659170戶,其中散戶持有52.6%,中戶持有16.5%,而大戶持有7.5%,法人賬戶持有18.3%,機構賬戶持有5.1%。而賬戶總數較前7日增加2.96%,戶均持股1808股,籌碼極度分散,而機構持股5.1%,與7日前相比,並無增加,散戶持股佔比為52.6%,比此前7日增加1個百分點,大量被套散戶依然固守「亞洲最賺錢公司」的光環,而機構對目前價位的中國石油還不感興趣。 1、像中石油這樣的「亞洲最賺錢的公司」如果持股結構真的呈「散戶化」,那對中國證券市場、對千千萬萬中小投資者無疑的一大幸事!事實上,在這輪調整之前,幾乎所有的超級大盤股都創了歷史新高;事實上,在這輪調整之中,超級大盤股的平均跌幅都小於「概念股」;事實上,在近10年之中,凡是投資國企大盤股的投資者都獲利頗豐;事實上,這么多年來,凡是在證券市場上折戟沉沙、血本無歸的都「死於」那些「題材股」、「概念股」!事實上,這么多年來,股市最大的贏家都是那些在深發展、深萬科等超級大盤股以及正在向超級大盤股進軍的像蘇寧電器、貴州茅台等優質股上堅持中長線投資的人們!(嫌聯通漲得慢的人去炒漲得快的權證去了,結果呢?聯通今天還在9塊多,炒權證的呢?工行到現在距離歷史最高價也不過1塊來錢,中行在怎麼跌也不可能被腰斬,中石化不還在22元嗎?)
2、像中石油這樣權重如此之大的股票一旦被機構控盤,那對中小投資者無疑是場災難!哪一次工行、中行大漲不引起投資者恐慌?哪一次「2」暴漲能帶動「8」上揚?可以預見,中石油一旦被機構控盤,一旦返身向上,帶來的除了指數的繁榮還能給散戶們帶來什麼?
3、無數的文章都在議論巴菲特減持中石油,而沒有一篇文章把他減持中石油與QFII妄圖控制中石油A股結合起來!誰不知道QFII年底前要增加200億美金投資A股的額度?誰不知道誰控制了中石油A誰就控制了A 股的漲跌?誰不知道誰控制了中石油A誰就控制了中國的股指期貨?從某種意義上說,誰控制了中石油誰就控制了中國的證券市場!
4、你不奇怪國際油價在不斷往100美圓/桶上竄,而中國的兩大石油股卻在不斷往下走?你不奇怪萬科A以80倍市盈率增發而被多家機構認定可以「增持」,而中石油現在已經到了40倍的市盈率還被很多機構認為「價值高估」?
5、你以為眾多超級機構或被我們稱之為「主力」、「主流資金」會把中石油完全交給散戶?只有讓你套得越深、到時候你解套了才會交出籌碼!我預計中石油的籌碼最終還是要被各大機構瓜分,我對已經養成「追漲殺跌」習慣的散戶一直能使中石油持股「散戶化」實在是沒有信心,現在我在中石油問題上所受到的批評越多,我就能感到中石油的「散戶化」就越可能解體!
最後我想說的還是:「我雖然不建議散戶今天不計成本地搶購中石油,但我強烈地不建議散戶在今天的任何價位拋掉中簽的中石油!留住你割肉、你踏空200點換來的中石油吧!留住吧!哪怕你只中了1000股,請把這1000股留給你的子孫吧!留住這1000股,你就留住了價值投資的理念;留住這1000股,你就克服了追漲殺跌的惡習;留住這1000股,你就留住了與股市相愛後戴上的一枚結婚戒指!」
如果我輕語,我就說:「40元以下逢低分批建倉!35元、30元以下買更好!越跌越買!」
如果我吶喊,我就說:「保衛黃河!保衛中國石油!」

❼ 中國石油的股價為什麼會跌跌不休

中國石油的股價下跌是因為花式減持,導致實際流通股份大增50%以上,國家要成立管道公司。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英文縮寫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中文簡稱「中國石油」或「中石油」)是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油氣業務、工程技術服務、石油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金融服務、新能源開發等為主營業務的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

是中國主要的油氣生產商和供應商之一。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4名。標普全球普氏能源公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公司250強榜單,中石油排名第47位。「一帶一路」中國企業100強榜單排名第3位。2019年12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入選2019中國品牌強國盛典榜樣100品牌。

2020年5月13日,中國石油名列2020福布斯全球企業2000強榜第32位。 2020年9月28日,入選2020中國企業500強榜單,排名第3位。

2021年5月,加入中國油氣企業甲烷控排聯盟。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4位。

2021年11月10日,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NPC)在聯合協調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討論了在碳管理領域的雙邊合作。

❽ 現在的石油油價一直在上漲,為何中國石油的股價卻一直在跌

博主語:看了這篇文章,在目前,在制度沒有改進之前,在貪官沒有伏法之前,你,還會買股票嗎?

股民一研究股市上漲下跌的原因,管理層就發笑。漲跌的開關掌握在他們手中,你們卻去研究技術啦、這個面那個面啦,這不是緣木求魚又是什麼?

投資中國股市的人,本來應該是非常幸福的。從股市誕生到今天的20個年頭,中國經濟一直牛氣沖天,從來沒有低於過7%的增長速度,1990年的 gdp是 1.74萬億元,到2007年已經是24.6萬億元了,20年增長了14倍之多。作為實體經濟的晴雨表,照道理來講,就是一頭彪悍的大牛才對啊,即使投資人有所謂"過度情緒",最多也就是有時候肥牛有時候瘦牛罷了。

可悲的是,20歲的中國股市從來就沒有牛過,一會兒是骨瘦如柴的小貓,一會兒是碩大無朋的大象,股票價格總在喜馬拉雅的頂峰和馬里亞納海溝之間來回蹦達著。

是中國股民有著運動員一般的體魄,熱愛登山跳海、跳海登山地來回折騰嗎?顯然不是。今天中央電視台通過對76萬投資者的調查,得出一個數據:從 2007年至今,92%的股民虧損,虧損5成以上的人竟然接近6成!須知,今年是"黃金十年"的第二年,也是言猶在耳的"增加人民財產性收入"和"防止股市大起大落" 這些庄嚴的承諾才說了6、7個月啊。而縱觀20年股市的發展歷程,至少也有92%以上的平民參與者血本無歸,幾萬甚至十幾萬億的平民資財化為灰燼。說中國股市是百姓財產的屠宰場,那是一點也不過分的!

中國股市怎麼了?一個社會財富的源泉怎麼成了社會財富的黑洞?一個全體社會成員民主公平地分享社會發展成果的渠道怎麼成了加劇社會不公不義的工具?讓我們看看中國股市的結構吧。

中國股市由五個部分構成:1、代表法律權威、行使市場監管責任的國家機關;2、被投資者,也就是上市公司;3、投資者,也就是股民、基金和其他機構投資者; 4、在以上三者之間架設溝通橋梁的社會中介機構,如交易所、券商、會計師事務所;5、由公共知識分子和各利益集團代言人組成的公眾輿論。

照道理講,如果市場各部分各守其職,市場應該平穩發展才是啊,但是事實卻表明,18年來,中國的股市一直就是這樣要麼是貓,要麼是大象,來回折騰個不休。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要從市場上漲下跌的原因分析起來。

中國股市從誕生至今,從來都是一個受著嚴格zf管制的"政策市",其上漲和下跌完全是政策人為製造出來的,所以和實體經濟幾乎老死不相往來。

既然是人為的政策市,為什麼不將股市調控成平穩發展的市場呢?

因為漲跌得越"暴",利益的越巨大!

設想一下,假如有人能准確地在中國股市的每一個低點買入,又在股市的每一個高點賣出,有個三年五年的,他將擁有多少財富?實在難以想像。不是說成為億萬富翁很簡單嗎?只要拿十萬元前,找到10個翻番的股票就實現億萬富翁的美夢了。

試想一下,假如這個"神人"在低點買入後,他是否希望在短時間內漲得越高越好?而他在高點賣出之後,是否希望在短時間內跌得越低越好?

誰能找到大盤的高點低點?製造政策的人;誰能找到個股的高點低點?操縱個股的人。

誰製造著政策?中國證監會;誰具體操縱個股?機構投資者。

中國證監會和機構投資者應該是什麼關系呢?應該是貓和老鼠的關系。但是現實是什麼關系呢?是一家親的關系。

一家親是如何形成的?1、入市靠證監會批准;2、運行靠證監會"窗口指導";3、隊伍相互融合。

僅僅查公開的資料就一目瞭然,證監會不過是一個跳板,許多證監會官員們人生的目標是到被監管單位去享受財富。

先看證監會和券商的隊伍融合:

新銀河證券的董事長李鳴曾是中國證監會稽查二局局長;新銀河證券的總裁肖時慶曾任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

安信證券總經理王彥國曾在證監會發行部、基金監管部、證監會南京特派辦、上海證管辦等部門擔任要職;

國金證券董事長雷波,是已被"雙規"的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的在證監會時的秘書;

平安證券總裁助理張文生曾經是證監會幹部;

曾任證監會副主席的汪建熙,後來搖身一變,成為合資投行中金公司的董事長;

太平洋證券總經理王超,曾任證監會法律部主任,證監會杭州特派辦主任、黨委書記、證監會稽查一局局長等職;太平洋證券獨立董事王連洲更是在業內赫赫有名,是基金法的起草組長;

再看證監會和基金公司隊伍的融合:

目前60家基金公司中,15家基金公司的總經理曾在證監會、上證所、深交所擔任過要職;此外,還有7家基金公司的董事等也在上述監管部門工作過;

甚至美國的也在招募中國證監會的官員:不久前,中投公司砸下32億美元的美國私募基金弗勞爾斯的董事總經理宣昌,就曾任證監會規劃委委員和機構監管部副主任。

好了,在這樣明目張膽的融合中,證監會對市場中兩支最重要的主力的監管已經成了左手管右手了。剩下來監管誰呢?管上市公司?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是券商輔導、保薦、發行上市的,券商和證監會是一家人後,上市公司和證監會就有了"姑表親";而基金等機構投資者要炒作股價需要上市公司有相應的消息配合,上市公司也要基金拉升股價進行減持、再融資等活動,在市場生存過程中,上市公司通過基金等機構投資者也和證監會有了"姨表親"。都是一家人,那麼監管誰呢?

還有兩支力量:"經濟學家"和媒體輿論。但是大多數"經濟學家"本來就是強勢利益集團包裝出來的、豢養著的,而這些強勢利益集團通過廣告購買、信息溝通早已經將大多數輿論媒體收歸麾下了;至於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假如他們堅持客觀公正的立場,在沒有集體訴訟制度的中國,在中小股東沒有對上市公司監督管理權的中國,能生存下來嗎?

現行的政治制度和政治道德,將證監會、券商、機構投資者、中介機構、大眾輿論焊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的時候,他們就是反市場的一致行動人!暴漲之後暴跌,暴跌之後再暴漲,就在這瘋狂的上串下跳中,一次次絞殺中小投資者的資本,一次次剮削人民的財富!

今年年初,滬深兩市的流通市值是10萬億,到6月18日已經不到6萬億了,這4萬億真金實銀,相當於去年全年國家財政收入80%財富到那裡去了?我們知道從去年到今年,印花稅、融資、再融資、大小非、基金分紅,林林總總加起來,也不過1萬億左右的規模,還有3萬億到那裡去了?

基金已經偶然暴出了"老鼠倉",證監會的官員們有嗎?假如有,那是非常恐怖的事情,因為能主導市場方向的人,從人性的角度,一定是希望漲了再漲,跌了再跌的啊。

但是目前我們的法律體系能阻止官員的老鼠倉嗎?答曰:不能!

《證券法》中第四十三條就是防範老鼠倉的,怎麼規定的呢?"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登記結算機構從業人員、證券監督管理機構工作人員和法律、行政法規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其他人員,在任期或者法定限期內,不得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也不得收受他人贈送的股票。"這個規定等於告訴證監會以及相關的禁止交易人,買賣股票一定要用老婆、兒女的名義,不可以拿自己的身份證去開戶。簡直是"嚴苛"的"酷法"啊,它的目的好像在努力杜絕證監會官員們擁有私房錢!

但是假如就有證監會官員冒天下之大不韙,拿自己的身份證炒起來怎麼辦?第一百九十九條的"違法責任"在等著他們: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參與股票交易的人員,直接或者以化名、借他人名義持有、買賣股票的,責令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股票,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以買賣股票等值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這說明,如果自己把自己揪出來,不但要將賺的錢吐出來,而且證監會還可能給個"警告" 啊,"記過" 啊什麼的處分!如此"殘暴"的懲罰,相關人員至少膽子要比米粒大才敢觸犯啊!

前一段時間市場高呼"救市了!"的時候,我冷眼旁觀,哧哧冷笑:證監會肯定心裡想,你們鬧得這么凶,說大小非使股票下跌,說印花稅讓股票下跌,好,我大小非規范!我印花稅降下來!你們能耐大,看能將股票漲到哪裡去!一個眼色基金就明白了,瘋狂地賣;證監會也不閑著,新股拚命地發;"經濟學家"也行動起來,說恐怖啊,越南危機了!美國危機了!印度危機了!看你們那個敢買!等回落幾天傻瓜們猶豫彷徨的時候,給你們最後痛擊:特批特大的ipo!冷不防提高存款准備金!國資委說國有企業炒股損失要追究......嘩啦啦兮大廈傾......

暴漲有暴漲的受益者,暴跌有暴跌的受益者,在這場世界罕見的股災中,有人哭紅了眼,有人笑彎了腰!誰是暴跌的受益者?能預知市場方向的人;在目前的市場主體中,誰能預知市場方向?以證監會為核心的龐大的利益集團!

假如證監會真心救市,能將股市穩住或者拉上去嗎?小意思!

去年年底以來中國股市的運行軌跡,就是中國石油的運行軌跡。這個怪胎,到今天依然有2.46萬億的總市值,佔大盤的權重13%還多。中國石油漲,則大盤漲,中國石油穩,則大盤穩,中國石油跌,則大盤跌。那麼要花多少錢才能讓它漲起來呢?今天最多隻要花3億!今天它的價格在15左右,換手率不到1%,全部交易額不足6億元,用3億拉升,另外至少有3億跟風,價格就上去了。

其實要穩或者升,只要機構不拋就行了,因為目前這個價格,不存在獲利盤,套牢的股民是不會洶涌地割肉的,但是為什麼它就跌了下去,帶動大盤狂跌6.5%,以至於800家跌停呢?只有一個解釋,根本不想救市,反而想打壓股市,製造恐慌,以期獲得更廉價的籌碼!

機構有錢嗎?嚇死你!不說每次都能成功逃頂的社保基金、瘋狂砸盤的保險基金,就說從基民手中收來的公募基金,有多少呢?7千億!拿出區區0.05%來,中國石油就穩住了,大盤也就穩住了,但是不但不拿,還拚命地砸!要的是什麼?暴跌再暴跌!

不是說證監會開會要講政治嗎?哈哈,念文件一本正經,下台時稍微眨一下眼睛不是就能會心一笑了嗎?

那麼暴跌復暴跌,誰最開心?

1、老鼠倉。可以得到更便宜的籌碼;

2、外資。可以用更便宜的價格收購中國的核心資產;

3、被老百姓熱議的賤買國產的人。說建設銀行賣2.45元/股給友邦是賣國,那麼二級市場跌到1.45元/股,不是就成了愛國英雄了嗎?再說農行正在股份制改造,什麼價格友邦才會開心地舉起水晶杯呢?

4、仇華的敵對勢力。你經濟增長不是快嗎?你不是要和諧嗎?你不是要風光地搞奧運嗎?看看,你民不聊生了吧?民眾和zf有對立情緒了吧?

那麼暴跌復暴跌,誰最傷心?

1、中國老百姓。理由地球人都明白。

2、黨。"增加人民群眾財產性收入"這個庄嚴的政治承諾,居然成了忽悠百姓進套的事實,一言九鼎的政治威嚴在遭受空前的侵蝕,1號肯定痛心疾首!

3、zf。"防止大起大落"的施政宣言,居然得到截然相反的現實結果,zf的能力和誠信遭受空前質疑,3號焉不憂憤交加?

所以,我們知道了,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上形成的利益集團有多麼龐大,有多麼囂張,有多麼貪婪,有多麼殘酷,有多麼危險!他們就是要在中國股市上先買一隻貓,然後以大象的價格賣給老百姓,然後再無所不用其極地讓百姓以貓的價格再賣給他......顛來倒去,反反復復地從事著這個骯臟的游戲,其結果是國家發展再快,經濟發展再好,老百姓和資本市場也牛不起來。最終,中國將為他們這個骯臟的游戲付出巨大的代價!

目前證監會的官員"出事"的已經有好幾個了。前發審委工作處副處長王小石被判九年;前中國證監會貴陽特派辦負責人高勇死緩;前證監會副主席王益也已經被"雙規"。他們都是因為其他事情牽連出來的,被發現純屬偶然。

還有沒有"王小石""高勇""王益"在大樓里依然神現活現地"保護投資者利益"?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目前薄弱的法律體系是無法保證大樓里沒有他們的。

為獲得一己之私或者一個小團體的利益,使億萬百姓的利益受損,使國民經濟的發展受阻礙,使黨和國家的威信受侵蝕,使民族復興大業成泡影,這樣的事情確實有發生的可能。

怎麼辦?必須將目前這種證券監管的法律框架、執行機構、制衡方法全盤推倒重來,重新建立一個受中小投資者有效監督、和市場利益相關各方完全隔離、獨立行使資本市場法律監管職能的體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中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才能保證資本市場為社會的公平正義、為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應有的貢獻。

❾ 瑞銀是怎麼通過中石油股票斂財的

瑞銀聯手機構作局斂財 發審委員稱中石油應反思

瑞銀斂財中石油

被國際大行廣譽為亞洲最賺錢公司的中國石油(601857.SZ)A股回歸,終以「讓人不愉快」的方式落定!

市場公開數據顯示,在2007年11月5日——12月20日的34個交易日內,中國石油股價累計下跌37.24%,共計1767 億資金深套其中。

一位證監會發審委委員表示,中國石油把所有投資人套牢如此慘重,發行人和主承銷商應該對此反思,反思一下發行穩定市價責任是如何履行的。

與持有中國石油國內投資者慘淡度日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瑞銀集團(UBS AG)卻利用中國石油A股發行賺得盆滿缽滿。

不僅其旗下的瑞銀證券作為聯合主承銷商,能從高達5.56億元的發行費用中分得不小的一杯羹,而且UBS AG 100%控股的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服務公司等10多家機構,早在中國石油A股招股說明書正式公布前就已聯合潛伏中國石油股份(0857.HK)中,於A股上市發行前後依次採用收集、拉升、減持、沽空手法,通過影響中國石油H股正股及相關權證價格大獲其利。

有業內人士指出, UBS AG控制的機構不應該在瑞銀證券擔任主承銷商期間介入中國石油H股,因為這些機構和瑞銀證券是一致行動人,存在內幕交易嫌疑,而這些機構在香港市場中國石油股份(0857.HK)的操作手法已涉嫌市場操縱。

中國石油於12月24日迎來其上市後最大力度的反彈——股價勁升4.65%,收報31.96元, 但這不能給中國石油A股二級市場深度套牢的投資者帶來絲毫安慰。

掘金魅影

中國石油回歸A股不僅是投資銀行發行承銷的盛事,而且給中國石油H股帶來巨大的投資機遇。

然而令人感到震驚的是,在國際資本大鱷縱橫博弈中國石油股份的陣營中,卻能發現瑞銀集團頻繁遊走其間。

香港交易所公開發布的上市公司股東權益披露信息顯示,9月26日,UBS AG 賬戶首次買中國石油股份(0857.HK)11.09億股,占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為5.26%。

瑞銀集團進出中國石油股份之所以引人注目,完全因為由瑞銀集團實際控制的瑞銀證券在這段時間擔任中國石油A股發行的聯合主承銷商,瑞銀證券具有接觸中國石油A股發行內幕的天然便利條件。瑞銀集團藉此敏感之際在香港市場持續大幅增持中國石油H股的動機與這一行為的合法性發人深思。

上海某證券公司保薦代表人告訴記者,按照中國證監會規定,主承銷商母公司及其母公司控股的附屬公司屬於利益關聯方,這些機構在上市公司股票發行前6個月內,有規避內幕交易嫌疑的義務。

香港博大證券經紀業務一位高級客戶經理表示,「雖然UBS AG名義上有很多中國石油H股股份,但這並不一定真的屬於瑞銀集團的。因為瑞銀集團在全球范圍內有大量的經紀業務客戶,瑞銀集團不能以瑞銀證券擔任中國石油A股主承銷商的理由勸阻客戶買入。」

該客戶經理的弦外之音是,誰要說瑞銀集團利用關聯公司接近中國石油A股發行內幕便利在香港市場上牟利,必須對UBS AG賬戶上的股票性質進行進一步甄別。

然而,香港交易所披露的中國石油股份(0857.HK)的股東權益資料顯示,在UBS AG名義下的股票雖然部分屬於瑞銀美國證券、瑞銀澳大利亞證券經紀業務席位持有,但這兩個席位最有可能是客戶委託買入的股票數量僅占瑞銀集團名義持有總數的0.62%,超過99%的中國石油H股為瑞銀集團100%控制的資產或財富管理公司、金融服務顧問公司以及以其它組織形式存在的投資機構持有。

這些機構分布於英國、美國、奧地利、瑞士、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成為瑞銀集團從全球市場各個角落向中國石油股份發起進攻的核心精銳,而在這些核心精銳中,尤以瑞銀全球資產管理新加坡公司、瑞銀全球資產管理香港公司實力雄厚,分別持有11686000股和11708000股,而瑞銀全球資產管理新加坡公司又是中國證監會審批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QFII),擁有2億美元的投資額度。

至此,由UBS AG控股的各類機構從世界各地同時進駐中國石油股份。而此時,中國石油甚至連A股公開發行招股意向書都還沒有公布。

香港交易所對UBS AG持有中國石油H股權益披露的理由是,UBS AG持股比例首次達到5%以上,上述股權取得方式包括買賣、饋贈及分步驟獲取。換言之,9月26日披露的股權信息未必就是全部在這一天買入的,有可能買入的時間會更早。

深圳某證券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負責人指出,中國石油A股上市前,UBS AG旗下的各類機構與聯合主承銷商瑞銀證券存在著關聯關系,尤其是各類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服務或顧問公司,由於全部是UBS AG100%控股,加之業務性質不屬於經紀業務,與瑞銀證券同屬利益一致行動人。

一位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委員就「上市公司股票發行時主承銷商獨立性問題」向記者表示,發審委的審查重點是上市公司發行項目的財務規范,至於主承銷商的獨立性審核基本上實行「好人舉手」制度,只要求主承銷商聲明保證自己及有關利益關聯方沒有利用內幕信息不當牟利即可。只有對涉及資產重組類型的項目,才會在二級市場上關注相關品種股價是否已因內幕消息外泄發生異動,並關注利益關聯方是否從中牟利。

「UBS AG控制的機構在中國石油A股發行上市前介入中石油港股顯然是不合適的,除了證券公司賬戶買入中國石油港股可以用客戶指令解釋清楚,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服務公司則很難擺脫利用內幕信息牟利的嫌疑,因為這些機構屬於事實上的一致行動人,再好的防火牆都無法有效防止相關內幕信息的外泄。」該發審委委員進一步補充道。

前述保薦代表人告訴記者,中國石油A股發行對其H股來說相當於二次增發融資,只不過是在兩個不同市場上運作而已。國內證券公司做上市公司增發融資主承銷商期間,公司內部的自營部門或者資產管理部門是絕對不允許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相應公司股票的。如果在此期間,主承銷商的大股東或大股東控股的附屬公司在二級市場上進行同等證券的買賣交易,其所得收入要被罰沒,歸相關上市公司所有。

「UBS的做法或許符合香港市場監管法律的要求,但是瑞銀證券作為中國石油A股的主承銷商,不能用所謂的國際慣例來替代國內監管制度的要求。這對國內證券公司來說是不公平的。」該保薦代表人如此評述。

據了解,UBS AG的內部防火牆制度執行記錄並不是一點歷史污點都沒有。2005年7月13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在對瑞銀美國證券公司(UBS Securities LLC)1999年7月1日——2001年6月30日期間的研究、投資銀行及經紀業務零售業務合規檢查發現,有證據表明瑞銀美國證券公司已從事了與獨立研究分析利益相沖突的活動,最終被處罰210萬美元。

聯手作局

荷蘭銀行亞洲主管黃集蔚於11月2日接受記者采訪時曾堅定斷言,「中石油H股股價在巴菲特減持期間一路上漲,在很大程度上跟一些與國內關系密切的資金為中石油A股回歸造勢有關。20港元的目標價位已經實現,買入資金使命已經完成,中石油未來的上漲動力應該有限。」

自11月2日之後中國石油股價節節下跌的走勢證明,黃集蔚所言絕非空穴來風,更令人對UBS AG 控制的機構及其他國際大行買入中國石油H股的動機產生懷疑。

9月26日——10月12日間,瑞銀新加坡資產管理公司持有中國石油股份的數量從11686000 股增至12926000股;瑞銀香港資產管理公司持股數量從11708000股上升至13802000股;同一時段內,中國石油股份股價從13.80港元迅速飆升至20港元,累計升幅達到32%。

11月20日, UBS AG控股的機構們繼續增持中國石油H股,大舉買入3.28億股H股,持股比例從4.81%增至6.24%。與此同時,瑞銀將中國石油股份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買入。其投資評級上調的理由是:在A股首次公開募股及巴菲特退出後,股東結構發生變化;母公司可能注入對政治因素敏感的石油資產,例如,位於蘇丹的大約500萬桶可採石油儲量,目標價位由12港元升至17.6港元。

《香港證券及期貨監察委員會持牌人或注冊人操守准則》(下稱准則)規定,分析員就某上市公司的投資研究發出30日內及就某上市公司研究後的3個交易日內,分析員或其有關聯者不應交易和買賣涉及其評論的上市公司的任何證券。

此外,准則還規定,在公開發售中擔任經理人、保薦人或包銷商的商號,不應在以下任何期間內的任何時間,發出涵蓋某上市公司的任何投資研究:(1)如該宗發售屬首次招股,則有關期間為緊接該等證券定價後的40天;(2)如屬第二次公開發售,則有關期間為緊接該等證券定價後的10天。

中國石油發行A股,對其H股來說相當於在另外一個市場的第二次發售,中國石油A股發行數量和價格確定時間為10月29日,離瑞銀發布買入投資評級報告這天尚不足10個交易日。

耐人尋味的是,在瑞銀發布買入投資評級報告後不久,UBS AG賬戶自11月29日大舉減持,持股比例從11月20日的6.42%降至5.87%,12月17日,UBS AG的持股比例繼續降至5.16%。

而就在UBS AG 賬戶股票持續減持期間,瑞銀研究報告繼續唱多中石油H股。

12月4日,瑞銀建議趁國際油價調整時買入中國石油(0857.HK)。

但令人遺憾的是,瑞銀對中國石油股份調級變動並沒能改變UBS AG控制機構的拋售決心,中國石油股份的股價一路走低 。

跨域監管難題

招商證券一位投行人士說:「UBS 明顯利用兩個市場監管框架的差異進行套利交易,隨著國內市場的開放,國際大行在國外可資利用的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手段將會在國內上演,也許中國石油A股回歸就是國際大行今後在國內運作策略的一次境外路演!」

「盡管紅籌回歸和先A後H股發行模式的普及,使得中國內地股市和香港市場的對接、互動日益緊密,但是,目前兩個市場的互動存在監管銜接的難題。」香港某中資機構投資銀行執行董事對目前跨市場融資監管存在的漏洞表示擔憂。

該執行董事指出,雖然香港對內幕交易監管、控制十分嚴格,但是只要相關金融產品不在香港市場上交易,則給予相關利益方很多豁免特權,或許這是瑞銀證券擔任主承銷商期間UBS AG賬戶持有中國石油H股頻繁異動沒有引起香港監管當局關注的根本原因。

從另一個角度看,盡管中國證監會發審委在中國石油發審過會期間,對相應主承銷商的獨立、公正性也非常關注,但是擔任主承銷商國際大行具有覆蓋全球市場的資源優勢,尤其是可以藉助香港開放市場和交易制度的靈活性為自己牟利,如果監管層對某些環節進行調查,也會因兩個市場監管信息的共享缺乏互動而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❿ 中國石油今天的股價為什麼這么跌

中國石油今天的股價為什麼這么跌

~~~~~~~~~~~~~~~~~~~~~~~~~~~

為什麼不為什麼!!

難道這票是從今天開始下跌嘛!!

這次下跌也只是高管跑路帶來的餘波!!

請看圖!日線圖!



熱點內容
如何搭配理財產品和定期存款 發布:2025-02-13 22:30:37 瀏覽:382
眾惠金融客服電話多少 發布:2025-02-13 22:15:27 瀏覽:891
期貨小賬戶有什麼風險 發布:2025-02-13 22:05:47 瀏覽:132
馬斯克股票為什麼漲停 發布:2025-02-13 21:04:41 瀏覽:70
期貨股票代表什麼 發布:2025-02-13 20:58:12 瀏覽:615
溫氏集團股票歷史行情 發布:2025-02-13 20:54:56 瀏覽:961
滴滴金融可分多少期 發布:2025-02-13 20:52:35 瀏覽:33
小孩社保卡金融賬戶激活需要什麼 發布:2025-02-13 20:46:55 瀏覽:875
股市交易怎麼換銀行卡 發布:2025-02-13 20:46:44 瀏覽:807
歷史上超50個連續漲停的股票 發布:2025-02-13 20:46:38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