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大造船廠合並股票代另
A. 兩船合並利好哪些股票
南船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國船舶、中船防務、鋼構工程(600072),北船旗下上市公司包括中國重工、中國動力(600482)、華舟應急(300527)
B. 南北船合並為什麼股票不合並
南北船合並重組,是兩大公司合並,這兩大公司並沒有股票,而是分別擁有多家上市公司,所以是母公司的合並,這些公司並沒有出現合並股票的情況。目前合並後成立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擁有久之洋、中船應急、中船漢光、中國船舶、中國工業、中國動力、中船科技、中船防務以及中國海防等9家上市公司控股權,這些上市公司都有自己的證券代碼。
我們先回顧一下南北車合並的歷程
2014年9月,有報道稱國資委正在力推南北車合並,以便增加中國高鐵的海外競爭力,避免雙方互相壓價,且雙方均已上報整合方案。隨後,兩家公司均發布公告否認了這一消息。
2014年10月16日,南北車突然漲停,同時進入龍虎榜,成交量放大5倍。
2014年12月30日,南車北車發布重組公告,採取中國南車吸收合並中國北車方式進行合並。合並雙方擬定中文名稱: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中車」。
2014年12月31日,南北車同時復牌,各自接連6個一字板。
2015年1月12號高開低走放量交換籌碼,震盪4日後,接下來一周上漲近40%。
2015年1月20日觸頂回落,盤整一個月後,兩個月內翻了3倍。
2015年4月18日,前後大機構瘋狂出逃,南北車分別高位盤整,截止到當天中國南車由6個月前的4元漲到39元,中國北車由7元漲到43元。
2015年6月2日,中國南車晚間公告稱,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並的換股實施工作已經完成,本公司股票簡稱將由「中國南車」變更為「中國中車」,變更日期為2015年6月8日,直到全部政策落地,行情結束,一瀉千里。
C. 中國南北船合並幾率有多高 南北船合並最新消息
繼南北車合並,中鐵、中鐵建合並傳聞在股市的「亮眼表現」之後,「南北船」也借著合並的猜想在股市火了一把。
隨著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提速、軍工資產證券化率提升,這些能研製高端裝備的的軍工優秀資產有望加速注入「南北船」旗下的上市公司。1.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中船重工下屬天津新港船廠
2014年7月,由中船工業製造的新型的3000噸級多功能海洋執法船「中國海警3306」船入列,將由中國海監第七支隊管理。
2012年6月,由中船重工第702研究所所參與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到了7062米,刷新了深海載人潛水器的新深度。
2012年9月25日,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就是在中船重工的大連造船廠正式交付海軍。
由中船工業建造的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為我國海上測控任務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業內稱「南北船」合並概率幾乎為零
【金融·資本】「南北船」高管對調背後:軍工資產上市加速?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 張璐晶︱北京報道
繼南北車合並,中鐵、中鐵建合並傳聞在股市的「亮眼表現」之後,「南北船」也借著合並的猜想在股市火了一把。
3月25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重工」)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船工業」),雙雙發布消息稱,中船工業原董事長、黨委書記胡問鳴任中船重工董事長、黨組書記;中船重工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董強任中船工業董事長、黨組書記;即所謂「北船」和「南船」領導層對調。這推升了市場對兩大造船集團可能進行合並的猜想。
受合並傳言影響,3月26日中船重工旗下的中國重工(601989.SH)、中船工業旗下的廣船國際(600685.SH)和中國船舶(600150.SH)漲停。當日晚間,中國重工發布聲明否認了合並傳聞,並表示「未得到來自於任何政府部門有關合並傳聞的書面或口頭的信息」。
聯想南北車合並前夕也曾有多次合並傳言,而且未得到上市公司確認的前例,此次南北船合並傳聞背後,有怎樣的國家戰略和考量?南北船到底會不會合並?此次高管對調的原因是什麼?
業內專家:合並概率幾乎為零
——中國民船業務已佔全球70%,沒有競爭對手,沒有合並必要
根據公開資料梳理,中國三大造船基地分別位於環渤海灣、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其中後兩者屬於中船工業,環渤海灣屬於中船重工。
從上市公司來看,目前兩船各擁有3家上市公司:中船重工旗下包括中國重工、風帆股份 (600482.SH)、樂普醫療 (300003.SZ);中船工業旗下擁有中國船舶、廣船國際、*ST鋼構(600072.SH)。
從經營業績來看,中船重工的三家關聯上市公司近四年都保持盈利,而且業績相對穩定。但中船工業旗下三家公司受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造船行業不景氣影響,業績下滑明顯。其中以中國船舶為例,其從2008年最高時一年42.6億元的利潤大幅下滑至2014年4036萬元的虧損。
在3月26日中國重工否認合並傳言後,3月27日中國重工公告稱,收到控股股東中船重工通知,中船重工及其實際控制的大連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大船集團」)和渤海造船廠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渤船集團」)進行了減持。
公告稱,自去年12月26日至今年3月27日,中船重工及其一致行動人通過競價交易系統已累計減持中國重工約9.18億股,達到公司總股本的5%,參考減持市值高達83.5億元。並且中國重工表示,減持是公司控股股東中船重工及大船集團、渤船集團為了籌集發展資金而開展的,不排除上述股東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減持股份的計劃。
此前由中船工業、中船重工和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共同主辦的《中國船舶報》曾報道稱,2015年1月19日在船舶工業的老領導與中船工業負責人座談時,就建議「將船舶工業兩大集團進行合並。他們認為,船舶工業是一個不可割裂的整體,將兩大集團分割開來,導致兩大集團多年來均存在發展的短板,中國船舶工業的產品建造能力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一位要求匿名的中船重工人士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近兩年軍工任務飽和,很多船舶企業都不做傳統造船業務了。和南北車合並後形成壟斷不一樣,兩船沒有合並的必要,因為即使「南船」和「北船」合並後,造船業務量也只佔全國的三分之一。
民生證券軍工分析師石山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中國重工主要以軍工訂單為主,這兩年船舶業務佔比有所下降,主要是主動放棄了一部分盈利能力較弱的民船業務。另外,這兩年國家為了發展海軍建設,也是為了開發南海、東海、北海,特別是南海,中國重工承擔了很大一部分軍方上的業務。
「和南北車合並為了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不同,中國的民船業務已經佔到全球的70%左右,在該領域沒有競爭對手,因此沒有合並的必要。」石山虎說,「現在要實施的是消化國內的過剩產能,實施走出去戰略,比如把船舶賣到東南亞去。」綜上,石山虎認為「合並是小概率事件,概率幾乎為零」。
高管對調 或為軍工科研院所改革鋪路
——中國軍工資產證券化率較低,全球軍工企業前100強中80%為上市公司
如果合並為小概率事件,那麼此次兩船高管對調背後的含義是什麼?
石山虎猜測,此次高管對調背後可能有推進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的考慮,畢竟改革措施下沉時往往會遇到具體的人的改革難題,比如人的觀念等。
目前我國軍工資產證券化率(即軍工企業所屬上市公司資產佔比)還比較低。截至2013年底,按照凈資產佔比計算,中船重工、兵器裝備集團、中航工業集團、中船工業的資產證券化率超過或接近40%,航天科技集團、兵器工業集團、電子科技集團和航天科工集團資產證券化率仍較低,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美國等國的軍工企業藉助發達的資本市場實現了軍工資產證券化,也催生了波音、洛克希德·馬丁、雷神、通用動力等軍火巨頭。公開資料顯示,全球排名前100的軍工企業中80%以上是上市公司。
上述要求匿名的中船重工人士透露,近期國防科工局下發軍工科研院所改革重要文件,確定了軍工科研院所改革分類的原則和標准,要求十大軍工集團提交科研院所分類的最終正式方案。這標志著軍工事業單位改制邁出關鍵一步。
軍工科研院所資產是軍工領域最優質的資產,但由於科研院所事業單位的屬性,長期未注入上市公司,這也嚴重製約了各大軍工集團資產證券化水平的提升。根據國務院2011年出台的《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原則上2015 年前全國事業單位應完成分類,這其中就包括軍工科研院所。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中船重工擁有完備的艦船研發體系和僅次於中國科學院的工程技術科研團隊,下屬28個科研院所在艦船裝備研發領域市場佔有率超過80%。
石山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如果國務院今年上半年出台關於軍工科研院所改制的指導性意見,將對整個軍工行業形成很大的利好。各集團公司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分批註入研究院所資源,未來還有1~2倍的上漲空間。
石山虎也指出,此意見至今沒有出台,一方面說明了深化軍工科研院所改革確實比較難,另一方面也說明了事業單位改革需要通盤考慮。
上述要求匿名的中船重工人士表示,對於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有很多人是支持的,包括科研院所內部也有很多人認為這是大勢所趨,而且改制後對於科研也沒有以前事業單位太多條條框框的限制;但是對於軍工和基礎研究來講,也有保持穩定的需要,比如一些離市場和軍民融合較遠的項目,在改制的同時還是需要獲得體制內的經費支持。
「畢竟目前普通民眾對科研的認識還停留在手機、電商、環境、醫療等領域,對於軍工基礎研究概念還比較缺乏。」上述人士稱。
石山虎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今年是軍工行業發展重要的一年,也是各軍工集團資產整合、證券化的深化的一年,國防軍工行業仍處於成長階段,存在巨大的空間,當前市場資金對三個概念板塊比較關註:第一塊,傳統產業,包括飛機和船舶。第二塊,高端智能裝備的升級,北斗衛星通信導航等。第三塊,涉及軍民融合的領域。
南北船來歷
相對於南北車而言,中船工業和中船重工堪稱造船行業的南北船。歷史上,兩者本屬一家,均成立於1999年7月1日,由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分拆成立。以長江為界,長江以北包括武漢在內的造船工業都屬中船重工;長江以南屬於中船工業。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兩船都已成為資產過千億,擁有大批子公司、科研院所的大型集團。
D. 股市中的中國船舶與中國重工有什麼關系
就是分管中國南方(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和北方(中船重工)造船的兩大企業。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簡稱中船重工)是經國務院批准,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分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的機構和資產經營主體,由中央管理。
中船重工是我國船舶工業的骨幹力量。擁有48個工業企業、28個科研院所、15個控股、參股公司,分布全國20多個省市。其中包括馳名中外的大連造船廠、大連造船新廠、渤海造船廠、山海關船廠、北海造船廠、武昌造船廠和中國艦船研究院以及中國船舶貿易公司、中國國際海洋石油工程公司等。
中船重工擁有我國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可承擔30萬噸超大型船舶在內的各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大型水面水下戰斗艦艇、各種軍輔船和水中兵器及相關配套設備的研究、設計、建造和修理。自行設計、建造的上百種民用船舶、海洋工程和其它機電產品,出口到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利用造船和軍工技術開發的數百種非船舶產品進入國內航天、冶金、輕工等20多個行業和領域。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英文簡稱CSSC,簡稱中船集團公司)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中央直接管理的特大型企業集團,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CSSC是中國船舶工業的主要力量,旗下聚集了一批中國最具實力的骨幹造修船企業、船舶研究設計院所、船舶配套企業及船舶外貿公司,共有約60家獨資和持股企事業單位。
造船是CSSC的主業。在軍船方面,CSSC研製的產品幾乎涵蓋了我國海軍所有主戰艦艇和軍輔船裝備,是中國海軍裝備建設的骨幹力量。在民船方面。CSSC能夠建造符合世界上任何一家船級社規范,滿足國際通用技術標准和安全公約要求,適航於任一海區的現代船舶。產品種類從普通油船、散貨船到具有當代國際水平的化學品船、客滾船、大型集裝箱船、大型液化氣船、大型自卸船、高速船、液化天然氣船、超大型油船(VLCC)及海洋工程等各類民用船舶與設施,船舶產品已出口到50多個國家和地區。
E. 中國南北船廠有什麼股票
中國南北船廠的股票如下:
中船股份 600072
中國船舶 600150
石油濟柴 000617
舜天船舶 002608
濰柴重機 000880
股票是股份證書的簡稱,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或作價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F. 中國南車和北車合並後股票怎麼辦
你好,北車1股換成南車1.1股,再將南車改名為「中國中車」,換股更名自動完成,散戶股票就看你覺得值不值得持有了 現在出的是預案 換股比例和換股價格 本次合並中,中國南車和中國北車的A股和H股擬採用同一換股比例進行換股,以使同一公司的所有A...
G. 誰知道江南製造船廠的股票代碼
截止到2019年6月30日,江南製造船廠沒有上市,沒有股票代碼。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隸屬於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1865年清朝創辦的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是中國民族工業的發祥地,是中國打開國門、對外開放的先驅,同時也是國家特大型骨幹企業和國家重點軍工企業。
江南造船創造了中國的第一爐鋼、第一磅無煙火葯、第一台萬噸水壓機、第一批水上飛機、第一條全焊接船、第一艘潛艇、第一艘護衛艦、第一艘自行研製的國產萬噸輪、第一代航天測量船等無數個「中國第一」。
(7)中國兩大造船廠合並股票代另擴展閱讀:
江南開發、設計和建造了多型國防高新產品、液化氣船、集裝箱船、散貨船、汽車滾裝船、化學品船、火車渡輪、成品油船、自卸船等12大類40多型船,擁有以江南液化氣船、巴拿馬型散貨船、化學品船等為代表的二十多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附加值船型。
公司有訂單量充足,有多型國防戰略性高新產品、極地科學考察船、「東方紅3號」遠洋科考教學船、84000m3VLGC、22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及其他國家戰略或高技術產品。
江南造船為首批40家企業技術中心之一,同時設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公司擁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17人、工程師及以上職稱1030餘人、技師及以上高技能人才460餘人。公司有一支由4000餘人組成的專業技術及管理隊伍,其中博士15人、碩士160餘人。
H. 中國船舶屬於什麼股
中國船舶屬於藍籌股股 也屬於:上海板塊 , 交運設備 ,2025規劃 , 一帶一路 板塊
中國船舶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98年,是經由滬東造船廠下屬的柴油機事業部和上海船廠下屬的造機事業部重組和改制設立的。其股票中國船舶(代碼600150)於1998年5月20日上市。
1.主營龍頭優勢:公司年造船能力320萬噸,造船噸位佔中船集團的一半以上,佔全國的22%左右,其中外高橋是全球第八大造船企業,中船澄西5.3萬散貨船業務國內領先。
2.技術優勢:公司研製成功的MANB&W7K90MC-C船用柴油機是目前國內缸徑最大、功率最大的船用大功率低速柴油機,是中國首次突破缸徑900mm大關,並順利地通過了船級社、船廠和船東三方各自的獨立驗收。
3.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和滬東重機有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有效期三年。上述二公司自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後三年內(2008年至2010年),所得稅率按15%的比例徵收。公司2009年前三季度主要財務指標:每股收益2.9710(元),每股凈資產20.1600(元),凈資產收益率14.73%,營業收入19026409372.0900(元),同比增減3.4648%;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968372682.10(元),同比增減-37.5767%
I. 造船業股票有哪些
上海佳豪、舜天船舶、中國船舶、中船股份、廣船國際、亞星錨鏈等。
1、上海佳豪
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設計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及產品研發設計的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為各類運輸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的設計、船舶與海洋工程產品的研製開發以及船舶與海洋工程設備的監理咨詢服務等。
2、舜天船舶
舜天船舶,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支線船舶出口商。截止2011年1月底,公司手持支線集裝箱船訂單量在國內船企中列第二名。簡介公司是國內領先的支線船舶出口商。截止2011年1月底,公司手持支線集裝箱船訂單量在國內船企中列第二名。
3、中國船舶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船集團」)組建於1999年7月1日,是在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所屬部門企事業單位基礎上組建的中央直屬特大型國有企業,是國家授權投資機構,由中央直接管理。
4、中船股份
中船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江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於1997年4月1日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以體改生[1997]30 號文批准設立。
5、廣船國際
1993年6月7日,廣州廣船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經成立於1954年的廣州造船廠改制設立,同年在香港(0317)和上海(600685)上市,是中國首家造船上市公司,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屬下華南地區重要的現代化造船核心企業。公司享有自行進出口權。
J. A股歷史上有哪些合並重組的股票
寶鋼和武鋼